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与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评价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松挺 阮黎明 +3 位作者 刘国英 朱伟芳 蒋筱凌 舒国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8期473-475,共3页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及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102例首诊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苄星青霉素组、普鲁卡因青霉素组及头孢曲松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RPR的变化。结果:苄星青霉素有效率92.68%、普鲁卡因青霉...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及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102例首诊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苄星青霉素组、普鲁卡因青霉素组及头孢曲松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RPR的变化。结果:苄星青霉素有效率92.68%、普鲁卡因青霉素93.93%、头孢曲松92.85%,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苄星青霉素组、普鲁卡因青霉素组和头孢曲松组血清固定分别占26.83%、20.00%和19.3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药物治疗早期梅毒疗效相当,但普鲁卡因青霉素组和头孢曲松组血清固定者明显低于苄星青霉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头孢曲松 梅毒
下载PDF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2
作者 施辛 戚宝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 : 了解头孢曲松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治疗价值。方法 :  4 7例出现血清固定的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2 4例 ,以头孢曲松 1.0静脉滴注 ,qd×15复治 ;对照组以苄星青霉素 2 4 0万U肌注qw× 3复治。复治后第 3、... 目的 : 了解头孢曲松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治疗价值。方法 :  4 7例出现血清固定的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2 4例 ,以头孢曲松 1.0静脉滴注 ,qd×15复治 ;对照组以苄星青霉素 2 4 0万U肌注qw× 3复治。复治后第 3、6个月均复查RPR。以RPR转阴为痊愈 ,RPR下降 2个或 2个以上滴度为有效 ,RPR下降不到 2个滴度为无效判定结果。结果 : 复治 6个月后 ,治疗组痊愈 2 3例 ,有效 1例 ,痊愈率为 95 .83% ;对照组痊愈 17例 ,有效 4例 ,痊愈率为 79.92 %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 .4 5 2 ,P <0 .0 5 )。结论 : 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 ,头孢曲松优于苄星青霉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治疗 早期梅毒 血清固定 疗效观察
下载PDF
1988-2002年上海分离的淋球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33
3
作者 顾伟鸣 杨阳 +7 位作者 吴磊 高志琴 章楚光 汤全贵 张皓 胡伟忠 程瑛 王海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988-2002年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的发生率、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耐药性,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青霉素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结果青霉素敏感性从1988年的11.28%降至2002年的0,MIC50和M...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1988-2002年淋球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的发生率、流行情况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耐药性,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青霉素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结果青霉素敏感性从1988年的11.28%降至2002年的0,MIC50和MIC90分别增加了8倍和4倍,2002年的耐药率达到94.29%,PPNG株达到了50.95%;高度耐四环素株(TRNG)从1995年的0上升到2002年的20.95%;头孢曲松敏感株已由1995年的100%下降至2002年的23.80%;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维持在高点(>97%);环丙沙星敏感性有较大幅度下降,其耐药率在2002年达到了99.05%。分析多重耐药株,同为耐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3种药物的菌株从2001年的20.87%上升到2002年的23.30%。同为耐青霉素和环丙沙星2种药物的菌株近2年都已接近70%。结论近15年来,淋球菌对多种药物产生了耐药,耐药率逐年提高。建议上海地区将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并且尽早研制出对淋球菌敏感的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8-2002年 上海 细菌分离 淋球菌 抗菌药 药物敏感性 监测 耐药特征
原文传递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2
4
作者 杨继章 杨树民 +1 位作者 刘瑞琴 赵伟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2 ℃),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的含量。结果:两药配伍后,4 h内的含量、pH...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2 ℃),观察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头孢曲松钠的含量。结果:两药配伍后,4 h内的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可配伍使用,但应在4 h内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头孢曲松钠 配伍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联合不同浓度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1
5
作者 邓昕 宋香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不同浓度的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头孢曲松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痰热清药液的稀释倍数分为高(<10倍)、中(10~25倍)、低(>25倍)三个...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不同浓度的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头孢曲松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痰热清药液的稀释倍数分为高(<10倍)、中(10~25倍)、低(>25倍)三个浓度组,设为三个联合治疗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低浓度组相比,高、中浓度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较短(P<0.05),临床疗效更优(P<0.05)。中浓度组(3.59%)、低浓度组(2.7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高浓度联合治疗组(12.50%,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痰热清注射液可对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产生影响,按说明书规定的溶液配制浓度适当稀释可安全、有效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溶液浓度 头孢曲松 支气管肺炎
下载PDF
头孢曲松泌尿系结石的理化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丛小明 孙西钊 +1 位作者 宁本翔 沈露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引发尿路结石的理化性质。方法2012年4月收检头孢曲松钠引发的儿童尿路结石2例。其中1例于2012年3月行头孢曲松钠治疗,过程中突发尿路结石,经治疗后自行排出沙粒状结石。另一例于2012年4月行头孢曲松钠治疗5d后突...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引发尿路结石的理化性质。方法2012年4月收检头孢曲松钠引发的儿童尿路结石2例。其中1例于2012年3月行头孢曲松钠治疗,过程中突发尿路结石,经治疗后自行排出沙粒状结石。另一例于2012年4月行头孢曲松钠治疗5d后突发下腹痛、呕吐,B超检查示右输尿管结石,KUB检查未见结石影,CT检查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积水。保守治疗3d后结石排出,复查B超和IVU未见结石影。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分析2例尿路结石的成分。结果2例尿路结石样本均由头孢曲松和钙离子构成,摩尔比为1:1。结论头孢曲松钠可引发尿石症,该结石具有X线下不显影的影像学特征,尿路结石成分为头孢曲松钙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尿路结石 阴性结石 头孢曲松钙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竹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28-2730,共3页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6月-2011年10月在儿科住院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止咳、平喘、雾化吸入、支持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48例以头孢曲松50...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6月-2011年10月在儿科住院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止咳、平喘、雾化吸入、支持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48例以头孢曲松50~80㎎/㎏,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5~7d,1~2h后再用阿奇霉素10mg/kg,加入5%葡萄糖中,浓度为1mg/ml,静脉滴注,疗程5d;对照组48例以头孢曲松50~80m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5~7d,分别观察、记录患儿症状(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头孢曲松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6、2.107、2.080、1.812,P<0.0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P<0.01);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头孢曲松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头孢曲松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组与头孢曲松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杀菌作用强、疗效好,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快、住院时间缩短、使用次数少,使用1次/d,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不明显,使用安全、简便、易于小儿及家长接受,值得注意的是,抗菌药物应用前应做痰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以免产生细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阿奇霉素 小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嗜酸乳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谢彩虹 袁静 +1 位作者 王瑞君 魏泓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目的: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和无需预先培养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对经头孢曲松处理后的小鼠肠道菌群的效果影响。方法: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饮用头孢曲松水溶液5 d,造成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后,自... 目的: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和无需预先培养的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对经头孢曲松处理后的小鼠肠道菌群的效果影响。方法: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饮用头孢曲松水溶液5 d,造成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模型后,自然恢复组灌服等渗盐水;治疗组灌服嗜酸乳杆菌菌液(108CFU/mL),处理7 d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解剖,并取其盲肠内容物,运用活菌计数和PCR-DGGE技术,分析抗生素对小鼠盲肠内细菌的影响和嗜酸乳杆菌对已失调的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结果:经头孢曲松处理后,使小鼠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球菌异常增殖,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极显著差异;嗜酸乳杆菌的治疗使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得到恢复,同时肠球菌数量也降至正常水平;抗生素处理使优势菌群发生改变,菌群多样性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灌服嗜酸乳杆菌后,菌群多样性指数回升至正常水平,与抗生素处理组及自然恢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嗜酸乳杆菌对头孢曲松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相比,PCR-DGGE法是一种快速、有效并能直观反映整个微生态动态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嗜酸乳杆菌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蛋白质与头孢曲松钠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爱梅 闫炜 王怀生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448,共5页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质的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量子产率为13.8%。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确定了偶联的最佳反应条件:pH7.4,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40mi... 以3-巯基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质的CdTe/CdS核壳型量子点,量子产率为13.8%。量子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荧光强度明显增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确定了偶联的最佳反应条件:pH7.4,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40min。研究了溶液pH值和NaCl浓度对量子点及量子点-BSA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对牛血清白蛋白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19.5mg/L;检出限为0.47mg/L。头孢曲松钠对量子点-BSA的荧光有明显猝灭作用,荧光猝灭程度与其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为静态猝灭,头孢曲松钠与BSA按1∶1结合,结合常数为6.31×10^3L/mol。用圆二色光谱技术探讨了其对B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头孢曲松钠
下载PDF
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10
作者 伊碧霞 朱敏 +2 位作者 徐海霞 徐攀 薛洪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5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45),对照组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250 mg,qd),并联合多西环素口服(100 mg,q... 目的分析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5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45),对照组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250 mg,qd),并联合多西环素口服(100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口服治疗(400 mg,tid),均治疗21 d。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 <0.05)。治疗后,试验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 <0.05);试验组患者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该疗法可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头孢曲松 多西环素 盆腔炎性疾病 细胞因子类 免疫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在早期梅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11
作者 湛汇 胡刚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联合应用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 目的:观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联合应用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单纯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内皮损消退率,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TRUST阴转率、血清固定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周内皮损消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TRUST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TRUST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固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在早期梅毒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皮损消退时间快,缩短了梅毒血清转阴时间,降低血清固定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青霉素 头孢曲松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案在隐性梅毒感染患者合并皮肤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春梅 阮师漫 +2 位作者 徐力力 陈谦 毕延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604-4606,4640,共4页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合并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隐性梅毒感染合并皮疹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联合组采用苄星青霉...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合并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隐性梅毒感染合并皮疹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联合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进行螺旋体血凝(TPPA)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血清检查。随访24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时,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血检测CD_3^+、CD_4^+、CD_8^+。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联合组治愈率分别为18.60%、30.23%、51.16%、60.47%和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8%、9.30%、23.26%、34.88%和41.86%。治疗24个月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和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_3^+、CD_4^+、CD_8^+和CD_4^+/CD_8^+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联合组CD_3^+、CD_4^+、CD_4^+/CD_8^+分别为(77.95±10.45)%、(45.34±7.10)%和(1.78±0.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9±4.24)%、(41.22±6.24)%和(1.61±0.18)(P<0.05);联合组CD_8^+(25.44±6.17)%显著低于对照组(27.46±5.76)%(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老年隐性梅毒感染并发皮肤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可作为隐性梅毒治疗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
原文传递
头孢曲松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22
13
作者 闫雪莲 张翠莲 李大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年第6期420-424,共5页
头孢曲松为临床广泛应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头孢曲松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近年报道日益增多。本文从国内外文献检索到头孢曲松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1例,其中国外报道16例,死亡8例;国内... 头孢曲松为临床广泛应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头孢曲松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近年报道日益增多。本文从国内外文献检索到头孢曲松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1例,其中国外报道16例,死亡8例;国内报道5例,死亡1例。头孢曲松钠的剂量一般为1~4 g,溶血反应发生的时间从用药后数分钟到数天不等。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急促、腰痛,并伴有血尿、蛋白尿等;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血清学检查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其发生机制主要为免疫复合物反应。本症十分罕见,但死亡率高。一旦发生溶血反应,应立即停药,静脉给予地塞米松,输注洗涤红细胞并碱化尿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复合物反应 临床特点 防治
原文传递
头孢曲松与阿莫西林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亚梅 董频 陆培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索头孢曲松单剂注射与口服阿莫西林 10d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 ,并比较此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Ⅳ期临床实验。头孢曲松组 :头孢曲松 5 0mg/kg(总剂量不超过 1g)单次肌肉注... 目的 探索头孢曲松单剂注射与口服阿莫西林 10d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 ,并比较此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Ⅳ期临床实验。头孢曲松组 :头孢曲松 5 0mg/kg(总剂量不超过 1g)单次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阿莫西林组 :阿莫西林40mg/(kg·d) ,每日 3次 ,口服 ,连续 10d。年龄在 1~ 12岁共 2 12例儿童。用药后两次复诊 ,观察症状、体征 ,耳镜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听力检测等。结果 给药后 10~ 14d ,头孢曲松组 10 6例中显效以上的为 10 3例 ,占 97 17% ,有效率高于阿莫西林组 10 6例中的 96例 ,占 90 5 7% ,(P <0 0 5 )。不良反应为丘疹样皮疹、荨麻疹、口角皮肤色素沉着 ,两组中各 2例 ,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中耳炎的儿童 ,单剂头孢曲松肌注或静脉滴注优于口服阿莫西林 10d ,两者安全性相同。头孢曲松在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比较 中耳炎 儿童 头孢曲松 阿莫西林 治疗
原文传递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中高分子杂质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9
15
作者 余泽民 陈宁 +1 位作者 杨世铮 陈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8-352,共5页
以建立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为目的 ,对不同离子对试剂、洗脱剂 p H、洗脱剂类型、离子对浓度、洗脱速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所建立的测定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为 Sephad... 以建立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为目的 ,对不同离子对试剂、洗脱剂 p H、洗脱剂类型、离子对浓度、洗脱速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所建立的测定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为 Sephadex G- 10 (粒度 40~ 12 0 μm)凝胶柱 ,内径 1.5 cm,柱长 45 cm,Vt5 0 ml;洗脱剂采用 p H7.0的 0 .1mol/ L 磷酸盐缓冲液 ;洗脱速度为 1.8ml/min。上样量 2 0 0 μl;检测器 :BP- 930 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所建立的测定头孢他啶中高分子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为 Sephadex G- 10 (粒度 40~ 12 0 μm)凝胶柱 ,内径1.5 cm,柱长 45 cm,Vt5 0 ml;洗脱剂采用 p H7.0的 1.0 mol/ L 磷酸盐缓冲液 ;洗脱速度 1.8ml/ min。上样量2 0 0 μl;检测器 :BP- 930 0高分子杂质分析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高分子杂质 质量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康维明 茅枫 +2 位作者 胡亚 陈军 赵玉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与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配伍甲硝唑(metronidazole,Met)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急诊阑尾炎手术患者分别采用LVX、CRO配伍Met,...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与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配伍甲硝唑(metronidazole,Met)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急诊阑尾炎手术患者分别采用LVX、CRO配伍Met,围手术期静脉滴注,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结果两组患者体温、血生化指标恢复、临床疗效、切口感染率、细菌敏感率差异均无明显性。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头孢曲松 甲硝唑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感染
下载PDF
广州地区2000-2004年淋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 被引量:17
17
作者 吴兴中 郑和平 +3 位作者 黄进梅 潘惠清 李美玲 曾维英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0-2004年分离的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株对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共测定527株淋球菌,检出产β内酰胺...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0-2004年分离的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株对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共测定527株淋球菌,检出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105株(19.9%),未见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出现,但头孢曲松的低敏率由2000年的20%上升到2004年的66.1%,两者的MIC50和MIC90均在敏感范围。大观霉素的MIC90由8mg·L-1上升到32mg·L-1;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MIC50和MIC90变化较大,且都超过了耐药标准,其耐药率分别由2000年的80%、88.6%、85.7%升至2004年的93.5%、93.5%和96.8%。结论2000-2004年期间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敏感性较好,但后者的低敏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两者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逐年增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霉素 头孢曲松 淋球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6种头孢菌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淑华 袁靖 +2 位作者 欧真容 魏瑞萍 郑琼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 考察及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6种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等 6种... 目的 考察及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6种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等 6种头孢菌素对临床分离 194株致病菌 (其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4 1株 ,产 β-内酰胺酶 12 1株、非产酶 73株 )的 MIC值。超声波破碎仪提取粗酶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抗生素对 β-内酰胺酶相对水解率。结果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注射用头孢他啶 4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临床分离 194株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头孢呋辛钠和头孢唑林钠 2种第二代头孢菌素。所有头孢菌素对临床分离的 ESBL s菌株的耐药性均较非产酶株严重。β-内酰胺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 :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他啶对 SHV- 1、SHV- 2、SHV- 4、SHV- 5、TEM- 1、TEM- 5和 D31等β-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分别在 4 0 %~ 90 %范围内 ,均较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低。结论 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他啶等 4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临床治疗分离菌株仍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但也出现不少耐药菌株。建议临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与酶抑制剂联合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 头孢哌酮钠 头孢曲松钠 头孢他啶 头孢呋辛钠 头孢唑林钠 β-内酰胺酶 体外抗菌活性 水解率
下载PDF
头孢三嗪合成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许思忠 陆履康 +3 位作者 蒋以棣 李建文 朱彪 余聂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以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为原料,先经3-位三嗪环取代得7-氨基头孢三嗪(7-ACT)。将氨噻胎杂环与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DM)反应制成琉基杂环活性酯,与7-ACT一步缩合成头孢三嗪二钠盐。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事... 以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为原料,先经3-位三嗪环取代得7-氨基头孢三嗪(7-ACT)。将氨噻胎杂环与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DM)反应制成琉基杂环活性酯,与7-ACT一步缩合成头孢三嗪二钠盐。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事先保护氨噻肟杂环上的氨基。产品收卒高,总收率可达50%左右,质量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相应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三嗪 合成 头孢菌素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0
作者 罗亚辉 廖志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8-68,70,共2页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92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50~80mg/(k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0mg/(k...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92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50~80mg/(kg·d)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连用5~7d。结果治疗组在退热、肺部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阿奇霉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