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甘蔗斑茅远缘真实杂种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3
1
作者 郑雪芳 张木清 +4 位作者 李奇伟 劳方业 邓祖湖 陈如凯 杨业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 /ER2 的两对引物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 PCR扩增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 ,其中引物EF1/ER1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 5种带型 ,而引物EF2 /ER2 扩增出 3种带型 ;同时 ,...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 /ER2 的两对引物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 PCR扩增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 ,其中引物EF1/ER1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 5种带型 ,而引物EF2 /ER2 扩增出 3种带型 ;同时 ,利用这两对引物对甘蔗 (拔地拉 )与斑茅杂交的 9个F1,甘蔗斑茅真实杂种 (崖城 96 - 6 6、 96 - 46 )与CP84 - 1198的 36个BC1以及崖城 95 - 41与内江 5 7- 416的 12个BC1,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 ,两对引物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其中对斑茅F1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前人 (沈万宽 )的同工酶鉴定结果相一致 ,对 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品系为假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杂交利用 杂种鉴定 分子鉴定 ITS分子标记
下载PDF
具有斑茅种质的耐旱甘蔗品系的选育 被引量:15
2
作者 廖兆周 劳方业 +7 位作者 周耀辉 李奇伟 邓海华 黄鸿能 符城 胡后祥 杨业后 陈西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1-846,共6页
经过固定光照 (12 h,2 5 min)和随后的递减光照 (递减率 15 s或 30 s/ d)等处理 ,诱导甘蔗属热带种的 Badila、IJ76 - 315等品系和甘蔗属中国种的广东竹蔗、江西竹蔗等品系开花 ,用作母本 ;采取调整种植期、剪叶等措施 ,延迟甘蔗属的割... 经过固定光照 (12 h,2 5 min)和随后的递减光照 (递减率 15 s或 30 s/ d)等处理 ,诱导甘蔗属热带种的 Badila、IJ76 - 315等品系和甘蔗属中国种的广东竹蔗、江西竹蔗等品系开花 ,用作母本 ;采取调整种植期、剪叶等措施 ,延迟甘蔗属的割手密和蔗茅属的斑茅开花 ,用作父本。实施热带种与割手密 ,热带种与斑茅 ,中国种与割手密 ,中国种与斑茅的远缘杂交。杂交颖果培育的实生苗 ,种植于山坡大田中 ,通过常规的杂种圃和选种圃 ,以农艺性状优良、抗病耐旱为准则 ,选择到 2 1个单系。入选单系 ,经受一项干旱胁迫致死的处理 ,筛选最耐旱者 ,结果崖城 95 - 41最耐旱 ,崖城 96 -6 8、 95 - 18次之。经同工酶分析和形态学的比较 ,崖城 95 - 41是热带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甘蔗 斑茅 开发诱导 耐旱品系 远缘杂交
下载PDF
甘蔗亲本的创新与利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邓海华 李奇伟 陈子云 《甘蔗(福建)》 2004年第3期7-12,共6页
亲本创新对扩大栽培甘蔗遗传基础及选育突破性的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3年建场起就开展甘蔗亲本创新和利用的研究,50多年来,在热带种、割手密、大茎野生种和近缘属植物斑茅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近年来... 亲本创新对扩大栽培甘蔗遗传基础及选育突破性的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3年建场起就开展甘蔗亲本创新和利用的研究,50多年来,在热带种、割手密、大茎野生种和近缘属植物斑茅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近年来使用的293份常用亲本中,220份为自育品种(品系),约占75%,其中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及其下属场选育的材料约占自育亲本材料的56%。海南甘蔗育种场通过"高贵化"育种途径,利用大茎野生种和当地割手密选育出导入新的野生种血缘的崖城73-226、崖城58-43、崖城58-47和崖城82-108等创新材料。至今,我国自育品种中至少有17个品种含有当地割手密的血缘,1个品种为大茎野生种的后代。在斑茅利用方面,海南甘蔗育种场于2001年获得了一批斑茅蔗BC1真杂种,并于2003年育成一批BC2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创新 开发利用 野生甘蔗 斑茅
下载PDF
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研究(Ⅰ)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耀辉 黄鸿能 +2 位作者 李家芳 杨业后 符城 《甘蔗糖业》 1996年第2期5-10,共6页
本文报道保育在海南甘蔗育种场的甘蔗基础种质.甘蔗属中栽培型与野生型各原种的种性研究主要农艺性状、茎锤度与蔗糖分,以及甘蔗黑穗病抗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种质和基础杂交提供必要依据.
关键词 甘蔗 种质 育种 野生种质 黑穗病 抗生
下载PDF
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种性研究(Ⅱ)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耀辉 黄鸿能 +2 位作者 殷培军 符城 杨业后 《甘蔗糖业》 1997年第3期2-8,共7页
本文报道了1996年对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资源圃保育的甘蔗基础种质开展的种性研究、这是继1995年大规模甘蔗种质种性研究的第二次研究活动。研究分3部分:主要农艺性状与开花习性,品质(蔗糖分)测定和主要病害(甘蔗黑穗病和甘蔗... 本文报道了1996年对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资源圃保育的甘蔗基础种质开展的种性研究、这是继1995年大规模甘蔗种质种性研究的第二次研究活动。研究分3部分:主要农艺性状与开花习性,品质(蔗糖分)测定和主要病害(甘蔗黑穗病和甘蔗嵌纹病)的抗性鉴定。通过研究对甘蔗基础种质有了基本的认识,并推荐一批优良材料作为基础杂交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 中国蔗 斑茅 种性
下载PDF
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种性研究(Ⅲ)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耀辉 黄鸿能 +3 位作者 陈建平 杨业后 符城 吉家乐 《甘蔗糖业》 1999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报道了1997年及1998年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基础种质种性研究及其近年研究的综合评价。通过产量性状、糖分及抗病(黑穗病、嵌纹病)性诸方面的综评推荐一批优良原种种质作为基础杂交亲本。通过基础杂交、培育与选择,期望快速、有效... 本文报道了1997年及1998年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基础种质种性研究及其近年研究的综合评价。通过产量性状、糖分及抗病(黑穗病、嵌纹病)性诸方面的综评推荐一批优良原种种质作为基础杂交亲本。通过基础杂交、培育与选择,期望快速、有效获得用于经济杂交的新型种质与亲本,从而扩大甘蔗遗传育种基础,提高品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 中国蔗 斑茅 杂交 育种 遗传育种
下载PDF
含斑茅血缘甘蔗亲本及组合经济育种值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勤南 谢静 +4 位作者 张垂明 吴其卫 吴嘉云 符成 刘少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4-1279,共6页
为评价含斑茅血缘甘蔗亲本的遗传特点和组合的选配效果,采用澳大利亚家系试验法,借助R软件对25个家系F1群体的株高、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锤度等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变异、遗传方差及经济育种值(EBV)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径... 为评价含斑茅血缘甘蔗亲本的遗传特点和组合的选配效果,采用澳大利亚家系试验法,借助R软件对25个家系F1群体的株高、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锤度等5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变异、遗传方差及经济育种值(EBV)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径和锤度受父母本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所制约,蔗茎产量和有效茎受母本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所制约。10个母本经济育种值变幅为-1 724.93~908.78元,有5个母本经济育种值为正值;9个父本经济育种值变幅为-167.33~243.86元,有4个父本经济育种值为正值;25个家系经济育种值变幅为-1 749.43~1 474.77元,有14个家系经济育种值为正值。10个母本中,崖城11-31、崖城07-71和崖城06-140可作为生产性母本;9个父本中,崖城05-164和崖城07-20可作为生产性父本。25个家系中,桂糖02-761×崖城05-164、德蔗93-88×崖城06-61、崖城11-31×ROC22、崖城07-71×Ho CP02-623和崖城12-8×K86-110等5个家系可作为生产性家系,该批组合易选育出高经济效益的新品种,建议加大力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亲本、实生苗 经济权重 经济育种值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甘蔗、割手密和斑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姚艳丽 邢淑莲 +2 位作者 徐磊 胡小文 刘洋 《甘蔗糖业》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甘蔗、割手密和斑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表明,割手密SOD、POD和CAT活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分别在水分胁迫后6天和7天达到最大值;斑茅的SOD和POD活性... 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甘蔗、割手密和斑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表明,割手密SOD、POD和CAT活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分别在水分胁迫后6天和7天达到最大值;斑茅的SOD和POD活性整体也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其波动幅度较大;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甘蔗品种ROC22的SOD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POD和CAT均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割手密 斑茅 水分胁迫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利用斑茅cDNA芯片研究甘蔗受黑穗病菌侵染后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阙友雄 许莉萍 +4 位作者 林剑伟 徐景升 张积森 张木清 陈如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0-945,共6页
为了解甘蔗抗黑穗病的分子机制,利用斑茅干旱胁迫cDNA芯片检测了甘蔗受黑穗病菌胁迫后的基因差异表达。经杂交,在cDNA芯片的3860个模板中,有效差异表达(Ratio值≥2.0或≤0.5)的基因为101个,其中上调55个,下调46个。部分基因的定量PCR验... 为了解甘蔗抗黑穗病的分子机制,利用斑茅干旱胁迫cDNA芯片检测了甘蔗受黑穗病菌胁迫后的基因差异表达。经杂交,在cDNA芯片的3860个模板中,有效差异表达(Ratio值≥2.0或≤0.5)的基因为101个,其中上调55个,下调46个。部分基因的定量PCR验证表明,芯片杂交结果可靠。上调表达基因经测序、冗余序列剔除,一共获得36个uniqueESTs。已知功能的22个上调表达基因,涉及多条生理代谢途径,如光合作用、离子转运和核酸代谢途径;以及多种分子水平的进程,如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与修饰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等。另外,还检测到14个未知功能基因。结果表明,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具有复杂的机制。本研究为解释甘蔗受黑穗病菌胁迫后的基因差异表达及其网络构建奠定了基础,还为今后系统研究甘蔗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菌 斑茅 CDNA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斑茅BC_1品系及其亲本性状差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勇生 邓海华 +2 位作者 梁计南 李奇伟 谭中文 《甘蔗糖业》 2006年第3期1-6,11,共7页
以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YC96-40和CP84-1198为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它们在农艺、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农艺与经济性状,斑茅BC1品系的大多数性状表现为双亲中间型。在回交过程中,蔗汁锤度、转光度和蔗糖分改良... 以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YC96-40和CP84-1198为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它们在农艺、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农艺与经济性状,斑茅BC1品系的大多数性状表现为双亲中间型。在回交过程中,蔗汁锤度、转光度和蔗糖分改良速度较快,最高的YCE01-80分别为16.69%、14.25%和14.49%,这些性状已接近栽培品种;蔗茎产量出现较多超高值亲本,最高产量品系YCE01-111比父本CP84-1198产量高40.45%。但是,斑茅后代细茎、易倒伏等不良性状改良进展仍然较慢;分蘖率、株高及其生长速和有效茎数表现出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品系与双亲在蔗茎产量上的遗传距离较大。对这10个斑茅BC1品系各个性状的比较,初步认为YCE01-111无论在萌芽率、分蘖率、株高、株高生长速、有效茎数等重要农艺性状上,还是经济性状如蔗茎产量、蔗汁锤度、蔗汁转光度、蔗汁蔗糖分等,都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BC1品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修复年限斑茅根系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红英 刘静华 +3 位作者 杨家绅 胡金德 王佳颖 祝三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斑茅对大宝山多金属(Cu、Cd、Zn)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斑茅根系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作为评价依据,采用干漏斗法(Tullgren)对不同修复年限(3年、2年、1年与当年)斑茅根系下的土壤动物进行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研... 为了进一步研究斑茅对大宝山多金属(Cu、Cd、Zn)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斑茅根系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作为评价依据,采用干漏斗法(Tullgren)对不同修复年限(3年、2年、1年与当年)斑茅根系下的土壤动物进行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土壤动物个体数集中凸显优势类群蜱螨目和弹尾目个体,蜱螨目个体数量明显优势于弹尾目,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个体数罕见;斑茅种植对多金属(Cu、Cd、Zn)污染土壤中的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体现在构成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的类群数、个体数量及优势类群弹尾目个体等随着修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多,其中最早恢复的是常见类群;斑茅根系土壤动物的季节消长特征体现在同一样地不同季节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呈现春高夏低秋高冬低的规律,其变化次序为秋>春>夏>冬;修复年限越长斑茅根系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季节动态呈现冬高规律,不同修复年限样地秋季和春季动物类群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斑茅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季节消长
下载PDF
斑茅蔗BC1后代产量与品质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勇生 陈西文 +2 位作者 邓海华 刘福业 吴文龙 《甘蔗糖业》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对有关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从基因型效应抑或环境效应来看,斑茅蔗BC1后代品系单茎重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效应都是最大,其次为小区有效茎数;而决定系数计算结果则表明,它们对蔗汁锤度的贡献不大,应进一步寻找另... 对有关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从基因型效应抑或环境效应来看,斑茅蔗BC1后代品系单茎重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效应都是最大,其次为小区有效茎数;而决定系数计算结果则表明,它们对蔗汁锤度的贡献不大,应进一步寻找另外的影响斑茅蔗BC1后代品系品质的主要相关性状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产量性状 通径分析
下载PDF
果蔗与斑茅、割手密种间杂交后代的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水琦 叶小丽 +1 位作者 王子琳 林彦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5期431-435,共5页
利用形态学、同工酶和RAPD、ISSR分子标记对甘蔗种间杂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8号和49号杂种是真杂种,所获杂种都偏向一亲本性状,同时又兼具另一亲本的有利基因,可作为甘蔗育种的优良亲本。分子标记所用的引物S260和W835可一次性准确鉴定... 利用形态学、同工酶和RAPD、ISSR分子标记对甘蔗种间杂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8号和49号杂种是真杂种,所获杂种都偏向一亲本性状,同时又兼具另一亲本的有利基因,可作为甘蔗育种的优良亲本。分子标记所用的引物S260和W835可一次性准确鉴定甘蔗杂种及其亲本,杂种都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而且ISSR又比RAPD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斑茅和割手密 种间杂交 鉴定
下载PDF
斑茅杂种后代分子检测
14
作者 杨荣仲 谭裕模 +5 位作者 黎焕光 何为中 李松 谭芳 陈廷速 李杨瑞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5期824-824,共1页
利用RAPD随机引物和斑茅 5SrRNA间隔序列 (ITS)引物对斑茅与甘蔗的杂种F1、F2 代进行了分子鉴定 ,获得了与含有斑茅血缘有关的RAPD分子标记 3个及 5SrRNA间隔序列标记 1个 ;其中 ,5SrRNA间隔序列标记可用于斑茅杂种后代碱法DNA模板的快... 利用RAPD随机引物和斑茅 5SrRNA间隔序列 (ITS)引物对斑茅与甘蔗的杂种F1、F2 代进行了分子鉴定 ,获得了与含有斑茅血缘有关的RAPD分子标记 3个及 5SrRNA间隔序列标记 1个 ;其中 ,5SrRNA间隔序列标记可用于斑茅杂种后代碱法DNA模板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杂种后代 分子检测 碱法DNA模板 分子标记 间隔序列标记 甘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