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免疫印迹检测法 被引量:46
1
作者 吴新伟 傅明德 +1 位作者 刘秉文 邓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53-255,共3页
为了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采用琼脂糖及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免疫印迹试验和斑点扫描分析建立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的检测方法。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含量重复性试验的板间变异系数为4 .9 % ~11 .1 % ,正常... 为了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采用琼脂糖及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免疫印迹试验和斑点扫描分析建立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的检测方法。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含量重复性试验的板间变异系数为4 .9 % ~11 .1 % ,正常人血清测得的高密度脂蛋白2b 、2a、3a、3b 、3c 亚类含量分别为30 .84 % ±6 .95 % 、21 .60 % ±3 .88 % 、20 .28 % ±3 .69 % 、13 .54 % ±2 .03 % 及7 .05 % ±1 .75 % ,前β1 高密度脂蛋白和前β2 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为6 .67 % ±1 .22 % 及4 .52 % ±1 .12 % 。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直接以血清为样品,同时准确检测α及前β高密度脂蛋白各亚类的组成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亚类 免疫印迹 血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分型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董欣红 胡伏莲 +7 位作者 高文 成虹 刘茜 许乐 安贺娟 谢勇 陆红 李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Hpylori菌株分型的特性及Hpylori分型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3至8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于全国6个中心接受过胃镜及病理检查,且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378例患...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Hpylori菌株分型的特性及Hpylori分型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3至8月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于全国6个中心接受过胃镜及病理检查,且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378例患者,采用Hpylori抗体分型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并进行分型。以13C-尿素呼气试验为金标准,评价免疫印迹法诊断Hpylori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与胶体金法血清抗体检测进行比较。分析且pylori分型与临床疾病的关系。结果378例患者中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Hpylori阳性患者257例,H.pylori阴性患者121例。以13C-尿素呼气试验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免疫印迹法检测诊断Hpylori感染的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86.8%,阳性预测值为94.0%,阴性预测值为94.6%,一致率为94.2%;胶体金法检测Hpylori感染的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92.6%,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73.7%,一致率为87.0%。251例13C-尿素呼气试验和免疫印迹法均阳性的患者中,Hpylori根除反复失败患者与Hpylori未根除治疗患者,经免疫印迹法检测,Ⅰ型Hpylor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53/57)比93.8%(182/194),P=0.764];Hpylori未根除治疗患者中,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Ⅰ型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94.2%(65/69)、89.9%(62/69)和98.2%(55/56),十二指肠溃疡患者Ⅰ型Hpylori阳性率高于胃炎患者,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185)。结论以13C-尿素呼气试验为金标准,免疫印迹法Hpylori抗体分型检测与胶体金法两种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诊断Hpylori感染的准确性均比较高。不同类型Hpylori致病力有差异,Ⅰ型H.pylori比Ⅱ型有更强的致病力,更易致消化性溃疡。Hpylori根除反复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印迹法 血清分型 毒力因子
原文传递
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被引量:30
3
作者 Massimo De Paschale Pierangelo Clerici 《World Journal of Virology》 2012年第1期31-43,共13页
Serological tests for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Epstein-Barr virus(EBV) antigen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define infection status and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other pathogens responsible for mononucleosis syndrom... Serological tests for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Epstein-Barr virus(EBV) antigen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define infection status and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other pathogens responsible for mononucleosis syndrome. Using only three parameters [viral capsid antigen(VCA) Ig G, VCA Ig M and EBV nuclear antigen(EBNA)-1 Ig G],it is normally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acute from past infection: the presence of VCA Ig M and VCA Ig G without EBNA-1 Ig G indicates acute infection, whereas the presence of VCA Ig G and EBNA-1 Ig G without VCA Ig M is typical of past infection. However, serological findings may sometimes b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as VCA Ig G can be present without VCA Ig M or EBNA-1 Ig G in cases of acute or past infection, or all the three parameters may be detec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case of recent infection or during the course of reactivation. A profile of isolated EBNA-1 Ig G may also create some doubts.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se patterns correctly,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Ig G avidity, identify anti-EBV Ig G and Ig M antibodies by immunoblotting, and look for heterophile antibodies, anti-EA(D) antibodies or viral genome using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 These tests make it possible to define the status of the infection and solve any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in routine laboratory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SEROLOGY immunoblotting AVIDITY IGG EPSTEIN-BARR virus-DNA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测定乳腺肿瘤患者胸苷激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艳 张平安 +1 位作者 邹力 何其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4-336,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免疫印迹发光法 ,检测乳腺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 (TK1)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抗胸苷激酶单克隆抗体 (anti TK1mAb)建立点免疫印迹发光法 ,分析乳腺肿瘤患者、非肿瘤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TK1的水平。结果 术... 目的 探讨用免疫印迹发光法 ,检测乳腺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 (TK1)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抗胸苷激酶单克隆抗体 (anti TK1mAb)建立点免疫印迹发光法 ,分析乳腺肿瘤患者、非肿瘤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TK1的水平。结果 术前的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非肿瘤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TK1的水平分别为 (39.3± 33.9) ,(3.7± 3.9) ,(1.7± 0 .5 )和 (1.4±0 .5 )pmol/L。淋巴结转移的术前和术后乳腺癌患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TK1与体检健康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P <0 .0 0 1,P <0 .0 5 ) ;而淋巴结未转移的术后乳腺癌患者、非肿瘤患者血清TK1与体检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10 ,P >0 .0 5 )。通过对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清TK1检测发现 ,淋巴结未转移患者TK1水平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患者 (P <0 .0 0 1)。结论 该方法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用于血清TK1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 免疫印迹法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蛋白及前列腺素类物质与卵巢浆液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唐丽霞 王敏 马坚伟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7-690,共4页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OX 2 )以及前列腺素类物质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及放射免疫法对 5 4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 (其中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 11例 ,交界性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 10例 ,卵巢浆液性癌 3 ...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OX 2 )以及前列腺素类物质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及放射免疫法对 5 4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 (其中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 11例 ,交界性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 10例 ,卵巢浆液性癌 3 3例 )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COX 2蛋白、前列腺素 (PG)E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及血栓素 (TX)B2 水平检测。结果  (1)COX 2蛋白表达 :卵巢浆液性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 82 % (2 7/ 3 3 )、相对含量为 2 0 0 8± 3 5 3 ,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分别为 90 % (9/ 10 )、2 0 61± 3 0 3 ,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及正常卵巢 (阳性表达率均为0 ,相对含量分别为 15 0 4± 0 12及 15 3 3± 0 60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 (Ⅰ~Ⅱ期与Ⅲ~Ⅳ期 )、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 (2 )前列腺素类物质PGE2 、6 keto PGF1α及TXB2 水平 :卵巢浆液性癌明显高于交界性、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 (P <0 0 5 ) ,而后 3者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 (Ⅰ~Ⅱ期与Ⅲ~Ⅳ期 )、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前列腺素 免疫印迹法 放射免疫测定
原文传递
北京市昌平地区5068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万极硕 卢山 杨凯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85-390,394,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地区的过敏原分布特点及规律,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5068例受检者血清中26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按照不同季节、性别、年龄、年份分组统计过敏原检测结...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地区的过敏原分布特点及规律,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5068例受检者血清中26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按照不同季节、性别、年龄、年份分组统计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从而分析过敏原分布的特点及规律。结果5068例过敏原检测患者中,共2576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0.83%,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前五名为屋尘螨/粉尘螨(24.84%)、艾蒿(7.44%)、混合草(6.95%)、葎草(5.03%)、猫毛皮屑(4.74%);食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前五名为牛奶(11.01%)、鸡蛋白(7.36%)、花生(6.16%)、龙虾/扇贝(2.84%)、黄豆(1.82%)。通过分组统计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分析显示吸入性过敏原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夏季和秋季高于春季和冬季、男性高于女性、未成年(<18岁)高于成年(≥18岁)、2017年至2019年逐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昌平地区的过敏原分布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提供诊断与治疗的依据,为患者提供有效避免接触过敏原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抗体 免疫印迹法 阳性率
下载PDF
1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抗SSA、抗SSB抗体的检测与系统性损害 被引量:19
7
作者 庄俊汉 许香广 叶志中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31-431,433,共2页
目的 :分析 13 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系统损害与抗 SSA、抗 SSB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 (CIE)和免疫印迹 (IBT)法检测 13 2例 PSS患者血清中抗 SSA、抗 SSB抗体。结果 :PSS患者抗 SSA、抗 SSB抗体阳性组出现系... 目的 :分析 13 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系统损害与抗 SSA、抗 SSB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 (CIE)和免疫印迹 (IBT)法检测 13 2例 PSS患者血清中抗 SSA、抗 SSB抗体。结果 :PSS患者抗 SSA、抗 SSB抗体阳性组出现系统性损害发生率75 .0 % ,而阴性组仅为 16.7%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抗 SSA、抗 SSB抗体与 PSS的系统性损害密切相关 ,它代表了不同的临床类型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抗SSB抗体 检测 系统性损害 自身抗体 抗SSA抗体
下载PDF
国产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于洋 祁自柏 +5 位作者 周诚 谷金莲 杨振 张庶民 张华远 李河民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了解国产抗HCV EIA试剂的质量情况。方法 用16种国产抗HCV EIA试剂盒和2种进口试剂对1426份来源于血站及医院的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对疑难样品用RIBA及PCR试剂进行了确证。对各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检测的抗体谱进行了分析。结果... 目的 了解国产抗HCV EIA试剂的质量情况。方法 用16种国产抗HCV EIA试剂盒和2种进口试剂对1426份来源于血站及医院的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对疑难样品用RIBA及PCR试剂进行了确证。对各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检测的抗体谱进行了分析。结果 目前国产试剂灵敏度不低于国外试剂,特异度尚有待于改进。国产试剂漏检及假阳性的主要原因为HCV NS3区抗原相对较弱,抗原纯度较低,用量不足,有待于改进。结论 国产抗HCV试剂灵敏度不低于国外试剂,特异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 免疫酶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HCV
下载PDF
检测抗核抗体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9
作者 程玉萍 李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SLE(SLE组)、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疾病对照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记法测定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和ANAs中1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SLE(SLE组)、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疾病对照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记法测定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和ANAs中15种抗体的水平。结果 SLE组ANA和ANAs中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2项及以上抗体阳性者占93.1%。ANA、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及抗核小体抗体同时阳性且资料完整的20例SLE住院患者治疗后上述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转阴和(或)滴度下降。结论联合检测动态观察ANAs对SLE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谱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免疫印记法
下载PDF
180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许颖 张蕊娜 +8 位作者 赵俊英 高广程 孟悦 赵会 杨高云 王莉 王美芳 岂红娇 徐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检测180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采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及总IgE。结果:750例(41.67%)患者过敏原阳性。吸入组以粉尘螨/户尘螨最高(338例,18.78... 目的:检测180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采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及总IgE。结果:750例(41.67%)患者过敏原阳性。吸入组以粉尘螨/户尘螨最高(338例,18.78%);食入组过敏原以牛羊肉最高(87例,4.83%);总IgE水平>100 IU/mL者占1253例(69.61%)。结论:北京地区过敏原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差异性较大,有必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过敏原筛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 免疫印迹
下载PDF
Seroepidemiolog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elderly people in the Beijing region, China 被引量:18
11
作者 Mei Zhang Ying-Zhi Zhou +4 位作者 Xiao-Ying Li Zhe Tang Hong-Ming Zhu Yan Yang Jagadish K Chhetr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3期3635-3639,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seroepidemiology of cagA<sup>+</sup> and vacA<sup>+</sup> strain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in Beijing and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for se... AIM: To investigate seroepidemiology of cagA<sup>+</sup> and vacA<sup>+</sup> strain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 in Beijing and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for seroposi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EPIDEMIOLOGY Helicobacter pylori Virulence factors immunoblotting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可能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高广程 许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4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对慢性荨麻疹诊疗的临床意义,同时分析慢性荨麻疹的可能致病因素。方法对临床确诊485例慢性荨麻诊患者采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及总Ig E,检测血常规。对慢性荨麻诊可能的病因进行... 目的探讨过敏原检测对慢性荨麻疹诊疗的临床意义,同时分析慢性荨麻疹的可能致病因素。方法对临床确诊485例慢性荨麻诊患者采用德国Allergy Screen变应原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及总Ig E,检测血常规。对慢性荨麻诊可能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169例(34.85%)患者过敏原阳性;总Ig E水平>100 IU/ml者占241例(49.69%)。过敏原检出阳性率较低,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除外过敏原致敏外还有许多发病因素。结论开展过敏原检测在慢性荨麻疹诊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病史的询问在寻找慢性荨麻疹的可能的原因或诱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诊 过敏原 IG E 免疫印迹 临床分型 病因分析
下载PDF
Quercetin down-regulated bcl-2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leukemia HL-60 cells 被引量:14
13
作者 肖东 顾振纶 朱寿彭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NA点杂交观察基因表达.结果:Que15-60μmol·L-1处理HL60细胞48h使bcl2蛋白由对照组的94...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NA点杂交观察基因表达.结果:Que15-60μmol·L-1处理HL60细胞48h使bcl2蛋白由对照组的94%表达下调到45%-84%,并能明显下调HL60细胞bcl2mRNA表达.结论:Que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与下调bcl2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槲皮素 基因表达 白血病
原文传递
鼠角膜碱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其角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邱培瑾 姚克 +2 位作者 朱丽君 周彩云 程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1-314,I007,共5页
目的 探讨角膜碱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鼠角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烧伤Sprayue Dawley(SD)大鼠角膜 ,建立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用免疫印迹分析SD大... 目的 探讨角膜碱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鼠角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烧伤Sprayue Dawley(SD)大鼠角膜 ,建立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用免疫印迹分析SD大鼠角膜烧伤后不同时间段VEGF蛋白在角膜中的表达量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SD大鼠角膜烧伤后VEGF蛋白在角膜各层中的分布。结果 正常SD大鼠角膜中未检出VEGF蛋白 ;伤后 6h ,鼠角膜中可检测出VEGF蛋白 ;伤后 96h时 ,角膜中VEGF蛋白达高峰 ;伤后 16 8hVEGF蛋白表达量下降 ;伤后SD大鼠角膜基质层 ,尤其是毗邻于烧灼区的浅基质层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浸润的炎性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均有VEGF蛋白表达。结论 炎性细胞分泌的VEGF蛋白参与了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眼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VEGF
原文传递
济南地区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免疫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韩玉刚 崔云朋 +2 位作者 李静 田伟田 曲辉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630-632,共3页
目的研究济南地区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免疫分型。方法对2557例于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Hp及其免疫分型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检者的Hp感染情况及免疫分型。结果济南地区自然人群Hp总感染率为57.4%,男、... 目的研究济南地区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免疫分型。方法对2557例于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Hp及其免疫分型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受检者的Hp感染情况及免疫分型。结果济南地区自然人群Hp总感染率为57.4%,男、女Hp总感染率分别为56.4%和5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率最高为50~<60岁组(61.1%),其中HpⅠ型为35.8%,HpⅡ型为61.0%;<30岁组Hp感染率最低(48.1%),其中HpⅠ型为30.5%,HpⅡ型为47.1%。40~<50、50~<60岁组Hp总感染率和HpⅡ型感染率与<30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分型检测显示,UreA-30000(30000为相对分子质量,其他抗体类同)抗体阳性率最高(97.8%),VacA-91000抗体阳性率最低(44.2%)。结论济南地区自然人群Hp感染率高,以HpⅡ型为主,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Hp感染率不同;临床应将Hp感染作为防治重点,进行必要的治疗和跟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印迹法 免疫分型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耐药相关蛋白质 被引量:7
16
作者 易红 杨轶轩 +5 位作者 陈主初 张桂英 张鹏飞 李建玲 朱果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7-276,共10页
胃癌多药耐药性是临床胃癌化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仍然不太清楚.为了寻找新的胃癌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揭示胃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凝胶电泳... 胃癌多药耐药性是临床胃癌化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仍然不太清楚.为了寻找新的胃癌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揭示胃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两种细胞的总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及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lectrosprayionizationtandemmassspectrometry,ESI-Q-TOF)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蛋白质印迹和实时RT-PCR验证部分差异蛋白质在两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反义核酸转染技术分析HSP27(heatshockprotein27,HSP27)高表达与SGC7901/VCR耐药的相关性.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两株细胞系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质谱分析共鉴定了24个差异蛋白质点,蛋白质印迹和实时RT-PCR验证了部分差异蛋白的表达水平,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SP27表达能增加SGC7901/VCR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研究结果不仅提示这些差异蛋白质如HSP27,Sorcin等可能与胃癌的多药耐药相关,而且为揭示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产生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胃癌 多药耐药 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 质谱 免疫印迹 定量PCR 反义核苷酸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谱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洋 李永哲 +5 位作者 冯雪 包书萌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张奉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96例PBC患者,10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和49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3E(BPO)抗...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96例PBC患者,10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和49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早幼粒细胞性自血病(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特异性胞质抗体-1(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结果96例PBC患者中AMA—M2、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0%、84.4%、32.3%、28.1%、35.4%,而以上5种自身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3.0%、9.0%、3.0%、2.0%、1.0%;AMA—M2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76.0%,特异度达87.0%;抗3E(BPO)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84.4%,特异度达91.0%;抗Sp100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32.3%,特异度达97.0%;抗PML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28.1%,特异度达98.0%;抗gp210抗体对PBC诊断的敏感度达35.4%,特异度达99.0%,未检测到抗LKM-1抗体、抗LC-1抗体及抗SLA/LP抗体;抗gp210抗体阳性患者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抗体阴性患者(Х^2=11.17,P〈0.01)。结论PBC患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谱检测对PBC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自身抗体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抗纤聚蛋白抗体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斌 曾庆馀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 了解抗纤聚蛋白抗体 (AFA)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皮肤中提取纤聚蛋白 (filaggrin) ,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A)及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AFA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RA中AFA阳性 71例 ,对RA... 目的 了解抗纤聚蛋白抗体 (AFA)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皮肤中提取纤聚蛋白 (filaggrin) ,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 (RA)及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AFA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RA中AFA阳性 71例 ,对RA诊断敏感性 39 9% ,特异性 96 9%。31例早期RA阳性率 4 8 4 % ,4 8例RF阴性患者AFA阳性率 2 9 2 %。AFA阳性者平均年龄、平均发病年龄、继发Sj gren综合征、RF阳性率、平均滴度较阴性者高 ,AFA与年龄、类风湿因子 (RF)相关。AFA与抗角蛋白抗体 (AKA)、抗核周因子抗体 (APF)相关。结论 AFA检测对RA有诊断价值 ,特别有利于RF阴性及早期RA诊断。AFA与AKA和APF相关 ,但并不完全重叠 ,其所识别抗原 ,无一包含所有抗原决定簇 ,免疫印迹法检测AFA方法简单可靠 ,可能补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A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聚蛋白抗体 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意义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胃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杆菌血清学分型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聪 王宇美 +5 位作者 李哲轩 张联 马峻岭 周彤 游伟程 潘凯枫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47-551,共5页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坳)特异性抗体CagA、VaeA、GroEL、UreA、HepC和GGT在胃癌高发区人群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以1994--2003年、2002--2006年在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现场开展的2项干预队列研究为基础,选取62...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坳)特异性抗体CagA、VaeA、GroEL、UreA、HepC和GGT在胃癌高发区人群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以1994--2003年、2002--2006年在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现场开展的2项干预队列研究为基础,选取623例经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为脚感染阳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基因重组的新型免疫印迹法reeomLine方法对却的6种特异性抗体cagA、VacA、GroEL、UreA、HepC和GG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在623例研究对象中,跏感染阳性者594例,其中cagA、VacA、GroEL、UreA、HcpC、GGT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0%、38.2%、66.7%、17.7%、58.8%和42.8%;检出肺I型感染者523例(88.1%)。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感染却I型患者所占的比例(89.7%)高于浅表性胃炎(SG)组(77.8%,P=0.001)。结论脚不同毒力致病因子可能与胃黏膜病变程度相关。采用recomLine方法检测血清中的印特异性抗体,对于区分不同印菌株感染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抗体 胃肿瘤 癌前状态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抗鸡免疫球蛋白(IgM、Ig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明 刘(王子) +2 位作者 李润萍 马从林 冯书章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报道将SRBC免疫鸡的血清经33%硫酸铵沉淀,再经Sephadex G-200凝胶柱两次层析,收集第Ⅰ,Ⅱ蛋白峰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建立了2株(3A7、1C4)分泌抗鸡IgG和4株(6AS、5E2、6C7、6B1)抗鸡IgM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琼脂... 本文报道将SRBC免疫鸡的血清经33%硫酸铵沉淀,再经Sephadex G-200凝胶柱两次层析,收集第Ⅰ,Ⅱ蛋白峰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建立了2株(3A7、1C4)分泌抗鸡IgG和4株(6AS、5E2、6C7、6B1)抗鸡IgM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琼脂扩散试验表明6株细胞系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类。所制腹水的ELISA滴度达10~5~10~6。用免疫印迹技术(IB,Immunobllotting)对其中2株(3A7和6A5)的特异性作了进一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 免疫印迹技术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