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7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重复缺氧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5
1
作者 吕国蔚 史美棠 +1 位作者 李凌 安仰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5-429,共5页
小鼠在密闭缺氧的重复作用下,对缺氧的耐受性逐次递增,第2、3、4、5次的耐受时间分别较第1次增加1.8、2.5、3.0和3.6倍;第4次重复缺氧后的动物在更低氧分压下的存活时间较正常对照动物延长10倍;其氰化钾中毒致死时间较正常动物推迟4倍... 小鼠在密闭缺氧的重复作用下,对缺氧的耐受性逐次递增,第2、3、4、5次的耐受时间分别较第1次增加1.8、2.5、3.0和3.6倍;第4次重复缺氧后的动物在更低氧分压下的存活时间较正常对照动物延长10倍;其氰化钾中毒致死时间较正常动物推迟4倍。腹腔注入缺氧耐受小鼠脑匀浆提取液,可显著延长小鼠在低氧分压下的存活时间,与腹腔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和注入等体积正常小鼠脑匀浆提取液组相比较,分别延长1.8和2.1倍。结果提示,急性重复缺氧,可能使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细胞发生某种可塑的或适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动物对缺氧具有非常高的耐受水平;急性重复缺氧小鼠脑中的一种或多种可提取并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水溶性物质可能为该适应变化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氰化物类 低氧
下载PDF
植物对水淹胁迫的响应与适应 被引量:97
2
作者 谭淑端 朱明勇 +2 位作者 张克荣 党海山 张全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71-1877,共7页
水淹是植物遭受的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水淹胁迫使植物处于周期或长期的厌氧或缺氧状态,限制植物的需氧呼吸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产生,导致土壤还原势的降低和有毒物质的积累,从而对植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水淹是植物遭受的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水淹胁迫使植物处于周期或长期的厌氧或缺氧状态,限制植物的需氧呼吸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产生,导致土壤还原势的降低和有毒物质的积累,从而对植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一些植物能够忍耐短期或长期的水淹生境而存活下来。目前分析植物感知水淹胁迫的主要途径为感知体内氧浓度的降低和感知体内乙烯浓度的增加。淹水胁迫下植株的适应策略主要包括:1)茎的伸长生长、不定根和通气组织的形成等形态学方面的适应;2)代谢途径的改变,淹水植物主要通过厌氧代谢获得维持生命的能量;3)通过体内乙烯、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激素含量水平的改变来调节生理活动或形态、解剖等方面的变化;4)抗氧化酶系统对厌氧胁迫植株体内有毒的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手段找出由水淹胁迫诱导的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繁殖与培育具有耐水淹能力强的植物种类、品种和生态型,将是从事植物抗水淹胁迫研究的科研人员的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水淹胁迫 缺氧 适应策略
原文传递
间歇性低氧刺激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李强 高伟 魏宏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65,70,共5页
研究目的 :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研究方法 :16名羽毛球运动员 (14~18岁 ,男女各半 )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 ,低氧组在正常训练以外每天进行 1h左右的间歇低氧刺激 ,氧浓度控制在 9%~ 14% ,每周 6... 研究目的 :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研究方法 :16名羽毛球运动员 (14~18岁 ,男女各半 )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 ,低氧组在正常训练以外每天进行 1h左右的间歇低氧刺激 ,氧浓度控制在 9%~ 14% ,每周 6 d,连续 4周。对照组完成与低氧组相同的运动训练 ,不吸低氧 ,两组测试指标相同。结果表明 :低氧 1周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显著升高 (P<0 .0 5 ) ,低氧 1周、2周时 2 ,3-二磷酸甘油酸显著高于低氧前水平 (P<0 .0 5 ) ,4周后低氧组运动能力显著提高 ,表现在无氧阈心率下降、功率提高、时间推迟 ;定量负荷后呼吸频率、呼吸商、运动后血乳酸和心率均显著下降 (P<0 .0 5 ) ;完成最大运动能力实验时 ,运动至力竭的时间、最大心率、功率和运动后最高血乳酸均显著升高 (P<0 .0 5 ) ,运动后 3m in时心率恢复加快 (P<0 .0 5 )。结果提示 ,常压间歇低氧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红细胞生成 ,有利于氧的运输 ,并有效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运动医学 常压间歇低氧 运动能力 红细胞 2 3-二磷酸甘油酸 红细胞生成素 心率 血乳酸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三重打击 被引量:68
4
作者 叶一农 高志良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8-640,共3页
肝衰竭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因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肝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肝细胞死亡是最核心的事件。然而,肝衰竭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除有大量肝细胞死亡外,还存在另外两种典型的重要改变:炎症细胞浸润与微... 肝衰竭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因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肝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肝细胞死亡是最核心的事件。然而,肝衰竭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除有大量肝细胞死亡外,还存在另外两种典型的重要改变:炎症细胞浸润与微循环障碍。这两种病变分别反映了肝衰竭时出现的免疫损伤与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免疫损伤、缺血缺氧损伤和内毒素血症损伤,无疑都在肝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功能衰竭 缺血 缺氧 再灌注损伤 内毒素血症 免疫损伤
原文传递
海马培养细胞的缺氧损伤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6
5
作者 王福庄 丁爱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采用新生大鼠海马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缺氧对海马培养细胞的影响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12d的细胞置于缺氧环境(95%N2+5%CO2)中4─24h后,随着缺氧时间延长,神经细胞由肿... 采用新生大鼠海马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缺氧对海马培养细胞的影响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12d的细胞置于缺氧环境(95%N2+5%CO2)中4─24h后,随着缺氧时间延长,神经细胞由肿胀、胞膜受损乃至死亡,台盼蓝染色细胞数增多,乳酸脱氢酶(LDH)和K+漏出增加。经CGRP孵育的细胞缺氧后形态变化轻微,细胞死亡率以及LDH和K+漏出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对缺氧甚为敏感。缺氧造成海马细胞严重损伤,CGRP对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 相关肽 缺氧 海马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叶祖光 王金华 +8 位作者 梁爱华 薛宝云 王跃生 王智民 王岚 李春英 张静 黄宁 金蔼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根据安宫牛黄丸的治疗学作用,比较研究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安宫牛黄丸全方仅缺朱砂和雄黄)的药效学作用,以探讨安宫牛黄丸中朱砂和雄黄对其药效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以伤寒菌苗致家兔发热、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NaNO_2诱导... 目的:根据安宫牛黄丸的治疗学作用,比较研究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安宫牛黄丸全方仅缺朱砂和雄黄)的药效学作用,以探讨安宫牛黄丸中朱砂和雄黄对其药效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以伤寒菌苗致家兔发热、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NaNO_2诱导小鼠缺氧死亡、硝酸士的宁及戊四唑诱发小鼠惊厥为模型,观察比较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的药效学作用。结果: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与戊巴比妥钠有明显的协同镇静作用;对NaNO_2诱导的小鼠缺氧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对硝酸士的宁及成四唑诱发小鼠惊厥无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在上述药效学研究中,两者在药效学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朱砂 雄黄 药效学 解热作用 镇静作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1对大鼠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朱陵群 范吉平 +5 位作者 黄啟福 孙塑伦 高颖 邹忆怀 何丽云 张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 /缺糖再给氧为模型 ,观察人参皂苷Rb1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细胞百分率 ,同时 ,测定细胞LDH的释放和NO的产... 目的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 /缺糖再给氧为模型 ,观察人参皂苷Rb1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细胞百分率 ,同时 ,测定细胞LDH的释放和NO的产生量。结果 :神经细胞缺氧 /缺糖 5h后再给氧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并显著增加LDH的释放和NO的产生 ,并随再给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人参皂苷Rb1能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百分率 ,减少LDH的释放和NO的过量产生 ,人参皂苷Rb1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增加。结论 :人参皂苷Rb1具有拮抗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降低或抑制NOS活性 ,减少NO的过量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 神经细胞凋亡 人参皂苷RB1 神经元缺血性损伤
下载PDF
缺氧微环境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9
8
作者 秦承东 任正刚 汤钊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2,共7页
缺氧微环境是实体肿瘤的重要特征。在缺氧条件下,肿瘤细胞会分泌多种血管生长因子以促进异常血管的形成。同时为了寻找更佳适宜的土壤,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缺氧微环境对肿瘤细胞具有筛选作用,使肿瘤的... 缺氧微环境是实体肿瘤的重要特征。在缺氧条件下,肿瘤细胞会分泌多种血管生长因子以促进异常血管的形成。同时为了寻找更佳适宜的土壤,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缺氧微环境对肿瘤细胞具有筛选作用,使肿瘤的恶性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不敏感。由此可见,缺氧微环境是肿瘤的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相较于肿瘤组织,正常组织中很少存在缺氧区域,所以缺氧微环境也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就缺氧微环境的成因、与肿瘤的相互关系和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靶向肿瘤缺氧微环境的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缺氧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肿瘤干细胞
原文传递
红景天甙对缺氧状态下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c-fos、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6
9
作者 赵贺玲 林树新 +2 位作者 贾斌 张莉莉 张世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56-659,共4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甙(salidroside,Sal)对缺氧(2%~3%)状态下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DNA合成、细胞周期和c-fos,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 目的:研究红景天甙(salidroside,Sal)对缺氧(2%~3%)状态下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DNA合成、细胞周期和c-fos,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MTT)、[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细胞周期测定和斑点杂交的方法。结果:发现缺氧24h可直接刺激PASMC,使MTT之OD值增加95%(P<005),[3H]-TdR的掺入量增加140%(P<0.01);在缺氧的PASMC培养液中加入Sal(1200μg/mL)可抑制缺氧的这种促增殖作用,PASMC的MTT之OD值与[3H]-TdR掺入量与缺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缺氧24hPASMCG2/M期细胞比例比常氧组明显增多(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与缺氧组相比Sal可增多PASMC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P<0.05);缺氧可促进c-fos,c-myc原癌基因表达,该效应可被Sal所抑制。结论:红景天甙可抑制缺氧所致的PASMC增殖、DNA合成、进入G2/M期的细胞比例和c-fos,c-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肺动脉高压 C-FOS基因 红景天甙 C-MYC基因
下载PDF
厚朴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广钦 陈世忠 +2 位作者 郝雪梅 程和平 吴才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 ,测定小鼠氧耗量及存活时间 ;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 ,测定小鼠死亡时间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法 (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评价动物行... 目的 研究厚朴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 ,测定小鼠氧耗量及存活时间 ;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引起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 ,测定小鼠死亡时间 ;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法 (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评价动物行为功能 ,测定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中SOD、MDA及LDH的含量 ,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结果 厚朴酚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缺氧缺血的存活时间 ;改善大鼠脑缺血造成的行为缺陷 ,提高脑组织中SOD和LDH活性 ,减少MDA含量 ,缩小梗死范围 ,降低脑含水量。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 ,厚朴酚能改善脑缺血造成的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 ,减少组织坏死。结论 厚朴酚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缺氧 脑缺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呼吸循环异常的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42
11
作者 郑文美 周大春 陈肖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报告了39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后病人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的异常情况,发生率约占全麻病人的1.6%。低氧血症(SaO2<90%)有28例,其中10例发生在拔管前,给予呼吸气囊加压辅助呼吸、吸痰、调整气... 报告了39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后病人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的异常情况,发生率约占全麻病人的1.6%。低氧血症(SaO2<90%)有28例,其中10例发生在拔管前,给予呼吸气囊加压辅助呼吸、吸痰、调整气管导管;18例发生在拔管后,其中4例需重新气管插管。严重低血压7例,高血压6例,术后早期活动性大出血4例(由PACU再次转入手术室止血),心律失常1例。以上病人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转危为安,无一例死亡。认为应密切观察全麻术后恢复早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确保病人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呼吸循环 麻醉恢复室 全麻术后 严重 PACU 低血压 发现 心率 吸气
原文传递
人在海拔5380m高原进行体力活动时耗氧量及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被引量:39
12
作者 王伟 谢印芝 +2 位作者 尹昭云 张西洲 朱永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海拔低氧环境影响人体劳动能力的因素 ,为提高高原劳动功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受试者坐于踏车功量机上 ,以 6 0 r/ m连续蹬车 ,每 3min递增 2 5 W,蹬车至力竭时停止 ,用心电图机记录每个负荷末期 5 s的心率 (HR) ,用 O2... 目的 探讨高海拔低氧环境影响人体劳动能力的因素 ,为提高高原劳动功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受试者坐于踏车功量机上 ,以 6 0 r/ m连续蹬车 ,每 3min递增 2 5 W,蹬车至力竭时停止 ,用心电图机记录每个负荷末期 5 s的心率 (HR) ,用 O2 - CO2 气体测定仪及掌式血氧仪分析每个负荷最后 30 min的 O2 和 CO2 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2 ) ,计算耗氧量 (VO2 )和氧脉搏 (VO2 / HR)。 结果  HR在 10 0~ 170次 / m in时 ,VO2 随 HR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y=- 0 .2 184 +0 .0 0 77x,r= 0 .975 9,P<0 .0 1) ;HR为 10 0~ 130次 / m in时 ,VO2 / HR也随 HR增加而增加 ;HR增加到 14 0~170次 / min时 ,VO2 / HR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 ,Sa O2 亦随 VO2 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增加了人体生理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高海拔 心率 耗氧量 血氧测定法 血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晓波 杜军保 +2 位作者 张春雨 唐朝枢 周伟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 (H2 S)对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2 4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8只 )、低氧组 (8只 )和低氧 +NaHS组 (8只 )。以化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H2 S含量 ;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 目的 :探讨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 (H2 S)对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2 4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8只 )、低氧组 (8只 )和低氧 +NaHS组 (8只 )。以化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H2 S含量 ;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方法 (TUNEL)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并行图像分析计算单位面积细胞凋亡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蛋白Bcl 2、Fas和caspase 3表达 ,并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低氧组与对照组比较 ,低氧组大鼠血浆中H2 S含量下降 36 % ,应用TUNEL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单位面积凋亡率减少 5 2 .9%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Bcl 2蛋白表达增高 1 2 3.9% ,Fas蛋白表达减弱 4 5 % ,caspase 3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低氧组与低氧 +NaHS组比较 ,低氧 +NaHS组大鼠血浆中H2 S含量升高 6 5 % ,应用TUNEL检测到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单位面积凋亡率较低氧组增高 6 2 .5 %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Bcl 2蛋白表达减弱 36 .4 % ,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分别增高 84 .8%、34.5 % ;结论 :低氧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减少 ,H2 S可能通过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Bcl 2蛋白表达、增加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信号分子 硫化氢 低氧血症大鼠 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H2S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离体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赵雅君 史从宁 +7 位作者 王孝铭 朱世军 马丽英 姜晓姝 娄延平 王丽娜 李全凤 徐长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 ,制备心肌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分别在缺氧前及缺氧后 ,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消心痛对心肌给予保护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利用H... 目的和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 ,制备心肌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分别在缺氧前及缺氧后 ,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消心痛对心肌给予保护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利用H - 6 0 0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本实验共分 6组 :正常对照组 ;单纯缺氧 /复氧组 ;复方丹参滴丸前、后保护组 ;消心痛前、后保护组。结果 :①单纯缺氧 /复氧组心肌组织中AMP、ADP、ATP及AN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②复方丹参滴丸前、后保护组大鼠心肌组织内的AMP、ADP、ATP、AN含量均高于单纯缺氧 /复氧组 (P <0 0 1) ,也相应高于消心痛前、后保护组 (P <0 0 1) ,两组的ATP、AN含量均接近正常水平 (P >0 0 5 )。③消心痛前、后保护组的AMP、ADP、ATP、AN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电镜结果也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对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无论在缺氧前预灌注时及缺氧后再灌注时给予 ,均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 ,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来保护心肌 ,其保护效果优于消心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心肌 低氧 能量代谢 心肌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 被引量:35
15
作者 吴茂雄 林霓阳 +1 位作者 黄旭璇 李坤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 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AE)的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方法 对125例NAE患儿进行头颅CT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 36例CT诊为轻度NAE,表现为大脑实质内有斑片状低密度灶,范围≤2个脑叶;62例诊为中度NAE,病灶分布超过2个脑叶,脑灰白质... 目的 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AE)的CT诊断和随访的价值。方法 对125例NAE患儿进行头颅CT平扫,分析CT征象。结果 36例CT诊为轻度NAE,表现为大脑实质内有斑片状低密度灶,范围≤2个脑叶;62例诊为中度NAE,病灶分布超过2个脑叶,脑灰白质分界不清,其中25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为重度NAE,大脑半球呈弥漫低密度,脑室、脑池变窄或消失,其中12例合并脑内出血。随访68例,CT显示26例恢复正常,7例脑白质萎缩,8例脑积水,12例脑灰质萎缩,3例遗留脑软化灶,12例双额部有少量硬膜下积液。结论 CT除能准确诊断NAE外,还可用于随访观察其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检查 诊断 随访
下载PDF
急性低压缺氧对狗胃肠移行复合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杨春敏 靳京生 +2 位作者 张映辉 毛高平 张秀荣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在低压舱中模拟不同高度状态 ,观察狗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和血浆胃动素的变化。 方法 应用低顺应性毛细管水灌注消化道腔内测压系统记录清醒狗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活动。先在低压舱海平面记录狗正常 MMC,然后分别在... 目的 在低压舱中模拟不同高度状态 ,观察狗消化间期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 (MMC)和血浆胃动素的变化。 方法 应用低顺应性毛细管水灌注消化道腔内测压系统记录清醒狗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活动。先在低压舱海平面记录狗正常 MMC,然后分别在 MMC 相初期和后期模拟升至 30 0 0 m和 5 0 0 0 m高度停留 1h,记录 MMC的变化 .并在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浓度。 结果  30 0 0 m高度对 MMC无明显影响 ,但在 5 0 0 0 m高度发现 :1狗 MMC周期时间延长 ,主要是 相时间延长 , 相时间缩短 ;2在 MMC 相初期模拟升空 ,胃窦和十二指肠 MMC 相收缩振幅和动力指数明显低于海平面对照 (P<0 .0 5 ,P<0 .0 1) ,MMC 相被抑制 ;3在 MMC 相后期模拟升至 5 0 0 0 m高度 ,MMC 相仍能出现 ,但其收缩振幅和动力指数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4在海平面 ,血浆胃动素随 MMC周期出现周期性波动 ,其浓度在 MMC 相时最高 ,在MMC 相时最低。在 MMC 相后期升至 5 0 0 0 m高度 ,虽有血浆胃动素高峰 ,但胃动素高峰浓度明显低于海平面对照 (P<0 .0 5 ) ;而在 MMC 相初期升至 5 0 0 0 m 高度 ,则血浆胃动素浓度无明显高峰出现。 结论 急性暴露低压低氧干扰了胃肠 MMC的活动 ,血浆胃动素释放减少可能介导了胃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肌电复合波 移行 促胃动素
原文传递
剌五加茎叶乙醇提取物对血栓形成及缺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玉兰 赵德志 +2 位作者 姚振弘 周智 孟宪民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290-293,共4页
刺五加茎叶的乙醇提取液对胶原、肾上腺素诱导的小白鼠血栓形成具有保护作用,使小白鼠的麻痹持续时间缩短。能明显延长小白鼠断头后的喘气时间及小白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硝酸钠组织中毒的存活时间,对异丙肾上腺素... 刺五加茎叶的乙醇提取液对胶原、肾上腺素诱导的小白鼠血栓形成具有保护作用,使小白鼠的麻痹持续时间缩短。能明显延长小白鼠断头后的喘气时间及小白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硝酸钠组织中毒的存活时间,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的耐缺氧作用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茎叶 胶原 血栓 常压缺氧 缺氧
下载PDF
108例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被引量:32
18
作者 郑文美 祁海鸥 +1 位作者 陈肖敏 周大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报告了108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的护理。15例保留双腔支气管导管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其中5例发生在机械通气情况下,自主呼吸的患者中6例双腔管退至气管,3例纠正、3例重新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4例双腔气... 报告了108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的护理。15例保留双腔支气管导管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其中5例发生在机械通气情况下,自主呼吸的患者中6例双腔管退至气管,3例纠正、3例重新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4例双腔气管插管移位、换单腔管。108例中19例发生不同程度低钠、低钾、低钙。以上情况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安全送返病房。认为应密切观察全身麻醉术后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通气量,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动脉血氧、电解质情况,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插管法 气管内 缺氧 麻醉恢复期 护理
原文传递
内源性一氧化碳/血红素氧合酶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石云 杜军保 +1 位作者 曾超美 唐朝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合酶 (CO/HO)体系在慢性低氧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探讨CO/HO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第 1批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 1d组、低氧 3d组、低氧 7d组、低氧 14d组 ;第 2批大鼠随机... 目的 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合酶 (CO/HO)体系在慢性低氧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探讨CO/HO体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第 1批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 1d组、低氧 3d组、低氧 7d组、低氧 14d组 ;第 2批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 +锌原卟啉(ZnPP)组。均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 ;称量并计算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比例 ;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间接测定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CO含量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第一批大鼠肺内HO 1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大鼠低氧 7~ 14d开始形成稳定的肺动脉高压 ,伴右心室肥大 ;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CO含量分别于低氧 1d和低氧 14d时两次明显增高 (P <0 0 1) ;低氧 1~ 3d肺泡及肺泡间质巨噬细胞和炎性细胞HO 1表达增多 ,低氧 7~ 14d后肺泡水平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HO 1表达显著增高 (F =8 72 ,P <0 0 0 1)。低氧 +ZnPP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氧组 ,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CO含量明显低于低氧组 (P均 <0 0 1)。结论 内源性CO/HO体系在慢性低氧刺激下明显增高 ,且呈时间依赖性的双峰现象 ,其中第 2次代偿性增高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HO 1抑制剂的干预研究进一步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合酶 肺动脉高压 低氧
原文传递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郝然 娄金丽 +2 位作者 张允岭 郑宏 黄启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95%N2与5%CO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环境,建立体外细胞缺氧模型,使细胞分别缺氧6 h和12 h。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于缺...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95%N2与5%CO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环境,建立体外细胞缺氧模型,使细胞分别缺氧6 h和12 h。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于缺氧处理前24 h至缺氧结束加入5 mL/L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首先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继而使用MTT法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活性的改变,并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荧光酶标仪检测胞浆内caspase3、7的活性。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多,参麦注射液能增强缺氧细胞的线粒体活性,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抑制caspase3、7的激活,从而减少凋亡细胞(P<0.01)。结论:缺氧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发心肌细胞的凋亡,参麦注射液能减少缺氧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与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稳定,抑制caspase酶激活,即抑制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参麦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