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2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韩捷 《中医药信息》 2002年第5期4-6,共3页
近年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的阐述主要有细胞因子网络功能紊乱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结肠上皮代谢饥饿学说、微量元素缺乏学说、菌群感染学说等 ;中医认为脾功能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中心环节 ,还要注意运用活血化瘀药 ,栓剂及... 近年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的阐述主要有细胞因子网络功能紊乱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结肠上皮代谢饥饿学说、微量元素缺乏学说、菌群感染学说等 ;中医认为脾功能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中心环节 ,还要注意运用活血化瘀药 ,栓剂及灌肠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局部疗法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能主要反映在调整免疫、保护肠粘膜、调整肛门直肠动力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病机 进展 uc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白头翁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文远 韩盛玺 杨红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8-570,共3页
关键词 大鼠 葡聚糖硫酸钠 结肠炎 诱导 醇提物 uc 抗炎作用 人类 缺乏 变更
原文传递
清肠栓防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郑红斌 胡鸿毅 +1 位作者 陆雄 马贵同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观察研究中药复方清肠栓防治溃疡性结肠炎 (UC)作用在形态学上的改变及其对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 (SASP)组、清肠栓高剂量组 (清高组 )、清肠栓中剂量组(清中组 )、... 目的 :观察研究中药复方清肠栓防治溃疡性结肠炎 (UC)作用在形态学上的改变及其对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 (SASP)组、清肠栓高剂量组 (清高组 )、清肠栓中剂量组(清中组 )、清肠栓低剂量组 (清低组 ) 6组 ,除空白组外 ,其余大鼠用兔结肠粘膜蛋白免疫法制作实验 UC模型 ,并进一步随机分预防与治疗二大实验组 ,而后按预防组第 2~ 2 1天 ,治疗组第 2 2~ 35天分组给药后 ,断头取结肠组织 ,作大体形态学与光镜下观察 ,MPO活性测定 ,统计学结果分析。结果 :大体形态学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严重充血、水肿、粘膜糜烂 ,溃疡多而且大 ;SASP组与清肠栓低剂量组粘膜糜烂程度减轻 ,有溃疡但数量少 ;清肠栓高、中剂量组溃疡小 ,粘膜糜烂不重 ,充血、水肿程度轻 ;清肠栓各组炎症损伤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0 .0 1) ,同时高、中剂量组防治效果优于 SASP组 (P<0 .0 5 )。光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存在大范围粘膜缺损 ,溃疡深达肌层与浆膜层 ;SASP组与清低组粘膜糜烂 ,有炎细胞浸润 ,底部可见肉芽 ;清肠栓中、高剂量组大部分结肠粘膜修复 ,底部有肉芽组织形成 ,溃疡生成情况较模型组显著减少 (P<0 .0 1) ,和SAS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MPO活性值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栓 溃生结肠炎 髓过氧化物酶 中医药治疗 大鼠
下载PDF
从毒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端勇 陈爱民 +2 位作者 赵海梅 辛增平 吕爱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活动期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uc 中医
下载PDF
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呼吸道与肠道微生态同步动态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被引量:31
5
作者 郑秀丽 杨宇 +2 位作者 王宝家 唐洪屈 周新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性大鼠UC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8天、第29天和第50天三个时间点对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进行同步检测。结果:UC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其呼吸道部分菌群同步出现相关变化。造模后第8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增多而在呼吸道减少。造模后第29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减少,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减少而在呼吸道增多;造模后第50天,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结论:肠病大鼠可出现呼吸道菌群的改变,在"肠病及肺"病理传变过程中,肠病大鼠呼吸道和肠道的部分菌群出现同步增多或减少的相关性变化,提示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和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肠病及肺 肠道微生态 呼吸道微生态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姜杰新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直肠 uc 发病机制 原因不明 反复发作 病变程度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4
7
作者 袁志明 陈宝元 +3 位作者 王佩显 李淑英 陈永利 董丽霞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7-580,共4页
目的 观察慢性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及其受体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其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间歇低氧组 (IH组 )、实验对照组 (SC组 )和空白... 目的 观察慢性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及其受体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其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间歇低氧组 (IH组 )、实验对照组 (SC组 )和空白对照组 (UC组 ) ;IH组大鼠循环给予氮气和压缩空气 (每一循环 6 0s,使舱内最低氧浓度达 4 %~ 6 % ,然后恢复至 2 1% ,8h/d) ,SC组大鼠循环给予压缩空气 ,UC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观察第 7、2 1、4 2天时各组大鼠血压、血浆肾素活性 (RA)和ATⅡ水平以及不同组织ATⅡ 1型受体 (AT1R)mRNA的表达。结果 第 4 2天时IH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为 (10 2 2± 6 2 )mmHg(1mmHg =0 133kPa) ,显著高于SC组 [(95 7± 3 6 )mmHg]、UC组 [(97 2±3 6 )mmHg ,P均 <0 0 5 ]和实验前水平 [(94 1± 4 3)mmHg ,P <0 0 1];IH组大鼠血浆RA从第 7天[(3 86± 1 2 5 )ng·ml-1·h-1]开始显著高于SC[(2 73± 0 98)ng·ml-1·h-1]、UC组 [(2 5 5± 0 87)ng·ml-1·h-1,P均 <0 0 5 ],血浆ATⅡ从第 2 1天 [(2 14± 4 1)ng/L]开始显著高于SC[(12 4± 2 1)ng/L]、UC组 [(12 1± 18)ng/L ,P均 <0 0 1];并且血浆RA和ATⅡ水平与MAP均呈正相关 (r =0 5 2 9,P =0 0 0 8和r=0 4 75 ,P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低氧 慢性 uc 高血压 诱发 RA 水平 目的观 天时
原文传递
乌梅丸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闫曙光 惠毅 周永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6-1388,共3页
目的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分子层面探讨乌梅丸及其拆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承气汤灌胃+TNBS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拆方给药,RT-PCR法检测各组大... 目的观察乌梅丸及其拆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分子层面探讨乌梅丸及其拆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承气汤灌胃+TNBS灌肠诱导UC形成,通过乌梅丸拆方给药,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和NF-κB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和寒热并用组表达降低(P<0.01),温热组和寒凉组表达降低(P<0.05);与乌梅丸全方组比较,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和寒凉组无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全方,寒热并用组、温热组和寒凉组药物均通过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对UC起治疗作用,寒热配伍是乌梅丸中的重要配伍形式,寒热配伍后表现出协同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丸 拆方 TLR4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赵立群 张恭新 +2 位作者 张蕴慧 刘同亭 宿广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采用流式细胞术 ,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检测了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 (CD6 2 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的含量 ,并同时测定血小板活化衍生物血栓素 A2 (TXA2 )的含量及血小板的粘附率与... 采用流式细胞术 ,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 ,检测了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病人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 (CD6 2 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的含量 ,并同时测定血小板活化衍生物血栓素 A2 (TXA2 )的含量及血小板的粘附率与最大聚集率 ,观察中药灌肠对 U C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上述指标 U C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0 .0 1) ,缓解期较活动期虽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经中药灌肠治疗 ,治愈率为 6 7.19% ,总有效率为 96 .88%。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显著降低 (P<0 .0 1或 P<0 .0 5 ) ,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提示血小板活化功能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中药灌肠可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继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学 uc 细胞因子 病因学 发病机理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黄绍刚 张海燕 黄穗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资料,采用Jadad质量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利用RevMan4.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 目的: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收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资料,采用Jadad质量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利用RevMan4.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均属于低质量文献。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剂量过氧化亚硝酸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红斌 胡鸿毅 +1 位作者 黄礼杰 陆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 :研制一种适用于氧化损伤及一氧化氮作用等机制研究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以下简称 UC)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实验 A、B、C、D4组 [过氧化亚硝酸钠 (Na OONO2 )浓度 1 .3 1 mg、2 .62 mg、6.5 5 mg、9.83 mg... 目的 :研制一种适用于氧化损伤及一氧化氮作用等机制研究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 (以下简称 UC)动物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实验 A、B、C、D4组 [过氧化亚硝酸钠 (Na OONO2 )浓度 1 .3 1 mg、2 .62 mg、6.5 5 mg、9.83 mg]和对照 E组 (Na OH浓度 6.0 mg)。将药液分别从大鼠肛门 8cm处灌肠注入 ,1 W后处死动物 ,迅速剖取结肠 ,称量 ,参照 Morris分级法进行粘膜损伤程度评分 ;然后取病变部分 ,用 1 0 %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 ;其余部分结肠组织匀浆测定MPO活性。结果 :过氧化亚硝酸钠溶液为黄色澄明液体 ,经不同浓度灌肠诱导后 ,大鼠结肠粘膜损伤及溃疡形成情况的肉眼及光镜下表现均随 Na OONO2 溶剂浓度的升高而明显 ;各组结肠重量及炎症损伤程度评分除低浓度 A组外 ,其余 B、C、D各组与对照组 (E)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并随浓度的升高而增高 ;而 MPO活性除具备随 Na OONO2 溶剂浓度增加而升高以外 ,与 E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过氧化亚硝酸钠能有效诱导实验大鼠 UC产生 ,且剂量浓度以中浓度 (6.5 5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亚硝酸钠 溃疡性结肠炎 髓过氧化物酶 实验研究 uc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崔国宁 刘喜平 曾庆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1-395,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由于该病迁延易于反复,西医治疗多采取的是对症治疗。近些年临床研究报道中医治疗此病存在优势,其中参苓白术散是被应用于治疗此病最广的一个方剂。从单纯中医方剂治疗、中医灌肠治疗、中西医结合...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与重点,由于该病迁延易于反复,西医治疗多采取的是对症治疗。近些年临床研究报道中医治疗此病存在优势,其中参苓白术散是被应用于治疗此病最广的一个方剂。从单纯中医方剂治疗、中医灌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方剂联合应用治疗、中医联合其他方法治疗、在本方剂干预作用下的微观环境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参苓白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以各种方式应用于临床。另外,基础研究发现在参苓白术散的干预作用下,其可以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机体的炎症因子、基因蛋白的表达,这也许能为揭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参苓白术散 综述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炎性肠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晓娣 董恩钰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在炎性肠病 (IBD)中的发生率、其针对的靶抗原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76例溃疡性结肠炎 (UC)、36例克隆病 (CD)及 2 10例正常者进行ANCA的筛选测定 ,用ELISA检测A... 目的 研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在炎性肠病 (IBD)中的发生率、其针对的靶抗原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76例溃疡性结肠炎 (UC)、36例克隆病 (CD)及 2 10例正常者进行ANCA的筛选测定 ,用ELISA检测ANCA针对的不同靶抗原。结果  76例UC患者中血清ANCA阳性者占 71 1% ,均为核周型染色 ,明显高于CD患者ANCA的阳性率(8 3% ,P <0 0 0 1)。UC病人ANCA针对的抗原主要是增加通透性杀菌蛋白 (BPI)。BPI ANCA的阳性率与UC疾病活动度 (Truelove Witts分类法 )呈明显的正相关。血清BPI ANCA的水平与临床疾病活动参数如C 反应蛋白、血沉、肿瘤坏死因子 α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均呈显著相关 (P值均 <0 0 0 1) ,但BPI ANCA的存在与UC的病变部位、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明显关系。结论 BPI是UC患者ANCA的主要靶抗原 ,BPI ANCA的检测不但有助于UC和CD的鉴别诊断 ,而且是判定UC疾病活动性的重要免疫学指标。该结果提示了UC和CD免疫病理机制的不同和UC发病机制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uc IBD 克隆病 ANCA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百灵 侯晓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7-217,221,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与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一起通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与遗传、环境、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国外资料...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与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一起通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与遗传、环境、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国外资料提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ELISA法测定UC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变化,了解IL-6与UC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溃疡性结肠炎 uc 免疫反应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白介素13和一氧化氮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宇 叶文桃 +2 位作者 麦海妍 郭汉城 王翠霞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介素13(IL13)和一氧化氮(NO)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法和ELIAS分别检测血清NO浓度和血浆IL-13浓度。结果 31例UC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IL-13(pg/ml)(16.65±3.38 vs 25.83±3.5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介素13(IL13)和一氧化氮(NO)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法和ELIAS分别检测血清NO浓度和血浆IL-13浓度。结果 31例UC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IL-13(pg/ml)(16.65±3.38 vs 25.83±3.59)或血清NO浓度(μml/L)(66.65±8.38 vs 59.83±8.5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21例)和静止期(10例)UC患者血浆IL-13浓度(pg/ml)(12.03±3.72 vs 18.67±4.22)或血清NO浓度(μml/L)(69.03±8.72 vs 61.67±4.9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中、重度活动期UC血浆IL-13浓度(pg/ml)(13.35±2.98,8.12±1.56,4.57±1.36)或血清NO浓度(μml/L)(60.35±4.98,69.12±6.56,77.57±5.76)相互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UC患者血清C-RP浓度与血浆IL-13呈负相关(r=-0.598.P<0.01),而与血清NO浓度呈正相关(r=0.799,P<0.01)。血清NO浓度和血浆IL-13浓度呈负相关(r=-0.632,P<0.01)。结论血浆IL-13和血清NO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复发的指标之一。IL-13可能参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内调节NO产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3 一氧化氮 溃疡性结肠炎 uc IL-13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梦梦 朱曙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1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实验大鼠的炎症活动指数、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从细胞增殖角度阐述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 目的: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实验大鼠的炎症活动指数、结肠组织形态学评分、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从细胞增殖角度阐述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UC的作用机制,进而从中医药的角度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选择,拓展治疗思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空白组。其余,32只大鼠均予2,4-二硝基氯苯丙酮液滴背,再用2,4-二硝基氯苯乙醇联合醋酸灌肠法造模。造模完成后将32只大鼠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结合组,每组8只。造模完成后,各组连续给药治疗14天。第15天进行大鼠炎症活动指数(D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麻醉、解剖并收集结肠组织标本,进行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 CMDI)评分,用于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①与正常空白组相比,模型组DAI评分、CMDI评分均明显增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但各用药组之间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肠组织病理HE染色:各用药组中,黏膜结构完整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中药组、中西组与西药组恢复情况相似。③各组PCNA阳性率表达结果及比较:空白组阳性率表达最低,与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组的各组间P <0.05,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阳性率表达最高,与其他各组的组间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三个用药组间阳性率均值: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组,但组间P均>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对UC模型大鼠损伤肠组织的增生、修复,黄芪多糖与柳氮磺吡啶功效相近。②黄芪多糖可通过影响PCNA的表达,参与DNA的修复、复制过程,调节细胞的增生及组织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黄芪多糖 增殖细胞核抗原 柳氮磺吡啶
下载PDF
乌梅丸合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柳文 沈琳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为观察乌梅丸合痛泻药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O的影响。选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合痛泻药方内服加保留灌肠 ;对照组应用补脾益肠丸 ,两组疗程均为 30天。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和性状、腹痛、结肠镜、钡... 为观察乌梅丸合痛泻药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O的影响。选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应用乌梅丸合痛泻药方内服加保留灌肠 ;对照组应用补脾益肠丸 ,两组疗程均为 30天。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和性状、腹痛、结肠镜、钡剂灌肠的变化 ,并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NO-3 浓度以反映一氧化氮 (NO)生成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 12例 ,有效 10例 ,总有效率 73 3% ;对照组临床治愈 7例 ,有效 9例 ,总有效率 5 3 3%(P <0 0 5 )。两组治疗后 ,血中NO浓度均有所下降 ,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丸 痛泻要方 一氧化氮 uc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血竭联合胸腺肽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9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覃绍珍 江绍牛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2年第7期15-16,共2页
为观察血竭联合胸腺肽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34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除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外,治疗组加用血竭粉5G保留灌肠8周,胸腺肽20mg肌注6个月,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5mg联合甲硝... 为观察血竭联合胸腺肽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34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除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外,治疗组加用血竭粉5G保留灌肠8周,胸腺肽20mg肌注6个月,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5mg联合甲硝唑1g保留灌肠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73.7%,89.5%和23.5%,对照组分别为40%,60%和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血竭联合胸腺肽可显著促进UC缓解,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血竭 胸腺肽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治疗 uc 疗效
原文传递
溃结饮对UC大鼠血清EG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谭丹 王新月 +2 位作者 田德禄 李澎涛 金美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9-40,共2页
通过建立TNBS 乙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模型 ,观察了溃结饮在 1、2、3周时 ,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溃结饮有提高UC大鼠血清EGF含量的作用 ,且其作用优于柳氮磺吡啶... 通过建立TNBS 乙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模型 ,观察了溃结饮在 1、2、3周时 ,对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溃结饮有提高UC大鼠血清EGF含量的作用 ,且其作用优于柳氮磺吡啶(P <0 0 5 )。提示 ,通过增加UC大鼠血清EGF含量 ,是溃结饮发挥治疗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表皮生长因子 溃结饮 uc EG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