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新认识 被引量:52
1
作者 陈翠菊 杨镛 +5 位作者 周兴立 段丽红 尹存平 郭曙光 方伟 张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0-422,共3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外科手术和腔内微创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h^3个月不同病程DVT患者102例共103条肢体,均联合应用外科手术和腔内微创技术的治疗方法。结果 102例患者中髂静脉部分开通7例,完全开通95例(...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外科手术和腔内微创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h^3个月不同病程DVT患者102例共103条肢体,均联合应用外科手术和腔内微创技术的治疗方法。结果 102例患者中髂静脉部分开通7例,完全开通95例(占93% )。以超声消融探头进入下腔静脉74例(占78% ),以取栓导管进入下腔静脉21例(占21% );以球囊扩张髂总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的狭窄89例(占88% ),其中9例置入支架。平均随访20个月, 91例患者彩超或造影示血流通畅, 1例示髂股静脉小段狭窄, 4例出现血栓再形成, 6例死于原发病。结论 外科手术联合腔内微创技术是治疗DVT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消融 支架手术 手术治疗 腔内微创技术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急性期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梁国标 李志清 +3 位作者 魏学忠 熊剑 韩松 连正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104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100%栓塞84例,95%栓塞14例,90%栓塞6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患者功...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104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100%栓塞84例,95%栓塞14例,90%栓塞6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所有患者均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对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采取电解可脱微弹簧圈治疗及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明显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急性期 电解可脱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策略与展望 被引量:26
3
作者 季一飞 陈历 《西部医学》 2016年第6期745-749,共5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或椎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AIS的治疗方法很多,有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但是尽快再通闭塞血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或椎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AIS的治疗方法很多,有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但是尽快再通闭塞血管、恢复脑组织供血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就AIS血管再通治疗策略(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与展望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下载PDF
诊疗用聚氨酯导管的抗凝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吉岩 常津 +3 位作者 许晓秋 张爽男 陈贻瑞 方洞浦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1年第1期44-51,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诊疗用聚氨酯 (PU)导管进入体内后的凝血过程 ,分析了影响凝血的部分因素 ,包括材料的硬度、表面电荷、光滑程度、亲疏水性和PU的微相分离结构等 ,本文还重点探讨了改善PU导管材料抗凝血性的途径和方法 ,涉及肝素化、亲... 本文简要介绍了诊疗用聚氨酯 (PU)导管进入体内后的凝血过程 ,分析了影响凝血的部分因素 ,包括材料的硬度、表面电荷、光滑程度、亲疏水性和PU的微相分离结构等 ,本文还重点探讨了改善PU导管材料抗凝血性的途径和方法 ,涉及肝素化、亲水性修饰、白蛋白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PU 抗凝血 介入型诊疗导管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悦琦 程英升 +2 位作者 李明华 谭华桥 赵俊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和重复性好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为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血管内介入操作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技选用毕格犬6只,实验组(n=4)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照组(n=2)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行左下肢压迫器植...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和重复性好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为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血管内介入操作提供合适的模型。方技选用毕格犬6只,实验组(n=4)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照组(n=2)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行左下肢压迫器植入,同时手术结扎左侧股动脉,3—5d后除去压迫装置。监测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PG2h)、体质量和饮食的变化。术后1周和4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情况;4周后处死动物,行溃疡周围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模型制备成功,用药后FPG和PG2h均明显升高(P〈0.05),体质量下降,饮食明显增加;而对照组FPG、PG2h、体质量和饮食用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两组溃疡形态无明显差异;术后4周对照组溃疡基本痊愈,实验组基本不愈合。DSA显示术后1周两组无明显差异;4周时,对照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而实验组新生侧枝血管不丰富。组织学检查实验组可见大量坏死组织伴炎细胞浸润。结论该法制备的犬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可以为干细胞移植基础研究以及临床介入血管内操作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糖尿病足 溃疡 干细胞移植 血管内介入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再灌注临床研究
6
作者 陈彬 黎希年 张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03-107,共5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再灌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再灌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相关指标、神经功能、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汤用于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患者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血脂、FBI、D-D、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化痰通络汤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7
作者 许英 曾梁楠 +4 位作者 张洪霞 明霞 唐容 李倩茜 杨昌美 《全科护理》 2024年第4期595-600,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和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制订基于证据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及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颅内动脉...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和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自我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制订基于证据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及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自我管理的相关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25日。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最佳实践1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2篇。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信息管理、围术期管理、症状与疾病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社会管理、随访管理7个方面总结出26条最佳证据。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情境,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自我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低灌注强度比评估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
8
作者 孙梦飞 蒋兰 +3 位作者 李怡萍 吴宇鹏 李宁 傅新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735-742,共8页
目的 观察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前低灌注强度比(HIR)变化,探讨HIR评估患者90 d预后的价值。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前循环LVO-AIS患者101例,均于发病24 h内行EVT,记录桥... 目的 观察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前低灌注强度比(HIR)变化,探讨HIR评估患者90 d预后的价值。方法 2022年8月—2023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前循环LVO-AIS患者101例,均于发病24 h内行EVT,记录桥接EVT比率、EVT术式、取栓次数、入院至穿刺成功时间(DPT)、血管再通情况(mTICI分级2b或3级)、术后并发症(大面积脑水肿、肺部感染、PH_2型出血转化)发生情况。101例EVT前行CT/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检查,记录责任大脑半球、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HIR、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脑侧支循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比率。依据EVT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101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记录2组卒中危险因素、TOAST病因分型、进展性卒中比率、发病至入院时间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压、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D-二聚体升高比率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发病至入院时间、EVT前HIR及rCBV、术后大面积脑水肿预测前循环LVO-AIS患者EVT后90 d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1)101例中28例行桥接EVT,EVT后再灌注成功98例,未成功3例。EVT后90 d预后良好36例,预后不良65例。(2)预后良好组年龄[64(57,74)岁]小于预后不良组[67(63,79)岁](P<0.05),入院时NIHSS[13.00(6.00,20.25)分]、血糖[5.78(4.89,7.90)mmol/L]、中性粒细胞计数[4.76(3.56,7.32)×10~9/L]、NLR[3.71(1.95,5.96)%]、D-二聚体增高比率(50.00%)、HIR[0.01(0,0.03)]、rCBV明显减低(41.67%)及术后大面积脑水肿(13.89%)、肺部感染(22.22%)、PH_2型出血转化(16.67%)发生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18.00(13.00,27.50)分、6.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低灌注强度比 脑侧支循环 预后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陆懿瑶 王静莹 +1 位作者 蒋永泼 杨超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5例,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57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1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5例,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57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1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临床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前Hb和术后三酰甘油较低,女性和合并心房颤动比例、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溶栓比例、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后降钙素原、术后CRP、术后留置胃管比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评分较高(P<0.05)。术前NIHSS评分、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术后CRP较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男性和术前Hb较高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术前NIHSS评分、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Hb和术后CRP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33、0.735、0.690和0.714,其相应的预测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分别为89.5%、59.6%、77.2%和89.5%,特异度分别为62.2%、81.8%、54.1%和51.4%。结论性别、术前NIHSS评分、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Hb和术后CRP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单纯放置LVIS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
10
作者 季金璀 郭锋 +2 位作者 赵秀豪 李一星 于建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LVIS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采取单纯LVIS支架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IA的特征及影像学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通过单纯放置LVIS支架共治疗48个IA。术后4~24个月接受脑...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LVIS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采取单纯LVIS支架治疗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IA的特征及影像学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通过单纯放置LVIS支架共治疗48个IA。术后4~24个月接受脑血管造影复查,中位复查时间7个月。Raymond分级Ⅰ级的IA 31个,Ⅱ级4个,Ⅲ级13个,总体治愈率64.58%。单LVIS支架治疗30个IA,治愈率56.67%,双LVIS支架套叠治疗18个IA,治愈率77.78%。所有患者获得出院6个月时的门诊或电话随访,均未发生严重缺血或出血事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均为0~2分。结论 单纯放置LVIS支架治疗IA安全可行,但治愈率低于其辅助弹簧圈栓塞,不宜作为IA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于术中无法填塞弹簧圈或术前不接受血流导向装置以及开颅夹闭术治疗的患者,双LVIS支架治疗可作为备选方案或术中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IS支架 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治疗时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11
作者 潘学威 李志伟 +2 位作者 朱荷燕 茅新蕾 黄向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6期33-37,45,共6页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时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后溶栓时间不同将其分...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时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疗效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后溶栓时间不同将其分为A组(2h内溶栓)、B组(2~3h内溶栓)、C组(3~4.5h溶栓)、D组(4.5~6h溶栓)和E组(6~9h溶栓),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预后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五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0,P=0.022),E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显著低于其余四组(P<0.05),D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显著低于A组、B组、C组(P<0.05)。溶栓后,各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溶栓后不同时间,E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高于其余四组,D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B组、C组(P<0.05)。溶栓后,各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均随着时间延长明显升高(P<0.05)。溶栓后不同时间,E组患者的BI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余四组,D组患者的B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溶栓后90d内,五组患者的颅内出血、口腔出血、院内感染、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56,P=0.852)。结论 4.5h内对AIS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患者预后水平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劲松 张敬泉 +2 位作者 胡威 刘光普 温茂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86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100%栓塞72例,95%栓塞10例,90%栓塞4例。术后随访无死...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GDC)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86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给予腰穿、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100%栓塞72例,95%栓塞10例,90%栓塞4例。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患者功能进一步恢复,所有患者均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采取GDC治疗及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血管内治疗
原文传递
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灌注的影响
13
作者 官少兵 陈国华 +1 位作者 赵明月 林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灌注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积极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每组40例。积极降压组在血管再通后1 h内将血压降至110~140/60~90 mm Hg(1 mm H...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灌注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积极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每组40例。积极降压组在血管再通后1 h内将血压降至110~140/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至少维持72 h;指南降压组按照指南推荐将血压降至<180/110 mm Hg。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卒中部位、入院时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况、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再通术后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冠心病病史情况、病死率,分析脑灌注情况与血压、机械开通成功率、MTT、CBF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卒中部位、病程、入院时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冠心病病史、病死率比较无差异(P>0.05)。积极降压组的机械开通成功率90.0%高于指南降压组的70.0%,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MTT(35.12±2.63)s短于指南降压组的(41.99±2.56)s,CBF(65.72±3.50)ml/(100 g·min)、CBV(4.92±1.03)ml/100 g均大于指南降压组的(50.69±3.49)ml/(100 g·min)、(4.39±1.13)ml/100 g,再通术后90 d NIHSS评分(10.72±3.48)分低于指南降压组的(15.69±3.27)分,预后良好占比87.5%高于指南降压组的67.5%(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灌注充分与否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与机械开通成功率、MTT、CBF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压水平的控制范围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脑灌注产生一定影响,而使用积极降压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机械开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水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脑灌注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14
作者 许英 彭采凤 +2 位作者 曾梁楠 李倩茜 杨昌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构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为患者自我管理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循证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及整合最佳证据,并以赋能理论框架为指导拟订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初稿;采... 目的构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为患者自我管理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循证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提取及整合最佳证据,并以赋能理论框架为指导拟订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并评价专家的权威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由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对方案内容进行修订成稿。结果本研究经文献回顾,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5名专家参与两轮专家函询,其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3.75%(15/16)和100%(15/15);专家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92和0.94;条目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0和0.23(P<0.001),各条目变异系数均<0.25。通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干预方案的终稿,包括5个一级条目、15个二级条目和42个三级条目。结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能够为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自我管理 循证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使用Woven EndoBridge治疗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芳宇 刘佳明 +5 位作者 吕晴 王刚 唐一淳 杜舜尧 高旭 梁国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1-837,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Woven EndoBridge(WEB)治疗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使用WEB治疗的11例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4±11)岁... 目的探讨使用Woven EndoBridge(WEB)治疗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使用WEB治疗的11例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4±11)岁(范围:31~66岁)。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5例,基底动脉尖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3例。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采用WEB栓塞动脉瘤闭塞量表(WOS)评估动脉瘤栓塞程度。结果11例患者术中WEB均释放良好,术中WOS A级3例,B级1例,C级7例,无术中急性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未行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至术后3年,恢复良好;10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无患者出现术后靶治疗区并发症。2例术中WOS A级、1例WOS B级的患者,术后随访时WOS均为A级;7例术中WOS C级患者中,4例随访时仍为C级,3例为D级。在获得随访的3例D级患者中,1例因动脉瘤复发形态不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破裂出血可能性较大接受二次栓塞治疗,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式,术后即刻效果良好;余2例虽动脉瘤复发,但动脉瘤形态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故继续临床随访,未予以二期手术治疗。11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WEB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宽颈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前后无需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为颅内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假体和植入物 治疗结果 血管内治疗 Woven EndoBridge装置
原文传递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富雷 代林志 +5 位作者 朱立仓 胡瑞月 钱国栋 许晖 刘祺 赵冬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通过收集急性后循环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和心源性(Cardioembolism,CE)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方法患者数据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目的通过收集急性后循环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和心源性(Cardioembolism,CE)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方法患者数据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根据TOAST分型,将纳入的98人分为LAA组和CE组,使用mTICI评分评价血管再通情况、90 d 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术后72 h内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及90 d卒中相关病死率评估血管内治疗安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98例患者中,79人为LAA卒中患者,19人为CE患者。与CE患者相比,LAA卒中患者的年龄更小(60.08±12.64 vs 71.05±10.42,P=0.001),高血脂患病率更高(55.7%vs 22.1%,P=0.014),术前收缩压更高(149.25±21.24 vs 134.79±22.83,P=0.010),NIHSS评分更低(17.3 vs 22.2,P=0.025),侧支循环更好(ASITN/SIR评分为2~4的比例,63.3%vs 21.1%,P=0.002),血管成形率更高(31.6%vs 5.3%,P=0.040)。然而,两组患者EVT血管再通率(87.5%vs 84.2%,P=1.000),90 d神经功能恢复良好(mRS评分为0~2)的比例(58.2%vs 36.8%,P=0.093),术后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1.3%vs 0%,P=1.000)以及90 d卒中相关病死率(20.3%vs 42.1%,P=0.091)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循环LAA和CE急性脑梗死患者虽然在基线临床资料和EVT临床特征上存在差别,但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后循环 血管内治疗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栓塞
下载PDF
介入再通术治疗不同程度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王利宇 郑立宏 +1 位作者 陈爱国 刘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再通术治疗不同程度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慢性颈动脉闭塞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Hasan分型,将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分... 目的探讨介入再通术治疗不同程度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慢性颈动脉闭塞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Hasan分型,将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采用单纯血管内介入术和复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不同分型和不同手术方式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再通介入治疗的介入再通成功率、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个月随访通畅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7 d蒙特利尔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和3个月Rankin量表评估神经改善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按照Hasan分型,A型11例,B型9例,C型8例,D型4例。4种类型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种类型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夹层、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以及慢性颈动脉闭塞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介入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B型、C型和D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B型、C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随访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型的mRS评分显著高于A型、B型、C型,蒙特利尔评分明显低于A型、B型、C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B型、C型治疗后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B型、C型治疗后蒙特利尔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型治疗前后mRS和蒙特利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再通术治疗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再通成功率和随访再通率随闭塞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随闭塞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术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改善的改善随闭塞程度的加重而变差。采用单纯血管内介入术介入治疗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 介入再通 血管内治疗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桡动脉远端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98例的单中心研究
18
作者 陈东阳 陈德鹏 王猛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究桡动脉远端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98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9月在本院行桡动脉远端入路介入治疗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全部患者手术中导管到达位置、手术成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 目的探究桡动脉远端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98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9月在本院行桡动脉远端入路介入治疗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全部患者手术中导管到达位置、手术成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8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为前循环动脉瘤,51例患者为后循环动脉瘤,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导管均到位。其中2例患者椎动脉迂曲严重,最终在左侧椎动脉V1段将导引导管置入;1例患者患侧左椎动脉纤细,最终通过翻山技术选择右侧桡动脉远端入路。术后3例(3.06%)患者出现血管痉挛,均在用药后得到缓解。术后5例(5.10%)患者出现术侧手肿胀,3例(3.06%)患者出现穿刺处皮下瘀血,均自行缓解。术后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超声显示全部患者桡动脉血流通畅。结论桡动脉远端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可为临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入路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桡动脉远端入路 血管内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前行静脉溶栓的可行性
19
作者 王玉 国玲 +6 位作者 孙婧 李皓 阴均涛 许英冬 吴力娟 贾亚男 魏玉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AIATO)患者血管内治疗前行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6例AIAT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3)与观察组(n=103)。对照组给予直接血管内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 目的:探究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AIATO)患者血管内治疗前行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6例AIAT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3)与观察组(n=103)。对照组给予直接血管内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桥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随时间发展而逐渐降低;治疗后24 h、7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改良Ran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ATO患者血管内治疗前行静脉溶栓可有效促进血管再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改善,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与血管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多 高岩 冯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因大脑内动脉突然闭塞,阻断了供应大脑的血液,临床上多出现一侧面部麻木或嘴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笨拙或语言理解障碍等症状。如果治疗上出现延迟,脑组织缺血时间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因大脑内动脉突然闭塞,阻断了供应大脑的血液,临床上多出现一侧面部麻木或嘴角歪斜、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笨拙或语言理解障碍等症状。如果治疗上出现延迟,脑组织缺血时间将会延长并出现不可逆的坏死,神经系统功能可能会永久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