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楼房基础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进军 王显春 +1 位作者 庄纪栋 黄茂松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8-82,90,共6页
针对武隆隧道出口处穿越楼房基础的工程实例,通过合理的简化和假设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通过荷载增量步和单元生死技术,分两种模拟工况对浅埋暗挖隧道的动态开挖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加强支护的刚度控制施工... 针对武隆隧道出口处穿越楼房基础的工程实例,通过合理的简化和假设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通过荷载增量步和单元生死技术,分两种模拟工况对浅埋暗挖隧道的动态开挖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加强支护的刚度控制施工方法对地表和拱顶沉降的影响,为类似的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 刚度控制 动态开挖 数值模拟 楼房基础 三维数值 支护工程
下载PDF
带转换层结构侧向刚度计算的规范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兴福 吴大友 叶玲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3,共3页
根据现行规范,楼层侧向刚度的计算方法有3种。3种刚度的概念不相同,计算结果的差异也较大。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3种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不同刚度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转换层 刚度控制
下载PDF
大底盘双塔楼结构刚度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兴福 熊峰 李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1,共3页
结合成都某大厦结构设计,定量分析了大底盘双塔楼结构水平侧移的规律,从而提出对称大底盘双塔楼结构刚度控制的方法。经算例验证,其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
关键词 双塔楼结构 大底盘 转换层 刚度控制
下载PDF
基于位移控制的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深基坑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亮 胡卸文 +1 位作者 钱德良 巫锡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6-1021,共6页
基于基坑实测数据,从预应力控制、变形控制和刚度控制3个方面研究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支撑体系(IPS)的工作机理及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内支撑,IPS作用时施加于围护结构上的预应力在基坑开挖前充分激发被动土压力,使围护结... 基于基坑实测数据,从预应力控制、变形控制和刚度控制3个方面研究装配式预应力鱼腹梁支撑体系(IPS)的工作机理及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内支撑,IPS作用时施加于围护结构上的预应力在基坑开挖前充分激发被动土压力,使围护结构向坑外变形从而大幅制约向内位移,实测数据显示围护结构整体深层位移小于10mm;同时,IPS以施加预应力提高体系表观刚度的方式限制基坑周边变形,实测地表沉降量均未超过18mm,降低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另外,针对传统内支撑应力集中缺陷,IPS通过支撑体系全跨度反作用力予以克服,显示出IPS在深基坑工程中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鱼腹梁 深基坑 环境影响 位移控制 刚度控制
下载PDF
气动人工肌肉拮抗关节的力与刚度独立控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道辉 赵新刚 +2 位作者 韩建达 马红阳 张弼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7-596,共10页
针对柔性仿生关节难以实现力与刚度独立控制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气动人工肌肉等效弹簧模型及关节力和刚度模型,设计了一种双输入双输出滑模控制器,来实现对气动人工肌肉拮抗关节力与刚度的独立控制.最后,搭建了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拮... 针对柔性仿生关节难以实现力与刚度独立控制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气动人工肌肉等效弹簧模型及关节力和刚度模型,设计了一种双输入双输出滑模控制器,来实现对气动人工肌肉拮抗关节力与刚度的独立控制.最后,搭建了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拮抗关节实验平台,在关节位置固定和开放两种状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不同负载情况下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通用性.所提出的建模和控制方法综合考虑了仿生关节位置、力和刚度相对独立控制,在机器人与人或环境互相作用的场合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人工肌肉 拮抗关节 刚度控制 滑模控制
原文传递
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树军 张余 孟巧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521-2525,共5页
为了揭示在外力作用下机构的几何形变对其刚度的影响,掌握其变化规律,为机构参数设计及其刚度控制提供合理参数,对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约束方程和坐标关联方程,将关节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推导出... 为了揭示在外力作用下机构的几何形变对其刚度的影响,掌握其变化规律,为机构参数设计及其刚度控制提供合理参数,对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约束方程和坐标关联方程,将关节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推导出基于守恒协调转换刚度矩阵的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映射公式。然后,根据求解结果绘制出不同参数下6-PSS空间并联机构的刚度映射曲线,为对比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其刚度的改变和研究其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最后,根据导出的公式和数值分析算例,对机构的刚度特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并联机构 几何形变 刚度映射 刚度控制 参数设计
下载PDF
自调谐宽频带压电振动发电机的改进 被引量:8
7
作者 朱莉娅 陈仁文 +1 位作者 刘祥建 隆志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32,共6页
压电振动发电机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能量自给。然而,压电振动发电机仅在与外界振源共振时才得到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频率调谐的压电振动发电机,利用同步开关刚度控制电路改变结构固有频率,使之趋近于激励频率... 压电振动发电机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能量自给。然而,压电振动发电机仅在与外界振源共振时才得到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频率调谐的压电振动发电机,利用同步开关刚度控制电路改变结构固有频率,使之趋近于激励频率,是一种控制简单、控制效果好的半主动控制方法。在建立系统机电模型基础上,推导了开关控制电路相关公式,并根据系统特点运用基于梯度法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改变调频系数,结构固有频率相对变化率可以达到5.1%,且在一定频率调节范围内可以实现自供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振动发电机 同步开关 刚度控制 自调谐
下载PDF
仿生跳跃机器人气动串联弹性关节的位置/刚度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沈双 雷静桃 张悦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6-1493,共8页
设计了一种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串联弹性关节,基于气动人工肌肉Chou模型,建立了串联弹性关节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关节刚度,获得了关节刚度与肌肉内部气压、弹性体刚度的关系。设计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整定PID参数的BP-... 设计了一种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串联弹性关节,基于气动人工肌肉Chou模型,建立了串联弹性关节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关节刚度,获得了关节刚度与肌肉内部气压、弹性体刚度的关系。设计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整定PID参数的BP-PID控制算法,开展了气动串联弹性关节的位置与刚度控制研究。仿真结果表明BP-PID控制优于PID控制,关节位置跟踪精度由0.58°变为0.10°,关节刚度跟踪精度从0.026 N·m/rad变为0.005 N·m/rad。实验结果表明关节位置跟踪平均误差由0.347°减小到0.117°,关节刚度跟踪平均误差从0.024 N·m/rad减小到0.019 N·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跳跃机器人 串联弹性驱动器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位置控制 刚度控制
下载PDF
长周期超高层建筑最小底部剪力系数 被引量:7
9
作者 扶长生 张小勇 周立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共6页
推导了底部剪力系数Cs的通用表达式,绘制了Cs-T关系曲线,结果表明Cs随基本周期变长而快速下降。不满足最小底部剪力系数Cmin s的需求并不意味结构方案和布置不合理。按当前的抗震理论,底部剪力是结构承受地震作用大小的宏观指标。当结... 推导了底部剪力系数Cs的通用表达式,绘制了Cs-T关系曲线,结果表明Cs随基本周期变长而快速下降。不满足最小底部剪力系数Cmin s的需求并不意味结构方案和布置不合理。按当前的抗震理论,底部剪力是结构承受地震作用大小的宏观指标。当结构的基本周期超过某一个临界周期时,合理、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按比例放大设计地震作用使Cs≥Cmin s,而不是增大刚度、缩短周期。另外,笔者认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Cmin s限值是合理的,应予以执行。然而,当使用基于性能的方法进行抗震设计时,可予以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 超高层建筑 最小底部剪力系数 强度控制 刚度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刚度可调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摩擦补偿控制
10
作者 魏琼 陆浩 +3 位作者 吴子龙 白林勇 张道德 李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气动伺服系统的低刚度、低气源压强、流量易饱和等特性,导致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量耗散较大,系统易受摩擦影响,且补偿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当系统的运动方向改变时,会产生明显的“平顶现象”,严重影响气动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采用负载口... 气动伺服系统的低刚度、低气源压强、流量易饱和等特性,导致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量耗散较大,系统易受摩擦影响,且补偿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当系统的运动方向改变时,会产生明显的“平顶现象”,严重影响气动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采用负载口独立控制结构,消除因两腔耦合而导致的能量耗散,使系统流量特性尽可能地位于线性区间;针对气动系统中存在的摩擦中部分参数不确定,以及外界干扰、动态负载的不确定性,设计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将系统的刚度调节与自适应鲁棒控制进行协同控制,提高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具有刚度调节的自适应鲁棒控制能够明显降低系统能量耗散,提高系统位置跟踪精度,有效改善摩擦引起的“平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补偿 气动位置伺服 刚度调节 负载口独立控制
下载PDF
基于刚度控制的六轴工业机器人零力跟踪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力钢 柳英杰 +3 位作者 刘志峰 陈国英 杨聪彬 王倩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7-1044,共8页
针对传统的通过操作示教盒移动六轴工业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效率低、过程复杂的问题,以Ethernet作为通信总线,将嵌入式系统引入六轴工业机器人的顺应性跟踪控制(零力跟踪)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刚度控制的六轴工业机器人零力跟踪模型.在该模... 针对传统的通过操作示教盒移动六轴工业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效率低、过程复杂的问题,以Ethernet作为通信总线,将嵌入式系统引入六轴工业机器人的顺应性跟踪控制(零力跟踪)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刚度控制的六轴工业机器人零力跟踪模型.在该模型中,将六维力传感器上的力信号进行解耦与坐标变换,从而获得机器人末端的6个力的大小信息.通过刚度矩阵计算出输入位置控制器的偏移量,同时设计了一种轨迹预测算法来确定6个力的信息及下一个目标点的方向.最后,机器人根据运动学方程的逆解,调整相应的位姿.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末端分别在3个不同方向的牵引力的作用下,能平滑而快速地经过预定的轨迹,为直接示教系统中的顺应性跟踪控制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刚度控制 嵌入式系统 顺应性跟踪 力传感器
下载PDF
拱北隧道工作井超深地下连续墙特重型钢筋笼吊装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胜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6,共3页
拱北隧道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其中暗挖段长度255 m,下穿拱北口岸,地理环境复杂,是国内第一座采用曲线管幕法施工的隧道。暗挖段用东、西2座工作井作为施工通道,其中东侧工作井深32 m,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 拱北隧道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其中暗挖段长度255 m,下穿拱北口岸,地理环境复杂,是国内第一座采用曲线管幕法施工的隧道。暗挖段用东、西2座工作井作为施工通道,其中东侧工作井深32 m,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深52.4 m,钢筋笼长52 m,钢筋笼吊装总质量达105 t以上,是罕见的特重型钢筋笼,整幅吊装难度极大,可借鉴经验少。本文分析了施工技术难点,介绍了钢筋笼吊点布置、钢筋笼自身刚度控制、吊车配置和吊具选择、吊装工艺控制等关键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隧道 曲线管幕 超深地下连续墙 特重型钢筋笼 刚度控制 整幅吊装
下载PDF
连续变刚度仿生驱动关节的设计与建模分析
13
作者 廖峻北 伊烁闻 +5 位作者 雷飞 刘思宇 郭朝 王志瑞 闫曈 党睿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69-3278,共10页
机器人仿生关节刚度连续变化功能的设计与控制是柔性驱动技术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可连续变刚度的仿生驱动关节,该关节采用变力臂方式实现从低刚度到高刚度的连续变化,仿生驱动关节主副电机功率比大、结构紧凑。为了分析该仿生驱动关节... 机器人仿生关节刚度连续变化功能的设计与控制是柔性驱动技术的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可连续变刚度的仿生驱动关节,该关节采用变力臂方式实现从低刚度到高刚度的连续变化,仿生驱动关节主副电机功率比大、结构紧凑。为了分析该仿生驱动关节的弹性变形与负载之间的刚度变化关系,建立有负载条件下的静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得到关节刚度与主副电机的角度关系,并对仿生驱动关节进行力矩跟踪、阶跃响应和刚度跟踪3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变刚度驱动关节在16 N·m的正弦输出力矩下,最大误差为1.23 N·m,方差为0.19 N·m,最大误差占总幅值的7.7%;在刚度跟踪为0.4~1.6 N·m/(°)范围内、输出扭转角为5°时,误差最大为0.09 N·m/(°),占总均值刚度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驱动器 双电机驱动 仿生驱动关节 刚度控制
下载PDF
柔性悬索结构在光伏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丹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5期59-62,共4页
现阶段,光伏项目中的光伏支架大多是小跨度的刚性结构,这种支架跨度较小,基础较多,适用于地势较平整、坡度不大或者对结构跨度要求不高的地面光伏电站,对于一些地形复杂或者坡度较陡的山坡地形,受场地地形条件限制,传统的固定支架施工... 现阶段,光伏项目中的光伏支架大多是小跨度的刚性结构,这种支架跨度较小,基础较多,适用于地势较平整、坡度不大或者对结构跨度要求不高的地面光伏电站,对于一些地形复杂或者坡度较陡的山坡地形,受场地地形条件限制,传统的固定支架施工难度较大,并且由于阴影遮挡影响,很多场地不能充分使用,土地浪费严重;对于渔光互补项目,传统刚性支架基础较多,影响渔业养殖。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光伏项目的柔性悬索支架结构,可跨越较大的河道、深沟,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另外,为了控制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降低组件隐裂风险,分析了不同张拉控制条件下,结构的刚度、内力变化特征,提出了张拉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结构 柔性支架 张拉控制 光伏支架 刚度控制
下载PDF
机器人柔顺关节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世波 鲍官军 +1 位作者 胥芳 张立彬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3-243,共11页
随着机器人应用向智能工厂、助老助残服务、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不断扩展,机器人的柔顺性和主动适应性设计需求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机器人柔顺关节的机构原理,包含了弹性元件被动柔顺关节、气动主动柔顺关节、磁场力... 随着机器人应用向智能工厂、助老助残服务、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不断扩展,机器人的柔顺性和主动适应性设计需求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机器人柔顺关节的机构原理,包含了弹性元件被动柔顺关节、气动主动柔顺关节、磁场力柔顺关节和智能材料柔顺关节。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机器人柔顺关节研究中存在的结构、建模与控制、动力供给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指出机器人柔顺关节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在驱动与结构创新、数学建模与控制、多学科交叉与合作研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关节 刚度控制 磁流变液 智能材料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对平板的刚度主动控制及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明义 季宏丽 +1 位作者 裘进浩 张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0-36,共7页
研究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的平板结构刚度主动控制方法,提出了驱动器在平板上的布置形式。通过建立分析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主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形状记忆合金产生的回复应力可以显著地改变结构... 研究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的平板结构刚度主动控制方法,提出了驱动器在平板上的布置形式。通过建立分析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主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形状记忆合金产生的回复应力可以显著地改变结构的刚度;通过调节形状记忆合金的驱动温度、含量和布置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刚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驱动器布局方式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可实现利用较少的SMA驱动器提高刚度控制效果,为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实现对结构的刚度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刚度控制 回复应力 布局优化
下载PDF
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索并联驱动系统张力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强 董强 +3 位作者 黄科 邢伟 程刚 隋毅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6期66-76,共11页
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张力解不唯一,为保证随动平台在工作空间内姿态可控及索张力连续平稳,并且满足张力在最大最小限制范围,需要对其索张力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索并联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运用封闭(Closed-Form,CF)... 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张力解不唯一,为保证随动平台在工作空间内姿态可控及索张力连续平稳,并且满足张力在最大最小限制范围,需要对其索张力优化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索并联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别运用封闭(Closed-Form,CF)优化法、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及将张力分为上、中、下斜拉的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对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以及典型工况的运动轨迹张力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张力限制条件下,采用CF优化法计算的FCWS范围最小,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次之,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计算的FCWS最大并满足系统要求;在相同运动轨迹条件下,采用CF优化法计算的张力上限最大,常规最小方差优化法次之,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的张力上限最小并满足系统要求;将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在索并联驱动系统进行张力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张力变化规律符合该优化算法的理论值,证明了该优化法的正确性。综上所述,将分类最小方差优化法确定为系统的张力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并联驱动系统 矢量封闭原理 索力优化 刚度控制 低重力模拟试验平台 航天返回
下载PDF
基于实功法的结构刚度效率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若帆 王仕成 +1 位作者 陈奇纳 欧阳志勇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9年第9期4-7,共4页
为提高调整结构刚度的效率,以能量法为基础,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简单的桁架模型,通过手算和软件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软件虚功图的工作原理,计算出结构各杆件应变能密度,利用结构应变能与刚度之间的关系,可快速准确地调整构件截面,以达... 为提高调整结构刚度的效率,以能量法为基础,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简单的桁架模型,通过手算和软件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软件虚功图的工作原理,计算出结构各杆件应变能密度,利用结构应变能与刚度之间的关系,可快速准确地调整构件截面,以达到调整结构刚度的目的,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工程实践中;结果表明,基于能量法的结构刚度调整具有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虚功图 应变能密度 刚度控制
下载PDF
机器人串联弹性关节驱动器的刚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光模 赵新刚 +1 位作者 韩建达 刘光军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371,共8页
机器人关节的柔顺性在人机协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固定的关节柔性无法满足动态变化的人机协作需求,因此对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器提出了具有刚度调节能力的要求.本文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平面涡卷弹簧作为机器人关节的柔性元件,并提出一... 机器人关节的柔顺性在人机协作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固定的关节柔性无法满足动态变化的人机协作需求,因此对机器人的关节驱动器提出了具有刚度调节能力的要求.本文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平面涡卷弹簧作为机器人关节的柔性元件,并提出一种可用于具有固定刚度的串联弹性驱动器的刚度控制方法.根据关节刚度的定义,将测量得到的弹簧输出端角度用于计算弹簧的输入端转角,使得机器人关节驱动器的等效刚度可以被调整到所期望的大小.该方法以电机位置控制为内环,关节刚度控制为外环,简化了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解耦控制.对所设计的刚度控制器进行了分析.最后在自主设计的单自由度薄型串联弹性驱动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刚度调节实验,包括刚度的双向阶跃、零刚度和正弦变化的刚度,实验结果表明关节等效刚度能准确跟踪期望值,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弹性驱动器 刚度控制 人机协作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a Wire Driven Robot for Grinding with Stiffness Adapted
20
作者 ZHANG Bo 1,2, ZHAO Ming-yang 2 (1.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 China 2. Robotics Laboratory,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 ciences, Shenyang 110016,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81-82,共2页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new design and machining me thod production with more complex surface can be manufactured. Researching on th e new equipment used for surface disposal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matter. Grind i...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new design and machining me thod production with more complex surface can be manufactured. Researching on th e new equipment used for surface disposal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matter. Grind ing and polishing are a common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 new type wire driven parallel robot used for grinding process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ire driven parallel robot is developed from parallel robot and serial wire driven r obot. Steel wire is used to replace the leg of parallel robot. Compared with par allel robot, this kind of robot has lager workspace, lower weight, higher rigidi ty and higher load/deadweight ratio. And the stiffness of robot is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tension of wire. The robot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three DOF. T he moving part is driven by four wires, three of them are used to drive and the rest to keep them tension, with a restraining machine. The position sensors are installed in restraining machine. The position of terminating of end-effecter c an be ascertained in the space. The tension sensors are installed in each wire t o form force feedback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nsion the force on the workpiece can be controlled. Also the stiffness of robot can be adju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 driven parallel robot stiffness contro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