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腕管综合征128例分析 被引量:66
1
作者 顾玉东 陈德松 +2 位作者 史其林 王涛 张丽银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随访近3年收治的128例腕管综合征的诊治情况。方法收集与分析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间,12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效果。128例腕管综合征中女性患者为113例,男性为15例,男与女之比为1:7.5;年龄中41岁以上占91.4%。全... 目的随访近3年收治的128例腕管综合征的诊治情况。方法收集与分析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间,12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效果。128例腕管综合征中女性患者为113例,男性为15例,男与女之比为1:7.5;年龄中41岁以上占91.4%。全部病例均出现1~3指麻木,83.6%的病例有夜间麻醒史,87.5%的病例1~3指刺痛觉减退,5.4%病例刺痛过敏。电生理检测均有腕部正中神经卡压征象。112例应用掌心切口切开屈肌支持带,12例在内窥镜视下切开屈肌支持带,4例应用腕及掌心小切口切开屈肌支持带。结果76例经术后1~4年的随访,其中症状消除,功能满意者51例(67.1%);症状大部消除,功能基本满意者19例(25.0%);症状残留,功能未改善者6例(7.9%),其中4例为刺痛过敏患者。结论腕管综合征诊断明确后,手术治疗92%病例均能取得满意或基本满意的疗效,对感觉过敏型病例手术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内关-心脏短反射的双向效应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闫丽萍 汪桐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 -内关的短反射通路及其联系途径。方法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 ,保留及切断脊髓前后根 ,分别电针内关及内关区域正中神经、尺神经、肌肉 ,观察针刺对其影响及两者联系途径 ;以炎症区域渗出的 Evan's蓝浓度为指标 ,... 目的 探讨心脏 -内关的短反射通路及其联系途径。方法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 ,保留及切断脊髓前后根 ,分别电针内关及内关区域正中神经、尺神经、肌肉 ,观察针刺对其影响及两者联系途径 ;以炎症区域渗出的 Evan's蓝浓度为指标 ,观察保留及切断脊髓前后根对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内关区域神经源性皮炎的影响。结果 两组大鼠心电图改善程度及内关穴区域 Evan's蓝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内关与心脏之间既存在通过中枢的长反射 ,也存在着不依赖中枢神经系统的短反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心肌缺血 正中神经 反射 内关穴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与超声定量检测 被引量:36
3
作者 纪芳 卢祖能 +4 位作者 刘小明 初红 陈文卫 董红娟 郭瑞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正中神经超声定量测定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意义,探索其诊断标准。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CTS患者24例(共46只腕)为病例组,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4名为对照组,行电生理和腕部正中神经超声检测。结果(1)病例... 目的前瞻性研究正中神经超声定量测定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意义,探索其诊断标准。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CTS患者24例(共46只腕)为病例组,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4名为对照组,行电生理和腕部正中神经超声检测。结果(1)病例组电生理结果符合CTS,阳性率91·3%(42/46)。(2)超声测定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增大,神经内径(D)增粗;当豌豆骨水平CSA临界值取0·105cm2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5%和96·0%;D取0·195cm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5%和82·0%。(3)CSA、D均与感觉传导速度呈负相关,CSA与末端运动潜伏期呈正相关。结论超声测量正中神经是诊断CTS的一种新的可靠方法,豌豆骨水平CSA临床诊断价值较大;超声与电生理检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超声检查 电生理学 正中神经
原文传递
环指感觉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在轻度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汤晓芙 车峰远 +3 位作者 崔丽英 李本红 杜华 王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寻找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CTS)敏感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方法 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正常的患者19例(29侧)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3名(25侧),采用顺向性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法分别测定环指(指4)... 目的 寻找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CTS)敏感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方法 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正常的患者19例(29侧)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3名(25侧),采用顺向性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法分别测定环指(指4)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中指(指3)正中神经SCV。结果 环指尺神经SCV>45.2 m/s,正中神经SCV<44.1 m/s,和(或)尺神经SCV与正中神经SCV差值>8.1 m/s(x+σx),考虑符合CTS诊断。CTS组中指正中神经SCV测定异常率为66%,环指为76%,环指正中神经与尺神经SCV差值异常率为93%。环指刺激在8例(14侧)患者腕部正中神经处记录到双峰电位,但对照组均未见。结论 比较环指正中神经和尺神经SCV在鉴别轻度CTS方面是敏感的方法之一,在怀疑CTS时,该项检查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感觉传导速度 腕管综合征 诊断 电生理检查 嵌压性周围神经病
原文传递
电针对中枢不同水平体感诱发电位变化特点的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露芬 程金莲 严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5,共3页
探讨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电针对正常人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SEPs)皮层下、皮层、痛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频率 ( 2 0、4 0Hz)弱电针 ( 1~ 2V)对丘脑成分P14 N16波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针后 2 0min仍维持较低水平。 2 0Hz强电... 探讨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电针对正常人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SEPs)皮层下、皮层、痛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频率 ( 2 0、4 0Hz)弱电针 ( 1~ 2V)对丘脑成分P14 N16波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针后 2 0min仍维持较低水平。 2 0Hz强电针 ( 2~ 5V)对皮层成分P14 N2 0 、P2 5 N30 、P4 5 N60 波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频率 ( 2、2 0、4 0、60Hz)强电针 ( 2~ 5V)对痛成分P2 0 0 N30 0 波幅有明显抑制作用 ,尤以 2 0Hz作用明显 ,并且后效应强而持久。针刺对中枢系统各级水平的影响 ,不是简单的兴奋或抑制作用 ,而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调整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电针 中枢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环指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的作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田东 张凯莉 朱明洁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寻找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 (carpaltunnelsydrome ,CTS)电生理的敏感诊断指标。方法 将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 ,而正中神经末端运动动作电位潜伏期正常的患者 3 8例为CTS组 ,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 46名为对照组。采用顺向法... 目的 寻找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 (carpaltunnelsydrome ,CTS)电生理的敏感诊断指标。方法 将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 ,而正中神经末端运动动作电位潜伏期正常的患者 3 8例为CTS组 ,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 46名为对照组。采用顺向法分别测定 2组指 4(环指 )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感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 (Lat) ,并比较其差值。结果 环指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差值的异常率为91% (≥ 0 4ms)。刺激环指后 16例患者腕部正中神经处记录到双峰电位 ,对照组则未见。结论 环指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潜伏期之差≥ 0 4ms ,即可诊断为轻度CTS。在怀疑轻度CTS时 ,该法最敏感 ,可作为常规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指感觉神经 动作电位 潜伏期 腕管综合征 CTS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潜伏期 电生理
原文传递
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局部解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丁洁 粱炳生 +2 位作者 贾英伟 达志峰 朱志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为避免腕、掌部手术切口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2例成人上肢标本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血管显微解剖等进行解剖测量。结果52例标本均有掌皮支,50例自正中神经桡侧发出,2例自尺侧发出,走... 目的为避免腕、掌部手术切口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2例成人上肢标本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血管显微解剖等进行解剖测量。结果52例标本均有掌皮支,50例自正中神经桡侧发出,2例自尺侧发出,走行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深层。发出点距离0点(远侧腕横纹中点)为(45.2±21.2)mm,穿出前臂深筋膜处距离0点(19.8±12.3)mm,穿出掌腱膜处距离0点(8.2±4.3)mm,掌皮支主干长(49.2±24.2)mm,起点处宽(1.2.4±0.7)mm,掌皮支与舟骨结节中点的垂直距离为(8.3±2.8)mm。掌皮支分3支者31例(占59.6%),分2支者15例(占28.9%),1支者6例(占11.5%)。掌皮支主要分布于鱼际区和掌中区,以直入式、伴人式和肌支式进入神经。结论掌皮支的来源、行程均较恒定。为避免伤及正中神经掌皮支及其营养血管,在腕部手术切口应选在尺侧半(环指纵轴的尺侧),在掌部应靠近第四掌骨作纵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掌皮支 应用解剖 血管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袁菁菁 王怡 王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42例确诊为腕管综合征而行神经减压术的患者,通过与术前肌电图的对比分析,以手术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评价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高频超声测量患肢组腕部正中...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42例确诊为腕管综合征而行神经减压术的患者,通过与术前肌电图的对比分析,以手术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评价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高频超声测量患肢组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为0.161±0.049cm2,对照组腕部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为为0.081±0.017cm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高频超声和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2.9%和87.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肌电图比较,高频超声还能提示造成正中神经卡压的原因和正中神经受卡压的程度。结论: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在辅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下载PDF
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黎 于炎冰 +5 位作者 林朋 徐晓利 许骏 刘江 李放 任鸿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应用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12例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患者(19侧手)。结果平均随访35个月。12例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患者19侧手部麻木、疼痛症状术后100%缓解,...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应用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12例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患者(19侧手)。结果平均随访35个月。12例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患者19侧手部麻木、疼痛症状术后100%缓解,手部力弱、运动功能不良症状术后缓解率58.8%,随访期间症状复发1侧手(6%)。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不良2侧(12%)。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方法,其改善手部感觉障碍的疗效好于改善运动功能不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 显微手术 上肢 正中神经
下载PDF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促苏醒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彬彬 王中 《中国校医》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及机制。方法严重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并于第一次治疗前行首次S...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苏醒作用及机制。方法严重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并于第一次治疗前行首次STECT显像,显像结束后立刻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30min。刺激结束后在同一体位,同一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显像,用视觉分析和利用BFCR%数学模型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对刺激前后病灶部位的rCBF进行分析和比较。每天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30min,持续电刺激7d后,两组治疗相同。刺激一周后通过GCS评分评价二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伤后三月时的GC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语言功能情况,并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刺激前和刺激结束后昏迷患者脑脊液中β-E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增多。持续刺激一周后,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81±1.21)分,对照组GCS评分平均提高1.99±0.64分。伤后3个月时,刺激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刺激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非刺激组。脑脊液中的β-EP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确有促苏醒作用,减少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刺激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增高及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可能是正中神经电刺激促苏醒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电刺激 局部血流量 神经递质 昏迷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两条神经的初步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贵新 顾玉东 +2 位作者 史其林 朱艺 王欢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 2条上肢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 2种移位修复的方法。 (1)合干法 :健侧颈7前后股→尺神经→尺神经近端分 2股分别和正中神经、桡神经 (或肌皮神经 )缝合 ,共 5例。 (2 )分干法 :健侧颈7前后... 目的 探讨用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 2条上肢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 2种移位修复的方法。 (1)合干法 :健侧颈7前后股→尺神经→尺神经近端分 2股分别和正中神经、桡神经 (或肌皮神经 )缝合 ,共 5例。 (2 )分干法 :健侧颈7前后股→尺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 (或肌皮神经 ) ,共 3例。结果 合干法 4例术后随访 12~ 19个月 ,1例尚在随访中。正中神经运动 :2例已恢复屈腕、屈指 ,肌力M3 。 2例屈腕肌力为M1。正中神经感觉 :3例为S2 ,1例为S0 。桡神经运动 :2例伸腕、伸指肌力为M2 。 1例伸肘肌力为M2 ,1例伸腕肌力为M1。桡神经感觉 :1例为S2 ,1例为S1,2例为S0 。分干法 1例术后随访 15个月 ,已恢复屈腕、屈指 ,肌力为M3 。正中神经感觉为S2 。肌皮神经 :屈肘肌力为M3 。另 2例术后时间短尚在随访中。结论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同时修复上肢 2条主要神经的新术式 ,初步应用结果证实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 正中神经 神经根 桡神经 肌皮神经 修复 移位 结论 运动 上肢
原文传递
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重建屈指功能解剖学研究与临床病例报告 被引量:17
12
作者 顾玉东 张丽银 +2 位作者 张高孟 赵新 陈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设计治疗臂丛下干或C8T1节前损伤的术式。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对32侧成人上肢进行肌皮神经肱肌肌支与相应平面正中神经干内屈指功能束的解剖学研究,设计肱肌肌支与正中神经屈指功能束直接缝合的部位。并将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验证... 目的 设计治疗臂丛下干或C8T1节前损伤的术式。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对32侧成人上肢进行肌皮神经肱肌肌支与相应平面正中神经干内屈指功能束的解剖学研究,设计肱肌肌支与正中神经屈指功能束直接缝合的部位。并将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验证该术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1)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在上臂下1/3段由主干发出,以单支型为主,肌支长5.2 cm,平均2.7束;(2)正中神经在肱肌肌支相应平面的主干内,屈指功能束位于后侧部1/3-1/4束组内;(3)在上臂下1/3段内,肱肌肌支可以和正中神经屈指功能束直接缝合。经临床1例证实,该术式既能保留原有功能,又于术后1年恢复了部分屈指功能,肌力2°~3°。结论 在上臂下1/3段内,肌皮神经肱肌肌支能与正中神经主干后侧部屈指功能束(约占主干1/3~1/4)作直接缝合,经临床1例证实该术式是安全的(原有功能未影响)及有效的(屈指功能恢复,肌力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神经 屈指功能 解剖学 肱肌肌支 正中神经 神经移位
原文传递
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重建屈肘功能 被引量:19
13
作者 常万绅 李玉成 +4 位作者 诸寅 张长清 张云涛 王海华 李忠哲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价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重建屈肘功能的疗效,观察供体神经功能的变化并讨论影响疗效的因素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995年以来的45例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损伤者,采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 目的评价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重建屈肘功能的疗效,观察供体神经功能的变化并讨论影响疗效的因素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995年以来的45例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损伤者,采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缝合术。术中切取正中神经后内侧,横截面的1/6~1/5为移位束支,因为来自内侧束的神经纤维多位于后内侧。术后随访12~10 8个月,患者最终恢复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手术有效率达到86.7% ,优良率达60 .0 %。1/4患者在术后出现供体支配肌肌力和握力减退,术后1~2个月恢复正常。该组中以C5,6根性损伤伴中下干部分损伤、骑摩托车摔伤、41岁以上年龄组的疗效最差。结论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型根性撕脱伤、重建屈肘功能的一种简单、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损伤类型、损伤原因、手术距损伤的间隔时间、患者的年龄及术后的功能锻炼,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准确判断损伤类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肱二头肌 正中神经 屈肘功能 移位 束支 肌支 肌皮 重建 手术适应证 臂丛神经 损伤类型 1995年 手外科学会 中华医学会 根性撕脱伤 神经功能 神经纤维 术后随访 功能评定 部分损伤 手术方法 损伤原因 间隔时间 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静 陈新武 +1 位作者 李静 欧阳静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0-462,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der-hand syndrome,SHS)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分析,明确并初步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在SHS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SHS组(39例,伴SHS)和对照组(19例,不伴SHS),分别进行... 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der-hand syndrome,SHS)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分析,明确并初步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在SHS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SHS组(39例,伴SHS)和对照组(19例,不伴SHS),分别进行正中神经的针极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测定。结果针极肌电图检查SHS组39例(100%)均检出插入电位异常,测得纤颤电位和正锐波,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HS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为(7.77±4.34)m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为(10.13±3.15)mV,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感觉神经波幅下降程度较运动神经明显(P<0.05)。结论电生理检查证实SHS的病理生理改变中有周围神经损害因素参与,周围神经损害以轴索变性为主,且感觉神经受累程度重于运动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神经传导 正中神经 复合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原文传递
臂部正中神经内神经束组分布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新 张高孟 劳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为在修复臂段正中神经中的重要束组及利用臂段部分神经束作束组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3 4侧成人上肢标本的臂部正中神经内神经束组的分布作了显微外科观察。结果 在臂中、下段 ,正中神经的分支恒定地组成 3个神经束组 :... 目的 为在修复臂段正中神经中的重要束组及利用臂段部分神经束作束组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3 4侧成人上肢标本的臂部正中神经内神经束组的分布作了显微外科观察。结果 在臂中、下段 ,正中神经的分支恒定地组成 3个神经束组 :旋前圆肌肌支和桡侧腕屈肌肌支束组在神经干的前方 ,骨间前神经和掌长肌肌支束组在神经干的后方 ,中间束组是由指浅屈肌肌支和手部分支组成的正中神经前臂主干的近段。结论 骨间前神经和掌长肌肌支、旋前圆肌肌支和桡侧腕屈肌肌支可在臂中、下段从正中神经干分离出来进行修复和移位。在臂部采用正中神经部分束移位时 ,要了解神经干内束组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臂丛 局部解剖学 神经束
原文传递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血流及促醒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丁锦荣 吴德模 +1 位作者 管义祥 姜素兰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884-886,共3页
目的分析给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患者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的促醒效果,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用于昏迷患者促苏醒时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100例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男性6... 目的分析给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患者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的促醒效果,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用于昏迷患者促苏醒时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100例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24~68岁,平均48. 3岁,分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正中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组50例(刺激组)和常规治疗方案组50例(常规组)。采用以色列RIMED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3个月时大脑动脉收缩期血流流动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以及GCS评分,收集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DR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水平基本接近(P> 0. 05),治疗1周后和治疗3个月时,VS和VM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而PI水平则明显下降,尤以治疗1周后的数值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刺激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常规组患者,VS和VM水平改善,分别为(92. 46±5. 74) cm/s vs.(90. 33±5. 13) cm/s、(56. 72±4. 51) cm/s vs.(54. 83±4. 57) 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其GCS评分和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治疗1周后和治疗3个月时,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水平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刺激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苏醒,降低患者的治疗后致残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正中神经 电刺激 脑血流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洋 朱向阳 黄怀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腕管综合征(CTS)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病,是正中神经损伤后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目前诊断CTS的金标准为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技术为CTS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能有效提高CT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诊断 综述
下载PDF
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春霞 苏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0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对比单用硫酸锌和硫酸锌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01—2020-06周口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单用硫辛酸治疗,... 目的对比单用硫酸锌和硫酸锌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01—2020-06周口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单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用硫酸锌,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且可以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神经传导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下载PDF
加速康复理念用于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慢性损伤中的效果及对神经肌电图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田振峰 李洁冰 +6 位作者 张帅 张弛 宋亮亮 毕伟东 商永伟 武建忠 张立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31-1034,1039,共5页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理念用于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慢性损伤中的效果及对神经肌电图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10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慢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理念用于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慢性损伤中的效果及对神经肌电图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10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慢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行正中神经减压和神经外膜松解,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术中松解完成后对神经进行电刺激,在神经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术后7 d开始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疗程为2周。记录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次日手和腕关节的疼痛程度;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使用肌电图检测2组患者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运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并使用DASH上肢功能评分表比较2组的上肢功能;术后3个月时,根据腕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次日2组VAS分级和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SCV和SNAP均明显提高(P均<0.05),DML和DASH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P<0.05)。结论加速康复理念用于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卡压慢性损伤的治疗,可明显减轻手及腕关节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和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肌电图 生活能力 加速康复理念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欣 樊瑜波 李宗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2-480,共9页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病症。它所带来的高昂的社会和经济花费使得腕管综合征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在过去的10年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常规的手术方式是将腕横韧带(transvers...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腕部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引起的一种神经病症。它所带来的高昂的社会和经济花费使得腕管综合征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在过去的10年里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常规的手术方式是将腕横韧带(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切开,以释放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所受到的压力。本文不仅对腕管的解剖结构、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发病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了简要概述,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与腕管综合征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工作及其进展:(1)影响腕管内压力的因素,包括腕部姿势,手指、肌腱或手掌所受外荷载的大小,以及手工劳作的不同频率等;(2)腕管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如切开腕横韧带或腕骨间掌横韧带对腕刚度的影响,以及从动力学角度分析腕管减压手术会导致的腕骨失稳现象;(3)腕管内容物(如肌腱、正中神经)的运动及内容物之间以及腕管内容物与腕横韧带之间的相互作用;(4)腕横韧带的延展实验,如利用外荷载或移位搭接的方法拉长腕横韧带,以达到降低腕管内压力的目的。本文旨在加强人们对腕管综合征尤其是对与腕管综合征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的了解,并从生物力学的观点提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腕管结构进行三维建模与分析将有可能成为腕管综合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生物力学 有限元方法 腕横韧带 正中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