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79
1
作者 刘树根 童崇光 +4 位作者 罗志立 戴苏兰 庞家黎 张国政 何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5,共5页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形成是由于岩石田深部调整作用引起扬子板块自南东往北西持续俯冲,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往南东持续推覆的结果。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可分...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形成是由于岩石田深部调整作用引起扬子板块自南东往北西持续俯冲,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往南东持续推覆的结果。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五个阶段:①被动大陆边缘发展阶段;②构造反转阶段;③前陆盆地早期补偿不足阶段;④前陆盆地中期补偿阶段;⑤前陆盆地晚期补偿过足阶段。前陆盆地能为该区石油、天然气、铅锌矿等矿藏的形成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盆地 演化 油气藏形成
下载PDF
Advances and Trends on Tube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ies 被引量:92
2
作者 YANG He LI Heng +3 位作者 ZHANG Zhiyong ZHAN Mei LIU Jing LI Guanju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1期1-12,共12页
As one kind of key components with enormous quantities and diversities, the bent tube parts satisfy the increasing needs for lightweight and high-strength product from both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aspects. The bent tu... As one kind of key components with enormous quantities and diversities, the bent tube parts satisfy the increasing needs for lightweight and high-strength product from both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aspects. The bent tub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high-end industries such as aviation, aerospace, shipbuilding, automobile, energy and health care. The tube bend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for lightweight product forming. Via the analysis of be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ultiple defects, advances on exploring the common issues in tube bending are summarized regarding wrinkling instability at the intrados, wall thinning (cracking) at the extrados, springback phenomenon, cross-section deformation, forming limit and process/ tooling design/optimization. Some currently developed bending techniques are reviewed in terms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urgent requirements of high-performance complex bent tube components with difficult-todeform and lightweight materials in aviation and aerospace field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corresponding challenges are presented for realizing the precise and high-efficiency tube bending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 bending forming LIGHTWEIGHT high strength defects AVIATION aerospace
原文传递
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成形与应用 被引量:86
3
作者 康永林 陈贵江 +1 位作者 朱国明 宋仁伯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9,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汽车发展现状及对汽车用高强钢使用性能的需求,综合分析了先进高强钢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的变形行为、成形技术及成形性、构件碰撞性能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 针对目前国内外汽车发展现状及对汽车用高强钢使用性能的需求,综合分析了先进高强钢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的变形行为、成形技术及成形性、构件碰撞性能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在先进高强钢(AHSS)的开发和应用上,面对来自客户和加工制造方面的挑战,需要搞清和解决先进高强钢微观组织的精细构成特征与变形过程中微观缺陷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高强钢板在动态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表征、高强钢板构件碰撞性能科学评估方法及体系。形成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成形及应用技术基础,为实现以节能减排和安全性为标志的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在中国的加快发展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先进高强钢 成形 节能 安全
原文传递
Friction stir based welding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processes,parameters,micro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A review 被引量:77
4
作者 G.K.Padhy C.S.Wu S.Gao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38,共38页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in the joining and processing of aluminium alloys and other softer structural alloys. Conventional FSW, however, has not been entirely successful in the joi...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in the joining and processing of aluminium alloys and other softer structural alloys. Conventional FSW, however, has not been entirely successful in the joining,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different desired materials essential to meet the sophis- ticated green globe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improving the process and transferring the existing friction stir knowledge base to other advanced applications, several friction stir based daughter technologies have emerged over the timeline, A few among these technologies are well developed while others are under the process of emergence. Beginning with a broad classification of the scattered fric- tions stir based technologies into two categories, welding and processing, it appears now time to know, compile and review these to enable their rapid access for reference and academia. In this review article, the friction stir based technologies classified under the categol^J of welding are those applied for join- ing of materials while the remnant are labeled as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FSP) technologies. This review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four general aspects of both the developed and the developing friction stir based technologies, their associated process parameters, metallurgical features of their products and their feasibility and application to various materials. The lesser known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emphas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welding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Friction stir scribe Friction stir riveting Friction stir channeling Friction stir forming Friction stir surfacing Friction sti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iction stir cladding
原文传递
天然气采输过程中水合物的形成与防止 被引量:72
5
作者 陈赓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9-91,共3页
根据文献数据 ,分析了天然气采输过程中形成水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认为 ,加注水合物抑制剂是防止水合物形成的重要措施 ,近期国外开发成功的动力学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 ,如N 乙稀基吡咯烷酮的聚合物 (NVP)、NVP的均聚物 (... 根据文献数据 ,分析了天然气采输过程中形成水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认为 ,加注水合物抑制剂是防止水合物形成的重要措施 ,近期国外开发成功的动力学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 ,如N 乙稀基吡咯烷酮的聚合物 (NVP)、NVP的均聚物 (PVP)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应引起充分地重视。此类抑制剂是在水合物形成晶核和生长的初期吸附在其表面 ,从而延缓了水合物晶体达到临界尺寸的生长速度。此类抑制剂虽价格较贵 ,但用量一般不超过 3% ,且药剂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同时指出 ,对高含硫天然气的采输而言 ,原料气脱水是防止水合物形成最有效的措施 ,而脱水工艺则以冷冻法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水合物 抑制剂 集输系统 密度 温度
下载PDF
镁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2
6
作者 周惦武 庄厚龙 +1 位作者 刘金水 彭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4-18,共5页
比较系统地综述了镁合金材料的研究开发概况、熔炼技术与铸造成型技术,分析了几种新型镁合金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超塑性镁基合金、镁基大块非晶、镁基复合材料以及镁基贮氢材料是开发镁合金材料潜在性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镁合金材料 熔炼 铸造成型 超塑性镁基合金 镁基大块非晶 镁基复合材料 镁基贮氢材料
下载PDF
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7
7
作者 杨伦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7,共3页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培养"四有"人才的重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的...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教育管理、培养"四有"人才的重任,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的前提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结构比较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显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 高校 辅导员工作 队伍建设
下载PDF
金属材料快速凝固激光加工与成形 被引量:54
8
作者 王华明 张凌云 +2 位作者 李安 蔡良续 汤海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62-967,共6页
报道近年来在先进金属材料快速凝固激光表面改性、金属间化合物高温耐磨耐蚀涂层新材料快速凝固激光熔覆制备技术、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等高性能金属零件快速凝固激光成形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包括 :钛合金激光表面合金化及激光... 报道近年来在先进金属材料快速凝固激光表面改性、金属间化合物高温耐磨耐蚀涂层新材料快速凝固激光熔覆制备技术、钛合金及高温合金等高性能金属零件快速凝固激光成形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包括 :钛合金激光表面合金化及激光熔覆表面改性、激光熔覆高温耐磨耐蚀多功能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小面相非平衡凝固液固界面结构及生长机制、钛合金及高温合金高性能零部件激光快速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快速凝固 激光 激光快速成形 激光表面改性
下载PDF
陶瓷成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学建 黄莉萍 +1 位作者 古宏晨 符锡仁 《陶瓷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30-234,共5页
成型技术是制备陶瓷材料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简单回顾了陶瓷成型方法的发展历程 ,着重综述了 90年代产生的几种新的成型技术 ,最后展望了陶瓷成型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陶瓷 成型 进展
下载PDF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钱大富 马静颖 洪小平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8-30,48,共4页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表现。富营养化能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可想象的变化。本文就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防治技术 形成 危害
下载PDF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期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赵靖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6,共4页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确定成藏期的基本原理是 ,油气藏形成时的油气水界面通常为水平界面 ,现今油气藏的各井油气水界面的古埋深点最早能够连成水平线 (面 )的地质时期就是成藏期。用此方法分析的结果 ,塔中地区石炭系油藏普遍形成于晚海西...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确定成藏期的基本原理是 ,油气藏形成时的油气水界面通常为水平界面 ,现今油气藏的各井油气水界面的古埋深点最早能够连成水平线 (面 )的地质时期就是成藏期。用此方法分析的结果 ,塔中地区石炭系油藏普遍形成于晚海西期 ,燕山期为调整再成藏时期 ,喜马拉雅运动期是调整再成藏和油藏定型时期 ;满西地区哈得 4油田CⅢ 油藏可能在石炭纪—二叠纪开始形成 ,以后经过多期改造 ,调整再成藏的时间主要为侏罗纪和晚第三纪 ;轮南地区三叠系古油藏在晚第三纪吉迪克组沉积期已形成 ,康村组沉积期是三叠系古油藏重要调整与侏罗系次生油藏的形成时期 ,库车组沉积期是调整再成藏时期。认为塔里木盆地目前发现的古生界海相油藏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 ,中生界油藏多是古生界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因构造变动及气侵作用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 ;克拉通区普遍出现油气藏晚期调整的现象 ,与中、新生代频繁而强烈的构造变动、克拉通区构造幅度普遍较低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大量高 过成熟气的注入有关。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海相油气成藏期 渍气水界面追溯法 原理
下载PDF
关于陶瓷成型工艺的讨论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懋强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6-470,共5页
陶瓷制造经历数千年历史 ,直到 2 0世纪中叶因为烧结理论的创立获得了飞速发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超细粉体制备和表征的发展 ,促使陶瓷工艺第二次大发展 .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型工艺技术没有突破 .压力成型不... 陶瓷制造经历数千年历史 ,直到 2 0世纪中叶因为烧结理论的创立获得了飞速发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超细粉体制备和表征的发展 ,促使陶瓷工艺第二次大发展 .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型工艺技术没有突破 .压力成型不能满足形状复杂性和密度均匀性的要求 .传统的湿法成型工艺可以获得复杂形状 ,但不能保证坯体的均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 压力成型 直接凝聚浇注成型 原位凝胶浇注成型 陶瓷 工艺
下载PDF
关于焊接残余应力形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1
13
作者 游敏 郑小玲 余海洲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54,58,共5页
分析了关于焊接残余应力形成过程描述的传统观点的局限性和不足 ,指出材料力学的”截面法”不能用于分析横向残余应力分量。认为在不考虑材料相变的前提下 ,焊缝金属冷却时收缩受制也是导致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重要原因。虽然残余压缩应... 分析了关于焊接残余应力形成过程描述的传统观点的局限性和不足 ,指出材料力学的”截面法”不能用于分析横向残余应力分量。认为在不考虑材料相变的前提下 ,焊缝金属冷却时收缩受制也是导致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重要原因。虽然残余压缩应变和残余收缩应变在导致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作用方面是等价的 ,但其机理却有本质的不同 ,区别二者有利于研究和开发新的焊接残余应力调控技术。对固有应变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补充 ,认为应统一到拉伸塑性应变上。用钢板上堆敷锡钎焊焊道的方法 ,在母材温升值低于塑性应变所需温差的条件下 ,由盲孔法测得了板上大范围分布的高值残余应力 ,且因焊道和母材的线膨胀系数差异较大 ,其应变测试值与环境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残余应力 形成机制 受制收缩 固有应变
下载PDF
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叶久新 陈明安 +1 位作者 周健 付杰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论述了镁合金的性能优点 ,介绍了镁合金材料及其熔炼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及镁合金普通压铸法、真空压铸法、半固态压铸、触模成型和喷射成型等成型工艺的特点 ,指出了我国镁合金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镁合金 熔炼 成型 应用
下载PDF
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成藏指数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宁 陈宝宁 翟剑飞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8,共5页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 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是成藏动力 (即剩余围岩压力 )与成藏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前者大于后者的条件被满足时才可能成藏。根据对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和大量测试数据统计结果 ,将压汞实验中进汞 50 %时所对应的排驱压力定义为等效排烃压力 ,用于定量评价油气初次运移进入岩性圈闭的阻力大小。等效排烃压力的大小主要与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 ,根据东营凹陷 12 82块压汞测试样品的统计结果 ,得出根据孔隙度、渗透率计算等效排烃压力的相关公式。成藏指数是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之比的无因次量 ,其值越大越利于砂体形成岩性油气藏 ,越小越不利于成藏。给出应用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评价东营凹陷牛庄地区两个沙三中亚段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的实例。钻探结果证实 ,等效排烃压力和成藏指数是定量评价砂岩透镜体成藏条件的有效参数 ,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图 2表 1参 6(王孝陵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形成 成藏指数 成藏动力系统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型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34
16
作者 余剑英 周祖福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2-24,31,共4页
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的材料组成,综述了CFRTP的主要制备技术、成型方法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复合材料 成型 CFRTP 制备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上古生界气藏成藏机理 被引量:29
17
作者 赵林 夏新宇 洪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区上古生界煤系气源岩生气强度大 ,大部分地区生气强度大于 40× 1 0 8m3/km2 ;丰富的气源和良好的储盖条件表明中部气区具备形成大型上古生界气藏的条件。气藏的分布受气源、砂体分布、盖层的质量和分布所控制...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区上古生界煤系气源岩生气强度大 ,大部分地区生气强度大于 40× 1 0 8m3/km2 ;丰富的气源和良好的储盖条件表明中部气区具备形成大型上古生界气藏的条件。气藏的分布受气源、砂体分布、盖层的质量和分布所控制。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三叠纪—早白垩世 ,天然气向北、北东方向大规模运移 ;第二阶段是早白垩世后 ,天然气难以大规模运移 ,上古生界气源岩生成天然气主要就近聚集成藏 ,局部鼻隆构造起到了使天然气相对富集的作用。中部气区上古生界气藏的形成主要与第二阶段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保存有关。今后该区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应是中部气区上古生界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天然气运移 成藏形成
下载PDF
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的思考 被引量:37
18
作者 谢轶茵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9-221,共3页
构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高校文化的发展,本文尝试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教育两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文化氛围 构建
下载PDF
深盆气预测与评价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明诚 李先奇 尚尔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共2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预测及评价中的两个问题提出看法。①致密储集层的问题。深盆气的有效储集层必须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就致密化,“甜点”也应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形成。陆相盆地致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很强,很难形成满盆... 对鄂尔多斯盆地深盆气预测及评价中的两个问题提出看法。①致密储集层的问题。深盆气的有效储集层必须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就致密化,“甜点”也应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之前形成。陆相盆地致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很强,很难形成满盆都是深盆气的局面。在预测和评价深盆气时,既要“定时”地研究致密储集层的形成,也要“定时”地研究致密储集层中“甜点”的形成。②深盆气的压力问题。深盆气的压力旋回是由最初的正常静水压力到异常高压,再由异常高压演变为异常低压,最终又演变为常压,反映深盆气由形成到消亡的地质历程。深盆气的负压值越低,在时空上就越接近于深盆气消亡。地下流体形成异常低压受多种因素影响,没有多个实测负压的点值来控制,或没有致密储集层连续展布为保证,用相同高度的气柱代替水柱预测和定量评价深盆气有一定风险。图2参5(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盆气 预测 评价 致密储集层 异常压力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产业形成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0
20
作者 陈永武 胡爱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23,共5页
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极为丰富 ,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陆上埋深 2 0 0 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 30×1 0 1 2 ~ 35× 1 0 1 2 m3,2 0 0 0m以深的煤层气资源量达 67× 1 0 1 2 m3。目前中国煤层气产业面临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机遇 ... 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极为丰富 ,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陆上埋深 2 0 0 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 30×1 0 1 2 ~ 35× 1 0 1 2 m3,2 0 0 0m以深的煤层气资源量达 67× 1 0 1 2 m3。目前中国煤层气产业面临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机遇 ,主要表现在 :①在洁净能源和环保的双重要求下 ,我国政府重视煤层气开发利用 ,优惠政策纷纷出台 ;②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 ,已成为世界煤层气工业关注的焦点 ;③国内煤层气自营勘探轰轰烈烈 ,成效显著 ;④全国煤层气规范管理正步入正轨。目前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我国输气管网基本建设相当薄弱 ,煤层气长输管网应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②我国虽然基本掌握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工程技术 ,但远不够完善 ,对其核心技术应在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组织协同攻关 ;③中国缺乏寻找煤层气高渗富集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增加了勘探风险 ,应尽快启动系统研究工程 ;④中国煤层气赋存条件与美国有较大差别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应尽快启动低、高阶煤煤层气基础理论研究 ;⑤建议国家给予更加优惠的煤层气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产量预测 储量 发展战略 中国 产业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