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3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技术进步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思峰 党耀国 李炳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9-341,共3页
运用灰色生产函数模型(GCD) 和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GE),对河南技术进步贡献率与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科技三项经费每增加1 亿元,可使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2 个百分点左右,全省R&D 经... 运用灰色生产函数模型(GCD) 和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GE),对河南技术进步贡献率与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科技三项经费每增加1 亿元,可使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2 个百分点左右,全省R&D 经费每增加1亿元,可使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约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科技投入 河南 经济发展 贡献率
下载PDF
不同单菌制曲豆酱风味物质及氨基酸分析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康蕾 胡茂丰 刘素纯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分别采用米曲霉(A spergillusoryzae)A S3.042、高大毛霉(M ucorm ucedo)、根霉(R hizopus)和黑曲霉(A spergillusniger)制曲制酱,对后发酵黄豆酱中氨基酸态氮、风味物质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发现在45 d氨基酸态氮含量... 分别采用米曲霉(A spergillusoryzae)A S3.042、高大毛霉(M ucorm ucedo)、根霉(R hizopus)和黑曲霉(A spergillusniger)制曲制酱,对后发酵黄豆酱中氨基酸态氮、风味物质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发现在45 d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在45~65 d时氨基酸态氮含量保持稳定;判定65 d为发酵终点。测得米曲霉65 d挥发性物质是4种酱中最丰富的,测定米曲霉豆酱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种酱中最多,为174.17 m g/g干质量,且种类最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酱 氨基酸组成 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GC-MS/MS测定不同食品中氨基甲酸甲酯及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周佳 成长玉 +1 位作者 郭庆 陈祥贵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67,共6页
建立内标法同时测定固体半固体及液体基质中氨基甲酸甲酯及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质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Mass,GC-MS/MS)方法。以D5-氨基甲酸乙酯为内标,采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 建立内标法同时测定固体半固体及液体基质中氨基甲酸甲酯及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质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Mass,GC-MS/MS)方法。以D5-氨基甲酸乙酯为内标,采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毛细管色谱柱:DB-INNOWAX,30 m×0.25 mm(内径)×0.25μm(膜厚);进样方式:脉冲不分流;进样量:1μL;柱温:80℃保持2 min,以10℃/min至180℃保持3 min,240℃后运行6 min;流速1.0 mL/min。氨基甲酸甲酯在20 ng/mL^1 000 ng/mL,氨基甲酸乙酯在10 ng/mL^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7和0.999 9。液体基质平均回收率为78.4%及100.20%。固体及半固体基质平均回收率为62.48%及100.49%,检出限分别为6μg/kg及3μg/kg。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甲酯 氨基甲酸乙酯 gc-MS/MS 固体半固体基质
下载PDF
一步提取测定食品中的脂肪酸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菲菲 赵嘉胤 +1 位作者 王建军 陈景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79,共3页
建立了一步提取测定食品中脂肪酸的检测方法。乙酰氯与甲醇反应得到的盐酸-甲醇使试样中的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甲酯化,用甲苯提取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各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在0.005~1m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99);在不同基质中... 建立了一步提取测定食品中脂肪酸的检测方法。乙酰氯与甲醇反应得到的盐酸-甲醇使试样中的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甲酯化,用甲苯提取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各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在0.005~1m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99);在不同基质中各脂肪酸回收率为82.1%~100%,相对标准偏差RSD<10%;各脂肪酸检出限为1mg/100g。一步提取测定脂肪酸操作方便、快速,灵密度高,可满足食品中脂肪酸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一步提取 食品
下载PDF
向日葵花粉二氯甲烷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博 田睿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99-104,共6页
本文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溶剂提取法得到向日葵花粉浓缩液,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挥发性化学成分,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14种、酯类化合物5种、醇类化合物3种、酮类化合物2种、酰胺类化合物2种、哌啶类化合物1... 本文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溶剂提取法得到向日葵花粉浓缩液,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挥发性化学成分,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14种、酯类化合物5种、醇类化合物3种、酮类化合物2种、酰胺类化合物2种、哌啶类化合物1种、烯烃类化合物1种、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各1种,共占样品总量的84.44%,另有2种未知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花粉 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
原文传递
青蒿及青蒿油的樟脑含量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吉 冯文宇 +1 位作者 邱华荣 何兵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蒿及青蒿油中樟脑的含量。方法: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3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170℃。结果:樟脑与其他色谱峰的分离度和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100.1%,RSD=0.56%。结论:该...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青蒿及青蒿油中樟脑的含量。方法: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3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170℃。结果:樟脑与其他色谱峰的分离度和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100.1%,RSD=0.56%。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作为青蒿及青蒿油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青蒿油 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樟脑
下载PDF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海瑞 李皓昱 介冲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6年第5期10-18,共9页
联合作战是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基本作战形式。首先,探讨了联合作战和指挥控制的概念,研究了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演化。然后,分析了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及其公共作战图(COP)和联合作战计划与执行系统(JOPES)... 联合作战是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基本作战形式。首先,探讨了联合作战和指挥控制的概念,研究了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及其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演化。然后,分析了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及其公共作战图(COP)和联合作战计划与执行系统(JOPES)2个核心功能系统的需求、功能和部署,并阐述了网络赋能指挥能力(NECC)系统的能力组成与体系结构。最后,总结了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作战 指挥控制系统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网络使能指挥能力
下载PDF
六广河特大桥边跨顶推施工技术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钊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
六广河特大桥主桥为(243+580+243)m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黔西侧边跨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由于顶推跨度大、重量重、顶推单元多,采用超声波传感器作为千斤顶顶推系统的动作传感元件,在泵站上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实时传输到总控... 六广河特大桥主桥为(243+580+243)m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黔西侧边跨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由于顶推跨度大、重量重、顶推单元多,采用超声波传感器作为千斤顶顶推系统的动作传感元件,在泵站上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线实时传输到总控中心,总控中心采取位移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的方式,控制多个顶推单元的千斤顶完成竖向升降、纵向水平顶推和横向纠偏同步工作。在顶升千斤顶球形板上设置了梳齿板,可避开螺栓,顺利通过拼接板。施工前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安全、稳定。实际顶推操作表明该顶推技术简单可靠、水平力小、同步性好、轴线偏位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叠合梁 临时墩 导梁 多点同步步履式顶推系统 顶推施工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漂洗过程中草鱼鱼糜挥发性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施文正 汪之和 +2 位作者 朱耀周 张桢 王锡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6-379,384,共5页
通过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研究了漂洗过程中草鱼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通过电子鼻检测分析,能较好地判别出精滤后鱼糜与漂洗后鱼糜间、一次漂洗与两次或三次漂洗间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差别,而二次漂洗与三次漂洗间鱼糜的... 通过电子鼻技术和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研究了漂洗过程中草鱼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通过电子鼻检测分析,能较好地判别出精滤后鱼糜与漂洗后鱼糜间、一次漂洗与两次或三次漂洗间鱼糜挥发性成分的差别,而二次漂洗与三次漂洗间鱼糜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无法明显判别;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使用中,萃取头有效地吸附了鱼糜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精滤后鱼糜、一次漂洗、两次漂洗、三次漂洗后鱼糜分别确定25、23、10和10种挥发性成分,均以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4·76%、93·03%、89·32%和92·03%。通过电子鼻和GC-MS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漂洗对草鱼鱼糜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两次和三次漂洗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糜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河南各时期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思峰 党耀国 +2 位作者 李炳军 李秀丽 王莲花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3-207,共5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模型技术,消除索洛“余值”中的非技术进步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测度模型———GCD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术进步测度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分4个不同的时段建立了河南GC...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模型技术,消除索洛“余值”中的非技术进步因素,建立了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测度模型———GCD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术进步测度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分4个不同的时段建立了河南GCD模型,测算出河南不同时期技术进步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D模型 技术进步余值 贡献率 灰色系统 河南
下载PDF
荠菜芳香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与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薛妍君 张丽 +2 位作者 冯莉 姜丽 郁志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8-333,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荠菜香气成分,并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选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50℃、时间40min,解析温度250℃、时间3min萃取效果最佳;实验共鉴定有效香气成分64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荠菜香气成分,并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选用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50℃、时间40min,解析温度250℃、时间3min萃取效果最佳;实验共鉴定有效香气成分64种,以醇类、醛类、烃类及含硫杂氧化合物为主。荠菜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有二甲基二硫、正己醛、叶醇、青叶醛、二甲三砜、2,6-二甲基环己醇、β-紫罗兰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荠菜 香气 固相微萃取(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赤芍挥发性成分的GC-MS与直观框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晓如 梁逸曾 +1 位作者 杨辉 郭方遒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赤芍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检测,再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产生的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根据其保留时间和质谱,在质谱库中进行相似检索,...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赤芍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检测,再通过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LP)法对产生的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根据其保留时间和质谱,在质谱库中进行相似检索,实现对组分的定性,再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结果共分辨出57个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分辨的纯组分进行检索,鉴定了其中38个组分,占赤芍挥发成分总合量的95.21%。结论赤芍主要挥发成分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正十六碳酸和水杨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挥发性成分 气相-质谱联用 直观框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下载PDF
大容量光传输技术进展与400G C+L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振华 尚文东 +3 位作者 陆源 王朝晖 施鹄 陈勇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年第12期48-61,共14页
分析了长距光传输系统容量提升的三大途径,围绕单波超400G、波段扩展及空分复用三大技术热点介绍其研究进展及标准化动态,对比空分复用和波段扩展的应用前景;之后,针对波段扩展系统开展单波400G C+L实时传输试验研究,验证了功率均衡对... 分析了长距光传输系统容量提升的三大途径,围绕单波超400G、波段扩展及空分复用三大技术热点介绍其研究进展及标准化动态,对比空分复用和波段扩展的应用前景;之后,针对波段扩展系统开展单波400G C+L实时传输试验研究,验证了功率均衡对功率平坦度和传输代价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相比于空分复用,短期内C+L波段扩展应用更具实用价值;对于400G C+L传输系统,功率均衡可改善系统的OSNR瓶颈,并控制L波段的非线性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传输 400g c+L 扩展波段
下载PDF
一种压电振动能量回收电路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皓文 龚立娇 +1 位作者 吴延祥 郭俊成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0-775,共6页
为了提高压电式振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能力和解决在负载变化使能量回收效率变差的问题,以悬臂梁式压电振动发电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设计方案,即并联型双同步开关电感接口电路,可将压电梁转换振动能量得... 为了提高压电式振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能量回收能力和解决在负载变化使能量回收效率变差的问题,以悬臂梁式压电振动发电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电路设计方案,即并联型双同步开关电感接口电路,可将压电梁转换振动能量得到的电能高效地储存到电容中。实验结果表明,压电梁在频率为38.4Hz、加速度有效值为0.035m/s2振动激励下工作时,给出的并联双同步开关能量回收(P-DSSH)接口电路可释放的瞬时功率达0.25mW,是全桥整流接口电路(SEH)最优功率的5.8倍,是并联同步开关电感(P-SSHI)接口电路可释放的瞬时功率的2.2倍,是LTC3588-1电路可释放的瞬时功率的1.27倍,且其工作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收集 并联双同步开关能量回收电路(P-DSSH) 压电振动 接口电路 能量回收效率
下载PDF
一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的位移测试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世峰 吕曹炯 +1 位作者 汪正兴 周志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改善目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位移测试方法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以既有连通管原理为基础,提出差压连通管式位移测试方法,建立测点位移与差压连通管内压差的变化量的关系,从而通过测量半封闭式连通管两端液体表面处的气压差变化实现对基桩试... 为改善目前基桩承载力试验中位移测试方法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以既有连通管原理为基础,提出差压连通管式位移测试方法,建立测点位移与差压连通管内压差的变化量的关系,从而通过测量半封闭式连通管两端液体表面处的气压差变化实现对基桩试验时竖向位移的测量。结合实际工作要求,研发该方法的位移测量设备,并通过与步进电机控制式移动平台及百分表对应的测试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大桥自平衡法试桩工程中,结果表明:(1)测试期间无需基准梁,无安装垂直度要求,可降低试验成本;(2)与电子位移传感器测量结果一致,最大差值0.24mm,说明应用该方法进行基桩承载力试验中的位移测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承载力试验 竖向位移 测试方法 差压连通管 位移测量设备 对比试验
下载PDF
热反应牛骨香精酶解工艺优化及关键气味化合物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丽 关鑫 +4 位作者 唐源 宋焕禄 潘文清 龚林 陈琬盈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42,共17页
为研究制备热反应牛骨香精的较佳酶解工艺,以牛骨素为原料,选用复合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加酶量及复合酶加酶比例对酶解液水解度和由酶解液与糖、氨基酸等原料经美拉德反应制备的热反应牛骨香... 为研究制备热反应牛骨香精的较佳酶解工艺,以牛骨素为原料,选用复合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复合酶加酶量及复合酶加酶比例对酶解液水解度和由酶解液与糖、氨基酸等原料经美拉德反应制备的热反应牛骨香精的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游离氨基酸质量比,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分析牛骨素酶解前后制备的热反应牛骨香精关键气味化合物的质量比。结果表明,牛骨素的较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加酶量1250 U/g、复合风味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的加酶比例为3∶2,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8.17分。与牛骨素相比,酶解液中有15种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比显著增加;使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测定牛骨素和酶解液的气味轮廓和滋味轮廓,发现酶解液的氮氧化物气味特征增强,酶解液的鲜味、浓厚味、咸味特征更明显。使用固相微萃取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技术,对牛骨素、酶解液分别制备的热反应牛骨香精的关键气味化合物进行分析,共鉴定出挥发性气味化合物164种,包含27种醛类、30种酮类、12种醇类、16种酸类、7种含硫化合物、10种酯类、18种吡嗪类、10种呋喃类、6种噻唑类、4种噻吩类和24种其他类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嗅闻到74种气味活性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AV)大于1的关键气味化合物有22种,牛骨素与酶解液分别制备的热反应牛骨香精中最重要的关键气味化合物均为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OAV值分别为13079和8053);与牛骨素制备的热反应牛骨香精相比,酶解液制备的热反应牛骨香精中出现了(E,E)-2,4-癸二烯醛、2-甲基-3-呋喃硫醇、甲基糠基二硫醚、己酸甲硫醇酯、β-石竹烯5种新的关键气味化合物。研究旨在为热反应牛骨香精工业化生产中的酶解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工艺 热反应牛骨香精 气味活性化合物 关键气味化合物 全二维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下载PDF
溶剂效应对有机氯农药测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玖 刘鑫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年第6期36-39,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研究了不同溶剂对有机氯农药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不同溶剂中的GC-MS响应值是有差异的,但保留时间不变,且随着有机氯农药质量浓度的增加,这种溶剂效应对大部分有机氯农药的作用减弱。经分析溶...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研究了不同溶剂对有机氯农药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不同溶剂中的GC-MS响应值是有差异的,但保留时间不变,且随着有机氯农药质量浓度的增加,这种溶剂效应对大部分有机氯农药的作用减弱。经分析溶剂的极性对有机氯农药测定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效应 有机氯农药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ISO 19577鞋类N-亚硝基胺国际检测方法制定及技术解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伟娟 冯徐根 畅文凯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0,共7页
国际标准解读和宣贯对提高行业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使其更好地在全球广泛推广使用。首先介绍了ISO 19577制定背景,阐述了N-亚硝基胺的危害性以及国际标准的缺失现状,提出立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就该标准立项和制定过程中关键... 国际标准解读和宣贯对提高行业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使其更好地在全球广泛推广使用。首先介绍了ISO 19577制定背景,阐述了N-亚硝基胺的危害性以及国际标准的缺失现状,提出立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就该标准立项和制定过程中关键技术环节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解析,为我国成功主持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提供了有效技术路径支撑。通过对ISO 19577的系统梳理,有效促进该国际标准的宣贯,为我国其他行业主持制定国际标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 19577 N-亚硝基胺 鞋类 g c-MS检测方法
下载PDF
Ag/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物理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新斌 于萍 +3 位作者 李国强 吴少军 陈修锐 张伟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5,共3页
通过加热AgNO3与g-C3N4成功制备了Ag/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热解产物的物相和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PL)表征样品的光吸收和荧光性质。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评价... 通过加热AgNO3与g-C3N4成功制备了Ag/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热解产物的物相和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PL)表征样品的光吸收和荧光性质。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评价样品的可见光(λ≥420nm)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纯g-C3N4相比,3%载银量的Ag/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分析表明Ag与g-C3N4的协同作用抑制光致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是光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c3N4 可见光光催化 热分解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腊八豆低温后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欧阳晶 杨俊换 +1 位作者 苏悟 蒋立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5-279,共5页
以黄豆为原料、纯种毛霉发酵腊八豆后发酵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低温后发酵不同时段的腊八豆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共鉴定出包括烷烃类(2)、烯烃类(29)、杂环类(6)、醇类(10)、醛类(1)... 以黄豆为原料、纯种毛霉发酵腊八豆后发酵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低温后发酵不同时段的腊八豆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共鉴定出包括烷烃类(2)、烯烃类(29)、杂环类(6)、醇类(10)、醛类(1)、酮类(1)、酸类(2)、酯类(8)、醚类(3)等9类62种化合物。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杂环类、醛类、酮类等风味化合物有所增加,醇类与酸类化合物的减少伴随着酯类的增加,1-辛烯-3-醇等不良风味逐渐减少,低温发酵有利于减少褐变,促进风味物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八豆 低温发酵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