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0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3
1
作者 王永岗 汪良骏 +3 位作者 张德超 张汝刚 张大为 孟平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 ,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 2 43例单纯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 45 .3% ,转移度 10 .5 % ,表现为沿食管周的上下“双向...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 ,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 2 43例单纯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 45 .3% ,转移度 10 .5 % ,表现为沿食管周的上下“双向性”转移。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分化 ,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5年生存率为 16 .4% ,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 5 1.9% (P <0 .0 1)。淋巴结转移个数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胸上、中、下段食管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下行转移 ,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对胸下段癌行胸、腹二野清扫即可 ,对病变较早的胸中、上段癌则应行颈、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107
2
作者 张保宁 余子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3-524,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 淋巴转移瘤 乳腺癌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对生存率的影响和放射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95
3
作者 肖泽芬 杨宗贻 +8 位作者 王绿化 张红星 冯勤富 陈东福 周宗玫 张德超 孙克林 程贵余 赫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分析淋巴结转移个数对生存率的影响及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  4 95例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 ,随机分为单一手术组 (2 75例 )和术后放疗组 (2 2 0例 )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分为 3组 :A组无淋巴结转移 ,占 4 7.2 % ;B组淋巴结... 目的 分析淋巴结转移个数对生存率的影响及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  4 95例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 ,随机分为单一手术组 (2 75例 )和术后放疗组 (2 2 0例 ) ,根据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分为 3组 :A组无淋巴结转移 ,占 4 7.2 % ;B组淋巴结转移个数 1~ 2枚 ,占 2 9.5 % ;C组淋巴结转移个数≥ 3枚 ,占 2 3.2 %。结果  (1)相同T分期 (T3)时 ,A、B、C三组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2 .6 %、2 8.8%和 10 .9(P =0 .0 0 0 0 ) ;在C组 ,单一手术和术后放疗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0和 19.3% (P =0 .0 336 )。 (2 )在淋巴结阳性组 (B +C组 ) ,单一手术和术后放疗者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5 .9%和 2 1.2 % (P =0 .0 14 )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9.7%和 4 .4 % (P =0 .0 0 0 ) ;在淋巴结阴性组 (A组 ) ,单一手术和术后放疗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2 7.8%和 10 .3% (P =0 .0 0 3) ;A、B、C三组的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3.9%、9.4 %和 17.5 % (P =0 .0 0 0 )。血行转移率以C组最高 ,为 2 7.8%。结论 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食管癌生存率的因素之一。淋巴结转移个数≥ 3枚时 ,血行转移率高 ,是全身化疗的指征。术后放疗降低了放疗部位淋巴结转移率 ,明显提高了C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 淋巴结转移 生存率 放射治疗 手术
原文传递
CT观察胸段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89
4
作者 顾雅佳 王玖华 +1 位作者 相加庆 马龙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评价CT对胸段食管癌伴两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经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病例 46例 ,对照气管食管沟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与病理改变。结果  46例病例中 ,14例有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 ,占 30 %... 目的 评价CT对胸段食管癌伴两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经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段食管癌病例 46例 ,对照气管食管沟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与病理改变。结果  46例病例中 ,14例有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 ,占 30 %。手术共取两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2 77枚 ,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 16枚 ,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与否与胸段食管癌部位及T分期无相关性(P >0 0 5 )。CT诊断两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 18枚 ,平均直径 1 0cm(0 3~ 2 5cm)。CT检查发现气管食管沟淋巴结个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 5 0 %和 98 47% ,阳性预测值 77 78% ,阴性预测值 99 2 3%。结论  (1)对食管癌病人而言 ,气管食管沟处出现结节 ,即可认为是淋巴结转移。 (2 )对不手术的放射治疗病人 ,下颈部及胸部CT检查应列为常规 ,并以此指导制订放疗计划。 (3)胸段食管癌两侧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清扫有临床意义 ,但如果CT显示两侧气管食管沟阴性 ,再加上临床检查两侧下颈部颈内静脉淋巴结链区以及两侧锁骨上区淋巴结阴性者 ,可选择性不行三野清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转移 CT 诊断 食管癌
原文传递
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7
5
作者 祝淑钗 宋长亮 +3 位作者 沈文斌 苏景伟 李娟 刘志坤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18例,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卡氏评分均i〉70分...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18例,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卡氏评分均i〉70分,术后临床病理资料完整。选择对预后生存可能有影响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放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8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2%、53.33%和36.02%,中位生存期为38.33个月。无淋巴结转移者,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34%、51.55%和34.41%,高于单纯手术组(分别为63.08%、23.30%和4.36%,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饮食情况、手术切除方式、术中显示肿瘤长度、术中显示肿瘤外侵情况、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区域数、肿瘤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脉管瘤栓情况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术后化疗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P〈0.001);按照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层进一步分析,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术后预防照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方式、术中肿瘤外侵程度、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淋巴结转移区数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方式、术中肿瘤外侵程度、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淋巴结转移区数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原文传递
140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4
6
作者 彭琛 魏松锋 +4 位作者 郑向前 于洋 张艳 程文元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1401例具有完整病...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1401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应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病理特征方面,PTMC男女性别比约1:3.4,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x2=14.587,P〈0.01)、性别(X2=21.636,P〈0.01)、原发灶数目(X2=35.505,P〈0.01)、肿瘤最大直径(X2=58.868,P〈0.01)、肿瘤位置(x2=8.385,P〈0.05)及被膜外腺外侵犯(X2=26.481,P〈0.01)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处于甲状腺下极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m、被膜外腺外侵犯及双侧多发癌灶为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具备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in、腺外侵犯及双侧甲状腺受累等特征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B超扫描与病理对照研究(Ⅰ. 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标准) 被引量:69
7
作者 罗德红 石木兰 +3 位作者 徐震纲 吴宁 姚迪冬 郝玉芝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08-611,共4页
目的:根据CT、B超及两者结合的表现,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对6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做术前前瞻性CT、B超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并进行双盲法分析。结果:以最小径≥8mm为颈静脉链周围(Ⅱ~Ⅳ区... 目的:根据CT、B超及两者结合的表现,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对6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做术前前瞻性CT、B超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并进行双盲法分析。结果:以最小径≥8mm为颈静脉链周围(Ⅱ~Ⅳ区)转移淋巴结的CT诊断指标,敏感性91.67%,特异性98.61%;以淋巴结最小径≥8mm作为其B超诊断指标,敏感性83.33%、特异性97.22%。以淋巴结最小径≥5mm为气管食管沟区转移淋巴结的CT诊断阈,敏感性69.23%,特异性100%。增强CT扫描44个淋巴结区域显示淋巴结边缘强化伴中心低密度区,经病理证实全部为转移淋巴结,特异性为100%。结论:增强CT扫描是评价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淋巴结的最小径≥8mm可作为评估颈静脉链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指标;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最小径≥5mm时可诊断为转移。如有原发肿瘤病史,淋巴结边缘强化伴中心坏死是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可靠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转移瘤 CT 超声波诊断 病理学 头颈部肿瘤
原文传递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转移规律 被引量:67
8
作者 边学 徐震纲 +3 位作者 张彬 刘文胜 毛传远 唐平章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规律及临床阳性淋巴结(cN+)的颈部治疗模式;评价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颈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 2005年7月诊治93例(113侧)cN+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前颈部...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规律及临床阳性淋巴结(cN+)的颈部治疗模式;评价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颈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 2005年7月诊治93例(113侧)cN+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前颈部淋巴结触诊阳性患者(64侧)和术前颈部触诊阴性,彩超诊断为颈淋巴转移患者(49侧)两组。记录术后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的数量及在Ⅱ、Ⅲ、Ⅳ、V、Ⅵ区的分布。结果93例患者中双侧颈转移占21.5%(20/93),113侧颈清扫标本中92侧(81.4%)为多分区转移;转移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以Ⅱ、Ⅲ、Ⅳ、Ⅵ区为主,分别为60.2%(68/113)、70.8%(80/113)、61.9%(70/113)、58.4%(66/113);V区较少分布22.1%(25/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97,P<0.001)。颈部触诊阳性患者颈清扫标本中转移淋巴结数量(10.1个),多于颈触诊阴性、彩超检查阳性患者(6.9个);淋巴转移区域也多于后者(3.18区与2.61区);术前彩超检查可以发现43.4%(49/113)的颈部触诊漏诊的颈部淋巴转移。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为多分区分布,Ⅱ、Ⅲ、Ⅳ、Ⅵ区为主要的转移部位;彩超在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cN+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进行包括Ⅱ、Ⅲ、Ⅳ、V、Ⅵ区的改良性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改良性颈清扫术 术前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的处理 被引量:60
9
作者 殷玉林 徐震纲 +2 位作者 唐平章 李进让 边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 总结 196 5年 1月~ 1987年 1月 42 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根治原发灶的同时 ,对颈部淋巴结阳性 (N+)患者进行颈清扫术 ,对颈部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进行观察 ,待出现颈淋...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 总结 196 5年 1月~ 1987年 1月 42 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根治原发灶的同时 ,对颈部淋巴结阳性 (N+)患者进行颈清扫术 ,对颈部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进行观察 ,待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后再行治疗性颈清扫术。所有患者均随访 10年以上。结果  2 5 8例颈部N+患者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4.3%和 80 .4% ,而 16 6例N0 患者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4.1%和 91.3% ,其中 2 3例随访中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其颈清扫术后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1.4%和 82 .2 %。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N0 患者可观察 ,待颈部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再做颈清扫术 ,而不主张做选择性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淋巴转移 颈清扫术
原文传递
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张声 李莉 +1 位作者 林华 林建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mRNA的表达等因素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 ,对 11...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mRNA的表达等因素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 ,对 119例原发性胃癌 10项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的指标进行筛选。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越强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越高 ;MMP 9阳性表达而TIMP 1阴性表达者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最高 ;MMP 9阴性表达而TIMP 1阳性表达者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最低 ;胃癌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者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较高。结论 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强度、MMP 9和TIMP 1表达失衡情况及胃癌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的表达情况 ,可作为术前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Logistic逐渐回归 CD44V6 MMP-9 TIMP-1
原文传递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57
11
作者 高永良 于爱军 +2 位作者 陈鲁 陈雅卿 羊正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清扫术 )对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作用。方法 分析行清扫术者 10 4例 ,分别比较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淋巴结行清扫术与非清扫术的 5年生存率。结果 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 目的 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清扫术 )对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作用。方法 分析行清扫术者 10 4例 ,分别比较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淋巴结行清扫术与非清扫术的 5年生存率。结果 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 4.4%。深肌层浸润及低分化癌(G3 )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升高 ,分别为 37.3%及 37.8%。临床Ⅰ、Ⅱ期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38.9%及 74.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病理Ⅰ、Ⅱ期行淋巴结清扫术与非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3.1%及 82 .9%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 ,淋巴结清扫术本身不能改善早期患者的预后。Ⅰ期低危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甚低 ,不需施行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淋巴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图像纹理分析对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4
12
作者 颜智敏 冯智超 +2 位作者 曹鹏 容鹏飞 王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纹理分析对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进行过腹、盆腔CT增强扫描,CT显示有短径〉3 mm的直肠区域淋巴结的35例患者。CT扫描为常规平扫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纹理分析对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进行过腹、盆腔CT增强扫描,CT显示有短径〉3 mm的直肠区域淋巴结的35例患者。CT扫描为常规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根据病理结果在CT图像上选取淋巴结,分为转移性淋巴结(MLN)和非转移性淋巴结(NLN)组。测量计算淋巴结短径、短/长径比,记录纹理分析参数(偏度、峰度、方差、熵和逆差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偏态分布)对MLN组和NLN组淋巴结的短径、短/长径比及各项纹理特征参数值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ROC分析并计算ROC下面积,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判断直肠癌淋巴结性质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术前CT图像上共选取淋巴结68个,根据病理结果31个MLN、37个NLN。直肠癌MLN的短径大于N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短/长径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MLN的峰度、熵均高于NL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度、方差和逆差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径、峰度、熵鉴别直肠癌MLN和NLN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9、0.67、0.85。以淋巴结有无转移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筛选自变量,选入回归模型的变量仅为熵(优势比=8.48,95%可信区间为3.01-23.92,P〈0.01),提示熵是判断直肠癌淋巴结性质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直肠癌MLN与NLN,尤其是参数熵参考价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原文传递
食管癌环氧化酶-2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6
13
作者 吴清明 李胜保 +3 位作者 王强 王德华 李晓斌 刘重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OX-1,COX-2在24例食管癌中的表达。结果 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率为91.7%,主要为癌组织的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 目的探讨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OX-1,COX-2在24例食管癌中的表达。结果 COX-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率为91.7%,主要为癌组织的表达,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COX-2的高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有关(t= 5.05,P<0.05),而与年龄(t=0.44)、性别(t=0.51)、癌肿的大小(t=0.53)、浸润深度(t=0.11)、分化程度(t=0.82)及临床病理分期(t=0.71)均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中COX-2的高度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是防治食管癌的可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食管癌
下载PDF
N_0期食管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5
14
作者 王洲 刘相燕 +1 位作者 刘凡英 陈景寒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病理诊断区域淋巴结无转移癌 (pN0 期 )食管癌根治切除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对 4 3例pN0 期食管鳞癌患者 16 6枚根治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 (pN0 )区域淋巴结的黏蛋白 1(MUC1... 目的 探讨病理诊断区域淋巴结无转移癌 (pN0 期 )食管癌根治切除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对 4 3例pN0 期食管鳞癌患者 16 6枚根治手术后病理诊断阴性 (pN0 )区域淋巴结的黏蛋白 1(MUC1)基因mRNA进行检测 ,诊断淋巴结微转移。术后 1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 ,监测肿瘤的早期复发 ,比较 pN0 淋巴结MUC1基因mRNA表达与否的肿瘤患者复发率差别。 结果  18例患者 (42 % )的 2 6枚 (15 7% )淋巴结检测到MUC1基因mRNA的表达 ,诊断为淋巴结微转移 ,TNM分期由Ⅰ~ⅡA 期上调为ⅡB~Ⅲ期 ;12例患者肿瘤复发 ,其中淋巴结微转移者 9例 ,无转移者 3例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校正 χ2 =5 7,P <0 0 5 )。 结论 pN0 期患者手术后肿瘤的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期 食管癌 术后 复发 淋巴结微转移
原文传递
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7
15
作者 牛丽娟 王勇 +2 位作者 朱利 郝玉芝 周纯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1100-1101,共2页
为了术前超声扫描检查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拟定手术方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收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8例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详细扫描颈部各区域,按颈部分区精确记录淋巴结的部位及超声影... 为了术前超声扫描检查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拟定手术方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收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8例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详细扫描颈部各区域,按颈部分区精确记录淋巴结的部位及超声影像特点。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198例患者中有177例为淋巴结转移,3例为颈部淋巴结核,1例为恶性淋巴瘤,17例为淋巴结炎性病变。17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140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79%。其他21例患者有8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3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对临床拟定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术前常规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淋巴转移
下载PDF
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鳞癌 被引量:46
16
作者 方文涛 陈文虎 +2 位作者 陈勇 沈宇舟 蒋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合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87例接受食管次全切除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术前食管腔内超声和颈部超声检查结果,选择性进行胸腹二野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结果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目的研究胸段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合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87例接受食管次全切除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术前食管腔内超声和颈部超声检查结果,选择性进行胸腹二野或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结果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行三野清扫35例(40.2%,三野清扫组),其中原发肿瘤位于胸上段食管者的比例(16/24例,66.7%)显著高于中、下段肿瘤者(19/63例,30.2%)(P=0.002)。三野清扫术扫除淋巴结13.7组/例,显著多于二野清扫组(52例,59.8%)的10.5组/例(P<0.001)。术后病理检测三野清扫组转移淋巴结1.5组/例,也显著多于二野清扫组的0.8组/例(P<0.01)。颈淋巴结转移(pM1-LN)17例(占全组19.5%,占三野清扫组48.6%),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比例(15/48例,31.3%)显著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39例,5.1%)(P<0.01)。上、中、下纵隔及上腹部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3%、23.0%、5.7%和24.1%,颈淋巴结转移与上纵隔(P<0.01)及中纵隔(P<0.01)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但与下纵隔及上腹部淋巴结转移无关。三野清扫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高于二野清扫组(34.6%,P=0.020)。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喉返神经损伤者吻合口瘘发生率(7/13例,53.8%)显著高于无喉返神经损伤者(10/74例,13.5%,P=0.001)。术后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肿瘤位于胸上段食管、或上纵隔及中纵隔淋巴结已发生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在超声指导下进行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根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超声检查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1526例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分析(附1996~2004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随机抽样报告) 被引量:46
17
作者 刘巍 郝希山 +12 位作者 陈勇 李海欣 王士杰 王培忠 范倩 晋颖 关丽云 宋丽楠 平育敏 孟宪利 王瑞 刘俊锋 王小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01-60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及规律,探究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996年1月~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病例1526例,建立患者临床资料Access数据库。选取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及规律,探究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996年1月~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病例1526例,建立患者临床资料Access数据库。选取年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周围器官受侵和标本残端8个临床特征因素,对每一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包括胸腔和腹腔;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和胸腔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呈上下双向;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食管旁淋巴结、贲门旁淋巴结和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和转移度均显著高于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癌(P<0.0125)。贲门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程度显著高于胸段食管癌。贲门癌组贲门旁和胃左动脉淋巴结的转移率和转移度显著高于食管癌组(P<0.05);贲门癌胸腔食管旁淋巴结也易发生转移,转移程度与胸段食管癌相似。食管旁淋巴结的转移率和转移度在贲门癌和胸段食管癌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长度、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标本残端情况对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及胸腔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呈上下双向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胸腔、腹腔淋巴结转移,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腹腔,食管旁淋巴结也易出现转移。胸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应引起重视,胃左动脉淋巴结同样是清扫中最需要关注的,贲门癌食管旁淋巴结的清扫不容忽视。随着肿瘤长度、浸润深度的增加以及脉管瘤栓和残端癌细胞的出现,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129例30岁以下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王中华 徐兵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分析 30岁以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12 9例 30岁以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 ,观察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 3... 目的 分析 30岁以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12 9例 30岁以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 ,观察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 30岁以下乳腺癌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 2 .6 %。总的 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 1.5 %和 4 6 .7%。肿瘤≤ 3cm和 >3cm患者的 10年生存率分别为6 5 .5 %和 2 7.4 % (P <0 .0 1)。腋淋巴结转移阴性、1~ 3枚阳性和≥ 4枚阳性者 ,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 .5 %、4 0 .9%和 31.4 % (P <0 .0 1)。用三苯氧胺 (TAM)治疗组和未用TAM治疗组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7%和 4 5 .0 % (P <0 .0 1)。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占本组病例的 2 4 .8% ,其 10年生存率与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和是否用TAM治疗 ,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 3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 ,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和TAM治疗 ;相同分期的妊娠哺乳期乳腺癌与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 ,进行正规的综合治疗后 ,其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存率 预后 TAM 腋淋巴结转移 治疗 临床特点 结论 主要因素 目的
原文传递
E-钙黏附素及α-链接素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关系 被引量:30
19
作者 戴冬秋 陈峻青 +3 位作者 徐惠绵 王舒宝 赵凤凯 王梅先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 钙黏附素 (E CD)及链接素 α(α CA)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ABC法 )对 70例手术切除新鲜胃癌组织进行了E CD及α CA表达情况的检测 ,每例均行腹腔脱落癌细...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 钙黏附素 (E CD)及链接素 α(α CA)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ABC法 )对 70例手术切除新鲜胃癌组织进行了E CD及α CA表达情况的检测 ,每例均行腹腔脱落癌细胞和系统病理学检查。 结果 胃癌组织E CD及α C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38 6 %和 2 8 6 %。在侵袭型、未分化型、弥漫状生长、侵透浆膜(T3/T4)、淋巴结转移阳性及Ⅲ、Ⅳ期胃癌中 ,E CD及α CA表达显著减弱 (P <0 0 2 5~ 0 0 0 5 )。在淋巴结多数转移 (>5个 ) ,转移度 >5 0 %及转移至Ⅱ站以远的胃癌中 ,E CD及α CA表达亦明显减弱 ,且α CA比E CD降低更明显 (P <0 0 5~ 0 0 0 5 )。E CD(+ ) /α CA(- )及E CD(- ) /α CA(- )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均高于E CD(+ ) /α CA(+ )组 (P <0 0 5~ 0 0 0 5 ) ,但E CD(+ ) /α CA(- )组肝转移率高于E CD(+ ) /α CA(+ )及E CD(- ) /α CA(- )组 (P <0 0 0 5 )。 结论 E CD/α CA联合检测对评估胃癌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肝转移、TNM分期及腹腔癌细胞脱落状态有较大意义 ,其中α CA比E CD表达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E-钙黏附素 α-链接素 细胞黏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区域及特点的评价 被引量:43
20
作者 黄丽燕 何以敉 +3 位作者 薛恩生 陈志奎 侯莹 林礼务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及特点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声像图表现,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的超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并评价其超声表现特点.结果 29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证...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及特点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声像图表现,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的超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并评价其超声表现特点.结果 29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占57.6%(167/290),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占54.1%(157/290),明显高于颈侧区的20.7%(60/290);术前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占63.8%(185/290),其中对颈侧区的诊断阳性率为57.6%,显著高于中央区的31.7%(P<0.05);但颈侧区的超声诊断特异性仅为35.9%,明显低于中央区的72.8%(P<0.05).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点以类圆形及淋巴门消失多见,内部呈低回声或伴钙化、团状高回声、囊性改变,其中中央区多以L/T<2为主.结论 甲状腺癌最易转移至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超声对其诊断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因此提高超声对中央区淋巴结的诊断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