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外基质促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及β_3整合素和粘着斑激酶表达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智敏 韩梅 温进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 (ECM)蛋白促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与 β3整合素及粘着斑激酶 (FAK)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细胞迁移实验观察骨桥蛋白 (OPN)和纤连蛋白 (FN)对VSMC迁移活性的影响 ,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探讨 β3整合素...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 (ECM)蛋白促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迁移与 β3整合素及粘着斑激酶 (FAK)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细胞迁移实验观察骨桥蛋白 (OPN)和纤连蛋白 (FN)对VSMC迁移活性的影响 ,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探讨 β3整合素、FAK和转录因子Gax表达与细胞迁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VSMC经 1 0、2 0mg/LOPN和 2 0mg/LFN处理后 ,迁移活性分别达对照组的 1 36、1 57和 1 2 6倍 (P <0 0 5)。用相同浓度 (2 0mg/L)OPN和FN刺激细胞 ,随着作用时间延长 ,VSMC迁移距离逐渐增加。Western印迹和RT -PCR结果证实 ,两种基质蛋白促进VSMC迁移与诱导 β3整合素和FAK基因表达及抑制转录因子Gax表达有关。结论 :β3整合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蛋白 血管平滑肌 结合素类 局部粘着 Β3整合素 粘着斑激酶
下载PDF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BIGH3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微丽 邹留河 +2 位作者 潘志强 金涛 于洁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LCD)患者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2002年7至11月来我院就诊的8例不伴有全身淀粉样物质沉积的LCD患者,自静脉血提取全血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BIGH3基因目的片段,并对其进行DNA直接测序... 目的探讨中国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LCD)患者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对2002年7至11月来我院就诊的8例不伴有全身淀粉样物质沉积的LCD患者,自静脉血提取全血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BIGH3基因目的片段,并对其进行DNA直接测序;同时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照裂隙灯显微镜外眼像。收集32名正常人静脉血样进行同样检测,作为对照。结果3例检出BIGH3基因第4外显子的R124C突变(417位点碱基C→T),呈杂合子,临床表现为典型的LCDⅠ型;另外5例检出第14外显子的H626R突变(1924位点碱基A→G),亦为杂合子,该型临床表现介于LCDⅠ型与LCDⅢ或ⅢA型之间,为一中间类型。结论中国LCD患者中既存在引起LCDⅠ型的R124C突变,也存在H626R突变。因此,H626R突变并非是英国和法国特有的类型,也可为亚洲患者的一种基因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营养不良 格子状 患者 聚合酶链反应(PCR) BIGH3基因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基因突变类型 淀粉样物质沉积 DNA直接测序 临床表现 LCD 2002年 细胞DNA 第4外显子 静脉血样 中间类型 杂合子 正常人 ⅢA型 中国 碱基 位点
原文传递
Reis-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TGFBI基因突变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欣 刘祖国 +6 位作者 李勤 李冰 王薇 谢培英 藤木庆子 村上晶 金井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Reis 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TGFBI基因的突变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于彼此无亲缘关系的两家系 10例患者及其家族中 2名正常成员进行基因分析。采取外周血 10ml,制备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合... 目的 探讨中国Reis 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TGFBI基因的突变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于彼此无亲缘关系的两家系 10例患者及其家族中 2名正常成员进行基因分析。采取外周血 10ml,制备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合成的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TGFBI基因的第 4、12外显子,将基因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相应基因序列。结果两家系均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表现为角膜上皮下及前弹力膜中细小的颗粒状混浊,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融合、扩大呈地图样外观,符合Reis 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地图型的诊断。基因序列分析呈现TGFBI基因第 124密码子第二个碱基G→T碱基点突变,导致精氨酸转变为亮氨酸(R124L)。结论 中国Reis 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两家系均呈现R124L基因突变,表现为Reis Bü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地图型改变。基因分析将为疾病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营养不良 患者 家系 基因突变 诊断 基因分析 年龄增长 地图 弹力 结论
原文传递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标志物探索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靖 陈少源 +2 位作者 王玉 肖坚 刘远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择期PCI术后的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骨膜素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220例首次确诊为STEMI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择期PCI术后的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样转录因子1(sTLT-1)、骨膜素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220例首次确诊为STEMI患者,均行择期PCI,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67例和无MACE组153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sTLT-1、骨膜素水平,探讨其变化与MACE发生的关系。结果 2组Killip分级、血清sTLT-1、骨膜素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血清sTLT-1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1.124~4.23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46%和78.52%,骨膜素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1.135~3.21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69%和74.38%,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5%CI:1.146~2.23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34%和83.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Ⅳ级、血清sTLT-1水平>0.63μg/L、骨膜素水平>40.35μg/L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TLT-1、骨膜素水平与MACE发生概率呈正比,其水平检测对于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血小板黏附
下载PDF
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昌媛 章平肇 +3 位作者 张福仁 刘杰 田洪青 余龙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 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 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存在错义突变 (C220G)和无义突变(R476X)。在50个正常汉族人的ECM1基因中未发现有突变。患者父亲为突变 C220G的携带者,而母亲为突变R476X的携带者。患者的子女、同胞及同胞子女中大部分为突变C220G 或R476X的携带者。结论本类脂质蛋白沉积症家系存在新的ECM1基因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蛋白累积病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突变 基因突变检测 蛋白沉积症 家系 脂质 基因突变位点 细胞外基质蛋白 M1基因
原文传递
Biomaterials for spinal cord repair 被引量:10
6
作者 Agnes E. Haggerty Martin oudega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45-459,共15页
Spinal cord injury (SCI) results in permanent loss of function leading to often devastating pers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permanence of SCI is that damaged axons do not regener... Spinal cord injury (SCI) results in permanent loss of function leading to often devastating pers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permanence of SCI is that damaged axons do not regenerate, which prevents the re-establishment of axonal circuits involved in function. Many groups are working to develop treatments that address the lack of axon regeneration after SCI. The emergence of biomaterials for regeneration and increased collaboration between engineers,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scientists, and clinicians hold promi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herapies for SCI. A plethora of biomaterials is available and has been tested in various models of SCI. Considering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contusion injuries, we primarily focus on polymers that meet the specific criteria for addressing this type of injury. Biomaterials may provide structural support and/or serve as a delivery vehicle for factors to arrest growth inhibition and promote axonal growth. Designing materials to address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damag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crucial and possible with current technology. Here, we review the most prominent materials, their optim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repairing and regenerating damaged axons following S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cord injury axon regeneration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functionalrecovery growth factor guidance injury and repair spinal motor neuron
原文传递
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基质GLA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雪英 姜醒华 +2 位作者 赖晓阳 方向南 杨雅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3-838,共6页
目的 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SD大鼠基质GLA蛋白(MGP)表达的影响,探讨雌二醇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 36只10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雌二醇组、对照组,每组12只.去卵巢组、雌二醇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雌二醇组在... 目的 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SD大鼠基质GLA蛋白(MGP)表达的影响,探讨雌二醇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 36只10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雌二醇组、对照组,每组12只.去卵巢组、雌二醇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雌二醇组在去卵巢3周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肌内注射;对照组仅切除卵巢附近的相当于卵巢大小的脂肪组织;各组大鼠每3周留取血清及尿液,至术后15周处死大鼠,取子宫、腰椎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大鼠腰椎骨密度;ELISA法检测血清MGP、雌二醇水平及尿液MG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腰椎组织中未梭化MGP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腰椎组织中MGP mRNA的表达.结果(1)术后15周,去卵巢组大鼠子宫内膜萎缩,腰椎骨小梁结构破坏最明显.术后15周血清雌二醇水平去卵巢组为 (454±66)pmol/L,对照组为(527±77)pmol/L,雌二醇组为(556±80)pmol/L,去卵巢组与其他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去卵巢组、对照组骨密度分别为(0.279 ±0.024)、(0.263±0.030)、(0.295 ±0.024)g/cm2,去卵巢组与其他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雌二醇干预后血清及尿液中MGP出现动态变化.去卵巢组及雌二醇组血清MGP水平均下降,术后9周去卵巢组下降至(104 ±6)ng/L,下降最明显,雌二醇组下降至(134±6)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至术后15周尿液中MGP 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雌二醇组从术后12周起尿液中MGP水平开始上升,至术后15周时为(110.0±3.4)ng/L,去卵巢组为 (86.5±2.5)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去卵巢组腰椎组织中可见未梭化MGP蛋白呈棕色阳性表达,其他各组表达不明显.(4)腰椎组织中MGP mRNA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钙结合蛋白质类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阉割 大鼠 Sprague-Dawley
原文传递
猴实验性青光眼视乳头筛板细胞外基质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扬 马科 徐亮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5,W007,共4页
目的 研究猴实验性青光眼视乳头筛板细胞外基质的改变 ,探讨眼压增高对筛板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 (ABC法 )观察 9只猴早、中、晚期青光眼模型筛板中 ,Ⅳ型胶原蛋白、层连接蛋白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猴视乳头相比 ,早、... 目的 研究猴实验性青光眼视乳头筛板细胞外基质的改变 ,探讨眼压增高对筛板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 (ABC法 )观察 9只猴早、中、晚期青光眼模型筛板中 ,Ⅳ型胶原蛋白、层连接蛋白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猴视乳头相比 ,早、中期青光眼模型视乳头筛板无明显变化。晚期青光眼视乳头筛板前区和筛板部Ⅳ型胶原蛋白和层连接蛋白阳性染色物明显增多 ,筛板后陷、重叠及融合。结论 青光眼病理过程中的眼压增高 ,可引起视乳头筛板细胞外基质发生特异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盘 筛板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免疫酶技术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整合素β_3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与不孕症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化丽 曲陆荣 +1 位作者 张颐 何丽霞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6-151,共6页
对生育组31例,原因不明不孕组3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整合素β3及细胞外基质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纤维(CL)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调控妊娠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整合素... 对生育组31例,原因不明不孕组3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整合素β3及细胞外基质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纤维(CL)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调控妊娠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整合素β3在生育组腺上皮细胞分泌中期出现,持续至分泌晚期,而不孕组分泌期无表达;细胞外基质在生育组分泌中期呈强表达,早期次之,晚期较弱;不孕组在分泌各期表达均高于生育组。结论认为整合素β3FN、LN和Ⅳ型CL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上呈周期性变化参与子宫内膜的功能变化及胚泡的着床环节,其异常表达可致着床失败而不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子宫内膜 整合素Β3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莉莉 蔡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8-411,共4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是新生儿呕吐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其病因未明。综述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如下:①遗传为重要因素;②平滑肌细胞神经分布异常;③幽门肌缺乏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NANC)致幽门环肌失松驰;④细胞外基质蛋白(E...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是新生儿呕吐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其病因未明。综述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如下:①遗传为重要因素;②平滑肌细胞神经分布异常;③幽门肌缺乏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NANC)致幽门环肌失松驰;④细胞外基质蛋白(ECM)数量异常且胶原合成活性增强,可致幽门肿块坚韧;⑤肥厚幽门环肌中IGF!I等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局部表达增加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发病机制 遗传性 神经分布 胞外基质蛋白 生长因子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一峰 胡启辉 +2 位作者 杜毅超 付文广 夏先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97,共7页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微环境对癌组织的影响受到重视,其中细胞外基质(ECM)作为HCC组织的重要微环境成分,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肿瘤的生长、凋亡、耐药、侵袭、转移等。纤连蛋白(FN...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微环境对癌组织的影响受到重视,其中细胞外基质(ECM)作为HCC组织的重要微环境成分,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肿瘤的生长、凋亡、耐药、侵袭、转移等。纤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胶原蛋白(COL)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硬度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ECM各蛋白成分在HCC中的特殊作用,若盲目降解或敲除ECM中任意蛋白成分,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加速HCC的进展。所以需要探索某种特定的方法用于靶向调节ECM中成分,精准控制ECM重塑,从而调控HCC的发生发展。HCC微环境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环境,为了尽可能模拟HCC细胞所处微环境,运用多种ECM蛋白成分而非单一成分联合培养HCC细胞以探究ECM多成分对细胞的共同作用是可行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基质硬度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蛋白1表达水平与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浩 李建生 +4 位作者 英卫东 许戈良 马金良 任维华 王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C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ECM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CC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ECM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ECM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间的关系。结果117例HCC患者及53例正常对照血清ECM1中位表达浓度分别为166.39、108.0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05,P〈0.001)。血清ECM1浓度与肿瘤大小(Z=-3.454,P=0.001)、肿瘤结节数(Z=-2.201,P=0.028)、血管侵犯(Z=-4.685,P〈0.001)和TNM分级(Z=-4.610,P〈0.001)有关。ECM1低表达组患者(180pg/ml)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180pg/ml)。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血清中ECM1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ECM1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肝癌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肿瘤复发 局部
原文传递
壳聚糖和明胶材料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鲁华 杨飞 +2 位作者 公衍道 赵南明 张秀芳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5,共7页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材料。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明胶及壳聚糖与明胶共混材料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材料上培养细胞,采集培养后第1天和第5天的图像,在培养24、72、120h时做MTT实验。此外,还用酶联免...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材料。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明胶及壳聚糖与明胶共混材料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在不同材料上培养细胞,采集培养后第1天和第5天的图像,在培养24、72、120h时做MTT实验。此外,还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方法测量了材料吸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数量,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与材料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脱乙酰度高的壳聚糖材料能较好地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粘附、铺展和生长,可能是一种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脱乙酰度 细胞外基质蛋白 明胶 血管平滑肌细胞 明胶材料
下载PDF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艳桐 范志朋 《口腔生物医学》 2024年第4期223-228,共6页
本文将简要论述牙髓干细胞等牙源性干细胞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外信号分子和生物支架材料等在其中可能的调控作用,以期促进干细胞或干细胞衍生物介导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再生。
关键词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牙髓干细胞 细胞外基质蛋白 细胞外信号分子 成牙分化
下载PDF
布洛芬与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增殖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鹏 郑昱新 +1 位作者 曹月龙 石关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68-671,共4页
目的 探讨布洛芬与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OA)滑膜细胞增殖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表达的影响.方法 布洛芬与氨基葡萄糖含药血清培养早期和晚期滑膜细胞,四唑氮化合物/黄嘌呤氧化酶(MTS/PMS)法测定吸光度(A)值,hCOMP定量试... 目的 探讨布洛芬与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OA)滑膜细胞增殖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表达的影响.方法 布洛芬与氨基葡萄糖含药血清培养早期和晚期滑膜细胞,四唑氮化合物/黄嘌呤氧化酶(MTS/PMS)法测定吸光度(A)值,hCOMP定量试剂盒测定COMP含量.采用等方差假设双侧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通过MTS/PMS法观察确定布洛芬与氨基葡萄糖含药血清培养滑膜细胞观察点在第5~7天;氨基葡萄糖含药血清培养滑膜细胞A值[晚期组(0.054±0.021),早期组(0.777±0.034)]低于正常血清对照组(P<0.05).布洛芬[晚期组(35.4±1.9),早期组(46.0±2.2)]与氨基葡萄糖含药血清[晚期组(36.6±1.3),早期组(48.8±1.3)]对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表达也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结论 氨基葡萄糖可以抑制体外培养早期和晚期膝OA患者滑膜细胞增殖,而布洛芬与氨基葡萄糖皆可抑制体外培养滑膜细胞分泌CO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 骨关节炎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软骨寡聚基质蛋门
原文传递
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促进SHI-1细胞体外侵袭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振江 陈子兴 +4 位作者 岑建农 黄明德 何军 邱桥成 姚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白血病SHI-1细胞互相接触对后者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白血病患者BMSC及其条件培养液,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白血病SHI-1细胞互相接触对后者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白血病患者BMSC及其条件培养液,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在细胞SHI-1和BMSC中的表达。按1?10比例将BMSC与SHI-1细胞进行混合,接种于铺有matrigel基质胶的Transwell小室内,并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或EMMPRIN功能阻断抗体,或以BMSC条件培养液进行侵袭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共同培养前后SHI-1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2,TIMP-2)和CXCR4 mRNA表达的改变。应用ELISA法测定无血清培养上清液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含量。结果:SHI-1和BMSC细胞均表达EMMPRIN。SHI-1细胞与BMSC共培养后,其侵袭能力有显著提高,但能被CXCR4和EMMPRIN抗体阻断,条件培养液未明显提高SHI-1细胞的侵袭能力。共同培养后,SHI-1细胞的MMP-2、MMP-9、TIMP-2和CXCR4 mRNA以及无血清上清液中SDF-1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白血病患者的BMSC与白血病SHI-1细胞接触时,前者可通过其细胞表面的多种分子途径来诱导SHI-1细胞跨matrigel侵袭能力的提高,这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细胞向髓外浸润的一种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骨髓基质细胞 白血病浸润 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牙周韧带细胞几种基质表达和碱性磷酸酶分泌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平 郝建军 史俊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培养的5~7代人牙髓细胞和牙周韧带细胞几种基质表达和碱性磷酸酶分泌的情况。方法:细胞培养、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结果:两种细胞均在培养的第9天进入生长静止期,两种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增... 目的:研究并比较培养的5~7代人牙髓细胞和牙周韧带细胞几种基质表达和碱性磷酸酶分泌的情况。方法:细胞培养、免疫组化、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结果:两种细胞均在培养的第9天进入生长静止期,两种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增殖期达到高峰,以后活性下降。两种细胞均表达FN、Ⅲ型胶原、BMP。当培养的细胞密度较高时,FN和Ⅲ型胶原以纤维状结构覆盖于细胞表面。结论:传代的人牙髓细胞和牙周韧带细胞的上述几种基质表达方式、碱性磷酸酶活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牙周韧带细胞 胞外基质蛋白 磷酸酶
下载PDF
ECM-1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新阳 梁伟 +2 位作者 王志华 朱志强 柏亚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CM-1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CM-1和V...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CM-1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ECM-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和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M-1的阳性表达与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和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753,P<0.05)。结论 ECM-1和VEGF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相关,ECM-1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胃癌的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弹性蛋白和细胞外基质蛋白fibulin-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博 张清富 +3 位作者 林雪燕 陈黎黎 欧阳玲 张淑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弹性蛋白和细胞外基质蛋白fibulin-5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诊断为POP并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膨出阴道前壁组织(POP...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弹性蛋白和细胞外基质蛋白fibulin-5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诊断为POP并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膨出阴道前壁组织(POP组)。POP组患者依据POP定量分度(POP-Q)法,分为I度10例、Ⅱ度21例、Ⅲ度25例、Ⅳ度12例。选择同期因宫颈鳞癌Ib期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的18例患者的阴道前壁切除组织石蜡标本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阴道前壁组织中fibulin-5和弹件蛋白的表达。结果(1)弹性蛋白和fibulin-5在阴道前壁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基质。(2)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fibulin-5的阳性表达率为15%(10/68),低于对照组的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fibulin-5的阳性表达率,POP-Q分度为Ⅲ、Ⅳ度者[5%(2/37)]低于I、Ⅱ度者[26%(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已绝经者[13%(8/60)]与未绝经者(2/8)比较,阴道分娩≤2次者[19%(5/27)]与〉2次者[12%(5/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弹性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1%(21/68),低于对照组的72%(1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OP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弹性蛋白的阳性表达率,POP-Q分度为Ⅲ、Ⅳ度者[19%(7/37)]低于I、Ⅱ度者[45%(1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已绝经者[30%(18/60)]与未绝经者(3/8)比较,阴道分娩≤2次者[26%(7/27)]与〉2次者[34%(14/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POP组68例患者阴道前肇组织中,fibulin-5与弹性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者6例,均为阴性者43例,fibulin-5与弹性蛋白在PO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弹性蛋白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化兔耳廓软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瑞林 梁传余 +4 位作者 秦廷武 杨志明 刘军 李秀群 李文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表面修饰过的壳聚糖 (chitosan) 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 聚乙内酯(polycrylactone ,PCL)及牛跟腱胶原海绵作为支架培养组织工程化耳廓软骨的可行性 ,比较动态与静态两种不同培养方法对软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 ... 目的 探讨采用表面修饰过的壳聚糖 (chitosan) 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 聚乙内酯(polycrylactone ,PCL)及牛跟腱胶原海绵作为支架培养组织工程化耳廓软骨的可行性 ,比较动态与静态两种不同培养方法对软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 4周龄新西兰大耳白兔耳廓软骨细胞接种在 2 0个壳聚糖 PLA PCL及牛跟腱Ⅰ型胶原海绵支架上 ,将细胞支架复合物分为 2组 ,动态组 (样本量为 10 )采用旋转培养 ,静态组 (样本量为 10 )采用静置培养。所有标本体外培养 1周 ,裸鼠或兔皮下培养 8周。分别于体外 1周、体内 4周及 8周时取样行扫描电镜检查、大体及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分析 ,测定软骨细胞数及细胞外基质中的Ⅱ型胶原含量。结果 表面修饰过的壳聚糖支架上软骨细胞贴壁率高 ,细胞分化与增殖好 ;每个时段动态组生成的软骨细胞量及Ⅱ型胶原均较静态组多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种生物支架上均长出了组织工程软骨 ;裸鼠皮下较兔皮下形成的软骨更接近天然软骨。结论 壳聚糖 PLA PCL及牛跟腱胶原海绵是较理想的组织工程耳廓软骨的支架材料 ,动态培养更有利于新生软骨组织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胶原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生物医学工程 组织培养 耳软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