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变化模型方法综述 被引量:37
1
作者 戴尔阜 马良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土地系统变化长期以来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热点,也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主题。构建模型模拟土地变化能够促进理解人地相互作用机制,模拟结果可为土地资源优化与资源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不同研究者基于... 土地系统变化长期以来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热点,也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主题。构建模型模拟土地变化能够促进理解人地相互作用机制,模拟结果可为土地资源优化与资源环境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学科理论、应用多种方法构建土地变化模型,模型从早期关注自然覆被类型变化发展到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刻画,从统计方法发展到更突出空间分布的元胞自动机方法,以及更聚焦土地变化过程的经济学方法和多主体方法。未来土地变化模型发展方向为:在多尺度进行多方法耦合,对土地变化过程进行更为明晰地刻画,将土地变化模型与其他地球系统模型耦合等方面,进一步能够促进解释复杂人地系统,并推进模型在决策支持层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变化科学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地变化模型 多主体模型 元胞自动机
原文传递
网络暴力下突发事件中观点决策与舆情反转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传超 胡斌 +1 位作者 闫钰炜 赵旭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258,共7页
舆情反转为网络突发事件与热点事件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个体在观点决策过程中,其选择行为具有离散性,但其态度与认知偏差变化具有连续性,本文基于Deffuant的交互模型与CODA(ContinuousOpinionsand DiscreteActions)行为选择机制,分析网... 舆情反转为网络突发事件与热点事件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个体在观点决策过程中,其选择行为具有离散性,但其态度与认知偏差变化具有连续性,本文基于Deffuant的交互模型与CODA(ContinuousOpinionsand DiscreteActions)行为选择机制,分析网络环境中认知偏差与无界信任对个体观点决策的影响,构建舆情反转模型,基于Agent方法实现该模型,模拟舆情反转的动态过程,并分析不同情境下个体认知与态度的特征以及解决策略及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偏差与个体选择行为的变化率可以作为判断舆情是否具备反转可能性的指标;网络环境下,个体之间的交互壁垒不断减弱,网络暴力的对策与解决应为网络管理的首要任务;处于网络暴力中个体对不良信息的传播具有较差的抵抗性,可信而准确的信息有助于良性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反转 认知偏差 观点决策 无界信任 agent建模
下载PDF
非常规突发事件公共恐慌的政府信息公布策略研究:基于Multi-Agent模型 被引量:18
3
作者 戴伟 余乐安 +1 位作者 汤铃 沈焱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1-650,共10页
本文基于Agent模型构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公共恐慌演化仿真模型,以探讨不同的政府信息发布策略对公共恐慌的影响.特别地,该模型将信息分为真实有利信息、真实危机信息、不实有利信息、不实危机信息等四种信息类型,并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本文基于Agent模型构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公共恐慌演化仿真模型,以探讨不同的政府信息发布策略对公共恐慌的影响.特别地,该模型将信息分为真实有利信息、真实危机信息、不实有利信息、不实危机信息等四种信息类型,并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研究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非常规突发事件引发公共恐慌时,政府应该慎重发表言论,注重自身的公众形象,并在应急政策准备充分情况下,尽快公布事件真相消除不实危机信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有效避免与消除公共恐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突发事件 agent建模 公共恐慌 信息公布
原文传递
找回失落的参考群体: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边界条件的考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成军 党明辉 杜骏飞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9,116-117,共18页
本文以双重意见气候作为研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框架,采用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将参考群体重新引入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当中,重新考察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边界条件,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不同的区域和时间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引进参考群体的... 本文以双重意见气候作为研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框架,采用多主体建模的方法,将参考群体重新引入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当中,重新考察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边界条件,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不同的区域和时间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引进参考群体的情况下不能确保沉默的螺旋必然出现;沉默的螺旋效果是否能够稳定地出现要视大众媒体对其参考群体的影响力大小而定;沉默的螺旋效果的大小依赖于参考群体规模以及社区总人口规模,其演化受个体的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其增长率随着时间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 多主体建模 参考群体 规模依赖 计算传播学
原文传递
金融科技视角下的计算实验金融建模 被引量:15
5
作者 崔毅安 熊熊 +1 位作者 韦立坚 何绍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3-381,共9页
计算实验建模~1以其独特的"上帝视角",正广泛地影响着传统经济和金融学研究.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计算实验建模与这些金融科技领域的基础支撑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推动金融科技不断突破.特别是,在大数据的本体论... 计算实验建模~1以其独特的"上帝视角",正广泛地影响着传统经济和金融学研究.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计算实验建模与这些金融科技领域的基础支撑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推动金融科技不断突破.特别是,在大数据的本体论研究、计算实验模型校准、投资者行为建模、监管科技应用等方面,计算实验建模均展示出了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独特优势.从大数据本体论考虑,计算实验是运用金融大数据本体论建模来刻画金融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和研究其因果关系的有效方法.从人工智能角度考虑,人工智能为个体的精细化建模和行为演化建模提供了基础,计算实验为算法交易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从监管科技角度考虑,计算实验模型在发展过程中推动形成了"情景-应对"型风险管理新思想,从而为"监管科技"的发展提供支撑.本文认为,计算实验能够与金融科技的基础支撑技术相融合,为计算实验建模的发展和金融科技中监管创新提供重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实验 金融科技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监管科技
原文传递
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琦萍 徐迪 杨芳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14,共6页
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思想和方法,结合创新扩散的微观机理和复杂网络的特征,研究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与Bass模型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模型,并通过计算实验,研究网络拓扑结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微观创新扩散机理... 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思想和方法,结合创新扩散的微观机理和复杂网络的特征,研究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与Bass模型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模型,并通过计算实验,研究网络拓扑结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微观创新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因素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力远小于内部因素时,无标度网络度分布的异质性最有利于创新的扩散。随着外部因素影响力的增大,创新扩散曲线在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中的差异逐渐减小。此外,内外部因素影响力的增大都有利于创新的有效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agent建模 创新扩散 BASS模型 复杂网络
下载PDF
政策选择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动态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6-35,共10页
运用Agent建模方法,设计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通过农户选择人工秸秆焚烧还田作业(传统耕作技术)与自购农机或购买专业服务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比,研究政府补贴、管制(惩罚)、农技推广(信息诱导)三种政策对... 运用Agent建模方法,设计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通过农户选择人工秸秆焚烧还田作业(传统耕作技术)与自购农机或购买专业服务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比,研究政府补贴、管制(惩罚)、农技推广(信息诱导)三种政策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动态影响。发现以影响耕作成本的价格杠杆调节机制的补贴和惩罚措施都有助于减少农户秸秆焚烧行为,但提高补贴比惩罚对诱导主动积极型农户采纳效果更为明显;三种政策相比,对环境认知程度较低的农户而言,通过成功的信息诱导措施来刺激农户偏好对采纳决策影响具有最佳效果;从政策影响农户选择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方式而言,提高政策刺激强度会促使农户倾向选择购买服务来实施保护性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采纳 保护性耕作技术 agent模型 政策选择
下载PDF
组织内派系形成的网络动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佳音 罗家德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2-163,共12页
本文以行动者的模拟模型考察公司中的雇员形成派系的过程。基于互惠原则与资源交换理论,模型展示了互助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连带,逐渐形成在内部相互支持的群体,这种群体进一步排除他人的参与,并最终在组织中形成了派系。在考察影响派... 本文以行动者的模拟模型考察公司中的雇员形成派系的过程。基于互惠原则与资源交换理论,模型展示了互助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连带,逐渐形成在内部相互支持的群体,这种群体进一步排除他人的参与,并最终在组织中形成了派系。在考察影响派系形成的因素时,本文选取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两个变量以及表达组织气氛的一个变量。曲线图展示了本文的实验结果:接近或超过个人极限资源量的工作量和越不平均的工作量分配状况越有可能提高派系形成的速度和数量,并可能导致派系的不断分裂;而太小的工作量与过于均等的工作分配可使个体交往倾向减弱而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动态学 基于行动者的模型 派系 资源有限性 “报”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洪涝灾害动态脆弱性计算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净萱 戴强 +2 位作者 蔡俊逸 朱少楠 张书亮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87-1797,共1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暴雨洪涝灾害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作为量化灾害影响程度、社会经济损失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方法,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研究对洪涝灾害风险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城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暴雨洪涝灾害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作为量化灾害影响程度、社会经济损失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方法,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研究对洪涝灾害风险管理与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城市脆弱性的内涵进一步延伸,脆弱性指标体系不断丰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的整体特征,却无法同时有效地解决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的空间非均匀性问题和动态计算问题。本文从脆弱性的动态特征出发,提出了城市洪涝灾害动态脆弱性计算方法,建立了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量化模型与面向洪涝灾害脆弱性计算的多智能体模型,形成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计算方法。在NetLogo平台上,利用智能体模型对浙江省丽水市城区的动态脆弱性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有助于发现不同时空条件下城市存在的“脆弱区”,为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区域脆弱性的精细化评价提供方法支撑,能够为缓解措施的实施和洪涝灾害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脆弱性 动态脆弱性 多智能体 智能体模型 时空分异特征 NETLOGO 丽水市
原文传递
基于智能体模型的青岛市林地生态格局评价与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傅强 毛锋 +3 位作者 王天青 杨丙丰 吴永兴 李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676-7687,共12页
设计并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基于智能体的生态格局评价模型,以青岛市及周边地区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地空间格局及生态网络保护框架对于物种生存与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状相比,不同等级的生态网络框架对物种种群数量与物种迁移... 设计并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基于智能体的生态格局评价模型,以青岛市及周边地区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地空间格局及生态网络保护框架对于物种生存与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状相比,不同等级的生态网络框架对物种种群数量与物种迁移都有明显提升,且等级越高的生态网络框架提升作用越明显。然而仅仅依靠生态网络框架不足以使研究区域林地系统形成功能上的相互连通,因此,在分析研究区域现状土地利用格局基础上,提出与湿地系统结合,在胶州湾周围及大沽河干流地区增加林地的空间布局。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发现优化后的林地空间格局结合生态网络框架能有效提升林地之间的物种扩散。基于模拟结果,为研究区林地生态格局构建提出如下建议:(1)保证现有的规模较大的林地不被破坏;(2)青岛市中部湿地系统可以作为新增林地的理想区域;(3)生态网络框架可作为青岛市建立城市组团间生态间隔的空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模型 生态格局评价 物种扩散 概念物种 青岛市林地
下载PDF
基于非确定性思考下的城市规划新思维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卓 尚涛 柳桃青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的理念以及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与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差别;并在分析非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新程式,探讨实现自下而上反... 通过对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的理念以及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与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差别;并在分析非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新程式,探讨实现自下而上反馈的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非确定性 基于主体的建模 规划程式
下载PDF
技术的时空扩散研究:以GIS在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扩散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智勇 王劲峰 何建邦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共7页
新技术的扩散总是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相当一部分技术扩散研究只研究时间这一尺度。相比而言,空间的扩散过程及机理的研究就困难得多,这不仅因为数据难以获得,而且因为在空间尺度上影响扩散的因素也相当复杂。文章利用文献计量方... 新技术的扩散总是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相当一部分技术扩散研究只研究时间这一尺度。相比而言,空间的扩散过程及机理的研究就困难得多,这不仅因为数据难以获得,而且因为在空间尺度上影响扩散的因素也相当复杂。文章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获得有关GIS技术在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基本数据,为技术的时空扩散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数据资源。该数据的特点在于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两维尺度。数据表明,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尺度上,技术的扩散都表现为经典的S型增长路径。在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GIS扩散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文化教育和科研状况、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地区信息与网络状况等。在此基础上,利用主体模型对时空扩散过程加以模拟,模拟的结果比较令人满意,表明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扩散 时空扩散研究 GIS扩散 主体模型
下载PDF
用于群体疏散的数字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小平 钟庭宽 刘梦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03-3508,共6页
群体疏散正日益变得频繁。为了有助于学者与业界应用和研究群体疏散,研究基于当前最新最全的成果,将用于群体疏散的主要数字仿真方法进行整理归纳。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元胞自动机模型及格子气模型在时空方面都是离散的,具有很高的计算效... 群体疏散正日益变得频繁。为了有助于学者与业界应用和研究群体疏散,研究基于当前最新最全的成果,将用于群体疏散的主要数字仿真方法进行整理归纳。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元胞自动机模型及格子气模型在时空方面都是离散的,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社会力模型及流体动力学模型在时空方面都是连续的,前者适合描述复杂的群体行为,后者适合描述高密度的群体行为;与前四种模型相比,基于agent模型计算效率最低,但它很容易模拟不同类型的个体(或群体)。基于现有这些仿真方法的研究成果,未来的研究趋势将着眼于多种仿真方法的组合应用,并在仿真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特性。尤其是在模型中增加行人的社会心理因素和基于agent的仿真,将是今后描述疏散群体复杂行为的一种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疏散 离散 计算效率 个体差异 agent模型
下载PDF
干旱冲击下草地租赁对草场退化及牧户生计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励汀郁 谭淑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7,共7页
近年来草地租赁市场在牧区出现并逐渐发展。然而,作为调节牧户资源的市场制度,其对草原社会生态的影响莫衷一是。Agent-based model(ABM)是社会科学领域先进的定量分析模型,可用来模拟复杂环境中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及作用结果。本文首先... 近年来草地租赁市场在牧区出现并逐渐发展。然而,作为调节牧户资源的市场制度,其对草原社会生态的影响莫衷一是。Agent-based model(ABM)是社会科学领域先进的定量分析模型,可用来模拟复杂环境中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及作用结果。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内蒙古牧区“人-草-畜”关系,揭示了牧区社会生态的复杂性,之后在此基础上,运用ABM模拟草地租赁中“人-草-畜”关系,通过调节干旱发生概率及牧户草地出租意愿,分析干旱冲击下草地租赁对草场退化及牧户生计的影响。为了更合理地展示和模拟牧区实际,本文结合2015—2016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的调研数据和部分文献、年报数据,对ABM中相关的参数进行设定,构建了用于模拟干旱冲击下牧区草地租赁的模型:①控制干旱概率,调节出租意愿的模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干旱冲击下,草地租赁是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缓解干旱导致的草地退化,提高牧区草场的总体生产力,并提高参与租赁户的生计水平。②控制出租意愿,调节干旱发生概率的模型结果则表明,当干旱加剧时,仅有单一的草地租赁制度无法阻止草场退化和牧户收入下降,草地生态及牧户收入仍然会受到干旱冲击的较大影响。因此,完善草地租赁市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冲击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提高牧户收入。但为了保障牧区社会生态的可持续性,还需发展牧业合作社和草地合作小组等其他制度。ABM可以通过对现实变量的参数化来模拟现实状况,对指导类似草原牧区等存在多个主体交互关系的社区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冲击 草地租赁 agent-based model 草场退化 牧户生计
下载PDF
基于ABM模型的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武昭原 周明 +3 位作者 寇英刚 孙培博 王剑晓 李庚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08-3416,共9页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的交易结算产生了大量不平衡资金。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收益和市场效率,合理的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对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保证市场公平高效运行具有...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的交易结算产生了大量不平衡资金。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收益和市场效率,合理的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对推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保证市场公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立足于我国电力市场特点,利用基于主体的建模方式(agent-based model,ABM)对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展开研究。在分析不平衡资金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的几类代表性不平衡资金分配方法,建立了考虑不平衡资金分配的ABM模型。然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模拟不同市场主体的行为决策与不同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的作用效果,并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和免考核区间等市场要素对不平衡资金分配机制的作用效果。研究成果旨在为我国现货市场中相关规则的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主体建模 分配机制 不平衡资金 不平衡结算 现货市场
下载PDF
可持续能源转型: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江 张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2,共9页
为研究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路径,以转型理论为概念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次对能源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代理的系统动力学转型模型。模型选取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电、光伏和核能作为复... 为研究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路径,以转型理论为概念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次对能源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代理的系统动力学转型模型。模型选取当前能源消费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电、光伏和核能作为复杂代理,选取消费者作为简单代理,根据中国能源数据对其进行参数化,并模拟运行了能源系统从2016—2050年间各种类型能源消费比重变动的情形。研究结果显示:①外部景观信号的输入对于能源系统的可持续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景观信号的输入,各类能源的相对比重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景观信号持续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向可持续能源系统转型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②到2050年,可持续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60%左右,实现能源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其中,水电将在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化转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③2030年以前,石油和天然气将是能源系统中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的主要替代品,因为它们的应用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而且它们更适应当前的基础设施,从短期来看相比可持续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更有优势,在这种情形下,仍然需要继续支持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否则能源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将不会发生。该研究主要探索通过当前能源系统的景观压力强度以及转型的进度,来量化未来需要输入的景观压力强度;通过模拟转型发生的具体情景,对转型的进展进行更清楚的界定,借此来评估二氧化碳的排放路径;模拟模型也可以评估各类能源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各种可能性,以及探索各类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能源 转型理论 多层次分析 代理模型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智能体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建模及城市扩展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奕宏 王海军 +2 位作者 张彬 曾浩然 孙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
城市扩展模拟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智能体模型(ABM)与元胞自动机(CA)结合可兼顾城市空间增长的自组织性和不同决策主体的决策过程,人工神经网络(ANN)可描述智能体与城市扩展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该文基于ANN-AB... 城市扩展模拟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智能体模型(ABM)与元胞自动机(CA)结合可兼顾城市空间增长的自组织性和不同决策主体的决策过程,人工神经网络(ANN)可描述智能体与城市扩展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该文基于ANN-ABM-CA耦合模型,在构建CA转换规则时基于ABM刻画人类决策行为的影响,并采用ANN挖掘不同类型的智能体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的偏好差异,同时考虑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智能体决策行为,结合城市扩展的10个驱动因素,模拟武汉市主城区2005-2015年的扩展情况,结果表明:1)相比传统的ANN-CA模型,ANN-ABM-CA模型模拟性能更优,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更好地解释了城市扩展的驱动机制,OA值为97.46%,Kappa系数为0.9176,FoM值为0.4375,结果可靠且合理;2)不同收入层级的居民智能体对城市扩展的决策偏好不同;3)武汉主城区城市扩展模式主要为边缘型扩展,洪山区西南部有少部分填充型扩展、东南部出现飞地型扩展,与实际扩展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城市扩展 元胞自动机 武汉主城区
下载PDF
基于agent-based model的住房市场演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琳 闫妍 +1 位作者 朱晓武 李晓腾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8-1716,共9页
在房地产市场中,多个具有一定量财富的个体依据其不同需求产生具有差异性的住房选择行为,在宏观上会呈现某些特定的规律.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运用agent-based model,在居民家庭财富增长和房屋价格双重因素的考虑下,依据房地产市场中个... 在房地产市场中,多个具有一定量财富的个体依据其不同需求产生具有差异性的住房选择行为,在宏观上会呈现某些特定的规律.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运用agent-based model,在居民家庭财富增长和房屋价格双重因素的考虑下,依据房地产市场中个体的实际行为规律,设定出相应的运行规则,对房地产市场中个体迁移图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经济不平等程度的标准,空间差异指数作为经济分割的度量指标,改变模型初始条件和各参数取值,从多角度分析,最终得出,在现有住房规律之下,随着居民家庭财富的不断增长,会导致城市居民出现居住空间上的隔离并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形成空间经济分割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市场 agent-based model 居住空间隔离 基尼系数 经济分割
原文传递
耦合人群移动的COVID-19传染病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尹凌 刘康 +4 位作者 张浩 奚桂锴 李璇 李子垠 薛建章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94-1909,共16页
构建传染病模型可为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规划与解析工具。由于宿主行为是传染病传播动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效耦合人群时空行为对以人为宿主的传染病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人群移动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快速发展,新... 构建传染病模型可为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研究提供至关重要的规划与解析工具。由于宿主行为是传染病传播动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有效耦合人群时空行为对以人为宿主的传染病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人群移动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快速发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建模研究中呈现出了耦合人群移动建模的显著特征。为系统深入理解该项传染病模型研究中的重要进展,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本文分析了COVID-19疫情与人群移动的交互影响,说明了耦合人群移动构建COVID-19模型的必要性。然后,根据建模的目的和原理,从疫情短期预测与过程模拟2个角度,对耦合人群移动的COVID-19传染病模型进行分类梳理。其中,根据耦合人群移动的方式,本文将面向疫情短期预测的模型分为人群移动一阶量与人群移动二阶量的耦合模型,将基于过程模拟的模型分为群体级别和个体级别的耦合模型。最后,本文评述了耦合人群移动的传染病模型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认为该领域研究亟需更加深入建模与疾病传播相关的复杂人群时空行为、提升模型的空间解析能力、突破精细化时空传播模拟的计算瓶颈、拓展与前沿人工智能方法的融合,并构建普适而开放的建模数据与工具以促进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COVID-19 传染病 人群移动 仓室模型 个体模型 智能体模型 机器学习 轨迹数据 时空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演化MAS建模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波 薛惠锋 蔡琳 《微计算机应用》 2007年第10期1092-1097,共6页
综述了MAS方法及其在城市仿真中的应用,重点利用MAS方法及机制对城市空间演化进行建模。模型中,选取城市空间中的家庭、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三类典型主体,对其影响城市空间演化的迁移、消亡、繁衍等具体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模型设计,以此实... 综述了MAS方法及其在城市仿真中的应用,重点利用MAS方法及机制对城市空间演化进行建模。模型中,选取城市空间中的家庭、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三类典型主体,对其影响城市空间演化的迁移、消亡、繁衍等具体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模型设计,以此实现了城市空间中各类主体以及主体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演化 多主体系统 基于主体的模型 元胞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