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三个面向”与高校人才培养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元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7-11,共5页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三个面向” ,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战略的高度 ,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 ,为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战略指导方针。本文根据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三...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三个面向” ,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战略的高度 ,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 ,为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战略指导方针。本文根据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三个面向” ,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三个面向 人才培养 邓小平 高校
下载PDF
试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面向”问题
2
作者 黎世学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80-84,共5页
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今全世界必须重视的大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导思想在正确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在正确理解... 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今全世界必须重视的大问题。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指导思想在正确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在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面向” 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三面受火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可乐 赵思远 董亚男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9-11,共3页
通过对三面受火的钢筋混凝土柱在经历不同温度、不同冷却方式、不同偏心加载情况后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三面受火的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进行预测,以期为火灾科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三面受火 力学性能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三面受火钢柱抗火临界温度的数值模拟分析
4
作者 梁拥军 赵军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0期72-73,共2页
应用ANSYS软件计算了钢柱在标准的升温模式下的温度场,分析了在三面受火作用下钢柱截面的温度变化情况,然后利用ANSYS的耦合分析,将温度场导入结构分析中,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在火灾下的钢柱截面温度分布对钢柱耐火临界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三面受火 钢柱 临界温度
下载PDF
法兰内侧止口底面的加工及测量方法
5
作者 张金生 廖世超 阳建军 《中国重型装备》 2021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用三面刃铣刀盘加工法兰内侧止口底面的方法,对比分析,确定了刀具的实际尺寸,并根据实际工况,提出详细加工方案。降低了对刀具精度、操作人员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减少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解决了止口底面的加工和测量问题。
关键词 止口底面 三面刃铣刀 数控加工 测量
下载PDF
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的现实意义
6
作者 赵丽萍 《阴山学刊》 2008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高师院校在当前的高教改革中,要以"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作为工作的宗旨,将教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统筹确定院校工作方向。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是落实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的体现,是我... 高师院校在当前的高教改革中,要以"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作为工作的宗旨,将教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统筹确定院校工作方向。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是落实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的体现,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基础教育 “三个面向” 教育改革发展 教师教育一体化
下载PDF
成人拔牙正畸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禹洁 陈贵 +1 位作者 许天民 姜若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面部扫描比较正畸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差异。方法将就诊患者正畸治疗方案分为拔牙与不拔牙两组,拔牙组12例,不拔牙组10例。矫治前后采用结构光三维照相机获取患者三维面相。采用Rapidform2006软件重叠矫... 目的通过三维面部扫描比较正畸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差异。方法将就诊患者正畸治疗方案分为拔牙与不拔牙两组,拔牙组12例,不拔牙组10例。矫治前后采用结构光三维照相机获取患者三维面相。采用Rapidform2006软件重叠矫治前后面相,将面部按解剖结构特点分为九个区,利用距离图示法分析面部各区的三维变化,同时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变化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矫治中BMI指数未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根据面部变化分析:不拔牙患者具有面部增大、不变,和颊肌区、咬肌区、颏肌下区这三个变小区域,而拔牙组面部轮廓均表现为缩小或不变,不含增大区域。结论成人正畸治疗后面部软组织三维变化,无论拔牙与否,咬肌区和颊肌区均表现为缩小,眶下区和颧肌区均无明显改变,而两组在上下唇红区、口轮匝肌区、颏唇沟区的变化方向相反并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矫治 不拔牙矫治 三维面部扫描 面部软组织三维变化
原文传递
口服云南白药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肿胀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董辉 郭婷婷 +2 位作者 周侠 冯春丽 夏登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目的评价口服云南白药对埋伏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反应性肿胀的缓解情况。方法 48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于术前3 d开始,连续8 d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或安慰剂胶囊。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1... 目的评价口服云南白药对埋伏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部反应性肿胀的缓解情况。方法 48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于术前3 d开始,连续8 d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或安慰剂胶囊。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进行面部三维扫描,重建面部三维模型,利用逆向工程技术软件测定术后不同时间点面部肿胀的体积和厚度,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面部肿胀度、疼痛强度和张口度。结果口服云南白药组和口服安慰剂组在不同时间点所测定的疼痛强度和张口度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而2组间面部肿胀厚度和肿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中采用围术期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对预防和治疗术后面部反应性肿胀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面部肿胀 三维面部重建
下载PDF
基于局部特征的表情不变3维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蓓 达飞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6-1094,共9页
为了减少表情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人脸几何特征和局部描述子的3 维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形状变化指数在3 维人脸上检测出关键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的2 步匹配算法,以提高识别算法的效率:第1 步在关键点上提取3 维... 为了减少表情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人脸几何特征和局部描述子的3 维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形状变化指数在3 维人脸上检测出关键点.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点的2 步匹配算法,以提高识别算法的效率:第1 步在关键点上提取3 维法向量分布直方图描述子,将测试集人脸与库集人脸上的描述子进行匹配,除去匹配程度较低的一部分库集人脸,减少后续匹配的人脸数;第2 步在关键点上提取协方差矩阵描述子,再将测试集人脸与剩余的库集人脸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协方差矩阵描述子匹配.最后用成功匹配的关键点个数衡量人脸的匹配程度,得到分类结果.在Bosphorus, FRGC v2.0 和BU-3DFE 数据库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对3 维人脸的表情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在识别速度上也优于已有的许多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人脸识别 表情变化 关键点检测 3维法向量分布直方图 协方差矩阵
下载PDF
三维定位面弓的设计及其在颧骨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冬梅 张益 张震康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设计研制三维定位面弓,并对其用于颧骨骨折的术前诊断、术中复位校准以及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并制作可用于测量颧骨突度、面侧方宽度以及眼球突度的三维定位面弓,用于颧骨颧弓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颧骨骨折共5例,评价其临床... 目的:设计研制三维定位面弓,并对其用于颧骨骨折的术前诊断、术中复位校准以及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设计并制作可用于测量颧骨突度、面侧方宽度以及眼球突度的三维定位面弓,用于颧骨颧弓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颧骨骨折共5例,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开发并研制出可用于测量颧骨前突度、面宽和眼球突度的三维定位面弓,通过对5例颧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结论:三维定位面弓是颧骨不对称畸形的定量测量工具,可用于术前颧面部软组织畸形诊断、术中复位指导和校准,以及术后面部对称性评价,还可用于眼球突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位面弓 颧骨骨折 颧弓骨折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脸模板的颜面解剖标志点自动定点方法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温奥楠 朱玉佳 +5 位作者 郑盛文 萧宁 高梓翔 傅湘玲 王勇 赵一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8-365,共8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高效、自动确定三维数据颜面解剖标志点(简称标志点)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定点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6至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牙体缺损或缺失男性患者(面部对称性良好)30例,年...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高效、自动确定三维数据颜面解剖标志点(简称标志点)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定点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6至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牙体缺损或缺失男性患者(面部对称性良好)30例,年龄18~45岁;采集患者三维颜面数据,基于普氏分析算法进行尺寸归一化和重叠对齐。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构建三维人脸平均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处理构建三维人脸模板,使用MeshLab 2020软件在其上确定32个标志点序号(10个中线标志点和22个双侧标志点)。选取2021年6至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下颌无偏斜和下颌轻度偏斜男性患者各5例,获取患者三维颜面数据作为测试数据,基于三维人脸模板及其标志点序号,借助MeshMonk非刚性配准算法程序自动确定测试数据32个标志点坐标,作为模板法定点数据。由同一名主治医师人工确定测试数据32个标志点位置,记录标志点坐标作为专家法定点数据。计算模板法与专家法标志点距离,作为定点误差,评价模板法的定点效果。结果对于5例下颌无偏斜患者,模板法所有标志点的定点误差为(1.65±1.19)mm,其中中线标志点的定点误差为(1.19±0.45)mm,双侧标志点的定点误差为(1.85±1.33)mm。对于5例下颌轻度偏斜患者,模板法所有标志点的定点误差为(2.55±2.22)mm,其中中线标志点的定点误差为(1.85±1.13)mm,双侧标志点的定点误差为(2.87±2.45)mm。结论本项研究提出的通过三维人脸模板自动确定标志点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对中线标志点的定点效果优于双侧标志点,对下颌无偏斜患者标志点的定点效果优于下颌轻度偏斜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美学 牙科 面部 成像 三维 解剖标志点 三维人脸模板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几何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芳 岳冬利 王岁花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研究人脸识别问题,当人脸的表情发生很大变化时,提取的三维几何特征会发生较大变化,造成识别准确度很低,影响识别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几何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通过求出人脸几何特征差异的关联程度,计算哪种三维几... 研究人脸识别问题,当人脸的表情发生很大变化时,提取的三维几何特征会发生较大变化,造成识别准确度很低,影响识别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几何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通过求出人脸几何特征差异的关联程度,计算哪种三维几何特征变化与识别结果是无关的,哪种与识别结果是关联的,解决了人脸表情变化时的准确三维识别问题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实现识别高效,可使得三维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大大的提高,为设计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识别 几何特征 差异关联程度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相位展开的三维人脸建模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江平 王睿珂 +3 位作者 段智涓 黄怡洁 何国欢 周佩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相位展开作为三维(3D)测量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其解析精度直接影响3D建模的精度。由于存在欠采样和相位不连续等问题,故传统空间相位展开难以得到正确的相位信息,而时间相位展开又需要额外的信息辅助。针对复杂场景中的3D人脸建模,提出了... 相位展开作为三维(3D)测量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其解析精度直接影响3D建模的精度。由于存在欠采样和相位不连续等问题,故传统空间相位展开难以得到正确的相位信息,而时间相位展开又需要额外的信息辅助。针对复杂场景中的3D人脸建模,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相位展开网络。在所提网络中,利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融合多尺度特征,并在解码网络中嵌入注意力子网络以获取上下文信息。构建一个包含5000组样本的FACE数据集和一个包含100组样本的MASK数据集,每组样本均包含截断相位和连续相位的真值,这些真值可用于相位展开的训练及测试。所提网络在FACE数据集和MASK数据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87 rad和0.0273 rad,结构相似性分别为0.9850和0.9793。在欠采样、相位不连续等区域中,所提网络可快速准确地提取相位特征,进而保证了相位展开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实了所提网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三维人脸建模 相位展开 多尺度注意力机制融合 上下文特征信息 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原文传递
火灾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等效火灾荷载的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殿魁 林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9-524,共6页
国内外混凝土规范中已明确给出计算构件耐火极限的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防火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研究.而在结构设计中,往往直接考虑的是荷载作用,为此提出一个新概念——等效火灾荷载,将火灾对结构的影响直... 国内外混凝土规范中已明确给出计算构件耐火极限的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防火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研究.而在结构设计中,往往直接考虑的是荷载作用,为此提出一个新概念——等效火灾荷载,将火灾对结构的影响直接考虑成荷载作用.在确定了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温度场后,利用一种简化计算方法计算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等效火灾荷载,进而计算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在火灾中,作为结构最基本的构件梁柱可能受到单面或多面的火作用,这里仅介绍三面受火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等效火灾荷载的计算,利用此法简单计算便可得出等效火灾荷载和耐火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简支梁 三面受火 等效火灾荷载 耐火极限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人脸切割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星 达飞鹏 杨乔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4,共5页
为克服表情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人脸切割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采用一种自动预处理技术来去除离群点、填补孔洞和归一化姿态,以提高三维人脸数据的质量;其次,通过简化meshSIFT特征的规范化方向并加入形状直径... 为克服表情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人脸切割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采用一种自动预处理技术来去除离群点、填补孔洞和归一化姿态,以提高三维人脸数据的质量;其次,通过简化meshSIFT特征的规范化方向并加入形状直径函数描述符,讨论了方向分配和特征描述符的设计问题,改进了meshSIFT特征;最后,通过运用字典构造、压缩与自适应区域切割稀疏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稀疏表示分类最小残差和的自适应人脸切割算法.FRGC v2.0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三维人脸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识别 自动预处理技术 改进的meshSIFT特征 自适应人脸切割 多任务稀疏表示分类
下载PDF
基于点云和RGB的三维增强人脸识别
16
作者 毛广志 丁彬 +2 位作者 唐飞洋 刘聪聪 郁钱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5-89,共5页
针对普通相机无法获取人脸图片的深度信息而导致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和RGB图像的三维人脸增强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深度相机采集点云数据和RGB图像,并利用Transformer的Attention机制建立图像的融合机制。其次,在FaceNet的... 针对普通相机无法获取人脸图片的深度信息而导致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和RGB图像的三维人脸增强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深度相机采集点云数据和RGB图像,并利用Transformer的Attention机制建立图像的融合机制。其次,在FaceNet的MobileNet中增加encoder网络层,即PointTransformer,可以将数据分成多块计算。在encoder网络中,利用Attention机制将点云与RGB图像融合,以增强3D人脸识别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基于点云和RGB图像的三维人脸增强识别方法的准确率达到99.67%,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点云 人脸识别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下载PDF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放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5,15,共6页
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中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三个面向"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统一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三个面向... 邓小平教育思想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中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三个面向"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统一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三个面向"确立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价值取向,因而成为邓小平教育思想中最具原创性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教育思想 三个面向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bileNet V2的多视图三维人脸重建
18
作者 童立靖 张豪杰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38,共9页
针对多视图三维人脸重建时,由于图像特征提取能力有限而导致三维人脸模型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obileNet V2网络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首先在MobileNet V2网络中引入多路径结构,使不同子路径的特征能够进行交互,从... 针对多视图三维人脸重建时,由于图像特征提取能力有限而导致三维人脸模型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obileNet V2网络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首先在MobileNet V2网络中引入多路径结构,使不同子路径的特征能够进行交互,从而增强网络的表达能力;然后在通道维度上加入压缩激励(Squeeze and Excitation,SE)模块,在空间维度上加入空间分组增强(Spatial Group-wise Enhance,SGE)模块,从而有效提取人脸形状参数和表情参数;最后使用三维可形变模型(3D Morphable Model,3DMM),并根据形状参数和表情参数完成三维人脸重建。在300W-LP数据集上,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重建方法以及基于Visual Geometry Group Batch Normalization(VGG-BN)改进网络的重建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平均重建精度分别提升约0.46%和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重建 MobileNet V2 多路径结构 压缩激励模块 空间分组增强模块 三维可形变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旋转散斑结构光投影的三维人脸采集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佩 朱江平 +1 位作者 孔令寅 熊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404,共11页
设计由两个红外相机和一个紧凑散斑结构光投射器构成的三维人脸采集系统,可根据采集精度和运算效率的折衷配置采集散斑图像。散斑模板固定在垂直于投射器光轴的齿轮上,使用齿轮机构驱动散斑模板作旋转运动,使用波长为735nm的LED照亮散斑... 设计由两个红外相机和一个紧凑散斑结构光投射器构成的三维人脸采集系统,可根据采集精度和运算效率的折衷配置采集散斑图像。散斑模板固定在垂直于投射器光轴的齿轮上,使用齿轮机构驱动散斑模板作旋转运动,使用波长为735nm的LED照亮散斑,在测量空间中形成时间和空间上互不相关的散斑编码结构光图案,采用时空相关立体匹配算法实现人脸三维重建。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散斑模板的旋转角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而确定最佳的旋转角度。采用德国ATOS高精度工业3D扫描仪获取人脸面具三维数据并将其作为真值,同时测试真实人脸的三维采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投射散斑数量为5时,三维重建的平均误差为0.063mm,误差标准差为0.11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双目立体视觉 散斑编码结构光 时空相关 三维人脸重建
原文传递
结合曲面局部纹理特征的3维人脸识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超 张海燕 詹曙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目的人脸2维图像反映出来的纹理并非是3维人脸曲面真实的纹理,并且受光照和妆容的影响很大,因此探索3维局部纹理特征对于人脸识别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详细分析了一种新颖的3维局部纹理特征mesh-LBP对于人脸纹理的描述能力。方法首... 目的人脸2维图像反映出来的纹理并非是3维人脸曲面真实的纹理,并且受光照和妆容的影响很大,因此探索3维局部纹理特征对于人脸识别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详细分析了一种新颖的3维局部纹理特征mesh-LBP对于人脸纹理的描述能力。方法首先,在特征提取和识别任务之前,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人脸分割、离群点移除和孔洞填补;接着,在预处理后的人脸曲面上,提取原始mesh-LBP特征,以及基于阈值化策略的3种改进特征:mesh-tLBP、mesh-MBP和mesh-LTP;然后,对于上述提取的4种特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包括整体直方图、局部分块直方图和整体编码图像,用做人脸纹理的特征描述。最后,针对CASIA3D数据集中不同表情和姿态变化的人脸,采用余弦相似度进行人脸的识别任务。结果通过对比人脸曲面和普通物体曲面的纹理特征,发现人脸纹理完全不同于普通纹理,不规则并且难以描述;通过对比mesh-LBP两种变体,发现mesh-LBP(α1)适用于姿态变化,而mesh-LBP(α2)适用于表情变化;通过对比原始mesh-LBP及其3种改进,发现mesh-tLBP对于人脸不同表情变化下的识别准确率最高有0. 5%的提升;通过对比3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发现采用整体编码图像进行统计的特征尽管弱于局部分块直方图,但相比整体直方图,识别率在不同表情变化下最高有46. 8%的提升。结论 mesh-LBP特征是一种优良的3维局部纹理特征,未来将会在3维医学处理、3维地形起伏检测以及3维人脸识别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纹理 mesh-LBP 阈值化策略 统计方法 3维人脸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