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MRI和肌骨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元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5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和肌骨超声(MSU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RA患者94例,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诊断标准分为活动组53例和稳定组41例,...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和肌骨超声(MSU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RA患者94例,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ACR/EULAR)诊断标准分为活动组53例和稳定组41例,均完成DCE-MRI和MSUS检查并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然后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RA活动性诊断价值。结果MRI对关节积液检出率低于超声,骨侵蚀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检查结果显示活动组EER和MER高于稳定组,TTP低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US检查显示活动组滑膜厚度和血流信号分级高于稳定组,滑膜动脉RI低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ER、MER、TTP和联合诊断RA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644、0.832、0.802和0.890,MSUS参数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分级、滑膜动脉RI和联合诊断RA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756、0.718、0.843和0.913,DCE-MRI和MSUS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3.58%和98.11%,特异度分别为80.24%和68.29%,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和MSUS均可清晰显示RA患者手部关节病理特征并进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对RA活动性诊断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活动性 手部关节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肌骨超声
下载PDF
24例手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4
2
作者 吕维洁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1-523,共3页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手部关节炎、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治疗方法。总结了24例不同病因导致手部关节炎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对本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整体评估,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完善术前检查,做好术前用药护理及...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手部关节炎、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治疗方法。总结了24例不同病因导致手部关节炎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对本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整体评估,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完善术前检查,做好术前用药护理及疼痛管理、肌力及关节的准备。术后观察切口情况、末梢血运、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预防和护理,指导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明确出院指导。本组患者行置换术后早期未出现并发症,症状均得到改善,2-4周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护理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MRI对于鉴别血清学阴性的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宇 祁吉 +2 位作者 雷新玮 徐惠萍 李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1-725,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MRI对于鉴别血清学阴性的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性关节炎(OA)的价值。方法53例疑诊为手RA或OA且X线阴性患者经3~6个月随访直至明确诊断,将其中符合早期RA诊断标准且初诊时血清阴性者18例(RA组)和符合早期O...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MRI对于鉴别血清学阴性的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性关节炎(OA)的价值。方法53例疑诊为手RA或OA且X线阴性患者经3~6个月随访直至明确诊断,将其中符合早期RA诊断标准且初诊时血清阴性者18例(RA组)和符合早期OA诊断标准者18例(OA组)纳入研究,另选取18名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均行全手MR平扫、增强扫描及单层动态增强扫描,测量病变部滑膜强化率、曲线斜率和滑膜厚度,观察RA组和OA组MRI异常征象,滑膜强化率和滑膜强化曲线斜率3组间及3组间两两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滑膜厚度3组间及3组间两两比较均采用方差分析;RA组与OA组的其他MR征象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RA组、OA组、正常对照组滑膜强化率分别为(100.78±61.96)%、(40.44±15.43)%和(23.56.4-9.14)%,RA组与OA组比较,u=3.101,P=0.002;R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4.669,P=0.000;O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3.482,P=0.000。滑膜强化曲线斜率值分别为72.50°±13.34°、45.39°±9.94°及14.56°±5.75°,RA组与OA组比较,u=8.002,P=0.000;R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Z=17.102,P=0.000;O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9.100,P=0.000。滑膜厚度分别为(3.3±0.5)、(2.8±0.7)、(1.4±0.6)mm,RA组与OA组比较,q=2.622,P=0.011;R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9.583,P=0.000;O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q=6.961,P=0.000。滑膜动态强化曲线RA组呈快速上升平台型,OA组呈缓慢上升型,正常对照组呈极慢速上升型。结论动态增强MR扫描通过滑膜强化率和滑膜厚度等量化指标可以在血清学阴性的早期阶段鉴别RA和OA。RA患者比OA患者的滑膜强化率更高,速度更快,滑膜厚度更大。多种MR征象对于鉴别RA患者与OA患者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骨关节炎 手关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手关节能量多普勒超声评分预测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媛 戚务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9-13,共5页
目的分析手关节能量多普勒超声评分(PD评分)预测托珠单抗(TCZ)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80例中重度RA患者,给予TCZ治疗,给药剂量为8 mg/kg,4周1次,治疗时间为24周,同时酌情给予非甾类抗炎... 目的分析手关节能量多普勒超声评分(PD评分)预测托珠单抗(TCZ)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80例中重度RA患者,给予TCZ治疗,给药剂量为8 mg/kg,4周1次,治疗时间为24周,同时酌情给予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和/或激素治疗。对所有患者在入组时、TCZ治疗12周时、TCZ治疗24周时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计数(PLT)、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ESR、DAS28-CRP)及手关节滑膜厚度、PD评分进行分析。对患者在TCZ治疗12周时、TCZ治疗24周时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标准的比例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随着TCZ治疗的进行,患者各时点的ESR、CRP、WBC、RF、PLT水平及DAS28-CRP、DAS28-ESR、滑膜厚度、手关节PD评分逐渐降低,不同时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Z治疗12周时、TCZ治疗24周时,分别有43例(42.00%)和54例(68.00%)达到ACR20标准。患者在TCZ治疗12周时的手关节PD评分预测TCZ治疗24周时达到ACR20标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P<0.05),在Cut-off值下,灵敏度为0.875,特异度为0.529。结论TCZ治疗能够显著缓解中重度RA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降低疾病活动度和关节滑膜损害程度,患者在治疗12周时的手关节PD评分可用于预测治疗24周时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关节 能量多普勒超声评分 托珠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预测
下载PDF
携带微型皮瓣的第二趾近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缺损 被引量:6
5
作者 巨积辉 金光哲 +6 位作者 刘跃飞 李雷 赵强 魏诚 李建宁 刘新益 侯瑞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微型皮瓣的游离第二趾近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8指近指间关节缺损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近趾间关节游离移植,其中全关节移植18指,半关节移植10指。结果23例28指微型皮瓣...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微型皮瓣的游离第二趾近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8指近指间关节缺损的患者,采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趾近趾间关节游离移植,其中全关节移植18指,半关节移植10指。结果23例28指微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骨髓炎发生。所有移植骨关节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4~8周,骨性愈合时间为6-10周;术后随访时间为5~16个月,平均9个月,移植关节均未出现退行性改变。1例2指半关节移植者术后移植关节向掌侧脱位,经手术再次矫形获得成功。移植近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度为35°-90°,平均65°。参照关节活动度TAM/TAF评定标准评定:优10指,良14指,可2指,差2指;优良率为86%。结论采用携带微型皮瓣的游离第二趾近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缺损,功能恢复满意,关节活动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能很好地改善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关节 创伤和损伤 组织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手部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傅景霞 金蕾 《华中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类风湿关节炎(RA)腕关节、手部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RA病人4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观察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滑膜的厚度,血流供应、骨面及软组织情况。结...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类风湿关节炎(RA)腕关节、手部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RA病人4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观察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滑膜的厚度,血流供应、骨面及软组织情况。结果RA组共检查出73%腕关节滑膜增生,11%手部关节滑膜增生,89%腕关节及29%的手部关节增生的滑膜内见血管过度增生。病变关节数的10%见软骨下骨侵蚀。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显示RA病变关节的滑膜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下骨侵蚀等病理改变,由于其无辐射、易重复的特点,是诊断RA病人腕关节、手部关节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类风湿关节炎 腕关节 手部关节
下载PDF
手腕部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游永刚 徐永清 +5 位作者 郭远发 唐辉 石健 范新宇 梅良斌 陈苏丽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手腕部痛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5例术前临床诊断为手腕部痛风的患者行病灶清除和神经、肌腱松解术,其中2例行痛风石切除。切除病变组织常规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5例患者伤口均工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7... 目的探讨手腕部痛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对5例术前临床诊断为手腕部痛风的患者行病灶清除和神经、肌腱松解术,其中2例行痛风石切除。切除病变组织常规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5例患者伤口均工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2例伴有痛风石的患者,术后手指麻木症状好转,活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半年以后又有复发。3例患者腕部疼痛消除,腕关节活动及握力恢复接近正常,未再次复发。结论无明显痛风石形成的非典型手腕部痛风的患者,诊断较为困难,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探查,可早期明确诊断且术后疗效满意。而有明显痛风石形成的患者诊断容易,但术后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痛风 关节炎
原文传递
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田文 杨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803-805,共3页
第一腕掌关节是手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远侧指间关节,在人群中的总体发病率为7%~15%[1].绝经后的女性人群中,影像学证实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25%〜36%,其中1/3存在临床症状[2-3]。患者主要表现为... 第一腕掌关节是手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远侧指间关节,在人群中的总体发病率为7%~15%[1].绝经后的女性人群中,影像学证实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25%〜36%,其中1/3存在临床症状[2-3]。患者主要表现为拇指根部疼痛,活动受限以及进展的拇指序列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第一腕掌关节 远侧指间关节 女性人群 好发部位 治疗策略 活动受限 总体发病率
原文传递
新医科背景下智能手套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关节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姜珊 华可凡 +3 位作者 黄响 类倩 侯思雨(综述) 邓慧琴(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122-2125,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为世界上十大最难治的慢性病之一,如何最常见的手关节护理尤为重要,密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减轻疼痛、维持功能和延缓退化正是手关节健康管理的关键。而当前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科技迅速发展,基于数字化的智能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为世界上十大最难治的慢性病之一,如何最常见的手关节护理尤为重要,密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减轻疼痛、维持功能和延缓退化正是手关节健康管理的关键。而当前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科技迅速发展,基于数字化的智能手套在RA手关节的居家护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结合应用逐渐广泛。该文就RA相关的智能手套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促进RA患者智慧化护理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为RA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套 类风湿性关节炎 手关节 护理 智能监测 综述
下载PDF
手部关节内骨折治疗新方法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颖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5期711-712,共2页
目的对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应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 目的对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应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7~49岁,平均23.1岁。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2.5个月。患者骨折均得到愈合,愈合时间为4~11周,平均6周。所有患者损伤关节都没有不稳定发生。ATM标准评价患者手指运动功能优良率达到81%。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方法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关节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变性真皮上自体刃厚皮移植治疗手部关节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剑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手部关节背侧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 34例因各种原因致78个手部关节背侧深Ⅱ度烧伤的患者,创面保留间生态组织,移植覆盖自体刃厚皮,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78个关节均治愈,各关节形态饱满,弹性与韧性较好,功能良... 目的探讨手部关节背侧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 34例因各种原因致78个手部关节背侧深Ⅱ度烧伤的患者,创面保留间生态组织,移植覆盖自体刃厚皮,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患者78个关节均治愈,各关节形态饱满,弹性与韧性较好,功能良好。结论变性真皮上自体刃厚皮移植治疗手部关节深Ⅱ度烧伤效果满意,操作简便,便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关节 变性真皮 自体刃厚皮
下载PDF
手及腕关节假体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芸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小关节假体的发展历程就是假体形状设计与假体材料选择的历程。自1840年首个象牙假体植入人体以来,医学工作者们便不断使用不同材料来设计更加适合人体植入的的人工小关节假体。到目前为止,手及腕关节假体已经历了四代,先后使用硅胶、... 小关节假体的发展历程就是假体形状设计与假体材料选择的历程。自1840年首个象牙假体植入人体以来,医学工作者们便不断使用不同材料来设计更加适合人体植入的的人工小关节假体。到目前为止,手及腕关节假体已经历了四代,先后使用硅胶、钴合金、钛合金及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作为主要假体材料,不但缓解了患者的疼痛,而且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患肢的活动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限于各个时期的科学瓶颈,每一代假体仍然存在着各自无法避免的缺点,且远期疗效仍不理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需每一个医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腕关节 手关节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在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病变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宁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病变早期诊断类的临床价值。方法:择选出于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早期病变病患49例,对所有病患开展高频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结果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和高频超声...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病变早期诊断类的临床价值。方法:择选出于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早期病变病患49例,对所有病患开展高频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结果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和高频超声诊断各检出关节滑膜炎19例/18例,关节积液17例/17例,肌腱腱鞘炎13例/12例,高频超声检出率分别为94.73%/100.00%/92.30%,2种方法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关节早期病变采用高频超声进行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诊断结果接近病理诊断,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类风湿性关节炎 手部关节 早期病变 诊断 影像学
下载PDF
手部小关节置换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啸天 陆芸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严重的关节退变、炎性反应或者由创伤导致的关节表面及形态结构的破坏,都符合人工小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所造成的手部关节破坏是目前人工小关节置换最主要的治疗对象。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以Swanson硅胶假体为代表... 严重的关节退变、炎性反应或者由创伤导致的关节表面及形态结构的破坏,都符合人工小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所造成的手部关节破坏是目前人工小关节置换最主要的治疗对象。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以Swanson硅胶假体为代表的手部人工小关节置换在重塑关节生理形态,恢复关节的功能与力量方面带来了良好的疗效。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假体置换的远期随访来说,手部小关节置换尚未达到像负重大关节那样的理想效果。因此,手部小关节假体的设计理念与临床实践始终处于探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关节 假体和植入物 关节炎 类风湿
原文传递
桡骨杵臼截骨及尺骨头复位治疗MadeLung畸形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瑞江 李浩宇 +1 位作者 于向华 聂少波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桡骨杵臼截骨及尺骨头复位治疗MadeLung畸形的初步疗效。方法2002~2006年间应用桡骨远端杵臼截骨及尺骨头复位治疗MadeLung畸形4例,均为女性,左侧1例,右侧1例,双侧2例。术前腕关节疼痛,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75... 目的探讨桡骨杵臼截骨及尺骨头复位治疗MadeLung畸形的初步疗效。方法2002~2006年间应用桡骨远端杵臼截骨及尺骨头复位治疗MadeLung畸形4例,均为女性,左侧1例,右侧1例,双侧2例。术前腕关节疼痛,X线片显示桡骨远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75°~85°(平均80°)。手术年龄12~13岁(平均12.5岁)。结果术后随诊1~4年(平均2年),腕关节疼痛全部消失,腕关节外观及活动均得到改善。1例出现尺骨截骨部位延期愈合。结论桡骨杵臼截骨及尺骨头复位是治疗MadeLung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截骨术 腕关节
原文传递
合并骨关节严重损伤的全手脱套伤治疗方式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育杰 丁小珩 +6 位作者 屈志刚 孙乐天 焦鸿生 张宏勋 仲霄鹏 纪翔 郑波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941-945,共5页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探讨合并骨关节严重损伤的全手脱套伤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28例全手脱套伤患者,所有患者撕脱的皮肤均无回植条件同时伴有骨关节损伤。对所有患者按照伤情进行分型,并根据分型确定治疗方...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探讨合并骨关节严重损伤的全手脱套伤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28例全手脱套伤患者,所有患者撕脱的皮肤均无回植条件同时伴有骨关节损伤。对所有患者按照伤情进行分型,并根据分型确定治疗方案。术后通过检测患手静态两点辨别觉(s2PD),握力,主动活动度(ROM)等指标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1)将合并骨关节严重损伤的全手脱套伤根据骨关节损伤严重程度分成4种类型,其中I型为手部骨关节损伤不严重,大部分拇手指骨支架可以重建功能长度;II型为2-5指毁损不能重建功能长度,拇指可以重建功能长度;III型为拇指毁损,2-5指能够重建功能长度;IV型为1-5指均毁损,不能重建功能长度。(2)治疗方式选择:I型12例,5例采用腹部袋状皮瓣修复法,7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拇甲瓣或第二趾游离移植修复拇指及第一掌骨背侧皮肤缺损,同时应用腹部皮瓣修复手其它部位皮肤缺损;II型6例,其中3例采用腹部皮瓣修复创面,二期再造手指。3例采用一期拇甲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剩余创面采用腹部皮瓣修复创面,二期再造手指;III型5例,3例采用腹部皮瓣覆盖创面,二期分指及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2例采用一期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趾再造拇指,剩余创面用腹部皮瓣覆盖。IV型5例,急诊行腹部皮瓣覆盖创面,二期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所有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急诊再造手功能评定要优于二期再造,但足部损伤要比二期再造严重。结论合并骨关节严重损伤的全手脱套伤患者应根据伤情进行分类,谨慎截指。选择合适治疗策略尽快覆盖创面并再造手指,均能够恢复一定的手捏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关节 外科皮瓣 截肢术 手损伤 指损伤 创伤和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桡侧腕长伸肌腱重建先天性第一腕掌关节发育不良
17
作者 刘宇洲 徐秀玥 +3 位作者 王乐 劳杰 庄永青 方有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ⅢB型拇指发育不良腕掌关节不稳的方法,采用桡侧腕长伸肌腱的一半重建第一腕掌关节,评价该手术修复ⅢB型拇指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对4例患儿的单侧拇指发育不良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均为ⅢB型拇指发育不良,且X线片示第...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ⅢB型拇指发育不良腕掌关节不稳的方法,采用桡侧腕长伸肌腱的一半重建第一腕掌关节,评价该手术修复ⅢB型拇指发育不良的疗效。方法对4例患儿的单侧拇指发育不良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均为ⅢB型拇指发育不良,且X线片示第一掌骨长度接近正常。手术采用桡侧腕长伸肌腱的一半重建第一腕掌关节韧带。后期行拇对掌和伸拇功能重建。术后通过测量拇指桡侧外展、掌侧外展、伸拇和改良Kapandji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5~3.0年,平均2.1年。术后拇指桡侧外展和掌侧外展的平均角度分别为78°和41°,患儿拇指主动桡侧外展和掌侧外展功能获得改善。术后平均拇指伸直度为-5°,接近正常拇指。4例患儿术后的第一腕掌关节均稳定。Kapandji评分显示术后所有儿童的拇对掌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对于第一掌骨长度接近正常的ⅢB型拇指发育不良患儿,使用桡侧腕长伸肌腱的一半重建第一腕掌关节韧带结合肌腱移位的分期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腕掌关节 拇指发育不良 桡侧腕长伸肌腱 肌腱移位
原文传递
基于Kinect的手部关节位置推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小焕 全太锋 +1 位作者 潘英杰 马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针对Kinect摄像头在追踪手部骨骼关节时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纠正该跟踪问题的手部关节位置推断方法。通过Kinect获取深度信息并进行预处理,获得人体区域的深度图像;通过阈值分割获得手臂部分的深度图像;基于正向运动学算法获... 针对Kinect摄像头在追踪手部骨骼关节时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纠正该跟踪问题的手部关节位置推断方法。通过Kinect获取深度信息并进行预处理,获得人体区域的深度图像;通过阈值分割获得手臂部分的深度图像;基于正向运动学算法获得腕部关节的3D空间位置,提取出手部的深度图像后利用质心公式计算手部关节的空间坐标。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在测试者挥动手臂时较为准确地推断出手部关节位置以及腕部关节和肘部关节的几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阈值分割 深度信息 手部关节 位置推断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手部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
19
作者 周宪章 陈成威 +3 位作者 李海生 谢雅芬 刘伟健 李冠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A01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手部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手部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3~55岁,平均26.5岁;左手2例,右手6例。共涉...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手部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手部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3~55岁,平均26.5岁;左手2例,右手6例。共涉及9个手指,近节指间关节6例6指,其中食指1指、环指3指、小指2指;掌指关节1例3指,食、中、环指各1指。均为陈旧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受损关节疼痛、僵硬、屈曲畸形。采用Swanson小骨关节植入物进行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采用固定、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进行康复训练。随访观察患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例患者均采用Swanson小骨关节植入物,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至随访结束时,所有置换关节活动度良好、无疼痛,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未发生假体松动、断裂、塌陷及假体周围骨吸收。按照顾玉东等制定的疗效标准评定,优6指、良3指。结论人工关节置换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手部骨关节损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解除疼痛,纠正畸形,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手部损伤 康复伽I练 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小提琴教学精要
20
作者 张劼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0-64,共5页
对于如何正确地学习演奏小提琴,本文就左右手两个方面论述了最应注意的问题———掌握和发展技术的精髓,并对练习方法提出了见解,阐明了放松和慢练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小提琴 教学 演奏方法 手型 运指 双音 手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