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冷却塔风荷载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若斐 沈国辉 孙炳楠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1期177-183,共7页
针对单体和双塔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荷载进行CFD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冷却塔表面的压力系数。单个冷却塔CFD模拟的结果与规范数据比较接近,说明CFD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也发现一些偏差,并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因雷诺数不同而导致的... 针对单体和双塔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荷载进行CFD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冷却塔表面的压力系数。单个冷却塔CFD模拟的结果与规范数据比较接近,说明CFD方法的准确性,同时也发现一些偏差,并对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因雷诺数不同而导致的单塔缩尺效应,发现实尺和缩尺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最大正压和平台区有差别。分析双塔之间的干扰作用,针对不同风向角可分为尾流直接作用、尾流和临近干扰共同作用、临近干扰作用三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风荷载 数值模拟 缩尺效应 干扰效应
下载PDF
含光伏和蓄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调峰调蓄优化调度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永标 于建成 +1 位作者 李奕杰 戚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2,29,共8页
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的能源优化调度,可以有效提高终端用户的能源利用效率,缓解区域电网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电网的削峰填谷。建立了含光伏和蓄能的CCHP系统调峰调蓄优化调度数学模型,以... 冷热电联供(CCHP)系统的能源优化调度,可以有效提高终端用户的能源利用效率,缓解区域电网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电网的削峰填谷。建立了含光伏和蓄能的CCHP系统调峰调蓄优化调度数学模型,以最小化经济成本和电网供电方差为目标,引入权重系数,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针对光伏机组出力和负荷预测误差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采用概率约束的形式表征其能量平衡方程。以天津中新生态城能源站CCHP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蓄能 光伏 削峰填谷 概率约束
下载PDF
办公楼地板送风系统应用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3
作者 孔琼香 俞炳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1,共6页
就地板送风的系统特点、室内气流分布、热舒适与室内空气品质、送风静压层的性能、室内冷负荷和风机能耗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 办公楼 地板送风系统 室内气流 空气品质 热舒适 送风静压层 冷负荷 风机能耗
下载PDF
北京市住宅空调负荷和能耗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兆坚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11,共7页
采用调查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城镇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与连续空调大不相同,现有的逐时空调冷负荷设计算法的误差较大;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对减少空调... 采用调查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城镇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住宅间歇空调的冷负荷和能耗特性与连续空调大不相同,现有的逐时空调冷负荷设计算法的误差较大;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对减少空调负荷和能耗的效果不明显,并可能起到相反作用;提高空调室温可以使空调能耗显著减少,空调室温提高1℃,一个空调季空调耗电量(按建筑面积计算)约减少1.4 kWh/m2;按照目前北京市的电价和空调器价格,节能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寿命周期的综合费用要比普通空调器多1 000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间歇空调 冷负荷 能耗 模拟 北京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ARIMA模型的冷热电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33
5
作者 梁荣 王洪涛 +3 位作者 吴奎华 孙伟 付春梅 张晓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终端供能系统的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针对冷热电负荷预测方法中存在的变量多、时间开销大等问题,以5种典型建筑的冷热电负荷历史数据为基础,将Elman神经网络、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终端供能系统的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针对冷热电负荷预测方法中存在的变量多、时间开销大等问题,以5种典型建筑的冷热电负荷历史数据为基础,将Elman神经网络、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模型和小波神经网络用于冷热电短期负荷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在冬夏典型日的冷热电负荷预测中,小波神经网络的最大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1%,计算速度适中,是较为合适的冷热电负荷预测方法;ARIMA模型的最大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1%,计算速度慢,但调试和确定参数的难度不大;Elman神经网络的最大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7.4%,但计算速度最快,网络参数少且调节简捷,适用于对预测精度的要求不太高,但需快速响应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负荷预测 ELMAN神经网络 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 小波神经网络
下载PDF
考虑气候条件及建筑类型等因素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及评估 被引量:32
6
作者 蒋润花 曾蓉 +3 位作者 李洪强 张国强 杨敏林 徐勇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06-3213,共8页
基于能源、环境、经济评价标准,结合层次分析法,在以电定热运行策略下,以原动机额定容量及蓄热设备额定容量为优化变量,考虑气候条件、建筑类型等影响因素,对中国5个气候区(温和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 基于能源、环境、经济评价标准,结合层次分析法,在以电定热运行策略下,以原动机额定容量及蓄热设备额定容量为优化变量,考虑气候条件、建筑类型等影响因素,对中国5个气候区(温和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的5个代表城市(昆明、广州、长沙、北京、哈尔滨)的3类公共建筑(宾馆、办公、学校教学楼)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进行优化及评估。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建筑类型对楼宇级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均有显著影响,在以电定热运行模式下,楼宇级冷热电三联产的系统性能在热需求大的气候区较优于冷需求大的气候区:哈尔滨>北京>昆明>长沙>广州;系统性能在同一气候区的不同建筑类型排序为:宾馆>学校教学楼>办公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 层次分析法 多目标 建筑负荷 气候条件
下载PDF
三联供系统中逐时冷热电负荷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29
7
作者 杨木和 阮应君 +1 位作者 李志英 曾刚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9年第4期85-88,95,共5页
在进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时,冷热负荷与电负荷的逐时对应关系直接影响到三联供系统的配置与运行,逐时负荷的准确计算是三联供系统优化配置与运行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对建筑冷热电负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日本三联供设计手册中的... 在进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设计时,冷热负荷与电负荷的逐时对应关系直接影响到三联供系统的配置与运行,逐时负荷的准确计算是三联供系统优化配置与运行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对建筑冷热电负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日本三联供设计手册中的相关数据,利用"逐时能源负荷分摊比例"的方法,以宾馆建筑为例,模拟计算了该宾馆的全年逐时冷热电负荷,为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系统配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冷负荷 热负荷 电负荷 负荷分摊比例
下载PDF
双塔情况下冷却塔风荷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8
作者 沈国辉 刘若斐 孙炳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7-1022,共6页
为研究双冷却塔的干扰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塔间距和风向角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荷载分布规律.计算单座冷却塔的风荷载并与规范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验证了CFD方法用于模拟冷却塔风荷载的可靠性.算例分析表明,... 为研究双冷却塔的干扰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塔间距和风向角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荷载分布规律.计算单座冷却塔的风荷载并与规范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验证了CFD方法用于模拟冷却塔风荷载的可靠性.算例分析表明,在固定双塔间距条件下,后塔阻力系数随风向角增大呈递增趋势,并当双塔平行排列时达到最大;当双塔前后排列时,后塔阻力系数随塔间距增大而逐渐增大,并趋向单塔结果;当双塔平行排列时,应尽量避免塔间距为1.1~1.4倍冷却塔底面直径,此时干扰效应极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风荷载 数值模拟 干扰效应 阻力系数
下载PDF
夏季日最大降温负荷的估算和预测方法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思捷 张海鹏 +4 位作者 林舜江 刘明波 李嘉龙 王一 孙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81,共7页
随着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大量使用,降温负荷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以广州市的历史负荷和气温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广州市夏季降温负荷与气温之间相关性。首先,考虑到夏季基准负荷逐日的增长量,提出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 随着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大量使用,降温负荷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以广州市的历史负荷和气温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广州市夏季降温负荷与气温之间相关性。首先,考虑到夏季基准负荷逐日的增长量,提出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出电网夏季的日基准负荷曲线,进而准确剥离出夏季的日降温负荷曲线,并分析了日降温负荷曲线的"W"型变化特征。其次,基于日最大降温负荷与日最高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日最大降温负荷与日最高温度之间关系的分段回归模型,并对日最大降温负荷进行预测。最后考虑温度累积效应的影响,对分段回归模型进行了修正,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从而为准确预测电网夏季日高峰负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负荷 GM(1 1)模型 相关性分析 分段回归模型 温度累积效应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建筑物空调负荷 被引量:20
10
作者 石磊 赵蕾 +1 位作者 王军 刘咸定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4,113,共3页
用VB编制了人工神经网络的通用BP算法程序。根据西安参考年气象参数 ,采用动态模拟程序计算了某办公楼 4月至 9月逐时冷负荷 ,结果显示利用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与计算值吻合。
关键词 人工种经网络 冷负荷 负荷预测 建筑物 空调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建筑冷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伟捷 吴金顺 +1 位作者 魏一然 魏艳萍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80,共4页
利用DeST软件对模型建筑的逐时冷负荷进行了模拟,列出了影响冷负荷的7个因素:窗墙比、玻璃类型、墙体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人员密度、灯光设备负荷、外遮阳,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各因素对冷负荷的影响,找到了冷负荷最小时7个因素的最... 利用DeST软件对模型建筑的逐时冷负荷进行了模拟,列出了影响冷负荷的7个因素:窗墙比、玻璃类型、墙体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人员密度、灯光设备负荷、外遮阳,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各因素对冷负荷的影响,找到了冷负荷最小时7个因素的最佳搭配,并计算了每个因素对冷负荷影响的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负荷 正交实验法 最佳方案 显著性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power-supply planning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considering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load balance 被引量:24
12
作者 Xinwei SHEN Yingduo HAN +3 位作者 Shouzhen ZHU Jinghong ZHENG Qingsheng LI Jing NONG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2015年第4期485-493,共9页
An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power-supply planning model considering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load balanc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A regional energy service company is assumed to be in charge of the investment and... An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power-supply planning model considering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load balanc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A regional energy service company is assumed to be in charge of th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for the system in the model.The expansion of substations,building up 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CCHP),gas heating boiler(GHB)and air conditioner(AC)are included as investment planning options.In terms of operation,the load scenarios are divided into heating,cooling and transition periods.Also,the extreme load scene is included to assur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illustra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applying distributed CCHP in regional power supply on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 Power-supply planning load balance
原文传递
冷却顶板空调系统中用新风承担湿负荷的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肖益民 付祥钊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7,共3页
分析了冷却顶板空调系统中利用最小新风量去除室内湿负荷的可行性 。
关键词 冷却顶板 空调系统 新风 湿负荷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对空调负荷预测过程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能 史学宇 +1 位作者 刘俊杰 杜进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5-38,共4页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系统可以对空调负荷进行有效的预测。本文通过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对空调负荷的实际预测过程的研究,讨论了输入参数的选择和预处理、目标误差的确定、网络的学习率和训练次数等与预测效果之间的关系。对目标误差、网络的...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系统可以对空调负荷进行有效的预测。本文通过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对空调负荷的实际预测过程的研究,讨论了输入参数的选择和预处理、目标误差的确定、网络的学习率和训练次数等与预测效果之间的关系。对目标误差、网络的学习率和训练次数进行了具体的优化。该优化结果对今后开展利用神经网络的空调负荷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空调负荷 预测 优化研究
下载PDF
室内温、湿度对人体热舒适和空调能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景玲 万建武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以采用一次回风集中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为例,就室内温、湿度设计参数对空调房间热舒适环境和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等效温度)的条件下,随着室内温度的增加,一次回风系统的需冷量和总... 以采用一次回风集中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为例,就室内温、湿度设计参数对空调房间热舒适环境和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等效温度)的条件下,随着室内温度的增加,一次回风系统的需冷量和总的耗能量是增加的。因此,夏季提高空调室内温度是不节能的。在相同热舒适(等效温度)条件下,要减少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室内设计温、湿度参数在推荐的热舒适区范围内,宜采用较大的室内相对湿度和较低的室内干球温度的组合,或采用较高的等效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温度 冷负荷 室内设计温度和设计相对湿度 一次回风集中空调系统
下载PDF
区域供冷系统逐时冷负荷的分析及数值预测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小强 龙惟定 李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7-363,共7页
为了正确选择区域供冷系统设计负荷并优化其主机运行策略,对某区域供冷系统的逐时实际冷负荷变化规律及数值预测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流量进行实测,得到并分析实际逐时冷负荷;通过增加输入层数据,建立改进... 为了正确选择区域供冷系统设计负荷并优化其主机运行策略,对某区域供冷系统的逐时实际冷负荷变化规律及数值预测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流量进行实测,得到并分析实际逐时冷负荷;通过增加输入层数据,建立改进人工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并对预测值及其误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供冷系统在各负荷区间运行时间分布较均匀;在实测期间,系统在高负荷区间的运行时间所占比例为17.5%,最低负荷区间的运行时间所占比例为13.5%,其他负荷区间运行时间比例为15%~20%,这与单区域供冷系统负荷越大则运行时间越短的特点完全不同;并且区域供冷系统连续24h工作,实测日最小运行负荷仅为当日最大实际负荷的11.8%,逐时负荷变化范围大,这说明区域供冷系统更应注意机组容量选型和运行策略优化;由经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得出的负荷预测值与实际值较吻合,其相对误差受用冷区域功能与特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冷系统 冷负荷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下载PDF
大型冷却塔双塔干扰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沈国辉 余关鹏 +3 位作者 孙炳楠 楼文娟 李庆祥 杨仕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双塔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致干扰问题,通过增加模型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以补偿模型试验的雷诺数效应,应用POD方法进行风压点的插值和加密,计算单双塔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底部剪力系数,并分析干扰系数随塔间距、风向角... 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双塔情况下冷却塔的风致干扰问题,通过增加模型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以补偿模型试验的雷诺数效应,应用POD方法进行风压点的插值和加密,计算单双塔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底部剪力系数,并分析干扰系数随塔间距、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单塔情况下,平均阻力系数较大,平均升力系数为零;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标准差数据相当。双塔情况下,阻力系数的平均值和极大值对应的干扰系数几乎相同;对于升力系数极大值的干扰系数,大部分数据大于1,最大的数据达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风荷载 风洞试验 干扰效应 本征正交分解法
下载PDF
微型汽车空调冷负荷计算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夔宁 杨颖 童明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5-69,共5页
采用谐波反应法对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生产的“长安牌”SC10 11A微型载货汽车空调冷负荷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表明 ,谐波反应法比传统的稳态计算法更能准确地体现出汽车空调负荷动态变化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 ,该型汽车空调冷负荷最大出现... 采用谐波反应法对重庆长安汽车公司生产的“长安牌”SC10 11A微型载货汽车空调冷负荷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表明 ,谐波反应法比传统的稳态计算法更能准确地体现出汽车空调负荷动态变化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 ,该型汽车空调冷负荷最大出现在下午 14 :0 0 ,其值为 30 98W。在整个空调负荷中 ,车窗得热量和维护结构得热量最大 ,占到总得热量的 5 0 0 %。漏风得热量占到 2 7.3% ,表明需进一步改进车体的密封性能。重庆长安汽车公司根据该结果对该车汽车空调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实车通过环境模拟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汽车 计算 冷负荷 谐波反应法 空调系统
下载PDF
大中型商场空调冷负荷问题 被引量:18
19
作者 高甫生 赵建成 高鹏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50,共5页
本文分析了大中型商场空调冷负荷特点、影响商场客流密度取值的因素以及新风冷负荷等问题,并根据我国暖通规范提供的气象参数,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商场空调冷负荷指标及各项冷负荷在总冷负荷中所占的比例。本文的内容可供商场空调设计... 本文分析了大中型商场空调冷负荷特点、影响商场客流密度取值的因素以及新风冷负荷等问题,并根据我国暖通规范提供的气象参数,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商场空调冷负荷指标及各项冷负荷在总冷负荷中所占的比例。本文的内容可供商场空调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建筑 空气调节 冷负荷
下载PDF
体育馆计算上座率的确定及其对空调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晓钧 赵彬 +1 位作者 李先庭 窦春鹏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0,共4页
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体育馆上座情况 ,得出了非满座情况下的人员分布规律。对不同上座率下的负荷进行了比较。提出计算上座率的概念 ,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技术对不同上座率下观众席温度分布进行预测和评价 ,得到了符合最佳技术经济条... 调查分析了北京地区体育馆上座情况 ,得出了非满座情况下的人员分布规律。对不同上座率下的负荷进行了比较。提出计算上座率的概念 ,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技术对不同上座率下观众席温度分布进行预测和评价 ,得到了符合最佳技术经济条件的计算上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馆 冷负荷 上座率 流体动力学 空调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