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外蛋白酶和脂酶活性作为球孢白僵菌毒力指标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6
1
作者 冯明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1-467,共7页
通过测定17株不同来源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胞外蛋白酶活性(PU,μmol·ml^(-1)·min^(-1))和脂酶活性(LU,μmol·ml^(-1)·h^(-1))及其对血黑蝗(Melanoplussanguinipes)的毒力,分析用酶活性作为毒力指标的... 通过测定17株不同来源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胞外蛋白酶活性(PU,μmol·ml^(-1)·min^(-1))和脂酶活性(LU,μmol·ml^(-1)·h^(-1))及其对血黑蝗(Melanoplussanguinipes)的毒力,分析用酶活性作为毒力指标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菌株间毒力和酶活性差异较大,LT_(50)的变化范围为5.27~16.89d,PU和LU分别为0.47~3.37×10^(-2)和0.00~56.75.将PU与LU分别对接种后各日累计死亡率及LT_(50)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各菌株PU与其毒力相关显著,但LU却与毒力相关不显著.对接种后7d的死亡率,PU可表达其变异的67%,也是最大表达率.因此,PU可作为大量菌株初筛的参考性毒力指标,但应谨慎使用,不能以PU测定完全取代常规的毒力测定.脂酶活性不宜作为所试菌种的毒力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胞外蛋白酶 脂酶 毒力 血黑蝗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中菌落局变现象及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唐晓庆 樊美珍 李增智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8-196,共9页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野生型多孢株以及从其上分离的单孢株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继代培养,结果显示:无沦是多孢株还是单孢株,在传代中均发生显著的菌落局变,并产生形态各异的分离子,多表现为菌...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野生型多孢株以及从其上分离的单孢株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继代培养,结果显示:无沦是多孢株还是单孢株,在传代中均发生显著的菌落局变,并产生形态各异的分离子,多表现为菌苔瘠薄或气生菌丝徒长,肉眼可见产孢量减少;尤其是单孢株菌落局变产生的分离子往往伴随着棕黄色或红棕色色素的分泌。培养基、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对菌落局变产生具明显诱导作用。以SDAY培养基、偏低的温湿度和全光照条件下产生局变频率较低。大批量生产中以麦麸作原料较适宜。提出了菌落局变发生的几种可能的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真菌 球孢白僵菌 菌落局变 变异 环境
原文传递
两种杀虫真菌制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58
3
作者 濮小英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9-622,共4页
于 2 0 0 2年盛夏在浙江遂昌一高山茶园对茶小绿叶蝉 (Empoascaspp )进行了真菌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所用菌剂为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和玫烟色拟青霉 (Paecilomycesfumosoroseus)的纯孢子悬乳剂及其与 3%吡虫啉 10 %可湿剂... 于 2 0 0 2年盛夏在浙江遂昌一高山茶园对茶小绿叶蝉 (Empoascaspp )进行了真菌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所用菌剂为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和玫烟色拟青霉 (Paecilomycesfumosoroseus)的纯孢子悬乳剂及其与 3%吡虫啉 10 %可湿剂的混配剂 .各菌剂稀释 5 0 0倍喷雾 2次 ,间隔 12d .结果表明 ,两种真菌的混配剂明显优于纯菌剂 ,其中球孢白僵菌混配剂的最高防效达 83 4 % ,而玫烟色拟青霉的最高防效为 71 3% .根据 2 5d期间历次调查结果计算平均防效 ,球孢白僵菌混配剂达 6 6 8% ,玫烟色拟青霉混配剂为 6 2 1% ,含微量吡虫啉的矿物油为 5 0 3% ,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纯菌剂分别为 4 9 5 %和19 0 % .结合试验期间气候及田间种群结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球孢白僵菌 玫烟色拟青霉 孢子悬乳剂 吡虫啉
下载PDF
十种常用农药与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相容性 被引量:53
4
作者 许寿涛 应盛华 冯明光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10种常用农药相容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孢子浓度上升,所试农药对孢子的抑制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在1/10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百菌清和代森锰锌均能抑制或杀死孢子(萌发率<1%)。除阿维菌素外,所有杀虫剂均与...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10种常用农药相容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孢子浓度上升,所试农药对孢子的抑制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在1/10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百菌清和代森锰锌均能抑制或杀死孢子(萌发率<1%)。除阿维菌素外,所有杀虫剂均与白僵菌孢子相容,在常规使用浓度的10倍稀释液中孢子萌发率达90%以上。吡虫啉、蚜虱灵、灭多威和氟虫腈与孢子的相容性最好,其中吡虫啉和蚜虱灵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不明显随药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孢子萌发率也在95%以上,而阿维菌素与白僵菌的相容性极差。因此,应用白僵菌制剂防治害虫,选择生物学相容性好的农药以低剂量与白僵菌制剂混用,既可使菌剂增效,又可大幅度降低化学药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化学杀虫剂 生物杀虫剂 生物相容性 生物防治 化学杀菌剂
原文传递
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的历史、进展及现状 被引量:62
5
作者 李增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9-711,共13页
我国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只有约60年历史。经过1969年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的南方8省(区)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现场交流会以及2002年"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获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这两个里程碑... 我国利用虫生真菌防治害虫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只有约60年历史。经过1969年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的南方8省(区)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现场交流会以及2002年"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获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这两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我国不仅建立了世界生产规模最大而且技术先进的真菌杀虫剂产业以及形成以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玉米螟为代表的世界最大规模的成功的生物防治项目,而且在虫生真菌的分类学、病理生物学、遗传育种以及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全面地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分子致病机制、基因工程以及基因组学等方面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近60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近年来在细胞核及线粒体变异和菌种退化、分子致病机制、基因工程、比较基因组学、遗传多样性、利用真菌持续控制害虫的生态机制、真菌杀虫剂应用效果的精确评价以及真菌流行病的溯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真菌杀虫剂 生物防治 白僵菌
下载PDF
松墨天牛优良白僵菌菌株筛选 被引量:38
6
作者 张立钦 刘军 吴鸿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3-37,共5页
从浙江省松墨天牛、松毛虫等不同寄主上采集了 6个球孢白僵菌自然菌株 ,并从日本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收集 6个菌株 ,共计 1 2个菌株。经过对其营养生长、产孢量、孢子活力、孢子耐热能力、孢子抗紫外线能力和室内对松墨天牛幼虫毒力等指... 从浙江省松墨天牛、松毛虫等不同寄主上采集了 6个球孢白僵菌自然菌株 ,并从日本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收集 6个菌株 ,共计 1 2个菌株。经过对其营养生长、产孢量、孢子活力、孢子耐热能力、孢子抗紫外线能力和室内对松墨天牛幼虫毒力等指标的研究 ,结果发现采自象山松墨天牛幼虫的菌株Bxs和来自日本松墨天牛的菌株F 2 63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最强 ,并且上述各指标均表现优良。尤其是Bxs菌株 ,其产孢量和抗紫外线能力大大高于其他菌株 ,表明Bxs菌株是最优良菌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松墨天牛 菌株筛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松毛虫的侵染致病效应 被引量:51
7
作者 林华峰 樊美珍 +1 位作者 李增智 胡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和电镜扫描技术 ,对 33个温湿度组合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孢子在马尾松毛虫活体上的萌发、侵染进程和致病效果进行了观察与测定 ,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孢子萌发速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V =(T - 4.2 5) /2 7.2 .其中 ... 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和电镜扫描技术 ,对 33个温湿度组合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孢子在马尾松毛虫活体上的萌发、侵染进程和致病效果进行了观察与测定 ,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孢子萌发速率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V =(T - 4.2 5) /2 7.2 .其中 ,孢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 4.2 5℃ ,有效积温为 2 7.2日度 .湿度是孢子萌发和侵染致病的主要制约因子 ,且温度和湿度具有互补与综合作用 .温度达 1 0℃以上 ,相对湿度达 95% ,侵染致病效应更为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侵染效应
下载PDF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被引量:53
8
作者 刘洪剑 朴春根 +3 位作者 汪来发 申相澈 郑荣镇 束庆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8,共5页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肿腿蜂 松墨天牛 致病力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棉铃虫幼虫的致病力 被引量:48
9
作者 孙鲁娟 吴孔明 郭予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1-506,共6页
测试了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的致病力。实验设置了 10、 15、 2 0、 2 5、 30℃ 5个温度水平 ,用高浓度 (1× 10 8孢子 mL)、中浓度 (1× 10 7孢子 mL)、低浓度 (1× 10 ... 测试了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幼虫的致病力。实验设置了 10、 15、 2 0、 2 5、 30℃ 5个温度水平 ,用高浓度 (1× 10 8孢子 mL)、中浓度 (1× 10 7孢子 mL)、低浓度 (1× 10 6孢子 mL)的白僵菌孢子液分别感染 1~ 4龄的棉铃虫。结果表明 :三个浓度处理的棉铃虫在温度为 2 5℃时的致死中时 (LT50 )最短 ,死亡速度最快 ,死亡率最高 ;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 ,棉铃虫的LT50 延长 ,死亡速度减慢。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 ,感病棉铃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明显不同。相对湿度为 95 %左右时 ,棉铃虫死亡速度最快 ,死亡率最高 ;相对湿度低于 70 %时 ,棉铃虫死亡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棉铃虫 湿度 致病力 温度 幼虫
下载PDF
栎旋木柄天牛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49
10
作者 刘玉军 张龙娃 +3 位作者 何亚琼 王滨 丁德贵 李增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是近年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大面积暴发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其发生危害已经严重影响了风景区自然与生态景观。本研究选择分离自不同天牛成虫的8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依据菌落形态、... 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是近年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大面积暴发的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其发生危害已经严重影响了风景区自然与生态景观。本研究选择分离自不同天牛成虫的8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依据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萌发率、抗旱力和产胞外蛋白酶水平等生物学性状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生物学性状优良菌株Bb202、Bb646和Bb1898,并进一步对栎旋木柄天牛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基于此种筛选模式的菌株筛选方法筛选出了具有菌落生长速度快、萌发率高、产孢和抗旱能力强、胞外蛋白酶产酶水平高及毒力强的球孢白僵菌Bb202菌株。该菌株对栎旋木柄天牛的校正死亡率达92.8%,侵染率达93.3%,在浓度为1×107/mL时的半致死中时仅为5.86天,显示出对目标天牛的极强毒力,在栎旋木柄天牛的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旋木柄天牛 球孢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生物测定 菌株筛选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七种蚜虫的感染反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被引量:36
11
作者 冯明光 唐启义 +1 位作者 胡国成 黄世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1期22-33,共12页
通过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SGBB8601系列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液(10<sup>4</sup>~10<sup>8</sup>孢子/mL)对俄罗斯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麦... 通过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SGBB8601系列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液(10<sup>4</sup>~10<sup>8</sup>孢子/mL)对俄罗斯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禾谷缢管蚜(R padi)和忽布疣额蚜(Phorodon humuli)等七种蚜虫的体表接种试验,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该菌株作用于上述寄主的剂量、时间及其互作效应。所测菌株对所有蚜虫均具有毒力,接种后七日的LD<sub>50</sub>为1.25×10<sup>5</sup>~114.82×10<sup>5</sup>孢子/mL,毒力因蚜种而异,双尾蚜和忽布疣额蚜最为敏感,玉米蚜与禾谷缢管蚜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其余居间。这些结果表明所试菌株具有作为蚜虫微生物防治候选因子的潜势。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较传统的Probit或Logit分析方法有显著的优越性,将时间和剂量效应的分析统一到一个模型中,使时间与剂量效应的互作评价成为可能。笔者介绍了该模型的生物学基础和建模步骤,并讨论了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球孢白僵菌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毒力
下载PDF
两种杀虫真菌制剂与低用量吡虫啉对温室粉虱的协同防效评价 被引量:38
12
作者 陈斌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34-1938,共5页
在昆明市郊蔬菜基地 4间大棚 (5m× 10 0m·间 -1)栽培的生菜上 ,用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和玫烟色拟青霉 (Paecilomycesfumosoroseus)的纯孢子乳悬剂 (有效含孢量 10 10 ·ml-1)及其与 1%和 3% (w/v)的吡虫啉 10 ... 在昆明市郊蔬菜基地 4间大棚 (5m× 10 0m·间 -1)栽培的生菜上 ,用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和玫烟色拟青霉 (Paecilomycesfumosoroseus)的纯孢子乳悬剂 (有效含孢量 10 10 ·ml-1)及其与 1%和 3% (w/v)的吡虫啉 10 %WP的混配剂对温室粉虱 (Trialeurodesvaporariorum)进行了协同药效试验 ,吡虫啉添加量仅相当于推荐用量的 6 .4 %~ 9.5 %和 19.1%~ 2 8.6 % .试验含 6个菌剂处理、2个低用量吡虫啉处理和 1个清水对照 ,各有 3个小区 (7m× 5m·小区-1)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稀释 10 0 0倍的菌液 (含孢量 10 7·ml-1)和吡虫啉液于生菜移栽后第 11d首次喷雾 ,15d后喷第二次 ,首次用菌前调查初始粉虱密度 ,用菌后每隔 5d调查活虫数和死虫数 ,从 8月 2 0日起历时 30d .结果表明 ,连续 2次用菌有效地控制了粉虱对当季大棚生菜的危害 ,各菌剂处理的最终相对防效和虫口减退率均达到 95 %以上 ,极显著地高于低用量吡虫啉处理 .其中 ,玫烟色拟青霉制剂对粉虱的控制效果一般优于球孢白僵菌制剂 ,且与吡虫啉的添加量呈正相关 .但是 ,各菌剂处理间控虫效果的差异主要发生在首次用菌后第 5d和 10d ,此后差异逐渐缩小 ,至第二次用菌后第 10d各菌剂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本试验结果表明 ,两种真菌的孢子乳悬剂均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玫烟色拟青霉 温室粉虱 真菌杀虫剂 吡虫啉 微生物防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防治松褐天牛的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孙继美 丁珊 +1 位作者 肖华 蔡臣兴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8,47,共4页
经致病力测定,比较出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松褐天牛幼虫毒力的差异,并结合菌株的发芽率,优选出僵死率达96%的B1、B2菌株作为林间应用菌种。由皖东微生物制剂厂生产出高孢粉。采用纱布袋撒菌粉和侵入孔注射菌液两种方法秋季野... 经致病力测定,比较出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松褐天牛幼虫毒力的差异,并结合菌株的发芽率,优选出僵死率达96%的B1、B2菌株作为林间应用菌种。由皖东微生物制剂厂生产出高孢粉。采用纱布袋撒菌粉和侵入孔注射菌液两种方法秋季野外布菌,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期过后,劈样调查,结果显示:撒菌粉的僵死率为18.3%(B1)、13.4%(B2),占死亡百分比为41.3%(B1)、32.7%(B2);注射菌液的僵死率为10.5%(B1)、10.7%(B2),占死亡百分比为29.4%(B1)、25.4%(B2),都比对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松褐天牛 致病力 僵死率 松材线虫病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研究现状及提高其杀虫效果展望 被引量:39
14
作者 林海萍 韩正敏 +1 位作者 张昕 毛胜凤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但用于害虫大规模防治效果缓慢而不稳定,致使工业化、标准化及剂型加工等方面均存在困难。鉴于此,从球孢白僵菌对寄主侵染途径的10个阶段,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但用于害虫大规模防治效果缓慢而不稳定,致使工业化、标准化及剂型加工等方面均存在困难。鉴于此,从球孢白僵菌对寄主侵染途径的10个阶段,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在杀虫过程中的作用,TF-1毒素、TF-2毒素、白僵菌素、卵孢霉素和布氏白僵菌素等与杀虫有关的毒素等3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球孢白僵菌杀虫机理研究的现状,并总结出球孢白僵菌制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菌种容易退化和制剂储藏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酶、毒素、菌种、生产工艺与剂型的角度对如何提高球孢白僵菌杀虫效果的问题进行展望。主要措施有:筛选酶活力强的优良菌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出毒素基因,并进行转基因育种,进一步研究菌种毒力退化机制,对发酵反应器进行改进与条件控制,提高制剂的储藏稳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球孢白僵菌 杀虫效果 杀虫机理 制剂开发 剂型
下载PDF
白僵菌菌株退化与培养条件关系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38
15
作者 蔡国贵 林庆源 +2 位作者 徐耀昌 黄芙蓉 陈金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通过对 1 0个菌株在 5种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情况检测 ,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对菌种稳定性、产孢量和毒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 ,菌落局变的分离株多表现为菌落生长速率增加 ,产孢能力下降 ,对寄主害虫毒力降低趋势 .经过比较 ,以营养贫乏的 PDA培... 通过对 1 0个菌株在 5种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情况检测 ,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对菌种稳定性、产孢量和毒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 ,菌落局变的分离株多表现为菌落生长速率增加 ,产孢能力下降 ,对寄主害虫毒力降低趋势 .经过比较 ,以营养贫乏的 PDA培养基培养容易产生变异 ,以含虫尸、蛋白胨加 PDA培养基 (CPPDA)培养最为稳定 ,表明氮源是影响变异的主要因子 ,但菌株变异主要决定于本身的遗传物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菌株退化 培养条件 微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高壳聚糖酶突变株的筛选 被引量:28
16
作者 方祥年 杜昱光 +1 位作者 黄秀梨 洪泂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4,共5页
以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 1 31 6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和高能电子束分别诱变分生孢子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 ,经 3轮诱变 ,筛选到 5株高产突变株。其中一株最高产的定名为Beauveriabassiana 1 31 6 V1 ... 以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 1 31 6为出发菌株 ,通过紫外线和高能电子束分别诱变分生孢子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的方法 ,经 3轮诱变 ,筛选到 5株高产突变株。其中一株最高产的定名为Beauveriabassiana 1 31 6 V1 ,其壳聚糖酶活力是原始菌株的 1 6倍 ;而且经传代培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壳聚糖酶 诱变 突变株 筛选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高毒菌株筛选与制剂的研发 被引量:42
17
作者 罗成 应盛华 冯明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6,共9页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为了探索1条可持续、无污染的新型防治方法,我们通过标准喷塔法从12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筛选出1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高毒力的菌株———球孢白僵菌Bb2860菌株。在喷雾...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为了探索1条可持续、无污染的新型防治方法,我们通过标准喷塔法从12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筛选出1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高毒力的菌株———球孢白僵菌Bb2860菌株。在喷雾浓度为(2592±275)孢子.mm-2的高浓度下,菌株Bb2860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在第7d的校正死亡率达82.43%±6.03%。不同制剂的室内生测试验表明,孢子水悬液和2种油剂(分别为不含稳定剂和含有稳定剂)在中浓度319~529孢子.mm-2的喷雾浓度下,7d后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54.8%7、0.0%和76.7%;菌药协同作用为86.8%。另外,于2009年9月在安徽马鞍山进行自然条件下对花椰菜叶上斜纹夜蛾幼虫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处理9d后,纯菌剂的相对防效为77.64%;低剂量和常规用量5%氟啶脲(抑太保)的相对防效分别为49.02%和89.70%;菌药混用的相对防效为91.13%。本研究显示出利用球孢白僵菌制剂及其与低剂量抑太保混用防治斜纹夜蛾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油剂 稳定剂 斜纹夜蛾 抑太保 微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银泉 冯明光 +1 位作者 刘树生 张宝鑫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2000年第2期56-60,共5页
室内测定了 2 8、2 1、16和 11℃下球孢白僵菌对桃蚜成蚜的毒力。运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分析了各温度下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 ,2 8和 2 1℃下 ,桃蚜开始死亡的时间较早 ,而且很快达到较高死亡率。如在 10 7孢子 / ml浓度... 室内测定了 2 8、2 1、16和 11℃下球孢白僵菌对桃蚜成蚜的毒力。运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分析了各温度下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 ,2 8和 2 1℃下 ,桃蚜开始死亡的时间较早 ,而且很快达到较高死亡率。如在 10 7孢子 / ml浓度下 ,桃蚜接菌后 3~ 4天开始死亡 ,第 6天死亡率达 10 0 %。在 2 1℃下 ,白僵菌对桃蚜的致死力比 2 8℃下更强。用同样浓度处理 ,在 16和 11℃下 ,桃蚜分别在接菌后第 6天和第 11天开始死亡 ,第 10天和第 2 0天以后死亡率才达90 %以上。用 10 6孢子 / ml浓度的孢子液处理 ,在 2 8、2 1、16和 11℃下 ,白僵菌对桃蚜的 L T5 0 值分别为 5 .1、3.7、9.2和 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球孢白僵菌 毒力 温度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两种胞外几丁质酶的诱导和纯化 被引量:25
19
作者 彭仁旺 管考梅 黄秀梨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球孢白僵菌突变株CH-1316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前期后转入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氮源的液体诱导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0~25h,几丁质酶被诱导产生;在对数生长期胞外几丁质酶活力最高。发酵液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和凝... 球孢白僵菌突变株CH-1316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前期后转入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氮源的液体诱导培养基中继续培养20~25h,几丁质酶被诱导产生;在对数生长期胞外几丁质酶活力最高。发酵液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和凝胶过滤分离出二种几丁质酶组分,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上显示出两条均一的带,并且每条带都具有几丁质酶活力。几丁质酶1既是外切酶又是内切酶,而几丁质酶2只表现内切酶活力。分子排阻法测得这两种酶的分子量分别为52000和39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球孢白僵菌 胞外几丁质酶 提纯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银泉 冯明光 刘树生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球孢白僵菌(Beauweriabassiana)的6个菌株(bbsg8702、bbsg8701、bb-sg8801、bbdnu8803、bbdn8804和bbdn8806)对桃蚜(Myzuspersicae)的生物测... 球孢白僵菌(Beauweriabassiana)的6个菌株(bbsg8702、bbsg8701、bb-sg8801、bbdnu8803、bbdn8804和bbdn8806)对桃蚜(Myzuspersicae)的生物测定证明,所测朱对桃蚜具有毒力。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分析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趋势,菌株bbsg8702对桃蚜的毒力最强,其次是bbsg8801、bbdn8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球孢白僵菌 毒力 微生物防治 CLL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