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输液对烫伤后延迟复苏休克犬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闫柏刚 杨宗城 +4 位作者 黄跃生 刘志远 刘旭盛 何保斌 梁晚益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8-271,共4页
目的 探讨在烧伤延迟复苏情况下 ,如何迅速纠正休克。 方法 利用犬 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2 4只犬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 (C)组、延迟均匀补液 (E)组和延迟快速补液 (R)组 ,观察伤前、伤后 2、6、8、12、2 4、36和 48h股动脉压 (FAP) ... 目的 探讨在烧伤延迟复苏情况下 ,如何迅速纠正休克。 方法 利用犬 4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2 4只犬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 (C)组、延迟均匀补液 (E)组和延迟快速补液 (R)组 ,观察伤前、伤后 2、6、8、12、2 4、36和 48h股动脉压 (FAP) ,肺动脉压 (PAP) ,肺动脉楔状压 (PAWP) ,中心静脉压(CVP) ,心排出量 (CO) ,肺血管阻力 (PVR) ,外周血管阻力 (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 (1)对照组动物伤后 12 36h内全部死亡 ,E、R两组均存活 48h以上。 (2 )烫伤后各组FAP、CO明显下降 (C组CO :1.0 3± 0 .1vs 3.0 3± 0 .4,P <0 .0 1) ,SVR显著升高 ,补液后FAP、CO回升 (E组CO :1.5 6± 0 4vs 1.16± 0 .2 ,P <0 .0 5 ) ,SVR下降 ,尤以快速补液效果明显 (R组CO :2 .32± 0 .6vs 1.0 6± 0 .2 ,P <0 .0 1)。 (3)快速补液后PAP、PAWP、CVP和PVR迅速回升 ,但未超过正常范围 (PAWP :5 .84± 1.16vs 4.0 9± 1.0 7,P <0 .0 1)。 结论 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 ,快速补液可以迅速纠正休克 ,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输液 烫伤 延迟复苏 休克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胸腹联合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 被引量:22
2
作者 范治伟 路小光 +4 位作者 康新 刘伟光 王屹刚 王丹 庞洪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与即刻液体复苏对胸腹联合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来院救治的98例胸腹联合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五版《外科学》休克诊断标准。延迟复苏组(n=51),在到... 目的探讨延迟与即刻液体复苏对胸腹联合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早期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来院救治的98例胸腹联合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五版《外科学》休克诊断标准。延迟复苏组(n=51),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的平衡液维持机体基本需求;即刻复苏组(n=47),入院后快速给予大量等张晶体液和(或)胶体液。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或x^2检验分析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血乳酸含量、碱缺失水平、术前复苏时间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延迟复苏组与即刻复苏组输液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6±346)vs(3520±575)ml,P<0.01],但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收缩压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29)mmHg vs(8l±24)mmHg,P>0.05]。术前血红蛋白[(106.21±20.91)g/L vs(89.10±32.42)g/L]、凝血酶原时间[(11.19±2.03)s vs(17.37±2.50)s]、血小板计数[(179.44±52.19)×10~9/L vs(105.55±50.67)×10~9/L]、红细胞比容[(28.40±2.31)% vs(20.84±2.58)%]、血乳酸[复苏30 min:(1.70±0.37)mmol/L vs(2.44±0.41)mmol/L;复苏60min:(3.16±0.42)mmol/L vs(5.73±0.68)mmol/L]和碱缺失[复苏30min:(-4.46±1.15)mmol/L vs(-5.78±1.15)mmol/L;复苏60min:(-5.46±1.29)mmol/L vs(-9.60±2.71)m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复苏组术前复苏时间(73±29) min、病死率(18.9%),延迟复苏组术前复苏时间(58±26)min、病死率(1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液体复苏能显著改善胸腹联合伤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组织和器官的灌注及乳酸酸中毒程度,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术前复苏时间,效果优于即刻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联合伤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即刻液体复苏 延迟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严重延迟复苏烧伤脓毒症的早期综合防治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祖煌 刘敏 +2 位作者 夏照帆 占新华 刘世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讨提高延迟复苏烧伤脓毒症治愈率的早期防治措施。方法 将 72例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1990年 1月— 1994年 12月为第一阶段 (n=2 6 ) ,1995年 1月— 2 0 0 1年12月为第二阶段 (n=4 6 ) ,对两个阶段的... 目的 探讨提高延迟复苏烧伤脓毒症治愈率的早期防治措施。方法 将 72例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1990年 1月— 1994年 12月为第一阶段 (n=2 6 ) ,1995年 1月— 2 0 0 1年12月为第二阶段 (n=4 6 ) ,对两个阶段的复苏情况、脓毒症发生率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脓毒症发生率 (17.4 % )及病死率 (6 .5 % )均较第一阶段 (分别为 5 7.7%和 2 3.0 % )明显下降 ;休克纠正时间也明显缩短 ,分别为 (1.9± 0 .9) h和 (6 .6± 2 .5 )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也明显下降 (P<0 .0 5或 P<0 .0 1)。结论 早期、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 ,早期削 (切 )痂 ,早期肠内喂养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和进行免疫调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 ,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异体全血 ,重视防治肠源性感染等措施 ,均可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 ,提高脓毒症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脓毒症 早期切痂 早期肠内营养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早期防治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红明 柴家科 +7 位作者 盛志勇 郭振荣 申传安 刁力 李利根 许明火 贺立新 于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610-612,共3页
目的 :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严重烧伤患者延迟复苏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防治效果。方法 :1992~ 1999年我科首诊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延迟复苏 (伤后 6小时或 6小时后开始补液 )患者48例 ,对比分析采用改进休克复苏方案... 目的 :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严重烧伤患者延迟复苏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防治效果。方法 :1992~ 1999年我科首诊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延迟复苏 (伤后 6小时或 6小时后开始补液 )患者48例 ,对比分析采用改进休克复苏方案治疗与未采用改进方案治疗患者脓毒症和 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改进后的休克复苏方案为 :在 Swan Ganz导管监测下快速有效液体复苏的同时 ,使用山莨菪碱改善肠道血供 ;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 C、维生素 E和甘露醇防治再灌注损伤。结果 :1992年以后 ,使用新方案治疗显著缩短了休克纠正时间 ,提高了复苏成功率。从观察结果来看 ,新方案可显著提高胃粘膜 p H值 ,降低血中丙二醛、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水平 ;从总的治疗效果来看 ,降低了患者脓毒症和 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论 :改进的休克复苏方案提高了复苏效率 ,减轻了延迟复苏时缺血及再灌注造成的损害 ,进而有效降低了脓毒症和MODS发病率和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烧伤延迟复苏 治疗
下载PDF
严重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多器官损伤机制中的氧自由基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红明 盛志勇 +3 位作者 郭振荣 陆江阳 常国友 马诺山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伤前对照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和治疗组,采用ESR技术结合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了伤后8、24、48及72 h心、肝、肾及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OFR)含量变化,同时还对脏器病理形态、动脉血气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 将66只悉生大鼠分为伤前对照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和治疗组,采用ESR技术结合传统间接检测手段,观察了伤后8、24、48及72 h心、肝、肾及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OFR)含量变化,同时还对脏器病理形态、动脉血气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氧酶(LDH)、ALT(曾用GPT)、AST(曾用GOT)、BUN和肌酐(Cr)含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各脏器均有OFR含量增加,同时均发生了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动脉血气、血清学指标的异常,且延迟组的上述改变明显重于早期组,经抗氧化剂治疗后改善。提示延迟复苏是脏器OFR产生的重要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自由基 延迟复苏 烧伤
原文传递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祖煌 刘敏 +1 位作者 占新华 刘世康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37-140,143,共5页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方法 :6 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依不同营养支持措施 ,按不同时期分为常规组 (n =2 6 )及改进组 (n =36 )。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道喂养 (EEF)、重...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方法 :6 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依不同营养支持措施 ,按不同时期分为常规组 (n =2 6 )及改进组 (n =36 )。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道喂养 (EEF)、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谷氨酰胺 (Gln)等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及脓毒症发生率 ;入院即刻、伤后 (PBD)第 1、7、14、2 8天定时采血 ,测定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 ;入院即刻及应用rhGH后第 3、7、14、2 1天 ,测定空腹微量血糖、尿糖、血清胰岛素。 结果 :①改进组供皮区、植皮区、深浅二度创面及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缩短 (P <0 .0 5~ 0 0 1)。②改进组包括应激性溃疡、脓毒症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P <0 .0 5 )。③烧伤后常规组及改进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 ,但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④改进组及常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 ,但胰岛素以改进组升高更为明显(P <0 .0 5 )。⑤ 13例尿糖明显升高 ,尿糖阳性多为一过性。改进组中尿糖升高以≥ (3+)为主 ,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综合营养支持措施 (包括EEF、Gln、rhGH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延迟复苏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重组人生长激素 谷氨酰胺
下载PDF
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心肌组织内皮素-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鲜英 刘毅 +8 位作者 张世范 张绪生 于晟 蔡黔 张诚 肖斌 张斌 姜疆 田文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3 840 m,1 517 m)大鼠严重烫伤后延迟复苏心肌组织内皮 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特点。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延迟复苏 组、即时复苏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3 840 m,1 517 m)大鼠严重烫伤后延迟复苏心肌组织内皮 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特点。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延迟复苏 组、即时复苏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度烧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6、12、24、72和168 h取 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中ET-1和CGRP的含量。结果①延迟复苏组ET-1和CGRP均在伤 后6 h开始升高,ET-1在两个海拔高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别增长了2.8倍和3.6倍,CGRP分别增长了 2.2倍和1.5倍(P均<0.01);但延迟复苏组ET-1和CGRP上升趋势明显低于延迟复苏组(P均<0.01)。 ②延迟复苏组ET-1在1 517 m自伤后6 h开始上升,至24 h达峰值,但在3 840 m于伤后72 h达峰值,增高 持续168 h;CGRP在1 517 m自伤后6 h明显上升,12 h达峰值,但在3 840 m高度于伤后72 h达峰值;在 3 840 m高度,ET-1/CGRP比值变化明显。结论 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后随海拔升高,ET-1释放明显增 多,但CGRP升高速度缓慢,释放量明显降低,提示海拔越高,心肌保护物质消耗越多,ET-1/CGRP的调节 作用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1 CGRP 延迟复苏 严重烫伤 心肌组织 高原地区 大鼠 比分 结论 取材
下载PDF
延迟复苏对烫伤大鼠心肝肾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及维生素E和维生素C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杨红明 盛志勇 +1 位作者 郭振荣 孙存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采用36只肠内含5种细菌悉生的大鼠,分成伤前对照组(Ⅰ组)、早期复苏组(Ⅱ组)、延迟复苏组(Ⅲ组)和治疗组(Ⅳ组),观察了伤后8h和1d心、肝、肾氧自由基(OFR)相对量(ESR技术)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 采用36只肠内含5种细菌悉生的大鼠,分成伤前对照组(Ⅰ组)、早期复苏组(Ⅱ组)、延迟复苏组(Ⅲ组)和治疗组(Ⅳ组),观察了伤后8h和1d心、肝、肾氧自由基(OFR)相对量(ESR技术)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发现,Ⅱ、Ⅲ组大鼠心、肝、肾OFR相对含量均增高,Ⅲ组升高更明显,各时间点较Ⅱ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尤以肾脏升高最明显。Ⅳ组各脏器OFR相对含量低于Ⅲ组(P<0.01)。各脏器MDA含量与OFR相对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该结果表明,延迟复苏增加烧伤后早期脏器OFR生成,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重,OFR对肾脏的影响可能重于其它脏器。维生素E、维生素C联合治疗可有效清除脏器中OFR,可用于延迟复苏后脏器功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复苏 烧伤 维生素
下载PDF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早期综合防治 被引量:9
9
作者 吴祖煌 刘敏 +1 位作者 黄春霞 占新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50-552,共3页
目的 总结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早期综合防治经验。方法 将 7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患者按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 ,即 1990 -0 1~ 1994-12 (第一阶段 ,n =2 6)及 1995-0 1~ 2 0 0 1-12 (第二阶段 ,n =46) ... 目的 总结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应激性溃疡的早期综合防治经验。方法 将 7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患者按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 ,即 1990 -0 1~ 1994-12 (第一阶段 ,n =2 6)及 1995-0 1~ 2 0 0 1-12 (第二阶段 ,n =46)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烧伤治愈率升高 ,死亡率下降 ,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P <0 .0 1~ 0 .0 5)。结论 综合液体复苏方案 ,细胞保护 ,保护胃肠道黏膜的功能 ,早期切 (削 )痂 ,早期肠道喂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应激性溃疡 体克 脓毒症 早期肠道喂养 出血
下载PDF
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鲜英 刘毅 +6 位作者 张世范 张绪生 于晟 蔡黔 张诚 肖斌 张斌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大鼠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特点。方法:24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严重烧伤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即时复苏组(IFR)和正常对照组(C),分别于伤后1、6、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大鼠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特点。方法:24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严重烧伤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即时复苏组(IFR)和正常对照组(C),分别于伤后1、6、12、24、72h、7d取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CGRP的含量。结果:在3800m海拔高度,IFR组血浆CGRP于伤后12h达最低点,DFR组于伤后6h达最低点;1500m海拔高度,IFR组与DFR组均于伤后12h达最低点,CGRP血浆含量明显高于3800m海拔高度者。两个海拔高度间,DFR组在伤后6h即出现显著差异(P<0.01),并一直延续至伤后24h,IF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后同一海拔高度,延迟复苏组血浆CGRP的含量低于即时复苏组;海拔越高,血浆CGRP的含量越低,延迟复苏后CGRP下降的越早。提示消耗的心肌保护物质越多,缺血缺氧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高原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早期即刻液体复苏与延迟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廉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1期1772-1774,共3页
目的探讨延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堰桥医院接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即刻液体复苏方案,观察组采用延迟液体复苏方案。对比2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探讨延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堰桥医院接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即刻液体复苏方案,观察组采用延迟液体复苏方案。对比2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红细胞压积(HCT)、血乳酸(BL)、血pH值和碱缺失(BD)的检测结果,同时对比2组患者休克第1小时的补液量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HCT、BL、pH值和BD水平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HCT为(16.93±2.07)%,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的BL、PH值和BD水平和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延长的患者各有8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休克第1小时的补液量为(486±291)m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5.38%,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29%。观察组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早期采用延迟液体复苏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脏器组织的缺氧状态,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即刻液体复苏 延迟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两种液体复苏方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希国 李星毓 +2 位作者 宝音 张永 庞存海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1期883-886,共4页
【目的】比较延迟液体复苏和即刻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急诊经院前急救收治的63例有HTS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前纠正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分为即刻液体复苏组(A组,MAP 90... 【目的】比较延迟液体复苏和即刻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急诊经院前急救收治的63例有HTS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前纠正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分为即刻液体复苏组(A组,MAP 90~110 mmHg,32例)和延迟液体复苏组(B组,MAP 70~89 mmHg,31例),对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3个时间节点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碱缺失(BE)、动脉血PH(BpH)、谷丙转氨酶(ALT),统计两组患者输入液体量、MAP、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在建立静脉通路前(即液体复苏前)Hb、Hct、Plt、BE、BpH、A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院前急救期,A组较B组Hb、Hct、Plt、BE、BpH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内救治期,A组较B组Hb、Hct、Plt、BE、BpH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在充分液体复苏前各自稳定在90~110 mmHg和70~90 mmHg,A组液体输入量(3 250±457)ml,B组液体输入量(1 080±514)ml,两组在MAP和输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生并发症20例,死亡5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活动性出血的HTS患者院前延迟性液体复苏,维持适当的MA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期组织脏器的灌注和氧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延迟性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延迟复苏机械通气治疗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耀钧 张勇 +5 位作者 田代雄 肖长辉 李刚 张涛 曾进 储颖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8期714-716,共3页
目的研究延迟复苏对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机械通气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对61例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颐陛瞬藏分为早期复苏组32例与延迟复苏组29例,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延迟复苏组... 目的研究延迟复苏对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机械通气治疗的影响作用。方法对61例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颐陛瞬藏分为早期复苏组32例与延迟复苏组29例,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延迟复苏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早期复苏组,死亡率以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早期复苏组,两组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以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复苏会延长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延迟复苏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嘉韬 陈锋 +3 位作者 李巍 李伟 李峥 何小龙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抢救成功率,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重度烧伤休克患儿延迟复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8年5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58例重度烧伤因延迟复苏导致休克的患儿,进...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抢救成功率,评价改进休克复苏方案对重度烧伤休克患儿延迟复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8年5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58例重度烧伤因延迟复苏导致休克的患儿,进行快速补液复苏。监测患儿休克期补液量、尿量、脉搏、呼吸频率及TCO2,Sp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重度烧伤休克患儿快速补液后,各项观测指标均获改善,休克得到快速纠正。快速补液后2 h,输人液体占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41.1±4.6)%,第1个24 h实际补入量占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153.4±25.6)%;第2个24 h实际补入量占第2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118.6±6.8)%。快速补液后,本组患儿尿量大幅增加,TCO2上升,未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症状,休克纠正率为90%。结论快速、足量液体补充的复苏治疗,可迅速纠正患儿的延迟复苏重度烧伤休克。小儿重度烧伤休克延迟复苏,需要加快补液速率、加大补液量,静脉输液量不受输液公式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烧伤 休克 延迟复苏 快速补液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高度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心肌组织ET-1和HSP_(70)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鲜英 刘毅 +6 位作者 张世范 张斌 蔡黔 张绪生 田文艳 张诚 肖斌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7-16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3 840 m,1 517 m)大鼠严重烫伤后延迟复苏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n=100)、即时复苏组(IFR,n=120)和对照组(CG,n=2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3 840 m,1 517 m)大鼠严重烫伤后延迟复苏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 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n=100)、即时复苏组(IFR,n=120)和对照组(CG,n=20),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6、12、24、72和168 h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ET-1和HSP70的含量。结果:ET-1在心肌细胞浆及血管内皮组织表达高于对照组,随海拔梯度上升ET-1表达增高,海拔高组高于海拔低组,DFR组高于IFR组(P<0.01);HSP70表达在海拔低者差异早于海拔高者(P<0.01)。结论: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后随海拔升高,心肌保护物质消耗增多,ET-1/HSP70调节变化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心肌 内皮素-1 热休克蛋白70 免疫组化 高原
下载PDF
烫伤大鼠延迟复苏后肠道防御素-5 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红明 柴家科 +5 位作者 盛志勇 吴焱秋 吕艺 刘静杰 孟爱华 晋晔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 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诱导肠道细菌移位是否与肠道黏膜内帕内特细胞受损、防御素产生减少有关。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 5 6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 (n =8) ;早期复苏组 (n=2 4 ) ,30 %Ⅲ度烫伤后即刻复苏 ;延迟复苏组 (n =2 4 ) ,烫伤... 目的 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诱导肠道细菌移位是否与肠道黏膜内帕内特细胞受损、防御素产生减少有关。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 5 6只 ,分为 3组 :对照组 (n =8) ;早期复苏组 (n=2 4 ) ,30 %Ⅲ度烫伤后即刻复苏 ;延迟复苏组 (n =2 4 ) ,烫伤后 6h复苏。观察回肠黏膜防御素 5 (RD 5 )mRNA表达、帕内特细胞形态学改变及肠系膜淋巴结 (MLN)、肝、脾、肺细菌移位情况。结果 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RD 5mRNA表达量在伤后 8h显著升高 ,伤后 2 4h降低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而伤后 72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组间比较显示 ,延迟组伤后 8h值显著高于早期复苏组 ,而 72h显著低于早期复苏组 ;两组回肠帕内特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形态学改变。伤后 2 4h细菌移位频率早期复苏组和延迟复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延迟复苏组显著高于早期复苏组。结论 延迟复苏后的肠黏膜损伤并不涉及帕内特细胞 ;伤后 2 4h内发生的细菌移位与RD 5mRNA表达改变关系不大 ,而 72h后RD 5mRNA降低可能对细菌移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 延迟复苏 烫伤
下载PDF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快速补液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嘉韬 赵煜 +2 位作者 李巍 狄文佳 宋哲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大面积烧伤后,当体液丢失到一定程度便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延迟复苏会发生休克,需要加以大力复苏。本组病例观察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状况下,在临床上怎样通过补液迅速纠正休克。方法:通过对41例烧伤面积大于50%TBSAⅡ度~... 目的:大面积烧伤后,当体液丢失到一定程度便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延迟复苏会发生休克,需要加以大力复苏。本组病例观察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状况下,在临床上怎样通过补液迅速纠正休克。方法:通过对41例烧伤面积大于50%TBSAⅡ度~Ⅲ度、因延迟复苏导致休克的患者,进行快速补液复苏。观察休克期补液量、尿量、脉搏、呼吸、TC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快速补液后2h内输人液体占第一个24h公式计算量的(40.1±5.6)%,第一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一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36.4±18.7)%;第二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二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20.6±5.8)%。快速补液后,尿量大幅增加,TCO2上升,未出现心肺功能不全情况,休克纠正率85%。结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需要加快补液速度、加大补液量,输液量不受输液公式的限制。快速补液可以迅速纠止休克。临床上通过尿量、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血中TCO2水平等临床指标来指导休克延迟复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休克 延迟复苏 快速补液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中能量负荷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斌 刘毅 +3 位作者 蔡黔 张鲜英 张诚 张绪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能量负荷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20只雄性W istar大鼠建立高原(海拔3 800 m)实验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即时复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6、12、24、72 h及7 d取材。...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能量负荷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20只雄性W istar大鼠建立高原(海拔3 800 m)实验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即时复苏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1、6、12、24、72 h及7 d取材。兰州地区取相等数量动物重复实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中AMP、ADP、ATP的含量,并计算能量负荷。结果:能量负荷在高原正常对照组与兰州地区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高原烧伤后脑组织能量负荷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即时复苏组伤后早期即出现显著变化(P<0.01),伤后72 h开始恢复,伤后7 d差异无显著,延迟复苏组伤后7 d仍呈显著差异(P<0.01)。与即时复苏组比较伤后6~24 h无显著差异,伤后72 h^7 d呈显著性差异(P<0.01)。高原地区各时相点与兰州地区比较,EC值均降低,除即时复苏组6 h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能量负荷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脑损伤 能量负荷 高原
下载PDF
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组织细胞凋亡及低氧诱导因子-1a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疆 刘毅 +4 位作者 张世范 蔡黔 张鲜英 张斌 肖斌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7-40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建立高原烫伤模型[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分别在1517m和3840m两个海拔高度将大鼠...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建立高原烫伤模型[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分别在1517m和3840m两个海拔高度将大鼠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n=50)、即时复苏组(IFR,n=60)和正常对照组(CG,n=10)。分别于伤后1、6、12、24、72和168h从右肾组织取材,采用大组织芯片技术和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与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HIF—1a的表达。结果随海拔梯度上升,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颗粒变性、坏死及崩解;肾小球毛细血管不同程度扩张、充血,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肾间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DFR组较IFR组、高海拔较低海拔地区病变均明显加重。随海拔梯度上升,细胞凋亡和HIF—1a表达均增强,阳性表达均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核上;其表达强度DFR组和IFR组均高于CG组,高海拔组高于低海拔组,同一海拔高度DFR组高于IFR组(P均〈0.01)。细胞凋亡指数与HIF—1a阳性表达灰度值呈负相关(r=0.651,P〈0.01)。结论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烫伤可导致HIF—1a表达增强,同时伴肾小管细胞凋亡增加。肾损伤与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表明HIF—1a可能参与了肾组织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延迟复苏 肾组织损伤 低氧诱导因子-1A 高原
原文传递
c-fos在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焱福 孙天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8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肺组织中c-fos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延迟液体复苏组(DF,n=40)、即时液体复苏组(IF,n=48)和正常对照组(NC,n=8),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h... 目的探讨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肺组织中c-fos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延迟液体复苏组(DF,n=40)、即时液体复苏组(IF,n=48)和正常对照组(NC,n=8),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h、6h、12h、24h、72h和168h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与c-fos的表达。结果伤后6~24hDF组大鼠肺组织病变严重,IF组相对较轻。c-fos的阳性表达位于肺泡上皮细胞核或细胞质,其表达强度DF组与IF组分别高于NC组,且DF组高于IF组(P<0.05)。结论 c-fos表达强度的变化与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fos 免疫组织化学 烫伤 延迟复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