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管穿支及感觉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红岩 徐军 +5 位作者 靳小雷 严义坪 穆兰花 刘元波 晏晓青 李森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 (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瓣感觉的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9具 18侧常规防腐固定的成年女尸腹前外侧壁进行详细解剖学研究。结果 腹壁下动脉穿支主要位于腹直肌鞘区 ,平均每侧 17 5支 ...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 (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瓣感觉的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9具 18侧常规防腐固定的成年女尸腹前外侧壁进行详细解剖学研究。结果 腹壁下动脉穿支主要位于腹直肌鞘区 ,平均每侧 17 5支 ,直径≥ 0 5mm者 7 8支 ,直径≥ 0 5mm者 9 7支 ,其中皮瓣上半部最多 ,内侧略多于外侧。DIEP皮瓣主要位于T9~T12神经节段范围内 ,5 6 2 %DIEP有感觉神经穿支伴行 ,而粗大DIEP的感觉神经伴行率高达 80 .9%。结论 切取以腹壁下动脉穿支为血供来源、以肋间神经感觉支为感觉支配的DIEP皮瓣时 ,穿支选择应以脐周外侧粗大神经血管束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动脉 穿支皮瓣 感觉神经 血管 应用解剖 神经节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一期重建乳房 被引量:14
2
作者 白雪莉 虞渝生 +1 位作者 刘小蕉 林礼根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 (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 forator,DIEP)皮瓣行一期乳房再造 ,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1月对 12例患单侧乳癌的女性患者 ,在行乳癌改良... 目的 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 (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 forator,DIEP)皮瓣行一期乳房再造 ,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2 0 0 1年 12月~ 2 0 0 3年 1月对 12例患单侧乳癌的女性患者 ,在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用游离DIEP皮瓣行一期乳房再造 ,受区血管采用胸背动、静脉或胸廓内动、静脉。结果 本组 12例DIEP皮瓣中有 1例因为下腹部多条瘢痕 ,术后整块皮瓣坏死 ,其余 11例全部存活。 11例再造乳房和对侧乳房大小基本一致 ,术后无一例发生腹壁薄弱、腹部包块、腹壁疝等。结论 DIEP皮瓣是利用自体组织一期重建乳房合理可靠的新方法 ,较TRAM皮瓣 ,术后供区的并发症明显降低 ,康复快 ,但手术较复杂、时间较长 ,对外科技术的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腹壁 动脉 乳癌 术后 乳房再造 改良根治术 游离 存活 大小
原文传递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赞 周晓 +4 位作者 喻建军 陈杰 戴捷 黄文孝 包荣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各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32例。结果32例皮瓣31例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略有萎缩,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患...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各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32例。结果32例皮瓣31例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略有萎缩,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患者术后外形、语音、吞咽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不带腹直肌及其前鞘,只含有皮肤、皮下脂肪和血管蒂,具有腹直肌皮瓣的所有优点,又避免腹部并发症的发生。供区隐蔽,手术操作方便,可实行双组手术,是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外科手术 修复重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下载PDF
下腹壁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及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的相关肋间神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靳小雷 徐军 +5 位作者 杨红岩 严义坪 刘元波 穆兰花 晏晓青 于浩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 为开展保留感觉神经和部分腹直肌功能的下腹壁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TRAM皮瓣 )及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DIEP皮瓣 )乳房再造手术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9具 18侧 10 %甲醛溶液防腐固定的成年女尸腹前外侧壁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 ... 目的 为开展保留感觉神经和部分腹直肌功能的下腹壁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TRAM皮瓣 )及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DIEP皮瓣 )乳房再造手术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9具 18侧 10 %甲醛溶液防腐固定的成年女尸腹前外侧壁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 ,观察T8~T12 肋间神经的走行及分布 ,重点解剖腹直肌区域内肋间神经分支。在 15例DIEP皮瓣乳房再造术中 ,观察肋间神经在腹直肌内的走行分布特点及其与腹壁下血管穿支的关系。结果 肋间神经在腹直肌外侧 1/3区域内穿入腹直肌 ,其运动支在腹直肌内有交通支形成 ,相邻神经可重叠支配节段性腹直肌。感觉神经支分为内侧穿支和外侧穿支 ,与腹壁下血管穿支形成血管神经束进入皮下组织。纯感觉神经蒂长为 (2 7.6± 12 .2 )mm。结论 在应用TRAM皮瓣和DIE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时 ,可以保留感觉神经蒂进行神经吻合以恢复乳房感觉功能 ;而在切取TRAM皮瓣时 ,保留外侧 1/3腹直肌不会导致术后肌肉失神经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肋间神经 解剖学 腹壁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乳房再造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军 靳小雷 +5 位作者 刘元波 穆兰花 朱晓峰 杨红岩 晏晓青 于浩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通过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 ,总结应用该方法进行乳房再造的临床经验。方法 切取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穿支游离皮瓣 ,将腹壁下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 ,进行乳房再造。结果 自 2 0 0 0年以... 目的 通过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 ,总结应用该方法进行乳房再造的临床经验。方法 切取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穿支游离皮瓣 ,将腹壁下动静脉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 ,进行乳房再造。结果 自 2 0 0 0年以来 ,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再造乳房共 15例 ,10例皮瓣 10 0 %成活 ,2例皮瓣远端局部皮肤坏死 ,1例皮瓣远端脂肪硬结 ,2例皮瓣完全坏死。随访6个月至 1年 ,再造乳房外形满意 ,供区无腹壁疝、腹壁膨出、腹壁薄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是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 (TRAM皮瓣 )的技术改良与发展 ,该皮瓣具有血运丰富、组织量大、易于塑形、供区损伤小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乳房再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移植 乳房再造 手术方法 乳房缺如
原文传递
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在乳房重建应用中的技术难点与要点 被引量:8
6
作者 郝爽 吴炅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49-453,共5页
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乳房缺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极大地降低生活质量。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中,以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DIEP)为代表的重建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 乳腺癌的外科手术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乳房缺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极大地降低生活质量。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中,以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DIEP)为代表的重建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组织血供充足,重建乳房轮廓、质地自然,供区并发症低;也是其他重建失败后的重要替代方案。但DIEP手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其技术要点和难点不仅贯穿于手术全程,也存在于手术前后。在深刻理解DIEP的主要概念的基础上,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阐述手术过程中的重要细节,强调术后皮瓣监测及其应对预案,有助于更好地推广该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手术并发症,造福更多的乳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重建 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 显微吻合技术 术后监测
原文传递
DIEP皮瓣个性化乳房再造术中塑形方法的介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涛 何金光 +4 位作者 张亦 徐华 刘莺 王庭亮 董佳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393-396,403,共5页
目的探讨DIEP皮瓣在乳房再造术中的设计与塑形方法以及术后美学效果。方法对109例接受延期单侧行DIEP皮瓣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术中通过测量对侧乳房垂度及形态参数,镜像设计并塑形皮瓣;术后6个月利用计算机三维扫描技术对乳房对称性... 目的探讨DIEP皮瓣在乳房再造术中的设计与塑形方法以及术后美学效果。方法对109例接受延期单侧行DIEP皮瓣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术中通过测量对侧乳房垂度及形态参数,镜像设计并塑形皮瓣;术后6个月利用计算机三维扫描技术对乳房对称性进行随访。结果参照健侧乳房形态和垂度,设计DIEP皮瓣半月形24例,半圆形42例,梭形43例。术后6个月计算机三维扫描结果显示,两侧乳房投影及乳头位置无明显差异。而与健侧相比,再造侧乳房具有较大的容积(P<0.01)和较高的凸度(P<0川),能够为乳头再造和瘢痕改形预留二期手术的空间。结论对于拟行自体组织乳房再造,但腹部组织量有限的女性患者,采用个性化DIEP皮瓣设计及塑形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得令人满意、对称的乳房美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p皮瓣 乳腺癌 乳房重建 皮瓣塑形
原文传递
深下腹穿支皮瓣(DIEP)在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8
作者 孔涵 屈艳琳 孔令启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91-194,共4页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乳房重建成了很多患者的选择,在乳腺恶性肿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乳房重建可以使乳房得到较好外观和对称性,使乳房外观方面...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乳房重建成了很多患者的选择,在乳腺恶性肿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乳房重建可以使乳房得到较好外观和对称性,使乳房外观方面得到提升。深下腹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是目前自体组织重建手术最常用的术式之一,其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得到广泛应用。本综述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对DIEP在乳房重建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p皮瓣 自体乳房重建 乳腺癌 综述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敏 王本忠 +7 位作者 张敬杰 王劲 余士炳 徐晓军 裴静 颜蕴文 许骏 徐军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3月,对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配合同期DIEP皮瓣游离移植乳房重建,术后均常规行放化疗或...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3月,对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配合同期DIEP皮瓣游离移植乳房重建,术后均常规行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全部皮瓣均成活,无并发症。随访2—2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无腹壁疝和腹壁膨出发生。重建乳房外形可,与健侧对称性可,弹性好,患者自我满意度高,对生活充满信心。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具有皮瓣血运良好、重建乳房外形满意、腹部供区并发症少,可同时达到腹壁整形的目的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理想方法之一。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iep皮瓣 乳房重建
下载PDF
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军 晏晓青 +4 位作者 赵玉明 王靖 王翔 王天峰 谢云涛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行乳房再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对44位患者再造乳房,其中3例为双侧再造,17例为乳癌切除术后Ⅰ期即刻再造,27例为Ⅱ期延迟再造。所有患者都分别参...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行乳房再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对44位患者再造乳房,其中3例为双侧再造,17例为乳癌切除术后Ⅰ期即刻再造,27例为Ⅱ期延迟再造。所有患者都分别参加研究,没有患者退出。术后随访患者的腹壁功能、腹部供区满意度和再造乳房满意度,以及再造乳房自发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38.6岁(28~50岁)。皮瓣的大小平均为11 cm×26 cm(其长10~12 cm,宽15~33 cm)。皮瓣血管蒂长度为9.3 cm(7~12 cm)。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30个月)。皮瓣全部失活2例,皮瓣部分失活2例。腹部切缘坏死4例。腋窝血肿1例。术后腹壁检查未发现腹壁疝和腹膨出。所有患者日常活动均恢复。腹壁瘢痕直接影响患者对腹部供区的满意度。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评分较高。95%的再造乳房有自发神经恢复,但是都未达到或接近正常。结论 DIEP皮瓣游离移植是自体组织乳房再造的一种可靠方法。DIEP皮瓣具有和TRAM瓣相同的优点,同时通过保留腹直肌的完整性,又避免肌皮瓣的缺点。虽然解剖DIEP皮瓣技术难度更大,但是DIEP皮瓣减轻受区损伤,同时能再造更美的乳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Combination of lymphovenous anastomosis and lymph node transfer for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
11
作者 Joseph Kyu-hyung Park Yujin Myung 《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 2023年第1期195-204,共10页
With the remarkable advancement of microsurgery,surgical treatment for lymphedema has been increasing,and its good results are well established.However,surgical treatment for advanced-stage lymphedema is still a chall... With the remarkable advancement of microsurgery,surgical treatment for lymphedema has been increasing,and its good results are well established.However,surgical treatment for advanced-stage lymphedema is still a challenging task.We reviewed several methods of combining lymphovenous anastomosis(LVA)and vascularized lymph node transfer(VLNT)in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patients.Representative VLNT flap options for BCRL patients include the omental flap,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perforator(SCIP)flap,and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DIEA)flap combined with inguinal lymph nodes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with breast reconstruction.The surgical outcome,technical details,and donor site morbidities of each surgical option were reviewed.While all three options show significant surgical benefits,each has its clea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decision on the surgical method may var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each patient and the clinical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LYMPHEDEMA advanced stage BCRL omental flap diep flap SCIP flap lymphovenous anastomosis vascularized lymph node transfer
原文传递
大鼠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动态血流观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文 李养群 +2 位作者 唐勇 杨喆 赵穆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1-394,I0008,共5页
目的建立一个连续、动态观察血流变化的大鼠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模型,为临床设计和切取DIEP皮瓣提供指导。方法选择7只雄性SD大鼠,设计以腹壁上血管的右上穿支为蒂的穿支皮瓣,用激光介导的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SPY系统)对... 目的建立一个连续、动态观察血流变化的大鼠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模型,为临床设计和切取DIEP皮瓣提供指导。方法选择7只雄性SD大鼠,设计以腹壁上血管的右上穿支为蒂的穿支皮瓣,用激光介导的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SPY系统)对皮瓣形成前、后血流变化进行观测.对获得各个阶段皮瓣血流图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构建的大鼠DIEP皮瓣血流动态观测模型,能够清晰的观察到血流通过穿支血管供应区域间的交通血管的整个过程。跨腹中线交通血管稀疏,最终无法再通过对侧腹壁上穿支血管区域与胸外侧血管区域间开放的闭塞血管到达皮瓣最左侧端,而显示为无血流的暗区。结论跨越中线的交通动脉血管细小以及血供无法通过第二级穿支区域间的交通血管是造成对侧远端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动物模型 SPY系统
原文传递
DIEP皮瓣与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一侧乳房时对侧乳房处理的比较
13
作者 陈保国 乔群 +2 位作者 黄渭清 张海林 朱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DIEP(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icperforator,简称DIEP)皮瓣与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一侧乳房时对侧乳房处理策略的比较。方法: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选取15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癌改良根治术和10例Poland综合征的患者,其... 目的:探讨DIEP(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icperforator,简称DIEP)皮瓣与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一侧乳房时对侧乳房处理策略的比较。方法: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选取15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癌改良根治术和10例Poland综合征的患者,其中12例行一侧DIEP皮瓣再造,余13例行一期背阔肌肌皮瓣转移并植入扩张器,术前对侧乳房下垂,3~5个月后二期乳房行假体置换扩张器,如双侧乳房不对称,同时进行对侧乳房的乳房缩小处理,期望能达到两侧对称性。结果:10例DIEP再造的乳房与对侧基本对称,另外2例要求二期修整。13例背阔肌肌皮瓣要求处理对侧下垂乳房,经处理后,与DIEP再造乳房相比,对称性仍感不足。结论:与DIEP乳房再造相比,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之后为了达到两侧乳房对称,处理对侧乳房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p 背阔肌 乳房再造 单侧 对侧 皮瓣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预防小型猪DIEP皮瓣血管危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彬 谢庆平 陈盛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94-496,500,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小型猪腹壁下血管穿支皮瓣(DIEP)血管危象的防治作用。方法制造双后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小型猪模型10头(共20例创面),按造模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头小型猪共10例创面。所有小型猪均行腹壁下动脉外...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小型猪腹壁下血管穿支皮瓣(DIEP)血管危象的防治作用。方法制造双后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小型猪模型10头(共20例创面),按造模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头小型猪共10例创面。所有小型猪均行腹壁下动脉外侧皮肤穿支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1h实验组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多酚酸盐60mg,对照组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均为1次/d.疗程14d。比较两组小型猪术后24h(T_1)、3d(T_2)、7d(T_3)、14d(T_4)皮瓣皮肤血流灌注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实验组术前24h(T_0)、术后24h(T_1)、3d(T_2)、7d(T_3)、14d(T_4)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大体观察术后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率;14d后计算两组小型猪皮瓣的存活面积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血流灌注量实验组各时间点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T1明显大于术后前3d(P<0.01);(2)实验组T_3、T_4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RBC压积、RBC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RBC变形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3)实验组各时间点凝血四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4)实验组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瓣存活面积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增加小型猪DIEP皮肤血流灌注量,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皮瓣血栓形成,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皮瓣存活面积,而对凝血四项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diep带蒂转移皮瓣丹参多酚酸盐血管危象
下载PDF
三维心理护理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蓓 梅文星 李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054-2055,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心理护理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再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乳腺癌术后希望进行乳房再造就诊患者为主要人群,通过在术前、术后及随访中,与其本人及家属,以医生和护士为沟通主... 目的:探讨三维心理护理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再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乳腺癌术后希望进行乳房再造就诊患者为主要人群,通过在术前、术后及随访中,与其本人及家属,以医生和护士为沟通主体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本组患者32例,接受DIEP乳房再造者26例,手术效果满意,心理状态良好。结论:三维心理护理在DIEP皮瓣乳房再造治疗中起着辅助作用,对于患者的生活状态及术后康复有巨大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p皮瓣乳房再造 三维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下载PDF
基于ERAS的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乳房重建术麻醉管理进展
16
作者 楼菲菲 张军 吴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前,手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在腹壁下深血管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中的开展在全球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缺乏共识性的指导原则。在涉及多学科的ERAS策略中... 目前,手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在腹壁下深血管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中的开展在全球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缺乏共识性的指导原则。在涉及多学科的ERAS策略中,麻醉科承担了麻醉方案优化制订、围术期液体管理及内环境稳态调控、预防低体温、完善围术期镇痛、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等要素工作。本文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在DIEP皮瓣乳房重建术的ERAS策略中的麻醉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建立和完善基于ERAS的该类手术的围术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快速康复(ERAS) 腹壁下深血管穿支(diep) 皮瓣乳房重建术 麻醉方案 围术期管理 内环境稳态调控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腹部创面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学武 杨大平 +1 位作者 郭铁芳 韩雪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腹部创面的方法。方法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9例腹部创面,其中3例伴腹壁缺损的患者,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9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全部Ⅰ期愈合。随访6-12个月,外... 目的探讨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腹部创面的方法。方法2001年12月至2006年12月,对9例腹部创面,其中3例伴腹壁缺损的患者,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9例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全部Ⅰ期愈合。随访6-12个月,外形良好,均无腹壁疝和腹内疝的发生。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腹部创面合理、可靠的新方法,手术简单,易于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穿支 皮瓣 腹部创面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劲 张敬杰 +5 位作者 王本忠 徐晓军 颜蕴文 裴静 俞士炳 徐军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再造乳房的可行性、适应证与方法。方法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对59例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fic perforator,DIEP...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再造乳房的可行性、适应证与方法。方法2006年9月至2010年1月,对59例乳腺癌患者行皮下乳腺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应用下腹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fic perforator,DIEP)、背阔肌肌皮瓣(latissimus dorsi myoeutaneous—flap,LDM)、单纯乳房假体植入3种方式一期再造乳房。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DIEP再造20例,LDM再造3例,单纯乳房假体植入36例。4例(6.8%,4/59)出现轻微术后并发症。经过3—52个月随访,局部复发率3.4%(2/59),复发转移率5.1%(3/59)。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效果满意,术后外观评价优50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96.6%。结论从严选择适宜于保留乳房皮肤或乳头乳晕复合体及乳房下皱襞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附加一期乳房再造安全可行,合理选择一期乳房再造手术的适应证,有利于再造乳房达到最佳效果,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切除术 乳房再造 改良根治术 乳房假体植入 diep皮瓣 再造乳房外观
下载PDF
DIEP皮瓣修复四肢大创面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泮丹红 谢庆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300-2302,共3页
目的研究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DIEP)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后造成的四肢大面积创面进行DIEP移植修复创面,观察移植术后受田废复效果及供区影响。结果15例四肢大面积复杂创面均得到修复,围手术期未... 目的研究游离腹壁下深动脉穿支(DIEP)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后造成的四肢大面积创面进行DIEP移植修复创面,观察移植术后受田废复效果及供区影响。结果15例四肢大面积复杂创面均得到修复,围手术期未出现感染和坏死的皮瓣,15例皮瓣均存活,其中3例不规则创面采用分叶皮瓣予以修复,供区予以脐再造修复创面,可缝合关闭切口,术后无明显感染、创口裂开等并发症。结论DIEP皮瓣因其存活率高,供皮组织量丰富,供区瘢痕隐藏,伤害小,受区手术效果好,创面覆盖完整,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p皮瓣移植 四肢大创面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双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20
作者 谢欣彤 林栋材 +1 位作者 谢丽 高纪东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双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例行双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9.17(30~4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目的探讨双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例行双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9.17(30~4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2~26.5 kg/m^(2)。2例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术,4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术;4例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6例患者均行双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术。结果切取供区皮瓣大小20 cm×10 cm~26 cm×14 cm,皮瓣厚度2.8~4.0 cm,手术时间473~690 min。6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复查,6例患者均乳房外形及对称性良好,乳房质地柔软,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使用双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重建乳房,手术安全性高,术后乳房外形美容效果及乳房质地好,患者满意度较高。本术式适用于健侧乳房较大,或根治术后胸壁缺损较大,或腹壁脂肪量相对较少,或腹部有竖切口手术史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乳房重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双血管蒂 乳腺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