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DNA条形码在微口线虫属形态相近物种分类上的应用
1
作者 周仁桂 郭玉清 +1 位作者 朱慧兰 施宜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62,共11页
为建立和完善海洋线虫相近物种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本研究以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优势属微口线虫属(Terschellingia)为研究对象,在形态分类鉴定基础上,将DNA条形码技术引入海洋线虫形态相似物种的鉴定,研究线粒体细胞... 为建立和完善海洋线虫相近物种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本研究以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优势属微口线虫属(Terschellingia)为研究对象,在形态分类鉴定基础上,将DNA条形码技术引入海洋线虫形态相似物种的鉴定,研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第一亚基(COⅠ)基因、18S核糖体RNA基因(18S rDNA)和28S rDNA三种基因序列片段的物种分类效果。研究共鉴定出微口线虫属4个不同的形态学种,获得其中3个种的DNA序列。18S rDNA及28S rDNA两种条形码所构建的发育树支持将本属划分成6个类群;Kimura 2 parameter(K2P)种内和种间阈值分别为18S rDNA的0%~2.5%和0.4%~13.7%,28S rDNA的0%和20.5%~84.6%。18S rDNA的MN18F-Nem_18S_R引物对所扩增的序列最适合作为微口线虫属种类鉴定的DNA条形码,并可用于区分物种复合体。28S rDNA序列虽然能成功扩增,但扩增效率相对较低;COⅠ基因片段无法在所有物种中成功扩增,推测现有引物可能不适合用于本属序列的提取。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可以用于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形态相似物种的识别,但不同的单基因片段对相同物种的鉴定结果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线虫 微口线虫属 DNA条形码 18S rDNA 28S rDNA
下载PDF
中国渤海的微口线虫属(线虫动物门)一新种(英文)
2
作者 郭玉清 张志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487-492,共6页
描述了中国渤海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一新种 ,奥氏微口线虫 Tershellingia austenaesp.nov,奥氏微口线虫与同属相近种马尔代夫微口线虫的区别特征是 :体长 (前者为 770~950μm,后者为 2 370μm)、亚头刚毛的位置 (前者位于化感器的两边 ,... 描述了中国渤海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一新种 ,奥氏微口线虫 Tershellingia austenaesp.nov,奥氏微口线虫与同属相近种马尔代夫微口线虫的区别特征是 :体长 (前者为 770~950μm,后者为 2 370μm)、亚头刚毛的位置 (前者位于化感器的两边 ,后者位于化感器之后 )及长度 (前者明显长于后者 ) ,化感器宽度与相应体直径的比例在新种中也更大一些 (50~ 6 0 vs4 5)。提供了一个表格式检索表 ,以助鉴定和比较该属缺乏明显界定食道后球的一个种组。模式标本存放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微口线虫属 渤海
下载PDF
厦门岛附近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研究——微口线虫属(Genus:Terschellingia De Man,1888)的两种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朝中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报道了从厦门岛附近潮间带泥基质滩所分离到的 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长尾微口线虫 (Ter schellingialongicaudatadeMan ,190 7)在头部感觉毛以及交合刺的形态及结构等方面很好的符合前人的描述 ,但肛前附器的个数有差别 ;另外一种... 本文报道了从厦门岛附近潮间带泥基质滩所分离到的 2种自由生活线虫。其中长尾微口线虫 (Ter schellingialongicaudatadeMan ,190 7)在头部感觉毛以及交合刺的形态及结构等方面很好的符合前人的描述 ,但肛前附器的个数有差别 ;另外一种由于其分类地位尚不能确定 ,本文只建议给出其属的分类 ,其主要特征为短的尾部和很发达的交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生活 海洋线虫 厦门岛潮间带 微口线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