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豚草生物学特性、为害习性及防除策略 被引量:23
1
作者 段惠萍 陈碧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73-77,共5页
经过 1988~ 1990年研究 ,初步摸清了豚草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 ,确定了防除用药剂和人工防除的适期 ,提出了一次性防除豚草的新策略和技术 ,解决了多次用药防除费用大的难题。给大面积防除豚草提供了新途径 ,并已实际应用。 1989~ 1... 经过 1988~ 1990年研究 ,初步摸清了豚草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 ,确定了防除用药剂和人工防除的适期 ,提出了一次性防除豚草的新策略和技术 ,解决了多次用药防除费用大的难题。给大面积防除豚草提供了新途径 ,并已实际应用。 1989~ 1991年三年中累计防除面积达到3333余 hm2 ,防效均在 98%以上。已基本扑灭豚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生物学特性 为害习性 发生规律 防除技术 杂草
下载PDF
外来植物豚草入侵机制 被引量:19
2
作者 邓贞贞 白加德 +1 位作者 赵彩云 李俊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3,共10页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其花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高致敏原,豚草入侵到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入侵性、...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世界公认的恶性入侵杂草,其花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高致敏原,豚草入侵到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自身入侵性、生境可入侵性和人类干扰密切相关:1)豚草的入侵性在于其具有的高繁殖体压力、高水肥利用效率、化感作用、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多样性;2)生境的可入侵性是由于具有适宜豚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生物多样性较低,且缺乏天敌和高竞争力的土著植物;3)国际贸易、耕作等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对豚草的入侵性和生境的可入侵性具有促进作用。建议今后应加强豚草可控试验,以探究豚草入侵的地下过程,研究豚草的成功入侵与其生物学特征、表型可塑性、遗传多样性和本地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可入侵性 入侵机制 入侵性 繁殖体压力
下载PDF
豚草生物防治技术在湖南汨罗的应用及其控制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忠实 陈红松 +6 位作者 郭建英 郭薇 罗源华 郑兴汶 罗敏 郑海燕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3期186-191,共6页
【背景】为评价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豚草发生区大面积释放后对豚草的控制潜力,于2007年和2008年5月底分别在湖南省汨罗大荆和智峰进行了野外释放试验。【方法】释放天敌后,调查豚草的株高、存活率,最后测量其生物量和种子量。【结果... 【背景】为评价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在豚草发生区大面积释放后对豚草的控制潜力,于2007年和2008年5月底分别在湖南省汨罗大荆和智峰进行了野外释放试验。【方法】释放天敌后,调查豚草的株高、存活率,最后测量其生物量和种子量。【结果】在大荆释放区释放86和120d后,释放区植株高度(61.4和99.0cm)均显著矮于对照区(121.8和129.5cm),释放区植株地上茎干重显著小于对照区,但根系干重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释放区植株存活率分别仅为7.3%和0。在智峰释放区,释放12d后,释放区豚草株高和存活率与对照区均无显著差异;但在释放28、44、57d后,释放区株高均显著小于对照区,植株根系和地上茎干重亦显著小于对照区;释放区豚草存活率分别为76.5%、16.5%和0。上述两地,对照区豚草在调查期内的存活率均为100%,释放区的豚草则完全丧失繁殖能力,种子量为0。【结论与意义】在湖南,5月底或6月初,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以约每10株6头的密度联合释放,可有效控制豚草。本结果为豚草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聚萤叶甲 豚草卷蛾 豚草 联合控制 效果
下载PDF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物候期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素德 高东昌 关广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5期344-350,共7页
1985~198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了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 L.)物候期的观测,二种豚草生育期均170天左右,豚草略短些。但出苗至开花期豚草比三裂叶豚草长,分别为119天和110天;开花到果熟期豚草... 1985~198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了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 L.)物候期的观测,二种豚草生育期均170天左右,豚草略短些。但出苗至开花期豚草比三裂叶豚草长,分别为119天和110天;开花到果熟期豚草比三裂叶豚草短,分别为50天和64天。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二者均在1400℃上下,豚草略低些。但出苗到开花期豚草高于三裂叶豚草,分别为7445℃和6726℃;开花到果熟期豚草低于三裂叶豚草,分别为8776℃和10745℃。二种豚草出苗最低温度5℃,最适温度10~12℃,最高温度21℃左右,三裂叶豚草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三叶裂豚草 物候期
下载PDF
江西豚草分布和生物学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董闻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49-56,共8页
本文根据多年野外调查、考察和近年定点观察研究的大量标本、资料.对全球性公害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在江西的地理分布(包括平面、垂直分布、起源、传播等)和生物学(物候谱、生长势等)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为豚草... 本文根据多年野外调查、考察和近年定点观察研究的大量标本、资料.对全球性公害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在江西的地理分布(包括平面、垂直分布、起源、传播等)和生物学(物候谱、生长势等)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为豚草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生物学 分布
下载PDF
乙烯利诱导豚草雄蕊败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庆亚 李扬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26,共7页
本实验选用乙烯利(Ethrel)对豚草杀雄,效果显著,在花序生长2.5cm 以下时期喷施2%浓度乙烯利较为适宜。败育雄蕊 PMC 粘连、退化,四分体形状不规则:花粉粒收缩、空瘪,内部无淀粉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绒毡层类似于腺质绒毡层类型,相互连成... 本实验选用乙烯利(Ethrel)对豚草杀雄,效果显著,在花序生长2.5cm 以下时期喷施2%浓度乙烯利较为适宜。败育雄蕊 PMC 粘连、退化,四分体形状不规则:花粉粒收缩、空瘪,内部无淀粉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绒毡层类似于腺质绒毡层类型,相互连成一圈后消失;花的败育出现无雄蕊型和花粉败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乙烯利 雄蕊 细胞形态学 败育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入侵植物豚草与伴生种鬼针草竞争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柳牧青 杨小凤 +3 位作者 石钰铭 刘雨薇 李小蒙 廖万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2-940,共9页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对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入侵植物而言,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然而,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会改变种间关系并影响植物入侵的最终结果。该研究主要探索当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中国入侵植...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对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入侵植物而言,更强的种间竞争能力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然而,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会改变种间关系并影响植物入侵的最终结果。该研究主要探索当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中国入侵植物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和伴生本地种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进一步了解环境扰动对生物入侵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室外条件下对豚草和鬼针草开展de Wit替代竞争实验,并施加不同浓度的酸雨模拟溶液(pH=3、4、5、7),记录植株在第24、34、45天的株高以及生长季结束时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通过计算相对邻株效应指数(RNE)并绘制取代系列图表来评估两者的竞争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单一种植时,中浓度酸雨(pH=4)促进了豚草和鬼针草的早期生长,而高浓度酸雨(pH=3)显著抑制了两者的早期生长,但不影响生长季结束时的株高。混合种植时,高浓度酸雨(pH=3)显著降低了豚草在第34、45天时的株高,但在生长季结束时对豚草无影响,而鬼针草在生长季结束时株高显著降低。鬼针草相对豚草的RNE在任何酸浓度下都不显著。而豚草相对鬼针草的RNE在无酸雨条件下显著,酸雨处理时在鬼针草比例较低时显著。取代系列实验图表显示,低浓度酸雨(pH=5)增加了在低豚草比例下的鬼针草的竞争优势,而高浓度酸雨增强了豚草的竞争优势。该研究表明酸雨显著影响了豚草和鬼针草的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高浓度酸雨增加了入侵植物豚草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种间竞争 环境干扰 植物入侵 豚草
原文传递
美洲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风险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琼霞 黄可辉 刘景苗 《武夷科学》 200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本风险分析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IPPC)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进行 ,从地理和管理标准、定殖和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经济影响评估和传入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措施等 6个方面对美洲豚草进行了风险评估 ,尤其是采用危... 本风险分析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IPPC)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进行 ,从地理和管理标准、定殖和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经济影响评估和传入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措施等 6个方面对美洲豚草进行了风险评估 ,尤其是采用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其在我国的气候适生性和多指标综合评价定量分析 ,结果证实了美洲豚草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和管理标准 ,在中国广泛定殖的可能性、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影响和进入的可能性都很大 ,从而美洲豚草随从疫区进口的原粮、饲料粮、种子、植物及其产品和贸易的运输工具携带和混杂传入我国的风险值极高。因此 ,将美洲豚草列为禁止输入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豚草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下载PDF
豚草对花生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被引量:8
9
作者 田兴山 岳茂峰 +2 位作者 冯莉 杨彩宏 杨红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4,共5页
为明确入侵种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拟合函数关系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豚草与花生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豚草竞争干扰下,花生单株分枝数、荚果数、有效荚果数及产量均随... 为明确入侵种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拟合函数关系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豚草与花生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豚草竞争干扰下,花生单株分枝数、荚果数、有效荚果数及产量均随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株高没有显著变化。指数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豚草对花生分枝数(y=7.307e-0.003x,P<0.001)的影响;对数函数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豚草密度与花生单株荚果数(y=-2.355lnx+16.325,P<0.001)、有效荚果数(y=-38.104lnx+248.022,P<0.001)、花生产量(y=-1 172.945lnx+6 765.501,P<0.001)以及产量损失(y=17.825lnx-2.866,P<0.001)间的关系。花生田豚草人工拔除的经济阈值为1.42株/m2,使用50%乙草胺乳油防除的经济阈值为1.22株/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种 豚草 花生 竞争 拟合函数模型 经济阈值
下载PDF
异噁草松对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陈红松 郑兴汶 +2 位作者 罗敏 罗源华 周忠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69,共3页
为明确异噁草松对豚草的防除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研究了异噁草松在室内和室外对豚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药液处理的豚草种子进行培养,10d后取出,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鲜重。结果表明,异嗯草松浓度与豚草种子发芽率... 为明确异噁草松对豚草的防除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研究了异噁草松在室内和室外对豚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药液处理的豚草种子进行培养,10d后取出,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鲜重。结果表明,异嗯草松浓度与豚草种子发芽率呈抛物线关系,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相对抑制率几乎均在20%~40%之间,1.62g/hm2处理浓度的抑制率最高,为37.3%。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率,均随药剂浓度增大而显著提高,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1.62g/hm2处理浓度对芽长、根长和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80.5%、79.8%、74.1%,与其他更高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异嗯草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施药量.可显著提高防效:但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增大施药量反而会降低防效.建议田间施药量以1.62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种子 化学防治 发芽率 芽长 根长 鲜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