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停搏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岳红文 胡小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评估含葛根素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20例成年择期瓣膜替换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停搏液的对照组,停搏液含葛根素的葛根素组各10例。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后5分及15分从冠状静脉窦及动脉各抽... 目的: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评估含葛根素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20例成年择期瓣膜替换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停搏液的对照组,停搏液含葛根素的葛根素组各10例。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后5分及15分从冠状静脉窦及动脉各抽取5ml血,测定血气、乳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后2、4、24、48小时从颈内静脉抽取2 ml血,测定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阻断升主动脉前、开放后10分从左心房取心肌标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体外循环后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未见明显差异。葛根素组血清乳酸生成量(开放5分时)、MDA含量(开放15分时)、CK及CK-MB漏出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0分,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有明显缺血、缺氧性改变,而葛根素组变化不大(P<0.05)。结论:含葛根素的冷晶体停搏液在心肌乳酸、酶的释放以及超微结构等方面的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晶体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停搏液 葛根素 心内直视术
下载PD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immature hearts: mechanism and compatibility with cardioplegia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斌 闵苏 +1 位作者 龙村 叶铁虎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53-257,共5页
To investigate (1) whether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 could protect immature rabbit hearts against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nd (2) the role of K ATP channel in the mechanism of myocardial protection ... To investigate (1) whether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 could protect immature rabbit hearts against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nd (2) the role of K ATP channel in the mechanism of myocardial protection Since cardioplegia is a t raditional and effective cardioprotective measure in clinic, our study is also d esigned to probe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IPC and cardioplegia Methods New Zealand rabbits aged 14-21 days weighing 220-280 g were used The animals w ere anesthetized and heparinized The chest was opened and the heart was quickl y removed for connection of the aorta via Langendorff's method within 30 s after excision All hearts were perfused with Krebs Henseleit buffer balanced with gas mixture (O 2∶CO 2=95%∶5%) at 60 cm H 2O (perfusion pressure) IPC cons isted of 5 min global ischemia plus 10 min reperfusion Glibenclamide was used as the K ATP channel blocker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 μmol/L before IPC Cardiac arrest was induced with 4℃ St Thomas cardioplegic solution, at which point the heart was made globally ischemic by withholding perfusion for 45 min f ollowed by 40 min reperfusion Thirty immature rabbit hearts were randomly divi ded into four groups: CON (n=9) was subjected to ischemia reperfusion only; IPC ( n=9) underwent IPC and ischemia reperfusion; Gli (n=6) was given glibenclamide and ischemia reperfusion; and Gli+IPC (n=6) underwent glibenclamide, IPC and is chemia reperfusion Coronary flow (CF), HR, left ventricle developed pressure (LVDP), and ±dp/dt max were monitored at equilibration (baseline value) an d 5, 1 0, 20, 30 and 40 min after reperfusion The values resulting from reperfusion w ere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ir baseline values Arrhythmia quantificati on, myocardial enzyme in the coronary effluent and myocardial energy metaboli sm were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CF, HR, LVDP and ±dp/dt max in preconditioned hearts was b est am ong the four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was low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MMATURE K A TP channels ISCHEMIA cardioplegia
原文传递
温氧合血连灌与冷晶体液间灌心肌线粒体量化计分及形态改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庄世才 法宪恩 +3 位作者 张大新 冯德广 张瑞成 赵根尚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6-209,共3页
目的:对温血连续灌注与冷晶体液间断灌注下心肌线粒体结构及量化计分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病人分两组(每组7例),主动脉阻断60分钟后及再灌注20分钟各取2mm直径心室壁肌肉置入4℃2.5%戊二醛液中固定2小时。在H6... 目的:对温血连续灌注与冷晶体液间断灌注下心肌线粒体结构及量化计分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病人分两组(每组7例),主动脉阻断60分钟后及再灌注20分钟各取2mm直径心室壁肌肉置入4℃2.5%戊二醛液中固定2小时。在H600型电镜下选择5个视野、每视野随机观察20个线粒体。依受损程度分为0~4级(0级为正常结构,4级受损程度最重),将100个线粒体按级得分总和除以100即为该组得分数。结果:阻断60分钟线粒体量化计分冷晶组为2.5143±0.2863,温血组计分为1.5486±0.0915(P<0.001)。再灌注20分钟后冷晶组记分为3.0143±0.1792,温血组记分为1.6829±0.1581(P<0.01)。阻断60分钟再灌20分钟电镜下冷晶组线粒体嵴断裂、溶解、基质颗粒丢失明显、内外膜完整性消失;温血组线粒体嵴无断裂、外膜完整、基质颗粒略少。结论:电镜下线粒体超微结构及量化计分证明温血组心肌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冷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线粒体 量化计分 停博液 冷晶体液 温氧合血
原文传递
三种心肌保护液在儿童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蔚 于新迪 +1 位作者 沈佳 朱德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进口HTK心肌保护液(康斯特液)、国产HTK心肌保护液(赫特金液)和冷含血心肌保护液(Del Nido液)在儿童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儿童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为康斯特液组、赫特金液组、Del Nido液组。... 目的观察进口HTK心肌保护液(康斯特液)、国产HTK心肌保护液(赫特金液)和冷含血心肌保护液(Del Nido液)在儿童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儿童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为康斯特液组、赫特金液组、Del Nido液组。测定体外循环中和结束后的心肌相关因子(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测定手术后的脑钠肽水平。主动脉开放后随机抽取三组7例患者选取部分心肌组织,观察心肌缺血后光学显微镜下结构的变化。观察临床心脏自动复跳率、体外循环撤离时的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结果三种心肌保护液在体外循环中和结束后的心肌相关因子的检测结果中无差异。使用赫特金液的患者手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浓度明显小于Del Nido液的患者。在细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的变化中,赫特金液和康斯特液明显优于Del Nido液,细胞结构相对完整、破坏少、慢性炎性因子浸润不明显。结论赫特金液和康斯特液的心肌保护作用相当,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要优于Del Nido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心脏停搏液 HTK液
下载PDF
HTK液与高钾停搏液在成人心脏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源 周璞 +4 位作者 周曼玲 黄飞 邹艳 周颖 石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成人心脏手术中HTK液和高钾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探讨最佳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检索主要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2005.10~2016.11)文献,收集HTK液与高钾停搏液心肌保护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Cochrane系统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 目的通过比较成人心脏手术中HTK液和高钾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探讨最佳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检索主要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2005.10~2016.11)文献,收集HTK液与高钾停搏液心肌保护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以Cochrane系统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提取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13篇,共含1 047个病例,其中HTK组(实验组)502例,高钾组(对照组)545例;各组研究经检验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模型合并。4项研究比较了两组CK-MB峰值,两组的CK-MB峰值无统计学差异(SMD=0.20,95%CI:-0.06~0.46,P=0.21);4项研究比较了两组30d死亡率,两组的30d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OR=0.53,95%CI:0.22~1.26,P=0.66);6项研究比较了两组自动复跳率,两组的自动复跳率无统计学差异(OR=1.42,95%CI:0.98~2.07,P=0.12)。结论成人心脏手术中,HTK液与高钾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HTK液 心肌保护液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温度含血心肌保护液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军 张宝仁 +4 位作者 朱家麟 郝家骅 武士英 徐志云 王连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6-6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含血心肌保护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对20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患者以不同温度含血心肌保护液进行灌注,组1为深低温组(灌注液温度为15℃~20℃)、组2为中度低温组(温度为25℃~29℃),监测动、静...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含血心肌保护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对20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患者以不同温度含血心肌保护液进行灌注,组1为深低温组(灌注液温度为15℃~20℃)、组2为中度低温组(温度为25℃~29℃),监测动、静脉血气分析,计算氧摄取率,测定心肌肌酸激酶(CK),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心肌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在手术中心脏停跳良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但中度低温组患者的心率及中心静脉压较深低温组于停机后保持良好的水平。心肌氧摄取率相同。CK在,深低温组冠状动脉血流恢复2h后明显增高(620±28)UI/L,4h达高峰(930±40)UI/L,24h仍很高(740±47)UI/L,中度低温组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与深低温组比较24h已明显降低(P<0.05)。病理检查可见深低温组右心房心肌线粒体和肌丝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损害,中度低温组其变化相对较轻。中度低温组心脏自动复跳率为66.3%,明显高于深低温组(48.7%)(P<0.05)。结论:采用中度低温血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可同时避免深低温及温血灌注的缺点,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博液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河豚毒素停搏液减轻大鼠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朝坤 杨双强 +2 位作者 谭松涛 汪斌 陈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观察Na+ 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 (TTX)停搏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的影响。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心脏 ,用酶解法分离成具有搏动性的心室肌细胞悬液 ,随机分成基础组、STH2组和TTX组 ,STH2组和TTX组分别应用STH2停搏液... 目的 观察Na+ 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 (TTX)停搏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的影响。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心脏 ,用酶解法分离成具有搏动性的心室肌细胞悬液 ,随机分成基础组、STH2组和TTX组 ,STH2组和TTX组分别应用STH2停搏液和TTX停搏液处理 ,建立模拟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停搏 /复搏细胞模型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细胞不同时期的 [Ca2 + ] i。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搏动情况和形态学变化。结果 TTX组和STH2组细胞复搏后[Ca2 + ] i 均明显高于基础组 (P <0 .0 1) ,但TTX组 [Ca2 + ] i 明显低于STH2组 (P <0 0 1) ;在停搏期间 ,TTX组细胞 [Ca2 + ] i 上升速度和幅度明显低于STH2组 ;STH2组和TTX组细胞复搏后搏动频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形态学观察 ,TTX组复搏后具有正常活力的杆形心肌细胞比例高于STH2组 (P <0 0 1)。结论 河豚毒素停搏液能减轻心肌细胞内Ca2 + 超载和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液 极化停搏 河豚毒素 钠通道 心肌细胞 Ca^2+
下载PDF
血停跳液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平 汪曾炜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离体鼠心工作模型,在心肌缺血停跳120min再灌注20min期间,测定心肌含水量、K~+、Na~+、Ca^(++)、Mg^(++)含量、SOD及LPO含量。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的比较研究。分对照组、血停跳液组和晶体停... 离体鼠心工作模型,在心肌缺血停跳120min再灌注20min期间,测定心肌含水量、K~+、Na~+、Ca^(++)、Mg^(++)含量、SOD及LPO含量。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的比较研究。分对照组、血停跳液组和晶体停跳液组,每组12只鼠。结果显示:血停跳液有力控制了再灌注早期心肌细胞内钙的蓄积,减轻细胞膜质结构的损害;心肌水肿程度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结构保存较好。显示心肌保护效果优于晶体停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心脏 心停跳液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三种停搏液在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何 焦思杨 +2 位作者 马路遥 郑翔翔 秦建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775-778,共4页
目的 比较Del Nido停搏液、HTK停搏液与改良St.Thomas停搏液三种不同心肌保护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心肌保护液的不同... 目的 比较Del Nido停搏液、HTK停搏液与改良St.Thomas停搏液三种不同心肌保护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心肌保护液的不同分为三组:Del Nido停搏液组40例患者,HTK停搏液组40例患者,改良St.Thomas停搏液组40例患者.收集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搏液灌注次数、自动复跳率、除颤率、术后24h和术后72 h外周血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术后正性肌力药使用天数、气管插管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停跳液治疗费用、术后射血分数(EF)等临床资料.结果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术前射血分数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瓣膜置换手术.三组体外循环时间、自动复跳率、血液指标、气管插管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改良St.Thomas停搏液组相比,Del Nido停搏液组、HTK停搏液组灌注次数均明显减少,主动脉阻断时间缩短,除颤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HTK停搏液组相比,Del Nido停搏液组治疗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DelNido停搏液具有与HTK停搏液同样的心肌保护效果,且治疗费用更低,易于配制,与改良St.Thomas停搏液相比,前两者阻断时间缩短,灌注次数减少,除颤率明显降低;Del Nido停搏液在成人心脏瓣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停搏液 DelNido停搏液 HTK停搏液 St.Thomas停搏液 瓣膜置换术
原文传递
腺苷含血停搏液在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芝 邵永丰 +3 位作者 梁永年 张憬 朱锦富 秦建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脏含血停搏液加入外源性腺苷在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38例心内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腺苷组在含血心脏停搏液中加入外源性腺苷(剂量337μmol),对照组单用含血心脏停搏液,分别经主动脉根部或切开主动脉经冠状动... 目的观察心脏含血停搏液加入外源性腺苷在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38例心内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腺苷组在含血心脏停搏液中加入外源性腺苷(剂量337μmol),对照组单用含血心脏停搏液,分别经主动脉根部或切开主动脉经冠状动脉窦直接灌注,两组分别于心肺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2 h、6 h、16 h,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血清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观察心脏停跳及复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腺苷组诱导停搏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多巴胺用量少,两组术后CK-MB、cTn-I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实验组术后2 h的CK-MB、开放后cTn-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外源性腺苷加入心脏停搏液中能显著提高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心脏含血停搏液 心内直视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磷酸肌酸停搏液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涛 李守先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 (creatinephosphate ,CP)在心脏直视手术中作为添加剂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6 6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 (Ⅰ组 )及试验组 (Ⅱ组 ) ,各 33例。Ⅰ组使用冷晶体停搏液 ,Ⅱ... 目的 探讨外源性磷酸肌酸 (creatinephosphate ,CP)在心脏直视手术中作为添加剂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6 6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 (Ⅰ组 )及试验组 (Ⅱ组 ) ,各 33例。Ⅰ组使用冷晶体停搏液 ,Ⅱ组在Ⅰ组停搏液中加入CP。于不同时段取血样检测 5种心肌酶的含量。结果两组心肌酶含量 ,术前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Ⅱ组心肌酶谱上升幅度低于Ⅰ组 ,而下降速度则快于Ⅰ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心脏停搏液 磷酸肌酸 心内直视术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冷血停跳液在小儿复杂先心病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平 汪曾炜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3-335,共3页
42例复杂先心病矫正术中,以冷血停跳液(BCP组)和晶体停跳液(CCP组)灌注各21例进行心肌高能磷酸盐、超微结构和临床观察比较研究,以观察冷血停跳液对心肌保护的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1)开放主动脉再灌注10分钟时... 42例复杂先心病矫正术中,以冷血停跳液(BCP组)和晶体停跳液(CCP组)灌注各21例进行心肌高能磷酸盐、超微结构和临床观察比较研究,以观察冷血停跳液对心肌保护的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1)开放主动脉再灌注10分钟时,BCP组ATP、CP下降幅度是CCP组的48%和75%;(2)电镜观察示BCP组在细胞水肿、肌节挛缩及线粒体损伤等方面均较CCP组轻;(3)BCP组心搏恢复有力,心律规则平稳,对正性肌力药物需求减少。结果证明,在心肌缺血期间,BCP能维持细胞正常代谢的需要,保证内环境的平稳,减少缺血心肌的损害,促进顿抑心肌的复原,在加强重危病人的心肌保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BCP心肌保护的效果优于C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停跳液 先天性心脏病 冷血停跳液 矫正术
原文传递
心脏停搏液中钙离子浓度对幼鼠心肌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峰 李彤 +2 位作者 杨景学 候晓彬 张金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脏停搏液中钙离子 ( Ca2 +)浓度对离体未成熟大鼠心肌的影响 .方法 采用 SD幼鼠 ( 18~ 2 1d)离体工作心模型 ,14℃低温缺血 12 0 min,缺血前分别以 Ca2 +浓度为 0 ,0 .8,1.0 ,1.2 ,1.4和 2 .4mmol.L- 1的 St.Thomas'... 目的 探讨心脏停搏液中钙离子 ( Ca2 +)浓度对离体未成熟大鼠心肌的影响 .方法 采用 SD幼鼠 ( 18~ 2 1d)离体工作心模型 ,14℃低温缺血 12 0 min,缺血前分别以 Ca2 +浓度为 0 ,0 .8,1.0 ,1.2 ,1.4和 2 .4mmol.L- 1的 St.Thomas' 停搏液单次灌注 ,观察记录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百分比及心肌酶 CPK的漏出量 .结果 再灌注 30 min后 ,各组主动脉流量恢复比依次 0 ,74%± 4% ,80 %± 3% ,70 %±3% ,5 7%± 5 %和 46 %± 4% ,以 Ca2 +浓度为 1.0 mmol.L- 1组最好 ,与 1.2 mmol.L- 1 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心肌酶 CPK漏出量分别为 ( 312 .8± 15 .3) ,( 47.1± 6 .0 ) ,( 33.5± 7.2 ) ,( 46 .7± 5 .9) ,( 5 3.6± 8.3)和 ( 72 .4± 9.1) nkat.g- 1 .结论 本结果提示停搏液中 Ca2 +浓度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呈钟形量—效曲线 ,以 1.0 mmol.L- 1时保护效果最佳 ,无钙停搏液可引起钙反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液 钙离子 未成熟心肌
下载PDF
超极化与去极化心脏停搏液对冠状动脉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世康 龙村 +1 位作者 程邦昌 梅运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比较超极化心脏停搏液和去极化心脏停搏液对猪冠状动脉张力的影响。 方法 将新鲜猪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前降支切成 3段 ,长 3mm,共 2 1条血管环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7条。对照组 :在 37℃有氧条件下浸泡于重碳酸盐缓冲液 (KH) 1小... 目的 比较超极化心脏停搏液和去极化心脏停搏液对猪冠状动脉张力的影响。 方法 将新鲜猪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前降支切成 3段 ,长 3mm,共 2 1条血管环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7条。对照组 :在 37℃有氧条件下浸泡于重碳酸盐缓冲液 (KH) 1小时 ;组 :在同等条件下浸泡于含尼可地尔 (0 .1mmol/ L)的 KH液 1小时 ;组 :在同等条件下浸泡于含氯化钾 (2 0 mm ol/ L )的 KH液 1小时。采用器官槽法 ,检测冠状动脉环静息张力、前列腺素 F2α引发的冠状动脉预收缩强度 ,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起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组 冠状动脉静息张力降低 (P<0 .0 0 1) ,而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起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变化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2 0 3) ;组 静息张力明显升高 (P<0 .0 0 1) ,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起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变化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0 3)。前列腺素 F2α引发的冠状动脉预收缩强度 3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P=0 .76 0 ,0 .30 5 ,0 .114)。 结论 超极化心脏停搏液能舒张冠状动脉 ,对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 (EDHF)介导血管舒张功能有保护作用 ;去极化心脏停搏液使冠状动脉收缩 ,并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停搏液 冠状动脉 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 围术期
下载PDF
Tepid antegrade intermittent blood cardioplegia as an alternative for intermittent crossclamping with Lidoflazine 被引量:3
15
作者 Sofia Kalantary Anouk de Bruyn +1 位作者 Steven Laga Inez Rodrigu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3年第7期454-457,共4页
Background: Blood cardioplegia is a technique with many variations in its use. Intermittent cross clamping with Lidoflazine has proven to deliver good cardioprotection in our center. Question: Is tepid (32°C) ant... Background: Blood cardioplegia is a technique with many variations in its use. Intermittent cross clamping with Lidoflazine has proven to deliver good cardioprotection in our center. Question: Is tepid (32°C) antegrade intermittent blood cardioplegia an efficient, safe and easy-to-use alternative to intermittent cross-clamping with Lidoflazine in elective isolated CABG in low-risk patients? Primary outcomes are heart enzymes (cTnI, CK-MB). Secondary outcomes are operation time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major complications and in-hospital mortalit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until November 2012, 40 patients with LVEF ≥50%, EuroS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cardioplegia INTERMITTENT Cross CLAMPING Lidoflazine MYOCARDIAL Protection
下载PDF
不同剂量维拉帕米和普奈洛尔钾停搏液对幼大鼠心功能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秋娟 王雅锋 +3 位作者 王瑞幸 吴枝娟 何瑞岚 彭小朋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含不同剂量维拉帕米和普奈洛尔的钾停搏液对未成年缺血心脏保护效应并与高钾停搏液比较,探讨适宜剂量。方法:幼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法灌流,分6组(n=8):正常组(CON)连续灌流170 min;缺血-复灌组(I-R)灌流(稳定)20 min,无糖... 目的:观察含不同剂量维拉帕米和普奈洛尔的钾停搏液对未成年缺血心脏保护效应并与高钾停搏液比较,探讨适宜剂量。方法:幼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法灌流,分6组(n=8):正常组(CON)连续灌流170 min;缺血-复灌组(I-R)灌流(稳定)20 min,无糖不充氧台氏液灌3 min停灌27 min连续3阵(缺血90 min),恢复正常灌流(复灌)60 min;高钾停搏液(ST)和低(L)、中(M)、高(H)剂量"钾维普"保护组缺血期每阵3 min灌注用不含(ST)和含维拉帕米、普奈洛尔(×10-7mol.L-1)分别为2.0、0.34(L),6.8、1.1(M),20、3.4(H)的ST.Thomas II号停搏液。实验过程实时动态检测心肌张力、心率、收缩力、最大收缩和舒张速度、冠脉流量、复搏时间评价心功能。结果:CON组灌流150 min心脏张力稳定,心功能降低;与CON组相比,I-R组缺血40 min后心脏挛缩,复灌后张力高,心搏功能丧失;ST组缺血60 min心肌张力升高,复灌后心功能减弱。与ST组相比,L、M、H"钾维普"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缺血心肌张力,复灌后心搏强;H组复搏延迟。与CON组相比,L组缺血60 min心脏张力升高,复灌后心搏弱;H组缺血40 min心脏张力低,但复灌后心搏弱;M组缺血90 min心脏张力稳定,复灌后心功能好,心搏幅度超过稳定值。结论:含维拉帕米6.8×10-7mol.L-1、普奈洛尔1.1×10-7mol.L-1的钾停搏液保护常温缺血90 min幼大鼠心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心肌 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维拉帕米 普奈洛尔
下载PDF
不同途径注入乌司他丁对心内直视术心肌保护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应俊 徐国海 +2 位作者 胡衍辉 朱晓红 罗振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4-857,共4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经不同途径注入对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肺转流(CPB)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心功能Ⅱ或Ⅲ级需在CPB下行单纯人工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乌司他丁以12000U/kg...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经不同途径注入对心内直视手术围心肺转流(CPB)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心功能Ⅱ或Ⅲ级需在CPB下行单纯人工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A组:乌司他丁以12000U/kg半量加在停跳液500m1中,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B组:麻醉诱导后锯胸骨前经颈内静脉缓慢推注乌司他丁12000U/kg的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C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于切皮前(]r0)、CPB30min(T1)、主动脉开放后1h(T2)、6h(T3)、24h(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T0时比较,T1~T1时三组cK—MB、NE、IL-6、IL-10及TNF-α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A、B组CK—MB、NE、IL-6、TNF-α均明显降低及IL-10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T3、T4时A组CK—MB、NE、IL6、TNF-α均明显降低及IL-10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乌司他丁加入停跳液的保护作用优于传统的静脉给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停跳液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心肺转流
下载PDF
钾维普对未成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枝娟 王瑞幸 +1 位作者 王雅锋 方秋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研究钾维普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乳鼠未成熟心肌细胞为材料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生存率、心肌酶学等方面观察钾维普停搏液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钾维普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乳鼠未成熟心肌细胞为材料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生存率、心肌酶学等方面观察钾维普停搏液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钾维普组肌酸激酶、丙二醛释放量明显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生存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结论钾维普停搏液显著减轻未成熟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优于高钾液或维拉帕米、普萘洛尔的单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维拉帕米 普萘洛尔
下载PDF
磷酸肌酸心脏停搏液心肌保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克俭 叶磊 +4 位作者 贺伯民 庄杏妹 刘祖 王春生 蒋振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对 16例进行双瓣膜替换术的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各 8例 ) :对照组 (单晶体停搏液组 )和实验组 (晶体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 10mmol/L) ;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 ,开放后 5、15... 目的 研究磷酸肌酸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 对 16例进行双瓣膜替换术的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各 8例 ) :对照组 (单晶体停搏液组 )和实验组 (晶体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 10mmol/L) ;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 ,开放后 5、15、30、6 0、12 0min抽血测定乳酸 (LA)、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黄嘌呤氧化酶 (XOD) ;于阻断前 ,开放后 2、2 4和 48h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 ;两组部分患者于心脏阻断后即刻和主动脉开放前 1min ,取左心房心肌做电镜检查。结果 开放后 5、15、30min时实验组LA、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5、0 .0 1) ,SOD活性保持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XOD组间无明显差异 ;开放后 2、2 4、48h实验组cTnT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为 :对照组线粒体改变较实验组明显(2 .72 5± 0 .832和 1.872± 0 .5 42 ,P <0 .0 0 1)。结论 磷酸肌酸具有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保护细胞膜完整、维持心肌收缩蛋白正常的作用 ,可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腺苷增强冷血心肌保护液在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振晓 周京军 +4 位作者 辛梅 陈涛 顾春虎 薛卫斌 易定华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678-681,687,共5页
目的观察腺苷增强的冷血高钾心肌保护液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采集2005年3月10日到2005年5月19日收入我院心脏外科行二尖瓣置换,或者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手术的患者共74例。心肌保护... 目的观察腺苷增强的冷血高钾心肌保护液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采集2005年3月10日到2005年5月19日收入我院心脏外科行二尖瓣置换,或者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手术的患者共74例。心肌保护液采用冷血高钾保护液,晶体:血液比例为1:4,K^+浓度为16mmol/L,首次灌注腺苷剂量为0(对照组),0.1,0.5,1.0,2.0mmol/L。病例数分别为20、12、19、13和10例。首次灌注量为700ml,速度为300ml/min,以后每隔25~30min重复灌注1次,灌注量为350ml。只有首次灌注加用腺苷。心脏复跳后3min采集冠状静脉窦回血,检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T。结果各剂量组首次心肌保护液灌注前后,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腺苷各组从心肌保护液灌注开始到心脏完全静止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但是腺苷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79±59)s vs(35±25)s,(31±18)s,(34±18)s和(28±20)s]。各组之间自动复跳比例无显著差异。升主动脉开放后到心脏复跳所用时间,虽然大剂量腺苷组(1.0mmol/L和2.0mmol/L)较对照组和小剂量腺苷组明显缩短,但是统计学检验未发现有显著差异。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5μg/(kg·min),或者使用肾上腺素]使用的比例在各组之间未发现有显著差异。冠状静脉窦采血进行心肌酶谱分析和肌钙蛋白检测结果显示:多数指标在腺苷组特别是2.0mmol/L腺苷组较对照组有下降,除AST一项在2.0mmol/L腺苷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0.5±0.2)μkat vs(0.9±0.5)μkat],LDH1在0.1mmol/L腺苷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0.7±0.3)μkat vs(1.1±0.4)μkat)]外,其它数据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术后各组患者恢复情况:对照组、0.1、0.5和1.0mmol/L腺苷组在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液 腺苷 瓣膜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