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7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量:77
1
作者 李桂林 陈炯华 +3 位作者 张玉琦 刘晓伟 王瑛 程灶火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研究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在入组时和研究结...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研究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在入组时和研究结束时分别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自杀态度问卷(Questionnaire of Suicide Attitude,QSA)对存在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第2、4、8周,干预组患者HAMD总分和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第8周对自杀意念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及安乐死的态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我伤害行为 认知疗法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1
2
作者 李江婵 姚素华 +1 位作者 谢秀东 朱政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改善及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给予连续10周,2次/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对其病耻感及应对方式进行...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改善及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给予连续10周,2次/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对其病耻感及应对方式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病耻感自我评估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进行测评。结果认知行为治疗前后患者的病耻感及各因子、除合理化外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中的退避、求助、幻想以及解决问题因子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减轻或消除患者病耻感以及对于改变应对方式疗效明显。病耻感体验是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消除病耻感和改变应对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抑郁症 病耻感 应对方式 精神病学
下载PDF
正念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8
3
作者 孔凡贞 钮美娥 +2 位作者 赵惠英 顾云芬 汤臻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2-1505,共4页
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是一种包括静坐和冥想、身体扫描、3min呼吸空间及认知记录等练习技巧的8周团体治疗方式.以其治疗的有效性和练习的便捷性成为近年来最受重视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已经作为... 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是一种包括静坐和冥想、身体扫描、3min呼吸空间及认知记录等练习技巧的8周团体治疗方式.以其治疗的有效性和练习的便捷性成为近年来最受重视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已经作为指南被英国国家临床和护理优化研究所推荐用于抑郁症复发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抑郁症 综述
原文传递
失眠伴抑郁与单纯失眠患者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7
4
作者 吴恩来 张雨青 +3 位作者 王健 郭为 吴玉婷 唐常荣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分析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insomnia,CBT-i)对失眠伴抑郁患者以及单纯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7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根据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得分分为单纯失眠组(<14分,3... 目的分析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insomnia,CBT-i)对失眠伴抑郁患者以及单纯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7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的患者,根据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得分分为单纯失眠组(<14分,33例)和失眠伴抑郁组(≥14分,38例)。2组患者每天填写睡眠日记,并给予8周标准的CBT-i治疗,在治疗前(基线)、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治疗结束后4周(第3个月)、治疗结束后16周(第6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BDI、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2组患者睡眠质量、抑郁焦虑程度、个人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各时间点组内比较。结果与基线时比较,单纯失眠组和失眠伴抑郁组第8周、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PSQI、ISI、BDI、BAI、SF-36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失眠伴抑郁组较单纯失眠组在基线、第8周、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BAI(t=-6.340、-3.301、-3.511、-2.982)、SF-36(t=4.162、3.195、2.022、3.629)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组ISI评分在第6个月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4.6)分与(4.7±3.4)分,t=-2.044,P=0.048]。2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效率以及PSQI的评分在第8周、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与基线的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BAI、BDI评分在第8周与第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与基线的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T-i对失眠伴抑郁患者和单纯失眠患者均有效,且可以缓解失眠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认知疗法 抑郁
原文传递
正念疗法:东西方心理健康实践的相遇和融合 被引量:66
5
作者 石林 李睿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4期566-568,565,共4页
当前,正念疗法在欧美心理治疗界中已成为心理治疗界的主流。正念疗法是基于佛教的修行方式和理念,结合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所发展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在治疗中,它不涉及宗教的思想和仪式,只介绍成功的研究结果和具体的练习方法,... 当前,正念疗法在欧美心理治疗界中已成为心理治疗界的主流。正念疗法是基于佛教的修行方式和理念,结合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所发展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在治疗中,它不涉及宗教的思想和仪式,只介绍成功的研究结果和具体的练习方法,因此其适用范围较广。本文介绍了正念的定义、关于正念与健康的一些实证研究、正念疗法的理论解释,以及基于正念的两种最成熟的心理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疗法 认知治疗 抑郁症 心理干预
原文传递
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认知治疗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伟岸 潘国宗 钱家鸣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认知治疗的程序、实施策略及其对IBS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2 2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难治性IBS患者参与认知治疗 ,疗程2~ 3个月。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生活质量等变化以...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认知治疗的程序、实施策略及其对IBS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2 2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难治性IBS患者参与认知治疗 ,疗程2~ 3个月。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生活质量等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  2 2例完成第一随访单元的患者中 ,81 8%的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P <0 0 1) ;随访 12个月时 ,72 7% (8/ 11)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 ;第一随访单元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 ,患者症状性焦虑各项积分以及症状严重程度指数和频率指数均显著降低 (P =0 0 0 0 )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P <0 0 5 ) ;精神症状积分如抑郁和焦虑显著降低 (P <0 0 0 1) ,积极应对积分明显提高 (P =0 0 0 0 )。结论 遵循一定治疗程序和个体化原则的认知治疗 ,对治疗难治性IBS具有针对性 ,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认知治疗 IBS 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治疗或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娜 毛佩贤 李占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1-376,共6页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或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个体化药物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进行20周的药物联合CBT(试...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或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个体化药物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进行20周的药物联合CBT(试验组)或药物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照组),分别于基线、6周末、12周末和20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HAMA和社会功能量表(Social Function Rating Scale,SFRS)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疗效,并将2组按照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分为不同亚组进行HAMD17总分比较.结果 基线时2组HAMD17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6周末起2组HAMD17总分均明显低于基线水平,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较对照组HAMD17总分降低显著(t=2.48、3.89、4.72,P〈0.01或P〈0.05);20周末HAMD17除体重因子分之外,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他因子分及总分减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8,-3.76,-4.66,-2.53,-7.48,均P〈0.01),并且2组HAMA和SFRS总分及各因子分减分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26、-3.12、-4.90,均P〈0.01;t=-7.13、-3.47、-4.19,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83.7%(41/49)与68.1%(32/47)]及临床治愈率[32.7%(16/49)与12.8%(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6,P=0.007;χ2=8.53,P=0.004).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相比,CBT对70岁及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患者疗效不明显.结论 除外高龄、低文化水平的老年抑郁症患者,CBT较支持性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及提高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认知疗法 药物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认知矫正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谭淑平 邹义壮 +20 位作者 王健 杨甫德 张广慧 崔勇 崔介峰 陈楠 范宏振 韩标 张丽霞 宋崇升 李钦云 刘永昌 屈威 艾霞 李东 李晓玲 周东丰 王向群 权文香 李占江 郭俊花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0-145,共6页
目的 探讨认知矫正治疗(CRT)和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的疗效.方法 180例慢性期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CCRT组、CRT组和工娱治疗(WAT)组.CCRT组108例,治疗以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认知矫正治... 目的 探讨认知矫正治疗(CRT)和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的疗效.方法 180例慢性期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CCRT组、CRT组和工娱治疗(WAT)组.CCRT组108例,治疗以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系统为工具,每周4次,每次45 min,持续3个月;CRT组36例,以Ann Delahunty和Rodney Morice等制定的神经认知矫正手册(汉化)为治疗工具,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认知矫正治疗;WAT组36例,接受相同时间的工娱治疗.3组在治疗频度和治疗持续时间上完全一致.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评定,内容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 治疗结束后及随访第3个月时,CCRT组和CRT组在改善WCST完成分类数、连线测验、空间广度方面显著优于WAT组(P均<0.05);CCRT组在空间广度方面明显优于CRT组(P<0.05),CRT组在符号编码方面则优于CCRT组(P<0.05);3组的临床症状在治疗结束及随访阶段无明显变化.结论 CCRT和CRT均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在记忆、执行功能、精神运动速度方面;CCRT在空间记忆方面较CRT有优势,CRT在精神运动方面较CCRT有优势,CCRT和CRT在执行功能、记忆、精神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疗效能持续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疗法 计算机 认知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后恐动症 被引量:43
9
作者 蔡立柏 刘延锦 +3 位作者 赵辉 徐慧萍 高欢欢 董悦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658-3663,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的快速康复,而恐动症的存在使患者对运动锻炼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继而影响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国外研究证实,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恐动程度,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目的:探...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有助于膝关节的快速康复,而恐动症的存在使患者对运动锻炼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继而影响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国外研究证实,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恐动程度,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恐动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8例全膝关节置换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均接受骨科术后常规的干预及随访,试验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出院日及出院后1,3,6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恐动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于出院日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与结论:(1)试验组患者的恐动症坦帕评分在术后各个时间点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日及出院后1个月2组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持续增强的趋势;(2)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比较,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3)结果表明,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后恐动症患者的恐动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相关费用,加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恐动症 运动恐惧 认知行为 全膝关节置换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朱春燕 孙继军 +3 位作者 汤剑平 江长旺 张智雯 施剑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003-2008,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就诊于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就诊于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原剂量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治疗时间均持续8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中的数字广度及数字符号测验、自尊量表(SE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WCST总测验次数、正确分类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完成数、连线时间A、连线时间B、数字广度得分、数字符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小于对照组,正确分类数大于对照组,连线时间A、连线时间B短于对照组,数字广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完成数、数字符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ES、PSP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ES、PSP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矫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自尊水平以及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计算机辅助 认知疗法 认知功能 自尊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患者单胺递质、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亚林 赵靖平 +3 位作者 杨德森 卢晓红 张向晖 曹玉萍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患者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浆肾上腺素 (EPH)、去甲肾上腺素 (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S)和白细胞介素Ⅱ (IL 2 )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2 9例患者接受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 6个月 ...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患者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浆肾上腺素 (EPH)、去甲肾上腺素 (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S)和白细胞介素Ⅱ (IL 2 )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2 9例患者接受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 6个月 ,于治疗前后取血测定上述生化指标 ,选择2 9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EPH为 (5 91± 34 5 )ng/L、ACTH为 (2 4± 2 1)ng/L ,IL 2为 (2 2 3± 2 0 1)U/L ,均高于对照组 [(35 2± 10 9)ng/L、(12± 11)ng/L、(88± 86 )U/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S为 (79± 49)U/L ,低于对照组 (138± 74)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E为 (741± 390 )ng/L ,与对照组 (75 1± 2 11)ng/L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患者经 6个月治疗焦虑症状缓解后 ,ACTH [(14± 9)ng/L]和IL 2 [(133± 76 )U/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 ,CS[(148± 10 7)U/L]水平增高 (P <0 0 5 ) ,均接近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结论 广泛性焦虑患者存在生化指标EPH、ACTH、CS和IL 2的异常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生物胺神经递质类 氢化可的松 IL-2
原文传递
难治性抑郁症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静 许秀峰 +6 位作者 王刚 高成阁 赵靖平 唐牟尼 王丹 张波 孙学礼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对1128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接受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每种药物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中经上述1种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对1128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接受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每种药物的疗程均为6周;治疗中经上述1种药物治疗无效者随机换用上述另外两类药中的1种,继续治疗6周;仍无效且药物依从性好者构成难治性抑郁症则进入优化治疗方案(分别合用锂盐、甲状腺素、改良电休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及认知行为治疗等)。1128例中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非难治性抑郁症组)98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难治性抑郁症组)141例。于基线和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第6周末,非难治性抑郁症组总有效率为73.86%,难治性抑郁症组为5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治性抑郁症组分别合并使用锂盐(54.3%)、甲状腺素(57.9%)、改良电休克(57.1%)、第二代抗精神病药(62.5%)及认知行为治疗(63.6%)等优化方案的总体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优化方案治疗可提高超过50%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临床方案 抗抑郁药 抗精神病药 认知疗法 电惊厥疗法 优化治疗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杨伯泉 朱慧民 +2 位作者 王灵红 凌爱香 林祖近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将90例≥65岁伴焦虑、抑郁、吸烟、饮酒、血脂、血压、血糖、体重指数异常的冠心病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常规治疗+认知行为干预(CBT)(CBT组).治疗1个月后,CBT组的各心身指标除健康状... 将90例≥65岁伴焦虑、抑郁、吸烟、饮酒、血脂、血压、血糖、体重指数异常的冠心病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常规治疗+认知行为干预(CBT)(CBT组).治疗1个月后,CBT组的各心身指标除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6个月后SF-36评分(85±16)、症状自评量表评分(104±4)、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10±4)、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12±3)、吸烟(0.6±0.2)支/d、饮酒(10.1±2.3)g/d、血压[收缩压(123±11)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7±5)mm Hg]、空腹血糖[(4.2±2.6)mmol/L]、体重指数(22.5±0.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结合CBT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身健康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认知疗法
原文传递
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宏图 纪勇 +2 位作者 姚宏 闫华 程程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基础上的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55例老年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言语训练,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基础上的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55例老年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言语训练,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认知干预。所有患者接受8周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江苏常州产ZM2.1型语言障碍诊治仪和简化SF36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评分、全部言语项目评分和生活质量所有维度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提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MMSE的定向力、记忆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言语能力各子项目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简单指令、复杂指令、是否判断、命名、简单理解、复杂理解、听读字、计算、记忆、匹配、简单常识、复杂常识、定向力、比较等14个言语项目的评分依次为(76.6±14.1)分、(66.1±12.8)分、(72.5±12.1)分、(55.0±19.5)分、(67.5±21.4)分、(44.8±17.0)分、(65.4±16.7)分、(39.3±25.8)分、(36.4±18.7)分、(75.9±18.6)分、(68.3±18.2)分、(58.7±17.4)分、(70,7±19.6)分、(59.9±14.6)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67.4±19.3)分、(58.2±14.9)分、(63.0±14.1)分、(43.3±22.2)分、(55.6±20.6)分、(35.0±18.9)分、(53.7±19.3)分、(25.9±19.2)分、(26.3±17.8)分、(65.3±17.1)分、(58.0±19.5)分、(50.0±13.3)分、(60.5±17.2)分、(50.2±17.5)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失语 认知疗法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干预对行肺移植患者等待肺移植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曹晓东 黄云娟 +6 位作者 朱亭立 朱雪芬 丁晔 陈静瑜 陈蓉 任晓敏 许继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移植受者等待肺移植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6例准备行肺移植手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试验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移植受者等待肺移植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6例准备行肺移植手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试验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入院2周、4周,进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两组MUIS-A和SAS得分比较,入院2周和4周试验组MUIS-A和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3个时间点MUIS-A和SAS得分随着干预时间延长逐渐降低。SAS得分,对照组入院第4周较入院当天降低(P<0.01)。SDS得分,入院4周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入院4周与入院当天、入院2周比较得分均有所升高,试验组入院4周与入院当天、入院2周比较,SDS得分均降低(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减轻等待供肺时期受者的心理应激,稳定情绪,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认知疗法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黄平 杨盛洲 +2 位作者 李华 汤益民 张伟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409,共6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50例产后抑郁患者按受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13年和≥14年)和年龄(年龄18-29岁和30-39岁)进行分层,在每层内按门诊号顺序分配到重复经颅磁刺激...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50例产后抑郁患者按受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13年和≥14年)和年龄(年龄18-29岁和30-39岁)进行分层,在每层内按门诊号顺序分配到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安慰剂组(50例)、帕罗西汀+CBT+rTMS假刺激组(50例)、帕罗西汀组(50例),分别按照分组给予不同治疗,疗程4周。治疗基线、1、2、4周末分别对3组患者HAMD17评分、HAMD17减分率及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分别采用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Cruskal-Wallis H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时,3组患者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7,P=0.580)。(2)治疗第4周末,rTMS+CBT+安慰剂组和帕罗西汀+CBT+rTMS假刺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49/50)和100.00%(48/48),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的83.67%(41/49;Z=-5.428--4.500,均P=0.000);rTMS+CBT+安慰剂组和帕罗西汀+CBT+rTMS假刺激组治愈率分别为60.00%(30/50)和68.75%(33/48),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的20.41%(10/49;Z=-4.767--3.993,均P=0.000);(3)基线时,3组受教育年限和年龄不同分层患者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9-1.133,P=0.996-0.346);(4)治疗第4周末,rTMS+CBT+安慰剂组、帕罗西汀+CBT+rTMS假刺激组中文化程度较高患者HAMD17评分低于文化程度较低患者,帕罗西汀组中文化程度较高患者HAMD17评分高于文化程度较低患者(均P〈0.05或P〈0.01)。结论 rTMS联合CBT对产后抑郁有增效作用,CBT对文化程度较高的产后抑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产后 经颅磁刺激 认知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个体与互联网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17
作者 毛洪京 徐莲莲 +3 位作者 余正和 刘义 尹岩 唐向东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digital deliver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dCBT-I)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DSM-5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4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4例)和对...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digital deliver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dCBT-I)失眠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DSM-5失眠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4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试验组给予dCBT-I干预,对照组给予个体、面对面CBT-I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及各因子分、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于基线和第2、4、6、8周末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治疗8周末较基线PSQI、PHQ-9、GAD-7总分显著下降(F=3.08、1.62、8.49,均P〈0.05);(2)与基线相比,试验组第2、4、6、8周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因子分显著下降(F=25.08、34.59,均P〈0.05);第6、8周末总睡眠时间、催眠药使用频率、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显著下降(F=18.04、6.81、16.72,均P〈0.05);第8周末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因子分显著下降(F=4.86、3.71,均P〈0.05)。(3)对照组PSQI的主观睡眠质量因子分基线与8周末差值显著高于试验组[(1.3±1.1)分比(0.5±1.4)分; t=-4.18,P〈0.05];试验组催眠药物使用频率、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基线与8周末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05、2.69,均P〈0.05)。结论个体与dCBT-I对失眠症患者均有效,尤其在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方面起效早,后者在减少催眠药使用频率和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计算机通信网络 认知疗法
原文传递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肖国椿 肖李莉 +1 位作者 赖朝蓬 邵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7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术前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应激调查,并针对调查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评估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与60例未实施心理干预的病人对照研...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术前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应激调查,并针对调查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评估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与60例未实施心理干预的病人对照研究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调查显示择期手术病人术前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及精神病性等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明显升高,而人际关系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明显降低;心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抑郁、疑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经过心理干预的患者入手术室前后的生命体征更趋平稳。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术前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水平,可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来完成手术,表明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认知治疗与支持治疗)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扰 认知治疗 支持治疗 择期手术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健 段海鸿 +3 位作者 章小彩 陈秀红 卞清涛 谭淑平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0-445,共6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认知作业训练治疗2个月,对照组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工娱疗法治疗2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认知作业训练治疗2个月,对照组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工娱疗法治疗2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连线测验A和B、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神经认知功能测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PANSS量表总评分[(59.82±8.41)、(59.45±9.05)分]及阴性症状量表的评分[(16.67±3.20)、(17.08 ±3.2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PANSS总评分(70.23±7.62)、(68.32±10.14)分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21.46±3.26)、(20.82±4.21)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各项的减分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44.14 ±17.51)分]和B测验成绩[(96.47±34.4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51.76±21.18)和(114.31±35.76)分]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和B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8.21±3.96)、(10.24±3.52)分]较组内治疗前[(5.83±3.12)、(8.63±3.45)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研究组测验成绩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后,研究组WCST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87.82 ±23.21)、(23.20±11.5)、(23.14 ±42.00)、(4.80±0.76)]较组内治疗前[(78.20 ±21.40)、(28.87±10.21)、(21.54 ±26.50)、(4.26±0.08)]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WCST测验总测验、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疗法 治疗 计算机辅助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阳 唐巍 +3 位作者 宋小鸽 武松 张高迎 徐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0期1013-102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FANG DATA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查找有关应用针灸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索纳入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FANG DATA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查找有关应用针灸联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199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研究,共789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在以下方面均优于单纯认知康复训练或药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1.58,95%CI(1.10,2.26),P=0.01],MMSE评分[MD=2.64,95%CI(1.78,3.50),P<0.00001],P300潜伏期[MD=﹣18.46,95%CI(﹣30.51,﹣6.41),P=0.003],P300波幅[MD=1.23,95%CI(0.82,1.63),P<0.00001],日常生活能力ADL[SMD=0.52,95%CI(0.31,0.73),P<0.00001]。基于系统评价结果,采用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低级,推荐强度为弱推荐。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灸联合认知康复训练疗效优于单纯认知康复训练或药物。但由于原始文献质量均较低,尚需要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认知障碍 针灸疗法 认知疗法 康复训练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