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多糖对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小鼠脾细胞DNA多聚酶α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2
1
作者 雷林生 林志彬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去蛋白灵芝多糖是从芝灵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子实体中提取的纯多糖部分,根据分子量不同,命名为GL-A,GL-B和GL-C。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是同种异型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刺激的特异性免疫反应。GL-A(16~250μg... 去蛋白灵芝多糖是从芝灵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子实体中提取的纯多糖部分,根据分子量不同,命名为GL-A,GL-B和GL-C。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是同种异型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刺激的特异性免疫反应。GL-A(16~250μg·ml^(-1)),GL~B(62~250μg·ml^(-1)),GL-C(16~250μg·ml^(-1))都可以明显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脾细胞对[~3H]TdR的摄取。而且促进作用与药物浓度之间呈正相关。三种灵芝多糖还可以在同样条件下增加脾细胞中DNA多聚酶α的活性。但是在无细胞体系中,同样的药物浓度反而抑制[~3H]TTP参入酸不溶物。以上结果提示,去蛋白灵芝多糖可以促进由同种异型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间接诱导DNA多聚酶的产生,从而促进免疫细胞中DNA的合成和促进细胞的增殖,加速免疫应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灵芝 DNA多聚酶 脾细胞
下载PDF
苏木有效成分对大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于波 侯静波 +2 位作者 吕航 徐威 崔丽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 探讨苏木提纯物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其对IL - 2生成的影响。方法 不同成分、不同剂量的苏木提纯物大鼠灌胃 7d后 ,取脾及腹腔液测定大鼠的T淋转、B淋转、M和Nk细胞的活性 ,并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 2的水平。结果 苏... 目的 探讨苏木提纯物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其对IL - 2生成的影响。方法 不同成分、不同剂量的苏木提纯物大鼠灌胃 7d后 ,取脾及腹腔液测定大鼠的T淋转、B淋转、M和Nk细胞的活性 ,并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 - 2的水平。结果 苏木水提物大剂量组可明显抑制T淋转功能 ,但各剂量组均不影响B淋转功能、Nk细胞的活性及M细胞的活性。苏木醇提物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均可影响T淋转功能 ,苏木醇提物大剂量组可影响B淋转功能 ,且苏木醇提物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还可影响M细胞的活性 ,对Nk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苏木酯提物小剂量组对Nk细胞的活性有影响 ,中、大剂量组对M细胞的活性有影响 ,对Nk细胞的活性亦有影响。苏木醇提物大剂量组和苏木水提物大剂量组可减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 - 2的生成。结论 苏木不同成分有不同的免疫抑制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免疫活性 免疫抑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骆益宙 顾小强 +2 位作者 钱建新 武清 王杰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7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研究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12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前后EIA法检测PSM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氩氦刀治疗... 研究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水平变化及特异性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12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氩氦刀治疗前后EIA法检测PSM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表明:氩氦刀治疗后,血清PSMA升高,并可显著刺激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氩氦刀治疗可有效激活机体PSMA特异性的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氩氦刀 T细胞特异性免疫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酶联免疫分析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宣旻 邱国强 谢晓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特点。方法:通过Ficoll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MSC,获取第3代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中,在第3、5天,采...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特点。方法:通过Ficoll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MSC,获取第3代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中,在第3、5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MLC中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与MSC共孵育前后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入了MSC的MLC体系中,MSC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增强;其中,CD4+T细胞亚群受抑不如CD8+T细胞亚群显著;另外,T淋巴细胞表面CD25的表达虽然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是CD4、CD25共表达的细胞却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上升趋势。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抗原HLA-DR的表达较对照组有轻度减低。结论:MSC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主要是针对CD8+T细胞(CTL)。另外,它还能下调活化T淋巴细胞上一些较特异的表面标记CD25和HLA-D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MSC)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表面标记
下载PDF
3种同种异基因混合骨髓移植小鼠(A+B+C→A)的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明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本研究目的为建立 3种异基因小鼠 (BALB/c ,H 2 d;C5 7BL/ 6 ,H 2 b 和CBA/N ,H 2 k)混合骨髓移植模型(A +B +C→A) ,观察此模型能否延长骨髓移植后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采用受致死量照射的小鼠接受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 (比例为 1... 本研究目的为建立 3种异基因小鼠 (BALB/c ,H 2 d;C5 7BL/ 6 ,H 2 b 和CBA/N ,H 2 k)混合骨髓移植模型(A +B +C→A) ,观察此模型能否延长骨髓移植后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采用受致死量照射的小鼠接受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 (比例为 1∶4∶4 )的骨髓移植。同时还观察了 3种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 2种不同抗原混合刺激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显示 ,混合骨髓移植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异基因移植的小鼠 ,混合移植组平均存活时间为 5 6 .6± 2 7天 ,最长者为 10 3天 ,而单纯异基因移植的对照组存活时间为 15± 5天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3种混合的淋巴细胞培养 ,不管是 2种反应细胞与 1种刺激细胞混合培养 ,还是 1种反应细胞与 2种刺激细胞混合培养 ,均表现明显低于一对一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2种混合细胞刺激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亦明显低于1种抗原刺激的反应。结论 :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的骨髓移植可使受髓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混合骨髓移植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迟发性超敏反应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宣旻 谢晓宝 +3 位作者 邱国强 余亚萍 吴浩清 王志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内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Ficoll-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MSC,获取第3代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体外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内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Ficoll-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MSC,获取第3代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中,在第1,3,5天,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MLC中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及其内因子白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的分泌变化情况。结果:加入了MSC的MLC体系中,MSC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增强;其中,CD4+T细胞亚群受抑不如CD8+T细胞亚群显著;而根据T细胞内因子的变化,Th1和Tc1的比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而Th2和Tc2的比率却有轻度上升。结论:MSC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尤其是CD8+T细胞(CTL)。除此之外,它还能降低MLC体系中的Th1和Tc1,升高Th2和Tc2。所以在临床上可能有减轻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而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灵芝多糖肽和小分子灵芝多糖肽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晶 游育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比较灵芝多糖肽(GLPP)和小分子灵芝多糖肽(GL-LPP3)离体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GLPP和GL-LPP3作用于肿瘤细胞株(SW480、MCF-7、K562细胞),以5-Fu作对照,24、48h后收集细胞,考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建立混合淋巴细胞... 目的比较灵芝多糖肽(GLPP)和小分子灵芝多糖肽(GL-LPP3)离体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GLPP和GL-LPP3作用于肿瘤细胞株(SW480、MCF-7、K562细胞),以5-Fu作对照,24、48h后收集细胞,考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环孢素A为对照,用MTT法测定24,48,72h细胞活性,观察GLPP和GL-LPP3对免疫的调整作用。结果 GLPP和GL-LPP3对肿瘤细胞株SW480、MCF-7、K562存活率无抑制作用;GLPP和GL-LPP3可增强淋巴细胞免疫作用。结论 GLPP和GL-LPP3体外不能直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可增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多糖类 灵芝多糖肽 小分子灵芝多糖肽 SW480 MCF-7 K562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TT
下载PDF
大黄素促进人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瑞涛 沈乃营 +4 位作者 仝聪 苏海波 刘昌 吕毅 于良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是否可通过影响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分别提取健康成年人外周静脉血中淋巴细胞,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干预,利用流式... 目的:探讨大黄素是否可通过影响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分别提取健康成年人外周静脉血中淋巴细胞,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干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水平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并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清除细胞内活性氧,流式细胞技术再次观察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高、中、低浓度组,大黄素与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共培养24h、48h、72h后,淋巴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水平增高,在1μmol/ml-100μmol/ml的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大黄素组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提高淋巴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水平,进而促进淋巴细胞凋亡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免疫抑制 活性氧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CD4^+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章圣辉 韩义香 +2 位作者 吴建波 胡晓霞 陈丹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中CD4^+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表达、功能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细胞...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中CD4^+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表达、功能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和NK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B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磁珠分选出CD4^+CD25^+Treg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lymphocyteculture,MLC)分析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AS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4.36±1.21)%,MLC中CD4^+CD25^+Treg抑制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低下,与其Treg分泌TGF-β减少相关,CD4^+Treg含量及功能均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A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水平与TGF—β呈正相关,与TNF-α呈负相关。结论AS患者外周血中Treg表达水平低,且存在功能缺陷,导致体内诱导免疫耐受机能不足,可能参与AS免疫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β型转化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小鼠神经干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峰 杨小峰 +2 位作者 郑学胜 沈罡 刘伟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免疫原性,以利于解决神经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问题。方法:(1)首先将30只C57BL/6近交系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以BALB/c近交系小鼠的NSCs及肝细胞(作为体细胞对照组)分别进行腹腔主动免疫,然后将NSCs及肝细... 目的:探讨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免疫原性,以利于解决神经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问题。方法:(1)首先将30只C57BL/6近交系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以BALB/c近交系小鼠的NSCs及肝细胞(作为体细胞对照组)分别进行腹腔主动免疫,然后将NSCs及肝细胞分别与各自免疫后小鼠的T淋巴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通过液闪计数仪检测各自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从而比较两者免疫原性的强弱。(2)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FITC)及Phycoery-thrin(PE)抗体分别标记BALB/c小鼠NSCs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Ⅰ、Ⅱ(MHC-Ⅰ、MHC-Ⅱ),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BALB/c小鼠NSCs及其肝细胞的MHC-Ⅰ和MHC-Ⅱ阳性细胞比例,从而推断小鼠NSCs的免疫原性。结果:(1)NSC组液闪计数仪检测所得cpm值为16592.8±2865.3,肝细胞组为27815.0±2416.3,NSC组明显低于肝细胞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小鼠NSCs实验组中,约(87.55±3.65)%的增殖期神经干细胞没有检测到MHC-Ⅰ和MHC-Ⅱ分子表达;而作为对照组的小鼠肝细胞组中,仅有约(27.45±1.86)%的肝细胞未表达MHC-Ⅰ和MHC-Ⅱ分子。且NSC组MHC-Ⅰ和MHC-Ⅱ阴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肝细胞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鼠神经干细胞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且其免疫原性明显低于同一个体的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免疫原性 混合细胞培养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涛 胡军 +3 位作者 蔡振杰 李彤 王晓武 程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作为无创的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改良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与心肌内膜活检(EMB)相对照,测定淋巴细胞活性与心肌活检病理等级的相关性.结果:改良的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目的:研究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作为无创的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改良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与心肌内膜活检(EMB)相对照,测定淋巴细胞活性与心肌活检病理等级的相关性.结果:改良的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与心肌内膜活检病理等级有很好的相似性.结论:改良的体外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可作为无创监测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监测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增殖和I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强 于立新 +1 位作者 邓文锋 叶俊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7-469,共3页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对小鼠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增殖及IL-2表达的影响,探讨TSA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0.16、0.8、4、20、100、500nmol/L倍比浓度TSA作用于BALB/c及C57BL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根据不同的O...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对小鼠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增殖及IL-2表达的影响,探讨TSA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0.16、0.8、4、20、100、500nmol/L倍比浓度TSA作用于BALB/c及C57BL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根据不同的OD值测定12、24、48h各浓度TSA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相同浓度梯度TSA再作用于经丝裂霉素处理过的BALB/c淋巴细胞与C57BL淋巴细胞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环磷酰胺作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其对IL-2表达的影响。结果TSA可以抑制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及时效依赖性;TSA也显著抑制经刺激激活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IL-2的表达,并且随着TSA浓度的升高,IL-2表达逐步下降,但与CTX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SA能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减少激活T淋巴细胞IL-2的表达,降低T细胞的免疫活性,能够减弱对外来抗原刺激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磊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907-910,共4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在骨髓中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为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有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在骨髓中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为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有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这种对移植免疫的影响可能与其保护MHC相合造血干细胞逃脱抗原识别,抑制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有关。本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移植免疫的表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移植免疫的机理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免疫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植入 细胞移植免疫 机理 细胞间相互作用 移植物抗宿主病 特异性淋巴细胞 多向分化 活化增殖
下载PDF
阻断B7/CD28途径诱导异种免疫耐受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红卫 孟自力 +3 位作者 张卫民 邱玉华 沈振亚 滕小梅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B7单抗阻断B7/CD2 8通路在体外异种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豚鼠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豚鼠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作为刺激细胞 ,大鼠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通过异种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Xeno MLC) ,3 H TdR掺... 目的 探讨B7单抗阻断B7/CD2 8通路在体外异种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豚鼠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豚鼠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作为刺激细胞 ,大鼠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通过异种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Xeno MLC) ,3 H TdR掺入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ELISA) ,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对照组 ,反应组 ,B7单抗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 (cpm) ,以及IFN γ ,IL 4和CD3+ ,CD3+ CD2 5 + ,CD4 + ,CD8+ ,CD4 + /CD8+ 的动态变化。结果 B7单抗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 (cpm) ,以及IFN γ ,IL 4和CD3+ ,CD3+ CD2 5 + ,CD4 + ,CD8+ 的变化均显著低于反应组 ,但其对CD4 + /CD8+ 比值无影响。结论 B7单抗可以部分抑制异种细胞间免疫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细胞因子 137单抗
下载PDF
Foxp3转染对大鼠CD4^+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维胜 黄赤兵 +6 位作者 张艮甫 金欢胜 王平贤 范明齐 冯嘉瑜 肖亚 方针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99,104,共4页
目的探讨Foxp3基因转染对大鼠CD4+CD25-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Foxp3基因进入大鼠CD4+CD25-T淋巴细胞,以TGF-β诱导Foxp3基因表达。通过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评价转染效率,将转染Foxp... 目的探讨Foxp3基因转染对大鼠CD4+CD25-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Foxp3基因进入大鼠CD4+CD25-T淋巴细胞,以TGF-β诱导Foxp3基因表达。通过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评价转染效率,将转染Foxp3基因的大鼠CD4+CD25-T淋巴细胞、CD4+CD25+T淋巴细胞、大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别与同系大鼠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液体闪烁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Foxp3组增殖水平(3 354.18±203.73)略高于调节性T细胞组(2 919.25±137.91),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2 706.06±967.47)。结论经逆转录病毒介导Foxp3基因可在CD4+CD25-T淋巴细胞高表达,并使该细胞获得与CD4+CD25+T淋巴细胞相似的免疫无能及免疫抑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调节性T细胞 TGF-Β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ouse ICOS-Ig Gene-Modified Mouse Dendritic Cells on T Cells 被引量:1
16
作者 GuohuaWang LijuanZhu +6 位作者 PingHu HuifenZhu PingLei WenjunLiao BingYu FeiliGong GuanxinShen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The main approach to reduce graft rejec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at present.Although these strategies have reportedly reduced graft rejection,there has been a reciprocal incr... The main approach to reduce graft rejec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at present.Although these strategies have reportedly reduced graft rejection,there has been a reciprocal increase in more severe immunosuppression and lethal infections,as well as severe side effects.Blockade of costimulatory T cell response has been proved as one of useful strategies to reduce graft rejection.Furthermor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nfusion of dendritic cells(DCs)with a potent negative regulatory ability for T cells could prolong allograft survival.In this study mouse DCs(mDCs)were transfected with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cDNA3.0 containing mouse inducible costimulator-Ig(mICOS-Ig) cDNA by electroporation.The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mICOS-Ig in mDC could be detected by ELISA and SDS-PAGE.Mouse ICOS-Ig fusion protein expressed in mDC and mICOS-Ig gene-modified mDC could inhibi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in vitro.Furthermore,mICOS-Ig gene-modified mDC could inhibi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recipient mice.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ICOS-Ig gene-modified mDC exert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T cells,and might be suitable for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graft rejection and immunopathologic diseases.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4;1(2):153-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tic cell inducible costimulator mixed lymphocyte culture
原文传递
口服抗原对同种异体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佟建秋 石炳毅 +2 位作者 莫春柏 周文强 沈瑞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55-857,共3页
将Wistar大鼠预先喂养同种异基因SD大鼠脾细胞7天,然后接受SD大鼠的皮肤移植。7天后,再接受SD大鼠的心脏移植,观察口服抗原后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内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以及心脏存活时间。口服抗原后,体外MLC及体内DTH反... 将Wistar大鼠预先喂养同种异基因SD大鼠脾细胞7天,然后接受SD大鼠的皮肤移植。7天后,再接受SD大鼠的心脏移植,观察口服抗原后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内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以及心脏存活时间。口服抗原后,体外MLC及体内DTH反应均出现明显的抗原特异性降低;口服抗原组大鼠并接受供者皮肤致敏后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达到7天,与时照组未致敏鼠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一致;而未口服抗原组接受皮肤致敏后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不超过2天。提示口服抗原可以使异基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降低,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阻止皮肤移植物的事先致敏反应的发生,并使加速性排斥反应时间明显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原 心脏移植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MLC
下载PDF
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黏附分子基因表达对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书龙 张艮甫 黄赤兵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作用。方法(1)在取肾同时取供体脾脏,并制成脾细胞悬液。在术前及术后第4天分别抽取受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淋巴细胞。同时跟踪调查受者术后1个月...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作用。方法(1)在取肾同时取供体脾脏,并制成脾细胞悬液。在术前及术后第4天分别抽取受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淋巴细胞。同时跟踪调查受者术后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2)以供者及无关者脾细胞为刺激细胞,受者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供者及无关者脾细胞刺激受者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在供体脾细胞、无关者脾细胞刺激及未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本组研究了35例能够获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供体脾细胞的患者,术后1个月内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10例,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5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28.6%。(2)术前及术后第4天时,供体及无关者脾细胞刺激受者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正常组淋巴细胞对供体脾细胞反应的刺激指数术后较术前的下降值明显高于排斥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和排斥组淋巴细胞对无关者脾细胞反应的刺激指数术后较术前的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及术后4d,未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4d,无关者脾细胞对受者淋巴细胞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受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4d,供者脾细胞对受者淋巴细胞刺激时,受者淋巴细胞LFA-1I、CAM-1基因表达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混合淋巴细胞细胞培养 黏附分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小鼠PTA1/CD226分子参与杀伤性T细胞(CTL)的分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向升 张贇 +3 位作者 张新海 庄然 曹云新 金伯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阐明小鼠PTA1(mPTA1)/mCD226对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PTA1-hIgFc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mPTA1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抗mPTA1的多克隆抗体,并用偶联mPTA1-Fc融合蛋白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多克隆抗... 目的阐明小鼠PTA1(mPTA1)/mCD226对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PTA1-hIgFc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mPTA1融合蛋白,免疫家兔,获得抗mPTA1的多克隆抗体,并用偶联mPTA1-Fc融合蛋白的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多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诱导产生CTL效应细胞,以51Cr释放试验检测mPTA1多克隆抗体在MLC中对T淋巴细胞分化及杀伤功能的影响。结果获得了mPTA1-hIgFc融合蛋白和针对mPTA1胞膜外区的多克隆抗体,该抗体能与转染细胞表面天然mP-TA1分子结合。mPTA1多克隆抗体对MLC诱导的CTL的杀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mPTA1多抗加入的时间愈早,抑制杀伤作用的效果愈明显。结论抗小鼠PTA1的多克隆抗体可在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明显抑制CTL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A1 多克隆抗体 纯化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杀伤
原文传递
氧化锌纳米材料对小鼠混合培养的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博 王洪波 +2 位作者 龙刚 王西墨 李国逊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5期99-100,共2页
目的评价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对不同品系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影响。方法提取BALB/C和C57BL/6小鼠脾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通过对细胞增殖率、IL-2水平的检测及电镜观察来研究氧化锌纳米材料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结果氧... 目的评价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对不同品系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影响。方法提取BALB/C和C57BL/6小鼠脾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通过对细胞增殖率、IL-2水平的检测及电镜观察来研究氧化锌纳米材料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结果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加入提高了淋巴细胞增殖率及上清液IL-2水平,电镜下可见纳米材料吸附于淋巴细胞表面并促进淋巴细胞间的接触。结论氧化锌纳米材料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了免疫应答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材料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