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雏鸭铜中毒症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崔恒敏 陈怀涛 +2 位作者 邓俊良 彭西 黎得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5-721,共7页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I日粮(Cu850mg/kg)和中毒II日粮(Cu1050mg/kg)7周,进行了铜中毒对雏鸭器官组织和血清酶活性影响的病理学研究。2个中毒组的病变与程度基本一致,表现为肌...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I日粮(Cu850mg/kg)和中毒II日粮(Cu1050mg/kg)7周,进行了铜中毒对雏鸭器官组织和血清酶活性影响的病理学研究。2个中毒组的病变与程度基本一致,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龟裂;肠道充满红褐色、黑褐色或淡绿色内容物,肠黏膜肿胀潮红,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肠绒毛裸露断裂和坏死;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免疫器官体积缩小、质量减轻,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及数量减少。超微结构观察,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溶解消失呈空泡状,胞核变形,胞浆和胞核内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电子密度极高的沉积物。同时,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铜蓝蛋白活性下降。结果表明,铜中毒损害的靶器官是肝脏、肾脏、心脏、胃肠道和免疫器官。组织器官受损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发病雏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中毒 病理变化 生化指标 雏鸭
下载PDF
试验感染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胡薛英 程国富 +1 位作者 周诗其 熊道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对试验感染I型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接毒后 1 2h ,肝、脾、肾及胰等器官组织主要表现为变性性变化 ;接毒后 2 4h ,则呈现明显的坏死性变化 ;接毒后 72h及 1 6 8h ,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增生性反应。脑表现为... 对试验感染I型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接毒后 1 2h ,肝、脾、肾及胰等器官组织主要表现为变性性变化 ;接毒后 2 4h ,则呈现明显的坏死性变化 ;接毒后 72h及 1 6 8h ,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增生性反应。脑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变化。肝、肾、脾及胰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主要是组织细胞的膜系统及核结构的损伤。在肝细胞和脾细胞中有脂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组织病理变化 雏鸭
下载PDF
间接免疫组化法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和抗原定位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维平 程安春 +7 位作者 汪铭书 陈孝跃 周毅 朱德康 刘菲 孟琼华 黄诚 宋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2-365,共4页
应用鸭源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RA的IgG,建立了检测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该法检测大肠杆菌(O1、O8、O79、O138)、鸭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5∶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不出现... 应用鸭源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兔抗RA的IgG,建立了检测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该法检测大肠杆菌(O1、O8、O79、O138)、鸭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5∶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不出现阳性反应,而检测RA感染发病死亡雏鸭组织出现特异性阳性反应;检测RA人工发病死亡雏鸭,可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盲肠、直肠、脾脏、法氏囊、胸腺、胰脏、脑和腺胃检测到RA抗原,RA抗原分布于细胞浆、组织间隙和血液;检测RA人工感染病例与RA肝脏分离符合率为100%,检测临床可疑病例的血清1型RA的阳性率(92.96%)比细菌分离率(75.12%)高。该法具有特异、直观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雏鸭RA人工感染和临床感染的诊断、检测及RA抗原定位和RA致病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法 检测 鸭疫里默氏杆菌 雏鸭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 被引量:18
4
作者 胡薛英 苏敬良 +1 位作者 程国富 周诗其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9-551,共3页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接毒后 2 4~ 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 ,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 80 %;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坏死性脾炎 ,...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接毒后 2 4~ 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 ,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 80 %;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坏死性脾炎 ,胰局灶性坏死及肾小叶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肾组织的脂肪染色结果表明 ,肝脏有脂肪蓄积 ,而肾脏未见有脂肪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感染 新型鸭肝炎病毒 组织病理学 雏鸭
下载PDF
鸭瘟病毒弱毒株在免疫雏鸭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 被引量:18
5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8 位作者 刘菲 宋涌 袁桂萍 韩晓英 徐超 廖永洪 文明 周伟光 贾仁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3,258,共4页
鸭瘟病毒(DPV)弱毒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3种途径免疫1日龄雏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病毒在体内分布和排毒规律。Cha株免疫雏鸭后,对血液、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直肠、法氏囊、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小脑、舌、... 鸭瘟病毒(DPV)弱毒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3种途径免疫1日龄雏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病毒在体内分布和排毒规律。Cha株免疫雏鸭后,对血液、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直肠、法氏囊、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小脑、舌、肌肉、骨髓、粪便和食道共19种组织PCR检测结果如下(1)皮下接种雏鸭后4h,即可在心、肝、脾、肾、法氏囊、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和小脑共10种组织中检出DPV的DNA;8h后,所有采取的组织器官均可检测到DPV的DNA。(2)口服接种雏鸭后4h,可在舌和食道中检测到DPV的DNA;8h后,可在心、肝、脾、肾、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小脑、舌、食道和血液共12种组织器官中检出DPV的DNA。(3)滴鼻接种雏鸭后4h,未能在各种组织中检出DPV的DNA;8h后,可在心、肝、脾、肾、胸腺、延脑、大脑、小脑、舌、食道和血液共11种组织中检测到DPV的DNA。(4)在3种免疫途径中,检出时间最早和检出率最高的组织器官为肝脏、脑(大脑、小脑和延脑);3种途径免疫的鸭,从免疫后12h至21d均能从所有采集的组织中检测出DPV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毒规律 鸭瘟病毒 弱毒株 聚合酶链反应 组织器官 DNA DPV 种雏鸭 体内分布 十二指肠 检测结果 免疫途径 Cha 法氏囊 延脑 大脑 小脑 胸腺 食道 血液 胰腺 皮下接 PCR 检出率 滴鼻 口服 日龄 粪便 肝脏
下载PDF
铜中毒对雏鸭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崔恒敏 陈怀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0-375,共6页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I日粮(Cu850mg/kg)和中毒II日粮(Cu1050mg/kg)7周,以超微病理学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观察研究了铜中毒对雏鸭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铜中毒...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I日粮(Cu850mg/kg)和中毒II日粮(Cu1050mg/kg)7周,以超微病理学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观察研究了铜中毒对雏鸭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铜中毒I组和中毒II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发生凋亡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凋亡的淋巴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聚、边集、细胞核呈新月形、“C”形、花瓣状、圆环状或圆斑状,并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测定,2个中毒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铜中毒可以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免疫器官 铜中毒 雏鸭 流式细胞术 超微病理学 染色质凝聚 天府肉鸭 观察研究 电镜观察 细胞发生 淋巴细胞 凋亡小体 研究结果 日粮 对照 细胞核 百分率 日龄 花瓣
下载PDF
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雏鸭的病理学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薛英 谷长勤 +4 位作者 程国富 李自力 周诗其 毕丁仁 赵雅心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51,共4页
用鸭疫里氏杆菌 (Riemerellaanatipestifer)人工感染 7日龄雏鸭 ,对其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 ,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 2 4h后 ,感染鸭开始出现死亡 ,且在 4 8h内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 用鸭疫里氏杆菌 (Riemerellaanatipestifer)人工感染 7日龄雏鸭 ,对其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 ,人工感染鸭疫里氏杆菌 2 4h后 ,感染鸭开始出现死亡 ,且在 4 8h内全部死亡。剖检可见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在感染鸭的心、肝、脾、肺组织出现纤维素性炎症 ,脑和肾组织分别出现脑膜炎和坏死性肾炎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病理变化 人工感染
下载PDF
铜中毒对雏鸭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崔恒敏 陈怀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1-313,共3页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铜中毒日粮(Cu850mg/kg)和铜中毒日粮(Cu1050mg/kg)。试验期7周。以血液病理学方法观察了铜中毒对雏鸭某些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铜中毒组、组雏鸭分别于2周...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铜中毒日粮(Cu850mg/kg)和铜中毒日粮(Cu1050mg/kg)。试验期7周。以血液病理学方法观察了铜中毒对雏鸭某些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铜中毒组、组雏鸭分别于2周龄和3周龄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死亡18只和5只。血液病理学变化表现为,红细胞大小不等、变形变性、坏死溶解;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下降。结果表明,铜中毒对雏鸭的生长发育和上述血液指标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指标 铜中毒 雏鸭 血红蛋白含量 血液学指标 血液病理学 病理学变化 红细胞数量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天府肉鸭 临床症状 活性下降 铜蓝蛋白 生长发育 日粮 试验期 周龄 血清 日龄
下载PDF
雏鸭病毒性肝炎蜂胶灭活苗研究初报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克强 曹盛丰 +4 位作者 刘萍 严亚贤 刘永德 陈关明 顾益军 《畜牧兽医杂志》 2000年第3期3-5,共3页
用上海地区的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型株 ,以蜂胶为佐剂 ,制备雏鸭病毒性肝炎蜂胶灭活苗。经实验室和现场初步试验 ,显示对雏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每羽接种 0 .5ml,7d后攻毒的总保护率为 85.70 % ,保护指数为 82 .1 0 %。
关键词 雏鸭 病毒性肝炎 蜂胶灭海苗 疫苗效力
下载PDF
实验性雏鸭锌中毒症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崔恒敏 彭西 +1 位作者 方静 邓俊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10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喂以正常对照(Zn100mg/kg日粮)和锌中毒(Zn1300mg/kg日粮)日粮4周,进行系统的病理学研究。中毒鸭13d出现症状,18只死亡。尸检主要见腿部肌肉色白或灰白色,外观似蜡样;肌胃平滑肌色淡灰白;消化道... 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10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喂以正常对照(Zn100mg/kg日粮)和锌中毒(Zn1300mg/kg日粮)日粮4周,进行系统的病理学研究。中毒鸭13d出现症状,18只死亡。尸检主要见腿部肌肉色白或灰白色,外观似蜡样;肌胃平滑肌色淡灰白;消化道充满黑褐色煤焦油样内容物。光镜下,骨骼肌纤维肿胀变性坏死;心肌和肌胃平滑肌局灶性坏死;胸腺、腔上囊、脾脏淋巴细胞减少。电镜观察,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血液病理学变化主要是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总蛋白与球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锌含量升高。结果表明,高锌对鸭可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文中还对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雏鸭 锌中毒症 病理学 病理变化 生化指标
下载PDF
重庆养鸭场雏鸭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程方俊 周廷宣 +1 位作者 田晋红 沙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7-1010,共4页
对重庆市部分县养鸭场雏鸭所发疾病进行调查,根据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病。从部分养鸭场分离出的细菌通过形态染色特征、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得到15株大肠杆菌强毒株。对15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 对重庆市部分县养鸭场雏鸭所发疾病进行调查,根据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病。从部分养鸭场分离出的细菌通过形态染色特征、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得到15株大肠杆菌强毒株。对15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素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大肠杆菌病 分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硒中毒雏鸭血清和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武瑞 康世良 +2 位作者 徐世文 王伟 林洪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61-964,共4页
为了探讨硒中毒的毒理机制 ,选择健康雏鸭作实验动物 ,通过饲料中添加 8mg·kg-1的硒 ,复制雏鸭硒中毒模型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中毒组雏鸭血清和组织中NO... 为了探讨硒中毒的毒理机制 ,选择健康雏鸭作实验动物 ,通过饲料中添加 8mg·kg-1的硒 ,复制雏鸭硒中毒模型 ,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中毒组雏鸭血清和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且有时间—效应关系。从而提示硒中毒可诱导NOS活性增强 ,致使机体内NO含量升高 ,机体内源性NO水平过高 ,则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进而对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及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系列的损伤。这可能是硒中毒的毒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中毒 雏鸭 血清 组织 NO含量 NOS活性 毒理机制 实验动物 硝酸还原酶法
下载PDF
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脱毒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齐德生 刘凡 +2 位作者 于炎湖 何万领 张妮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5,共5页
通过雏鸭急性毒性、肉仔鸡饲养试验研究了蒙脱石在动物体内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脱毒效果和对动物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只雏鸭一次摄入16μg及以上AFB1时可出现急性中毒死亡。肉仔鸡摄入含AFB1 80μg/kg的饲料,1周后饲... 通过雏鸭急性毒性、肉仔鸡饲养试验研究了蒙脱石在动物体内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脱毒效果和对动物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只雏鸭一次摄入16μg及以上AFB1时可出现急性中毒死亡。肉仔鸡摄入含AFB1 80μg/kg的饲料,1周后饲料报酬降低,但肝脏中无AFB1残留。蒙脱石能对抗AFB1对动物的急慢性毒性作用,减少动物急性中毒死亡率,恢复动物生产性能。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5%的蒙脱石对鸡骨骼强度无不良影响,对鸡骨骼钙、磷、铜、铁、锌沉积无影响;使骨骼铅、氟沉积减少,骨骼锰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B1 脱毒研究 肉仔鸡 雏鸭 饲养试验 摄入 动物生产性能 骨骼 急性中毒 黄曲霉毒素B1
下载PDF
人工感染黄曲霉毒素雏鸭的病理学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艳丽 汪铭书 +4 位作者 程安春 彭西 周毅 胡骑 陈孝跃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给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含黄曲霉毒素AFB1的饲料,分别于采食AFB1后第12、24、48、 72、96、120、144、168、192 h各剖杀2只雏鸭,观察病理变化并采取组织病料,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眼观病变为气囊有... 给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含黄曲霉毒素AFB1的饲料,分别于采食AFB1后第12、24、48、 72、96、120、144、168、192 h各剖杀2只雏鸭,观察病理变化并采取组织病料,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眼观病变为气囊有黄色纤维性物质渗出,肝、肾肿大,质地变脆。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胆管增生,肝细胞空泡变性及后期极度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和散在凝固性坏死;脾红髓淤血,脾窦扩张;大脑膜水肿扩张,脑实质毛细血管扩张;心肌纤维、十二指肠腺上皮细胞、胰腺细胞颗粒变性。超微结构变化为肝细胞中空泡大量聚集导致细胞核变形,肾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大脑神经细胞髓鞘溶解及胰腺细胞酶原颗粒减少。表明,AFB1 对雏鸭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胰腺等均有明显病理损害,以肝的病变最为严重和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人工感染 雏鸭 组织学变化 超微结构
下载PDF
NSP复合酶在肉鸭日粮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余有贵 贺建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0-534,共5页
选用 1 日龄樱桃谷肉鸭苗 810 羽,采用 2×3 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日粮的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的添加对肉鸭生产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对肉鸭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代谢率和屠宰... 选用 1 日龄樱桃谷肉鸭苗 810 羽,采用 2×3 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日粮的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的添加对肉鸭生产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对肉鸭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代谢率和屠宰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小麦能降低肉鸭的日增重和营养物质代谢率,提高料重比和腿肌率,日粮中添加 NSP 复合酶能提高肉鸭的日增重、营养物质代谢率与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料重比,提高经济效益;2)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的交互作用只对所测指标中的日粮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产生显著影响;3)日粮中小麦占谷物组成的比例以 47%较为适宜,NSP 复合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小麦 NSP复合酶 生产性能 代谢率 屠宰性能
下载PDF
雏鸭胸腺生长指标的动态观测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方静 崔恒敏 +1 位作者 彭西 何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5,共5页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及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显示, 胸腺重量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胸腺指数在28日龄时达最高;1~28日龄...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及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显示, 胸腺重量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胸腺指数在28日龄时达最高;1~28日龄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ANAE+上升幅度较大;21~28日龄时胸腺小叶数量增多,并显著增大;28日龄时皮质部主要为小淋巴细胞;胸腺小体有3种形态。表明,雏鸭在1~14日龄时胸腺生长较缓慢,21~28日龄时生长十分迅速,28日龄时胸腺中大部分T淋巴细胞已发育成熟,35~49日龄时胸腺发育已趋于稳定; 胸腺小体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结构,与清除退变上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胸腺发育 T淋巴细胞 胸腺小体
下载PDF
雏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恒敏 黎得兵 +1 位作者 赵翠燕 程安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18,共7页
以实验病理学方法对人工感染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含菌量3×109cfu/mL)的20日龄天府肉鸭进行了系统病理形态学研究。感染后第1天出现临床症状,第3天达死亡高峰。眼观特征为全身浆膜及各组织器官的被膜纤维素渗出附着,心脏、肝脏、... 以实验病理学方法对人工感染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含菌量3×109cfu/mL)的20日龄天府肉鸭进行了系统病理形态学研究。感染后第1天出现临床症状,第3天达死亡高峰。眼观特征为全身浆膜及各组织器官的被膜纤维素渗出附着,心脏、肝脏、脾脏肿大,胸腺、法氏囊缩小,脑水肿,部分病程稍长的鸭单侧或双侧跗关节肿大,关节腔积液。病理组织学变化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脾炎和脑膜炎,胰腺细胞、食道、舌的粘膜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腺胃和小肠出血性或坏死性炎,肌胃粘膜上皮及砂囊腺上皮细胞变性与坏死,肾小管上皮变性与局灶性坏死,胸腺和法氏囊淋巴细胞的减少。结果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侵害多种组织器官,引起功能障碍致雏鸭发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病理学 雏鸭
下载PDF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福官 沈政会 +2 位作者 陈建红 杨卫华 周海南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4期52-55,共4页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的接触性传染病,最先发现时称鸭疫巴氏杆菌,后来证实是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困倦、厌食、眼和鼻孔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为斜颈。病理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气囊炎、...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的接触性传染病,最先发现时称鸭疫巴氏杆菌,后来证实是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困倦、厌食、眼和鼻孔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为斜颈。病理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气囊炎、肝周炎以及脑膜炎等。文中通过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简要的综述,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雏鸭 纤维素性心包 共济失调
下载PDF
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与曲霉菌病并发病例的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10
19
作者 蔡双双 杨雪丽 +3 位作者 谷长勤 张万坡 程国富 胡薛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076-11077,共2页
对湖北省襄樊某鸭场病死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观察、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诊断。结果表明: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肝质硬化,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肺脏表面及切面有灰白色病灶;肝细胞发生水泡变性和脂肪变... 对湖北省襄樊某鸭场病死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学观察、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诊断。结果表明: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肝质硬化,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肺脏表面及切面有灰白色病灶;肝细胞发生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及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呈条索状增生;肺脏内有肉芽肿形成,肺气管内可见霉菌菌丝;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8.3μg/kg。据以上结果,确诊为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和曲霉菌病并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黄曲霉毒素中毒 曲霉菌病 病理学诊断
下载PDF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小飞 潘孝成 +2 位作者 赵瑞宏 许月英 陈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749-751,共3页
用I型鸭肝炎病毒标准毒株R85952 人工感染 3日龄雏鸭 ,于感染后 6、12、16、2 0、2 4、2 8、3 2和 3 6h分别采集感染组和对照组雏鸭的血液分离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血清中Na+ 、K+ 、Ca2 + 、Mg2 + 、Cl- 、P5+ 等无机盐离子浓... 用I型鸭肝炎病毒标准毒株R85952 人工感染 3日龄雏鸭 ,于感染后 6、12、16、2 0、2 4、2 8、3 2和 3 6h分别采集感染组和对照组雏鸭的血液分离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血清中Na+ 、K+ 、Ca2 + 、Mg2 + 、Cl- 、P5+ 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和BUN含量变化不明显 ,OSM的变化也不明显 ;ALT、AST和GGT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升高 (P <0 .0 1) ;GLU浓度在攻毒后 2 4~ 3 6h极显著下降 (P <0 .0 1) ;TG、CHOL和VLDL呈极显著升高 (P <0 .0 1) ,表明血糖下降和血脂升高。TBIL和DBIL分别从攻毒后 2 0和 12h开始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 (P <0 .0 5 )。上述的试验结果提示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肝脏受损最明显 ,呈现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Ⅰ型鸭肝炎病毒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