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潮巨 《华东昆虫学报》 2002年第2期74-78,共5页
思茅松毛虫是福建省高海拔地区危害马尾松的重要害虫之一 ,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 2代 ,以幼虫越冬。林间试验表明 ,选用复合生物杀虫剂 DCPV 5× 10 7PIB/ ml+苏云金杆菌 1.6× 10 7个孢子 / ml+白僵菌 1.2×10 5个孢子 / ml... 思茅松毛虫是福建省高海拔地区危害马尾松的重要害虫之一 ,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 2代 ,以幼虫越冬。林间试验表明 ,选用复合生物杀虫剂 DCPV 5× 10 7PIB/ ml+苏云金杆菌 1.6× 10 7个孢子 / ml+白僵菌 1.2×10 5个孢子 / ml对该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林间大面积预防性防治可施放白僵菌粉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毛虫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下载PDF
思茅松毛虫湖南种群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铁刚 李密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44-48,共5页
利用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WP、苏云金杆菌WP、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灭幼脲3号SC和氯虫苯甲酰胺SC五种制剂对思茅松毛虫4~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 利用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WP、苏云金杆菌WP、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灭幼脲3号SC和氯虫苯甲酰胺SC五种制剂对思茅松毛虫4~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在长沙年生2代,以幼虫在松树表皮树缝或枯枝落叶层越冬。第一代幼虫始于7月上旬至9月上旬,越冬代幼虫始于10月下旬至翌年的6月上旬。0.18%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表现出较好的前期防控效果和后期持续效果,综合防控效果可达90%左右,1 000倍剂与2 000倍剂无显著差异性;25%灭幼脲3号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防控能力,但防治10d后,防效仅为70%左右,且3个稀释浓度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松毛虫病毒防效不甚理想,主要原因与其病毒的来源存在较大关系。结果可为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监测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毛虫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湖南
下载PDF
不同波长诱虫灯对思茅松毛虫监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娟 张贵 +1 位作者 王双 徐海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0,70,共6页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 为探究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本研究使用10种不同光谱范围和峰值光波的诱虫灯,选择思茅松毛虫虫口密度较高的湖南省岳阳市进行野外诱集试验,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最佳诱集波长、种群动态及雌雄性比。研究结果显示:10盏诱虫灯中5#诱虫灯(光谱范围408.87~433.49 nm,峰值光波422.55 nm)效果最好,13#(光谱范围439.87~543.92 nm,峰值光波494.93 nm、498.57 nm)诱集效果最差;思茅松毛虫雄虫先于雌虫羽化,在雌虫羽化位点等待雌虫羽化后与之交尾;后期,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总体上,诱集的思茅松毛虫雌性较多,表明思茅松毛虫在林间雌虫占多数。本研究结果为利用频振式诱虫灯监测思茅松毛虫,同时为利用诱虫灯的最佳诱集波长及种群动态进行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预防 不同波长 诱虫灯 思茅松毛虫
下载PDF
思茅松毛虫幼虫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宏胜 张潮巨 +2 位作者 张思禄 王玲萍 陈顺立 《华东昆虫学报》 2003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 ,对思茅松毛虫幼虫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用刀切法对聚集度指标进行估计和检验 ,结果表明 ,思茅松毛虫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列出序贯抽...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 ,对思茅松毛虫幼虫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用刀切法对聚集度指标进行估计和检验 ,结果表明 ,思茅松毛虫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 ,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毛虫 幼虫 空间格局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松毛虫中壳聚糖(CDG)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荣 梁崇礼 +1 位作者 张荣平 刘光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1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评价从松毛中制备的壳聚糖 (ChitosanpreparedfromDendrolimusGermar,CDG)的安全性 ,进行了长期毒性试验、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 ,结果没有发现任何毒性反应 ,表明从松毛虫中制备的壳聚糖是安全的。
关键词 壳聚糖 松毛虫 毒性试验 AMES试验 小鼠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下载PDF
柿子叶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丽丽 刘绍雄 +3 位作者 施蕊 王金华 思斯 熊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3-125,共3页
以3龄和5龄的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柿子叶5种不同的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除柿子叶石油醚提取物对供试菌株没有抑制作用外,其余4种柿子叶提取物对供试菌株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以3龄和5龄的思茅松毛虫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柿子叶5种不同的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除柿子叶石油醚提取物对供试菌株没有抑制作用外,其余4种柿子叶提取物对供试菌株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降低其抑制作用也降低,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这四种柿子叶提取物对302号菌株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抑制效果。因此,柿子叶提取物有作为良好的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进行开发利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叶 提取物 思茅松毛虫 肠道细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思茅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Ⅰ.茧蛹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毅宁 周鉴云 +2 位作者 万钢 马俊 杨杰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经过设立8块标准地调查,笔者对思茅松毛虫茧蛹期种群空间分布特征及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了研究。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应用四种分布型指数以及 Taylor和 Iwao 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虫茧蛹期属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度具有密... 经过设立8块标准地调查,笔者对思茅松毛虫茧蛹期种群空间分布特征及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了研究。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应用四种分布型指数以及 Taylor和 Iwao 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虫茧蛹期属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度具有密度依赖性。此外,在垂直水平上,对主林层树冠和灌木层结茧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必进行分层抽样。抽样方法研究表明:除五点式取样效果较差而不宜采用外,平行线、对角线和“Z”字形取样均可采用,而其中“Z”字形取样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毛虫 空间分布型 应用
下载PDF
松树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思茅松毛虫危害关系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宏 《生物灾害科学》 2013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了掌握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Matsumura)]的发生危害及其与寄主植物松树之间的关系,了解松树受害后应激反应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营养指标以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在福建光泽华桥林... 为了掌握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Matsumura)]的发生危害及其与寄主植物松树之间的关系,了解松树受害后应激反应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营养指标以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在福建光泽华桥林场和南平市茂地乡两地分别设置4块样地,轻、中、重度受害及未受害各1块,在2008年4月中旬和8月中旬,采集思茅松毛虫幼虫不同危害程度的松针,测定松针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含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松树在思茅松毛虫危害胁迫下,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松针内黄酮、单宁、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多糖、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依据有关指标进行判别分析,能够准确地对松树被害程度进行分级。由此得出结论:松树营养物质以及次生代谢物质与松树危害程度有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其变化指标的重要性依次是:总酚、多糖、单宁、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判别分析对于多指标、多对象、多组别的分析,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综合性强,能体现多指标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毛虫 松树 营养物质 次生代谢物 判别分析
下载PDF
思茅松毛虫肠道真菌分离鉴定及水解酶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珊 熊忠平 +4 位作者 张俊 聂中良 陈晓溪 凌溪 熊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3-419,共7页
肠道微生物在昆虫的食物消化、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昆虫肠道真菌了解不多。本研究以重要林业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 Matsumura为材料,分离鉴定其幼虫中的肠道真菌。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培养的方法从思茅松毛... 肠道微生物在昆虫的食物消化、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昆虫肠道真菌了解不多。本研究以重要林业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 kikuchii Matsumura为材料,分离鉴定其幼虫中的肠道真菌。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培养的方法从思茅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样品中分离肠道真菌,运用ITS序列分析鉴定,并对其产酶活性初步研究。经同源序列比对分析,思茅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得到12株真菌,分别属于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 s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弯担菌属Curvibasidium sp.。产酶活性研究表明8株菌产纤维素酶,9株菌产淀粉酶,7株菌产脂肪酶,2株菌产蛋白酶。DKF-8产淀粉酶能力最高,酶活力是60.907 U/mL。DKF-10产纤维素酶能力最高,酶活力是14.276 U/g,菌株DKF-6产蛋白酶活力是5.561 U/mL,菌株DKF-8产蛋白酶酶活力是2.918 U/mL。思茅松毛虫4龄幼虫肠道真菌物种丰富度较低。本实验为未来深入研究思茅松毛虫肠道微生物功能提供了菌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毛虫 肠道真菌 分离 鉴定 产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