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 被引量:61
1
作者 邵江 史景云 +1 位作者 尤正千 李天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1-833,共3页
目的 分析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2月收治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的21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其中有基础疾患史者9例。结果 CT表现:(1)孤立病变11例,多发单叶病变5例,双侧病变5例。(2)结节团块... 目的 分析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2月收治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的21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其中有基础疾患史者9例。结果 CT表现:(1)孤立病变11例,多发单叶病变5例,双侧病变5例。(2)结节团块型16例,共32个病灶,直径最小1 cm,最大10 cm。空洞型1例;大叶实变型2例;弥漫混合病变2例。(3)21例中伴少量胸水1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 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各异,形态多样,影像诊断困难,及时行病原菌、病理学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CT 诊断 病原菌 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露霞 石凌波 +2 位作者 陈万山 肖增璜 成德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广州市3家医院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患者24例作为新生隐球菌组;选取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31例,怀疑隐球菌感... 目的研究乳胶凝集试验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广州市3家医院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患者24例作为新生隐球菌组;选取念珠菌感染患者50例,细菌感染患者31例,怀疑隐球菌感染患者62例,正常者30名作为非新生隐球菌组,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并与培养和直接镜检方法相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乳胶凝集试验、培养和直接镜检3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0.8%和83.3%,而特异度分别为99.4%、100.0%和100.0%。结论乳胶凝集试验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疑集试验 新生隐球菌 脑膜炎 肺炎
下载PDF
肺隐球菌病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梁丽玲 梁志欣 陈良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7-1440,共4页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吸入隐球菌孢子而引起的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易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研究显示,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而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容易...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吸入隐球菌孢子而引起的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易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研究显示,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而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容易导致误诊漏诊,本文就肺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诊断和治疗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 肺隐球菌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248株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四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龙丰 张永信 +2 位作者 李民 章强强 王家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 检测 2 48株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四种抗真菌药氯康唑、两性霉素B、5 氟胞嘧啶和酮康唑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临床菌株新型隐球菌 6 0株和念珠菌 188株 ,采用NCCLSM2 7 A微量稀释法测定新型隐球菌和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种抗真... 目的 检测 2 48株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对四种抗真菌药氯康唑、两性霉素B、5 氟胞嘧啶和酮康唑的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临床菌株新型隐球菌 6 0株和念珠菌 188株 ,采用NCCLSM2 7 A微量稀释法测定新型隐球菌和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四种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对 16 0株白念珠菌 ,氟康唑的MIC为 0 .0 6~≥ 6 4μg/ml,敏感 135株 ( 84.38% ) ,中度敏感 10株 ( 6 .2 5 % ) ,耐药 15株 ( 9.37% ) ;5 氟胞嘧啶的MIC为 0 .0 6~ 16 μg/ml ,敏感 15 6株 ( 97.5 % ) ,中度敏感 2株 ( 1.2 5 % ) ,耐药 2株 ( 1.2 5 % ) ;两性霉素B的MIC为 0 .0 6~ 4μg/ml全部敏感 ;酮康唑的MIC为 0 .0 3~ 32 μg/ml ,敏感 93.75 % ,中度敏感 6 .2 5 %。对 6 0株新型隐球菌 ,氟康唑的MIC 1~≥ 6 4μg/ml,敏感 35株 ( 5 8.4% ) ,中度敏感 2 0株 ( 33.3% ) ,耐药 5株( 8.3% ) ;5 氟胞嘧啶MIC 0 .2 5~ 8μg/ml,敏感 5 3株 ( 88.3% ) ,中度敏感 7株 ( 11.7% ) ;两性霉素B的MIC为 0 .0 6~ 0 .5 μg/ml全部敏感 ;酮康唑MIC 0 .0 3~ 4μg/ml全部敏感。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分别为 10 %和2 2 .2 %。结论 新型隐球菌和念珠菌对氯康唑的耐药率趋高 ,临床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念珠菌属 新型隐球菌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102例诊断与治疗经验 被引量:24
5
作者 常艳宇 胡学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87-692,共6页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经验。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10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神经损害症状,累及脑实质者可出...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经验。方法与结果回顾分析10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神经损害症状,累及脑实质者可出现癫发作、偏瘫、精神障碍、共济失调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误诊率较高,尤其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对疑似患者,反复多次脑脊液细菌涂片、乳胶凝集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诱导治疗后联合氟康唑维持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疗效,外科手术(如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合并脑积水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的有效方法。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和(或)脑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对于疑似患者,应反复多次行脑脊液细菌涂片,结合乳胶凝集试验和影像学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应采用联合、长期抗真菌治疗方案,必要时积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新型 脑膜炎 脑炎 抗真菌药
下载PDF
太子参须多糖粗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小英 曾晏萍 +2 位作者 刘汉儒 袁吕江 刘雪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4,共9页
研究了太子参须多糖粗提物对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了太子参须多糖对隐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免疫调理作用.结果表明,太子参须多糖粗提物能显著提高RAW264.7巨噬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促进巨噬细胞对中性红... 研究了太子参须多糖粗提物对RAW264.7巨噬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了太子参须多糖对隐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免疫调理作用.结果表明,太子参须多糖粗提物能显著提高RAW264.7巨噬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促进巨噬细胞对中性红和隐球菌的吞噬能力;太子参须多糖能恢复隐球菌感染小鼠的体质量,增加IL-10,IL-1β及TNF-α的分泌,降低IL-6的分泌,减少感染小鼠肺部和脑部的隐球菌数量,并增强了肺部TLR4受体、 CREB和p-CREB的表达.因此得出,太子参须多糖能通过提高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调节小鼠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须 多糖提取物 RAW264.7 隐球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肺隐球菌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栎江 吴庆 +2 位作者 徐春泉 周翠 孙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肺隐球菌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影像学检查示肺部阴影或结节患者3,130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追踪分析部分诊疗过程相对规范完整的患者的最终诊... 目的研究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肺隐球菌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影像学检查示肺部阴影或结节患者3,130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追踪分析部分诊疗过程相对规范完整的患者的最终诊断及治疗情况,将抗原检测和肺组织病理检查以及传统的镜检、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最终诊断肺隐球菌病53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阳性52例,敏感度达98.1%,相比肺组织病理检查以及传统的镜检、培养法均要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隐球菌病患者2922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试验均阴性,特异度为100%。结论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具有准确率高、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作为肺隐球菌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肺隐球菌病
下载PDF
大蜡螟作为试验昆虫资源的利用现状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奇志 田里 蒲恒浒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489,共5页
随着对资源昆虫的不断认识,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转到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的开发利用方面,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它的防治方面。近些年来,大蜡螟逐渐被作为试验昆虫用于一些生物的研究。文章主要介绍大蜡螟被用于昆虫病原线虫、... 随着对资源昆虫的不断认识,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转到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的开发利用方面,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它的防治方面。近些年来,大蜡螟逐渐被作为试验昆虫用于一些生物的研究。文章主要介绍大蜡螟被用于昆虫病原线虫、寄生蜂、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抗菌肽、抗菌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蜡螟 试验昆虫 昆虫病原线虫 寄生蜂 新型隐球菌 抗菌免疫机制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 被引量:14
9
作者 范欣 肖盟 +11 位作者 王贺 肖玉玲 康梅 胡志东 孙自镛 万喆 陈淑兰 廖康 褚云卓 胡铁石 倪语星 徐英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5-2218,共4页
目的检测我国引起隐球菌病的新型隐球菌对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建立其流行病学折点。方法选取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10家监测中心2009年8月-2012年7月临床分离的新型-戈特隐球菌复合体,统一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 目的检测我国引起隐球菌病的新型隐球菌对6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建立其流行病学折点。方法选取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耐药监测网(CHIF-NET)10家监测中心2009年8月-2012年7月临床分离的新型-戈特隐球菌复合体,统一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在各自监测中心检测菌株对临床常用的6种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我国临床分离的隐球菌属绝大部分为新型隐球菌格鲁比变种,181株新型-戈特隐球菌复合体中,仅有2株为戈特隐球菌;179株新型隐球菌,格鲁比变种占98.9%;新型隐球菌中有122株分离自脑脊液占68.2%,40株分离自血液占22.3%;新型隐球菌格鲁比变种的流行病学折点分别为氟康唑16mg/L、伏立康唑0.12 mg/L、泊沙康唑0.25 mg/L、伊曲康唑0.25 mg/L、氟胞嘧啶16 mg/L、两性霉素B1mg/L。结论该项研究建立的流行病学折点将有利于对获得性耐药菌株的检出、临床药敏报告的解读以及今后临床折点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抗真菌药物 敏感性 流行病学 折点
原文传递
新生隐球菌变种间ITS序列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敏 廖万清 +4 位作者 吴绍熙 姚志荣 陈江汉 徐红 陈裕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学分析来研究新生隐球菌上海变种的地位及变种间ITS序列的差异。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12株新生隐球菌不同变种标准株的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基因库... 目的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学分析来研究新生隐球菌上海变种的地位及变种间ITS序列的差异。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12株新生隐球菌不同变种标准株的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基因库等数据库中11株新生隐球菌标准株的ITS序列.用CLUSTALW1.83软件多重比对分析序列的差别,MEGA3.1软件处理数据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新生隐球菌变种之间ITS序列存在明显差异,存在6种亚型;gattii变种ITS序列存在4种亚型。中国发现的新生隐球菌上海变种S8012与gattii变种在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仍属于变种内差异。结论我国发现的上海变种S8012归入gattii变种的ITSC型,原gattii变种RV20186归入gatt/i变种的ITSF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新型 变种 序列分析 ITS
原文传递
PCR检测深部致病真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军 沈永年 +2 位作者 吕桂霞 陈伟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PCR在可疑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60份临床标本分别进行传统真菌培养以及真菌通用引物PCR和三重PCR检测。结果真菌培养阳性共19份,其中白念珠菌10份、烟曲霉2份、新生隐球菌2份、其他菌株5份(包括光滑念珠菌... 目的探讨PCR在可疑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60份临床标本分别进行传统真菌培养以及真菌通用引物PCR和三重PCR检测。结果真菌培养阳性共19份,其中白念珠菌10份、烟曲霉2份、新生隐球菌2份、其他菌株5份(包括光滑念珠菌2份、热带念珠菌2份、克柔念珠菌1份):真菌通用PCR检测共有21份阳性,经三重PCR检测共有15份阳性,分别为白念珠菌10份、烟曲霉3份、新生隐球菌2份。PCR方法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R检测可疑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快速简便,稳定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理想,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念珠菌属 曲霉菌 隐球菌 新型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非免疫缺陷者肺隐球菌病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叶枫 谢佳星 +5 位作者 李少强 曾庆思 陈国勤 顾莹莹 苏丹虹 钟南山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非免疫缺陷患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本所确诊的110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肺部隐球菌病以中青年(62例.56... 目的探讨非免疫缺陷患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本所确诊的110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肺部隐球菌病以中青年(62例.56.4%)男性(82例,72.7%)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67例,60.9%)、咳痰(43例。39.1%)、发热(21例.19.1%)、胸痛(21例,19.1%)、气促(21例,19.1%)、消瘦(11例,10.0%),亦可无症状(28例.25.5%)。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肿块影(26例,23.6%)、多发结节影(20例,18.204)、斑片实变影(33例,30.0%)、结节影与斑片影共存(31例,28.2%)。病变分布晕下肺多于中上肺(60.0%vs18.2%)、右肺多于左肺(39.1%vs32.7%)的特点.31例(28.2%)双肺均有病变。45例行血清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29例(64.4%),弱阳性2例(4.4%),阴性14例(31.1%)。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手术切除病灶或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疗效。结论肺隐球菌病多发生于无基础肺疾患的男性中青年.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改变多样性,易被漏诊、误诊。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手术切除及足疗程的抗真菌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 抗真菌药物
原文传递
新生隐球菌致头皮和颅骨损害1例报道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邓德权 桑红 +2 位作者 李杰 吴波 石群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隐球菌病是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播散性感染,最常累及肺及中枢神经系统,文中报道1例新生隐球菌致头皮和颅骨损害。方法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患者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对皮损处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和形态学鉴定,分... 目的隐球菌病是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播散性感染,最常累及肺及中枢神经系统,文中报道1例新生隐球菌致头皮和颅骨损害。方法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患者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对皮损处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和形态学鉴定,分离菌株进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测序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和致病性检查。结果患者头部CT示颅骨破坏,头皮肿胀。皮损病理示:肉芽肿性炎,并可见球形病原体,特殊染色示PAS(+)、PAM(+)、阿新兰染色阳性。分泌物墨染涂片显微镜下见圆形菌体,沙堡培养基25℃培养出乳白色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科玛嘉平皿划线培养菌落呈淡紫红色。根据真菌形态学特点和基因序列结果鉴定为新生隐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敏感。致病性研究显示对小鼠具有致病性且呈播散性。结论该病例为国内首报的由新生隐球菌所致的头皮和颅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病 颅骨
下载PDF
新生隐球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园 王静梅 剡根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2期63-67,共5页
隐球菌是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易发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新生隐球菌是隐球菌属的重要致病菌,属环境腐生菌,可从土壤和鸽粪中分离到,并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主要的传染源。医学方面,近年来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主... 隐球菌是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易发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新生隐球菌是隐球菌属的重要致病菌,属环境腐生菌,可从土壤和鸽粪中分离到,并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主要的传染源。医学方面,近年来由新生隐球菌引起的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主要引起人的脑膜炎和肺炎。动物医学方面,可引起马的呼吸道病、牛羊的乳腺炎。鸽是隐球菌的自然宿主,但并不引起发病。该文从隐球菌病的病原特征、分类、毒力因子、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对人和动物新生隐球菌病的传染和流行的基本环节、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防治
下载PDF
新生隐球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戴璐 丁烨 俞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708-2711,2715,共5页
新型隐球菌为担子菌酵母类真菌,是隐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毒力因子有多糖荚膜、黑色素、脲酶等。菌体通过呼吸道进行人体传播感染,最易侵犯中枢系统引起隐球菌脑膜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死亡率极高,也是AIDS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 新型隐球菌为担子菌酵母类真菌,是隐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毒力因子有多糖荚膜、黑色素、脲酶等。菌体通过呼吸道进行人体传播感染,最易侵犯中枢系统引起隐球菌脑膜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死亡率极高,也是AIDS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隐球菌病的药物仅限于两性霉素B、唑类和5-氟胞嘧啶。近年来新生隐球菌感染率不断增高,而长期使用抗真菌药引起新生隐球菌耐药从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因此迫切需要对其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其对临床探索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致病机制 毒力因子 抗真菌药物 耐药机制
原文传递
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志娇 肖农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824-2825,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结果院外误诊15例;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13例;治愈、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资料。结果院外误诊15例;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13例;治愈、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以发热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特点,反复进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宏 温海 +1 位作者 徐红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3-454,共2页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几何均...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几何均值比单独用药显著降低(P<0.01);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协同相加作用较为明显,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的平均值为0.8。提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致病酵母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氟胞嘧啶 体外联合用药 药敏试验 抗真菌药物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非感染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杜秀 覃骊兰 +1 位作者 曹云 路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与非感染状态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67例HIV阳性的CNM患者(HIV-CNM组)和22例HIV阴性CNM患者(非HIV-CNM组),应用Mini... 目的探讨HIV感染与非感染状态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67例HIV阳性的CNM患者(HIV-CNM组)和22例HIV阴性CNM患者(非HIV-CNM组),应用Minitab 16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起病形式均表现为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发热等颅内高压症状和体征,其中非HIV-CNM组患者的头晕、头痛的发生率更高。两组患者相比较,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以HIV-CNM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脑脊液中蛋白和糖含量的变化以非HIV-CNM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误诊率和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和非感染CNM患者多表现为慢性起病,头晕、头痛为其主要的起病形式,两组相比较,HIV-CNM组的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较明显、非HIV-CNM组蛋白和糖变化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新生隐球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的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吕永革 梁焕莲 +3 位作者 王建华 黄春元 杨茂洪 罗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胸部X线片及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背痛和低热;具有糖尿病...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胸部X线片及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背痛和低热;具有糖尿病史2例,肺结核病史4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13例,CT定位穿刺活检证实3例。X线胸片表现为双中下肺野内结节状、肿块状及片块状实变阴影;实变影内空洞6例。多层螺旋CT显示肺内病灶分布、形态与胸片类似;"晕征"8例,支气管充气征9例,多发空洞11例,纵隔淋巴结轻度增大5例;病灶大部位于双中下肺,合并上肺病灶4例。结论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通常不符。多层螺旋CT比X线胸片提供更多信息,确诊有赖于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细菌性 隐球菌 新型 放射摄影术 胸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冉玉平 熊琳 +9 位作者 罗琼 李薇 代亚林 李志瑜 杜晓萍 路永红 周光平 彭雪梅 袁长婷 廖万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和结果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 目的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和结果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临床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停抗结核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口服伊曲康唑。局部用两性霉素B。30d后结节消失,200d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d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隐球菌病 皮肤溃疡 骨髓炎 新型隐球菌 多发性皮肤结节 抗真菌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