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泳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57
1
作者 徐波 季浏 +1 位作者 林龙年 徐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 :探讨 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脑内多巴胺 (DA)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选取 2 8只 3月龄SD大鼠 ,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 (C组 )、无训练运动即刻组 (E组 )、训练对照组 (TC组 )、训练运动即刻组 (TE组 )。TC组、TE组... 目的 :探讨 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脑内多巴胺 (DA)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选取 2 8只 3月龄SD大鼠 ,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 (C组 )、无训练运动即刻组 (E组 )、训练对照组 (TC组 )、训练运动即刻组 (TE组 )。TC组、TE组进行每周 4次的无负重游泳训练 ,每次 1小时 ,共 8周。所有大鼠每周进行一次迷宫实验的测试。E组和TE组在第 8周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 ,与C组、TC组一起迅速断头处死 ,各组交叉进行 ,迅速取血液和脑组织 (纹状体、海马、前额叶皮层、伏隔核 )测试。结果 :第 7周时 ,TC组和TE组大鼠迷宫实验的错误次数比C组和E组显著减少 ,说明 7周的游泳训练能显著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发现游泳训练使大鼠脑内纹状体、海马、前额叶皮层和伏隔核中DA的含量显著增加。提示 :游泳训练提高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可能与DA等神经递质的正相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训练 大鼠 学习记忆 脑内神经递质 多巴胺 DA
下载PDF
海人藻酸损毁纹状体边缘区后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李胜修 舒斯云 +1 位作者 包新民 许藏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1,共5页
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神经毒性物质海人藻酸注射到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使该区神经细胞体受到破坏、并在注射前后用Y型迷宫实验检查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发现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受到破坏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推测大鼠纹状体边... 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神经毒性物质海人藻酸注射到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使该区神经细胞体受到破坏、并在注射前后用Y型迷宫实验检查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发现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受到破坏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推测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不仅在结构上有其特殊性,而且可能与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海人藻酸 边缘区 学习和记忆
下载PDF
补肾养肝方药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蔡定芳 陈锡群 +3 位作者 高颖 刘静 沈自尹 李文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肾养肝方药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 ,每组 10只。各组药物... 目的 :探讨补肾养肝方药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 ,每组 10只。各组药物处理每日 1次 ,12周后处死取材。结果 :(1)模型组纹状体多巴胺(DA)、多巴克 (DOPAC)、高香草酸 (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降低幅度约为 90 % ;左旋多巴组DA、DOPAC、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DA、DOPAC、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显著低于左旋多巴组 (P <0 0 5 ) ,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P >0 0 5 )。 (2 )模型组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 (TH)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左旋多巴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纹状体TH活性显著高于左旋多巴组 (P <0 0 5 )。 (3)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中脑THmRNA表达明显高于左旋多巴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补肾养肝 黑质 纹状体 中医药疗法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逍遥散对大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春福 李逢利 +1 位作者 刘雯 徐勇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3年第2期8-10,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了逍遥散对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逍遥散10、20g/kg po,一日两次,连续6天,显著升高下丘脑NA含量,同时升高纹状体DA含量,降低DOPAC含量,但对所研究各脑区5-HT及5-HIAA...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了逍遥散对大鼠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逍遥散10、20g/kg po,一日两次,连续6天,显著升高下丘脑NA含量,同时升高纹状体DA含量,降低DOPAC含量,但对所研究各脑区5-HT及5-HIAA含量无任何影响。提示逍遥散选择性地作用于中枢儿茶酚胺能种经系统,这种作用与其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及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下丘脑 纹状体
下载PDF
运动疲劳对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乔德才 侯莉娟 +1 位作者 何德富 翁恩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6-680,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对运动疲劳前后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及动作电位发放形式进行记录,并对放电神经元的分布...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对运动疲劳前后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及动作电位发放形式进行记录,并对放电神经元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在记录到的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中,19%自发放电频率>10Hz,而对照组仅有6%,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2)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除观察到规则单脉冲放电、不规则单脉冲放电、单脉冲与爆发式并存的放电形式外,还观察到规则爆发式放电,其串间隔集中在140~210ms;(3)运动疲劳组高频自发放电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新纹状体的外侧深部区域。结论:运动疲劳后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发生改变,高频放电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运动疲劳后神经元放电形式发生改变,可能与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新纹状体 胞外记录 玻璃微电极技术 电生理学方法
下载PDF
学习记忆相关脑区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永红 柏林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学习记忆是脑的一项高级的神经功能 ,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结构已经研究了一百多年。在 2 0世纪 5 0年代前 ,著名神经心理学家Lashley提出的学习记忆弥漫地储存在脑内的观点统治着神经科学领域。自从 1 95 7年Scoville报道了一位双侧内侧颞... 学习记忆是脑的一项高级的神经功能 ,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结构已经研究了一百多年。在 2 0世纪 5 0年代前 ,著名神经心理学家Lashley提出的学习记忆弥漫地储存在脑内的观点统治着神经科学领域。自从 1 95 7年Scoville报道了一位双侧内侧颞叶切除的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近期记忆丧失 ,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学习记忆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内侧颞叶记忆系统、前额叶、间脑、杏仁核、小脑及Meynert基底核等相继都被证实参与了学习记忆的过程。边缘区是舒斯云等在研究大鼠脑时在新纹状体内侧边缘发现的一个与学习记忆有关的新区。为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脑区 内侧颞叶记忆系统 前额叶皮层 间脑 杏仁核 小脑 MEYNERT基底核
下载PDF
丁基苯酞对全脑缺血大鼠的纹状体细胞外液嘌呤类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胡盾 黄新祥 冯亦璞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大鼠4动脉阻断的全脑缺血模型,用推挽式微灌流方法,用HPLC-UV检测缺血及重灌期纹状体灌流液中腺苷(Ade)、肌苷(Ino)、次黄嘌呤(Hyp)和黄嘌呤(Xan)的含量。结果表明,ip丁基苯酞20或40mg·... 采用大鼠4动脉阻断的全脑缺血模型,用推挽式微灌流方法,用HPLC-UV检测缺血及重灌期纹状体灌流液中腺苷(Ade)、肌苷(Ino)、次黄嘌呤(Hyp)和黄嘌呤(Xan)的含量。结果表明,ip丁基苯酞20或40mg·kg^(-1)均能显著降低大鼠全脑缺血纹状体细胞外液Ade,Ino,Hyp和Xan的升高。但对假手术组动物则无影响。Hyp和Xan是产生氧自由基的底物。丁基苯酞这一抑制作用提示它对缺血性神经元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酞 微灌流 纹状体 嘌呤类代谢物 脑缺血
全文增补中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与Meynert氏基底核的突触联系及其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WGA-HRP束路追踪法、电镜法和行为实验法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舒斯云 包蓉 +2 位作者 包新民 郑兆聪 牛东滨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共11页
纹状体边缘区(MrD)是我们先后在大鼠、猫和猴脑内新发现的一个区域。它是位于纹状体尾内侧、环绕着苍白球头外侧的一层梭形细胞。MrD的细胞构筑、免疫组化特性和纤维联系形式不同于纹状体其它区。MrD的离心投射终止在苍白球... 纹状体边缘区(MrD)是我们先后在大鼠、猫和猴脑内新发现的一个区域。它是位于纹状体尾内侧、环绕着苍白球头外侧的一层梭形细胞。MrD的细胞构筑、免疫组化特性和纤维联系形式不同于纹状体其它区。MrD的离心投射终止在苍白球尾侧,接近Meynert基底核(NBM)附近。损毁双侧MrD后,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减弱。NBM已知与动物智能有关。本研究用纤维溃变和束路追踪电镜法结合行为实验方法,旨在了解MrD与NBM之间有无突触联系,以及此种联系与动物学习记忆的关系。用纤维溃变和束路追踪电镜法研究表明,由MrD发出的纤维终末与NBM的胆碱能神经元胞体间存在着突触联系。损伤MrD造成MrD和NBM形成突触联系的终末溃变后,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研究结果表明边缘区与Meynert基底核间存在着突触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是MrD的学习记忆功能的结构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状体 边缘区 Meynert 基底核 超微结构 突触联系 细胞化学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学习记忆过程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c-jun在纹状体边缘区的表达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虹 舒斯云 +1 位作者 包新民 杨文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c-jun在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方法将动物首先在Y-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训练,然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Fos、c-Jun蛋白在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结果大鼠经迷宫训练1h后,纹状体边缘... 目的研究大鼠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c-jun在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方法将动物首先在Y-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训练,然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Fos、c-Jun蛋白在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结果大鼠经迷宫训练1h后,纹状体边缘区内即有c-Fos、c-Jun蛋白的明显表达,尤其c-Jun在边缘区的表达较纹状体其他部位为集中。迷宫训练组动物纹状体边缘区内c-Fos、c-Jun蛋白的表达数量明显高于假训练组或对照组(P<0.01)。此外,在马、扣带回等处也有c-Fos、c-Jun蛋白的阳性表达。结论大鼠进行Y-迷宫厌暗学习时,纹状状边缘区内的即刻早期因c-fos、c-jun参与学习记忆的信号转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早期基因 C-FOS C-JUN 纹状体 边缘区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P物质、脑啡肽和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反应的分布 被引量:21
10
作者 包新民 舒斯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最近Chudler等发现大鼠对伤害性反应的神经元集中在纹状体边缘区部位。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中和痛觉有关的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的分布。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纤维和胞体在边缘... 最近Chudler等发现大鼠对伤害性反应的神经元集中在纹状体边缘区部位。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中和痛觉有关的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的分布。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纤维和胞体在边缘区中分布密集,形成一条明显的带状,带的宽度和位置与边缘区一致。本文证明纹状体边缘区中存在密度较高的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纤维和少量胞体,并讨论了这些免疫阳性纤维的来源及其与痛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脑啡肽 胆囊收缩素 边缘区 纹状体 解剖
下载PDF
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形态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彦春 程宇核 +6 位作者 马骏 甘水咏 王述菊 周华 杜艳军 杨旻 沈峰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5-421,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数量及黑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PD... 目的: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数量及黑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PD大鼠旋转模型。电针组取"风府""太冲"电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2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黑质的形态学变化,以Nissl染色检测各组黑质的神经元总数,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纤维的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黑质TH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凋亡比例。结果:模型组损毁侧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总数、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纹状体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各相应指标数值均显著增加(P<0.01);电针组损毁侧黑质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仍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显著提高PD模型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及纹状体DA能神经纤维密度,显著降低PD模型鼠黑质细胞凋亡率,说明电针干预对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电针 凋亡 黑质 纹状体
原文传递
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葡萄糖/乳酸代谢的实时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东升 刘晓莉 乔德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通过实时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葡萄糖和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运动性中枢疲劳形成过程中脑能量代谢的特征。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两组,纹状体葡萄糖、乳酸测定组(第1组)和外周血葡萄糖、乳酸测定... 目的:通过实时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葡萄糖和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运动性中枢疲劳形成过程中脑能量代谢的特征。方法: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20只分为两组,纹状体葡萄糖、乳酸测定组(第1组)和外周血葡萄糖、乳酸测定组(第2组),每组10只。采用微透析-电化学联用的活体检测技术,实时监测大鼠(第1组)在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纹状体细胞外液中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变化,并从尾静脉采血动态监测大鼠(第2组)外周血液中葡萄糖和乳酸浓度的变化。结果:(1)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初期大鼠纹状体胞外乳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期直至恢复期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胞外葡萄糖浓度在运动初期无明显变化,在运动后期开始下降,甚至在恢复期的90分钟内仍显著低于安静水平(P<0.05,P<0.01)。(2)大鼠外周血糖浓度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在运动力竭以及恢复期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安静水平(P<0.05,P<0.01);大鼠血乳酸浓度在力竭运动过程中显著高于安静时水平(P<0.05),而在运动结束后即迅速恢复至安静时水平。结论:力竭运动过程中,持续的外周低血糖导致脑对于葡萄糖摄取不足,出现脑葡萄糖和乳酸浓度降低,中枢能量物质葡萄糖和乳酸代谢的显著降低可能是产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一个重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纹状体 葡萄糖 乳酸 实时观察
下载PDF
人脑纹状体边缘区参与听觉数字工作记忆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永明 舒斯云 +4 位作者 包新民 温志波 黄凡衡 杨文科 刘永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正常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检测人脑纹状体边缘区是否参与了听觉数字工作记忆的过程。方法选取13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听觉数字工作记忆和听觉非记忆任务作业,同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检测脑区在不同任务下的激活情况。结...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正常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检测人脑纹状体边缘区是否参与了听觉数字工作记忆的过程。方法选取13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听觉数字工作记忆和听觉非记忆任务作业,同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检测脑区在不同任务下的激活情况。结果11名受试者通过了数字工作记忆任务作业。功能磁共振结果显示受试者在进行听觉数字工作记忆时具有左侧优势的双侧前额叶皮层和左侧纹状体边缘区均有激活,出现高信号区,其他脑区激活不明显。而在进行听觉非记忆任务作业时,受试者的前额叶和边缘区均无明显激活。结论左侧纹状体边缘区与前额叶一起参与了人脑的听觉数字工作记忆过程,边缘区可能是一个联系着其他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皮层下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 听觉 纹状体边缘区 学习 工作记忆 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Tourette综合征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晓芳 王素梅 +3 位作者 卫利 刘岩 王道涵 李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分成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建立Ts小鼠模型。除空...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分成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小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建立Ts小鼠模型。除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2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采用博士德公司的小鼠DATmRNA原位杂交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DATmR-N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Ts模型鼠表现出抽动症特征性的运动行为和刻板行为。模型组、泰必利组以及中药组小鼠纹状体部DATmRNA的表达[分别为(0.17±0.017),(0.20±0.021),(0.24±0.022)]分别比空白对照组(0.30±0.036)减少13%、10%和16%。结论健脾止动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DAT基因表达,进而抑制多巴胺神经元功能亢进,达到抗抽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纹状体 多巴胺转运蛋白 健脾止动汤 小鼠
原文传递
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局部场电活动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乔德才 李许贞 +1 位作者 刘晓莉 胡琰茹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5-860,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在安静、运动、疲劳、恢复等不同状态下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变化特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金属微电极植入和在体电生理记录技术,连续动态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局部场电位(LFPs)活动,并对大鼠运... 目的:探讨大鼠在安静、运动、疲劳、恢复等不同状态下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变化特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金属微电极植入和在体电生理记录技术,连续动态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局部场电位(LFPs)活动,并对大鼠运动能力进行观察。结果: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神经元LFPs活动呈动态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过程中放电频率逐渐升高、幅度逐渐降低,力竭后逐渐降低至安静水平。结论: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纹状体LFPs活动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该脑区LFPs电活动的改变与运动疲劳有关。在运动初期纹状体主要是通过直接通路参与皮层运动的调控,而在运动后期,则主要通过间接通路发挥作用。提示:两条通路的平衡失调是导致大鼠运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纹状体 局部场电位
下载PDF
健脾止动汤对TS模型大鼠抗抽动效应及脑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雯 于文静 +2 位作者 王道涵 卫利 王素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止动汤对3,3-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导的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及纹状体内兴奋性氨基酸(Glu)递质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4组,每组12只。IDPN... 目的:观察健脾止动汤对3,3-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导的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及纹状体内兴奋性氨基酸(Glu)递质的干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4组,每组12只。IDPN腹腔注射(250mg·kg-1·d-1)7d诱导TS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0mL·kg-1·d-1),其余两组分别给予泰必利(21mg·kg-1·d-1)、健脾止动汤(16g·kg-1·d-1),连续给药4周,每周末次给药前进行刻板运动评分及自主活动测定。末次观察结束后,采用活体微透析联合高效液相法检测透析液中Glu的含量。结果:①行为学检测:健脾止动汤组大鼠的刻板运动评分及自主活动总路程均成下降趋势,末次观察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②Glu测定:在各个时间点上,模型组Glu含量最高,空白对照组含量最低。与模型组纹状体细胞外液Glu水平相比,泰必利组有5个时间点(15、105、135、165、195min),健脾止动汤组有4个时间点(15、105、135、165min)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健脾止动汤对TS大鼠的刻板运动及自主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抽动效应可能与抑制纹状体细胞外液Glu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止动汤 多发性抽动症 纹状体 GLU 活体微透析
原文传递
硫酸化茯苓多糖对帕金森模型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高贵珍 吴超 +2 位作者 单玲玲 薛宏宇 方雪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考察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PTP注射ICR小鼠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50,100,150 mg/kg),腹腔... 目的:考察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PTP注射ICR小鼠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50,100,150 mg/kg),腹腔注射给药。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纹状体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抗超氧阴离子活力以及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P治疗组小鼠纹状体GSH-Px、SOD、CAT、LDH活性及抗超氧阴离子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_2O_2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海马区神经元排列密集有序,细胞间隙减小,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SP对MPTP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是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茯苓多糖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MPTP) 帕金森模型 纹状体 抗氧化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α-突触核蛋白含量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彭伟 张立娟 +4 位作者 张倩 王康锋 李思毅 杨洁 王海燕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高、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天麻钩藤饮11.88、47....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高、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天麻钩藤饮11.88、47.52 g/(kg·d)灌胃,西药组予多巴丝肼片75 mg/(kg·d)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8周。治疗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纹状体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纹状体中α-突触核蛋白含量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中纹状体神经元细胞密集,形态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的损伤较为严重,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中药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纹状体细胞形态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α-突触核蛋白灰度值下降,Beclin1、LC3B灰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α-突触核蛋白灰度值升高,中药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Beclin1和LC3B灰度值降低(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α-突触核蛋白灰度值升高,Beclin1灰度值降低(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能通过上调纹状体神经细胞自噬活性,清除过量α-突触核蛋白,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麻钩藤饮 纹状体 细胞自噬 Α-突触核蛋白
原文传递
运动疲劳对大鼠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及多巴胺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侯莉娟 刘晓莉 乔德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多巴胺受体表达量在运动疲劳前后的变化,探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信号通路在运动疲劳后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大鼠。以10天递增负荷游泳运动建立大鼠运动... 目的:通过测定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多巴胺受体表达量在运动疲劳前后的变化,探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信号通路在运动疲劳后中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大鼠。以10天递增负荷游泳运动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纹状体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基吲哚乙酸、肾上腺素、多巴胺、3,4-二羟基苯乙酸、高香草酸及多巴胺受体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纹状体5-羟色胺含量较对照组增加14.23%(P<0.05),多巴胺含量增加27.35%(P<0.01);运动疲劳后纹状体多巴胺Ⅰ型受体没有出现显著浓度变化,而多巴胺Ⅱ型受体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运动疲劳使纹状体区5-羟色胺、多巴胺与多巴胺Ⅱ型受体含量增高,多巴胺可能与Ⅱ型受体结合激活间接通路影响锥体外系对运动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纹状体 单胺类递质 多巴胺受体
下载PDF
锰对不同月龄大鼠脑纹状体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耿荣 李国君 +6 位作者 褚金花 赵峰 张淑华 吴萍 蔡澍 WEI Zheng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 ]观测不同价态的锰化合物 (包括二价锰和三价锰 )对大鼠脑组织纹状体部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不同年龄的大鼠对锰化合物毒性的易感性差异。 [方法 ]分别选用 4个月和 1 8个月龄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 ,将大鼠分成不同的月龄... [目的 ]观测不同价态的锰化合物 (包括二价锰和三价锰 )对大鼠脑组织纹状体部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不同年龄的大鼠对锰化合物毒性的易感性差异。 [方法 ]分别选用 4个月和 1 8个月龄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 ,将大鼠分成不同的月龄组 ,每组又分成对照组和两个锰化合物组 ,腹腔注射染毒 (剂量按 6mg/kg)一个月后宰杀 ,提取动物脑组织纹状体部位细胞线粒体 ,测定线粒体复酶复合体 [complexⅡ及complex (Ⅰ +Ⅲ ) ]活性作为判断线粒体功能的指标 ,并同时观察染毒期间动物体重的变化。 [结果 ]不同鼠龄组中 ,锰化合物组线粒体功能均低于正常组。 1 8月龄和 4月龄大鼠complex (Ⅰ +Ⅲ )活性分别为 :正常组 (2 35± 1 0 3)、(2 66±0 1 1 )nmol/ (min·μg) ;二价锰组 (1 86± 1 0 8)、(2 0 4±0 1 2 )nmol/ (min·μg) ;三价锰组 (1 99± 1 0 1 )、(2 0 9± 0 1 6)nmol/ (min·μg) ;1 8月龄和 4月龄大鼠complexⅡ活性分别为 :正常组(2 58 70± 9 86)、(30 4 64± 2 0 1 8)nmol/ (min·μg) ;二价锰组 (2 0 8 45± 1 2 71 )、(2 4 7 0 0± 1 9 52 )nmol/ (min·μg) ;三价锰组(2 2 5 1 7±7 67)、(2 57 87±1 6 2 8)nmol/ (min·μg) ,且随着年龄的增高 ,对毒物的易感性也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纹状体 线粒体 脑组织 毒性 锰中毒 易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