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被引量:1226
1
作者 张金川 金之钧 袁明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18,共4页
对页岩气成藏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 ,获得了四个方面的认识。①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特征 ,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②在页岩气的成藏过程中 ,天然气的赋存方式和成藏类型逐渐改变 ,含气丰度和富集程度逐渐... 对页岩气成藏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 ,获得了四个方面的认识。①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特征 ,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②在页岩气的成藏过程中 ,天然气的赋存方式和成藏类型逐渐改变 ,含气丰度和富集程度逐渐增加。③完整的页岩气成藏与演化可分为 3个主要的作用过程 ,自身构成了从吸附聚集、膨胀造隙富集到活塞式推进或置换式运移的机理序列。④相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变化对页岩气的成藏与分布产生了控制和影响作用 ,岩性特征变化和裂缝发育状况对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具有控制作用。研究了我国的情况 ,认为我国的许多盆地存在工业性页岩气藏发育的基本地质条件 ,其中 ,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的水西沟群是页岩气发育的重要区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机理 分布特征 天然气 干酪根 有机质 压力 渗透率
下载PDF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被引量:338
2
作者 董红敏 李玉娥 +3 位作者 陶秀萍 彭小培 李娜 朱志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9-273,共5页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该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大量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业活动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分别占全国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的50.15%和92.47%,农业源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通过改善反刍动物营养可降低单个...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该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大量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业活动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分别占全国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的50.15%和92.47%,农业源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通过改善反刍动物营养可降低单个肉牛甲烷排放15%~30%;推广稻田间歇灌溉可减少单位面积稻田甲烷排放30%;一个户用沼气每年最大可减少温室气体2.0~4.1 t二氧化碳当量;推行缓释肥、长效肥料可减少单位面积农田氧化亚氮50%~70%。该文建议尽快开展减排技术示范,对减排技术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粪便 温室气体 甲烷 氧化亚氮 畜牧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56
3
作者 张玉铭 胡春胜 +3 位作者 张佳宝 董文旭 王玉英 宋利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6-975,共10页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2、CH4和N2O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80%。据估计,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2、15%~30%的CH4、80%~90%...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2、CH4和N2O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80%。据估计,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2、15%~30%的CH4、80%~90%的N2O来源于土壤,而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或吸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等人为控制因素通过影响土壤和作物生长条件来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或吸收。所以,我们可以从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生长条件来探索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达到固碳/氮增汇的目的。对国内外关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源/汇强度及其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正确估算与评价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贡献,有助于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效应
下载PDF
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分形研究 被引量:133
4
作者 傅雪海 秦勇 +2 位作者 薛秀谦 李贵中 王文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对煤层、煤样进行了宏观裂隙及显微裂隙的连续系统观测、统计 ,计算了煤中各级别裂隙的面密度维数 ;根据压汞法测出的煤中不同孔径段的连续比孔容数据 ,计算了煤中孔隙体积的分形维数 .分析了分形维数与煤层的孔、裂隙发育程度和煤变质... 对煤层、煤样进行了宏观裂隙及显微裂隙的连续系统观测、统计 ,计算了煤中各级别裂隙的面密度维数 ;根据压汞法测出的煤中不同孔径段的连续比孔容数据 ,计算了煤中孔隙体积的分形维数 .分析了分形维数与煤层的孔、裂隙发育程度和煤变质程度的关系 .为评价煤层气的吸附与解吸、扩散与渗流、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煤层有效渗透率估算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压汞法 有效渗透率 裂隙面密度
下载PDF
天然气中烷烃气碳同位素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36
5
作者 戴金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23,共6页
天然气中烷烃气的碳同位素值蕴含丰富的科学信息,为研究其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烷烃气中单组分(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值的研究成果。结果认为:依据δ13 C1—Ro回归方程能对勘探目的层天然气的类型或成熟度作出推... 天然气中烷烃气的碳同位素值蕴含丰富的科学信息,为研究其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烷烃气中单组分(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值的研究成果。结果认为:依据δ13 C1—Ro回归方程能对勘探目的层天然气的类型或成熟度作出推断;煤成气的δ13 C2基本上重于-28.0‰,油型气的δ13 C2基本上轻于-28.5‰,而介于-28.0‰~-28.5‰之间是上述两类气的共存区,且以煤成气为主。此外,还重点讨论了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所反映的油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信息,认为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的烷烃气属于有机成因气,负碳同位素系列的烷烃气基本上属于无机成因气;但在沉积盆地中个别出现的负碳同位素系列是由于正碳同位素系列次生改造(扩散分馏、相态转换分馏)所致,其烷烃气不是无机成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气 碳同位素值 甲烷 乙烷 回归方程 碳同位素系列 倒转 天然气成因
下载PDF
含吸附煤层气煤的有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107
6
作者 吴世跃 赵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74-1678,共5页
煤层中的气体(煤层气)主要呈吸附状态,固体煤和吸附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目前人们关心的问题,它与煤矿瓦斯防治和煤层气开采有关。根据表面物理化学和弹性力学原理,推导了煤吸附膨胀变形、吸附膨胀应力及有效应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 煤层中的气体(煤层气)主要呈吸附状态,固体煤和吸附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目前人们关心的问题,它与煤矿瓦斯防治和煤层气开采有关。根据表面物理化学和弹性力学原理,推导了煤吸附膨胀变形、吸附膨胀应力及有效应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分析表明,裂隙中自由气体的压力对煤层中的应力状态影响很小,在煤层内部吸附膨胀应力和吸附膨胀变形规律服从虎克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含吸附煤层气煤 煤的孔隙结构 表面张力 吸附膨胀应力 孔隙气体压力 有效应力
下载PDF
土壤质地、温度和Eh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7
7
作者 蔡祖聪 沈光裕 +3 位作者 颜晓元 鹤田治雄 八木一行 阳捷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本文报道在田间条件下,土壤质地、温度和Eh影响稻田CH4排放通量的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的小区试验表明,在当地常规水分管理即间歇灌溉条件下,供试小区稻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仅为0.16-1.86mgCH4/m2h。通过成对数据t检... 本文报道在田间条件下,土壤质地、温度和Eh影响稻田CH4排放通量的研究结果。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的小区试验表明,在当地常规水分管理即间歇灌溉条件下,供试小区稻田的CH4平均排放通量仅为0.16-1.86mgCH4/m2h。通过成对数据t检验及用二项分布统计方法分析表明,供试条件下,土壤温度和Eh(5cm)对稻田CH4排放通量日变化有极显著影响,但它们不是决定稻田CH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质地对稻田平均CH4排放通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1993年和1994年二年的结果表明,粘质土壤排放的CH4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壤质和砂质土壤。但砂质和壤质土壤CH4平均排放通量的比较结果在年际之间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 甲烷 土壤质地 土壤温度 土壤Eh
下载PDF
稻田秸秆还田:土壤固碳与甲烷增排 被引量:113
8
作者 逯非 王效科 +2 位作者 韩冰 欧阳志云 郑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基于我国农田土壤有机质长期定位试验和稻田甲烷排放试验成果,将全国稻田划分为单季区和双季区.根据土壤有机质试验数据,分析了秸秆还田在我国两个稻田区的单季稻田、水旱轮作稻田和双季稻田的固碳潜力.同时根据我国稻田甲烷排放试验数... 基于我国农田土壤有机质长期定位试验和稻田甲烷排放试验成果,将全国稻田划分为单季区和双季区.根据土壤有机质试验数据,分析了秸秆还田在我国两个稻田区的单季稻田、水旱轮作稻田和双季稻田的固碳潜力.同时根据我国稻田甲烷排放试验数据,采用取平均排放系数的方法,估算了我国稻田在无秸秆还田情况下的甲烷排放总量;结合IPCC推荐的方法和参数,估算了我国稻田秸秆还田后甲烷排放总量及增排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结果表明:在中国稻田推广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为10.48TgC.a-1,对减缓全球变暖的贡献为38.43TgCO2-eqv.a-1;但秸秆还田后稻田甲烷排放将从无秸秆还田的5.796Tg.a-1增加到9.114Tg.a-1;秸秆还田引起甲烷增排3.318Tg.a-1,其全球增温潜势达82.95TgCO2-eqv.a-1,为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2.158倍.可见,推广秸秆还田后,中国稻田增排甲烷的温室效应会大幅抵消土壤固碳的减排效益,是一项重要的温室气体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秸秆还田 土壤固碳 甲烷 温室气体减排
原文传递
不同温度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11
9
作者 李志强 鲜学福 隆晴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3-527,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渗透率与温度和应力的关系,分别采用吸附性气体甲烷和非吸附气体氦气,进行了不同应力条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煤体渗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效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与温度的关系,并非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而是存在一个转折区,... 为了深入研究渗透率与温度和应力的关系,分别采用吸附性气体甲烷和非吸附气体氦气,进行了不同应力条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煤体渗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效应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与温度的关系,并非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而是存在一个转折区,转折区的位置取决于有效应力与热应力的大小对比关系,低有效应力条件下,热应力大于有效应力,煤体外膨胀,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呈正指数关系;高有效应力条件下,热应力小于有效应力,煤体内膨胀,渗透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呈负指数关系.这一发现将以往的矛盾结果统一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应力 瓦斯 煤层气 渗透率 渗流
原文传递
东北典型旱作农田N_2O和CH_4排放通量研究 被引量:89
10
作者 黄国宏 陈冠雄 +2 位作者 吴杰 黄斌 于克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应用封闭式箱法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田中N2O和CH4全年的通量变化.指出N2O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大量的N2O排放发生在作物生长季节中.在冰雪溶化期和收割作物后也有一定量的N2O从土壤中排放.此外,实... 应用封闭式箱法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田中N2O和CH4全年的通量变化.指出N2O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大量的N2O排放发生在作物生长季节中.在冰雪溶化期和收割作物后也有一定量的N2O从土壤中排放.此外,实验结果也指出,玉米和大豆田作为大气CH4源或汇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氧化亚氮 甲烷 通量 排放
下载PDF
CH_4气体光纤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62
11
作者 叶险峰 汤伟中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8-220,共3页
在对CH_4 分子近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并考虑与光纤的低损耗窗口相一致和价格等因素 ,采用了价廉的 1.3μm波段的LED作为光源 ,实现了对甲烷气体的检测 ,检测灵敏度为 130 0 ppm /m。研究表明 ,灵敏度可通过提高入射光功率、... 在对CH_4 分子近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并考虑与光纤的低损耗窗口相一致和价格等因素 ,采用了价廉的 1.3μm波段的LED作为光源 ,实现了对甲烷气体的检测 ,检测灵敏度为 130 0 ppm /m。研究表明 ,灵敏度可通过提高入射光功率、气室长度等而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甲烷 气体 灵敏度 入射光功率
下载PDF
煤阶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5
12
作者 苏现波 张丽萍 林晓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煤阶是煤层气的生成和煤的吸附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煤层气含量起控制作用。文章根据相 关文献中的吸附资料和实测数据,系统探讨了平衡水分下煤的吸附能力与煤阶的关系。指出随煤阶的增高煤的吸 附能力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快速... 煤阶是煤层气的生成和煤的吸附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煤层气含量起控制作用。文章根据相 关文献中的吸附资料和实测数据,系统探讨了平衡水分下煤的吸附能力与煤阶的关系。指出随煤阶的增高煤的吸 附能力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快速增加阶段(Ro<1.3%)、缓慢增加阶段(Ro介于1.3%~2.5%)、达到极大值阶段 (Ro介于2.5%~4.0%)和降低阶段(Ro>4.0%)。这种变化与煤化作用跃变完全对应,煤化作用控制了煤的孔隙 度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控制了煤层气的赋存空间和煤的亲甲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阶 煤成气 吸附能力 煤化 孔隙度 表面性质
下载PDF
孔隙瓦斯作用下煤体有效应力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2
13
作者 赵阳升 胡耀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31,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阳泉3 ̄#煤体与永红3 ̄#煤体在孔隙瓦斯作用下的有效应力规律。实验结果证明其有效应力规律遵循修正的太沙基有效应力公式。等效孔隙压力系数a是体积应力Θ与孔隙压力p的双线性函数。在Θ-p区域中,根据a的数值... 本文详细介绍了阳泉3 ̄#煤体与永红3 ̄#煤体在孔隙瓦斯作用下的有效应力规律。实验结果证明其有效应力规律遵循修正的太沙基有效应力公式。等效孔隙压力系数a是体积应力Θ与孔隙压力p的双线性函数。在Θ-p区域中,根据a的数值特征,确定了如下4个分区,即不起作用区,正常作用区,压裂作用区与类土作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体 有效应力 分区特性 实验
下载PDF
煤粒瓦斯解吸扩散规律实验 被引量:102
14
作者 聂百胜 杨涛 +2 位作者 李祥春 李丽 卢红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5-981,共7页
进行了不同粒径煤样、不同温度和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通过对解吸实验前600s实验数据的甲烷解吸率和槡t线性拟合,并结合计算得到了煤粒甲烷的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吸附平衡压力越大,初始... 进行了不同粒径煤样、不同温度和不同吸附平衡压力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通过对解吸实验前600s实验数据的甲烷解吸率和槡t线性拟合,并结合计算得到了煤粒甲烷的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吸附平衡压力越大,初始有效扩散系数越大,瓦斯解吸率越大;温度越高,初始有效扩散系数和扩散动力学参数也越大;煤样的粒径愈大初始有效扩散系数愈大,而动力学扩散参数越小,相同解吸时间内的甲烷解吸率越小.通过Arrhenius方程得到了甲烷解吸扩散活化能的表达式,通过处理数据得到1#和3#煤样的解吸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4.38kJ/mol和9.9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 扩散系数 活化能
原文传递
Estimate of CH_4 Emissions from Year-Round Flooded Rice Fields During Rice Growing Season in China 被引量:97
15
作者 CAIZu-Cong KANGGuo-Ding +1 位作者 H.TSURUTA A.MOSIER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6-71,共6页
A special kind of rice field exists in China that is flooded year-round. These rice fields have substantially large CH4 emissions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and emit CH4 continuously in the non-rice growing season... A special kind of rice field exists in China that is flooded year-round. These rice fields have substantially large CH4 emissions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and emit CH4 continuously in the non-rice growing season. CH4 emission factor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CH4 emissions from year-round flooded rice fields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in China. The CH4 emissions for the year-round flooded rice fields in China for the rice growing season over a total area of 2.66 Mha were estimated to be 2.44 Tg 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methodology methane emission rice fields year-round flooded
下载PDF
德国的污泥利用和处置(Ⅰ) 被引量:60
16
作者 姚刚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43-47,共5页
文章论述了德国的污泥利用和处置情况。首先概述了德国的废物立法及其发展。然后比较了欧共体和德国污泥农用法规中的基本要点。随后分析了过去几十年德国的污泥产量的发展和组成 ,描述和比较了德国污泥利用和处置的工艺。
关键词 污泥 垃圾 沼气 德国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和外源有机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76
17
作者 丁维新 蔡祖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672-1679,共8页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组分、外源有机物和根系分泌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作了综述。土壤产甲烷量和甲烷排放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提高 ,与土壤中易矿化有机碳或沸水浸提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相关。外源有机碳加入促进了土壤排放甲烷 ,刺激效果与...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组分、外源有机物和根系分泌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作了综述。土壤产甲烷量和甲烷排放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提高 ,与土壤中易矿化有机碳或沸水浸提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相关。外源有机碳加入促进了土壤排放甲烷 ,刺激效果与外源有机碳的用量和组成有关。还原力强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较还原力弱的有机物如类脂和多糖能够产生更多的甲烷。甲醇、甲基化氨基酸等无其它微生物竞争利用的有机物能被产甲烷菌更多地转化成甲烷。植物根系分泌物也促进甲烷的产生 ,促进作用大小与植物种类及分泌物的数量和质量有关。外源有机物通过 3种方式促进土壤甲烷产生 :提高土壤的甲烷底物供应量 ,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外源有机物 甲烷产生 影响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气共采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77
18
作者 袁亮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5期72-80,共9页
在淮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低透气性煤层群卸压开采抽采瓦斯多年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首采卸压层无煤柱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气共采新思路;通过对采空区边缘岩体结构变形破坏和裂隙演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采动影响区内顶底板岩层裂隙的动... 在淮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低透气性煤层群卸压开采抽采瓦斯多年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首采卸压层无煤柱沿空留巷Y型通风煤气共采新思路;通过对采空区边缘岩体结构变形破坏和裂隙演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采动影响区内顶底板岩层裂隙的动态演化规律、Y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的空气压力场分布及卸压瓦斯的流动规律,通过分析沿空留巷围岩大小结构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锚杆支护的"三位一体"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发成功新型CHCT充填材料、强支撑自移模板液压充填支架、干混料集装箱以及充填泵上料系统,建立机械化快速构筑充填墙体工艺系统,发展和创新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气共采的理论及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煤层 无煤柱 沿空留巷 煤层气 煤气共采
下载PDF
注入二氧化碳及氮气驱替煤层气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6
19
作者 马志宏 郭勇义 吴世跃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35-338,共4页
论述了我国开采煤层气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且通过煤对二氧化碳 ( CO2 )、甲烷 ( CH4)、氮气 ( N2 )吸附机理的分析 ,提出注入二氧化碳 ( CO2 )或氮气 ( N2 )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并从其注气驱替煤层气的作用机理的不同 ,从理... 论述了我国开采煤层气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且通过煤对二氧化碳 ( CO2 )、甲烷 ( CH4)、氮气 ( N2 )吸附机理的分析 ,提出注入二氧化碳 ( CO2 )或氮气 ( N2 )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的可行性。并从其注气驱替煤层气的作用机理的不同 ,从理论上和实验中得出注入二氧化碳 ( CO2 )的效果要优于氮气 ( 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吸附 机理 二氧化碳 氮气 瓦斯
下载PDF
页岩气吸附解吸规律研究 被引量:76
20
作者 张志英 杨盛波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2-497,共6页
页岩中天然气的吸附解吸规律是页岩气开发的基础。根据物质平衡原理,自行设计了页岩气吸附解吸实验装置。用该装置对取自鄂尔多斯盆地的三个页岩岩样在不同温度(30~90℃)、不同压力(0.1~10MPa)条件下,进行页岩气吸附及解吸规律研究。... 页岩中天然气的吸附解吸规律是页岩气开发的基础。根据物质平衡原理,自行设计了页岩气吸附解吸实验装置。用该装置对取自鄂尔多斯盆地的三个页岩岩样在不同温度(30~90℃)、不同压力(0.1~10MPa)条件下,进行页岩气吸附及解吸规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压力的增加吸附量增大,而随温度的增大吸附量减小。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相对吸附过程而言,解吸过程有滞后现象,解吸不够彻底。对粘土含量较大的页岩,朗格缪尔模型拟合效果较差,而利用修正的双朗格缪尔模型可以得到较好的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解吸 甲烷 数据拟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