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仲辉 黎毓光 卓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目的探索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者呼吸道内耐药性的动态改变。方法以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下呼吸道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E-test检测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水解实验检测目标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特征;普通PCR检测ESBL、A... 目的探索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者呼吸道内耐药性的动态改变。方法以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下呼吸道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E-test检测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水解实验检测目标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特征;普通PCR检测ESBL、AmpC、碳青霉烯水解酶、膜孔蛋白OprD2等耐药基因;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菌的AmpC和OprD2的表达情况。结果筛查到1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3次入院、下呼吸道分离的属同一克隆的9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提示细菌的药敏谱存在由单一耐药逐渐转化为泛耐药的模式。三维水解实验显示,5株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高产AmpC酶。所有9株菌的ampC和oprD2基因都为阳性,碳青霉烯水解酶均为阴性。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ampC基因表达量是单一耐药株的1.7~18.7倍;亚胺培南耐药株的oprD2表达量则是敏感株的1/10~1/2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治疗过程中可获得耐药性,其中ampC高表达和oprD2表达下降是导致细菌对亚胺培南、广谱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 OPRD2 抗生素压力
下载PDF
产生ESBLs和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永新 李素敏 +1 位作者 张卫群 张铁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40,I0001-I0003,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和AmpC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产ESBLs菌和产生AmpC酶菌进行表型的筛选和确证,测定21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68株菌中检出ESBLs菌136株,检出率50.75%,AmpC酶菌116株,检出率43.28%。单产AmpC酶菌,单产ESBLs菌及产AmpC...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和AmpC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产ESBLs菌和产生AmpC酶菌进行表型的筛选和确证,测定21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68株菌中检出ESBLs菌136株,检出率50.75%,AmpC酶菌116株,检出率43.28%。单产AmpC酶菌,单产ESBLs菌及产AmpC和ESBLs的菌对青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的耐药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常见。结论 ESBLs与Amp酶已成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成为我院治疗院内感染的首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ESBLS ampc 耐药性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苏国娟 王国庆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5期719-722,共4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AmpC酶和ESBLs的流行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鉴定及药敏使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AmpC酶和ESBLs的流行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鉴定及药敏使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使用表型确证试验纸片扩散法测定ESBLs。结果 76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菌株为15株(19.74%),产ESBLs菌株为24株(31.58%),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11株(14.47%)。43株奇异变形杆菌中,产AmpC酶菌株为7株(16.28%),产ESBLs菌株为18株(41.86%),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6株(13.95%)。对其药敏结果分析显示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产AmpC酶和ESBLs是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治疗这两种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ampc ESBLS 耐药性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 被引量:15
4
作者 邵海枫 崔蕾蕾 +2 位作者 赵晓智 王锦娜 王卫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K.pneu)中质粒型ampC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型可疑为产AmpC酶的24株K.pneu,用ampC基因的5群6个亚型的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 l-PCR),用三维酶抑制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炎克雷伯菌(K.pneu)中质粒型ampC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型可疑为产AmpC酶的24株K.pneu,用ampC基因的5群6个亚型的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 l-PCR),用三维酶抑制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结合mu l-PCR、三维酶抑制试验和表型试验进行基因和表型分析。同时选择4株菌(3株ampC基因阳性,1株阴性)进行转质粒试验,以证实质粒型基因的存在。结果在mu l-PCR试验中,有22株扩增出C-4族中长度405 bp的片段,1株扩增出C-1族中长度462 bp的片段;1株未扩增出目的条带。三维酶抑制试验中,24株菌中有19株菌未检出AmpC酶,但药物敏感试验中有诱导耐药现象,符合C-4(DHA)族基因诱导表达的特性。转质粒试验中,3株ampC基因阳性的供体菌均将其ampC基因转入受体菌。结论采用多重PCR技术可以简化质粒型ampC基因的检测方法。在我院临床分离的K.pneu中,出现质粒编码的AmpC酶,以C-4族基因为主要流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ampc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
下载PDF
107株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AmpC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宁兴旺 朱惠斌 +2 位作者 匡敏 谢小兵 钱纯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 C酶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自临床标本的阴沟肠杆菌,采用Vitek-2 Com... 目的了解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检测分离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 C酶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离自临床标本的阴沟肠杆菌,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 C酶。结果共收集非重复分离阴沟肠杆菌107株,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26/107,24.3%)、骨伤科(21/107,19.6%)、中心ICU(20/107,18.7%)等科室,以痰液(38/107,35.5%)和伤口分泌物(29/107,27.1%)等标本为主;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3.1%、22.4%、0.9%。共检测出单产ESBLs菌株30株(28.0%),单产Amp C酶的菌株35株(32.7%);同时产ESBLs和Amp C酶菌株14株(13.1%);同时产ESBLs和Amp C酶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不产酶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ESBLs、Amp C酶是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机制;阴沟肠杆菌产酶株的检测,对指导临床抗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ESBLS ampc SSBLs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 被引量:10
6
作者 佘丹阳 刘又宁 +1 位作者 崔岩 罗燕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8-243,共6页
目的 尝试建立易于操作、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高产 Amp C酶阴沟肠杆菌的方法。方法 在标准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纸片上分别附加 0、10、2 0、30、4 0、5 0 μg氯唑西林 ,按标准纸片扩散试验程序分别测定未附加氯唑西... 目的 尝试建立易于操作、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高产 Amp C酶阴沟肠杆菌的方法。方法 在标准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纸片上分别附加 0、10、2 0、30、4 0、5 0 μg氯唑西林 ,按标准纸片扩散试验程序分别测定未附加氯唑西林时和附加氯唑西林后上述纸片对 10 8株受试菌的抑菌环直径 ,根据氯唑西林对 4种抗生素的增效作用判断受试菌是否高产 Amp C酶 ,检测结果与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三维试验证实 ,在 10 8株阴沟肠杆菌中 ,高产 Amp C酶菌株 32株 ,非高产 Amp C酶菌株 76株。以 5 0 μg氯唑西林为酶抑制剂时 ,如果分别考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作为药敏指示剂时的检测结果 ,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 90 .6 % (2 9/ 32 )、6 8.8% (2 2 / 32 )、6 5 .6 % (2 1/ 32 )、5 9.4 % (19/ 32 ) ;如果同时考虑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 (或头孢曲松 )作为药敏指示剂时的检测结果 ,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的阳性率达到了 10 0 % (32 / 32 )。同样条件下 ,用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 76株非高产 Amp C酶的阴沟肠杆菌 ,未发现假阳性菌株。结论 以 5 0 μg氯唑西林为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 (或头孢曲松 )作为药敏指示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 β-内酰胺酶 氯唑西林 检测方法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诱导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扬 夏丽萍 +3 位作者 康健 李艳玲 王琨 阎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氨曲南4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AmpC酶诱导前后耐药性的变化,并对部分突变菌株进行ampD基因的测序及序列分析。方法选择野生型和高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各5株,进行抗菌药物诱导实验;...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氨曲南4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阴沟肠杆菌AmpC酶诱导前后耐药性的变化,并对部分突变菌株进行ampD基因的测序及序列分析。方法选择野生型和高诱导型阴沟肠杆菌各5株,进行抗菌药物诱导实验;检测菌株诱导前后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并进行三维试验、等电点测定及抑制试验的检测,选择诱导突变的1194E菌株4株进行ampD基因扩增、测序。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野生型菌株诱导前后的MIC值变化不明显,而对高诱导菌株诱导前后的MIC值变化较大,以头孢曲松和氨曲南诱导后的MIC值增高最为明显,可达10.7~128.0倍;ampD基因测序结果提示,经抗菌药物诱导的突变株中,ampD基因序列中有多个位点发生突变,并且发生突变的位点基本相同。结论尽管作为诱导剂的抗菌药物不同,但ampD基因序列中发生突变的位点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阴沟肠杆菌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诱导性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隋秀丽 苏维奇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AmpC酶和ESBLs的产生情况并分析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提出物三维试验法对1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和ESBLs检测,用K-B法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AmpC酶和ESBLs的产生情况并分析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提出物三维试验法对1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和ESBLs检测,用K-B法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86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的菌株63株,占33.9%;产ESBLs的菌株有28株,占15.1%;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有18株,占9.7%。药敏结果显示,186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结论阴沟肠杆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可表现为阻遏高产AmpC酶、产ESBLs,也可表现为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等多种耐药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ampc ESBLS 耐药性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中AmpC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的发生和检测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锦娜 邵海枫 +4 位作者 姚兵 王卫萍 艾冬琴 史利宁 张小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检测AmpC酶及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方法选择从临床分离的可疑产ESBLs和AmpC 2种酶的40株大肠埃希菌,用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表型,三维酶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质粒型ampC基...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li)中检测AmpC酶及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方法选择从临床分离的可疑产ESBLs和AmpC 2种酶的40株大肠埃希菌,用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表型,三维酶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PCR扩增质粒型ampC基因和ESBLs基因,肉汤交配法检测质粒型ampC基因的接合传递性。结果在三维试验中,40株菌中有39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21株产ESBLs和AmpC 2种酶,15株单产ESBLs,3株单产AmpC酶。在PCR扩增试验中,8株扩增出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7株为C IT型,1株为DHA型;34株扩增出b laTEM、b laCTX-M、b laOXA 3型ESBLs基因中的至少1个型,未扩增出b laSHV。8株携带质粒型ampC基因的菌株,共筛选出9株接合子。结论AmpC酶已在我院的大肠埃希菌中出现,由质粒编码的AmpC酶可在细菌间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ESBLS 大肠埃希菌 质粒
下载PDF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喻华 张春平 +4 位作者 刘华 颜英俊 黄文方 周忠华 黄湘宁 《世界感染杂志》 2006年第6期526-528,544,共4页
目的 对286株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VITEK-32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28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对可... 目的 对286株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VITEK-32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28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对可疑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菌株,用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三种酶表型的确证。结果 286株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总检出率为17.8%(511286),其中,金属酶的检出率为8.7%(25/286),ESBLs的检出率为5.2%(151286),AmpC酶的检出率为3.8%(111286),金属酶+AmpC酶的检出率为0.7%。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产酶菌对第3、第4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 产生AmpC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是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加强对3种β-内酰胺酶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耐药性
下载PDF
头孢西丁耐药肺炎克雷伯菌AmpC基因和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卢月梅 张阮章 +2 位作者 李红林 吴劲松 吴伟元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631-633,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头孢西丁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头孢菌素酶(AmpC酶)基因型分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地区三家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73株。用碱裂解法提取菌株的质...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头孢西丁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头孢菌素酶(AmpC酶)基因型分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深圳地区三家大型综合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73株。用碱裂解法提取菌株的质粒,采用多重PCR扩增AmpC基因,应用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并对所有菌株进行ESBLs表型确证试验;用K-B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8株(65.8%)AmpC基因扩增阳性,经DNA测序显示,其中46株为DHA-1型,1株为CMY-2型,1株同时产DHA-1和CMY-2型;7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49株ESBLs阳性,其中36株AmpC基因和ESBLs均为阳性。AmpC和(或)ESBLs阳性菌株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高于AmpC和ESBLs均阴性者。结论本地区头孢西丁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质粒AmpC酶检出率高,基因型主要为DHA-1,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ampc ESBLS 基因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儿科临床分离株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 被引量:10
12
作者 韩晨曦 王爱华 +10 位作者 杨永弘 陆权 王艺 陈沅 邓力 邓秋莲 张泓 王传清 刘岚 徐樨巍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MIC;PCR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和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MIC;PCR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和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试验检测qnr基因是否可通过质粒转移;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检测qnr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含qnr基因菌株99株(14.1%),其中qnrA、qnrB和qnrS的检出率分别为1.1%(8株)、4.0%(28株)和9.5%(67株),其中3株菌同时含有qnrA和qnrB,1株含qnrB和qnrS。在99株qnr阳性菌株中,有88株(88.9%)检测到至少1种bla基因。20株qnr阳性菌株通过接合试验传递成功。相对于受体菌,接合子对环丙沙星的MIC提高了2~125倍。ERIC-PCR显示99株qnr阳性菌株有不同的DNA条带,提示其可能属于不同的克隆株。结论在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携带率为(14.1%),qnrS为最流行的亚型。88.9%的qnr阳性株携带1种或1种以上bla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QNR
下载PDF
瑞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ESBLs及AmpC 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与耐药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涂斐佩 张新明 吴海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瑞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ESBLs及Amp C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与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瑞安市地区临床分离的50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ESBLs确证试验和改良的头孢西叮三维试验确定产... 目的研究瑞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ESBLs及Amp C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布与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瑞安市地区临床分离的50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采用ESBLs确证试验和改良的头孢西叮三维试验确定产酶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ESBLs酶及Amp C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ESBLs酶及Amp C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结果 360株检测出ESBLs酶,其中ESBLs基因阳性316株,主要为SHV型基因;检出Amp Cβ-内酰胺酶28株,主要为DHA型基因;两种基因同时阳性者16株。除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产Amp Cβ-内酰胺酶、ESBLs及两种基因同时阳性菌(SSBLs)对其他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耐药基因检出率高,ESBLs阳性株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基因阴性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ESBLS ampc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下载PDF
肠杆菌科产AmpC酶的研究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迎迎 程君 +1 位作者 叶英 李家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2-504,543,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106株肠杆菌科中产AmpC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其耐药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对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耐药性,然后用多重PCR、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106株肠杆菌科中PCR检出A...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106株肠杆菌科中产AmpCβ-内酰胺酶的情况,并对其耐药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对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耐药性,然后用多重PCR、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106株肠杆菌科中PCR检出AmpC酶阳性为35株(33.02%);药敏结果中,35株产酶株有34株对头孢西丁耐药,1株中度敏感;对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68.5%和97.1%。结论在弗氏柠檬酸杆菌发现质粒介导的新AmpC酶;耐药株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肠杆菌科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芬 刘蓉 +1 位作者 周黎明 王浴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成都市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与机制。方法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水解Nitrocefin法定性初筛β-内酰胺酶;K-B纸片法初筛ESBLs;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 目的研究成都市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与机制。方法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水解Nitrocefin法定性初筛β-内酰胺酶;K-B纸片法初筛ESBLs;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结果从成都市医院分离的6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45.16%、29.03%、27.42%、30.64%、58.06%、58.06%、67.64%.有24株产β-内酰胺酶,其中初筛有3株产ESBLs,其中有3株高产AmpC酶。结论产生β-内酰胺酶是这62株从成都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β-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β-内酰胺酶 步研究 ampc 琼脂二倍稀释法 抗生素耐药 ESBLs
下载PDF
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三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顾怡明 张杰 +2 位作者 俞云松 周志慧 杜小玲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对3种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58株第3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 敏感性减低的阴沟肠杆菌采取三维试验法、改良三维试验法、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部分 ampD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三维试验法... 目的 对3种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58株第3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 敏感性减低的阴沟肠杆菌采取三维试验法、改良三维试验法、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部分 ampD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三维试验法、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表型筛选法对58株细菌产AmpC酶的检出率 分别为70.69%、65.52%和86.21%。PCR扩增显示ampD基因的阳性率84.48%(49/58),对11株耐药菌株的 PCR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其中8株去阻遏高产突变株均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结论 表型筛选法是 一种结果可靠、操作快速简便、适于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的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三维试验 ampc 表型 基因 氨曲南 筛选法 克隆测序 阻遏 PCR扩增
下载PDF
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娴 凌保东 +2 位作者 谢勇恩 周岐新 雷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65-668,685,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 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 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琼脂二倍稀释法对摩氏摩根菌3-87进行15种抗菌药的M IC测定;超声破碎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n itrocefin做定性检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酶活性;超薄层等电聚焦测定β-内酰胺酶等电点和酶抑制实验;ESBL s表型鉴定;Am pC酶的检测;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以摩氏摩根菌3-87质粒DNA为模板扩增blaSHV、blaTEM和blaCTX-M基因,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ampC结构基因;ampC结构基因扩增产物的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摩氏摩根菌3-87对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2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敏感。产酶活性为3727.5U的β-内酰胺酶。产生的pI7.3、8.2及9.6的三种β-内酰胺酶分别能被氯唑西林、克拉维酸、EDTA部分抑制。β-内酰胺酶表型鉴定试验结果显示菌株产ESBL s、Am 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三种β-内酰胺酶。blaCTX-M基因引物扩增出阳性扩增条带。ampC结构基因引物扩增阳性扩增带,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与已报道的摩氏摩根菌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1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异。结论临床分离耐药摩氏摩根菌3-87呈多重耐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是产生了ESBL s、Am 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氏摩根菌 β-内酰胺酶 ESBLS ampc 金属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179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娅 叶永志 吴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美国BD公司Phoemix10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s;产AmpC酶初筛...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美国BD公司Phoemix10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CLSI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s;产AmpC酶初筛试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采用三维试验。结果 179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菌株共检出82株,其中单产ESBLs 35株(19.55%),单产AmpC酶21株(11.73%),同产ESBLs和AmpC酶26株(14.53%)。产酶株和非产酶株对亚胺培南普遍具有极高敏感性,对其他抗菌药物产酶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产ESBLs和AmpC酶菌株中更为严重。结论本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检出率较高,并且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及ESBLs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定成 张青 +2 位作者 张惠中 刘莹 戈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712-714,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和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结果:...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改良三维试验和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产ESBLs菌株。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单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9.3%和4%,单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8%和12%,同时产AmpC酶及ESBLs检出率分别为14.7%和0。两种菌单产AmpC酶和单产ESBLs的菌株以及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对亚胺培南保持较低耐药率,均低于15%,而对其它类抗菌素大于50%,耐药率均较高。两种菌产酶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酶株耐药情况严重,应慎重选择用药,减缓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阮章 卢月梅 +3 位作者 李红林 胡玉华 吴劲松 吴伟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5,73,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型特点和耐药特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头孢西丁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110株。提取菌株的质粒DNA,采用多重PCR法检测AmpC酶基因,并应...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型特点和耐药特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头孢西丁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110株。提取菌株的质粒DNA,采用多重PCR法检测AmpC酶基因,并应用DNA测序确定AmpC酶的基因型;用K-B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0株对头孢西丁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中,13株(11.8%)AmpC酶基因扩增阳性,测序结果显示12株为DHA-1,1株为CMY-2。AmpC酶基因阳性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敏感,对其它大多数药物敏感性较低。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型主要为DHA-1型,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ampc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