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2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猿叶虫生活史的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薛芳森 李爱青 +3 位作者 朱杏芬 桂爱礼 蒋佩兰 刘晓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4-498,共5页
大猿叶虫Colaphellusbowringi是江西山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食叶害虫 ,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由于成虫滞育期的差异 ,该虫的化性显示了明显的种内变异。有些个体隔年繁殖 ;有些个体是一化性的 ,仅在春季或秋季繁殖 1代 ;有些个体... 大猿叶虫Colaphellusbowringi是江西山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食叶害虫 ,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由于成虫滞育期的差异 ,该虫的化性显示了明显的种内变异。有些个体隔年繁殖 ;有些个体是一化性的 ,仅在春季或秋季繁殖 1代 ;有些个体是二化性的 ,春季和秋季各繁殖 1代 ;有些个体是多化性的 ,春季 1代 ,秋季 2~ 3代。因此 ,大猿叶虫在田间一年可发生 4代。在春季 ,滞育成虫于 2月底至 4月初陆续出土繁殖 ;在秋季 ,滞育成虫于 8月中旬至 10月初陆续出土繁殖。春季羽化的成虫于 4月底至 6月上旬陆续入土越夏 ,秋季羽化的成虫于 9月中旬至 12月底陆续入土越冬。大猿叶虫一生能交配多次 ,大多数雌虫的产卵期超过 1个月 ,最长达 6 7天。平均每雌产卵量 :春季世代为 6 4 4粒 ,秋季世代为 96 3粒 ,最高达 195 0粒。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在 15~ 30℃间 ,卵为 13 78~ 3 14天 ,幼虫为 2 2 83~ 6 95天 ,蛹为 12 10~ 3 18天。发育阈值温度 :卵为 10 7℃ ,幼虫为 8 8℃ ,蛹为 9 6℃。非滞育成虫的寿命约为 1~ 2个月 ,滞育成虫的寿命为 5~ 38个月。滞育成虫均入土蛰伏 ,在土中的蛰伏深度为 9~ 3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猿叶虫 生活史 化性 夏蛰 冬眠 蔬菜 食叶害虫
下载PDF
中国两栖类种群生态研究概述 被引量:32
2
作者 潘晓赋 周伟 +1 位作者 周用武 江桂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6-436,共11页
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看 ,均无法与哺乳类和鸟类的相比。然而与哺乳类和鸟类一样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存空间的减少 ,两栖类各物种种群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甚至濒临灭绝 ;因此 ,广泛深入地开展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 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看 ,均无法与哺乳类和鸟类的相比。然而与哺乳类和鸟类一样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存空间的减少 ,两栖类各物种种群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甚至濒临灭绝 ;因此 ,广泛深入地开展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探讨两栖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环境监测和对两栖类种群的保护与利用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此 ,重点从两栖类的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摄食行为与食性分析、鸣声分析与通讯联系、繁殖过程和繁殖习性、越冬准备和冬眠适应、以及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等方面 ,对中国研究者的工作进行综述 ,试图阐述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两栖类 种群生态 种群结构 食性 鸣声 繁殖 越冬习性
下载PDF
达乌尔黄鼠冬眠期间体温的变化和冬眠模式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明 邢昕 +3 位作者 管淑君 赵岩 王子英 王德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7-395,共9页
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及其前后的体温,分析了其冬眠模式和体温调节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长短的个体差异较大,可以分成深冬眠型、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三种类型;2)达乌... 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及其前后的体温,分析了其冬眠模式和体温调节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长短的个体差异较大,可以分成深冬眠型、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三种类型;2)达乌尔黄鼠在冬季表现出深冬眠阵(最低体温Tbmin<20℃,冬眠阵的持续时间BD>24h)、短冬眠阵(Tbmin<20℃,BD≤24h)和日眠阵(Tbmin≥20℃,BD≤24h)3种类型,最低体温分别为2.54℃±0.35℃、10.05℃±1.97℃和23.09℃±0.40℃,彼此之间差异显著。日眠阵阵间产热阶段的最高体温为38.09℃±0.17℃,高于深冬眠阵(37.31℃±0.15℃)和短冬眠阵(37.22℃±0.31℃);3)深冬眠阵和日眠阵中最低体温均与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冬眠过程中的最低体温为-2.43℃;4)深冬眠过程中,多数个体可以短时(≤3h)耐受-2℃~0℃的低温,激醒或继续维持深冬眠,无致死效应,但长时间(15h)或过度低温(-5℃以下)的条件下,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被激醒(70%)或死亡(30%),不能持续冬眠;5)入眠前10d的体温日波动幅度显著增加,高于出眠后的日体温波动,且多数个体入眠前出现体温的"试降"。表明,冬眠前入眠的准备阶段,动物的体温调节已开始发生变化;冬季日眠的调节机制可能与冬眠不同;短时-2℃~0℃的低体温对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无致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尔黄鼠 冬眠 冬眠阵 体温 低温
下载PDF
温度在昆虫滞育期间的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薛芳森 李爱青 朱杏芬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2-67,共6页
强调昆虫滞育的完成有多种途径。昆虫种类不同 ,滞育完成对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对具有夏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低温或中性的温度有利于滞育的发育 ;对专性夏季滞育的一化性昆虫 ,滞育前期的低温阶段对滞育的正常解除有重要作用。对仅具... 强调昆虫滞育的完成有多种途径。昆虫种类不同 ,滞育完成对温度的需求存在差异。对具有夏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低温或中性的温度有利于滞育的发育 ;对专性夏季滞育的一化性昆虫 ,滞育前期的低温阶段对滞育的正常解除有重要作用。对仅具有冬季滞育的多化性昆虫 ,中性温度或高温更有利于滞育的完成。当然 ,冬季低温是重要的 ,低温保存了昆虫越冬期间的代谢贮备物 ,有利于滞育的“健康发育” ;低温阻止了滞育解除后形态发生的开动 ,同步了昆虫的生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滞育发育 滞育解除 越冬 越夏 昆虫
下载PDF
关于昆虫休眠和滞育的关系之浅见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坤君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6,160,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描述昆虫生长发育中断现象的名词术语的由来。
关键词 休眠 滞育 冬眠 夏蛰 昆虫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中华蟾蜍、黑斑蛙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楚德昌 邓振旭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改良龙桂开银染法与Fortana Messon银染法制作冬眠期与非冬眠期中华蟾蜍、黑斑蛙消化管各部组织切片 ,观察、测量与比较这两种无尾两栖动物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密度与分布。结果表明 :无论冬眠期还是非冬眠期两种... 以改良龙桂开银染法与Fortana Messon银染法制作冬眠期与非冬眠期中华蟾蜍、黑斑蛙消化管各部组织切片 ,观察、测量与比较这两种无尾两栖动物冬眠期与非冬眠期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密度与分布。结果表明 :无论冬眠期还是非冬眠期两种动物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形态、分布规律相似 ,嗜银细胞的形态与其所在部位及其颗粒分泌方向有关 ,嗜银细胞在胃幽门处有明显的密度高峰 ;两种动物消化管嗜银细胞的分布范围、形状在冬眠期与非冬眠期相似 ,但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密度和嗜银细胞内的嗜银颗粒密度高于非冬眠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期 非冬眠期 消化管 嗜银细胞 两栖动物 中华蟾蜍 黑斑蛙
下载PDF
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进化思想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德华 杨明 +4 位作者 刘全生 张志强 张学英 迟庆生 徐德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51,共9页
动物生理生态学是一门利用生理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相关的生态学问题的交叉学科,旨在阐明动物对环境适应和进化的生理机制。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进化生物学的思想和理论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中,同时... 动物生理生态学是一门利用生理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相关的生态学问题的交叉学科,旨在阐明动物对环境适应和进化的生理机制。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进化生物学的思想和理论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生理生态学的研究中,同时生理生态学的研究结果也在充实着进化生物学理论的发展。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经历,从动物的体型和代谢特征、消化生理、生态免疫和冬眠等几个侧面,简述了小型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的某些研究进展和进化思想对该领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生态学 进化 适应 免疫 消化 冬眠 体型
下载PDF
菲牛蛭的人工养殖方式试验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维官 周维海 覃国森 《广西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317-320,共4页
于2004年5月8日至2005年3月8日,采用垄沟、池塘和水泥池三种养殖方式进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菲牛蛭的生长期,其条均净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是:垄沟组1.253g和91.7%,池塘组1.087g和79.3%,水泥池组0.919g和67.3%;垄沟组的净增... 于2004年5月8日至2005年3月8日,采用垄沟、池塘和水泥池三种养殖方式进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菲牛蛭的生长期,其条均净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是:垄沟组1.253g和91.7%,池塘组1.087g和79.3%,水泥池组0.919g和67.3%;垄沟组的净增重和成活率与池塘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池塘组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菲牛蛭的冬眠期,采用垄沟养殖的菲牛蛭,其越冬后的成活率为85.3%,显著高于池塘组的74.4%(P<0.05),而水泥池组的成活率为0;相对增重率为-12.6%,与池塘组的-13.5%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可提高人工养殖菲牛蛭的成活率并能使其安全越冬,水泥池养殖不适合菲牛蛭的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牛蛭 养殖方式 成活率 生长 越冬
下载PDF
山蝠和黑斑蛙乳酸脱氨酶同工酶及血糖浓度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大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本工作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对山蝠(Nyctusnoctula)和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在冬眠或蛰伏期与活动期的血清、脑、骨胳肌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 本工作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对山蝠(Nyctusnoctula)和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在冬眠或蛰伏期与活动期的血清、脑、骨胳肌中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同工酶和血糖浓度进行了比较研究。LDH同工酶及血糖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与活动期的动物相比,在冬眠或蛰伏期中的动物的LDH1缺乏、LDH5明显增多(P<0.001),血糖浓度明显升高(P<0.001)。此外,LDH同工酶和血糖浓度的季节变化在冬眠动物和蛰伏动物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结果提示,LDH同工酶含量和血糖浓度的季节变化不仅与动物的能量代谢水平相适应,而且显示了冬眠和蛰伏两种生理过程中的可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山蝠 黑斑蛙 乳酸脱氨酶 血糖
下载PDF
小菜蛾在温带地区越冬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马春森 马罡 杨和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628-3636,共9页
小菜蛾是世界性重要害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冬季的十字花科植物上能正常发育繁殖,可见到各种虫态。但在温带冬季十字花科植物不能生长的地区,小菜蛾的越冬成为一个重要生态学问题。综述了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小菜蛾越冬的研究进展。小... 小菜蛾是世界性重要害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冬季的十字花科植物上能正常发育繁殖,可见到各种虫态。但在温带冬季十字花科植物不能生长的地区,小菜蛾的越冬成为一个重要生态学问题。综述了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小菜蛾越冬的研究进展。小菜蛾在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岛的北陆和东北大部分地区不能越冬,越冬北限相当于冬季积雪覆盖时间为60d的区域;在中国,小菜蛾不能在寒冷的东北地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冬季可见各虫态,但越冬北限尚不清楚;小菜蛾在冬天气候温和的韩国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继续发生;北美洲的加拿大西部和安大略地区大量的试验证明小菜蛾不能成功越冬,在美国南部小菜蛾冬季可正常发生,北部小菜蛾的越冬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但确认春季从南部运输的受小菜蛾感染的甘蓝等种苗是美国北部的重要虫源。小菜蛾在欧洲各地越冬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没有证据表明在英国小菜蛾会发生有显著意义的越冬。目前小菜蛾越冬研究主要采用冬季直接试验观察和基于耐寒性试验的越冬预测两种方法。冬季直接试验观察法包括:(1)利用人工饲养的小菜蛾在田间各种潜在的越冬场所的越冬试验;(2)在秋播、野生或残留的十字花科植物上进行冬季种群的系统抽样调查;(3)越冬前后在前茬为十字花科植物的田块广泛搜寻普查小菜蛾的存活个体。基于耐寒性试验的越冬预测法:在获取小菜蛾越冬场所温度的基础上设计低温处理模式,试验低温处理后小菜蛾的存活率及后续发育和生殖。将试验数据和各地气温或小气候相结合,对小菜蛾在的越冬可能性进行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温带地区 越冬 耐寒性 低温
下载PDF
哺乳动物的蛰眠:类型、物种分布与模式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明 王德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哺乳动物的蛰眠(包括冬眠、夏眠和日蛰眠等)是最具吸引力的生命现象之一,是动物应对寒冷、食物短缺、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策略之一。冬眠生理学(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国际学术界在该领域发展比较迅速,国内发展相... 哺乳动物的蛰眠(包括冬眠、夏眠和日蛰眠等)是最具吸引力的生命现象之一,是动物应对寒冷、食物短缺、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策略之一。冬眠生理学(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国际学术界在该领域发展比较迅速,国内发展相对缓慢。本文从哺乳动物蛰眠的季节和持续时间、蛰眠期间所利用能量的来源和贮存方式、启动蛰眠的信号来源等方面综述了哺乳动物蛰眠的类型;介绍了蛰眠的哺乳动物物种的系统学分布;并对温带或北极动物的冬眠和冬眠阵及其各阶段的体温和代谢率变化特征、日温剧烈波动环境下的冬眠特征以及日眠和日眠阵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介绍,以期能促进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蛰眠 冬眠 日蛰眠 夏眠 模式
下载PDF
Linux下休眠功能的软件实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慧良 史 烈 +1 位作者 陈小平 周向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对高级电源管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Windows2000下休眠功能,指出了其不足,详细解释了如何在Linux下用软件实现休眠功能。
关键词 高级电源管理 休眠 交换空间 LINUX 操作系统 软件 计算机 进程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快速诊断及用药的选择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庆永 陈立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早期快速诊断及在急诊部处置时早期急救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38例疑似AAD的患者分别进行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早期快速诊断及在急诊部处置时早期急救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38例疑似AAD的患者分别进行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及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每种诊断手段分别进行验证并比较其诊断潜能.结果 胸片、TTE及CTA对AAD术前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4%、77%、100%;特异性分别为86%、90%、100%;准确性分别为70%、78%、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99%、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6%、27%、100%.对疑似AAD的所有患者,首选急诊床边无创性TrE或CT初步筛查,再进一步行CTA检查确诊是最佳选择.早期及时确诊,镇痛、通过速效短时的血管舒张药降压及用p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是早期治疗的关键.小剂量冬眠疗法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治疗,早期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降压效果好.本组242例治愈,4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夹层破裂失血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 AAD是最常见心血管潜在的灾难性疾病,发生率少但比较致命,医生诊断时应提高警惕.早期快速诊断是治疗关键,联合使用TTE、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有助于确诊.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严格降压治疗是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胸片 经胸超声心动图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诊断 治疗 冬眠疗法
原文传递
环境温度与钉螺耗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杭德荣 周晓农 +3 位作者 洪青标 颜维安 吴荷珍 杨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 探索环境温度与钉螺耗氧量关系及钉螺“冬眠”或“夏蛰”现象与耗氧量关系。方法 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 ,逐步改变温度 ,分别测定 0~ 4 0℃环境温度条件下钉螺耗氧量的值 ,判断环境温度与钉螺耗氧量关系 ,同时观察钉螺“冬眠”... 目的 探索环境温度与钉螺耗氧量关系及钉螺“冬眠”或“夏蛰”现象与耗氧量关系。方法 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 ,逐步改变温度 ,分别测定 0~ 4 0℃环境温度条件下钉螺耗氧量的值 ,判断环境温度与钉螺耗氧量关系 ,同时观察钉螺“冬眠”和“夏蛰”情况 ,分析钉螺耗氧量与“冬眠”率和“夏蛰”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环境温度在 1~ 36℃之间钉螺耗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钉螺耗氧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与曲线方程 y=6 .6× 10 - 5- 3× 10 - 6 x+4.4× 10 - 6 x2 - 8× 10 - 8x3高度拟合(R2 =0 .998,F=2 775 ,P<0 .0 1)。环境温度降至 3℃以下 ,钉螺耗氧量趋向平稳。 3~ 2 9℃之间每一温度梯度钉螺耗氧量平均增加 1.184× 10 - 4mg/ snail· h(95 %可信区间为 8.6 5× 10 - 5~ 1.5 0 3×10 - 4m g/ snail· h) ,2 9~ 36℃平均增加 2 .92× 10 - 5mg/ snail· h(95 %可信区间为 1.71× 10 - 5~4 .13× 10 - 5m g/ snail· h) ,后者升幅显著低于前者。 37℃开始出现钉螺死亡 ;“冬眠”率与耗氧量之间呈直线回归关系 (R2 =0 .92 8,F=10 2 .2 8,P<0 .0 1) ;随着温度的升高 ,钉螺耗氧量升幅明显下降 ,但当温度升高至 35℃左右才开始出现“夏蛰”现象 ,至 4 0℃时仅有 2 7.78%钉螺表现出“夏蛰”状态。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钉螺 耗氧量 冬眠 夏蛰
下载PDF
上海农田泽蛙蛰眠状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晶琳 薛文杰 +3 位作者 李乃兵 王晓黎 姜海瑞 徐宏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9-1291,共3页
于2004~2005年冬季对上海农田泽蛙的蛰眠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中的路径、田埂和沟渠岸边地下洞穴是泽蛙的主要越冬场所。蛰眠洞穴共用率高达34.0%,超过62.2%的泽蛙与其它个体共用洞穴蛰眠,各共用洞穴内的泽蛙只数为2~6... 于2004~2005年冬季对上海农田泽蛙的蛰眠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农田中的路径、田埂和沟渠岸边地下洞穴是泽蛙的主要越冬场所。蛰眠洞穴共用率高达34.0%,超过62.2%的泽蛙与其它个体共用洞穴蛰眠,各共用洞穴内的泽蛙只数为2~6只不等。泽蛙主要利用已有的地下洞穴蛰眠。86.6%蛰眠期的泽蛙为1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蛙 蛰眠 洞穴 农田 上海
下载PDF
黑斑蛙蛰眠前后形态生理生态变化初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玉萍 白明 +4 位作者 马荣 陈红波 张昭 李志 任珊珊 《四川动物》 CSCD 2000年第3期159-162,共4页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 ,表明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出蛰、入蛰时体长与体重、胴体重和体重与肝重、脂肪体重、生殖腺重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通过对一些生理常数的显著性检验 ,可知蛰眠后的肥满度、脂肪体系数、肝系数显...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 ,表明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出蛰、入蛰时体长与体重、胴体重和体重与肝重、脂肪体重、生殖腺重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通过对一些生理常数的显著性检验 ,可知蛰眠后的肥满度、脂肪体系数、肝系数显著减小 ,生殖腺系数增加非常显著 ,躯体肥满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蛰眠 出蛰 入蛰 形态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下载PDF
大鲵的自然繁殖周期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葛荫榕 郑合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7-70,共4页
作者于1990年8月至1991年10月在河南卢氏县大鲵自然保护区对大鲵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调查。从周年材料判定,在自然环境下,共产卵期在初秋(8月上中旬),孵化期在中秋(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年长至4~5cm即进入休眠。
关键词 大鲵 产卵期 孵化期 繁殖周期
下载PDF
基于唤醒机制的微博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志花 夏志杰 +1 位作者 葛涛 薛传业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了考虑意见领袖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在传染病模型ISR的基础上,构建考虑冬眠者被领袖传播者唤醒的微博谣言传播模型,给出相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对其分析求解出谣言的传播阈值,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结果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为了考虑意见领袖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在传染病模型ISR的基础上,构建考虑冬眠者被领袖传播者唤醒的微博谣言传播模型,给出相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对其分析求解出谣言的传播阈值,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和结果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由于唤醒机制的作用,使得谣言的最终影响力增大,加快了谣言结束时间。政府部门及微博谣言控制部门可通过对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博文进行监督,尽量避免意见领袖有意或无意参与到谣言传播中来,降低谣言传播对公众及社会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谣言 唤醒机制 冬眠者 MATLAB仿真
下载PDF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救治急性外伤性脑肿胀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鸿尤 曹作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82-384,389,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在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患者112例,试验组68例应取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及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在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患者112例,试验组68例应取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及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3.839,P=0.001)。试验组治疗有效率(67.6%)明显高于对照组效率(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配合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效果显著,预后较常规治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水肿 减压颅骨切除术 冬眠
下载PDF
中国林蛙休眠期呼吸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兴贵 冯莹 刘玉文 《襄樊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8-82,共5页
采用修改的Kalabuhov-SKVortsov呼吸装置同时测定三龄生中国林蛙在休眠期三个不同阶段空中呼吸和水中呼吸摄氧量,并参考Clifford和Brick的方法测定了休眠期林蛙的CO_2排出量. 结果表明,中国林蛙在休眠期主要靠皮肤呼吸, 以水下呼吸为... 采用修改的Kalabuhov-SKVortsov呼吸装置同时测定三龄生中国林蛙在休眠期三个不同阶段空中呼吸和水中呼吸摄氧量,并参考Clifford和Brick的方法测定了休眠期林蛙的CO_2排出量. 结果表明,中国林蛙在休眠期主要靠皮肤呼吸, 以水下呼吸为主; 休眠中期皮肤摄氧量占总摄氧量的95%以上,皮肤呼吸在休眠期内保持恒定; CO_2的呼出量随休眠的加深而减少,按摄氧量的摩尔数计算,休眠中期的CO_2排出量为56%,处于休眠期的最低水平; CO_2的排出量和摄氧量存在体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蛙 休眠期 水中呼吸 空中呼吸 摄氧量 二氧化碳排出量 CIifford BRICK 体重 总耗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