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识别免疫比浊分析中的钩状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忠民 高月亭 陈涛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识别钩状效应的方法 .方法 以IgG为检测对象 ,在HITACHI- 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 ,抗原抗体反应 10分钟 ,利用定时监测 -时间反应进程曲线 ,分析其变化特征 ,选择钩状效应的识别参数 .结果 以反应时... 目的 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识别钩状效应的方法 .方法 以IgG为检测对象 ,在HITACHI- 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 ,抗原抗体反应 10分钟 ,利用定时监测 -时间反应进程曲线 ,分析其变化特征 ,选择钩状效应的识别参数 .结果 以反应时间 (读点 ) 2 0点的反应完成率 (ABS2 0 /ABS34 ) >0 90为限额参数 ,可自动识别钩状效应 .结论免疫比浊测定分析中的钩状效应 ,可通过正确的参数设置自动识别 .时间反应进程曲线是识别钩状效应的基础 ,反应率是识别钩状效应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生化分析仪 免疫比浊分析 钩状效应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周艳 艾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4例EB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样本的抗EBV-CA-IgM、抗EBV-CA-IgG、抗EBV-EA-IgG、抗EBV-NA-IgG及EBV-CA-IgG抗体亲合力。结果:74例EBV感染患儿...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4例EB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样本的抗EBV-CA-IgM、抗EBV-CA-IgG、抗EBV-EA-IgG、抗EBV-NA-IgG及EBV-CA-IgG抗体亲合力。结果:74例EBV感染患儿中各种抗EB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抗EBV-CA-IgG100%,抗EBV-CA-IgM75.7%,抗EBV-EA-IgG68.9%,抗EBV-NA-IgG23%,抗EBV-CA-IgG为低亲合力抗体患儿57例(77%),有44例(59.4%)抗EBV抗体反应的类型为抗EBV-CA-IgG与抗EBV-CA-IgM均阳性,EBV-NA-IgG阴性且EBV-CA-IgG为低亲合力抗体,是其抗EBV抗体反应的主要类型。结论:EBV四种抗体及亲合力检测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EBV感染的时期,提高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诊断 抗体 病毒/代谢 疱疹病毒4型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儿童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IgE抗体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宏光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本文采用ELISA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屋尘抗原皮肤试验示阳性反应的36例患者,血清中屋尘特异性IgE抗体了测定。36例中特异IgE抗体阳性23例占64%,皮肤试验反应强度与特异IgE抗体之间无相关。ELISA法特异... 本文采用ELISA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屋尘抗原皮肤试验示阳性反应的36例患者,血清中屋尘特异性IgE抗体了测定。36例中特异IgE抗体阳性23例占64%,皮肤试验反应强度与特异IgE抗体之间无相关。ELISA法特异性高,特异IgE抗体阳性时便可确定变应原,临床上有很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抗原 特异IgE抗体 变应性鼻炎
原文传递
抗体库的发展及未来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学 王海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2-316,共5页
抗体库的出现为制备人源性单抗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虽然该技术问世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其筛选系统已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已能够快速地从抗体库中筛选出各种具有不同用途的抗体.从而克服了传统杂交瘤技术的某些局限性.
关键词 抗体 抗体库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抗体
下载PDF
成人难治性ITP微小病毒B19与血小板相关抗体及白细胞介素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崔晶 王景文 +1 位作者 吴轶苹 翟艳玲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病毒B19(HPV B19)、血小板相关抗体(PA)和白细胞介素(IL)-2、IL-4在成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改变和相关性及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HPVB19-IgG、IgM、PA-IgG、IgM、IgA及IL-2、IL-4... 目的:探讨微小病毒B19(HPV B19)、血小板相关抗体(PA)和白细胞介素(IL)-2、IL-4在成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改变和相关性及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HPVB19-IgG、IgM、PA-IgG、IgM、IgA及IL-2、IL-4水平。结果:①ITP组HPV B19-IgG、IgM阳性数分别为15例、3例,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例、0例,2组比较,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M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ITP患者根据HPV B19抗体结果分为2组,阳性组15例,PA阳性13例;阴性组7例,PA阳性4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TP组IL-2和IL-4水平分别为(47.54±25.74)pg/ml、(34.20±16.79)pg/ml,对照组IL-2和IL-4水平分别为(6.15±1.25)pg/ml、(19.72±4.36)pg/ml,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成人难治性ITP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体内细胞因子分泌亢进及HPVB19既往感染有关,这种感染与PA无关;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针对不同的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微小病毒B19 血小板抗体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