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鄢波 周东 +9 位作者 郭富强 饶萍 高励 刘福友 刘华 龙存国 李晓刚 黄琳明 王大模 张标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945-946,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8天为一疗程,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8天为一疗程,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欧洲脑卒中评分)、心脑缺血事件的复发率及病死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1个中心共纳入患者360人,通心络治疗组182人,脱失率为6.0%;对照组178人,脱失率为5.1%。治疗14天,28天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9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复发,占治疗组患者4.9%;对照组13例患者出现复发,占对照组患者7.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安全,治疗1月后可获得较常规缺血性卒中治疗更佳的效果,远期能够降低脑血管事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缺血性卒中 BARTHEL指数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军 周军 +3 位作者 刘双喜 唐显毕 刘丽 马慧芝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予以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40 mg,每晚1次,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患者同时使用丁苯酞氯化钠...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恩必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CI)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院脑梗死患者予以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40 mg,每晚1次,同时进行高压氧和系统康复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患者同时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连续使用14 d,通过ESS评分、Glasgow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在治疗中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 ESS评分 NIHSS评分 GLASGOW评分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光雷 曹学兵 +1 位作者 黎钢 孙圣刚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2 0 0 1年9月~ 2 0 0 3年 9月间连...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含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2 0 0 1年9月~ 2 0 0 3年 9月间连续入院的脑梗死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 2 4例 ,亚低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 ,对照组为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 3 0d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 (Europeanstrokescale ,ESS) ,Barthel指数 (Barthelindex ,BI)、运动功能Fugl Meyer评分 (FMA)进行评价。并在第 1天、第 3天、第 7天测定患者血清ICAM 1、TNF α含量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组ESS ,BI ,Fugl 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清ICAM 1、TNF α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 ,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急性脑梗死 脑保护 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
原文传递
CRP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凌云 孙侃 李晓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25-327,共3页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关系。对192例资料完整的急性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包括既往史、一般特征(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脑CT或MRI(梗死的部位及分型)、实验室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关系。对192例资料完整的急性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包括既往史、一般特征(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脑CT或MRI(梗死的部位及分型)、实验室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CRP、尿酸),入院时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来评价神经功能。对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CRP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对脑梗死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面积脑梗、腔隙性脑梗死、CRP是脑梗死神经功能评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CRP在这些因素中其重要性排第三。由此可知,ESS受其他因素影响,CRP不是全面评价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选择性头颅降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恩 祁风 +3 位作者 王剑威 殷建瑞 潘英 陆雪芬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颅降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4 4例经头颅 CT或 MR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头颅降温组 (2 4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降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头颅降温治疗 ,对照组只予以常规药物治... 目的 探讨选择性头颅降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4 4例经头颅 CT或 MR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头颅降温组 (2 4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降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头颅降温治疗 ,对照组只予以常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3、7、2 1、90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并于治疗前、治疗后 2 1d及 90 d行 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 7d以后降温组 ESS积分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降温组Barthel指数增加值在治疗后 2 1d和 90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头颅降温治疗可以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头颅降温对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头颅降温 物理治疗 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陈明辉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0期2906-2908,共3页
目的研究治疗脑梗死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共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欧洲卒中量表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研究治疗脑梗死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共12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欧洲卒中量表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就欧洲卒中量表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确保治疗效果,减轻其残障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医辨证治疗 欧洲卒中量表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曹藏柱 崔慎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9期3018-3021,共4页
目的 观察丹参联合天麻素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80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病例术后依据是否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为治... 目的 观察丹参联合天麻素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80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病例术后依据是否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常规处置,治疗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stroke Scale,E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肿残余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及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时ESS评分及G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血肿残余量低于对照组( P <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压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0%与70.0%, P <0.05)。结论 HICH术后病人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肿吸收,稳定血压,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丹参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梦青 皮兴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0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接收的脑梗死患者128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先后入院时间完成平均分组,各64 例,对照组开展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接受丹红注射液联合...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接收的脑梗死患者128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先后入院时间完成平均分组,各64 例,对照组开展丹红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接受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NHIS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结论脑梗死疾病治疗期间,通过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肢体麻木、失语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有助于患者及早融入至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奥拉西坦 丹红注射液 神经功能缺损 欧洲脑卒中量表(ESS)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