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 被引量:261
1
作者 王铁梦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共5页
由于变形作用 (水化热、收缩、气温差 )引起工程结构的裂缝是很复杂并很重要的问题。作者在大量的施工和处理裂缝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包括结构力学近似计算法、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施工技... 由于变形作用 (水化热、收缩、气温差 )引起工程结构的裂缝是很复杂并很重要的问题。作者在大量的施工和处理裂缝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包括结构力学近似计算法、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施工技术、材料优选、以及环境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裂缝 控制 施工方法 建筑物 混凝土
下载PDF
植物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65
2
作者 苏文华 张光飞 +1 位作者 李秀华 欧晓昆1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15-1418,共4页
许多植物药的活性成分是其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人工种植时其产量取决于初生产物的积累,质量取决于次生产物的积累。药材质量及有效性的基础是植物的次生代谢。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生是发育程度、组织分化及外界刺激因素通过影响生物合成基... 许多植物药的活性成分是其所含的次生代谢物质,人工种植时其产量取决于初生产物的积累,质量取决于次生产物的积累。药材质量及有效性的基础是植物的次生代谢。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生是发育程度、组织分化及外界刺激因素通过影响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而控制。对次生代谢产物在植株体内形成和积累的诱导有不同的诱导机制假说。但都认为环境胁迫时,次生代谢产物数量增加。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与生长环境条件需求方面存在矛盾,是药用植物种植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环境条件 质量 产量 次生代谢
下载PDF
强冰雹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与预警技术综述 被引量:97
3
作者 吴剑坤 俞小鼎 《干旱气象》 2009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主要介绍了强冰雹天气的有利环境背景条件和强雹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和预警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有利于强冰雹的环境条件是-10℃和-30℃之间的对流有效位能较大;0~6km之间的垂直风切变较大;0cC层距离地面高度适中。(2)强... 主要介绍了强冰雹天气的有利环境背景条件和强雹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和预警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有利于强冰雹的环境条件是-10℃和-30℃之间的对流有效位能较大;0~6km之间的垂直风切变较大;0cC层距离地面高度适中。(2)强冰雹的主要的雷达回波特征:高悬的强回波;低层的弱回波区(WER)、中高层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BWER);中气旋。(3)能够有效判断强冰雹发生的3个辅助特征指标:VIL密度,风波顶辐散和S波段三体散射长钉(TBSS),具体如下:①强冰雹发生对应的VIL密度阈值是3.5g/m^3,如果达到4g/m^3,几乎肯定发生强冰雹;②产生强冰雹的正负速度差值的阈值是38m/s;③s波段雷达回波中出现TBSS是存在强冰雹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冰雹 环境条件 雷达识别与预警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59
4
作者 张凤兰 钉贯靖久 吉川宏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5-100,共6页
以“HoMei”和“东京笋”两个白菜品种为材料,探讨了植株栽培的环境条件对白菜小孢子培养的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胚状体发生能力较强的HoMei品种,环境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生长在长日照(1... 以“HoMei”和“东京笋”两个白菜品种为材料,探讨了植株栽培的环境条件对白菜小孢子培养的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胚状体发生能力较强的HoMei品种,环境条件对小孢子培养有一定的影响,生长在长日照(14~18h)和15~20℃温度条件下的植株,胚状体发生数及植株再生率显著高于短日照(12h)、较高温度下(25℃)生长的植株。对胚状体发生能力较弱的东京笋品种,环境条件对小孢子培养影响显著,生长在14h日照条件下的植株,产生的胚状体数显著高于其他条件下栽培的植株,温度条件以15℃的栽培条件为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小孢子 培养 环境条件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4
5
作者 贺浩华 彭小松 刘宜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综述了环境条件对垩白、透明度、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香味及化学成分等稻米品质性状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稻米品质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环境条件
下载PDF
欠发达区地理环境对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1
6
作者 李小建 周雄飞 +1 位作者 郑纯辉 Scott Rozelle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3-792,共10页
基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中的"理性小农""、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和"距离衰减与邻里效应"理论,并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建立了解释专业村形成机理和形成类型的理论框架。用数理方法推理了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专业... 基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中的"理性小农""、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和"距离衰减与邻里效应"理论,并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建立了解释专业村形成机理和形成类型的理论框架。用数理方法推理了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专业村的形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0年河南省的专业村数据,选择地形、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环境变量和16类专业村的虚拟变量,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村环境资源条件对专业化率有显著影响:①村劳动力资源越多,专业化率越低;②村土地越多越利于专业化生产;③村离县级市距离越近,越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加工专业村;④具有批发市场可以提高所有专业村的专业化率,对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村更是如此;⑤如果其他环境相同,丘陵地区的专业化率比其他地区低;这主要与丘陵地区交通条件不畅、人均耕地较少等有关。采用定性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影响在不同类别的专业村有所不同。土地丰裕程度对茶叶、林业和水果种植等类专业村形成有正面影响,劳动力资源对花卉等专业村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域通达性对水果、蔬菜和花卉等时鲜产品专业村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该研究结果的实践引申,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相应的适宜专业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村 农区专业化 农区发展 环境条件 河南
原文传递
好氧氨氧化菌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7
作者 郝永俊 吴松维 +1 位作者 吴伟祥 陈英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73-1582,共10页
好氧氨氧化菌是一类能够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的化能无机自养型细菌,其活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养分循环、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N2O)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好氧氨氧化菌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好氧氨氧化菌是一类能够在好氧条件下将NH4+转化为NO2-的化能无机自养型细菌,其活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养分循环、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N2O)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好氧氨氧化菌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介绍了近年来基于16S rRNA和氨单加氧酶am oA基因序列分析的好氧氨氧化菌的系统发育研究,比较了两种基因序列分析在好氧氨氧化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差异;概述了环境条件诸如铵浓度、酸度、氧的可利用性、温度、盐度等对好氧氨氧化菌种类、数量及其种群生态分布的影响;阐述了好氧氨氧化菌对铵、氧饥饿的响应特征及其在酸性环境中的生存机制;并对今后好氧氨氧化菌的应用生态学研究及其主要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氨氧化菌 系统发育 生态分布 环境条件
下载PDF
福建沿海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龙华 杜琦 《福建水产》 2005年第4期22-26,共5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2003年5~6月发生于福建连江海域的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nsen)赤潮.研究发现强降雨、充足的光照、稳定的气温和良好的海况是米氏凯伦藻赤潮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米氏凯伦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4℃,适宜的... 本文初步研究了2003年5~6月发生于福建连江海域的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nsen)赤潮.研究发现强降雨、充足的光照、稳定的气温和良好的海况是米氏凯伦藻赤潮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米氏凯伦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4℃,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7.9~30.5.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营养指数以及磷酸盐浓度呈正相关性.米氏凯伦藻赤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随出现其它赤潮生物,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会向其它种类的赤潮转化.米氏凯伦藻赤潮对鲍鱼等海洋生物的危害较大,会造成严重的渔业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赤潮 福建沿海 环境条件
下载PDF
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氮磷的吸收能力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朝晖 林秋奇 +2 位作者 杞桑 齐雨藻 骆育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网藻对N、P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富营养化水体至污水一级、二级处理出水中的N、h农度条件下,对N、P均有较强的去除能力,6天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7.3%和gi%.在含4.2-50.4mg/LN、0.18oh2.2...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网藻对N、P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富营养化水体至污水一级、二级处理出水中的N、h农度条件下,对N、P均有较强的去除能力,6天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7.3%和gi%.在含4.2-50.4mg/LN、0.18oh2.232mg/LP条件下,单位湿重的水网藻对N、P的去除能力随N、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水网藻N、P去除能力的影响与生长一致,生长越旺盛,去除能力越强水网藻对门扶乏的自然水体中的N、P去除能力也较强,去除率分别为70%和50%以上;而添加P,对TN、TP的去除率也增加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藻 环境条件 富营养化 水污染 湖泊
下载PDF
1804号台风“艾云尼”龙卷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黄先香 俞小鼎 +2 位作者 炎利军 王硕甫 李兆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5-661,共17页
2018年6月8日,在1804号台风"艾云尼"螺旋雨带中发生了两次陆龙卷天气,分别袭击了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和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利用广州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佛山CINRAD/XD多普勒天气雷达、5 min间隔的地面自动气象站和MIC... 2018年6月8日,在1804号台风"艾云尼"螺旋雨带中发生了两次陆龙卷天气,分别袭击了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和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利用广州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佛山CINRAD/XD多普勒天气雷达、5 min间隔的地面自动气象站和MICAPS等资料,研究了两次陆龙卷的天气背景、环境参数和龙卷风暴中尺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南沙龙卷为台风环流外围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强度为EF3级;佛山南海龙卷为台风环流内部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侧,强度为EF1级。龙卷均发生在中低空强东南急流在珠江口附近上下叠加和高层辐散的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环境条件表现为较强的低层风垂直切变和较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SRH)、较小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CIN)、极低的抬升凝结高度(LCL);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线和小尺度涡旋。广州S波段雷达探测到两次龙卷母风暴的低层钩状回波和入流缺口回波特征及低层中等强度中气旋,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顶端、中气旋中心附近。佛山X波段双偏振雷达清晰地探测到佛山南海区大沥龙卷的微型超级单体和龙卷碎片特征(T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 “艾云尼”台风 龙卷碎片特征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环境条件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黄先香 俞小鼎 +2 位作者 炎利军 李彩玲 李兆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7-790,共14页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台风龙卷发生在6-10月,时间多为10-20时,出现在台风登陆后1.3~21.3 h的时段内;多数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台风中心在...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台风龙卷的活动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台风龙卷发生在6-10月,时间多为10-20时,出现在台风登陆后1.3~21.3 h的时段内;多数龙卷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台风中心在广东湛江一广西东南部或北部湾附近时是珠江三角洲龙卷发生的高风险期。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及中低空强东南急流在珠江口附近叠加是龙卷产生的有利环流背景。强或弱龙卷环境条件的共同特征为低抬升凝结高度、强深层和低层垂直风切变及较大风暴相对螺旋度(SRH),主要差异是强龙卷的深层和低层垂直风切变与SRH更大;相似台风路径下,有/无龙卷环境条件的明显差异在于0~1 km低层垂直风切变和SRH,两值越大出现超级单体或中气旋的可能性越大,龙卷发生概率也就越高。台风龙卷风暴母体属于低质心的微型超级单体风暴;低层有强或中等强度中气旋,有时强中气旋中心伴有龙卷涡旋特征(TVS);龙卷出现在钩状回波顶端或TVS附近。与西风带超级单体龙卷相比,台风龙卷中气旋的尺度更小、垂直伸展高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活动特征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路径台风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烤烟烘烤与烟叶香吃味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爱华 杨斌 +5 位作者 管志坤 王松峰 孙福山 徐秀红 王传义 訾莹莹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2-97,共6页
介绍了烘烤过程中烟叶香气成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综述了烘烤环境温湿度、脱水干燥、气体组分和烘烤设备等烘烤环境条件对烟叶香吃味的影响,并对提高烟叶香吃味的烘烤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环境条件 香吃味
下载PDF
辽宁避暑旅游气候条件分析和气象指数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侯亚红 息涛 +3 位作者 徐方姝 张蕊 赵淼 关健华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对辽宁14个主要避暑旅游景区2006—2015年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地处内陆及渤海中部、北部沿岸的避暑旅游景区高温强度强,频次高;地处渤海湾、黄海北部沿岸、丹东东南部景区高温强度弱,... 对辽宁14个主要避暑旅游景区2006—2015年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地处内陆及渤海中部、北部沿岸的避暑旅游景区高温强度强,频次高;地处渤海湾、黄海北部沿岸、丹东东南部景区高温强度弱,频次低。辽宁避暑旅游景区沿海相对湿度大于山区的;总降水量东部山区多,中部和南部沿海的较少。辽宁沿海旅游景区6月份适宜避暑,7—8月气温偏高,相对湿度大,略显湿热;中部景区地处内陆,相对湿度较小,偏干燥,6月和8月适宜避暑,7月气温偏高;东部山区气温低、湿度适中,避暑条件相对优越,6—8月均适宜避暑。根据气候分析结果,建立避暑气象指数,并将避暑旅游气象指数划分为4级,级别内涵对应适宜避暑的程度,由1级至4级避暑旅游适宜程度依次下降。对避暑旅游气象指数的研究,可为旅游气候资源综合开发,旅行社和游客合理安排避暑旅游度假时间和地点,以及气象部门开展旅游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气象指数 舒适度 环境条件 气候条件
下载PDF
植物地上部分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31
14
作者 马红亮 朱建国 谢祖彬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3期390-393,共4页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植物生长早期的光合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他资源的需求;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存在对高CO2浓度的适应,不会一直维持较高的光合水平,而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可能会增加;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其他环境条件...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植物生长早期的光合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他资源的需求;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存在对高CO2浓度的适应,不会一直维持较高的光合水平,而且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可能会增加;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分,温度和光照等对植物生长和产量存在相互作用,可以部分弥补条件的不足,也影响作物和杂草的竞争关系;自然植物群落由于有很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其研究应该在生物群落水平上进行,用外推法回到植物水平,而不是相反,而且自然物种间的竞争是激烈的,CO2浓度升高或其他因素带来的任何改善,都会明显地改变竞争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环境条件 植物群落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马德华 庞金安 +1 位作者 霍振荣 李淑菊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7-100,共4页
温度、光照、CO2浓度及测定时间等因素均对黄瓜幼苗的光合速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光通量密度在1400μmo1·m-2·s-1左右光合作用达到光饱和点;25~30℃时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温度上升或下降均明... 温度、光照、CO2浓度及测定时间等因素均对黄瓜幼苗的光合速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光通量密度在1400μmo1·m-2·s-1左右光合作用达到光饱和点;25~30℃时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温度上升或下降均明显降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同时使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发生变化。一般条件下,CO2浓度越高,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越大,光饱和点上升。测定时间也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上午光合能力最强,下午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幼苗 环境条件 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 温度
下载PDF
9608号台风低压外围暴雨中尺度云团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志楠 郑新江 +1 位作者 赵亚民 张明英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6-326,共11页
1996年8月3~5日发生在河北省西南部的特大暴雨是在没有西风槽直接作用下由台风外围的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云团发生在高能不稳定的弱斜压环境条件下,由台风外围的低空东南急流非地转重力波不稳定触发发展。暴雨区上空与东北地区... 1996年8月3~5日发生在河北省西南部的特大暴雨是在没有西风槽直接作用下由台风外围的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的。云团发生在高能不稳定的弱斜压环境条件下,由台风外围的低空东南急流非地转重力波不稳定触发发展。暴雨区上空与东北地区西风槽之间有一水平尺度近1000km的垂直环流圈。Q矢量锋生函数计算分析表明,该环流圈形成了暴雨区与东北远距离的西风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机制。水汽图分析表明,东北部的高纬小槽向东南转移,增强暴雨区上空对流高层反气旋辐散,使原生命史较短的暴雨云团再度发展,这对本次特强暴雨过程有一定的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中尺度对流云团 水汽图分析 低压外围 暴雨
下载PDF
2011年7月四川盆地两次突发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肖递祥 杨康权 祁生秀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82-1491,共10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3日和7月23日四川盆地出现的两次突发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环境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3"暴雨出现...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3日和7月23日四川盆地出现的两次突发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环境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3"暴雨出现在典型东高西低环流背景下,水汽输送条件好,强降雨持续时间更长,而"7.23"暴雨出现在高空冷涡后部,对流不稳定能量大,垂直风切变较强,因此伴有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回波强度比"7.3"暴雨要强5 dBz左右,并具有低层弱回波和中高层回波悬垂等强风暴特征;大气非静力平衡强迫激发低层辐合是两次突发性暴雨的动力触发机制,大气非平衡值能提前6 h左右反应暴雨的启动和演变趋势,暴雨中心出现在非平衡负值中心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暴雨 雷达回波 环境条件 动力机制
下载PDF
胶州湾海底隧道衬砌混凝土的环境条件与耐久性 被引量:29
18
作者 赵铁军 金祖权 +1 位作者 王命平 赵继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3823-3829,共7页
隧道的衬砌混凝土一侧接触水或含水土,另一侧接触空气,是典型的干湿交替环境。青岛近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2%~86%,在正常通车和排风条件下,隧道中或洞口处的CO2浓度为大气中的5倍以上,混凝土易碳化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海水及地下水中含... 隧道的衬砌混凝土一侧接触水或含水土,另一侧接触空气,是典型的干湿交替环境。青岛近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62%~86%,在正常通车和排风条件下,隧道中或洞口处的CO2浓度为大气中的5倍以上,混凝土易碳化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海水及地下水中含SO24-,K+,Na+等,易导致混凝土硫酸盐腐蚀和碱骨料反应破坏。因此,在该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中需考虑碱骨料反应、Cl-侵蚀、硫酸盐腐蚀、碳化、冻融、软水腐蚀、高压渗水、积水、火灾等因素;在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质量控制、配合比及有关性能指标确定、构造措施、施工质量保障及验收标准等方面应严格把关;此外还应考虑表面防水处理、预埋耐久性监测系统等耐久性附加措施。耐久性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强度增加而下降;增加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降低水胶比则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混凝土Cl-扩散系数与抗压强度成指数函数关系,当隧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50,其Cl-扩散系数可小于4×10-12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胶州湾海底隧道 衬砌混凝土 环境条件 耐久性 氯离子 碳化
下载PDF
1822号“山竹”台风龙卷过程观测与预警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黄先香 炎利军 +2 位作者 王硕甫 蔡康龙 余乐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8-469,共12页
2018年9月17日09:37—10:00,在登陆台风“山竹”外围螺旋雨带中,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到肇庆市四会区发生了EF2级强龙卷,龙卷路径长度18km,持续时间23min,平均时速47km/h,导致不少建筑物损毁。本次过程佛山市进行了龙卷预警试验,提前37mi... 2018年9月17日09:37—10:00,在登陆台风“山竹”外围螺旋雨带中,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到肇庆市四会区发生了EF2级强龙卷,龙卷路径长度18km,持续时间23min,平均时速47km/h,导致不少建筑物损毁。本次过程佛山市进行了龙卷预警试验,提前37min发布了龙卷预警,龙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利用观测资料对产生强龙卷的环境场特征、地面自动站和雷达观测的中小尺度特征以及龙卷预警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生龙卷的微型超级单体出现在台风外围和副高边缘之间的强东南急流中,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水汽充足等典型台风外围龙卷环流形势特征;强的低空0~1km垂直风切变、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和低的抬升凝结高度等环境条件利于龙卷的生成;龙卷影响时,邻近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表现出明显的信号,瞬时大风和最低气压的极值区呈东南至西北向带状分布,与龙卷路径一致,龙卷过境前后,单站气压“漏斗”明显,5min降压/升压幅度达-2.5hPa/+2.1hPa;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龙卷母体风暴的低层钩状回波和入流缺口特征,以及低层强中气旋和类TVS特征。预警试验初步表明,对台风龙卷高发区,在环境场有利情况下,若低层出现中等或以上强度中气旋,其底高在1km以下,可以考虑发布龙卷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龙卷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 台风"山竹" 龙卷预警
下载PDF
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大跨桥梁结构伸缩缝损伤识别 被引量:28
20
作者 邓扬 李爱群 +1 位作者 丁幼亮 孙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6-341,共6页
以润扬大桥悬索桥148 d的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通过分析伸缩缝位移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去除了温度、交通荷载等环境条件对伸缩缝位移的影响,并建立了桥梁伸缩缝的状态监测与评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交通荷载与伸缩缝位移具有显著的... 以润扬大桥悬索桥148 d的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通过分析伸缩缝位移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去除了温度、交通荷载等环境条件对伸缩缝位移的影响,并建立了桥梁伸缩缝的状态监测与评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交通荷载与伸缩缝位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位移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大,随着交通荷载的增强而减小;风速和位移的相关性十分微弱,风对伸缩缝位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采用均值控制图的方法能够识别出由于结构损伤引起的伸缩缝位移1.0%的异常变化,实现了伸缩缝异常状态的有效监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位移 伸缩缝 环境条件 悬索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