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6
1
作者 杜振亚 姜德咏 聂爱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 比较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和传统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 2 0 8例 (2 2 9只眼 )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组 :A组 10 6例 (12 4只眼 )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B组 10 2例 (... 目的 比较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和传统的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对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 2 0 8例 (2 2 9只眼 )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组 :A组 10 6例 (12 4只眼 )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B组 10 2例 (10 5只眼 )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以上皮愈合稳定、角膜恢复正常光滑透明、无翼状胬肉样组织生长为治愈 ,否则视为复发。术后随访 18~ 2 8个月 ,平均 (2 2 4± 4 9)个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视力及角膜散光度数。结果A组 10例 (9 4 % )患者失访 ,4例患者 (5只眼 )翼状胬肉复发 ,复发率为 4 5 % ;B组 8例 (7 8% )患者失访 ,4 0例患者 (41只眼 )翼状胬肉复发 ,复发率为 4 2 7% ,两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0 1) ;手术前、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度数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5 )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度数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值均 >0 0 5 )。结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 ,防止翼状胬肉引起角膜散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 眼科手术方法 治疗
原文传递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荣蓓 晏晓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5名正常人的28只眼接受常规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检查后,作为正常健康眼入选本研究。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上、下方角膜缘和角膜中央...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眼角膜缘和中央角膜的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5名正常人的28只眼接受常规裂隙灯显微镜和检眼镜检查后,作为正常健康眼入选本研究。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上、下方角膜缘和角膜中央区进行检查,各层角膜图像均被记录,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对细胞密度进行计数并分析。结果所获角膜缘和角膜中央各层平面图像(x,y轴)及纵向断层图像(z轴)均非常清晰,同时获取动态录像。上、下方角膜缘均呈现Vogt栅栏状结构,并动态观察到血细胞在血管内的流动。表层上皮细胞排列非常疏松,边界明亮,胞体发暗,上方和下方角膜缘表层上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812±297)个/mm2和(785±263)个/mm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下可见明亮的Langerhans细胞,形态不规则,呈树枝状,上方和下方角膜缘Langerhans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88±102)个/mm2和(254±127)/mm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表层上皮细胞排列疏松,边界发亮,胞体发暗,细胞平均密度为(1098±315)个/mm2,多于上方和下方角膜缘(P<0.05)。基底上皮细胞排列紧密。上皮下和前基质层可见反光强烈的神经纤维丛,旁边偶见明亮的Langerhans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密度难以计算。浅层的神经纤维细小、弯曲度大、多小分支,深层的神经纤维粗大、弯曲度小、少见分支。基质层暗背景下散在分布细长的基质细胞,边缘欠清,细胞核明亮呈纺锤形。内皮细胞为排列整齐的六边形细胞,胞体发亮,边界发暗。角膜中央全层、基质层、上皮层厚度分别为(543.0±62.9)、(462·0±69.5)、(59.9±11.2)μm。结论激光共焦显微镜不仅可以对角膜进行无创的、实时的、活体的检查,而且与传统的光学共焦显微镜相比,具有高清晰度、确切的深度定位、时间动态观察、纵向断层扫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角膜 显微镜检查 共焦
原文传递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后角膜缘上皮厚度变化的傅立叶域相干光断层成像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丹 洪佳旭 +4 位作者 王飞 崔心瀚 杨宇靖 赵玉瑾 徐建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3-838,共6页
目的 探讨通过傅立叶域OCT(FD-OCT)观察角膜缘上皮厚度的可行性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角膜缘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7至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诊断为翼状胬肉的连续病例22例... 目的 探讨通过傅立叶域OCT(FD-OCT)观察角膜缘上皮厚度的可行性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角膜缘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7至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诊断为翼状胬肉的连续病例22例(24只眼),另选取志愿者25例(25只眼)为对照组.试验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于术前、术后第1、2、3、5、7天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症状指标、FD-OCT检测角膜缘内1和2 mm处上皮厚度、裂隙灯检查记录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大小.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组间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角膜缘内1和2 mm处上皮厚度和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差异.结果 对照组鼻侧角膜缘内1 mm处角膜上皮厚度为(43.81 ±2.55) μm,试验组术后第1、2、3、5、7天此处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21.28 ±5.72)、(27.21 ±4.82)、(31.51 ±5.09)、(34.10 ±4.12)、(39.94±5.47)μ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9,-14.97,-10.63,-9.86,-3.15;P<0.05).对照组鼻侧角膜缘内2 mm处角膜上皮厚度为(40.50±3.17) μm,试验组术后第1、2、3、5、7天此处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24.02±5.92)、(29.09±4.53)、(33.08 ±4.77)、(36.55±5.71)、(40.34±5.69) μm,除第7天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8,-10.27,-6.18,-2.99;P <0.05).术后第1天角膜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阳性)面积为(39.31 ±22.77) mm2,至术后第7天减小至(1.01 ±1.72) mm2,术后第2、3天同前相比,角膜荧光素染色面积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 =6.68,5.55;P<0.05);术后第5、7天同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2.09;P>0.05).术后第7天,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阴性率为66.7%.结论 FD-OCT是观察角膜缘上皮厚度的有效工具.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缘上皮呈现从角膜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 角膜厚度测量 傅里叶分析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重度角膜烧伤后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异体角膜缘移植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史伟云 高华 +2 位作者 王富华 晋秀明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联合环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KLAT)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稳定期)后角膜白斑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稳定期重度角膜烧伤患者34例...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PK)联合环状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KLAT)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稳定期)后角膜白斑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稳定期重度角膜烧伤患者34例(35只眼),平均病程2.8年.角膜新生血管化象限均大于3/4,角膜中央全层混浊区直径大于6 mm,术前视力在光感/1 m~数指/30 cm之间.A组18例(19只眼)接受PK联合KLAT术;B组16例(16只眼)接受眼前节重建(带角膜缘的全角膜移植)术.术后全身联合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并对术后视力、免疫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 结果随访时间15~28个月,平均24个月.(1)视力:术后6个月,A、B组脱盲率分别为95% 和88%(P=0.582);术后12个月分别为84% 和38%(P=0.006);术后24个月分别为63% 和7% (P=0.016).(2)免疫排斥:A、B组角膜缘干细胞(LSC)排斥分别为9只眼(47%)、8只眼(50%)(P=1.000);植片内皮型免疫排斥分别为6只眼(32%)、11只眼(69%)(P=0.044).不同时间段两组内皮排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角膜上皮缺损A组2只眼(11%),B组7只眼(44%)(P=0.049);前房积血A组2只眼(11%),B组8只眼(50%)(P=0.022);术后低眼压A组1只眼(5%),B组6只眼(38%)(P=0.032). 结论 PK联合KLAT术是治疗重度角膜烧伤的有效方法,可以同时治疗角膜白斑和LSC功能失代偿,术后并发症少,远期预后优于眼前节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角膜移植 角膜缘移植术 重度 疗效分析 烧伤后 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 角膜新生血管化 术后并发症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白斑 角膜烧伤 眼科研究所 2001年 1999年 全角膜移植 免疫抑制剂 术后低眼压
原文传递
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植联用羊膜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爱莲 王剑锋 刘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64-665,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努肉30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胬肉复发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无复发及睑球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努肉30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胬肉复发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无复发及睑球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 自体移植 羊膜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研究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8
6
作者 潘志强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76-678,共3页
角膜缘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了眼表疾病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角膜缘干细胞的解剖特点、增生能力、表面标志蛋白在鉴定干细胞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临床诊断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手段,并归纳了各种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后的治疗效果... 角膜缘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了眼表疾病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角膜缘干细胞的解剖特点、增生能力、表面标志蛋白在鉴定干细胞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临床诊断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手段,并归纳了各种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后的治疗效果与细胞转归,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缘干细胞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干细胞 蛋白质类 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识别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卓 孙慧敏 苑晓勇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探讨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对人角膜和角膜缘部位行组织学检查以分析角膜缘解剖结构。对人角膜切片和整个角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中央角膜和角膜缘部位未分化标记,如核蛋白p63、乳腺癌抵抗蛋白(ABCG2,BCRP1)... 目的探讨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对人角膜和角膜缘部位行组织学检查以分析角膜缘解剖结构。对人角膜切片和整个角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中央角膜和角膜缘部位未分化标记,如核蛋白p63、乳腺癌抵抗蛋白(ABCG2,BCRP1)、烯醇化酶α、整合素α6、α9及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角蛋白19(CK19)、14(CK14)及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表达,经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对角膜中部和角膜缘上皮细胞的mRNA进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以检测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角膜缘部位横向切片显示角膜缘上皮细胞为乳头放射状排列,对应于Vogt栅栏环境。未分化标记整合素β1、EGFR、烯醇化酶α及CK19在角膜缘基底细胞胞质染色较表层细胞更强;p63、ABCG2、整合素α9蛋白仅见于角膜缘基底部上皮细胞。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和RT-PCR结果显示角膜缘表达p63、ABCG2、整合素α9蛋白及mRNA。原位杂交显示p63仅表达于角膜缘基底层细胞。结论角膜缘上皮呈乳头放射状排列,角膜缘干细胞群具有复合标记:p63表达于细胞核、ABCG2表达于胞质、整合素α9表达于胞膜。采用这些标记复合体,可将角膜缘干细胞群与其他上皮细胞区分。(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014-1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角膜 干细胞 角膜缘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多种大范围结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程钧 王君怡 +3 位作者 段豪云 王爽 丛林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 探讨结膜病灶切除联合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多种大范围结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大范围结膜病变患者11例(12只... 目的 探讨结膜病灶切除联合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多种大范围结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大范围结膜病变患者11例(12只眼)的治疗效果.患者平均年龄(46±23)岁,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随访时间(24.8±12.4)个月.手术方法:取新鲜供体角膜缘上皮组织进行细胞消化分离,将细胞置于去上皮的羊膜上培养生长,使其形成3~5层复层的细胞膜片备用.切除结膜病灶,取与结膜缺损相应大小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膜片覆盖于巩膜裸露处,对位缝合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细胞膜片,术后7d拆线.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变累计范围、手术效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1例(12只眼)患者中合并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6例(6只眼),结膜复合痣3例(3只眼),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1例(1只眼),巨大皮样脂肪瘤1例(2只眼).所有患者的结膜病变累及范围均超过2个象限.所有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明显的刺激症状.由于手术操作的损伤,手术结束时,角膜缘上皮细胞膜片上会有少量小片状上皮缺损,随着术后细胞的增殖修复,上皮会逐渐愈合并趋于牢固,且与自体结膜上皮的界限逐渐消失.术后上皮的愈合时间为3~7 d,平均(4.5±1.2)d.术后未观察到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观察到原发病复发情况.结论 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大范围的结膜病变可使病变切除区域迅速上皮化,可降低原发病复发几率,有效避免术后睑球粘连的发生,术后炎性反应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疾病 移植 同种 角膜移植 细胞培养技术 上皮细胞 角膜缘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矫正低度角膜逆规散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袁诗曼 唐玉容 +1 位作者 彭艳丽 谭吉林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7,共8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摘除术中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OL)、飞秒激光松解与手术刀松解3种方法矫正低度角膜逆规散光的临床效果和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确诊的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 目的比较白内障摘除术中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OL)、飞秒激光松解与手术刀松解3种方法矫正低度角膜逆规散光的临床效果和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确诊的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规散光的患者120例(120只眼),按照患者意愿分为3个组,即散光矫正型IOL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散光矫正型IOL植入术)、飞秒激光松解组(白内障摘除术中采用飞秒激光行周边透明角膜松解)、手工松解组(白内障摘除术中采用手术刀行角膜缘松解),每组40例(40只眼)。于术前测量裸眼远视力和角膜散光,术后3个月和1年测量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DVA)、全眼残余散光、角膜散光、全眼高阶像差、调制传递函数。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120例患者中100例完成随访,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66.48±6.20)岁;失访率16.7%。3个组间性别分布、年龄、术前角膜散光、术前裸眼远视力和IOL球镜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术后3个月及1年UDVA分别优于术前UD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18,5.04,4.98,4.99,4.90,4.89;均P<0.001)。术后3个月及1年,3个组患者全眼残余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0.69,31.23,均P<0.001);两两比较,散光矫正型IOL组术后3个月全眼残余散光小于另外2个组,术后1年的全眼残余散光为0.25(0.00,0.50)D,也小于飞秒激光松解组的0.50(0.50,0.75)D和手工松解组的0.75(0.50,0.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1,-5.18,-3.94,-5.15,均P<0.001)。术后3个月,术后1年3个组总高阶像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30,34.38,均P<0.001);两两比较,散光矫正型IOL组HOA值高于与另外2个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01,4.73,5.31,5.27,均P<0.001)。术后3个月,术后1年3个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白内障摘除术 激光 飞秒 角膜缘 晶体 人工 治疗结果 视敏度
原文传递
角巩膜缘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疗效对比
10
作者 宋国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86-589,共4页
目的 对比角巩膜缘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2组均行超声乳化术,对照组采用角膜切口,观察组采用角巩膜缘切口。比较2组上皮修复时间、切口修复时间、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 目的 对比角巩膜缘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2组均行超声乳化术,对照组采用角膜切口,观察组采用角巩膜缘切口。比较2组上皮修复时间、切口修复时间、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泪囊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Cs)、泪液分泌试验(SIt)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上皮修复、切口修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4周时裸眼视力、BCVA水平以及BUT、Si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4周时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以及FLCs水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与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较低,且视力、泪膜功能稳定性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隙术 角膜缘 视力普查 散光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任瑶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CBL)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浙江普陀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80例(80只眼)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术后佩戴CBL者为试验组, 未佩戴者为对照组, 每组各4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CBL)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浙江普陀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80例(80只眼)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术后佩戴CBL者为试验组, 未佩戴者为对照组, 每组各40例(40只眼)。两组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术后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分别于术后1 d、3 d及1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所有患者疼痛程度, 记录两组术后角膜愈合情况、两组角膜创面充血消退时间和角膜创面上皮覆盖时间。对比两组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角膜散光、眼部舒适度、胬肉复发情况和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3 d及1周的VAS评分[(3.27±0.87)、(1.39±0.43)分]均低于对照组[(4.18±0.63)和(2.52±0.57)分](t=5.36、10.01, 均P<0.001)。试验组术后3 d及1周的角膜愈合评分[(2.36±0.27)、(1.08±0.11)分]均低于对照组[(3.18±0.34)、(1.96±0.23)分](t=11.95、21.83, 均P<0.001)。试验组角膜创面充血消退时间和角膜创面上皮覆盖时间[(4.12±0.74)d、(4.15±0.81)d]均短于对照组[(5.33±0.65)、(5.45±0.86)d](t=7.77、6.96, 均P<0.05)。术后试验组角膜SRI、SAI和角膜散光值[(0.85±0.15)、(0.43±0.12)和(0.53±0.16)D]均低于对照组[(1.16±0.19)、(0.81±0.15)和(1.04±0.13)D](t=8.10、12.51、15.65, 均P<0.05)。试验组术后的畏光、异物感、流泪、眼痛、眼痒和分泌物症状评分[(2.13±0.14)、(2.21±0.23)、(1.86±0.13)、(1.89±0.26)、(1.94±0.31)、(1.83±0.22)和(1.45±0.26)分]均低于对照组[(3.06±0.15)、(2.35±0.24)、(2.19±0.27)、(2.18±0.24)、(2.23±0.46)、(2.42±0.31)和(1.56±0.28)分](t=28.67、2.66、6.97、5.18、3.31、9.82;均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5.00%(2/40), 对照组复发率为25.00%(10/40),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χ^(2)=6.28, P<0.001)。结论翼状胬肉术后应用CBL可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接触镜 角膜缘 上皮 角膜 干细胞
原文传递
HLA匹配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修复翼状胬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洁 张金莎 樱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4-939,共6页
背景: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眼科医生治疗的新理念,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康复快、复发率低,尤其是能减少移植排斥反应等已被广泛接受。目的:探讨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 背景: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眼科医生治疗的新理念,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康复快、复发率低,尤其是能减少移植排斥反应等已被广泛接受。目的:探讨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行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47例(47眼)作为试验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40例(47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试验组47例,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无并发症,其中1例切口感染,特殊对症治疗后均已好转出院,全部患者均无移植排斥反应。试验组治愈45眼,复发2眼,复发率为4.3%。对照组47眼中治愈32眼,复发15眼,复发率31.9%。结果表明HLA匹配的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 角膜缘 干细胞 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 HLA相合移植 羊膜移植
下载PDF
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岩 马玲珍 《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121眼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82例11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8例11眼,随访5~40个月。结果 术后有2例2眼复发性... 目的 探讨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121眼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82例110眼,复发性翼状胬肉8例11眼,随访5~40个月。结果 术后有2例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再次复发,原发性翼状胬肉无复发,复发率2%。结论 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移植 自体 角膜缘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莉 汪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显微镜下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270例(286眼),术后随访6~42个月。结果:259眼痊愈,27眼复发,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显微镜下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270例(286眼),术后随访6~42个月。结果:259眼痊愈,27眼复发,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9.0%,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11.4%。结论: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简单易行,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干细胞 移植 自体 角膜缘
下载PDF
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兴华 朱美玲 +1 位作者 王明丽 翟自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块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以及第 2、3代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早期 (6~ 8d)的增殖能力。方法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 ,在d8、12、16、2 0、2 4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 ,同时对组织块培养 16d的... 目的 探讨组织块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以及第 2、3代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早期 (6~ 8d)的增殖能力。方法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 ,在d8、12、16、2 0、2 4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 ,同时对组织块培养 16d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进行传代 ,用同样方法检测第 2、3代细胞出现汇合时 (6~ 8d)的细胞周期。结果 组织块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指数 (ProliferativeIndex ,PI)在高水平上呈下降趋势 (分别为 31 2 %、2 0 1%、17 6 %、15 6 %、13 4 % ) ;2、3代培养细胞早期的增殖指数较高 (分别为 30 3%、2 6 % )。结论 组织块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在 8~ 2 4d内在高水平上呈下降趋势 ,第 2、3代培养的细胞在培养早期的增殖能力也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上皮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分裂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角膜接触镜相关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的临床诊疗分析
16
作者 沈燕 徐建江 乐琦骅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7-475,共9页
目的探讨角膜接触镜相关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CL-iLSC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于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角膜病门诊确诊为CL-iLSCD并接受药物治疗和随访的17例患者(25只眼)的资料... 目的探讨角膜接触镜相关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CL-iLSC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于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角膜病门诊确诊为CL-iLSCD并接受药物治疗和随访的17例患者(25只眼)的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14例,年龄为(36.4±6.9)岁。采用裂隙灯显微镜结合荧光素染色观察角膜和角膜缘尤其是上皮病变范围,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和角膜神经纤维长度,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转归和相关因素等。结果所纳入的患者有4~30年软性角膜接触镜戴镜史,中位数为10年;每日戴镜时间为(10.5±2.5)h。88.0%(22/25)的患眼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或疼痛、眼红和畏光等症状。常见体征为角膜上皮梳齿状和(或)漩涡状迟发性荧光素染色,上方角膜缘(11~1点钟方位)受累最多(25/25,100.0%),并伴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上皮基底细胞密度和神经纤维长度降低等活体影像学表现异常。结合影像学参数综合等级评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的各为5、11和8只眼。80.0%(20/25)的患眼曾发生误诊。停戴角膜接触镜并给予以人工泪液和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药物治疗后,所有患眼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其中13只眼治愈,12只眼好转。结论CL-iLSCD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早期体征较为隐匿。停戴角膜接触镜和药物治疗是目前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角膜缘 上皮 角膜 干细胞 角膜疾病 早期诊断 二级预防
原文传递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乐滢 梁庆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是角膜缘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稳态失衡,以角膜上皮结膜化为特点的眼表疾病。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LSCD患者常需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SCT)进一步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开展的自体角膜缘移植(C... 角膜缘干细胞缺乏(LSCD)是角膜缘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导致的角膜上皮细胞稳态失衡,以角膜上皮结膜化为特点的眼表疾病。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LSCD患者常需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LSCT)进一步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开展的自体角膜缘移植(CLAU)、简化角膜缘上皮移植(SLET)、异体角膜缘移植、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CLET)、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移植(COMET)5种手术治疗LSC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疾病 角膜缘 干细胞移植 上皮 角膜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人角膜缘基底细胞增殖力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天玉 张忆 +4 位作者 徐建江 李纲 乐琦骅 祝丽娜 汤坚岑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9-804,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人角膜缘基底细胞增殖力和超微结构的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07至200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库取材新鲜角膜缘组织40例样本,按供体年龄编入4组,每组10例。A组供体年龄为0~19岁,B组为20~3...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段人角膜缘基底细胞增殖力和超微结构的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07至200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库取材新鲜角膜缘组织40例样本,按供体年龄编入4组,每组10例。A组供体年龄为0~19岁,B组为20~39岁,C组为40-59岁,D组为60~79岁。各年龄段组的10例角膜缘组织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角膜缘上皮染色情况并对基底细胞染色阳性率进行分级。同时对各年龄段组角膜缘组织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各年龄段组角膜缘基底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特点。结果A组样本中,角膜缘基底上皮细胞核PCNA染色呈强阳性(++++)占5例(50%),其余3个年龄段组强阳性染色明显减少,而以弱阳性(+)染色为主,分别为4例(40%)、6例(60%)、5例(50%)。此外,仅A组中可见3例样本浅表上皮细胞核染色和1例样本细胞质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A组的干细胞样细胞具有3个特点,即胞体极小、细胞平行于基底膜方向伸展、细胞核内致密团块状异染色质多。其余3个年龄段组中,干细胞样细胞与相邻基底细胞大小差异较小,细胞垂直于基底膜方向伸展,细胞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结论不同年龄人角膜缘基底细胞增殖力大小存在差异,且细胞超微结构呈现不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上皮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增龄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缘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花 马蕾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359-361,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增龄对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将不同年龄新西兰兔角膜缘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以相同的细胞密度种植,观察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 目的观察增龄对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将不同年龄新西兰兔角膜缘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以相同的细胞密度种植,观察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2个月龄组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增殖期细胞所占比例均较1.5年龄组和3年龄组高。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角膜缘 增龄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端粒酶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宏 张明昌 胡燕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 探讨将角膜上皮各区域表层和基底层细胞端粒酶作为角膜缘干细胞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方法分别对8只新西兰大白兔(8只眼)角膜缘和中央透明角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对... 目的 探讨将角膜上皮各区域表层和基底层细胞端粒酶作为角膜缘干细胞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方法分别对8只新西兰大白兔(8只眼)角膜缘和中央透明角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对角膜缘和中央透明角膜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其中4只兔(4只眼)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 Fu)20mg, 4只兔(4只眼)未注射任何药物。结果 8只兔眼透明角膜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34. 912,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角膜缘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165. 575, 端粒酶表达均为阳性,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5 Fu注射组角膜缘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185. 396, 未注射5 -Fu组角膜缘上皮细胞平均生物发光值为145 .75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阳性对照组生物发光值为210 832,阴性对照组生物发光值为34 793。结论 角膜缘上皮细胞端粒酶表达阳性而透明角膜上皮细胞表达阴性,表明角膜缘存在具有极强增殖能力的干细胞,端粒酶可能成为角膜干细胞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上皮细胞 酶表达 实验研究 细胞端粒酶活性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新西兰大白兔 生物发光技术 角膜上皮细胞 5-Fu注射 细胞标志物 5氟尿嘧啶 结膜下注射 阳性对照组 角膜干细胞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细胞表达 增殖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