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9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119
1
作者 覃健 余存泰 +2 位作者 徐中和 侯之启 郑民庆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行THA61例,其中男22例,女3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同期行TKA73例,其中男23例,女50例;年龄65~77岁,平...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行THA61例,其中男22例,女3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同期行TKA73例,其中男23例,女50例;年龄65~77岁,平均73岁。所有病例均为初次行单侧关节置换的患者,24h补液总量不超过2000ml。通过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Hct)计算所有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部分后即得隐性失血。结果THA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520ml,隐性失血量为482ml(32%);TKA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508ml,隐性失血量为776ml(52%),两组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KA组中使用引流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625ml,隐性失血量为774ml(48%);未使用引流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345ml,隐性失血量为783ml(58%),两组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A与TKA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A隐性失血远较THA高,且使用引流血回输仍不能完全满足机体恢复体循环的需要,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对隐性失血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临床评估能力,帮助关节置换患者度过围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10
2
作者 彭小梅 刘园园 +4 位作者 吴潮清 曾春 刘芸芳 熊礼佳 叶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AVF术的MHD患者303例,根据内瘘功能分为失功组(n=97)和通畅组(n=206)。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AVF术的MHD患者303例,根据内瘘功能分为失功组(n=97)和通畅组(n=206)。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失功组女性比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通畅组,年龄及清蛋白、血小板、血磷、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亦高于通畅组,体质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通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头静脉直径、桡动脉直径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红蛋白、D-二聚体、血钙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血小板水平、血磷、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内瘘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高龄、高血小板水平、高磷血症、合并糖尿病是MHD患者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可加速内瘘失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输血 自体 动静脉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77
3
作者 滕方 张燕 +3 位作者 孙桂香 林辉 熊鸿燕 文爱清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开展其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1期)、CNKI、VIP、Wan Fang Data和CBM数据库,并辅以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开展其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1期)、CNKI、VIP、Wan Fang Data和CBM数据库,并辅以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查找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国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14年1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 3.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2篇文献,共计1 660 472例输血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95%CI(0.48,0.69),P<0.000 1]。亚组分析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2%[95%CI(0.31,0.55),P<0.000 1]、0.55%[95%CI(0.41,0.70),P<0.000 1]、0.56%[95%CI(0.43,0.70),P<0.000 1],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输血不良反应比例分别为发热反应38.85%[95%CI(34.27,43.53),P<0.000 1]和过敏反应55.67%[95%CI(50.79,60.50),P<0.000 1];不同种类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红细胞0.41%[95%CI(0.32,0.50),P<0.000 1]、血浆0.57%[95%CI(0.43,0.72),P<0.000 1]、血小板1.00%[95%CI(0.73,1.30),P<0.000 1],其中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红细胞和血浆(P<0.05)。结论我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采取综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不良反应 输血反应 发生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老龄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及时评估和处理 被引量:75
4
作者 陈良龙 王万春 +2 位作者 毛新展 余敏 朱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老龄人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及时评估和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6例年龄大于60岁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14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老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术后处理及恢复情况。结果:<70岁组THA总失血量平均为14... 目的:探讨老龄人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及时评估和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了46例年龄大于60岁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14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老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术后处理及恢复情况。结果:<70岁组THA总失血量平均为1425mL,隐性失血量为729mL(51%);TKA总失血量为1386mL,隐性失血量为890mL(64%)。≥70岁组THA总失血量平均为1435mL,其中隐性失血量769mL(53%);TKA术总失血量平均1380mL,隐性失血量910mL(65%)。TKA组隐性失血量均大于THA组(P<0.05)。THA组内隐性失血量比较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P<0.05),而TKA组内没有区别(P>0.05)。结论:老年人对失血耐受性差,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应正确评估,隐性失血占的比例大,及时处理失血性贫血有利于机体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膝关节 关节成型术 置换 输血
下载PDF
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63
5
作者 李慧 徐焕铭 +1 位作者 张毅 崔吉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1-865,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及其在不同病种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本院拟输血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对筛查阳...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及其在不同病种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本院拟输血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进行血浆中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44194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37例,阳性率为0.31%,其中男性33例,占被研究男性的0.18%;女性104例,占被研究女性的0.40%,性别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38,P<0.05);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129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8例;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抗体特异性分布主要为Rh血型系统54例(39.42%),MNS血型系统37例(27.01%),Lewis血型系统30例(21.90%);以病种计,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肿瘤最多,占5.96‰,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肾衰竭,分别占3.28‰和3.19‰,各病种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33,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是必要的,能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特别对肿瘤患者,多次输血及多次妊娠史患者可以提前预警,以保证这些患者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筛查 输血 输血安全
下载PDF
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6
作者 张明礼 刘燕 +5 位作者 宋乃庆 陶凉 吴栋 张仁尧 胡秉忠 陈鸿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128例患者行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并对患者术前血、术中回收血、术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化验及血液生化检验,对回收血做形态观察。结果... 目的:观察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128例患者行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并对患者术前血、术中回收血、术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化验及血液生化检验,对回收血做形态观察。结果:128例患者平均每例回收原血1850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浓缩血615ml,均回输给病人。术后血常规、多项生化检查及血浆电解质检查结果均达到正常水平。除3例因室颤、严重心功能不全死亡(与血液回收机无关)外,其余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减少输血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自体 血液回收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 被引量:57
7
作者 李文静 蒋学兵 +3 位作者 王燕菊 任爱玲 陈丽 刘慧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7期2065-2066,206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的分析处理方法和临床意义,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该院拟输血或手术备血的10 479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标本送...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的分析处理方法和临床意义,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该院拟输血或手术备血的10 479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标本送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70例,阳性率为0.67%,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抗体49例,包括血液病22例、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5例、肾病4例、其他疾病6例,血液病和肿瘤患者占79.6%,抗体鉴定确定自身抗体10例;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4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35例。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十分必要,发现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一定要做进一步的抗体鉴定,并选择无相应抗原的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自身抗体 同种抗体 输血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8
作者 谢锦伟 岳辰 裴福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856-1860,共5页
[目的]对人工合成抗纤溶药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研究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氨甲环酸在全髋... [目的]对人工合成抗纤溶药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研究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主要有静脉、局部及口服三种使用方式,目前已初步证实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是有效、安全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尚存在争议;口服使用氨甲环酸的效果尚不肯定。[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手术失血量与输血率,同时并不增加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失血 输血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血栓弹力图指导合理输血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结局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伍陈海 谢海 陈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临床输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护理学数据库(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临床输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护理学数据库(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围术期应用TEG指导临床合理输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文献的质量,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条文献纳入研究,共计776例患者。TEG指导输血与常规输血对围术期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输血比较,TEG指导输血能明显减少围术期患者的出血量[WMD=-85.17,95%CI(-140.97,-29.38),P<0.01],降低浓缩红细胞的使用率[OR=0.64,95%CI(0.45,0.92),P=0.01],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的使用量[WMD=-146.45,95%CI(-255.17,-37.73),P<0.01]。结论围术期应用TEG指导输血能显著减少输血率及各种血液制品的使用量,是围术期较为理想的输血指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输血 血液保护 META分析
下载PDF
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0
10
作者 刘晓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94例,依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94例,依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溶于100 m L葡萄糖溶液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推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1 U溶于20 m L生理盐水中,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0%、95.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再出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b水平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统计学差异不明显。结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速度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时间 输血量 住院时间 再出血率 血红蛋白
原文传递
库血加温输注对术中患者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41
11
作者 赵小红 赵红 +2 位作者 宗媛 黄线 胡冬芳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8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库血加温输注对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输血,观察组输血前将库血置37 ℃水浴箱10 min,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60、120 min,术毕,术后30、60 min观察患者腋... 目的探讨库血加温输注对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输血,观察组输血前将库血置37 ℃水浴箱10 min,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30、60、120 min,术毕,术后30、60 min观察患者腋温和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60 min至术后60 min不同时间腋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寒战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库血加温输注可以预防患者术中体温下降及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血加温 输注 术中 外科手术患者 手术耐受性 发生情况 不同时间 体温下降 观察组 麻醉后 显著性 对照组 水浴箱 输血前 麻醉前 寒战 术后 腋温
下载PDF
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桂芳 金勇 夏和凤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4期1579-1581,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患者早期大量输血时,输入新鲜冰冻血浆(FFP)和红细胞(RBC)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因产后大出血24h内需输注RBC大于10U的患者45例,按输注FFP与悬浮RBC的比例,随机分为低血浆组(A组,FFP∶RBC=1∶2.5,15例)、中血...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患者早期大量输血时,输入新鲜冰冻血浆(FFP)和红细胞(RBC)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因产后大出血24h内需输注RBC大于10U的患者45例,按输注FFP与悬浮RBC的比例,随机分为低血浆组(A组,FFP∶RBC=1∶2.5,15例)、中血浆组(B组,FFP∶RBC=1∶1,16例)和高血浆组(C组,FFP∶RBC=1.5∶1,14例)。检测产前和输血后24h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比较三组患者大量输血后24h内RBC和冷沉淀输入量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产前凝血功能、血常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量输血24h后,A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bg)含量降低(P<0.05),B、C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患者大量输血后血小板计数(Plt)及血红蛋白(Hb)均降低(P<0.05),B组优于A、C组(P<0.05)。三组间24h内输注RBC和冷沉淀的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大出血患者输血时,FFP与RBC比例过低,可造成血液稀释性低凝,建议以1∶1比例输注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输血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9
13
作者 詹廷西 王静 +3 位作者 徐丹丹 李鑫 孙静 余泽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5-338,345,共5页
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对85645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的产生率为0.37%(313/85645),特异性抗体201例(64.22%),其中Rh系统患者最多... 目的:分析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对85645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的产生率为0.37%(313/85645),特异性抗体201例(64.22%),其中Rh系统患者最多,达121例(38.67%)。针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外科(0.53%)显著高于内科(0.25%)与妇产科(0.36%)(P<0.05);女性(0.43%)高于男性(0.27%)(P<0.05);有输血、妊娠史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必要常规开展除ABO和RhD以外抗原(尤其是RhE抗原)的检测及其同型输注,以减少Rh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进一步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 RH血型 输血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保春 陆军 +4 位作者 许静 吉雅菲 崔若兰 苏红 袁伟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 调查血透患者丙肝病毒 (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探讨预防HCV感染的措施。方法 在未采取HCV感染预防措施的 1990~ 1992年间、采取HCV感染预防措施的 1997~ 1999年间及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后的2 0 0 1~ 2 0 0 2年间 ,采用日本Kur... 目的 调查血透患者丙肝病毒 (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探讨预防HCV感染的措施。方法 在未采取HCV感染预防措施的 1990~ 1992年间、采取HCV感染预防措施的 1997~ 1999年间及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后的2 0 0 1~ 2 0 0 2年间 ,采用日本Kuraray公司提供的抗HCV 14试剂盒 ,以间接酶免疫测定法检测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抗体。结果 HCV的 1年阳转率 1991~ 1992年为 42 .2 %,1998~ 1999年为 2 2 .8%,2 0 0 1年~ 2 0 0 2年为 9%;输血量越多 ,透析时间越长 ,丙肝的感染率越高。结论 多次输血是血透患者高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 ,透析过程中的医院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减少输血量 ,加强对血透患者HCV感染者的管理 ,严格消毒隔离 ,透析器一次使用等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 (HD)患者高HCV感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液透析 输血 影响因素 抗体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苏秀琼 陈奕霞 +1 位作者 蓝建崇 刘丽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448-449,452,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对2 000例预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共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检出率为0.4...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血型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方法对2 000例预输血患者进行抗体筛查,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检出率。结果共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检出率为0.4%。其中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患者6例,占75.0%,高于其他疾病患者所占比例(2例,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Rh系统抗体占62.5%,MNS系统抗体(抗-M抗体)占37.5%。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有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血液,有效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血型 抗体筛查 输血反应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37
16
作者 周薇 李幼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4-316,318,共4页
血栓弹力图(TEG)是根据凝血过程中凝血块的黏弹性变化所绘制出的图像,反映了全血的凝血和纤溶能力。TEG的结果快速准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术中输血、高凝状态的监测及纠正、创伤病人的救治以及凝血机制的研究。以下主要介绍TEG的临... 血栓弹力图(TEG)是根据凝血过程中凝血块的黏弹性变化所绘制出的图像,反映了全血的凝血和纤溶能力。TEG的结果快速准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术中输血、高凝状态的监测及纠正、创伤病人的救治以及凝血机制的研究。以下主要介绍TEG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临床应用 输血 高凝状态 创伤 凝血机制
下载PDF
31858例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宋奥微 马婷 杨江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分析31 858例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结果,探究其对安全输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对31 858例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结果 31 858例住院患者中, RhD阳性患者31 517例(98.92%), RhD阴性患者... 目的分析31 858例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结果,探究其对安全输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对31 858例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结果 31 858例住院患者中, RhD阳性患者31 517例(98.92%), RhD阴性患者341例(1.08%)。抗体筛查阳性患者92例,阳性率0.3%,血液病患者抗筛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21%(11/497),妊娠孕妇抗筛阳性率为0.72%(31/4313)。92例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为:抗E 45例(48.91%)、抗D 11例(11.96%)、抗c 10例(10.87%)、抗Le^a 6例(6.52%)、抗Ec 5例(5.44%)、抗M 5例(5.44%),其他抗体10例。结论输血前进行抗体筛查与抗体鉴定,可有效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输血
下载PDF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35
18
作者 赵玉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2-256,共5页
普通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见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围手术期及时诊断及治疗缺铁性贫血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减轻医疗负担。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管理的措施包括熟悉贫血的诊断及分级,监测患者血... 普通外科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见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围手术期及时诊断及治疗缺铁性贫血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减轻医疗负担。围手术期缺铁性贫血管理的措施包括熟悉贫血的诊断及分级,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治疗贫血病因,营养支持,补充铁剂,实施限制性输血策略,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自体血回输等。本共识推荐通过多学科合作,诊断和治疗普通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缺铁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普通外科 围手术期 输血
原文传递
自体输血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被引量:35
19
作者 吕厚山 寇伯龙 +2 位作者 高彤 袁燕林 关振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人工髓、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较大,尤其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引流量达600~800ml,常需输血治疗。而异体输血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自体输血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自体输血的初步经验。方法自1991年... 目的人工髓、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较大,尤其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引流量达600~800ml,常需输血治疗。而异体输血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自体输血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自体输血的初步经验。方法自1991年起,我院骨关节科共对433例施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了自体输血技术,主要方法包括术前预存自体血和术后引流血回输技术。结果单纯依靠术前预存自体血输血组,术后约有69%(258/374)的患者无需异体输血而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其中93.4%(241/258)为单侧关节置换患者,6.6%(17/258)为双膝、双髋或单侧膝髋同时置换的患者;而在单纯术后引流血回输组和两种方法结合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36%(5/14)和75.6%(34/45)。结论采用术前预存自体血加术后引流血回输的方法,可使多数施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避免了异体输血及由此带来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转换术 膝关节 自体输血
原文传递
RhE抗原分布与临床输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陆紫敏 祖亚钧 +3 位作者 梁萍 方琦 李雪晨 纪黎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观察RhE抗原分布,探讨其抗原在临床输血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免疫学方法对13200例临床受血者和献血员进行RhE、e表型鉴定,并对其中3613例RhE血型阴性者接受RhE阳性血液后的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 目的:观察RhE抗原分布,探讨其抗原在临床输血中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免疫学方法对13200例临床受血者和献血员进行RhE、e表型鉴定,并对其中3613例RhE血型阴性者接受RhE阳性血液后的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及临床症状动态观察。结果:①Dee表型最为多见,占51.47%;在3613例RhE阴性受血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共26例,其中抗-E抗体9例,自身抗体4例,同种特异性抗体22例;②3次以上输血组与3次以下输血组比较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3次以下输血组输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较输血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江苏、浙江地区汉族人群中的RhE抗原阴性率远远高于RhD抗原阴性率;不规则抗体产生与输血频率关系密切;RhE阴性患者接受RhE阳性血液的风险较大。建立输血前常规检测RhE抗原及RhE同型输注,对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血型 不规则抗体 输血 抗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