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457
1
作者 葛坚 郭彦 +4 位作者 刘奕志 林明楷 卓业鸿 程冰 陈秀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5-358,T003,共5页
目的 初步观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月 ,收住本院青光眼病区资料完整的 42例 (4 7只眼 )闭角型青光眼 ,其中... 目的 初步观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月 ,收住本院青光眼病区资料完整的 42例 (4 7只眼 )闭角型青光眼 ,其中 2 6只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2只眼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5只眼为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4只眼为继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时间 6个月至 3年 ,平均 (18 40± 9 5 1)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眼压为(11 99± 4 48)mmHg(1mmHg =0 133kPa) ,比术前用药后眼压 (2 5 47± 18 43)mmHg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t =4 918,P <0 0 0 1)。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 (1 6 9± 0 46 )mm ,增加到术后的 (2 2 8± 0 36 )mm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 =7 738,P <0 0 0 1)。术后 41只眼 (87 2 % )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闭角型青光眼 人工晶体植入术
原文传递
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30
2
作者 王宁利 欧阳洁 +4 位作者 周文炳 赖铭莹 叶天才 曾明兵 陈静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51,I005,I006,共8页
目的 对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闭青 )房角关闭机制进行研究 ,为按发病机制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和诊断性的治疗方法对 12 6例 (12 6只眼 )原发性闭青的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 目的 对中国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闭青 )房角关闭机制进行研究 ,为按发病机制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和诊断性的治疗方法对 12 6例 (12 6只眼 )原发性闭青的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活体、实时、定性及半定量观察分析。结果根据UBM房角及房角相关解剖结构的观察 ,可将原发性闭青房角关闭机制分为单纯性瞳孔阻滞型(48例 ,48只眼 ,占 38.1% )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 (9例 ,9只眼 ,占 7.1% ) ,多种机制共存型 (6 9例 ,6 9只眼 ,占 5 4.8% )。单纯性瞳孔阻滞型闭青瞳孔缘相对位置靠前 ,周边虹膜因瞳孔阻滞而膨隆 ,房角关闭与虹膜根部附着点位置及睫状体位置无关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闭青瞳孔缘相对位置靠后 ,无瞳孔阻滞因素参与 ,房角关闭与前位的睫状体及附着靠前的周边虹膜肥厚堆积有关 ;多种机制共存型闭青除有瞳孔阻滞因素参与外 ,大多数患者具有虹膜根部附着点靠前和 (或 )睫状体前位和 (或 )周边虹膜肥厚等非瞳孔阻滞因素参与 ,结果形成特殊的爬行性房角关闭。结论 中国人原发性闭青房角关闭机制呈多样性。建议建立以房角关闭不同机制为基础的青光眼分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分类法 房角关闭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近五年青光眼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50
3
作者 葛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0-716,共7页
由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致病基因筛选及功能测定、视神经损伤与保护、滤过术后瘢痕调控、干细胞培养与自然动物模型形成、流行病学研究等基本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因此有必要回顾我国近5年来青光眼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情况,... 由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致病基因筛选及功能测定、视神经损伤与保护、滤过术后瘢痕调控、干细胞培养与自然动物模型形成、流行病学研究等基本问题尚处于探讨阶段,因此有必要回顾我国近5年来青光眼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情况,分析青光眼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青光眼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青光眼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回顾性研究 基础研究 临床 流行病学研究 视神经损伤 干细胞培养 早期诊断 发病机制 功能测定
原文传递
北京市顺义县50岁及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和正常眼眼压的调查 被引量:113
4
作者 赵家良 睢瑞芳 +7 位作者 贾丽君 LeonB Ellwei 降丽娟 张承训 孙国强 张红 宋学峰 毛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目的 调查北京市顺义县≥ 5 0岁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和正常眼的眼压。方法  1996年 9~ 11月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顺义县调查了 5 5 5 5人 ,除进行视力和一般眼部检查外 ,还进行了有关青光眼的检查 ,如询问青光眼家族史和发作史 ,... 目的 调查北京市顺义县≥ 5 0岁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和正常眼的眼压。方法  1996年 9~ 11月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顺义县调查了 5 5 5 5人 ,除进行视力和一般眼部检查外 ,还进行了有关青光眼的检查 ,如询问青光眼家族史和发作史 ,测量前房深度和眼压 ,眼底检查时观察视乳头有无青光眼性改变。结果  4 880人完成了有关青光眼的检查 ,受检率为 87 85 %。青光眼的患病率为2 0 7% ,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为 1 6 6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为 0 2 9% ,继发性青光眼患病率为 0 12 %。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6 4 0 0 %的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有一定程度或严重损伤。双眼盲比例为 16 0 0 % ,均为≥ 6 0岁的患者。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和单眼低视力的比例分别为 17 0 0 %、2 3 0 0 %和 8 0 0 %。正常眼的眼压均值为 (13 5 3± 2 2 0 )mmHg(1mmHg =0 133kPa) ,随着年龄增长 ,眼压有下降趋势。结论 就青光眼的患病率和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而言 ,青光眼是严重的致盲眼病。≥ 5 0岁人群中 ,正常眼的眼压均值比预想值低。在这些人群中筛查青光眼时 ,应将正常眼压上限值降低至 18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顺义县 青光眼 患病率 眼内压 中年人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128
5
作者 姚克 吴仁毅 +2 位作者 徐雯 陈佩卿 尹金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 评价 3 5mm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三联手术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并比较常规巩膜瓣和隧道巩膜瓣 2种小切口三联手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 3 5mm常规巩膜瓣或隧... 目的 评价 3 5mm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三联手术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并比较常规巩膜瓣和隧道巩膜瓣 2种小切口三联手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 3 5mm常规巩膜瓣或隧道巩膜瓣切口对 42例 (4 4只眼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行三联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 3~ 6个月 ,平均眼压 (14 33± 3 6 8)mmHg(1mmHg=0 133kPa) ,较术前降低 10 35mmHg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术后 1周和 3~ 6个月 ,视力≥ 0 5者分别为 33只眼 (75 0 % )及 37只眼 (84 1% ) ;术后 1周平均散光度 (1 2 9± 0 93)D ,较术前增加0 17D ,术后 3~ 6个月平均散光度 (1 12± 0 73)D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根据Kronfeld分类 ,Ⅰ、Ⅱ型功能滤过泡占 79 5 % ,非功能Ⅲ型滤过泡占 2 0 5 %。 2种切口术后眼压、视力、散光度和滤过泡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和安全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联合手术 ;常规巩膜瓣三联手术与隧道巩膜瓣三联手术的疗效无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IOL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5
6
作者 裴锦云 林羽 杨海燕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906-909,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黄河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PACG 合并白内障患者71 例,共98 眼...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黄河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PACG 合并白内障患者71 例,共98 眼;男21 例(30 眼),女50 例(68 眼),年龄53~94 岁,平均(73.94±6.43)岁.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47 例,64 眼,为急闭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展期24 例,34 眼,为慢闭组.观察并比较2 组患者手术前后矫正视力、眼压(IOP)、房角、中央前房深度(CCT)、降眼压药物使用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 个月.结果随访期末,2 组术后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CCT 较术前明显加深,房角较术前均明显增宽,降眼压药物(点及口服)应用数量减少(P 〈 0.01),2 组间术前和术后视力、IOP、房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 组间术前和术后CCT 均是慢闭组高于急闭组(P 〈 0.05);慢闭组术后无药物眼压控制率为76.5%(26/34),8 只眼需点眼药(0.50±0.12)次,而急闭组为100%(64/64),术后均未用药.2 组共有14 眼发生角膜水肿,8 眼出现虹膜纤维性渗出,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PACG 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 白内障 房角分离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05
7
作者 汪军 陈虹 张舒心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组 1998年 10月~ 1999年 10月期间连续收治的 3 5 2例青光眼住院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 共... 目的 讨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组 1998年 10月~ 1999年 10月期间连续收治的 3 5 2例青光眼住院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 共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495只眼 ,其中 117只眼发生浅前房 ,发生率为 2 3 64 %。小梁切除术为 19 2 % ( 15 /78) ,小梁切除术 +MMC为 3 2 %( 93 /2 91) ,青光眼联合白内障的三联手术为 7 1% ( 9/2 6)。浅前房发生在术后 1~ 7天 ,其中滤过过畅 3 6只眼 ( 3 0 77%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3 4只眼 ( 2 9 0 6% )、结膜瓣渗漏 2 7只眼 ( 2 3 0 8% )、恶性青光眼 15只眼 ( 12 8% )、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3只眼 ( 2 5 6% )、脉络膜上腔出血 2只眼 ( 1 71% )。需要手术治疗的 3 5只眼 ,其余 82只眼仅通过保守治疗均能恢复前房。结论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 ,其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结膜瓣渗漏及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以小梁切除术 +MMC的发生率最高 ,MMC不但能阻止滤过泡的纤维化 ,而且能使房水分泌减少。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滤过术 浅前房 手术并发症 处理方法
原文传递
北京农村及城市特定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调查及其筛查方法评价 被引量:80
8
作者 徐亮 陈建华 +11 位作者 李建军 罗灵 杨桦 张蓉秀 孙秀英 郑远远 宋维贤 施玉英 张士元 孙葆忱 赵家良 马斌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26-732,共7页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 4 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的患病率 ,评价POAG的筛查方法。方法 于 2 0 0 1年 6~ 10月 ,采取逐户上门登记的方法 ,对北京市区北部 5个社区和北京郊区南端 3个自然村的 4 0岁以上人群进行眼病流行病...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 4 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的患病率 ,评价POAG的筛查方法。方法 于 2 0 0 1年 6~ 10月 ,采取逐户上门登记的方法 ,对北京市区北部 5个社区和北京郊区南端 3个自然村的 4 0岁以上人群进行眼病流行病学调查。青光眼筛查的现场检查项目包括矫正视力、验光、倍频视野计检测、非接触眼压计测定、VanHerick法评估周边前房深度、眼底照相。凡可疑青光眼及青光眼患者均进行青光眼标准检查 ,包括复查眼压、前房角镜检查、Octopus自动视野计的阈值视野检查、眼底立体照相。结果 农村及城市实查人数分别为 1980人和 2 4 71人 ,共计 4 4 5 1人 ,应答率分别为 79 5 8%和 87 13%。男性人群中农村及城市POAG的患病率分别为 1 97%和 2 0 7% ,女性人群中农村及城市POAG的患病率分别为 1 0 4 %和 1 4 2 %。POAG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上升曲线呈指数变化。诊断的青光眼患者中 ,约 5 0 %初次测定眼压 <2 1mmHg (1mmHg =0 133kPa)。本调查中新发现的POAG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占 92 30 %和 87 30 % ;POAG单眼致盲率在农村和城市分别为 15 4 0 %和 10 90 %。结论 采用眼底照相对视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所检出的青光眼患病率高于国内以往的研究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AG 患病率 筛查方法 眼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人群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农村 结论 研究结果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2
9
作者 胡宏阁 王钰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9-571,575,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及不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89例(9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眼分为两组,A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 目的对比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及不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89例(9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眼分为两组,A组49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B组49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结构等。结果 A组术后1 a眼压为(14.34±3.64)mm Hg(1 k Pa=7.5 mm Hg),比术前眼压(34.65±6.53)mm 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P<0.05)。B组术后1 a眼压为(16.26±4.91)mm Hg,比术前(35.15±6.27)mm Hg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5,P<0.05)。术后1 a两组间眼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A组绝对成功30眼(61.22%),相对成功9眼(18.37%),总成功率79.59%。B组绝对成功27眼(55.10%),相对成功7眼(14.29%),总成功率69.39%。两组间的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86,P>0.05)。A组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3.24±0.38)mm较术前(2.04±0.31)mm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P<0.05)。B组术后1个月中央前房深度(3.05±0.36)mm较术前(2.01±0.29)mm亦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5)。术后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5,P>0.05)。术后1个月行房角检查:A组40眼前房角全部开放,9眼残留小于45°的锥状或堤坝状粘连。B组10眼3个象限残留房角粘连,19眼2个象限残留房角粘连,20眼有小于1个象限的房角粘连。两组视力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对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结构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角分离术 超声乳化术 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需重视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1
10
作者 姚克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随着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增多,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来同时解决青光眼和白内障疾病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显微技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手术方式可供选择,这要求我们眼科临床医师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技... 随着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增多,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来同时解决青光眼和白内障疾病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显微技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手术方式可供选择,这要求我们眼科临床医师灵活应用所掌握的技术,综合考虑患者的特点,采取对患者最有益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外科手术 选择性
原文传递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72
11
作者 张秀兰 葛坚 +3 位作者 蔡小于 杜绍林 凌运兰 林明楷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5-699,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症,对临床收治的63例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处理:单纯抗青光眼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三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和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拟订手术适应症,对临床收治的63例7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处理:单纯抗青光眼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Trab)、青-白联合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trabeculectomy+IOL,PhacoTrab+IOL)和单纯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囊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比较不同适应症下三种手术方式初步的临床疗效。包括眼压控制情况、前房深度和房水流畅系数(C值)的变化,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房角和滤过泡,以及用抗青光药物辅助情况及并发症等。随访时间平均(11.7±4.9)个月。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术后在随访期内均能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三组P值均<0.001),前房深度: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术后明显较术前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但Trab组术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UBM观察房角:PhacoTrab+IOL和Phaco+IOL组明显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相应组C值术后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01和<0.01),Trab组房角变化不明显,但术后C值较术前亦有改善(P<0.001);三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最轻者为Phaco+IOL组;远期并发症Trab组有5眼发生低眼压。最后对视力的变化也作了讨论。结论不同手术方式适合不同的病人情况。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具有相对房角开放和C值改善以及视力提高等优势,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选择性手段之一,但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原文传递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2
12
作者 刘奕志 葛坚 程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手术对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 2 35例 (2 6 2只眼 ) ,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同时对固定的小...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及手术对滤过泡的影响。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 2 35例 (2 6 2只眼 ) ,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同时对固定的小瞳孔进行扩张或采用括约肌切开与缝合术。结果 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 ,视力≥ 0 5者占 74 0 % ;术后平均眼压升高 3 0 8mmHg(1mmHg =0 133kPa)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瘢痕化。结论 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可提高视力 ,同时可保持滤过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青光眼 滤过术 手术后 超声乳化术
原文传递
复方卡波姆诱发的兔高眼压模型与其它兔高眼压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徐岩 陈祖基 宋洁贞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 建立适用于研究抗青光眼药物降眼压作用及保护视神经作用的兔青光眼模型。方法 将 2 1只兔随机分为Ⅰ、Ⅱ、Ⅲ及Ⅳ组 ,分别对其前房内注射复方卡波姆、甲基纤维素及复方甲基纤维素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诱发青光眼 ,并对 4种药物... 目的 建立适用于研究抗青光眼药物降眼压作用及保护视神经作用的兔青光眼模型。方法 将 2 1只兔随机分为Ⅰ、Ⅱ、Ⅲ及Ⅳ组 ,分别对其前房内注射复方卡波姆、甲基纤维素及复方甲基纤维素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诱发青光眼 ,并对 4种药物诱发的青光眼模型进行观察。结果 Ⅰ组高眼压持续 2 0~ 5 0d ,平均眼压为 2 9~ 35mmHg(1mmHg=0 133kPa) ,眼压峰值为 37~ 4 5mmHg,青光眼模型成功率为 91 7%。Ⅱ及Ⅲ组模型有 10 %~ 2 0 %的兔眼眼压升高持续 3~ 4d ,如按眼压为2 2mmHg持续 1周的标准判断 ,Ⅱ及Ⅲ组模型均不理想。Ⅳ组眼压平均升高 3mmHg ,持续 7d ,亦为失败模型。结论 复方卡波姆诱发的兔青光眼模型具有引起眼压中度、稳定升高的时间长 ,方法简单 ,易于操作和控制等优点。可用于对青光眼性视神经视网膜损害的研究及对抗青光眼药物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姆 青光眼 疾病模型 复方卡波姆 动物实验 抗青光眼药
原文传递
北京农村及城市特定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4
14
作者 徐亮 张莉 +9 位作者 夏翠然 李建军 胡莲娜 马科 陈英杰 范桂芝 宋维贤 施玉英 张士元 孙宝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01年6—10月,对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特定区域40岁以上的4451人进行青光眼筛查,其中农村1980人,城市2471人,男性1939人,女性2512人。检查项...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01年6—10月,对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特定区域40岁以上的4451人进行青光眼筛查,其中农村1980人,城市2471人,男性1939人,女性2512人。检查项目包括采用vanHerick法和前房角镜检查法检测周边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常规检测视力、眼压、屈光状态并行眼底照相和阈值视野检测。对可疑青光眼和青光眼患者进行青光眼的标准检查。结果本次调查40岁以上人群农村及城市的应答率分别为796%(1980/2488)和871%(2471/2836);人群PACG的患病率为12%[95%可信区间(CI)为09%~15%]。其中农村PACG患病率为16%(95%CI为12%~20%),高于城市的11%(95%CI为08%~14%);女性PACG的患病率为17%(95%CI为13%~21%),高于男性的08%(95%CI为05%~11%);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并有一患病率骤升的年龄段。农村PACG患病率骤升的年龄段(60~69岁)较城市患病率骤升的年龄段(70岁以上)早10年。农村PACG单眼低视力(393%)及单眼盲(286%)的比率高于城市(分别为206%和147%)。随年龄增大,屈光度增加,周边前房深度也逐渐变浅。结论PACG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PACG患病率与周边前房深度、屈光状态、性别、年龄因素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05,41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前房深度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屈光状态 人群 CI 男性 农村 结论 中华
原文传递
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和术后早、中期并发症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56
15
作者 王宁利 吴河坪 +3 位作者 叶天才 陈秀琦 曾明兵 范志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9-334,共6页
目的 评价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和术后早、中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 8例 (2 5 8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按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匹配后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 (14 ... 目的 评价非穿透小梁手术术中和术后早、中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 8例 (2 5 8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按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匹配后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术 (14 2只眼 ) ,另一组行小梁切除术 (116只眼 )。非穿透小梁手术组和小梁切除术组患者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 (31 85± 4 83)mmHg(1mmHg =0 133kPa)和 (32 5 9± 4 6 2 )mmHg。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及术中、术后 3个月内的并发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眼压 :非穿透小梁手术组患者术后 7、14d ,1、3、6个月时 ,平均眼压分别为 (6 6 7± 2 4 3)mmHg、(11 4 2± 2 89)mmHg、(12 5 9± 2 2 4 )mmHg、(15 4 5± 1 82 )mmHg、(17 99± 1 80 )mmHg ;小梁切除术组患者眼压分别为 (4 87± 1 6 5 )mmHg、(10 4 8± 2 38)mmHg、(12 0 1± 2 83)mmHg、(15 0 1± 2 6 6 )mmHg、(17 4 8± 2 97)mmHg。术前、后 1~ 6个月 ,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无显著意义(t=1 2 8、1 78、1 5 5、1 6 0 ,P =0 2 0 2、0 0 77、0 12 4、0 112 )。术后 7d及 14d ,小梁切除术组平均眼压低于非穿透小梁手术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t=7 0 3、2 89,P <0 0 0 0 1、P =0 0 0 4 )。 (2 )视力 :两组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显微镜检查
原文传递
青光眼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61
16
作者 葛坚 白玉婧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8-12,共5页
手术是中国青光眼防治中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青光眼手术治疗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为经典小梁切除手术的进一步改良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其次为新型手术方式的依次推向临床,为广大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 手术是中国青光眼防治中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青光眼手术治疗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为经典小梁切除手术的进一步改良和完善,大大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其次为新型手术方式的依次推向临床,为广大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现将青光眼手术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手术治疗 眼压 激光治疗 方法
下载PDF
青光眼住院病人的构成及变化 被引量:54
17
作者 林明楷 葛坚 +1 位作者 陈慧怡 余克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37-939,共3页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 4 42 %、 2 1 73 %、 3 3 5 %、 6 3 2 %和 14 1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 ( 2 2 5 4% )逐年下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则逐年升高 (P <0 0 5 ) ;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包括GIG)中 ,年龄大于 40岁的占 80 97%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占82 0 9% ,年龄小于 40岁的 ,开角型青光眼占 89 62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1∶1 5 3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2 5 5∶1;皮质类因醇性青光眼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0~ 3 0岁 ,占 77 7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 ,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 ,40岁以下的男性群体则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疾病构成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8
作者 汪俊 崔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67-670,共4页
青光眼是不可逆盲的主要病因。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诊疗手段的进步,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特点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于不同的青光眼诊断标准和分类系统可以导致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而流行病学的特征又指导着临床的干预措施。因... 青光眼是不可逆盲的主要病因。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诊疗手段的进步,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特点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于不同的青光眼诊断标准和分类系统可以导致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而流行病学的特征又指导着临床的干预措施。因此青光眼流行病学状况对青光眼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青光眼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被引量:54
19
作者 刘磊 王涛 李志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8-182,I010,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结合A超检查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以了解急性发作时睫状环阻滞的状况。方法对27例(31只眼)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进行实时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与同一眼术前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影像进行对比...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结合A超检查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以了解急性发作时睫状环阻滞的状况。方法对27例(31只眼)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进行实时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与同一眼术前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影像进行对比观察;并以54只正常眼和72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作时,18只眼(58.1%)睫状体和晶体完全相贴,13只眼(41.9%)睫状体和晶体间有一间隙。睫状体厚度明显增厚(P<0.05)。11只眼(35.5%)可见睫状体上腔液。结论在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发病中,睫状体、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关系异常是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发病的原因。睫状体上腔液是造成睫状体、晶体阻滞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睫状环阻滞性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4
20
作者 彭爱民 周辉 汪昌运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46-748,共3页
目的 观运用丝裂霉素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 60例(60眼 )青光眼分为实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级 )。A ,B两组均运用丝裂霉素 ,A组术中加缝 2针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比较两组术后前房... 目的 观运用丝裂霉素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 60例(60眼 )青光眼分为实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级 )。A ,B两组均运用丝裂霉素 ,A组术中加缝 2针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A组发生浅前房 5例 ,B组发生 10例。A组和B组术后眼压在术后 2周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两组术后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分别为 83 2 8%± 7 2 %和 71 43 %± 9 4%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运用丝裂霉素的小梁切除术作可调整巩膜瓣缝线后 ,不仅能调控房水滤过量 ,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调整缝线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