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卵黄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堵南山 赖伟 +2 位作者 陈鹏程 成永旭 南春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8-92,共5页
中华绒螯蟹的卵黄形成也受各种相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卵黄的来源显然是双重的 ,一方面在蟹卵内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生产卵黄原 ,然后卵黄原再融合成为卵黄体。另一方面 ,蟹卵以胞吞方式直接从血淋巴中接纳卵黄原 ,同时又通过指状小道由... 中华绒螯蟹的卵黄形成也受各种相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卵黄的来源显然是双重的 ,一方面在蟹卵内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生产卵黄原 ,然后卵黄原再融合成为卵黄体。另一方面 ,蟹卵以胞吞方式直接从血淋巴中接纳卵黄原 ,同时又通过指状小道由卵泡细胞间接接纳卵黄原。肝胰腺可能会产生卵黄原 ,这些卵黄原随即进入血淋巴内 ,再直接或间接被蟹卵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黄原 卵黄形成
下载PDF
长毛对虾卵子发生的研究Ⅱ.卵黄发生 被引量:29
2
作者 洪水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0-284,T004,共6页
自1985—1988年,每年4,5月间取厦门海区捕捞的长毛对虾雌虾卵巢为材料,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长毛对虾的卵黄发生。结果表明,卵黄粒在卵黄发生的卵母细胞核外围的卵质中最早出现;卵黄粒的形成有多种途径,最先参与... 自1985—1988年,每年4,5月间取厦门海区捕捞的长毛对虾雌虾卵巢为材料,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长毛对虾的卵黄发生。结果表明,卵黄粒在卵黄发生的卵母细胞核外围的卵质中最早出现;卵黄粒的形成有多种途径,最先参与卵黄粒形成的细胞器是线粒体;随后高尔基液泡、内质网膜囊、溶酶体及核糖体等细胞组分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还讨论了滤泡细胞与卵黄蛋白来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卵黄 卵黄粒
下载PDF
昆虫卵黄发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乾君 龚和 管致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37-252,共16页
昆虫卵黄发生研究进展李乾君,龚和,管致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北京100094)昆虫卵的成熟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卵黄发生前期(Previtellogenicstage)、卵黄发生... 昆虫卵黄发生研究进展李乾君,龚和,管致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北京100094)昆虫卵的成熟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卵黄发生前期(Previtellogenicstage)、卵黄发生期(vitellogenics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卵黄发生
下载PDF
锯缘青蟹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 被引量:17
4
作者 颜素芬 李少菁 上官步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0-436,共7页
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卵母细胞的卵黄粒形成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是参与卵黄粒和脂滴形成的主要胞器,其演化方式复杂多样:高尔基液泡和胞溶酶体不同程度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粒还... 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卵母细胞的卵黄粒形成是通过多种胞器的共同作用完成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是参与卵黄粒和脂滴形成的主要胞器,其演化方式复杂多样:高尔基液泡和胞溶酶体不同程度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粒还可直接在胞质中聚集形成,此外.微吞饮颗粒可参与卵黄合成表明部分卵黄物质也来源于卵母细胞之外.中文讨论了上述结构在卵黄发生中的变化特点和作用。还描述了卵黄粒内一种类似“微管”的微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卵黄发生 卵黄粒 卵母细胞
下载PDF
栉孔扇贝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德模 洪水根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12-416,共5页
运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卵黄的发生,探讨卵黄粒形成的途径.扇贝的卵子,在卵黄发生期间5种细胞结构组分,即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外突的微绒毛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
关键词 扇贝 卵黄发生 卵黄粒 栉孔扇贝 卵母细胞
下载PDF
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细胞器与卵黄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玉凤 堵南山 赖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8,98-100,共5页
作者研究了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细胞器与卵黄发生的关系。细胞核物质通过核孔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由核仁而来的核糖体前体物在细胞质中形成大量的核糖体。一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囊泡的膜上,形成粗糙型内质网。粗糙型内质同囊泡具有... 作者研究了罗氏沼虾卵母细胞细胞器与卵黄发生的关系。细胞核物质通过核孔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由核仁而来的核糖体前体物在细胞质中形成大量的核糖体。一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囊泡的膜上,形成粗糙型内质网。粗糙型内质同囊泡具有合成和运输卵黄物质的功能。一部分核糖体是游离的,它们可在细胞质中合成致密蛋白质小颗粒,随后这些颗粒逐渐聚集融合成致密的卵黄粒。溶酶体可吞噬这些由游离核糖体形成的蛋白质颗粒团或其它膜状物,并将它们消化、融合,从而形成大的卵黄粒。部分线粒体参与了卵黄粒的合成并最终演变成卵黄体。微丝也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卵母细胞 细胞器 卵黄发生
下载PDF
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戈林泉 吴进才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卵黄蛋白的结构及其合成、摄取过程与激素的调控机理是目前昆虫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手段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卵黄蛋白基因的研究将为寻找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本文对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 卵黄蛋白的结构及其合成、摄取过程与激素的调控机理是目前昆虫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手段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对卵黄蛋白基因的研究将为寻找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本文对昆虫卵黄蛋白及其激素调控进行了综述。为防治害虫再猖獗的发生和促进大量繁殖益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发生 卵黄蛋白 卵黄原蛋白 保幼激素 20-羟基蜕皮酮
原文传递
卵黄蛋白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兆杰 杨丽君 +3 位作者 王静 时文春 刘玉敏 鲁太义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4-290,共7页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卵生非哺乳动物中的糖磷脂蛋白,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殖蛋白参与卵生动物生殖、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最新研究表明,卵黄蛋白原还参与动物的免疫防御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模式识别分子。本文系统... 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卵生非哺乳动物中的糖磷脂蛋白,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殖蛋白参与卵生动物生殖、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最新研究表明,卵黄蛋白原还参与动物的免疫防御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模式识别分子。本文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卵黄蛋白原的研究进展,包括卵黄蛋白原的激素诱导、合成方式、分解代谢、结构特性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对卵黄蛋白原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为今后开展卵黄蛋白原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蛋白原 卵黄发生 结构 功能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中华绒螯蟹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邱高峰 陶铜静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8-14,共7页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 对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全过程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卵黄发生前期的卵母细胞为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嗜碱性,无卵黄颗粒,与卵原细胞相比,内质网等细胞组分数量明显增多;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为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中出现脂滴和大量卵黄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核糖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均参与卵黄合成,细胞核呈生发泡状,细胞表面形成微绒毛,卵周隙中出现致密颗粒物质,但未被卵母细胞吸收;卵黄发生后期的卵母细胞体积增至最大,细胞器数量减少,滤泡层变薄,但卵周隙间的物质传递活动旺盛,卵母细胞以胞饮方式吸收滤泡细胞提供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母细胞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文蛤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0
10
作者 应雪萍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取不同发育阶段文蛤 (MeretrixmeretrixLinnaeus)活体解剖取出生殖腺 ,常规方法制成切片 ,以透射电镜(TEM )观察其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 ,文蛤的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期间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吞饮泡等... 取不同发育阶段文蛤 (MeretrixmeretrixLinnaeus)活体解剖取出生殖腺 ,常规方法制成切片 ,以透射电镜(TEM )观察其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 ,文蛤的卵母细胞卵黄发生期间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微吞饮泡等细胞器均参与了卵黄粒的形成。卵黄合成早期的卵母细胞质膜伸出大量的微绒毛 ,并出现卵黄膜 ,胞质中有大量膜性小泡 ,溶酶体、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发达 ,卵黄前体物质逐渐增多。在卵黄合成中期 ,胞质内线粒体和内质网活动活跃 ,卵母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卵黄物质 ,细胞质膜外凸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卵黄合成后期 ,卵质内贮存了大量的卵黄粒 ,细胞器不发达。此外 ,还对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卵黄颗粒的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文蛤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永华 颜素芬 宋振荣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41,共9页
利用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 :凡纳滨对虾卵黄的发生是双源性的。卵黄发生早、中期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合成的阶段 ,卵黄发生中、后期则以外源性卵黄的合成为主。内源性卵黄主要由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 利用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 :凡纳滨对虾卵黄的发生是双源性的。卵黄发生早、中期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合成的阶段 ,卵黄发生中、后期则以外源性卵黄的合成为主。内源性卵黄主要由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器等多种胞器活跃参与形成。其中数量众多的囊泡状粗面内质网是形成内源性卵黄粒的最主要的细胞器 ;部分线粒体参与卵黄粒的合成并自身最终演变为卵黄粒 ;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合成了大量致密的蛋白质颗粒并在卵质中直接聚集融合成无膜的卵黄粒 ;溶酶体通过吞噬、消化内含物来形成卵黄粒和脂滴 ,且方式多样 ;高尔基器不直接参与形成卵黄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 外源性 内质网 溶酶体 线粒体 吞噬 脂滴 卵黄 凡纳滨对虾 卵质
下载PDF
东方扁虾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冬发 王桂忠 李少菁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9-445,共7页
根据卵细胞的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之间的关系,东方扁虾的卵子发生可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等四个时期。卵原细胞胞质稀少,胞器以滑面内质网为主。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 根据卵细胞的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及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之间的关系,东方扁虾的卵子发生可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等四个时期。卵原细胞胞质稀少,胞器以滑面内质网为主。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核明显膨大,特称为生发泡;在靠近核外膜的胞质中可观察到核仁外排物。卵黄发生卵母细胞逐渐为滤泡细胞所包围;卵黄合成旺盛,胞质中因而形成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卵黄粒。东方扁虾卵母细胞的卵黄发生是二源的。游离型核糖体率先参与内源性卵黄合成形成无膜卵黄粒。粗面内质网是内源性卵黄形成的主要胞器。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以多种方式活跃地参与卵黄粒形成。卵周隙内的外源性物质有两个来源:滤泡细胞的合成产物和血淋巴携带、转运的卵黄蛋白前体物。这些外源性物质主要通过质膜的微吞饮作用和微绒毛的吸收作用这两种方式进入卵母细胞,进而形成外源性卵黄。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卵黄物质共同参与成熟卵母细胞中富含髓样小体的卵黄粒的形成。卵壳的形成和微绒毛的回缩被认为是东方扁虾卵母细胞成熟的形态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扁虾 卵子发生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建新 沈杰 +2 位作者 宋敦伦 张龙 严毓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0-174,共5页
采用免疫学方法 ,对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感染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后体内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感病蝗虫与对照健虫相比 ,卵黄发生有严重障碍 ,脂肪体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或卵黄蛋白含量极低 ... 采用免疫学方法 ,对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感染蝗虫微孢子虫Nosemalocustae后体内卵黄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感病蝗虫与对照健虫相比 ,卵黄发生有严重障碍 ,脂肪体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或卵黄蛋白含量极低 ,导致感病雌虫丧失产卵能力。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18 7mg mL ,而病虫只有 4 7mg mL ;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 6mg mL ,而病虫只有 2 6mg mL ;卵巢中卵黄蛋白含量最高峰健虫为 73 4mg mL ,而病虫只有 4 9mg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 东亚飞蝗 卵黄原蛋白 含量 卵黄发生 卵黄蛋白
下载PDF
泥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应雪萍 杨万喜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9-382,T001-T002,共6页
利用透射电镜 (TEM)技术研究了泥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从卵黄发生早期到晚期 ,卵母细胞内线粒体经历了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内 ,线粒体多 ,结构典型 ,仅部分线... 利用透射电镜 (TEM)技术研究了泥螺卵黄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从卵黄发生早期到晚期 ,卵母细胞内线粒体经历了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内 ,线粒体多 ,结构典型 ,仅部分线粒体外膜破裂 ,嵴和内膜逐渐消失。卵黄发生中期 ,线粒体基质空泡化 ,嵴和内膜消失 ,腔内充满颗粒状物质 ,最后演变成卵黄颗粒。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 ,卵黄颗粒的数量和直径逐渐增加 ;卵黄发生后期 ,卵质中胞器不发达 ,细胞质中充满卵黄颗粒 ,在卵黄颗粒之间仅有少量线粒体存在 ,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此外 ,对线粒体在卵黄形成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螺 卵黄发生 线粒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与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2
15
作者 竺俊全 王伟 丁理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70-876,共7页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与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经历了卵黄合成初期、卵黄旺盛合成期及生长成熟期三个阶段。卵母细胞卵黄发生途径主要... 采用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及卵黄发生与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发育经历了卵黄合成初期、卵黄旺盛合成期及生长成熟期三个阶段。卵母细胞卵黄发生途径主要由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演变成卵黄粒,以及吞饮作用形成卵黄粒。卵母细胞质膜外被有卵黄膜,由卵母细胞自体形成,且随生长而加厚;卵黄膜具通透性,外源营养物质能透过卵黄膜进入卵内。生长成熟的卵母细胞卵黄膜厚7—9μm,从内向外由纤维层、致密层、粒状突层及外膜构成,保护卵母细胞维持特定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卵母细胞 卵黄发生 卵黄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罗氏沼虾初级卵母细胞在卵黄形成期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乃澄 卢建平 袁保京 《东海海洋》 2001年第1期35-43,共9页
对罗氏沼虾初级卵母细胞在卵黄形成期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卵黄形成期早期 ,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和细胞核迅速增大 ,核内核糖体等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活跃地向胞质转移 ,同时滤泡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开始进入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对罗氏沼虾初级卵母细胞在卵黄形成期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卵黄形成期早期 ,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和细胞核迅速增大 ,核内核糖体等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活跃地向胞质转移 ,同时滤泡细胞中的营养物质开始进入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内卵黄形成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其合成过程始于卵黄形成期中期 ,并一直延续至后期。在卵黄形成期中期 ,发现滤泡细胞内的线粒体也有类似的卵黄物质合成功能。同时滤泡细胞继续有物质通过指状通道进入初级卵母细胞 ,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卵黄物质。卵黄形成期后期 ,初级卵母细胞核膜逐渐消失 ,随着卵黄粒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大量沉积 ,滤泡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向初级卵母细胞的转移通道变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初级卵母细胞 卵黄形成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秀丽白虾卵母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线粒体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叶琴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秀丽白虾(Exopalaemonmodestus)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线粒体的变化及其与卵黄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线粒体经历了数目以及结构上的系列变化。卵黄发生早期,卵母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急剧增多,... 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秀丽白虾(Exopalaemonmodestus)卵巢不同发育阶段卵母细胞线粒体的变化及其与卵黄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线粒体经历了数目以及结构上的系列变化。卵黄发生早期,卵母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急剧增多,形态各异,有椭圆形、圆球形等,线粒体嵴稀少;随后,细胞质中出现较多近椭圆形的线粒体群,嵴丰富,外膜光滑。连续切片观察表明,该时期线粒体尚未明显参与卵黄颗粒的形成。卵黄发生中期,卵母细胞内的线粒体的结构出现两大类群:一类线粒体呈长杆状或椭圆形,体积小,嵴丰富,内部基质暗,外膜光滑,主要功能是为卵母细胞发育提供能量;另一类线粒体体积大,呈圆球型,嵴逐渐退化,内部基质呈现电子透明状,外膜出现大小不一的波浪状。后一类线粒体膜内陷,出现明显的类似细胞内吞作用,参与卵黄颗粒的形成。被吞饮物主要为有膜性泡,包括波浪状膜的高尔基体分泌泡、光滑外膜的内质网囊泡以及小型线粒体。与此同时,卵母细胞质膜形成众多胞饮小泡,外来物质逐渐进入卵母细胞,通过高尔基体的加工,以分泌泡相互融合形式参与卵黄颗粒的形成,内吞作用所累积的卵黄颗粒占主要部分,因此在该时期卵母细胞卵黄颗粒的形成以外源性为主。在卵子发育后期,皮层区域出现具典型结构的线粒体,当这些线粒体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白虾 卵母细胞 线粒体 卵黄发生
下载PDF
中华稻蝗卵子卵黄发生期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奚耕思 窦向梅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华稻蝗Oxyachinesis卵子发生中卵黄发生期的超微结构。卵黄发生初期 ,滤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等细胞器 ,可能与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有关。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胞质内卵黄球逐渐增多 ,它也许有...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华稻蝗Oxyachinesis卵子发生中卵黄发生期的超微结构。卵黄发生初期 ,滤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等细胞器 ,可能与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有关。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胞质内卵黄球逐渐增多 ,它也许有多种来源。观察到环形片层结构 ,并讨论了其可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稻蝗 卵黄发生 超微结构 卵子 个体发育
下载PDF
保幼激素及其生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娟 周娇 +1 位作者 骆有庆 翁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保幼激素(JH)是在昆虫咽侧体内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的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分泌后进入血淋巴,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及生殖等生理学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JH的生物合成与代谢以及对昆虫的生理效应,尤其是对卵黄发生的调节方面... 保幼激素(JH)是在昆虫咽侧体内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的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分泌后进入血淋巴,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及生殖等生理学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JH的生物合成与代谢以及对昆虫的生理效应,尤其是对卵黄发生的调节方面的研究,以期对保幼激素在昆虫卵黄发生调节过程中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幼激素 生物合成 作用模式 卵黄发生 保幼激素调节
下载PDF
细鳞鱼的卵黄发生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革锋 陈松波 牟振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7-382,共6页
从发育生物学—卵黄发生角度,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鳞鱼的卵黄发生主要集中在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完成,可分为4个特征时期:初级生长期,皮质泡期,卵黄积累期,卵黄积累完成期。当卵... 从发育生物学—卵黄发生角度,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鳞鱼的卵黄发生主要集中在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完成,可分为4个特征时期:初级生长期,皮质泡期,卵黄积累期,卵黄积累完成期。当卵母细胞进入初级生长早期,卵子发生特征物——类核周体出现;进入皮质泡期,其主要特征是皮质泡、卵黄外膜和巴尔比亚尼体结构;处于卵黄积累期,位于其外周细胞质附近会出现卵黄颗粒;进入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颗粒不断融合增大,占据细胞绝大部分。以上结果为细鳞鱼的卵巢发育分期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深入探讨其发育的规律性、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指导细鳞鱼的人工繁殖、选育种工作及野生群体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鱼 卵巢 卵黄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