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nd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被引量:262
1
作者 ZHANG Peizhen (张培震) DENG Qidong (邓起东) ZHANG Guomin (张国民) MA Jin (马 瑾) GAN Weijun (甘卫军) MIN Wei (闵 伟) MAO Fengying (毛凤英) WANG Qi (王 琪)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z2期13-24,共12页
The primary pattern of the late Cenozoic to the pres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tectonic blocks.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re geological units that have b... The primary pattern of the late Cenozoic to the present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tectonic blocks.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re geological units that 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active tectonic zones. Boundaries between blocks are the highest gradient of differential movement. Most of tectonic activity occurs on boundaries of the blocks. Earthquakes are results of abrupt releases of accumulated strain energy that reaches the threshold of strength of the earth's crust. Boundaries of tectonic blocks are the locations of most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d highest gradient of stress accumulation, thus are the most likely places for strain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s, and in turn,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Almost all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8 and 80%-90% of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over 7 occur along boundaries of active tectonic blocks. This fact indicates that differential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of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re the primary mechanism for the occurrences of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tectonic block interactions of blocks differential movement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原文传递
白云运动:南海北部渐新统—中新统重大地质事件及其意义 被引量:171
2
作者 庞雄 陈长民 +6 位作者 邵磊 王成善 朱明 何敏 申俊 连世勇 吴湘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南海北部及珠江口盆地渐新统—中新统界面(约23.8 Ma)代表一个重大地质事件:在南海乃至东亚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本文定名为“白云运动”。研究证实,白云凹陷23.8 Ma以前为浅海陆架沉积,但随着南海扩张脊向南跃迁使得23.8... 南海北部及珠江口盆地渐新统—中新统界面(约23.8 Ma)代表一个重大地质事件:在南海乃至东亚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本文定名为“白云运动”。研究证实,白云凹陷23.8 Ma以前为浅海陆架沉积,但随着南海扩张脊向南跃迁使得23.8 Ma以来白云凹陷深部地幔上隆产生强烈的热沉降,陆架坡折带由23.8 Ma以前位于白云凹陷南侧突变式地跳跃到凹陷的北侧;白云凹陷也由渐新世晚期的浅海陆架环境转为陆坡深水环境。沉积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该构造事件也是本区沉积物源突变的主控因素,造成珠江三角洲和珠江深水扇系统在23.8 Ma界面发生明显突变。32~23.8 Ma的珠江流域范围可能以华南花岗岩地区为主,之后受喜马拉雅隆升的影响,珠江流域范围向西扩展,沉积物中明显存在着来自喜马拉雅东翼的物质。23.8 Ma渐新统—中新统重大构造事件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了珠江流域的格局、南海北部沉积物的组成、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化和油气成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新统-中新统 地质事件 白云运动 南海 白云凹陷 珠江
下载PDF
燕山板内变形带侏罗纪主要构造事件 被引量:147
3
作者 赵越 张拴宏 +2 位作者 徐刚 杨振宇 胡健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54-863,共10页
对燕山地区中生代板内变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确定翁文灏75年前识别和提出的燕山运动A幕、B幕和中间幕发生在侏罗纪。侏罗纪的构造变形最终塑造了东西向燕山褶皱-冲断带的格架。通过对典型盆地的分析,燕山运动A幕以髫髻山组安山岩之... 对燕山地区中生代板内变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确定翁文灏75年前识别和提出的燕山运动A幕、B幕和中间幕发生在侏罗纪。侏罗纪的构造变形最终塑造了东西向燕山褶皱-冲断带的格架。通过对典型盆地的分析,燕山运动A幕以髫髻山组安山岩之下的角度不整合为标志,时限为160Ma±5Ma前,时期为中侏罗世龙门期—九龙山期,时代推测在175~160Ma之间。中间幕以髫髻山组和兰旗组火山岩为代表,时代约在165~156Ma之间。B幕强烈的冲断形成了土城子组和后城组的粗碎屑堆积,时限在135Ma±1Ma前,时代为156~139Ma。白垩纪早期,区域变形逐渐以伸展为主,古地理—古环境明显改变,火山喷发频繁、强烈,构造变形较弱。显然,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已不属于燕山运动的范畴。燕山运动A幕是燕山板内变形带最主要的构造事件,也是东亚构造体制转变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 陆内变形带 构造事件 侏罗纪 燕山运动
下载PDF
青海省东昆仑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活动与区域构造演化 被引量:153
4
作者 罗照华 邓晋福 +2 位作者 曹永清 郭正府 莫宣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6,共6页
从沉积建造分析入手,通过对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岩组合的构造属性识别,认为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奠定了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也是金与铜多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时期;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发育的双... 从沉积建造分析入手,通过对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岩组合的构造属性识别,认为区内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奠定了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也是金与铜多金属矿产的主要成矿时期;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发育的双岩浆弧是在同一动力学机制下不同阶段形成的造山岩浆弧:陆缘的钙碱性岩浆弧和陆内的高钾钙碱性岩浆弧。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的俯冲造山阶段形成了与蛇绿岩有关的火山岩类和弧火成岩类,晚期的大洋闭合和碰撞造山阶段则形成了钾玄岩系列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火山岩 构造演化 印支运动 火山活动
下载PDF
论东亚大陆的构造翘变——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 被引量:152
5
作者 董树文 吴锡浩 +3 位作者 吴珍汉 邓晋福 高锐 王成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3,共6页
东亚大陆是在印支期(250~220Ma)由诸多微陆块拼接而成,曾形成巨型的岩石圈(根)。其中陆块碰撞带岩石圈根可能深达200余千米或更深,俯冲的陆壳岩石曾深达约100km,并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当时中国东部上升为高原(5000~6000m),西部为特... 东亚大陆是在印支期(250~220Ma)由诸多微陆块拼接而成,曾形成巨型的岩石圈(根)。其中陆块碰撞带岩石圈根可能深达200余千米或更深,俯冲的陆壳岩石曾深达约100km,并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当时中国东部上升为高原(5000~6000m),西部为特提斯海,构成东高西低的地貌景观。大约在160~150Ma前后,亚洲东部岩石圈发生巨量减薄,山根垮塌,导致软流圈地幔侧向上涌补偿,形成巨量的火山岩和花岗岩,致使太平洋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向东亚大陆汇流,出现了太平洋板块俯冲和最早的洋中脊扩张;蒙古—鄂克茨霍海的关闭和西伯利亚与亚洲陆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脱离,拉萨微陆块拼贴到亚洲大陆之上等极性指向东亚的汇聚作用。其时代均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应是燕山期东亚岩石圈巨量减薄、崩塌的响应(岩石圈厚度减为100~70km)。晚侏罗世沉没的岩石圈在现今核幔边界上(2700km)被全球地震层析资料所证实。从此后至新生代东亚地貌格局发生了巨变,10Ma前后完成了西高东低的转变。这种巨型构造地貌翘变的触发动力源与燕山运动密切相关。虽然,燕山运动与岩石圈突发性减薄机理仍有不同的解释,但是,燕山运动所波及的范围和其对全球构造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东部燕山地区的时空范畴。相信,燕山运动的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翘变 燕山运动 东亚大陆 拆沉 全球意义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113
6
作者 祝意青 徐云马 +1 位作者 吕弋培 李铁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38-2546,共9页
利用成都地区1996-2008年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获得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结果,系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①重力变化与龙门山断裂构造活动存在密切空间联系,重力测量较好地反映了伴随活... 利用成都地区1996-2008年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获得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结果,系统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与汶川8.0级地震的关系.①重力变化与龙门山断裂构造活动存在密切空间联系,重力测量较好地反映了伴随活动断层的物质迁移和构造变形引起的地表重力变化效应.②成都地区重力场动态图像较完整地反映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前兆信息.③映秀及北川重力点值时序变化累积量达120×10^(-8)m·s^(-2),较好地反映了汶川地震前映秀和北川两个极震区附近的重力测点随时间的剧烈波动性上升变化.④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东侧的四川盆地相对稳定,而较显著的重力变化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侧的川西高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重力异常 地壳运动 构造活动
下载PDF
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被引量:104
7
作者 姚伯初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8,共9页
讨论了南海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中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历程;认识到中中新世之前,这里经历了一系列构造运动,但在中中新世之后,这里无构造运动,只是发生了区域沉降。由此认为南海应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进而估算了南海天然气水... 讨论了南海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中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历程;认识到中中新世之前,这里经历了一系列构造运动,但在中中新世之后,这里无构造运动,只是发生了区域沉降。由此认为南海应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进而估算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总资源量达643.5亿──772.2亿t油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地貌 构造运动 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量 南海
下载PDF
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灾害效应 被引量:89
8
作者 彭建兵 马润勇 +2 位作者 卢全中 李喜安 邵铁全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57-466,共10页
根据青藏高原隆升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加速的特征 ,将其整个隆升过程分为 4个隆升阶段15个隆升幕 ,即喜马拉雅运动 (6个加速隆升幕 )———递进式压缩隆升阶段 ;青藏运动 (3个加速隆升幕 )———构造变形、断裂运动性质调整阶段 ;昆黄运... 根据青藏高原隆升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加速的特征 ,将其整个隆升过程分为 4个隆升阶段15个隆升幕 ,即喜马拉雅运动 (6个加速隆升幕 )———递进式压缩隆升阶段 ;青藏运动 (3个加速隆升幕 )———构造变形、断裂运动性质调整阶段 ;昆黄运动 (3个加速隆升幕 )———高原造貌主阶段 ;共和运动阶段 (3个加速隆升幕 )———地质灾害高发期。由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 ,最终使其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青藏高原周缘西北部的黄河上游流域、东南部的长江上游流域、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区及其东南部的“三江地区” ,成为地质灾害事件集中发生的区域 ,其中的地震、崩滑流、断裂活动等地质灾害效应最为强烈 ,成为影响现代人类工程活动和生存环境的主要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隆升 构造运动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7
9
作者 宋友桂 方小敏 +3 位作者 李吉均 安芷生 杨东 吕连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7-463,共7页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之下的红粘土的年代和形成可为六盘山隆起、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事件提供重要证据。六盘山东麓厚达303m的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年代地层学表明朝那红粘土开始堆积于8.1MaBP,是目前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之下的红粘土的年代和形成可为六盘山隆起、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以及青藏高原隆升等构造事件提供重要证据。六盘山东麓厚达303m的朝那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年代地层学表明朝那红粘土开始堆积于8.1MaBP,是目前黄土高原上发现的最老的红粘土。8.1MaBP前后一次强烈构造运动使得鄂尔多斯夷平面解体,相对下沉地区接受红粘土沉积,六盘山地区开始隆起,这可能与青藏高原强烈的构造抬升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磁性地层 构造运动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 被引量:90
10
作者 李平鲁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3年第6期11-17,共7页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新生代发生过五次构造运动:晚白垩世-古新世的神狐运动、早-中始新世间的珠琼运动一幕、中-晚始新世间的珠琼运动二幕、晚渐新世的南海运动和中中新世末-晚中新世末的东沙运动。五次构造运动构成裂陷,裂后和块断...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新生代发生过五次构造运动:晚白垩世-古新世的神狐运动、早-中始新世间的珠琼运动一幕、中-晚始新世间的珠琼运动二幕、晚渐新世的南海运动和中中新世末-晚中新世末的东沙运动。五次构造运动构成裂陷,裂后和块断升降三个演化阶段,与典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构造背景和热体制方面有明显差异。故珠江口盆地在含油气规律方面具有其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新生代 构造运动 裂陷 裂后 块断升降 油气地质
下载PDF
黔中隆起性质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88
11
作者 邓新 杨坤光 +1 位作者 刘彦良 佘振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9,共11页
"黔中隆起"是雏形于晚寒武世郁南运动的东西向平缓隆起,经历了都匀运动水下隆起向陆上隆起的转化发展阶段。通过对比沉积岩相与古地理研究,黔中隆起水陆转换开始于晚奥陶世涧草沟期,即都匀运动发生的时间,鼎盛时期发育在晚奥... "黔中隆起"是雏形于晚寒武世郁南运动的东西向平缓隆起,经历了都匀运动水下隆起向陆上隆起的转化发展阶段。通过对比沉积岩相与古地理研究,黔中隆起水陆转换开始于晚奥陶世涧草沟期,即都匀运动发生的时间,鼎盛时期发育在晚奥陶世五峰期至早志留世龙马溪期。广西运动期间,受到来自南部云开地块与桂滇-北越地块的挤压和南东向华夏地块与扬子板块汇聚、碰撞脉动式收缩的远程效应,出现了以黔中背斜、乌当-二比向斜为代表的东西向构造带和以麻江背斜为代表的南北向构造带共存的现象,之后,"黔中隆起"作为独立意义的构造单元消失,与"江南古陆"相连接进入联合发展时期。东吴运动和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改变了黔中隆起控制东西走向的沉积古地理格架,变为近南北向,黔中隆起与上扬子地区的构造演化彻底融为一体,标志黔中隆起演化的彻底结束。黔中隆起南缘边界的镇远—贵阳断裂中的钾镁煌斑岩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61.3±8.0)Ma,很好地指示了黔中隆起作为独立单元发展的最后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隆起 构造运动 U-PB年龄 构造性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81
12
作者 孟卫工 李晓光 刘宝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4-589,共6页
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古潜山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多层次分布特征,从岩性特征、构造活动、烃源岩、供油"窗口"、封盖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对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成藏模式... 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古潜山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多层次分布特征,从岩性特征、构造活动、烃源岩、供油"窗口"、封盖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对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成藏模式。取得了裂缝发育受构造活动和优势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变质岩古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可形成储隔层交替分布、古潜山侧向供油"窗口"是其内幕成藏的关键、供油"窗口"的幅度决定了纵深方向含油气范围等认识,有效地指导了辽河坳陷古潜山深层的勘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 优势岩性 构造运动 裂缝性储集层 复合生烃系统 古潜山内幕油藏 辽河坳陷
下载PDF
秦岭区前寒武纪构造格局与演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68
13
作者 张国伟 于在平 +1 位作者 董云鹏 姚安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21,共11页
秦岭造山带中夹持大量前寒武纪岩层、地块 ,筛除后期改造与变位 ,追踪复原 ,它们复杂而多样 ,不仅是秦岭造山带研究的基础 ,也是研究早期中国大陆壳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带。现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揭示秦岭区早前寒武纪具非统一多陆块... 秦岭造山带中夹持大量前寒武纪岩层、地块 ,筛除后期改造与变位 ,追踪复原 ,它们复杂而多样 ,不仅是秦岭造山带研究的基础 ,也是研究早期中国大陆壳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带。现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揭示秦岭区早前寒武纪具非统一多陆块分离拼合特征 ,晚期已成为早期华北陆块的边缘带。中新元古代相应于 Grenvillian造山事件和 Rodinia超大陆全球性构造时期 ,秦岭区从扩张裂谷系与小洋盆兼杂并存的垂向加积增生构造体制向侧向增生为主的板块构造转换过渡 ,具有深刻地幔动力学背景 ,独具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壳 构造格局 构造演化 秦岭区 前寒武纪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4
14
作者 黄平路 陈从新 +1 位作者 肖国峰 林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20-3024,共5页
地质条件是矿山开采岩层移动的基础,复杂的地质条件常使得地表移动角、沉陷角预测不准,导致灾难性后果。以典型复杂地质矿山程潮铁矿东区为例,以多年地表变形监测结果为依据,对在其特殊地质条件下地表变形和岩层移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 地质条件是矿山开采岩层移动的基础,复杂的地质条件常使得地表移动角、沉陷角预测不准,导致灾难性后果。以典型复杂地质矿山程潮铁矿东区为例,以多年地表变形监测结果为依据,对在其特殊地质条件下地表变形和岩层移动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采矿是矿区岩体破坏的直接诱因,地下水产生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强化了岩体的变形与破坏;矿区岩体中断层、节理等特殊地质结构是岩体破坏的基础;构造应力场的存在是围岩向采空区产生较大移动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采矿之初,地表塌陷主要是由地下水疏干引起的;地表大规模塌陷形成以后,地下采空区的扩大是引起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但矿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对地表塌陷范围的扩展速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地下开采 构造应力 岩层移动 地表沉陷
下载PDF
不整合分析及其在陆相盆地构造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65
15
作者 陈发景 张光亚 陈昭年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9-275,共7页
讨论了3个问题,即不整合分析及其在研究陆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中的意义;不整合分析及其与构造运动和盆地改造的关系;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类型。通过上述的不整合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正旋回地层的超覆(或上超)是在拉张或中性构造背景中... 讨论了3个问题,即不整合分析及其在研究陆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中的意义;不整合分析及其与构造运动和盆地改造的关系;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类型。通过上述的不整合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正旋回地层的超覆(或上超)是在拉张或中性构造背景中产生的,而反旋回地层的退覆和削截—不整合则是在挤压构造环境中发育的;复合递进型同构造不整合与内陆前陆盆地边缘挤压隆起的加速和减速上升有关。根据不整合面下被削截岩层的构造变形和侵蚀厚度可以推断出由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盆地改造程度和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覆 退覆 削截 递进型同构造不整合 构造运动 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圈闭类型
下载PDF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70
16
作者 武国辉 刘幼平 张应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务川瓦厂坪铝土矿床的地质特征。重点从含矿层位下二叠统梁山组地层的分布、厚度变化;构造运动控制务—正—道地区古地理的变迁;褶皱构造控矿等几方面分析了与铝土矿成矿的关系,进... 文章简要介绍了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务川瓦厂坪铝土矿床的地质特征。重点从含矿层位下二叠统梁山组地层的分布、厚度变化;构造运动控制务—正—道地区古地理的变迁;褶皱构造控矿等几方面分析了与铝土矿成矿的关系,进而又对比了省内各铝土矿集区找矿勘探工作程度,综合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勘探潜力。认为务—正—道地区应存在大中型规模的铝土矿床,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之上的不整合面,下二叠统梁山组和向斜构造是其成矿的主要控矿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务-正-道 不整合面梁山组地层 构造运动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被引量:58
17
作者 杨琦 陈红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B11期562-565,共4页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晚白垩世盆地演化出现分化,发育伸展盆地群,形成一系列叠置在中、古生代盆地之上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发育及分布明显受中—古生界内部先存逆冲断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构造演化 残留盆地 盆地分析 苏北—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被引量:54
18
作者 王庭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中国大多数气田最终形成、定型于新近纪 -第四纪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类含气 (油 )盆地。因此 ,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以及气藏受制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是中国天然气带有普遍性的重要特征。中国气藏形成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 中国大多数气田最终形成、定型于新近纪 -第四纪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类含气 (油 )盆地。因此 ,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以及气藏受制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是中国天然气带有普遍性的重要特征。中国气藏形成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关系密切 ,主要体现在 :(1)在西部 ,形成的中国式前陆盆地是中国最主要天然气聚集区之一 ,为形成众多气田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是这些盆地本部气藏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 (2 )在中部 ,是四川盆地所有气田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 ;在鄂尔多斯盆地促进了靖边至乌审旗地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富集。 (3)在东部 ,为渤海海域晚期成藏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也促进了其他盆地 (坳陷 )一些气藏的形成。 (4 )在近海海域 ,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的快速形成 ,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机与有机成因天然气的混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藏 形成与定型 新近纪 第四纪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运动厘定及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 被引量:54
19
作者 蔡周荣 刘维亮 +1 位作者 万志峰 郭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通过分析并参考前人对南海构造运动的划分方案以及浅水区研究成果,结合深水区取得的最新认识,对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的构造运动重新进行厘定,共划分为四次构造运动:晚白垩世末的神狐运动、中始新世末开始的珠琼运动(包括一幕和二幕)、晚... 通过分析并参考前人对南海构造运动的划分方案以及浅水区研究成果,结合深水区取得的最新认识,对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的构造运动重新进行厘定,共划分为四次构造运动:晚白垩世末的神狐运动、中始新世末开始的珠琼运动(包括一幕和二幕)、晚渐新世末的南海运动以及中中新世末的东沙运动,并认为这四次构造运动对烃源岩的发育以及油气运聚成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新生代 构造运动 厘定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永登5.8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动态图像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祝意青 胡斌 张永志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1期71-77,共7页
对北祁连河西地区1992~1997年的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永登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图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本区重力场由永登地震孕育的非均匀态(1992~1994)—发震... 对北祁连河西地区1992~1997年的重力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永登地震前后重力场的图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本区重力场由永登地震孕育的非均匀态(1992~1994)—发震(1994~1995)—震后恢复(1995~1997)的演化过程;②重力变化与构造环境有关;永登地震前后重力场动态图像较好地反映了永登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断层的控震和发震构造活动引起的重力变化;③重力变化与所处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背景场有关;④重力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本区重力场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重力“源兆”和“场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地震前兆 重力变化 重力场 图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