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射线治疗头颈鳞癌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69
1
作者 张珊文 肖绍文 +8 位作者 刘长清 孙艳 苏星 李东明 徐刚 蔡勇 朱广迎 徐博 吕有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联合放射线治疗头颈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 ,对 4 2例头颈鳞癌进行了rAd p5 3制剂结合放疗 (基因治疗加放疗 ,GTRT)对比单纯放疗 (单纯放疗 ,RT)的...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联合放射线治疗头颈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 ,对 4 2例头颈鳞癌进行了rAd p5 3制剂结合放疗 (基因治疗加放疗 ,GTRT)对比单纯放疗 (单纯放疗 ,RT)的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患者被随机地分入结合治疗的GTRT组 (共 2 0例 )和作为对照的RT组 (共 2 2例 )。在GTRT组 ,每周 1次行瘤内注射rAd p5 3制剂 1× 10 1 2 病毒颗粒共 8次 ,同时结合放疗。两组都采用同样的常规放疗方案 ,每次 2Gy ,每周 5次 ,使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都达到 70Gy 35f 7~ 8w。观测病人的不良反应、血清抗腺病毒抗体水平和肿瘤变化。以CT对比分析GTRT组和RT组病人在 4 0Gy、70Gy及疗效确认时 (治疗后 2月 )肿瘤即刻反应率。结果 随机对比分析或自身对比分析结果都表明 ,rAd p5 3明显地提高了头颈鳞癌患者放疗的疗效 (P <0 0 5 )。随机对比结果表明 ,rAd p5 3对 4 0Gy放疗的增效倍数为 1 72 ,疗效确认时头颈鳞癌GTRT组CR率比RT组CR率提高 1 6 8倍。自身对比结果表明 ,rAd p5 3对 4 0Gy放疗的增效倍数为 1 6 9,疗效确认时头颈鳞癌GTRT瘤灶的CR率比自身RT瘤灶CR率提高 2 5 3倍。 2 0例头颈鳞癌患者接受多次rAd p5 3瘤内注射 ,除了出现一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放射线治疗 头颈部肿瘤 鳞癌 安全性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喉癌的Ⅰ期临床试验及追踪观察 被引量:60
2
作者 韩德民 黄志刚 +6 位作者 张伟 于振坤 王琪 倪鑫 陈晓红 潘锦华 王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029-2032,共4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对喉癌患者的毒理、药理作用。方法将 12例各期喉癌患者随机平分成 3个剂量组 (1× 10 1 0 VP、1× 10 1 1 VP、1× 10 1 2 VP) ;局部注射rAd p5 3,1次 隔日× 5次× ...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对喉癌患者的毒理、药理作用。方法将 12例各期喉癌患者随机平分成 3个剂量组 (1× 10 1 0 VP、1× 10 1 1 VP、1× 10 1 2 VP) ;局部注射rAd p5 3,1次 隔日× 5次× 2个疗程 ,经 3年以上的追踪 ,通过症状、体检 (含喉镜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观察其副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 在 1× 10 1 2 VP组 1例患者出现自限性发热 ,余 11例无异常。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常规和重要脏器等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rAd p5 3特异性抗体在治疗后 2~ 3周后转阳性 ;rAd p5 3治疗患者肿瘤组织p5 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2例患者治疗后SIL 2R水平异常和T细胞亚群失调指标好转 ;所有患者随访 3年以上示无瘤生存。结论 rAd p5 3局部治疗喉癌安全、有效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喉癌 临床试验 毒理学 药理作用 P53基因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热毒宁注射液对腺病毒-3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56
3
作者 冯旰珠 周锋 +1 位作者 黄茂 姚堃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3-577,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热毒宁注射液对腺病毒-3(ADV_3)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MTT比色法,观察在热毒宁干预下,转染腺病毒E1A基因人胚肾上皮细胞(293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及光密度值(D),计算各组细胞... 目的:研究中草药热毒宁注射液对腺病毒-3(ADV_3)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MTT比色法,观察在热毒宁干预下,转染腺病毒E1A基因人胚肾上皮细胞(293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CPE)及光密度值(D),计算各组细胞的病毒抑制率。比较不同药物剂量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热毒宁对ADV_3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半数中毒浓度TC_(50)为15.58 g·L^(-1)。预防、直接灭活及治疗给药方式下,CPE法测定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分别为1.452、1.321、1.193 g·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10.73、11.79、13.06;MTT法测定的EC_(50)分别为2.356、1.494、1.144g·L^(-1),TI分别为6.61、10.43和13.62。结论:热毒宁对ADV_3有直接灭活及抑制增殖作用,对其感染靶细胞有阻断作用,且呈明显量效关系。热毒宁对ADV_3的抑制作用,以预防给药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抗病毒药 中草药 致细胞病变 病毒 体外研究
下载PDF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4
作者 黄浩 陈瑜 +7 位作者 马丽娅 闫苗苗 邓钰 张文迪 袁义 熊鹏 方峰 刘铜林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危重症及其死亡高危因素,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2019年1至10月收治的75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危重症及其死亡高危因素,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2019年1至10月收治的75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按照病情分析分为重症组和危重症组,采用χ^(²)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比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危重症及其死亡的高危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5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中男52例、女23例,年龄为3月龄至8岁,重症组30例、危重症组45例。鼻咽拭子腺病毒抗原阳性率为21%(15/72),血清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3%(10/75),鼻咽拭子腺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5%(21/28)。血浆和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阳性率分别为92%(33/36)和96%(54/56),95%(63/66)确定为腺病毒7型。采用较大剂量利巴韦林和综合治疗措施(呼吸支持、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器官功能维护等),治愈率为77%(58/75),好转率8%(6/75),病死率为15%(11/75)。危重症组的利巴韦林治疗后发热>3 d比率明显高于重症组[51%(18/35)比8%(2/26),χ^(²)=12.949,P<0.05]。重症病例发生危重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4岁、入PICU前发热时间、入PICU后发热时间、氧合指数(P/F)<300 mmHg(1 mmHg=0.133 kPa)、铁蛋白>1000μg/L、乳酸脱氢酶(LDH)>1500 U/L、5个肺叶受累、并发胸腔积液和(或)气漏(均P<0.05)。其中,5个肺叶受累为独立高危因素(校正OR=49.641,95%CI 4.186~588.618,P=0.002)。危重症病例的死亡高危因素包括入PICU后发热时间、P/F<100 mmHg、铁蛋白>2000μg/L、白细胞介素(IL)-6>100 ng/L、LDH>1500 U/L、并发胸腔积液和(或)气漏(均P<0.05)。其中,IL-6>100 ng/L为独立高危因素(校正OR=16.094,95%CI 2.059~25.787,P=0.008)。结论腺病毒7型所致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病死率较高;鼻咽拭子腺病毒核酸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重症肺炎 儿童 利巴韦林
原文传递
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传导治疗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 被引量:28
5
作者 徐新保 何振平 +1 位作者 梁志清 冷希圣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传导后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导入四氯化碳/乙醇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肝脏,用RT-PCR及western方法观察Smad4的表达,并观察肝...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传导后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导入四氯化碳/乙醇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肝脏,用RT-PCR及western方法观察Smad4的表达,并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和胶原表达。 结果 纤维化肝脏中Smad4的表达较正常肝脏明显增强,Ⅰ型胶原增多。经转基因处理后大鼠纤维化肝脏中Smad4的表达明显弱于未治疗的纤维化肝脏,Ⅰ型胶原减少;且治疗组肝脏纤维间隔也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Smad4基因能有效阻断TGF—β信号传导系统,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腺病毒 SMAD4 反义基因 大鼠 信号传导蛋白
原文传递
近年北京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腺病毒的型别监测 被引量:34
6
作者 邓洁 钱渊 +8 位作者 赵林清 朱汝南 王芳 孙宇 廖斌 黄荣妍 袁艺 曲东 任晓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 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腺病毒(ADV)感染状况及ADV的型别.方法 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通过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收集的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7 941份标本进行ADV检测,对... 目的 了解近年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腺病毒(ADV)感染状况及ADV的型别.方法 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通过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收集的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7 941份标本进行ADV检测,对其中285份毒株或阳性标本提取DNA,通过3、7、11和21型4对分型引物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确定3、7、11和21型ADV,对少数扩增阴性的标本或毒株,再使用2对可扩增所有ADV的通用引物对其DNA进行扩增,将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的序列比较,确定其型别.结果 在17 941份呼吸道标本中,经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确定为ADV阳性的标本304份,总阳性率为1.69%.对其中285份毒株或阳性标本的PCR分型结果:272例用3、7、11、21型分型引物扩增确定了型别:3型ADV 174例,占61.1%(174/285),7型ADV 92例,占32.3%,11型ADV 6例,占2.1%;有13例经分型引物扩增为阴性,经过通用引物扩增后的PCR产物测序确定为2型ADV 9例,占3.2%(9/285);6型ADV2例,占0.7%,1型和5型ADV各1例,各占0.4%.结论 本组ADV阳性检出率为1.69%.近年来北京地区ADV感染以3、7型为主,其次为2型和11型,1、5和6型较为少见,尚未发现其他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五岁以下儿童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病原构成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洁 杨扬 +5 位作者 梁志超 高志勇 贾蕾 刘白薇 陈丽娟 王全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在北京地区6个区县6家医院肠道门诊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5岁以下首次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信息资料和粪便样本,并对轮...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在北京地区6个区县6家医院肠道门诊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5岁以下首次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信息资料和粪便样本,并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四种病原进行PCR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种病毒相关的急性胃肠炎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的Vesikari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052份样本中,非混合感染709例(34.6%):其中轮状病毒411例(20.0%),诺如病毒153例(7.5%),腺病毒86例(4.2%),星状病毒59例(2.9%);混合感染135例(6.6%)。轮状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Vesikari评分(8.0±3.1)高于诺如病毒(6.4±2.4, P<0.001)、腺病毒(6.2±2.1, P<0.001)及星状病毒(6.1±2.0, P<0.001)。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以星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后更易出现:≥5 d的腹泻( OR=3.33)、1 d内≥3次的呕吐( OR=8.79)、≥1 d的呕吐( OR=3.96)、Vesikari评分≥11的重症病例( OR=13.19);感染诺如病毒易出现1 d内≥3次的呕吐( OR=5.71);感染腺病毒易出现≥5 d的腹泻( OR=2.62);以轮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诺如病毒( OR=0.40)或腺病毒( OR=0.28)后较少出现≥38.4 ℃的发热症状。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病毒导致的急性胃肠炎特点不同,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临床症状较重,24月龄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腺病毒 星状病毒
原文传递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邓俊超 朱小石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5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evere adeno-virus pneumonia,SAP)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儿童SAP 92例作为丙种球蛋白组,另选择该院同期未...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evere adeno-virus pneumonia,SAP)临床特征及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儿童SAP 92例作为丙种球蛋白组,另选择该院同期未应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儿童SAP 8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儿童SAP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及病死情况。结果 180例儿童SAP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发热时间2~25(12.56±4.15)d,主要表现为咳嗽178例,憋喘150例,呼吸急促162例,肺部体征以湿啰音及哮鸣音为主128例,并发呼吸衰竭138例、胸腔积液89例,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肺部节段性实变94例、胸腔积液89例。丙种球蛋白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AP热度高,发热时间长,病情重且常有多系统并发症。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可提高儿童SAP治疗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腺病毒 儿童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小儿肺炎的病毒性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汪天林 陈志敏 +2 位作者 汤宏峰 唐兰芳 邹朝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66-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病毒性病原学特点.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连续3年对13 642例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 1、2、3型,流感病毒(IV)A型、B型和腺病毒(ADV)抗原进行检测.结果:病毒性肺炎占34.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病毒性病原学特点.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连续3年对13 642例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 1、2、3型,流感病毒(IV)A型、B型和腺病毒(ADV)抗原进行检测.结果:病毒性肺炎占34.3%,其中RSV占25.8%,PIV4.7%,IV A 2.4%,IV B 0.2%,ADV 1.3%.RSV在≤1岁组检出率 33.1%,>1~3岁组19.7%,>3岁组5.1%(趋势χ2=763.4,P<0.001).ADV肺炎,>1~3岁组与>3岁组分别为2.3%及2.5%,均高于≤1岁组的0.7%(P<0.01).>1~3岁组IV A检出率3.4%,高于≤1岁组(χ2=18.2,P<0.01).>1~3岁组PIV 1肺炎占1.2%,较其它年龄组高(P<0.05).PIV 3,≤1岁组检出率 4.7%,>1~3岁组3.2%,>3岁组1.4%(趋势χ2=52.4,P<0.01).RSV感染率11月开始明显增高,持续到次年的3~4月份,但每年仍有差别.肺炎中RSV月感染率最高62.8%,IV A达15.7%.结论:小儿肺炎的病毒性病原,感染率高低依次为RSV、PIV、IV和ADV.RSV、PIV 3,年龄越大检出率越低.≤1岁婴儿ADV感染较少.幼儿较婴儿易致IV A感染.RSV流行见于冬春季,但存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病毒性 腺病毒 儿童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胸苷激酶基因治疗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亚轩 蔡文清 +3 位作者 黎玮 张勇 白志杰 吴建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 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体外对人膀胱癌的选择性杀伤效应。 方法 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 目的 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体外对人膀胱癌的选择性杀伤效应。 方法 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感染膀胱癌细胞253J和人成纤维细胞MRC 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利用携带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 hTERT HSV/tk以及Ad CMV HSV/tk感染253J和MRC 5细胞,加入不同浓度GCV,MTT法观察受染细胞的存活率。 结果 重组腺病毒Ad hTERT EGFP能特异性转染253J细胞,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P<0. 01),MOI为1时转染率为8. 3%,MOI为1000时转染率达100. 0%;应用GCV处理后,Ad CMV HSV/tk对253J和MRC 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 hTERT HSV/tk只杀伤253J细胞(P<0. 001),随着MOI和GCV浓度增加, 253J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 01),MOI为1、GCV浓度为1μmol/L时存活率为95. 4%,MOI为100、GCV浓度为1000μmol/L时存活率仅为6. 1%,并有旁观者效应。 结论 重组腺病毒携带EGFP报告基因可准确、简便地确定转染效率,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膀胱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调控 腺病毒 胸苷激酶 基因治疗 膀胱癌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2012—2015年青海省445例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人腺病毒感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红 刘高山 +6 位作者 石燕 牛培华 姜双应 徐莉立 陆柔剑 赵生仓 谭文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0-652,共3页
人腺病毒是无包膜单股双链DNA病毒,共有A-G等7个亚属及52个血清型,其感染可以累及呼吸道、眼、胃肠道等多种组织器官,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眼结膜炎、腹泻等[1-2].研究显示,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型别主要是B亚属(3,7,11,21血清... 人腺病毒是无包膜单股双链DNA病毒,共有A-G等7个亚属及52个血清型,其感染可以累及呼吸道、眼、胃肠道等多种组织器官,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眼结膜炎、腹泻等[1-2].研究显示,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型别主要是B亚属(3,7,11,21血清型)、E亚属(4血清型)[3-4].美国、中国的病例报告显示,血清型7型腺病毒与致死性较高的重症呼吸道感染有关[5-6].目前青海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患者中有关人腺病毒的报道较少,且分型研究缺乏.为进一步了解青海腺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该地区发热呼吸道病例的鼻咽拭子进行检测及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腺病毒 分子分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腺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凡 赵林清 +6 位作者 钱渊 邓洁 朱汝南 孙宇 刘立颖 李玉运 钱渊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标本中腺病毒检测方法。方法根据腺病毒六邻体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使用实时浊度仪对所建立的LAMP方法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评估后,对3、7、14型腺病...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标本中腺病毒检测方法。方法根据腺病毒六邻体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使用实时浊度仪对所建立的LAMP方法进行特异性与灵敏度评估后,对3、7、14型腺病毒分离株共11株进行了检测,随后对经直接免疫荧光法(DFA)鉴定为腺病毒阳性的呼吸道标本36例、腺病毒阴性的呼吸道标本72例分别应用巢式多重PCR和LAMP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所建立的LAMP方法最低检出腺病毒DNA浓度为1.9×10^2拷贝/ml;方法特异性好,与其他病毒间无交叉反应;11株腺病毒分离株应用LAMP方法检测全部为阳性;36例已经过DFA鉴定为腺病毒阳性的标本中,应用LAMP法共检出腺病毒DNA阳性34例;72例DFA鉴定为腺病毒阴性的标本应用LAMP方法检测5例阳性。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与DFA的总符合率为93.5%;与巢式多重PCR的总符合率为98.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耗时短、灵敏度好、特异性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儿童呼吸道标本中腺病毒的宴聆窜懊谏榆测.具右糖好的章际席用前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原文传递
重组腺病毒临床级基因治疗制品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晓志 林鸿 +4 位作者 杨晓燕 王彩红 张明明 陈培拉 彭朝晖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目的 建立并完善我国重组腺病毒临床级基因治疗制品重组人 p5 3腺病毒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剂量 (TCID50 )方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滴度 ;采用HPLC进行病毒的纯度分析 ;采用A5 4 9细胞进行样品的复制型... 目的 建立并完善我国重组腺病毒临床级基因治疗制品重组人 p5 3腺病毒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剂量 (TCID50 )方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滴度 ;采用HPLC进行病毒的纯度分析 ;采用A5 4 9细胞进行样品的复制型病毒检测 ,其他质量控制方法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进行。结果 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Lot 2 0 0 10 70 1)成品的病毒颗粒数为 1 0 3×10 12 VP/ml,病毒滴度为 5 0 1× 10 10 IU/ml;比活性为 4 86 % ,纯度达到 98 6 2 % ,复制型腺病毒(RCA)水平小于 1RCA/ 3× 10 10 VP ,符合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的标准。结论 建立了重组腺病毒临床级基因治疗制品的全套质量标准 ,达到SFDA的质量要求 ,可有效地控制制品的质量 ,保证重组腺病毒制品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临床级基因治疗制品 质量控制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江载芳 +5 位作者 王辰 陆权 胡仪吉 董宗祈 倪鑫 黄欣(校对)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161-166,共6页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肺炎(以下简称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肺炎(以下简称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儿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岩 彭芸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分析总结儿童腺病毒肺炎的X线和CT的影像学特点.向心性分布的支气管血管周围多发融合实变合并肺过度通气为腺病毒肺炎的主要影像学特征;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早期即出现肺实变的影像表现是区别其他类型病毒性肺... 分析总结儿童腺病毒肺炎的X线和CT的影像学特点.向心性分布的支气管血管周围多发融合实变合并肺过度通气为腺病毒肺炎的主要影像学特征;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早期即出现肺实变的影像表现是区别其他类型病毒性肺炎重要鉴别点.正确认识儿童腺病毒肺炎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可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对病情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病毒 肺炎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肠道病毒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伏瑾 袁艺 +1 位作者 孙丽萍 崔小岱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在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中的关系及月份、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方法选择402例ARI患儿,取其鼻咽深部分泌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在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中的关系及月份、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方法选择402例ARI患儿,取其鼻咽深部分泌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V。对检测出EV阳性的患儿进行月份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的统计分析。结果402例标本中检出EV阳性共70例,阳性率为17.4%。下呼吸道感染EV阳性率为17,7%,上呼吸道感染EV阳性率为15.9%。EV在不同月份阳性率为0~36.1%,以2004年5月份阳性率最高(36.1%),2005年12月份阳性率较低(4,3%)。除12岁以上组患儿未检测到EV阳性外,在各年龄组患儿中的EV阳性率为14.8%~21.9%,4~6岁组阳性率最低,7个月至1岁组阳性率最高。EV感染的男性患儿占男性病例的16.2%,女性患儿占女性病例的19,7%。结论住院ARI患儿中,EV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位置;春末至秋季EV阳性率较高,冬季较低;12岁以下的ARI患儿中各年龄段EV感染普遍存在;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属 腺病毒 儿童 住院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 被引量:12
17
作者 骆成玉 赵丹宁 +4 位作者 曾胜 杨晓明 刘元林 梁龙 祝学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对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防作用。 方法 构建内皮抑素的重组体腺病毒 ,观察转导表达后的生物学活性。建立人结肠癌术后肝转移裸小鼠动物模型 ,分析基因转导后动物外周血和肝静脉血内皮抑素水平、肝脏转...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对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预防作用。 方法 构建内皮抑素的重组体腺病毒 ,观察转导表达后的生物学活性。建立人结肠癌术后肝转移裸小鼠动物模型 ,分析基因转导后动物外周血和肝静脉血内皮抑素水平、肝脏转移瘤形成以及转移瘤微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感染上清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 ,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重组腺病毒单次注射后第 2、5、10、14天 ,小鼠外周血中内皮抑素水平显著增高 ,分别为 376ng/ml、2 0 19ng/ml、1387ng/ml和 92 4ng/ml,肝静脉血中内皮抑素升高更明显 ,在第 2、5、10、14天分别为 2 0 1ng/ml、316 0ng/ml、2 4 80ng/ml和174 5ng/ml。治疗组动物肝转移发生率下降、平均肝转移瘤数和转移瘤内微血管生成减少。 结论重组体腺病毒的单次静脉注射 ,实现了内皮抑素基因在体内 ,特别是肝组织内的高效、稳定表达。于肝转移形成的萌芽时期 ,阻止肝脏微小转移瘤的血管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介导 内皮抑素 预防 大肠癌 术后 肝转移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PDCD5基因转移促进依托泊甙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10
18
作者 阮国瑞 陈珊珊 +7 位作者 常艳 李金兰 秦亚溱 李玲娣 郝乐 付家瑜 刘艳荣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36-940,共5页
本研究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5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重组腺病毒转染K562细胞后对化疗药物依托泊甙的增敏作用。利用AdMaxTM腺病毒载体包装系统,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Ad-PDCD5重组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Ad-null及Ad-eGFP;用不... 本研究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5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重组腺病毒转染K562细胞后对化疗药物依托泊甙的增敏作用。利用AdMaxTM腺病毒载体包装系统,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Ad-PDCD5重组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Ad-null及Ad-eGFP;用不同感染复数将Ad-eGFP、Ad-null或Ad-PDCD5转染人白血病细胞系,实时定量PCR检测PDCD5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利用MTT法及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依托泊甙对转染后K56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Ad-eGFP腺病毒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Jurkat及CEM的转染效率可达60%-86%。Ad-PDCD5重组腺病毒能梯度增加K562细胞PDCD5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腺病毒介导的PDCD5基因转移促进依托泊甙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结论:PDCD5重组腺病毒可能成为化疗药物的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PDCD5 依托泊甙 K562细胞系 细胞凋亡 基因转移
下载PDF
放射诱导经Egr-1启动子调控的腺病毒介导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道严 戴冰冰 陈诗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999-1003,共5页
目的 构建由Egr 1基因启动子驱动CDglyTK基因表达的腺病毒载体 ,通过放射诱导调控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 ,用于肝癌的基因 放射治疗。方法 利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 ,制备腺病毒载体AdEgr CD/TK。MM45T .Li肝癌细胞感染AdEgr CD... 目的 构建由Egr 1基因启动子驱动CDglyTK基因表达的腺病毒载体 ,通过放射诱导调控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 ,用于肝癌的基因 放射治疗。方法 利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 ,制备腺病毒载体AdEgr CD/TK。MM45T .Li肝癌细胞感染AdEgr CD/TK后 ,体外观察γ射线照射诱导CDglyTK基因表达及在前药 5 FC、GCV存在的条件下细胞相对存活率的变化。利用荷瘤小鼠肝癌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的抑瘤效应。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 ,γ射线照射可明显诱导CDglyTK基因在MM45T .Li肿瘤细胞内的表达 ,并呈剂量依赖性 ;显著增强细胞对前药 5 FC、GCV的敏感性 (P <0 0 1) ;当 5 FC和GCV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提示 ,与单纯肿瘤局部照射 (TLI)、瘤内注射AdEgr CD/TK +腹腔注射 5 FC +GCV等处理组相比 ,瘤内注射AdEgr CD/TK +腹腔注射 5 FC +GCV合并TLI组的抗瘤效果最好 (P <0 .0 1) ,并可使 30 %的肿瘤完全消退 ,且未见全身毒性反应的增加。结论 利用放射调控CDglyTK基因的肿瘤靶向表达 ,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基因疗法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异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诱发抗肿瘤免疫伴发自身免疫性损伤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谭晓华 万永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Ad)介导异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诱发抗肿瘤免疫与自身免疫性损伤的关系。方法用Ad编码的人或小鼠TRP2(AdhTRP2或AdmTRP2)皮内免疫C57BL/6小鼠,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1703)、AdhTRP2和AdmTRP2... 目的探讨腺病毒载体(Ad)介导异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诱发抗肿瘤免疫与自身免疫性损伤的关系。方法用Ad编码的人或小鼠TRP2(AdhTRP2或AdmTRP2)皮内免疫C57BL/6小鼠,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1703)、AdhTRP2和AdmTRP2免疫组。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试验和细胞内干扰素γ(IFNγ)染色(ICS)分析CTL杀伤活性和IFN-γ的产生(每组3只小鼠);皮下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每组10只小鼠),观察荷瘤小鼠成活情况。结果AdhTRP2诱发小鼠CTL杀伤活性与免疫时间相关,免疫后1周活性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AdhTRP2诱导的CTL杀伤活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AdhTRP2免疫小鼠1周其6hCTL杀伤率为94%±5%,脾脏产生IFNγ的CD8+T细胞占总CD8+T细胞的0.87%±0.12%,而相应地AdmTRP2分别为22%±8%和0.15%±0.05%。接种1×106B16.F10细胞,AdhTRP2免疫的小鼠观察3个月100%无瘤生长,但在病毒注射部位有白癜风形成;而接种1×105B16.F10细胞的AdmTRP2免疫小鼠3个月只有20%的成活率,并不伴局部白癜风形成。结论用Ad介导异种TRP2能有效地打破对自身TRP2的免疫耐受,诱发强烈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伴发自身免疫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 诱发 抗肿瘤免疫 自身免疫性损伤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