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自由度压电马达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程光明 曾平 +1 位作者 杨志刚 周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133,F004,共4页
分析了平板式二自由度压电马达的工作原理,对压电振子的振动与运动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振子的振动模态进行了计算,对马达工作时振子的振动模态与结构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二自由度 压电马达 振动分析
下载PDF
低频地震勘探与低频可控震源 被引量:33
2
作者 陶知非 赵永林 马磊 《物探装备》 2011年第2期71-76,共6页
低频地震勘探是近年来非常"热"的话题,本文探究了为什么低频地震勘探能够如此吸引众人的眼球,而低频可控震源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低频地震信号激发技术究竟面临哪些挑战?低频可控震源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参数?文... 低频地震勘探是近年来非常"热"的话题,本文探究了为什么低频地震勘探能够如此吸引众人的眼球,而低频可控震源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低频地震信号激发技术究竟面临哪些挑战?低频可控震源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参数?文中还结合KZ-28LF低频可控震源在国内开展的先导性试验,为业界展示其低频信号激发技术在解决油气问题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地震勘探 可控震源 直接烃类指示(DHI) 全波场反演(FWI)
下载PDF
可控震源高效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丁伟 胡立新 +3 位作者 何京国 赵国勇 段卫星 刘丽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可控震源同步滑动扫描方法是将滑动扫描技术、同步扫描技术和交替扫描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地震成像质量和采集施工效率为目的的一种高效地震采集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2013年在我国西部HS地区开展了观测系统设计、高效采集方法试... 可控震源同步滑动扫描方法是将滑动扫描技术、同步扫描技术和交替扫描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地震成像质量和采集施工效率为目的的一种高效地震采集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技术,2013年在我国西部HS地区开展了观测系统设计、高效采集方法试验、高效采集特征噪声压制等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国内最高日产、最高时效、最高平均日产3项记录。将该方法应用于HS地区复杂山前带三维地震勘探,有效提高了该地区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同步滑动 同步扫描 滑动扫描 高效采集
下载PDF
离心力场中电动振动台的建模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先辉 闫桂荣 +1 位作者 牛宝良 李荣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9年第3期37-44,共8页
本文用多刚体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在复合振动环境试验中离心机上电动振动台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理论解,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解的正确性。
关键词 离心机 振动台 数学模型 多刚体分析
下载PDF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简介及对装备的需求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井富 徐学峰 关业志 《物探装备》 2010年第2期106-109,116,共5页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方法对仪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配合高效采集技术,要求采集仪器具有更大的带道能力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以及方便施工、系统稳定、操作便利等性能;震源要求故障率低、震源本身技术性能稳定、行进通过能力强;同时对...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方法对仪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配合高效采集技术,要求采集仪器具有更大的带道能力和更高的传输速率,以及方便施工、系统稳定、操作便利等性能;震源要求故障率低、震源本身技术性能稳定、行进通过能力强;同时对采集设计、测量方法、资料处理等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滑动扫描、ISS、DSSS、高保真高效的基本原理及施工方法,同时提出了这几种方法对装备的具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高效采集 采集装备 震源施工方法
下载PDF
中国主要干法选煤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任尚锦 孙鹤 +1 位作者 任彦东 吴树权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干法选煤设备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现有的3种主要干法选煤设备——CFX型差动式干选机、FX型俄式干选机和FGX型复合式干选机的主机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激振器的冲程冲次、振动力方向与给料方向的关系、床面及... 综述了国内外干法选煤设备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现有的3种主要干法选煤设备——CFX型差动式干选机、FX型俄式干选机和FGX型复合式干选机的主机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激振器的冲程冲次、振动力方向与给料方向的关系、床面及床面隔条高度等对干法选煤设备分选效果的影响,说明CFX型差动式干选机具有动力消耗小、处理能力大、对入料外水适应性强及设备投资少等优点,并对干法选煤机整体性能与结构、配套设备选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面认识。最后对3种干法选煤设备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说明CFX-12型差动式干选机在同类产品中分选效果最好,Ep值最小为0.17,不完善度I为0.085,处理能力最大为100~150 t/h,动力消耗最小为11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选煤机 主机结构 激振器 分选效果 灰分
下载PDF
离心力场下电动振动台及动圈纠偏系统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沈润杰 何闻 +1 位作者 梅德庆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6,共5页
高线加速度下热与振动复合环境试验通常以离心机为主体 ,在机臂上安装温度箱、振动台实现复合环境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振动台动圈无法产生振动 ,导致动圈烧坏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首先利用刚体动力学方法 ,对离心力场作用下振动台进行... 高线加速度下热与振动复合环境试验通常以离心机为主体 ,在机臂上安装温度箱、振动台实现复合环境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振动台动圈无法产生振动 ,导致动圈烧坏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首先利用刚体动力学方法 ,对离心力场作用下振动台进行建摸 ,分析动圈产生偏离的原因和离心力场对振动台固有特性的影响 ,提出气囊位移反馈动圈纠偏系统的设计方案 ,并对气囊动态特性进行分析 ,最后对振动台模型进行修正 .分析表明 ,当固定气囊一个气室的气压 ,气囊的刚度随离心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 ,系统幅频特性曲线右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复合试验环境 动特性 电动振动台 离心力场 动圈纠偏系统 飞行器
下载PDF
浅析声波钻进技术 被引量:19
8
作者 叶成明 李小杰 刘迎娟 《勘察科学技术》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该文介绍了声波钻进原理,分析了其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实例阐述了该技术的优越性:钻进速度快,岩土样保真度好,施工安全性好和环境污染少等。该文为我国引进和研究声波钻进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声波钻进 振动器 勘探
原文传递
高精度组合式轻便小型可控震源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春蕾 卢川 +1 位作者 郝天珧 张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90-3698,共9页
由于自动控制、信号叠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可控震源不断完善,成为我国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高精度组合式轻便小型可控震源是地震勘探中用于浅层地震勘探的一种高精度的激振设备,其组合安装模式适合于特殊复杂的野外环境,可以实... 由于自动控制、信号叠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可控震源不断完善,成为我国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高精度组合式轻便小型可控震源是地震勘探中用于浅层地震勘探的一种高精度的激振设备,其组合安装模式适合于特殊复杂的野外环境,可以实现流动野外地震观测,能够产生高重复性,高精度的叠加信号,弥补了炸药震源在地表条件差及城市环保区无法施工的缺陷,在中浅层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展适用于中浅层地震勘测的高精度轻便小型可控震源应用于地震野外勘探,也适应了当前技术及市场的需求.本文从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和结构特点等角度对高精度组合式轻便小型可控震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针对野外的数据验证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地震勘探 组合式震源 结构设计
下载PDF
高效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智能化质控技术 被引量:17
10
作者 石双虎 邓志文 +3 位作者 段英杰 骆飞 周恒 李毕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7-11,46,共6页
多震源同时激发高效采集地震勘探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正在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基于常规地震勘探质控方法研究了多震源高效采集地震勘探的质控技术,旨在提高现场地震数据采集和后续资料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勘探成本。在高效地震数据采... 多震源同时激发高效采集地震勘探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正在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基于常规地震勘探质控方法研究了多震源高效采集地震勘探的质控技术,旨在提高现场地震数据采集和后续资料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勘探成本。在高效地震数据采集中,每天地震仪器传回的数据中存在大量原始数据,通常是靠人工进行整理,其工作量巨大且效率低。本文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多种质控程序整合的概念,该高效采集智能化质控系统内嵌了绝大部分现场质控手段,包括震源属性、震源组合中心(COG)、扫描长度、扫描类型、观测系统检查和施工效率分析等,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基本实现了采集质控智能化,甚至达到"一键QC"的效果。应用该技术既确保了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又提高了数据采集现场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地震勘探数据采集 质量监控 可控震源 内嵌 智能化
下载PDF
可控震源低频信号激发技术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陶知非 苏振华 +1 位作者 赵永林 马磊 《物探装备》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常规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低频极限频率普遍在6Hz左右,低频可控震源是指能够用于激发信号的最低频率低于5Hz的可控震源。低频信号由于其所具有的波长属性,具备了对一些高速地质体良好的穿透性、其频带宽度对地质目标分辨率与信噪比的改善... 常规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低频极限频率普遍在6Hz左右,低频可控震源是指能够用于激发信号的最低频率低于5Hz的可控震源。低频信号由于其所具有的波长属性,具备了对一些高速地质体良好的穿透性、其频带宽度对地质目标分辨率与信噪比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只有可控震源可以很好地满足未来地震勘探的激发需要,因此,低频可控震源成为制约低频地震勘探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人员初步解决了制约低频信号激发的一系列问题,使KZ-28LF成功地实现了井下3Hz信号的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信号 可控震源 激发技术
下载PDF
滑动扫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谐波干扰的消除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新琦 周彤 +1 位作者 王志明 周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5-574,528,共10页
滑动扫描技术由于缩短了相邻两炮的滑动时间,使得采集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使得后一炮中的谐波畸变对前一炮的基波产生影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质量。对扫描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利用基波及谐波相关后的特征,设计出提取谐波的算子。将该... 滑动扫描技术由于缩短了相邻两炮的滑动时间,使得采集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使得后一炮中的谐波畸变对前一炮的基波产生影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质量。对扫描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利用基波及谐波相关后的特征,设计出提取谐波的算子。将该算子作用于相关前原始地震记录,可以提取记录中的高阶谐波。实际资料处理前、后的时频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滑动扫描 谐波畸变 谐波消除
下载PDF
轴向运动变长度悬臂梁的振动控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亮 陈怀海 +1 位作者 贺旭东 游伟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研究具有轴向运动速度、变长度悬臂梁的横向振动控制,提出了两种主动控制方案。采用Hamilton原理得到了端部带主动振子或跨内含有主动控制力的轴向运动悬臂梁的振动方程和边界条件。运用修正的伽辽金法得到了求解系统响应的近似方程。运... 研究具有轴向运动速度、变长度悬臂梁的横向振动控制,提出了两种主动控制方案。采用Hamilton原理得到了端部带主动振子或跨内含有主动控制力的轴向运动悬臂梁的振动方程和边界条件。运用修正的伽辽金法得到了求解系统响应的近似方程。运用LQR法设计了主动振子和主动力的控制器,其中采用加权系数法选择Q,R矩阵。用数值计算仿真了两种控制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振子或主动力都能够有效地控制轴向运动悬臂梁的横向振动。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主动力控制的效果比主动振子要好,但主动振子的物理可实现性要优于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运动梁 HAMILTON原理 LQR法 主动控制 振子
下载PDF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娟 罗勇 +2 位作者 刘宜文 李忠效 康月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2-856,817-818,共5页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是高密度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高效采集技术,但它在大幅度提高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作业效率的同时,其固有的谐波干扰也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品质。目前常用的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是模型法,即基于震源力信号设计谐波预测算...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是高密度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高效采集技术,但它在大幅度提高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作业效率的同时,其固有的谐波干扰也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品质。目前常用的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是模型法,即基于震源力信号设计谐波预测算子,求取相关后记录中的谐波干扰,将求得的谐波干扰从被干扰区域中剔除。然而在实际地震数据采集中由于设备等原因往往缺失震源力信号,因此无法应用模型法压制谐波。本文基于准噶尔西北缘玛西1井三维震源力信号的实际数据,尝试应用独立同步扫描邻炮干扰压制方法滤除滑动扫描资料上的谐波干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滑动扫描 谐波干扰 震源力信号 独立同步扫描 邻炮干扰
下载PDF
气动式振动台激励信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考 陶俊勇 陈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54,共6页
气动式振动台的频域能量分布不均匀且低频能量较低,限制了该设备在电子产品可靠性强化试验中的进一步应用。以气动式振动台的关键部件——气锤作为切入点,在全面掌握气锤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气锤产生的碰撞信号进行研究,推导出... 气动式振动台的频域能量分布不均匀且低频能量较低,限制了该设备在电子产品可靠性强化试验中的进一步应用。以气动式振动台的关键部件——气锤作为切入点,在全面掌握气锤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气锤产生的碰撞信号进行研究,推导出该碰撞信号的解析式,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锤各个参数和碰撞信号低频能量之间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影响碰撞信号低频能量的主要因素,为全面开展气动式振动台的自主研发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式振动台 可靠性强化试验 气锤 碰撞信号 主要因素
下载PDF
离心力-振动复合动力学环境的仿真 被引量:8
16
作者 余建军 闫桂荣 +1 位作者 徐君 杜彦亭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26-729,735,共5页
在建立离心机和振动台系统组成的复合动力学环境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心力-振动复合动力学环境进行计算机仿真。文中首先讨论了仿真软件的设计思想,介绍了振动和离心... 在建立离心机和振动台系统组成的复合动力学环境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心力-振动复合动力学环境进行计算机仿真。文中首先讨论了仿真软件的设计思想,介绍了振动和离心力复合动力学环境仿真软件CDE_VSIM 的结构,讨论了将图形技术的数据场可视化、动态数据场显示技术应用于有限元计算后处理 的方法及 CDE_VSIM与MATLAB的接口方法。最后通过对在离心力作用下振动台运动的仿真和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离心机和振动台系统组成的复合动力学环境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振动台 数学模型 可视化仿真 动力学
下载PDF
Dynamics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on the fishtailing type of valveless piezoelectric pump with rectangular vibrator 被引量:10
17
作者 HUANG Yi1, ZHANG JianHui1, HU XiaoQi1, XIA QiXiao2, HUANG WeiQing1 & ZHAO ChunSheng1 1 Department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0,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2期3241-3247,共7页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iezoelectric pump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pic. Minimization, structure simplification and stronger output become the focus of piezoelectric pumps’ rese...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iezoelectric pump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pic. Minimization, structure simplification and stronger output become the focus of piezoelectric pumps’ research due to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in MEMS technology. The valveless fishtailing piezoelectric pump, neither a volumetric nor a rotating pump, was invented according to the bionics of fish swimming. With assumption that the head of the fish is fixed while its tail is swinging, fluid would flow toward the end of the tail, achieving the function of a valveless pump. This type of pumps creates a new branch for the piezoelectric pump research, which i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 rates and vibrating frequencies was deriv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brator and flui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FEM software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first and second vibration modes of the piezoelectric vibra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vibrator was 0.9 mm at the frequency of 76 Hz for the first vibration mode, while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vibrator was 0.22 mm at the frequency of 781 Hz for the second vibration mod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Doppler laser vib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FEM simulation. It was shown that in the first vibration mode the piezoelectric vibrator reached its maximum amplitude of about 0.9 mm at the driving frequency of 49 Hz, which gives the flow rate of 2.0 mL/min, in the second vibration mode, the maximum amplitude was about 0.25 mm at the frequency of 460 Hz with the flow rate being 6.4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PUMP valveless fishtailing RECTANGULAR vibrator DYNAMICS analysis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Output Waveform Analysis of an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Controlled by the Multiple Valves 被引量:10
18
作者 REN Yan RUAN Jian JIA Wen'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mainly focuses on system stability, working frequency width and output waveform distortion. However, this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vib...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mainly focuses on system stability, working frequency width and output waveform distortion. However, this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is difficult to be improved greatly due to fast insufficiently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servo valve itself and limited compensation capability of the control structure in the vibrator system. In this paper, to realize high frequency vibration, an improved two-dimensional valve (here within defined as a 2D valve) as a main control component is adopted to the parallel connection with a servo valve to control the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Because the output waveforms of this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are incapable to be verified through timely feedback as in the conventional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the analysis to the output waveform becomes crucial to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hydraulic act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orifice area of the parallel valves connection are established first. And then the vibration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in terms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flow,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excited waveform is solved. Based on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working states and the control parameter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the vibration boundary positions and the are derived. Finally an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built to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is verified that this electro-hydraulic vibration system could achieve high working frequency, up to 2 000 Hz. The excited waveform is similar to the sinnsoidal waveform. And the ascent and decent slopes of the waveforms are somewhat asymmetrical. This asymmetry is not only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elastic force but also dependent on the bias position of the vibration. Consequentky the distortion of effective working waveform is less tha~ 10%. This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controlled by the multiple valves could not only greatly 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valves hydraulic multiple-valve system electro-hydraulic vibrator excited waveform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复杂障碍区可控震源规模化生产管理措施及效果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邓志文 白旭明 +4 位作者 唐传章 罗路尧 李海东 袁胜辉 陈敬国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我国东部平原区复杂的地表障碍给三维地震勘探的炮检点布设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炸药震源激发很难达到需要的炮点密度,同时《环境保护法》与《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炸药震源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提高采样密度,最大程度地降低炸... 我国东部平原区复杂的地表障碍给三维地震勘探的炮检点布设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炸药震源激发很难达到需要的炮点密度,同时《环境保护法》与《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炸药震源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为了提高采样密度,最大程度地降低炸药震源勘探中的安全风险,华北物探处首次在东部复杂障碍区开展了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勘探攻关试验。项目依托低频可控震源、高精度航拍、检波器打眼机等资源设备和技术支撑,通过超前精细谋划、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过程控制、创新质量管理,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项目运作,实现了我国东部复杂障碍区可控震源激发的规模化生产,为在东部复杂地表区推广可控震源激发奠定了基础。解释成果显示,资料品质稳定性好,能够很好地满足地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障碍区 可控震源 规模化 生产管理 航拍 检波器打眼机
下载PDF
可控震源在复杂障碍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敬国 刘宏飞 +1 位作者 刘璐 石林菁敏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4期25-31,共7页
中国东部平原区复杂的地表障碍给三维地震勘探的炮检点放样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炸药震源激发很难达到设计需要的炮点密度,使炸药震源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为提高采样密度,降低炸药震源勘探中的安全风险,在东部平原复杂障碍区开展了可控震... 中国东部平原区复杂的地表障碍给三维地震勘探的炮检点放样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炸药震源激发很难达到设计需要的炮点密度,使炸药震源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为提高采样密度,降低炸药震源勘探中的安全风险,在东部平原复杂障碍区开展了可控震源激发的三维地震勘探攻关试验。依托低频可控震源、高精度航空拍摄、检波器打眼机等资源设备和技术支撑,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地震采集。结果显示,虽然炸药震源激发的单炮能量和信噪比高于可控震源激发,但经过高覆盖、高炮道密度的资料叠加处理后,可控震源激发地震勘探的深层信息得到了增强。经过叠加和偏移精细处理后,新采集的资料品质稳定性好、能量足、波组特征清晰、目的层连续性好、信噪比高、频带宽,能够很好地满足资料处理、解释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障碍区 可控震源 地震勘探 航空拍摄 检波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