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专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者pH 值为(7.4±0.1),PaO2为(72.5±7.0) mmHg, PaCO2为(40.0±6.0)mmHg,呼吸频率为(16.0±4.0)次/min,心率为(86.0±8.0)次/min,分别优于对照组的(7.3±0.1),(58.7±6.2)mmHg,(48.7±6.5)mmHg,(19.0±5.0)次/min,(93.0±9.0)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19,2.68,2.41,2.38,2.49;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 P <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与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ARDS患者30例,年龄19-46岁,男18例,女12例,ASAⅢ或Ⅳ级。先应用IPPV模式,吸入氧浓度60%,PEEP为0,潮气量(VT)10ml/kg,吸呼比(I:...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与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ARDS患者30例,年龄19-46岁,男18例,女12例,ASAⅢ或Ⅳ级。先应用IPPV模式,吸入氧浓度60%,PEEP为0,潮气量(VT)10ml/kg,吸呼比(I:E)1:2,维持8 h后随机选择换用ASV或继续IPPV通气模式,通气时依次按0、5、10 cm H2O增加PEEP,每一PEEP水平的通气时间为60 min,在同样的分钟通气量的设置下,4 h后更换另一种通气模式,仍按0、5、10 cm H2O增加PEEP,每一PEEP水平的通气时间为60 min。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数据。结果与IPPV模式比较,ASV模式下气道峰值压降低,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供(DO2)增加(P<0.05)。两种通气模式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V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等专门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 d 后观察组患者pH 值为(7.4±0.1),PaO2为(72.5±7.0) mmHg,&amp;nbsp;PaCO2为(40.0±6.0)mmHg,呼吸频率为(16.0±4.0)次/min,心率为(86.0±8.0)次/min,分别优于对照组的(7.3±0.1),(58.7±6.2)mmHg,(48.7±6.5)mmHg,(19.0±5.0)次/min,(93.0±9.0)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19,2.68,2.41,2.38,2.49;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 P <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文摘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与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ARDS患者30例,年龄19-46岁,男18例,女12例,ASAⅢ或Ⅳ级。先应用IPPV模式,吸入氧浓度60%,PEEP为0,潮气量(VT)10ml/kg,吸呼比(I:E)1:2,维持8 h后随机选择换用ASV或继续IPPV通气模式,通气时依次按0、5、10 cm H2O增加PEEP,每一PEEP水平的通气时间为60 min,在同样的分钟通气量的设置下,4 h后更换另一种通气模式,仍按0、5、10 cm H2O增加PEEP,每一PEEP水平的通气时间为60 min。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数据。结果与IPPV模式比较,ASV模式下气道峰值压降低,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供(DO2)增加(P<0.05)。两种通气模式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V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