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被引量:97
1
作者 刘广才 杨祁峰 +3 位作者 李来祥 樊廷录 赵小文 朱永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8,共11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覆膜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提高5.6~6.2个百分点,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3.9~5.2个百分点,播...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覆膜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提高5.6~6.2个百分点,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3.9~5.2个百分点,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0~4.0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秋季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49.5~51.3 mm,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33.9~39.6 mm,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0~26.9 mm,正是由于秋季全覆膜和顶凌全覆膜前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从而有效解决了玉米4~5月份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瓶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5.2%、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0.1%,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5.93 kg/(mm.hm2),平均达到33.63 kg/(mm.hm2),在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全膜覆盖 双垄面集雨 沟播 土壤水分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水肥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9
2
作者 周怀平 杨治平 +1 位作者 李红梅 关春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231-1235,共5页
在我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的晋东豫西 (寿阳 )旱农试验区 ,持续 10年进行了多种方式秸秆还田与秋季深施肥配合定位试验 ,探讨秸秆还田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土壤水肥高效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秋施肥... 在我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的晋东豫西 (寿阳 )旱农试验区 ,持续 10年进行了多种方式秸秆还田与秋季深施肥配合定位试验 ,探讨秸秆还田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土壤水肥高效利用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秋施肥较好地解决了深施肥与春季保墒捉全苗的矛盾 ,以及秸秆腐解与幼苗争夺水分养分而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的矛盾 ,秸秆资源丰富的区域优势得以充分利用 ,土壤微生物活动更为活跃 ,土壤水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表现为玉米苗全苗壮 ,根系发达 ,植株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提高 ,水分利用效率年平均提高了 3 2 6~ 4 5 1kg·hm-2 ·mm-1,生育期耗水量累计减少 8 1~ 2 6 4 5mm ,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3 9%~ 13 9%和 3 0 %~ 9 1% ,水肥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 ,10年累计增加12 10~ 17 2 7t·hm-2 玉米籽粒 ,增产幅度达 2 5 6 %~ 36 5 % ,玉米产量年际间波动减小 ,同时维持了较高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秋施肥 水肥效应 旱地玉米
下载PDF
旱地玉米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段喜明 吴普特 +1 位作者 白秀梅 冯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温度,以达到进一步增产的目的。设计出一套旱地玉米的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单向丁风垄(D2)种植沟间的含水量,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2.87%和1.82%;水分利用效率... 为提高我国北方旱地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温度,以达到进一步增产的目的。设计出一套旱地玉米的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单向丁风垄(D2)种植沟间的含水量,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2.87%和1.82%;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达18.05kg/hm^2·mm,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48.70%和25.54%。整个生育期种植行间各层平均地温.垄膜沟种技术高出对照1.4℃.高出平铺膜0.1℃;总积温在2901.0~2984.7℃之间,平铺膜为2908.7℃,对照仅为2699.3℃。垄膜沟种平均产量为7237.26kg/hm^2,其中单向顺风垄(D1)的产量最高。达7569.62kg/hm^2.较对照和平铺膜提高47.72%和2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地玉米 垄膜沟种技术 单向垄 弧形垄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志军 赵爱萍 +2 位作者 丁晖兵 李科 简毓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7,共6页
针对陇东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特别是玉米生产中干旱和苗期低温等问题,从改善旱地玉米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提高降水利用率入手,将小垄沟集水和覆膜增温保墒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新模式... 针对陇东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特别是玉米生产中干旱和苗期低温等问题,从改善旱地玉米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提高降水利用率入手,将小垄沟集水和覆膜增温保墒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旱地玉米垄沟周年覆膜栽培新模式试验研究。结果使旱地玉米水热条件明显改善,增产效果显著,是陇东旱地玉米自然降水高效利用,实现高产稳产的最佳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垄沟集水 覆膜栽培 增产效应
下载PDF
旱地玉米免耕覆盖土壤温度效应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乃生 薛宗让 +2 位作者 洛希图 张象俊 武金芳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3期13-16,共4页
旱地玉米采用免耕覆盖技术后,全生育期0~20cm土壤温度降低3.15~2.34℃;玉米孕穗期延长4~6天;覆盖秸秆造成的“低温效应”对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和形成高产结构是有利的。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免耕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免耕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籍增顺 刘虎林 +2 位作者 洛希图 武金芳 张象俊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3期22-27,共6页
玉米拔节以前其生长点一直处在地表以下,免耕覆盖后玉米生长早期5cm土壤温度比常规耕作低4℃左右,抑制了前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叶分化速度,使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免耕覆盖玉米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土壤温度决定期和土壤水... 玉米拔节以前其生长点一直处在地表以下,免耕覆盖后玉米生长早期5cm土壤温度比常规耕作低4℃左右,抑制了前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叶分化速度,使各生育时期相应推迟;免耕覆盖玉米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土壤温度决定期和土壤水分决定期;春季多雨、夏旱年份,免耕覆盖玉米最大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常规耕作;在春夏连旱年份,免耕覆盖玉米旺盛生长期比常规耕作显著延长;随覆盖量增加,玉米最大生长速度增大;免耕覆盖造成的前期土壤温度回升慢,形成玉米弱苗,这样一个低温一弱苗组合有利于增强作物一土壤系统的抗旱性。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覆盖后玉米根系拔节以前长度短、于重低,拔节后逐渐超过对照,但根系分布以浅层为主。中后期充足的土壤水分配合浅层庞大的根系,使免耕覆盖玉米根系伤流明显多于常规耕作;免耕覆盖土壤水分充足,使玉米中后期绿叶片多,植株体内含水量高,穗粒数提高17.7%,千粒重高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免耕 覆盖 玉米 根系
下载PDF
渭源地区旱地玉米覆膜种植增温效应及高产增效研究初报 被引量:25
7
作者 程俊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于2003-2004年开展玉米全生育期地膜覆盖观测地温及物候期试验,研究渭源地区旱地玉米覆膜种植的增温效应和增产效益。结果表明:覆膜比裸地种植有明显的增温、改变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等效益。分析认为温度是该地区的首要制约因素... 于2003-2004年开展玉米全生育期地膜覆盖观测地温及物候期试验,研究渭源地区旱地玉米覆膜种植的增温效应和增产效益。结果表明:覆膜比裸地种植有明显的增温、改变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等效益。分析认为温度是该地区的首要制约因素,覆膜是增温的主要措施。覆膜玉米比裸地种植能提高0~5cm地温2.4~3.6C/d,玉米产量增产3300~3650kg/hm^2,增产率为66.7%~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覆膜种植 增温效应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用两年”免耕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雷 牛建彪 +2 位作者 张成荣 许维诚 张继祖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16,共5页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基础上,从减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入手,进行了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用两年”免耕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玉米农艺性状明显优于常规覆膜栽培,玉米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9...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基础上,从减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入手,进行了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一膜用两年”免耕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玉米农艺性状明显优于常规覆膜栽培,玉米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956.1 kg/hm2,增加16.31%;前期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比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和常规覆膜栽培分别提高2.58%、14.5%;比双垄面集雨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和常规覆膜栽培分别减少投入1 350元/hm21、860元/hm2,纯收入分别增加703.9元/hm2、3 055.1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双垄全膜覆盖 “一膜用两年” 免耕栽培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史向远 周静 +2 位作者 张晓晨 李永平 籍增顺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459-461,469,共4页
为了筛选羊粪深施条件下旱地玉米的合适种植密度,以当地玉米主栽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密度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 为了筛选羊粪深施条件下旱地玉米的合适种植密度,以当地玉米主栽品种先玉335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密度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度、凸尖长均显著增加,茎粗、穗长、穗粗、百粒质量均显著减少,产量则呈先增后减趋势;并获得旱地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回归方程为Y=-504.73X2+6 241.3X-7 234.1,R2=0.816 2,合理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其理论产量可达到12 326.2 kg/hm2,且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为27.06 kg(/mm.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农艺性状 种植密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代快 蔡典雄 +5 位作者 王燕 赵全胜 张丁辰 冯宗会 张晓明 王小彬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69,共6页
以山西省寿阳县长期耕作试验为基础,采用碱吸收法研究不同耕作土壤呼吸,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旱作玉米地不同耕作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趋势皆与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样,呈单峰抛物线型,峰值出现在7月上旬,达C 1 253 mg/(m2.d);不同时... 以山西省寿阳县长期耕作试验为基础,采用碱吸收法研究不同耕作土壤呼吸,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旱作玉米地不同耕作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变化趋势皆与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样,呈单峰抛物线型,峰值出现在7月上旬,达C 1 253 mg/(m2.d);不同时期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少耕为C 650 mg/(m2.d)和免耕为C 658 mg/(m2.d),分别比传统耕作C 649 mg/(m2.d)高0.1%和1.4%;不同耕作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免耕>传统耕作>少耕;免耕能显著增加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免耕Q10值为2.26,比传统耕作高出40.1%,与少耕Q10值1.41相比则降低12.6%;15 cm和10 cm土层Q10均值分别为2.05和1.98,比5 cm土层Q10值分别显著高出64.7%和59.1%。可以看出,耕作措施改变土壤温度是影响旱作农田CO2排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旱作农田 春玉米 土壤温度 土壤呼吸速率
下载PDF
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用水效应及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被引量:27
11
作者 樊廷录 李永平 +3 位作者 李尚中 刘世新 王淑英 马明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721-3732,共12页
【目的】干旱缺水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最大的限制因素,研究覆膜、增密和品种对旱作玉米增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未来旱作粮食持续增产与水环境的关系。【方法】试验于2012—2015年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宁夏彭阳进行,在全膜双垄... 【目的】干旱缺水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最大的限制因素,研究覆膜、增密和品种对旱作玉米增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未来旱作粮食持续增产与水环境的关系。【方法】试验于2012—2015年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宁夏彭阳进行,在全膜双垄沟(FPRF)和半膜平铺盖(HPFC)2种种植方式下,选择耐密中晚熟先玉335和吉祥1号及不耐密早熟酒单4号3个杂交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中密度(6.75万株/hm^2)和高密度(9.0万株/hm^2)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玉米连作定位观测。采用烘干法监测不同降水年型玉米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通过Surfer软件绘制土壤水分等值线图,研究旱作覆膜连作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结果】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各因素对旱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对籽粒产量和WUE的影响顺序依次为降水年型>密度>覆膜方式>品种,降水年型从干旱、正常、丰水年的变化,玉米产量由7.72和8.79 t·hm^(-2)增加到11.86和11.15 t·hm^(-2),但WUE最高值并不在降水较多的年份,而在正常年型。密度由4.5万株/hm^2增加到6.67万株/hm^2,耗水量、产量、WUE增加10.6 mm、20.0%和3.45 kg·mm^(-1)·hm^(-2),但密度从6.67万株/hm^2增加到9.0万株/hm^2时,耗水量不再增加,而产量和WUE提高12.0%和2.97 kg·mm^(-1)·hm^(-2);FPRF处理较HPFC处理平均增产15.72%,WUE提高21.09%;耐密中晚熟品种吉祥1号和先玉335较耐密性弱早熟品种酒单4号增产15.46%—24.45%,WUE提高13.35%—15.55%。在全膜双垄沟种植条件下,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始终高于半膜平覆盖种植,尤其是玉米灌浆期0—200 cm土层多蓄积了50—90 mm的土壤水分,在严重伏旱年份发挥了明显的抗旱增产作用。不论降雨年型如何,4年期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增加和WUE提高并没有多消耗土壤水分,土壤深层未形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覆膜 密植增产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旱塬地玉米耗水特点及提高水分利用率途径 被引量:17
12
作者 晋凡生 李素玲 +1 位作者 萧复兴 刘凤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80,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 ,农田耗水主要在 1m以上土层 ,玉米对 0~ 50cm土层的水分利用率达6 0 % ;玉米农田棵间土壤水分蒸发占农田蒸散的 4 7 6 %~ 77 5% ,整个生育期棵间蒸发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 ,玉米产量与蒸腾量呈正相关 ;秸秆覆盖可有... 研究结果表明 ,农田耗水主要在 1m以上土层 ,玉米对 0~ 50cm土层的水分利用率达6 0 % ;玉米农田棵间土壤水分蒸发占农田蒸散的 4 7 6 %~ 77 5% ,整个生育期棵间蒸发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 ,玉米产量与蒸腾量呈正相关 ;秸秆覆盖可有效减少棵间土壤水分蒸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塬地 玉米 棵间蒸发 耗水特点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寿阳旱农试区保护耕作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蔡典雄 王小彬 +2 位作者 张志田 高绪科 张镜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46,共6页
试验设在半湿润偏旱的山西寿阳旱农试区,主要探讨了旱地春玉米地采取少耕、免耕及覆盖等不同保护耕作措施的抗风蚀作用、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及其对春玉米出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从而提出适于寿阳及其同类型区的两套春玉米地... 试验设在半湿润偏旱的山西寿阳旱农试区,主要探讨了旱地春玉米地采取少耕、免耕及覆盖等不同保护耕作措施的抗风蚀作用、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及其对春玉米出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从而提出适于寿阳及其同类型区的两套春玉米地保护耕作体系:(1)少(免)耕秸秆覆盖结合喷施除草剂,即当年玉米秸秆站立收穗后,秸秆推倒免耕或秸秆推倒间隔深松,次年采用免耕播种机施肥和播种并结合喷除草剂。(2)秋耕结合翻压秸秆和肥料,次年春季返浆期耙耱,并在播前进行地表镇压,采用机播或畜播。这两套保护耕作体系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节省能源,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耕作 玉米 旱地 耕作措施
下载PDF
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杏东 强世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9-12,共4页
对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显著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以秋季覆膜的增产效果最好,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不同旱作区全膜... 对甘肃省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的增产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半膜双垄沟播,半膜双垄沟播显著高于半膜平铺穴播;以秋季覆膜的增产效果最好,顶凌覆膜次之,播前覆膜最低。不同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增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玉米 全膜覆盖 双垄 沟播 增产效果
下载PDF
旱塬地玉米农田免耕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晋凡生 张宝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60-64,共5页
免耕覆盖 45 0 0 kg/ hm2 以上的处理比传统耕作增产 2 2 .15 %~ 2 5 .6 5 %。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 2 .96 2 5kg/ (mm· hm2 )。春播前 0~ 2 0 0 cm土层速动易效水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 17.0 2~ 47.9mm。距地表 5 ,10 ,15 cm处的地... 免耕覆盖 45 0 0 kg/ hm2 以上的处理比传统耕作增产 2 2 .15 %~ 2 5 .6 5 %。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 2 .96 2 5kg/ (mm· hm2 )。春播前 0~ 2 0 0 cm土层速动易效水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 17.0 2~ 47.9mm。距地表 5 ,10 ,15 cm处的地积温与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 0~ 10 cm土壤容重随覆盖量增加而减小。土壤有机质、全 N、速效 P与覆盖量呈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脲酶比传统耕作增加幅度为 0 .0 4~ 0 .48m g/ g,碱性磷酸酶增幅为 0 .0 5~ 1.0 8mg/ g,转化酶增幅为 1.7~ 12 .8mg/ g;脲酶、碱性磷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塬地 免耕覆盖 玉米 土壤环境效应 增产效应
下载PDF
调控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其土壤环境的几种覆盖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卢布 段桂荣 +2 位作者 冯利平 周国玉 张智宸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352-356,共5页
我们于1990—1991在山西省榆次市的黄土垣区对旱地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加秸秆覆盖等几种覆盖栽培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膜加秸秆覆盖能明显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提高达23.4%,能有效... 我们于1990—1991在山西省榆次市的黄土垣区对旱地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加秸秆覆盖等几种覆盖栽培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膜加秸秆覆盖能明显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提高达23.4%,能有效结合单独使用地膜和单独使用秸秆的优势,克服其不足,是黄土高原旱地玉米增产丰收的一项先进技术,宜向该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覆盖 生长发育 土壤环境
下载PDF
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节水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正卓 李得举 郭爱民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探讨了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下旱地玉米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是节水增产的最佳覆膜栽培模式,较半膜平铺覆盖栽培增产22.4%,土壤耗水量减少23.71 mm,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45kg/mm,经济性状均明显优于半膜平覆。覆膜时... 探讨了不同覆膜方式与覆膜时期下旱地玉米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是节水增产的最佳覆膜栽培模式,较半膜平铺覆盖栽培增产22.4%,土壤耗水量减少23.71 mm,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45kg/mm,经济性状均明显优于半膜平覆。覆膜时期以全膜双垄秋覆膜最好,较半膜平铺顶凌覆膜增产21.0%,土壤耗水量减少11.20 mm,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27 kg/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覆膜方式 覆膜时期 节水 效应
下载PDF
黄土旱塬旱作覆膜春玉米农田N2O排放通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阎佩云 刘建亮 +1 位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78-2285,共8页
采用密闭式静态箱法研究黄土高原旱作玉米不同栽培模式下氧化亚氮(N2O)的排放通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施氮是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素,高氮处理〉中氮+有机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且排放高峰出现在施肥后的4~10d,施氮处理N2... 采用密闭式静态箱法研究黄土高原旱作玉米不同栽培模式下氧化亚氮(N2O)的排放通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施氮是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素,高氮处理〉中氮+有机肥处理〉不施氮肥处理,且排放高峰出现在施肥后的4~10d,施氮处理N2O排放通量呈季节动态变化,共出现3次排放高峰,均出现在施氮及降雨后。等量施肥条件下,覆膜处理并没有显著影响NzO排放量,N:O排放通量与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土壤硝化过程是导致N2O排放的主要因素,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旱作玉米 氮肥 覆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旱作春玉米农田N_2O排放的效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海洲 肖茜 +1 位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63-2070,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式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0、10、20、30 t·hm-2)对黄土旱塬旱作春玉米农田 N2O 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施氮农田春玉米生长季 N2O 排放通量峰值和排放总量,添加3...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式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添加量(0、10、20、30 t·hm-2)对黄土旱塬旱作春玉米农田 N2O 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降低了施氮农田春玉米生长季 N2O 排放通量峰值和排放总量,添加30、20、10 t·hm-2生物质炭的三个处理 N2O 排放总量比不添加生物质炭的处理分别降低19.24豫、9.89豫、3.40豫,其中添加30 t·hm-2生物质炭处理降低显著(P〈0.05),但添加20 t·hm-2的生物质炭未对不施氮农田 N2O 排放通量和总量产生显著影响。无论添加生物质炭与否,生长季不施氮处理的 N2O 排放通量和总量均显著低于施氮处理。添加生物质炭不同程度提升了农田0 cm 和10 cm 土壤温度,减少了施氮处理0~20 cm 土壤 NH+4-N 和 NO-3-N 含量,但对农田0~20 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试验农田 N2O 的排放通量与0~20 cm 土层土壤 NO-3-N 和 NH+4-N 含量、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与0 cm 与10 cm 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添加生物质炭后矿质氮含量的减少可能是旱作春玉米农田 N2O 排放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氧化亚氮 旱作玉米 氮肥
下载PDF
忻州旱地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树荣 周进财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5-78,共4页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2)氮磷钾单因素肥料效应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反而开始下降.(3)氮磷钾肥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最小.(4)忻州市旱地玉米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 m2施用N 12.45kg、P2O5 5.53 kg、K2O 6.98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配方施肥 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