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外耳再造术 被引量:230
1
作者 庄洪兴 蒋海越 +4 位作者 潘博 杨庆华 何乐人 赵延勇 韩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1992年至2005年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方法进行外耳再造共3 248例。结果经1至1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柔软、感觉功能无明显异常;移植耳廓软骨支架无软...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1992年至2005年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方法进行外耳再造共3 248例。结果经1至1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柔软、感觉功能无明显异常;移植耳廓软骨支架无软化、吸收、变形;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基本一致。结论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外耳再造方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自体肋软骨支架 外耳再造
原文传递
全耳再造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兵 高学宏 +1 位作者 徐达传 雷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全耳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察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10例 18侧 ,②用逐层解剖的方法观察 10例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 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结果 :①耳廓及乳突区是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相互... 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全耳再造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①观察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10例 18侧 ,②用逐层解剖的方法观察 10例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 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结果 :①耳廓及乳突区是由耳后动脉和颞浅动脉相互吻合形成的血管网供血。②耳廓的组织层次简单 ,可以认为耳廓是由皮肤包裹软骨形成的一个附属结构。结论 :①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在皮下层进行皮肤扩张最为理想 ,可形成薄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②颞顶筋膜瓣可作为耳后皮瓣的补充 ,用于耳廓再造。③残耳可分为三部分进行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耳再造 解剖学 基础研究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耳廓支架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建明 林子豪 +6 位作者 江华 赵耀忠 袁相斌 杨松林 朱晓海 陈敏亮 吴宏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为使再造耳廓立体感强 ,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 ,介绍多孔高密度聚乙烯耳支架材料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 依照健侧耳廓模型 ,将Medpor耳支架雕刻塑形后 ,置入耳后乳突区。 结果 自 1998年至今临床应用 36例 ,随访 1~... 目的 为使再造耳廓立体感强 ,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 ,介绍多孔高密度聚乙烯耳支架材料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方法 依照健侧耳廓模型 ,将Medpor耳支架雕刻塑形后 ,置入耳后乳突区。 结果 自 1998年至今临床应用 36例 ,随访 1~ 2 4个月 ,其中 32例获满意效果 ,覆盖组织与支架贴合紧密 ,外形显现良好 ;4例支架外露 ,均经保留支架修复痊愈。结论 Medpor耳支架 ,立体感强 ,容易塑形 ,组织相容性好 ,不易变形 ,与使用肋软骨支架相比 ,无切取肋软骨之苦 ,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其不足之处是弹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再造 支架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 应用
下载PDF
全耳廓再造术与听力重建术同步进行 被引量:19
4
作者 冷同嘉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为使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骨性闭锁患者同步取得增进听力并改善耳廓外形一举两得的双重效果,本组158例(160耳)同步完成听力重建及耳廓再造术。结果:听力增进率(20~45dB)132例(133耳),占83.1%。全耳廓再造成活率155例(157耳),占98.2%,... 为使先天性小耳畸形外耳道骨性闭锁患者同步取得增进听力并改善耳廓外形一举两得的双重效果,本组158例(160耳)同步完成听力重建及耳廓再造术。结果:听力增进率(20~45dB)132例(133耳),占83.1%。全耳廓再造成活率155例(157耳),占98.2%,耳廓外形优良(解剖轮廓清楚)137耳(85.6%)。认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情况下可获增进听力及良好外耳形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重建术 耳廓再造术 闭锁
原文传递
颞顶筋膜瓣包裹Medpor全外耳一期成形术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松林 朱晓海 +4 位作者 万伟东 陶宏伟 张旭东 林子豪 郑江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能获得理想外形、手术简便的一期全外耳成形术。方法 应用Med por材料作支架 ,外包颞顶筋膜瓣和移植皮片。结果  19例耳成形均告成功 ,经过 1~ 2个月水肿消退后 ,成形耳外形逼真 ,轮廓清晰。结论 Medpor支架性质稳定 ... 目的 探索一种能获得理想外形、手术简便的一期全外耳成形术。方法 应用Med por材料作支架 ,外包颞顶筋膜瓣和移植皮片。结果  19例耳成形均告成功 ,经过 1~ 2个月水肿消退后 ,成形耳外形逼真 ,轮廓清晰。结论 Medpor支架性质稳定 ,易于雕塑成形 ,能赋予成形耳较好的外形 ,而颞顶筋膜瓣具有丰富的血供和坚韧的生物力学特性 ,将两者结合应用于耳再造手术中 ,使外耳成形术成为一项相对简便和安全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POR 颞顶筋膜瓣 外耳成形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小耳畸形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朱静静 石润杰 +2 位作者 龚齐 江晨艳 王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389-392,共4页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发病率较高的头面部畸形之一,常为耳廓及中耳腔同时存在,内耳发育不良相对少见,这一疾病所致的缺陷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导致患者听觉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部分患者还伴有或多...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发病率较高的头面部畸形之一,常为耳廓及中耳腔同时存在,内耳发育不良相对少见,这一疾病所致的缺陷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导致患者听觉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部分患者还伴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这在双侧小耳畸形的患者中更多见。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要求不仅重建外形正常的耳廓,同时还拥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听力。外耳廓再造和听力重建手术不仅使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耳部外观明显改善,还能使其听觉功能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综述了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病因和流行病学、分类、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听力重建、耳廓再造的方法及组织工程学耳再造技术,重点介绍了耳廓再造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注意点,以期为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支架材料 耳再造 听力重建
原文传递
皮肤定量扩张法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18
7
作者 潘博 蒋海越 +6 位作者 庄洪兴 赵延勇 杨庆华 何乐人 韩娟 王淑杰 林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器的定量扩张法在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并对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处理。方法选择50ml肾形扩张器埋置于残耳后乳突区无毛发皮下,术后3d拔除引流管,10d拆除缝线。术后7d进行常规注水,每周3次,每次注水约5ml,注水总量... 目的 探讨皮肤扩张器的定量扩张法在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并对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处理。方法选择50ml肾形扩张器埋置于残耳后乳突区无毛发皮下,术后3d拔除引流管,10d拆除缝线。术后7d进行常规注水,每周3次,每次注水约5ml,注水总量为60ml左右。注水完毕后维持扩张1个月。结果1992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5248例,完成50ml。肾形扩张器埋置6252只。扩张器维持扩张完毕后可见扩张皮肤质薄、血管丰富。并发症有血肿、扩张器外露、创口裂开、感染等,发生率较低,约为7.79%。结论皮肤定量扩张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为耳廓再造提供了良好的无毛发、质薄、血供丰富可靠的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扩张器 耳廓再造 小耳畸形
原文传递
耳颌畸形的治疗 被引量:10
8
作者 庄洪兴 罗家麟 +3 位作者 廖杰 赵延勇 韩娟 陈竹生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6-197,243,共2页
1993年以来对9例先天性小耳伴有中、重度下颌发育不全的儿童(6~11岁),在应用皮肤扩张法行耳廓再造术的同时,应用延长器延长患侧下颌骨,初步结果下颌骨可以延长18mm,再造耳外形满意。认为在儿童时期行下颌骨延长后,正常长度的下颌可以... 1993年以来对9例先天性小耳伴有中、重度下颌发育不全的儿童(6~11岁),在应用皮肤扩张法行耳廓再造术的同时,应用延长器延长患侧下颌骨,初步结果下颌骨可以延长18mm,再造耳外形满意。认为在儿童时期行下颌骨延长后,正常长度的下颌可以促进周围组织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颌畸形 耳廓再造 下颌骨延长 治疗
原文传递
自体肋软骨+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一期全耳再造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建明 林子豪 +6 位作者 江华 朱晓海 袁相斌 赵耀忠 章建林 吴宏 谭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制作简便 ,立体感强 ,不易吸收变形 ,柔韧性良好的复合耳廓支架。方法 采用外形细圆 ,有一定拱形弧度的自体第 9肋软骨制作外耳轮 ,以medpor做耳基形成复合耳廓支架 ,依照健侧耳廓模型塑形固定 ,覆盖颞浅筋膜及皮片 ,行... 目的 介绍一种制作简便 ,立体感强 ,不易吸收变形 ,柔韧性良好的复合耳廓支架。方法 采用外形细圆 ,有一定拱形弧度的自体第 9肋软骨制作外耳轮 ,以medpor做耳基形成复合耳廓支架 ,依照健侧耳廓模型塑形固定 ,覆盖颞浅筋膜及皮片 ,行一期全耳再造术。结果 临床应用 9例均效果满意 ,再造耳廓形态自然 ,立体感强 ,质感柔韧 ,术后随访 3个月~ 2年无一例支架外露或吸收变形。结论 自体肋软骨 +medpor耳基复合耳廓支架综合了自体肋软骨及medpor耳支架二者优点 ,弥补了肋软骨耳支架易于吸收变形、雕刻塑形困难 ,而medpor外耳轮偏硬 ,容易出现支架外露等各自不足 ,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是目前全耳再造术中较为理想的耳廓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再造 耳廓支架 复合材料 自体肋软骨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三种全耳再造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群 钱云良 +4 位作者 汪希 张余光 杨军 章一新 濮哲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984-986,989,共4页
目的观察三种全耳再造术的疗效 ,探讨较理想的耳再造方法。方法 77例耳部缺损患者 ,分别行分期法Tanzer’s耳再造术 (未经皮肤扩张组 ,5 2例 )、扩张器扩张乳突区皮肤后耳再造术 (皮肤扩张组 ,15例 )和多孔高密度聚乙烯 (Medpor)支架颞... 目的观察三种全耳再造术的疗效 ,探讨较理想的耳再造方法。方法 77例耳部缺损患者 ,分别行分期法Tanzer’s耳再造术 (未经皮肤扩张组 ,5 2例 )、扩张器扩张乳突区皮肤后耳再造术 (皮肤扩张组 ,15例 )和多孔高密度聚乙烯 (Medpor)支架颞浅筋膜瓣加植皮一期耳再造术 (Medpor耳支架组 ,10例 )。 结果未经皮肤扩张组中有 2例部分皮肤血运障碍需再行处理 ,其余外形良好 ,轮廓清晰。皮肤扩张组外形较满意 ,轮廓较清晰。Medpor耳支架组有 3例支架外露经皮瓣修复愈合 ,轮廓较清楚 ,但耳颅角不明显。结论以肋软骨作支架的分期耳再造术是较可靠的治疗方法。扩张皮肤后耳再造术提供了充足的皮肤也较为理想。Medpor支架耳再造术易发生支架外露 ,常需再次植皮或皮瓣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耳再造术 皮肤扩张 经皮 皮瓣修复 MEDPOR耳支架 植皮 临床分析 目的观 结论 清晰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后埋置扩张器后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5
11
作者 尚巧利 何乐人 +3 位作者 林琳 杨庆华 周佳宇 蒋海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I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在我科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的353例患者共368只扩张器进行回顾,其中血肿5例,感染4例,切口裂开4例,扩张皮瓣破溃扩张器外...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I期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在我科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的353例患者共368只扩张器进行回顾,其中血肿5例,感染4例,切口裂开4例,扩张皮瓣破溃扩张器外露14例,分别给予清除血肿,放置引流冲洗扩张囊腔,切口重新缝合,换药后限期手术等处理。结果 5例血肿患者清除血肿后如期完成手术,4例感染患者及4例切口裂开患者经过处理后,扩张延期7-10天,均完成了Ⅱ期手术,14例扩张皮瓣破溃者处理后限期完成手术。结论 I期术后尽管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经过恰当及时的处理后,均能得到控制,未对II期手术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器 并发症 耳廓再造
下载PDF
负压引流技术在外耳再造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薄琳 苏法仁 丁静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在外耳再造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术215例(225耳),均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术后记录引流量,随访3个月~2年,观察再造耳郭形态。结果一期(扩张器植入)术后8例出现术腔血肿,二期(外...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在外耳再造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术215例(225耳),均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术后记录引流量,随访3个月~2年,观察再造耳郭形态。结果一期(扩张器植入)术后8例出现术腔血肿,二期(外耳再造)术后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肿,无皮瓣坏死及软骨支架液化吸收。11例因不同原因出现再造耳不同程度的变形,其余再造耳的大小、形状与健耳相似,耳甲腔、三角窝等结构清晰。结论在外耳再造中,负压引流技术在减少术区血肿形成、塑形再造耳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 先天性小耳畸形 外耳再造
原文传递
在摸索中趋同的小耳畸形耳再造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乐人 蒋海越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93-196,共4页
小耳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耳再造。正常耳郭的形态结构包含两个要素:回旋卷折的软骨支撑与松紧有致的皮肤软组织覆盖。耳再造术的演进也围绕这两个元素展开。现以时间为线索梳理耳再造术的发展历程,结合本团队的临床实践,对常用术式进... 小耳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耳再造。正常耳郭的形态结构包含两个要素:回旋卷折的软骨支撑与松紧有致的皮肤软组织覆盖。耳再造术的演进也围绕这两个元素展开。现以时间为线索梳理耳再造术的发展历程,结合本团队的临床实践,对常用术式进行分析,以期对小耳畸形耳郭再造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再造 皮肤扩张
原文传递
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石尧 蒋海越 林琳 《医学综述》 2017年第9期1805-1809,1814,共6页
皮肤扩张技术结合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再造外耳是耳再造的主要手术术式之一。该手术虽然术式已逐渐成熟,但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一旦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一期植入扩张器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和扩张... 皮肤扩张技术结合自体肋软骨耳廓支架再造外耳是耳再造的主要手术术式之一。该手术虽然术式已逐渐成熟,但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一旦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皮肤扩张法外耳再造一期植入扩张器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和扩张器相关,如发生血肿、扩张器外漏、切口裂开、感染等,分别可予清除血肿,取出扩张器,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进行冲洗等处理。二期肋软骨支架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和皮瓣与软骨支架相关,如血肿、植皮部分成活不良、软骨支架外漏、感染,分别可给予血肿清除,清创后皮瓣转移,清创后颞顶筋膜瓣合并皮片移植覆盖,留置引流进行抗生素盐水冲洗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器 皮肤扩张技术 外耳再造 并发症 外耳畸形
下载PDF
三种全耳再造手术方式支架外露情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泓波 陈雪 +2 位作者 侯楷 周芳 黄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925-92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全耳再造手术方式术后支架外露的发生情况,为耳再造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369例全耳再造术分别采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后肋软骨支架耳再造(软骨组)、颞浅筋膜瓣翻转Medpor材料耳再造(Medpor组)及颞浅筋...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全耳再造手术方式术后支架外露的发生情况,为耳再造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369例全耳再造术分别采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后肋软骨支架耳再造(软骨组)、颞浅筋膜瓣翻转Medpor材料耳再造(Medpor组)及颞浅筋膜瓣翻转肋软骨耳轮联合Medpor耳基耳再造手术(复合组),比较不同全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出现时间及与患者年龄、手术时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软骨组、Medpor组及复合组支架外露发生率分别为7.1%、12.9%及6.7%,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耳轮外上缘均为外露比例最高部位,出现时间均多在术后3月内发生。软骨组支架外露发生率在18岁以上者最高,Medpor组支架外露发生率则在18岁以上者最低(P<0.05)。近5年来手术者支架外露比例较前5年降低。结论:不论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均不能完全杜绝支架外露的发生,采用何种方法要依患者的情况及术者对手术方式的掌握情况来综合考虑。但对于6~12岁少儿,采用肋软骨法再造为宜;而对于大于18岁的成人,则采用Medpor法再造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耳再造 并发症 支架外露
下载PDF
颞顶筋膜瓣在修复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晓波 蒋海越 +3 位作者 潘博 庄洪兴 赵延勇 刘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在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后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根据软骨支架外露形状,设计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旋转包裹外露支架,加游离移植中厚皮、抗感染治疗。结果:8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支架外露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在外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后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根据软骨支架外露形状,设计颞浅血管为蒂的颞顶筋膜瓣旋转包裹外露支架,加游离移植中厚皮、抗感染治疗。结果:8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支架外露修复效果良好,再造耳外形无明显改变。结论:外耳再造术后如发生再造耳皮瓣破溃、软骨支架外露的并发症,选择颞顶筋膜瓣旋转包裹外露支架,加游离移植中厚皮、抗感染治疗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再造 颞浅筋膜瓣 支架外露
下载PDF
耳垂型小耳畸形再造耳廓的细节性修整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淑杰 潘博 +6 位作者 蒋海越 庄洪兴 杨庆华 赵延勇 何乐人 韩娟 林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耳垂型小耳畸形再造耳廓的细节性修整方法。方法:再造耳廓的细节性修整包括耳屏成形、耳轮脚构建和耳甲腔加深;如果需要进行再造耳廓和对侧正常耳廓高度的对称性调整,则进行残耳软骨筋膜瓣的肋软骨支架下的牢固填充。结果:2004... 目的:探讨耳垂型小耳畸形再造耳廓的细节性修整方法。方法:再造耳廓的细节性修整包括耳屏成形、耳轮脚构建和耳甲腔加深;如果需要进行再造耳廓和对侧正常耳廓高度的对称性调整,则进行残耳软骨筋膜瓣的肋软骨支架下的牢固填充。结果: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完成耳垂型小耳畸形耳廓再造细节性修整1427只,其中应用残耳软骨筋膜瓣行再造耳廓高度增加396只。157例患者随访1~3年,耳屏、耳轮脚结构形态逼真、残耳软骨能牢固支撑肋软骨支架,耳廓立体感强。结论:耳垂型小耳畸形再造耳廓细节性修整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再造耳廓形态自然、对称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垂型 耳廓再造 残耳软骨筋膜瓣
下载PDF
自体肋软骨支架在小耳畸形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廖晓南 任书信 刘晨阳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支架在小耳畸形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制作技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实施小耳畸形再造术患者41例,均为Ⅱ型或Ⅲ型小儿畸形,所有患者均实施耳后皮肤扩张加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一期手术为残耳...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支架在小耳畸形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制作技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实施小耳畸形再造术患者41例,均为Ⅱ型或Ⅲ型小儿畸形,所有患者均实施耳后皮肤扩张加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一期手术为残耳后置入皮肤扩张器,注水扩张;二期手术为取自体软肋骨(一般为6、7肋)进行雕刻修复,制作三维立体耳廓支架进行耳廓再造术,放置负压引流管,随访3至6个月,观察再造耳廓三维立体形态及颅耳角形成情况。结果41例小耳畸形患者再造耳廓三维立体形态良好,耳廓位置正常,颅耳角度适中,耳轮及三角窝结构良好,双侧对称良好,患者及家属对耳廓再造效果满意。结论自体肋软骨是耳廓再造的良好支架,通过高效、精心的雕琢拼接,可形成良好的三维立体耳廓结构,结合前期皮瓣扩张可得到良好的术后外观效果,是目前耳再造术的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再造 皮肤扩张法 自体肋软骨 耳支架
下载PDF
扩张法耳再造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 被引量:8
19
作者 代金荣 常秀芬 蒋文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和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一期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同时对残耳进行处理;二期使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移植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17例。结果:经1.5~3年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和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采用一期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同时对残耳进行处理;二期使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移植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17例。结果:经1.5~3年随访观察,除了1例因感染取出耳支架外,其余再造耳廓皮瓣色泽红润、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基本一致。结论: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的外耳再造方法,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自体肋软骨支架 外耳再造
下载PDF
软骨层叠塑形雕刻软骨支架在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立维 郝冬月 夏文森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中应用软骨层叠塑形雕刻软骨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西京医院整形外科行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63例,男44例,女19例,年龄7~26岁。术中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塑形,雕刻方法以软骨层叠塑形为主... 目的探讨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中应用软骨层叠塑形雕刻软骨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西京医院整形外科行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63例,男44例,女19例,年龄7~26岁。术中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塑形,雕刻方法以软骨层叠塑形为主要原则,同时通过软骨层叠建立支架自身高度,使颅耳沟一次成形;通过软骨合理层叠后形成的三维结构再造耳廓精细结构;再造耳廓塑形时要注意解剖结构的表现和对称性。结果 3例出现软骨支架外露,予清创换药、颞筋膜瓣结合游离植皮覆盖创面植皮后愈合;余60例患者再造耳廓外形满意。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耳廓成形效果理想,耳前、后形态均得以表现,双侧对称性好。结论在耳再造术软骨支架雕刻中,将软骨层叠塑形结合充分预扩张,可获得再造耳廓解剖结构的体现及同期塑造耳后形态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软组织扩张术 耳廓再造术 软骨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