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7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30
1
作者 李晶 吕国华 +6 位作者 王冰 卢畅 康意军 马泽民 邓幼文 陈飞 刘伟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18例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 ̄58岁,平均38岁,均合并截瘫。受伤节段为...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18例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 ̄58岁,平均38岁,均合并截瘫。受伤节段为T11 ̄L3。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楔形变,其中6例椎体后缘高度有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 ̄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25% ̄100%,2例合并侧方脱位。均于伤后10d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融合术。8例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在骨折椎体相邻上下椎体植入四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技术,10例采用在骨折椎和相邻上下椎植入六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技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8例采用二椎体四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者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无改变5例,部分改善3例;骨折椎上位相邻椎脱位部分纠正6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1例出现撑开过度,1例术后3个月出现螺钉松动拔出,1例术后6个月出现断棒。10例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植入者术后骨折椎体复位达80% ̄100%,骨折椎上位相邻椎脱位均完全复位。术后近期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三椎体六枚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在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脱位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脱位 椎弓根螺钉植入 脊柱骨折脱位 复位固定技术 椎间盘破裂 后路手术治疗 韧带断裂 椎体高度 2004年 2001年 椎体楔形变 固定融合术 严重并发症 X线片示 椎体后缘 后路减压 病例随访 螺钉松动 椎体复位 术后近期
原文传递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65
2
作者 陈云苏 陈峥嵘 +1 位作者 姚振均 张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 方法 分析自 2 0 0 0年7月至 2 0 0 1年 5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共 12例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 ,患者的肩关节在术后 ... 目的 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 方法 分析自 2 0 0 0年7月至 2 0 0 1年 5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共 12例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 ,患者的肩关节在术后 2周平均屈曲 90° ,外展 90°。有 1例因钢板预弯不佳发生肩关节撞击 ,但在内固定取出后关节功能未受影响。术后X线评估复位率达10 0 %。内固定取出后 ,无再脱位的病例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 10 0 %。 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钩钢板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1
3
作者 吴其常 卞传华 苗旭漫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 43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应用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9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肩锁关节韧带重建 (14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喙突上移 (20例 )三种手术方...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 43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应用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9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肩锁关节韧带重建 (14例 );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喙突上移 (20例 )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 4.8年,对其自觉症状、上肢肌力、肩关节功能和肩锁关节间隙等改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术式的优良率分别为 33% (3/9)、 50% (7/14)和 74% (15/20)。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法的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肩锁韧带重建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两者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喙突上移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 P< 0.05)。结论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应达到 :(1)清除关节内瘢痕组织及软骨碎片; (2)重建关节纵向与水平稳定性; (3)施以有效内固定直至韧带修复,牢固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关节固定术 复位 术式 疗效
原文传递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90
4
作者 吴晓明 高伟 +3 位作者 李凡 桑伟林 高堪达 王秋根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对策。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79例接受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中78例再次手术取出钩钢板。40例在取出钩钢板时接受CT检查,以观...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对策。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79例接受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中78例再次手术取出钩钢板。40例在取出钩钢板时接受CT检查,以观察肩峰下骨侵蚀的形态,其中7例在3个月再行CT检查,以了解其转归。末次随访时对患肩功能进行Constant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3.2个月。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钩钢板存留时间分别平均为8.3个月和7.2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92分和95分。78例患者出现8种(105例次)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98.7%。与锁骨钩钢板作用特点有关的并发症88例次(83.8%),医原性并发症12例次(11-4%),与锁骨钩钢板自身缺陷有关的并发症3例次(2.9%),原发疾病治疗中固有的并发症2例(1.9%)。结论锁骨钩钢板的并发症发生率高。绝大多数并发症的成因与其自身作用特点有关,难以避免;可通过选用合适的内植物、提高患者依从性等减轻其严重程度。应告知患者对肩峰下骨侵蚀转归仍不清楚,以免产生医疗纠纷。医原性并发症通过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提高手术技术可避免。年轻和老年患者应慎用。设计上有改进的必要,且须尽早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肩锁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9
5
作者 王超 阎明 +1 位作者 周海涛 党耕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54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男32例,女22例;年龄7~63岁,平均32岁。其中齿突不连18例,寰椎枕骨化畸形22例,齿突骨折畸形愈合5例,寰椎横韧带松弛9例。40例有脊髓病或脊髓损伤的症状、体...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54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男32例,女22例;年龄7~63岁,平均32岁。其中齿突不连18例,寰椎枕骨化畸形22例,齿突骨折畸形愈合5例,寰椎横韧带松弛9例。40例有脊髓病或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先行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复位术,术中横断挛缩的椎前肌、前纵韧带和侧块关节囊,借助于牵引和器械撬拨的力量使寰枢关节复位;同期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后路固定方法包括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固定5例、寰枢侧块钉板固定12例和借助于枢椎椎弓根螺钉与枕颈固定板的枕颈固定37例。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41例获得解剖复位;13例部分复位,其中2例行部分齿突切除,另11例术前颈髓角平均104.1°,术后120.2°。48例随访4~40个月,平均15.7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有脊髓症状的38例术后功能评价(Odom标准)为优15例,良14例,可8例,差1例。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椎弓根钉切割1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1例,发音不正常3例,吞咽不利1例,术后2周发生败血症脊髓炎致瘫痪1例,术后2个月内固定松动1例。结论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结合后路坚强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对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治疗 外科手术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79
6
作者 许蕊凤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探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6例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进行呼吸功能练习和口腔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口腔护理 ,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结果 :6例病人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 ,未... 目的 :探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6例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进行呼吸功能练习和口腔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采取特殊方法进行口腔护理 ,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结果 :6例病人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 ,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经口咽入路行寰枢椎松解及后路内固定术手术复杂 ,风险极大 ,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得性寰枢椎脱位 围手术期 护理
原文传递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66
7
作者 曾纪洲 曲铁兵 +3 位作者 潘江 米学华 高会华 苏庆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47-550,共4页
目的 探讨AO锁骨钩钢板 (clavicularhook -plate ,CHP)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方法  4 5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骨科 (2 4例 )和北京潞河医院骨科 (2 1例 )。均为AllmanⅢ度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应用CH... 目的 探讨AO锁骨钩钢板 (clavicularhook -plate ,CHP)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方法  4 5例患者资料来源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骨科 (2 4例 )和北京潞河医院骨科 (2 1例 )。均为AllmanⅢ度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应用CHP固定治疗。所有病例均直接修复断裂的肩锁韧带 ,其中 19例直接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 ,2 6例用喙肩韧带代替重建无法直接修复的喙锁韧带。 结果 获随访 4 1例 ,随访时间 3~ 4 7个月 ,平均 2 6个月。术后 15~ 2 0d ,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患者恢复工作和体力劳动为术后 2~ 4个月 ,平均 3个月。取出CHP时间为 3~ 10个月 ,平均 5个月。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和再脱位。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 ,优占 80 .5 % (33 4 1) ,良占 14 .6 % (6 4 1) ,差占 4 .9% (2 4 1)。优良率达 95 .1% (39 4 1)。 结论 CHP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可早期活动肩关节 ,关节功能恢复快 ,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治疗 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损伤机制
原文传递
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58
8
作者 陆男吉 王建华 +4 位作者 张长青 王赤宇 施忠民 施慧鹏 曾炳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AO/ASIF锁骨钩钢板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Post Ⅲ—Ⅵ型)及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9月,对3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8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喙锁韧带修补术。术后采... 目的 探讨AO/ASIF锁骨钩钢板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Post Ⅲ—Ⅵ型)及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9月,对3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8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喙锁韧带修补术。术后采用Constant 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5~12个月取出钢板。随访时间2~23个月,3例失访。术后无病例发生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取出后无病例发生脱位及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89分(健侧的95%),其中外展活动均值为7.9(健侧的88%);内固定取出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92分(健侧的98%),外展活动均值为8.8(健侧的98%)。结论 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Neer Ⅱ型)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治疗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54
9
作者 孙宇 王超 +3 位作者 党耕町 王少波 齐强 王志国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应用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方法应用此项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拉22例。其中单侧小关节骨折脱位3例,双侧10例;单侧小关节脱位4例,双侧1例;双侧小关节脱位合并椎体压缩骨折2例;双侧小关节骨折脱位合并椎... 目的应用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方法应用此项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拉22例。其中单侧小关节骨折脱位3例,双侧10例;单侧小关节脱位4例,双侧1例;双侧小关节脱位合并椎体压缩骨折2例;双侧小关节骨折脱位合并椎体裂纹骨折1例;椎体爆裂型骨折1例。无神经系统损伤者3例,仅合并神经报损伤者7例,合并脊髓损伤者12例(完全性6例,不完全性6例)。切开复位,将螺钉固定于颈椎侧块上,配以钢板连接和植骨,实现坚强固定。结果本组22例平均随访34个月(10个月~7年2个月),平均融合时间为3.5个月,术后平均3.3d可在围领保护下从床上坐起。仅合并神经根损伤的患者平均术后7d离床活动,围领保护平均112周,平均3.5个月恢复原工作或劳动。合并脊髓损伤的问例中,6例不完全性损伤者,根性症状明显减轻,脊髓功能稍有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Ⅰ级)。术中无血管、神经系统损伤。1例术中复位不完全,2例(共4枚)螺钉松动,但均未影响症状的减轻及融合效果。结论本术式具有短节段固定、稳定作用强、术后仅需轻便外固定、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 内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脱位
原文传递
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被引量:49
10
作者 王超 闫明 +1 位作者 周海涛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难复性寰椎前脱位的病例经口咽入路切断颈长肌、头长肌、前纵韧带和寰枢侧块关节囊,施行松解复位术,同期行后方固定植骨融合术。后方固定方法包括: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固定、寰枢...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难复性寰椎前脱位的病例经口咽入路切断颈长肌、头长肌、前纵韧带和寰枢侧块关节囊,施行松解复位术,同期行后方固定植骨融合术。后方固定方法包括: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固定、寰枢侧块钉板固定和借助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枕颈固定。结果:3例均获得了解剖复位和植骨融合。结论: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复位术可使难复性脱位的寰枢关节获得充分复位,松解复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关节脱位 内固定器 前路松解复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与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9
11
作者 冯永增 洪建军 +4 位作者 陈鸿亮 汤骏 杨雷 郭晓山 徐华梓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9-1014,共6页
目的比较双Endobutton钢板与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38例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18例应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38.5±6... 目的比较双Endobutton钢板与AO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38例Rockwood 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18例应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38.5±6.2)岁;左侧10例,右侧8例;RockwoodⅢ型13例,Ⅳ型2例,V型3例。20例应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男14例,女6例;年龄(34.8±5.9)岁;左侧11例,右侧9例;Rockwoodm型13例,Ⅳ型3例,V型4例。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及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术后的影像学结果、临床疗效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锁骨钩钢板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平均失血量较少,而切口长度相对较长。术后双Endobutton钢板组的肩部疼痛发生率低于锁骨钩钢板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优于锁骨钩钢板组。锁骨钩钢板组易出现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在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双Endobutton钢板组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5%;锁骨钩钢板组优9例,良6例,差5例,优良率为75%。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在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总体疗效与锁骨钩钢板相当,但是其术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低,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板 肩锁关节 脱位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杨胜松 王满宜 荣国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 探讨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特点、疗效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方法 根据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特点 ,将 1993~ 2 0 0 2年间诊治的 5 1例患者分为劈裂型、整髁型和塌陷型。对劈裂型和整髁型骨折 ,无关节面... 目的 探讨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特点、疗效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方法 根据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特点 ,将 1993~ 2 0 0 2年间诊治的 5 1例患者分为劈裂型、整髁型和塌陷型。对劈裂型和整髁型骨折 ,无关节面塌陷者 ,采用内侧切口 ;CT检查示有关节面塌陷者 ,采用正中切口纠正塌陷并植骨 ;劈裂型支撑钢板在内后侧固定 ,整髁型支撑钢板在内侧固定 ,或双侧支撑钢板固定。对塌陷型骨折 ,采用内侧切口 ,行复位、植骨、支撑钢板内侧固定。 3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4 1个月 ,对影响骨折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随诊的 33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30°~ 14 7°(平均 110°) ;Lysholm评分平均为 83 2分 ,优 8例、良 9例、中 14例、差 2例。平台非解剖复位、平台增宽 >4mm、平台向外侧移位 >8mm是预后较差的相关因素 (χ2 值分别为 5 10、6 0 8、8 0 2 ,P<0 0 5、<0 0 5、<0 0 1) ,也易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结论 应根据分型和CT检查结果选择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 ,膝内翻畸形、平台增宽 >4mm或向外侧移位 >8mm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 分型 治疗 诊断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联合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44
13
作者 赵金忠 何耀华 王建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6-331,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和Fulkerson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对3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髌骨支持带调整术,包括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同时进行Fulkerson胫骨结节内移抬...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和Fulkerson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对3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髌骨支持带调整术,包括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同时进行Fulkerson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术前脱位次数3~16次,平均6次;初次脱位机制均为外伤。术后通过平均25个月(13~37个月)的随访,了解膝关节脱位复发、患膝主观症状以及患肢整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最后随访时,髌骨脱位无复发。8例仍有膝关节前侧疼痛,但疼痛均较术前有所减轻。手术前后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分别为(37.4±4.9)分和(92.1±5.3)分(P<0.01),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3.0±6.3)分和(93.2±6.1)分(P<0.01)。所有患者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初次脱位前和术后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分别为(6.9±1.1)分和(7.0±0.9)分。术后X线检查对比发现,髌骨-股骨滑车适配角从术前的27.7°±7.9°改善为1.4°±8.1°(P<0.01),髌骨外侧面张开角从术前的-1.1°±7.4°改善为术后的11.8°±4.9°(P<0.01)。结论关节镜下进行髌骨内侧支持带紧缩和外侧支持带松解,创伤小;结合Fulkerson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能够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防止复发,并有利于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关节镜下 调整术 截骨治疗 Fulkerson截骨术 外侧支持带松解术 膝关节功能 胫骨结节 膝关节脱位 同时进行 功能康复 主观症状 手术前后 功能评分 运动能力 有效治疗 防止复发 术后 紧缩术 前脱位 无复发
原文传递
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5
14
作者 李庭 王满宜 +4 位作者 蒋协远 张力丹 刘兴华 公茂琪 滕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要点、手术治疗原则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7例肘关节“可怕三联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38(14-72)岁。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23... 目的探讨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要点、手术治疗原则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7例肘关节“可怕三联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38(14-72)岁。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23例采用单纯外侧入路,3例采用外侧加内侧入路,1例采用肘后正中入路。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7.5(6-3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病情主诉、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腕关节活动度、双侧握力以及X线片情况。用MEPS(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和Broberg&Morrey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用Money等提出的“5%”校正值对主力侧和非主力侧的握力标准化后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均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患侧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平均为107°(30°-150°)。患侧前臂旋前一旋后活动范围平均为147°(0°-220°)。患肢握力较健侧平均减少13.7%。MEPS评分平均为93.4(72-100)分,优良率92.6%。Broberg&Morrey评分平均为91.2(68-100)分,优良率88.9%。结论对肘关节“可怕三联征”的诊断要紧扣其定义,且须与肘关节其它损伤相鉴别。对肘关节“可怕三联征”应采用手术治疗,大多采用单纯外侧入路即可完成,必要时可加用内侧入路。治疗原则为重建肘关节同心圆性中心复位及可靠的稳定性、对桡骨头、冠状突骨折尽量进行复位内固定并重视对软组织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脱位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原文传递
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1
15
作者 蒋协远 王满宜 +1 位作者 黄强 荣国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应用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方法对15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2-48岁,平均38岁。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开放性损伤3例,闭合性损伤12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14例,斜形... 目的应用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方法对15例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2-48岁,平均38岁。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开放性损伤3例,闭合性损伤12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14例,斜形骨折1例。13例合并冠状突骨折,2例合并肱骨外髁骨折。对所有病例应用内固定治疗,包括单纯张力带固定4例,张力带加螺钉固定5例,张力带加重建钢板或半管状钢板固定6例。3例行一期植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肘关节和前臂平均活动范围:屈肘105°,伸肘-20°;前臂旋前50°,旋后60°。按照Broberg和Morrey评估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6例,可1例。其中张力带加钢板治疗组6例均为优。结论  高能量损伤中因尺骨近端多为粉碎性骨折,且多同时合并冠状突骨折,肘关节极不稳定,单纯应用张力带固定不能获得稳定的固定,建议用重建钢板对尺骨近端骨折进行稳定固定,以获得正常的鹰嘴宽度和肱尺关节对合关系。一旦尺骨骨折向前移位得到纠正,桡骨头脱位也大多同时得到复位。存在明显骨缺损者应一期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肘关节前脱位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39
16
作者 夏群 徐宝山 +4 位作者 张继东 苗军 李建光 张晓林 周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0月至2005年9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192例,对其中34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者采用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男25例,女9例;年龄18 ̄56岁,平均34.2岁... 目的探讨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0月至2005年9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192例,对其中34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者采用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男25例,女9例;年龄18 ̄56岁,平均34.2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5例,L111例,L28例,L35例,L42例,L4,51例。Magerl分型:A3型12例,B1型2例,B2型2例,C1型12例,C2型4例,C3型2例;ASIA分级:A级7例,B级10例,C级8例,D级6例,E级3例。有神经根损伤症状3例。患者取侧卧位,先行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系统临时固定。同体位下再行损伤节段的前路减压支撑植骨,对于骨折脱位者前后协同复位。复位满意及减压彻底后,后路椎弓根钉系统适度加压抱紧前侧支撑植骨,一次完成减压、复位与固定,重建三柱稳定性。结果手术时间180~320min,平均230min。出血量900~2400ml,平均1200ml。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的24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1级或1级以上。6例出现肋间神经损伤症状,保守治疗后好转。32例随访6 ̄60个月,平均13个月。X线和CT片显示减压和复位效果满意,与术后比较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未见断裂及松动。结论一期同体位前后联合入路可充分发挥前路与后路手术各自的优势,一次完成减压、复位与固定,为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脱位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后路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 被引量:38
17
作者 刘继军 刘鹏 +2 位作者 郝定均 刘团江 杨俊松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1-546,共6页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23例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接受后路减压复位经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一棒系统内固...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23例完全性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接受后路减压复位经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一棒系统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5例;年龄20"-50岁,平均(38.2±0.3)岁。损伤节段:T10.11 8例,T11、12 8例,T12Lt3例,L1,2 4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合并症。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f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10例,B级13例。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估临床疗效(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采用X线及CT检查评价骨折脱位节段后凸角度的恢复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50~260min,平均(180.3±14.8)min;术中出血量800~1500ml,平均(950.2±98.1)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6个月,平均(20.2±4.3)个月。术前矢状面Cobb角-20.1°-2.3°,平均-13.50±6.30;术后-7.6±3.5°,平均1.43°±6.4°;末次随访时-8.1±10.3°,平均1.6°±6.3°。脱位率由术前100%恢复至术后0~15%(10%±6%),较术前明显恢复。术后2例ASIA分级A级改善为B级,5例B级改善为C级。术后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性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脊柱、脊髓损伤严重,且入院时合并严重的复合伤,手术风险及难度大;术前合并症的治疗是良好疗效的前提,长节段坚强内固定和可靠融合是手术的关键,单纯后方入路减压复位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操作简单且创伤较小,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脱位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与第二肩关节间隙的关系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新 王佳 +2 位作者 闫旭 庞贵根 宋丽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 Ⅲ型)术后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与第二肩关节间隙的关系。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肩锁关节脱位(Tossym)患者63例,男48例,女15例;年龄2...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 Ⅲ型)术后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与第二肩关节间隙的关系。方法2005年7月至2008年10月,肩锁关节脱位(Tossym)患者63例,男48例,女15例;年龄21-53岁,平均33.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d,平均4d。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采用改良野田氏位摄片,并在X线片上测量第二肩关节间隙,即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lnio—humeral interval,AHI)和钢板一肱骨头间距(plate—humer—alinterval,PHI)。术后根据Karlsson疗效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根据有无典型肩痛分为两组,其中有SIS患者14例,无SIS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2个月。SIS组AHJ为5.2-11.4mm,平均(8.5±2.1)mm;无SIS组AHI为6.4-13.7mm,平均(9.7±2.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5)。SIS组AHI与SIS有相关性(F=7.14,P〈0.05)。SIS组PHI为2.7-10.2mm,平均(6.1±2.8)mm;无SIS组PHI为3.1~10.8mm,平均(6.8±2.4)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P=0.243)。术后3个月,SIS组患者拆除钢板后Karlsson疗效评价:优11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锁骨钩钢板术后出现SIS与第二肩关节间隙有相关性,第二肩关节间隙较小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肩撞击综合征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与疏通督脉瘀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谭明生 李显 +4 位作者 张恩忠 移平 杨峰 唐向盛 陶睿锋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1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与疏通督脉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13例(男65例,女48例;年龄8~64岁,平均42.6岁)寰枢椎脱位患者按TOI分型分为T1、T2、O、I4组,并给予外科治疗,主要包括牵引、手术复位融合固定。分别对比... 目的:探讨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与疏通督脉的相关性。方法: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13例(男65例,女48例;年龄8~64岁,平均42.6岁)寰枢椎脱位患者按TOI分型分为T1、T2、O、I4组,并给予外科治疗,主要包括牵引、手术复位融合固定。分别对比各组治疗前后寰椎平面SAC(脊髓有效空间)、督脉经络瘀阻症候积分、JOA评分、ND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结果:T1、T2、O、I组患者寰椎平面SAC术前分别为(13.34±3.21)、(10.43±2.42)、(7.89±3.14)、(10.50±0.71)mm,末次随访分别为(16.02±1.42)、(15.34±1.87)、(14.49±1.58)、(12.50±0.71)mm;督脉经络瘀阻证候积分术前分别为(8.37±1.87)、(6.87±1.35)、(5.17±1.13)、(7.50±0.71),末次随访分别为(10.59±0.94)、(10.25±1.01)、(8.41±1.31)、(9.0±0);JOA、N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采用TOI外科分型治疗寰枢椎脱位,在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也有效地缓解督脉经络瘀阻的症状,表明外科治疗与疏通督脉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分类法 督脉
下载PDF
下颈椎骨折脱位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郭琰 周方 +2 位作者 田耘 姬洪全 张志山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0~80岁,平均41岁.44例采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融合,其中4例强直性脊柱炎和2例...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0~80岁,平均41岁.44例采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融合,其中4例强直性脊柱炎和2例颈椎极不稳定患者,行前路固定融合+后路固定融合.2例强直性脊柱炎因极度屈颈体位限制,无法行前路手术而采取后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2例陈旧性骨折先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复位固定融合术.2例二次手术先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复位固定融合,再行后路固定融合术.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价脊髓损伤情况.结果 50例均获随访12 ~48个月,平均28个月.1例强直性脊柱炎仅行前路复位固定融合手术,术后2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再次脱位.其余49例骨折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颈椎序列维持良好,均于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无恢复,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ASIA分级均提高1~2级.结论 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能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改善脊髓功能.前路手术复位困难或骨折脱位极不稳定且骨质疏松者,应采用后路手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颈椎 脱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