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1
1
作者 杨志新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01-608,共8页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4377例中风患者。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有降低病死率、残疾率的趋势,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 目的: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4377例中风患者。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有降低病死率、残疾率的趋势,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疗法,纳入研究中仅发现2例疼痛者。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醒脑开窍 评价研究
下载PDF
浅析《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的科学性 被引量:67
2
作者 闵友江 姚海华 +4 位作者 邵水金 何兴伟 王海生 严振国 魏稼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2-616,共5页
通过对《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以下简称"国标头针")同焦氏头针、朱氏头针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国标头针其实是在祖国经络理论的基础上,传统针灸与其他头针内容的杂合,这种杂合值得商榷。因为焦氏头针从理论上分... 通过对《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以下简称"国标头针")同焦氏头针、朱氏头针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国标头针其实是在祖国经络理论的基础上,传统针灸与其他头针内容的杂合,这种杂合值得商榷。因为焦氏头针从理论上分析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所以沿袭焦氏头针大部分内容的国标头针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郑魁山教授“温通针法”临证运用规律总结 被引量:50
3
作者 方晓丽 郑俊江 郑俊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7-290,共4页
“温通针法”是郑魁山教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独创的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特色针刺手法,该手法补泻兼施,具有温经通络、化痰浊、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驱邪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头面五官疾病、脑病、风寒湿痹等难治性病症,... “温通针法”是郑魁山教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独创的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特色针刺手法,该手法补泻兼施,具有温经通络、化痰浊、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驱邪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头面五官疾病、脑病、风寒湿痹等难治性病症,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针灸师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针刺五脏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40
4
作者 金弘 刘婷婷 王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俞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倍美力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的变化,血清...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俞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倍美力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的变化,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Kupperman症状评分指数(MI)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优于药物倍美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输(五输) 雌二醇/血液 促卯泡激素 人/血液
下载PDF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仲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求过敏性鼻炎的有效针灸治法。方法:将13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45例。观察组穴取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配风池、大椎、肺俞针刺治疗;对照Ⅰ组单纯针刺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治疗;对... 目的:探求过敏性鼻炎的有效针灸治法。方法:将13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45例。观察组穴取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配风池、大椎、肺俞针刺治疗;对照Ⅰ组单纯针刺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治疗;对照Ⅱ组予以口服鼻炎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3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半年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Ⅰ组总有效率71.1%,对照Ⅱ组总有效率46.7%,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3组痊愈病例1年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前后配穴法针刺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配穴法
下载PDF
腹针配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秀华 李漾 奎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寻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腹针组在服用美多巴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对照组单纯服用美多巴。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腹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0... 目的:探寻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腹针组在服用美多巴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对照组单纯服用美多巴。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腹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针组副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针配合西药较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帕金森氏病能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减少西药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帕金森病/药物疗法
下载PDF
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 被引量:36
7
作者 欧阳颀 周巍 张春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3-776,共4页
讨论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需注意的5个方面。一是得气:得气是针刺取效的重要因素,头针针感应以医者指下有"如鱼吞钩"般的吸针感为主;二是针刺手法:手法的选择宜以找到适宜的针感、传导方向及强度为准则;三是有效刺激量:... 讨论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需注意的5个方面。一是得气:得气是针刺取效的重要因素,头针针感应以医者指下有"如鱼吞钩"般的吸针感为主;二是针刺手法:手法的选择宜以找到适宜的针感、传导方向及强度为准则;三是有效刺激量:只有当腧穴的刺激量强度与患者体内的感应状态相匹配时,才能发生能量共振,出现最佳治疗效果;四是治疗时机:中风偏瘫康复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早期使用头针治疗;五是康复训练:头针治疗中风偏瘫需要与康复训练结合起来,两者结合起了正相干性效应。临证中注意这5方面问题,可以巩固和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偏瘫/针灸疗法 头针
下载PDF
通调督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月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取C3~C7夹脊穴、风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风府、大椎、百会等督脉穴。观察两组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0%,... 目的:探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取C3~C7夹脊穴、风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风府、大椎、百会等督脉穴。观察两组患者眩晕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9.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调督脉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优于常规夹脊穴为主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针灸疗法 督脉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早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9
作者 伏晓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穴取地仓、颊车、阳白等,面部取穴不超过4个,浅刺,10天后常规取穴加电针;对照组除急性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穴取地仓、颊车、阳白等,面部取穴不超过4个,浅刺,10天后常规取穴加电针;对照组除急性期不予针刺治疗外,余处理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面瘫是获取最佳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时间因素
下载PDF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深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浅刺法 (治疗组 )和沿皮透穴刺法 (对照组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5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81 3% ,治疗组疗效优... 目的 :观察不同深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浅刺法 (治疗组 )和沿皮透穴刺法 (对照组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5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81 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刺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 针刺疗法
下载PDF
次髎穴深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1
作者 薛平武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效穴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时采用常规取穴加次髎穴深刺,对照组仅针刺常规穴位,其余治疗两组相...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效穴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时采用常规取穴加次髎穴深刺,对照组仅针刺常规穴位,其余治疗两组相同。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03,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2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深刺次髎穴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 次髎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高希言 魏玉龙 +7 位作者 邵素菊 李星锐 张海杰 王君 马巧琳 赵欣纪 孙伟霞 王雪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3-625,共3页
目的:观察调卫健脑针法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调卫健脑针刺法,穴取百会、大椎、申脉、照海及耳穴缘中、神门;对照组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均每日针1次,针刺15天。治... 目的:观察调卫健脑针法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调卫健脑针刺法,穴取百会、大椎、申脉、照海及耳穴缘中、神门;对照组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均每日针1次,针刺15天。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计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9.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试验组PSQI治疗前后差值为-9.15±5.68,对照组为-5.64±5.73,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普通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3
作者 褚芹 王琳 刘国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4例DN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口服糖适平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针刺组在此基础上,针刺肝俞、胃脘下俞、脾俞、肾俞、关元等穴,两组... 目的:探讨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4例DN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口服糖适平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针刺组在此基础上,针刺肝俞、胃脘下俞、脾俞、肾俞、关元等穴,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疗效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及血脂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针刺组β2-MG、uβ2-MG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且针刺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加药物能较快地改善早中期DN患者脂代谢紊乱,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β2微球蛋白/血液 β2微球蛋白/尿
下载PDF
针刺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霍焕民 杨学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9-73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为主与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于疱疹最疼痛点采用针刺放血,并辅以拔罐、围刺等方法;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膏患处外用,常规口服阿昔洛韦片。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为主与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于疱疹最疼痛点采用针刺放血,并辅以拔罐、围刺等方法;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膏患处外用,常规口服阿昔洛韦片。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为55.8%,2组疗效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观察组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放血为主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刺血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运动障碍配穴观察 被引量:23
15
作者 海英 于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5-73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最佳配穴方法。方法:将96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与平衡阴阳针刺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针刺组按传统取穴方法,主要是阳经取穴,取肩髃...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最佳配穴方法。方法:将96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与平衡阴阳针刺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针刺组按传统取穴方法,主要是阳经取穴,取肩髃、曲池、手三里等;平衡阴阳针刺组根据阴缓阳急的中医理论及偏瘫患者伸屈肌肌张力不平衡的特点,采用阴阳经配穴,取极泉、尺泽、少海等。2组治疗前后分别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修改的Ashworth、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脑功能障碍评价表(SIAS)评定。结果:针刺有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运动障碍的作用,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56±7.97,ADL-Barthel指数为57.20±12.80,对照组为21.62±7.17、30.66±11.34,2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运动障碍,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不同配穴组方存在差别,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痉挛/针灸疗法 偏瘫/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严愉芬 韦永英 +1 位作者 陈玉华 陈明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3-50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增效作用.方法:将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单纯接受康复训练(包括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约各90次;治疗组20例,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60~90次.... 目的:观察针刺对儿童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增效作用.方法:将接受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40例分为对照组20例,单纯接受康复训练(包括ABA训练、引导式教育和感觉统合训练)约各90次;治疗组20例,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60~90次.两组患儿均于训练及治疗前后进行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量表)测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5.0%,对照组为1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的发展总分、模仿、口语认知等项目的训练及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采用科学而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病/康复 孤独病/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得气、得气的应用与操作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培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9-351,共3页
得气是针刺疗法取效的关键。本文就得气的意义及如何辨气、如何得气做了初步探讨。得气是术者与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对针刺的具体感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辨气要分辨正气(谷气)、邪气,辨虚实、寒... 得气是针刺疗法取效的关键。本文就得气的意义及如何辨气、如何得气做了初步探讨。得气是术者与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对针刺的具体感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辨气要分辨正气(谷气)、邪气,辨虚实、寒热。操作手法是以杨继洲的十四法为纲,简要述之,如循法之催气、按法之行气、盘法之和气。同时对迎随补泻亦做了阐释,从进针之法、行针之法、出针之法,都对如何“得气”做了初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气 针刺疗法/方法 针刺感应
下载PDF
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7
18
作者 戚其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针灸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原理进行阐述,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就针灸治疗的方法提出一些个人见解。结论:针灸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脊髓损伤/针灸疗法 脊髓损伤/康复 针刺疗法/方法
下载PDF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萍 刘占芬 +2 位作者 王春梅 姚仕卓 张智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8-260,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刺疗法与西药吗丁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7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调理脾胃针法为主,穴取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等为主,每日针刺2次,10天为一... 目的:比较针刺疗法与西药吗丁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疗效。方法:将7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调理脾胃针法为主,穴取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等为主,每日针刺2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对照组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3次,餐前30分钟服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调理脾胃针法治疗DGP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针灸疗法 胃肌轻瘫/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调理脾胃
下载PDF
不同针刺手法调节体温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季淑梅 阎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介绍近年不同的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效应的研究,并探讨其产生体温效应的机制。方法: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穴位的作用及其疗效,随着手法引起的温度变化而不同,针刺补法引起体温升高,而泻法则引起体温... 目的:介绍近年不同的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效应的研究,并探讨其产生体温效应的机制。方法: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穴位的作用及其疗效,随着手法引起的温度变化而不同,针刺补法引起体温升高,而泻法则引起体温下降。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不同的针刺手法引起的皮肤温度变化与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补泻 针刺疗法/方法 体温/针灸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