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人生”的文学——关于《呐喊》和《彷徨》的写作(一) 被引量:10
1
作者 钱理群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8,共8页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 ,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 ,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 ,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 ,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 ,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 ,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 ,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 ,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的文学 ;是注关下层人民 ,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态的文学 ,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 ,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 ,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 :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 ,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 :“从容”还是“逼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文学 本体性 隐喻性 "复调性" 《呐喊》《彷徨》写作
下载PDF
“为人生”的文学——关于《呐喊》和《彷徨》的写作(二)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理群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5-16,共12页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的文学;是关注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态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生" 隐喻性 "复调性" 音乐性 《呐喊》 《彷徨》 鲁迅
下载PDF
继承传统 丰富传统——舞剧《白鹿原》音乐创作手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5,共7页
舞剧《白鹿原》是我国当代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这部舞剧的音乐创作在继承和丰富传统作曲技术、运用具有情感性和戏剧性的音乐语言以及多调性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作曲家细腻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音乐审美追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具... 舞剧《白鹿原》是我国当代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这部舞剧的音乐创作在继承和丰富传统作曲技术、运用具有情感性和戏剧性的音乐语言以及多调性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作曲家细腻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音乐审美追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部作品具有代表性的作曲手法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使我们对这部舞剧在音乐创作上的主要特色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创作手法 主导动机 调式交替 多调性
下载PDF
对话与存在——略论巴赫金诗学的存在主义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小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1-26,共6页
重点分析了巴赫金《论行为哲学》与《陀思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两部著作中的主要思想 ,通过与布伯、海德格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力图揭示出蕴含在早期巴赫金诗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因素。从思想根源上对巴赫金诗学进行了条分... 重点分析了巴赫金《论行为哲学》与《陀思妥也夫斯基诗学问题》两部著作中的主要思想 ,通过与布伯、海德格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力图揭示出蕴含在早期巴赫金诗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因素。从思想根源上对巴赫金诗学进行了条分缕析 ,并指出这对形成其诗学思想的影响极为重要 ,也是今人理解其诗学思想的一个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对话 复调 狂欢化 巴赫金 诗学
下载PDF
藏族音乐元素在无伴奏混声合唱《吉祥阳光》中的运用与发展——基于指挥视角的一个初步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雅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176,共5页
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合唱作品在中国合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创作的一些藏族风格合唱作品,以风格与技术高度融合的艺术特征,成为其中的代表类型。其中,无伴奏混声合唱《吉祥阳光》获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银奖,得到业... 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合唱作品在中国合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创作的一些藏族风格合唱作品,以风格与技术高度融合的艺术特征,成为其中的代表类型。其中,无伴奏混声合唱《吉祥阳光》获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银奖,得到业界一致好评。作品中对藏族音乐元素进行了大量的提炼和发展:如音乐体裁、调式调性、旋律和声、表演形式、语言发音等。指挥在进行总谱研究时,应重视风格性音乐元素在艺术处理中的重要影响,通过对作品风格性音乐元素的研究,为作品艺术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音乐 核心音列 多调性 藏族风格音色
原文传递
通过钢琴打击乐化的处理拓展钢琴音色——以巴托克《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钢琴声部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婷婷 《美育学刊》 2020年第2期62-66,共5页
贝拉·巴托克是将钢琴打击乐化处理发展到顶峰的代表性作曲家,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主题(动机)、调式调性、和声、节奏等要素,是其音乐构成的技术特点,也是他对钢琴打击乐化处理的方法,以及这种处理方法在乐曲中扮演... 贝拉·巴托克是将钢琴打击乐化处理发展到顶峰的代表性作曲家,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主题(动机)、调式调性、和声、节奏等要素,是其音乐构成的技术特点,也是他对钢琴打击乐化处理的方法,以及这种处理方法在乐曲中扮演的角色。总结演奏者如何运用更为合理的演奏方法从而更加准确地诠释作品要点,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打击乐化 巴托克 多调性 演奏要点
下载PDF
自然音阶与三度叠置思维衍展的八声音阶相互作用——席曼诺夫斯基《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多调性的构成与运作方式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1,共19页
《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是席曼诺夫斯基中期创作的多调性作品,针对本曲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对开始四件乐器分别有各自不同调号现象上的表层描述阶段,本文借助技术理论领域主要对斯克里亚宾、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结构体系的研究... 《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是席曼诺夫斯基中期创作的多调性作品,针对本曲的认识目前还停留在对开始四件乐器分别有各自不同调号现象上的表层描述阶段,本文借助技术理论领域主要对斯克里亚宾、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结构体系的研究成果,寻求席曼诺夫斯基与其前辈及同时代作曲家在音高结构组织及多调性技法方面的内在联系,提出八声音阶为本曲音高深层结构基础、起控制和统一整体音高结构的论点,并对表层旋律的调性自然音体系与以三度叠置思维衍展的八声音阶相互作用的实践进行了论证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调性 自然音阶 八声音阶 八度内均分 对称结构 席曼诺夫斯基 《第一弦乐四重奏》
下载PDF
肖斯塔科维奇赋格曲创作手法初探
8
作者 董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2-23,47,共3页
本文从调式与调性、和声与对位等方面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赋格曲创作手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肖斯塔科维奇的赋格曲创作有着现代作曲家激进的一面,但他并没有为了革新而远离传统,而是更多地将其创作植根于民族传统的土壤之中。
关键词 多调式 多调性 同音列 调式答题
下载PDF
论多调性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三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共11页
从20世纪初开始,音乐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和声重要性的必然结果。在此趋势下,由于单一调性的分裂扩张,形成了一种新的对位风格——即“多调性对位”,且成为专业音乐创作中富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文章从不同... 从20世纪初开始,音乐中强调对位法被视为削弱调性和声重要性的必然结果。在此趋势下,由于单一调性的分裂扩张,形成了一种新的对位风格——即“多调性对位”,且成为专业音乐创作中富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文章从不同视角对多调性对位本质特征、发展脉络和写作原则作了进一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调性对位 现代音乐复调技法 发展脉络 写作原则
下载PDF
斯特拉文斯基早期室内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永振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8-52,共15页
由于主客观原因,自1914年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上开始向室内乐转型。其对舞曲体裁的喜爱以及对简洁抑制的音乐语汇的运用,预示了他向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转变。作品以现代音乐的节奏、多元化的材料、不拘一格的多层次与多调性及基于传统又突... 由于主客观原因,自1914年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上开始向室内乐转型。其对舞曲体裁的喜爱以及对简洁抑制的音乐语汇的运用,预示了他向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转变。作品以现代音乐的节奏、多元化的材料、不拘一格的多层次与多调性及基于传统又突破传统的曲式结构等,获得了极其新颖的音响效果,并呈现出鲜明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室内乐 复节拍 复节奏 多调性
下载PDF
纯律实施的历史和展望
11
作者 应有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2-28,94,共8页
纯律是一种音阶中的五度和大小三度音程有着高度协和性的律制,其律学结构只能用于一个调性的大音阶,用于任何其它调性的大音阶时,音阶中各音高需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符合纯律大音阶律学结构。通过对纯律在乐器上的实施分析,及纯律音程... 纯律是一种音阶中的五度和大小三度音程有着高度协和性的律制,其律学结构只能用于一个调性的大音阶,用于任何其它调性的大音阶时,音阶中各音高需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符合纯律大音阶律学结构。通过对纯律在乐器上的实施分析,及纯律音程与自然谐音系列的比较,可以获知对纯律的应用需要计算,而原生态泛音乐器在使用自然谐音系列中的谐音时不必计算。可以用信息科学在传统键盘上处理获取多调性纯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律 多调性纯律 多调性纯律键盘
下载PDF
斯特拉文斯基的《八重奏》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振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8-69,共12页
《八重奏》是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第一部真正具有新古典主义意义的作品。作曲家将古典体裁与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作品采用多元化的材料、个性化的调性布局、新颖的节拍节奏与变奏手法、基于传统又突... 《八重奏》是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第一部真正具有新古典主义意义的作品。作曲家将古典体裁与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作品采用多元化的材料、个性化的调性布局、新颖的节拍节奏与变奏手法、基于传统又突破传统的曲式结构等,使作品获得了独特的音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八重奏 变拍子 多调性 变奏
下载PDF
三重奏《士兵的故事》的个性化创作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永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60,共9页
三重奏《士兵的故事》是斯特拉文斯基改编完成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室内乐作品。作品采用多元化的材料、个性化的调性、独特的节拍节奏、基于传统又突破传统的结构等,获得了极其新颖的音响效果。作品具有通俗音乐的因素,其对舞曲体裁、... 三重奏《士兵的故事》是斯特拉文斯基改编完成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室内乐作品。作品采用多元化的材料、个性化的调性、独特的节拍节奏、基于传统又突破传统的结构等,获得了极其新颖的音响效果。作品具有通俗音乐的因素,其对舞曲体裁、对位手法及简洁抑制的音乐语汇的喜爱,预示了向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室内乐 士兵的故事 多调性 复节奏
下载PDF
融汇贯通 言简意赅——徐振民民歌主题随想曲《小路》的音高结构关系分析
14
作者 徐维雅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针对徐振民的民歌主题随想曲《小路》进行音高材料的综合性分析研究。文章的前两个部分分别从调式材料和音高材料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作曲家是如何在作品中将民族化与非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加以融合。笔者还运用了兴德米特和声理论对作... 本文针对徐振民的民歌主题随想曲《小路》进行音高材料的综合性分析研究。文章的前两个部分分别从调式材料和音高材料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作曲家是如何在作品中将民族化与非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加以融合。笔者还运用了兴德米特和声理论对作品中和弦的使用进行分类归纳,通过数据、和弦张力及紧张度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明和弦之间的运动规律。第三个部分从音级集合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各个音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从而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包含关系、互补关系和相似性关系。本文旨在透过多个角度来了解作曲家作品中现代作曲技法与传统材料的融合方式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振民 《小路》 调式材料的色彩性对置 多调性思维 色彩性和弦 音高结构
下载PDF
奥涅格三部弦乐四重奏音高组织与运动方式研究
15
作者 王怡 《巢湖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1-84,共14页
三部弦乐四重奏是奥涅格重要的室内乐作品。文章以作曲技术理论为视角,拟定其三部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聚焦于音高组织领域,以本体分析为手段,分别从和弦材料、非功能性和声进行以及现代对位技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厘清其作品中音... 三部弦乐四重奏是奥涅格重要的室内乐作品。文章以作曲技术理论为视角,拟定其三部弦乐四重奏为研究对象,聚焦于音高组织领域,以本体分析为手段,分别从和弦材料、非功能性和声进行以及现代对位技法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厘清其作品中音高材料的横向进行与纵向排列、掌握其和声运动状态,进而理解奥涅格个性化的音乐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材料 平行进行 线性和声 线性对位 多调性对位
下载PDF
粤语的同义多调字及其成因
16
作者 江荻 郭承禹 《韵律语法研究》 2022年第1期66-87,共22页
同义多调字指一个汉字可读两个或多个不同声调而意思并无变化。关于同义多调字的成因,学界的解释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统一阐释的理论。本文列述了前贤有关粤语同义多调字产生的诸多原因——音变分化、古调继承、口语(词)造字、偏旁误读等... 同义多调字指一个汉字可读两个或多个不同声调而意思并无变化。关于同义多调字的成因,学界的解释多种多样,没有一个统一阐释的理论。本文列述了前贤有关粤语同义多调字产生的诸多原因——音变分化、古调继承、口语(词)造字、偏旁误读等,其中重要观点是音段音变(清浊声母、不同类型的韵尾等)导致音高变化并对应形成不同声调。系统地看,决定声调成为辨义单位的关键因素是母语社会群体的范畴化感知和社会约定。语音时刻在变,如果某字音高变化接近另一声调音高并在独立状态维持的时间够长,社会群体就可能对其重新约定,从而造成一个字拥有两种或多种声调的现象。这就是声调的本质,即声调是社会群体通过范畴化感知对音高形式的约定,而多调字是社会群体对音高变化感知进行多次约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多调字 范畴化感知 群体约定
原文传递
艾伦·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复调探讨
17
作者 唐菱键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2-74,共3页
艾伦·科普兰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科普兰的创作当中,协奏曲只有两首。对其中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中的复调进行阐述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对科普兰复调创作的见解。
关键词 艾伦·科普兰 单声复调 多调性对位
下载PDF
否定与肯定 对抗与悲哀——存在文学哲学复调探微
18
作者 韩捷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7-62,共6页
存在文学是一种人生文学、哲学文学。存在文学家将对人类现实的认知———否定与肯定、对人生的体验———对抗与悲哀镶进自己构建的艺术世界 ,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哲理 ,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人们提供一种选择的人生方式。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哲学复调 否定 肯定 对抗 悲哀 文学流派 哲学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