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萃取液浓缩结晶技术制备AUC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帅 《铀矿冶》 CAS 202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针对传统方法制备三碳酸铀酰铵(AUC)工艺流程长、试剂消耗大等问题,对反萃取液浓缩结晶技术在制备AUC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物料加料顺序、碳铀物质的量之比、老化时间、加料速度等对AUC结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参与反应物料n(C... 针对传统方法制备三碳酸铀酰铵(AUC)工艺流程长、试剂消耗大等问题,对反萃取液浓缩结晶技术在制备AUC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物料加料顺序、碳铀物质的量之比、老化时间、加料速度等对AUC结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参与反应物料n(CO^(2-)_(3))/n(UO^(2+)_(2))>3.5∶1、反应温度控制在50℃、老化时间30~60 min、加料速度60 mL/min时,可使结晶母液中的铀质量浓度小于5 g/L。通过该工艺技术生产核纯二氧化铀可简化流程,减少废水的排放及原材料试剂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取液 浓缩结晶 碳酸铵 三碳酸铀酰铵
下载PDF
快速测定土壤中速效P、K的ICP-AES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晓娅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ICP-AE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速效P、K时,浸提剂的选择,浓度,加入量以及震荡时间,测定时的光谱干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本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各种类型土壤的测定。
关键词 ICP AES 土壤
下载PDF
碳酸铵反萃TRPO流程中Np,Pu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学刚 梁俊福 徐景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探讨了使用碳酸铵反萃TRPO中Np和Pu的工艺条件。测定了反萃平衡时间、(NH4)2CO3质量浓度、反萃温度和有机相中U质量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动力堆高放废液的串级实验。结果表明,(NH4)2CO3可以在反萃U的同时反萃Np,Pu,并且反萃... 探讨了使用碳酸铵反萃TRPO中Np和Pu的工艺条件。测定了反萃平衡时间、(NH4)2CO3质量浓度、反萃温度和有机相中U质量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动力堆高放废液的串级实验。结果表明,(NH4)2CO3可以在反萃U的同时反萃Np,Pu,并且反萃过程无沉淀和界面污物生成。实验给出了高放废液中其它核素在流程物流中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铵 反萃 TRPO流程 NP PU 工艺条件 高放废液 核能工业
下载PDF
钼酸铵溶液中锌净化新工艺的研究
4
作者 吉鸿安 鲁兴武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11,共5页
针对一种复杂低品位钼精矿焙烧氨浸得到的钼酸铵溶液中Zn含量高的问题,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碳酸铵-氨水、硫化铵"两段净化新工艺对经硫化铵处理后的钼酸铵溶液进行处理,着重考察了试剂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Zn... 针对一种复杂低品位钼精矿焙烧氨浸得到的钼酸铵溶液中Zn含量高的问题,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碳酸铵-氨水、硫化铵"两段净化新工艺对经硫化铵处理后的钼酸铵溶液进行处理,着重考察了试剂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Zn脱除率的影响,得到优化净化工艺条件:一段净化中,碳酸铵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0.5h,pH=9,Zn脱除率达95%以上;二段净化中,氨水和硫化铵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1倍,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0.5h,pH=8.5,Zn脱除率高于96%。综合Zn脱除率达到99.5%以上,Mo损失低于1%,净化液可直接通过酸沉、结晶获取钼酸铵一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低品位钼精矿 钼酸铵溶液 Zn净化 新工艺 (nh4)2co3 nh3·H2O (nh4)2S
下载PDF
二水硫酸钙间接矿化二氧化碳CTAB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刚 唐盛伟 +1 位作者 陈彦逍 张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79,共5页
提升产品附加值对改善二氧化碳矿化过程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水硫酸钙与碳酸铵溶液进行间接矿化反应过程中,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晶型调节剂,可以获得球霰石晶型的碳酸钙。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CTAB加入量... 提升产品附加值对改善二氧化碳矿化过程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水硫酸钙与碳酸铵溶液进行间接矿化反应过程中,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晶型调节剂,可以获得球霰石晶型的碳酸钙。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CTAB加入量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碳酸钙的晶型、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为先形成亚稳定相的球霰石,再向热力学最稳定的方解石相转化;添加CTAB能够明显地增强球霰石的稳定性;较低温度有利于球霰石的形成;在反应温度为30℃、二水硫酸钙和碳酸铵加入量均为0.1 mol/L、CTAB加入量为0.54 mmol/L条件下,碳酸钙中球霰石占比高达80%以上;CTAB在球霰石表面上的吸附降低了其表面能,从而抑制了球霰石向方解石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硫酸钙 碳酸铵 CTAB 碳酸钙
下载PDF
金属极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顺玉 陈古榕 +1 位作者 肖子露 徐玉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4,共4页
通过测定铁和碳钢电极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碳钢电极在不同浓度和温度的(NH4)2CO3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来研究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的种类、(NH4)2CO3溶液的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金属钝化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碳钢 极化 (nh4)2co3溶液 温度
下载PDF
微筛孔反应器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CaCO_(3)
7
作者 朱子玉 宣超 +3 位作者 王豪波 叶文财 易芸 曹建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3-1483,共11页
采用微筛孔反应器,以Ca(NO_(3))_(2)·4H_(2)O为钙源连续相、(NH_(4))_(2)CO_(3)为碳源分散相,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CaCO_(3)。利用XRD、TEM等表征手段分析研究分散相与连续相流量、浓度和停留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碳酸钙的粒径、产率和... 采用微筛孔反应器,以Ca(NO_(3))_(2)·4H_(2)O为钙源连续相、(NH_(4))_(2)CO_(3)为碳源分散相,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CaCO_(3)。利用XRD、TEM等表征手段分析研究分散相与连续相流量、浓度和停留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碳酸钙的粒径、产率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微筛孔反应器通过液相沉淀法可制得平均粒径45~92 nm、产率达80%以上的方解石型纳米CaCO_(3)。适宜的制备条件为:连续相进料流量F_(C)=150 mL/min、分散相进料流量F_(D)=150 mL/min、连续相浓度[Ca^(2+)]=0.05 mol/L、分散相浓度[CO^(2-)_(3)]=0.2 mol/L、停留时间τ=5 s。微筛孔反应器特有的孔道结构能够均匀分散液相体系,从而避免了一般微反应器在液相沉淀反应中出现的堵塞问题,微筛孔反应器的分子扩散混合模式可大幅度强化液相体系的扰动程度并提高CaCO_(3)过饱和度,使制得样品粒径较小且分布极窄。同时,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可灵活调控样品的形貌与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 停留时间 样品粒径 堵塞问题 进料流量 分子扩散 过饱和度 微反应器
下载PDF
碳化氨水中碳氨浓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建萍 《新疆化工》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针对容量法测定碳氨浓度中,检测时间长,分析过程中使用有致癌物质的甲醛和有毒药品氯化钡,费时不利与分析人员的健康等问题。经过我厂多次实验,改用二氧化碳气体分析法,本方法与容量法相比较,平行结果相近,可以满足三胺中控分析... 针对容量法测定碳氨浓度中,检测时间长,分析过程中使用有致癌物质的甲醛和有毒药品氯化钡,费时不利与分析人员的健康等问题。经过我厂多次实验,改用二氧化碳气体分析法,本方法与容量法相比较,平行结果相近,可以满足三胺中控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反应器 (nh4)2co3浓度 测定 氨浓度 测定方法 碳化氨水 中碳 气体分析法 检测时间 有毒药品
下载PDF
钼酸铵生产废液及氨浸渣中钼的回收 被引量:7
9
作者 马高峰 雷宁 +4 位作者 郭金亮 王子川 孙宝莲 白宏斌 冯宝奇 《中国钼业》 2011年第6期3-5,共3页
通过对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含量的分析,成功筛选出了回收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的方法,利用传统的钼焙砂-酸洗-氨浸-净化-酸沉等工序,一部分钼进入废液,剩余一部分以不溶性钼进入氨浸渣,我们通过膜分离技术,用(NH4)2CO3及强氧化剂Na... 通过对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含量的分析,成功筛选出了回收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的方法,利用传统的钼焙砂-酸洗-氨浸-净化-酸沉等工序,一部分钼进入废液,剩余一部分以不溶性钼进入氨浸渣,我们通过膜分离技术,用(NH4)2CO3及强氧化剂NaClO浸出法回收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的钼,总回收率大大提高,对提高钼回收率及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 钼含量分析 膜分离技术 (nh4)2co3及NaClO浸出法 钼回收
下载PDF
用NH3-(NH4)2CO3-H2O体系从高炉瓦斯灰中浸出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爱元 孙成余 +2 位作者 罗永光 郑雪梅 李松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9-292,297,共5页
研究了以NH3-(NH4)2CO3-H2O体系从高炉瓦斯灰中浸出锌,考察了温度、总氨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NH3]/[NH4^+]、搅拌速度和浸出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总氨浓度5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4 mL/g、[NH3]/[NH4^+]=1/1、搅... 研究了以NH3-(NH4)2CO3-H2O体系从高炉瓦斯灰中浸出锌,考察了温度、总氨浓度、液固体积质量比、[NH3]/[NH4^+]、搅拌速度和浸出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总氨浓度5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4 mL/g、[NH3]/[NH4^+]=1/1、搅拌速度300 r/min、浸出时间30 min条件下,锌浸出率达76.71%,浸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瓦斯灰 浸出 nh3-(nh4)2co3-H2O体系
下载PDF
含铜尾砂的浸出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招国栋 吴超 伍衡山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3,共4页
以湖南柏坊铜矿的尾砂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碱性低品位氧化铜矿,本实验采用(NH4)2CO3-NH3-H2O体系堆浸的办法,得到了该尾砂的最佳浸出条件:NH4+的浓度9 mol/L,浸出时间3 h,浸出温度40℃,液体的体积与尾砂的质量比为5∶1。由浸出过程的动... 以湖南柏坊铜矿的尾砂为研究对象。针对高碱性低品位氧化铜矿,本实验采用(NH4)2CO3-NH3-H2O体系堆浸的办法,得到了该尾砂的最佳浸出条件:NH4+的浓度9 mol/L,浸出时间3 h,浸出温度40℃,液体的体积与尾砂的质量比为5∶1。由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尾矿粒度广泛分布且不遵循粉矿理论的4种典型分布,在该前提下,在浸出过程中粒径的改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线性变化,与初始粒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性 低品位 (nh4)2co3-nh3-H2O 动力学
下载PDF
CaO/(NH_4)_2CO_3二次沉淀法再生化学镀镍废液工艺及其对镀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立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为延长化学镀镍液的使用寿命,通过紫外分光光度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CaO/(NH4)2CO3二次沉淀工艺条件对镀液成分的影响,确定了化学镀镍废液再生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投料比[Ca2+]/[HPO32+]=1.1,处理时间3.5h下,对室温至85℃的化... 为延长化学镀镍液的使用寿命,通过紫外分光光度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CaO/(NH4)2CO3二次沉淀工艺条件对镀液成分的影响,确定了化学镀镍废液再生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投料比[Ca2+]/[HPO32+]=1.1,处理时间3.5h下,对室温至85℃的化学镀废液,亚磷酸盐和硫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57%以上,镍盐的损失率不超过10%,次磷酸盐没有变化;络合剂总量损失在46%~50%;残余的钙离子利用碳酸铵去除后,再用活性炭吸附处理,镀液主要成分基本没有变化;再生后的镀液沉积速度、镀层硬度、孔隙率等指标与新配镀液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废液再生 CaO/(nh4)2co3二次沉淀
下载PDF
花生地喜旱莲子草防除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登望 李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65-268,共4页
喜旱莲子草(Alternan 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是一种生物入侵恶性杂草,已成为中国特别是南方省份花生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草害问题。此试验通过比较熏蒸除草(FWCN)、化学防治(CW)、人工除草(MW)和不除草(NW)4种防治方法的效果,试图找... 喜旱莲子草(Alternan 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是一种生物入侵恶性杂草,已成为中国特别是南方省份花生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草害问题。此试验通过比较熏蒸除草(FWCN)、化学防治(CW)、人工除草(MW)和不除草(NW)4种防治方法的效果,试图找出控制喜旱莲子草的生态安全有效方法。结果表明,(1)熏蒸除草在苗期前30天内防效最高,且碳酸氢氨作为氮肥能有效促进花生苗期生长,增高叶绿素含量(SPAD值),相对安全、环保,后期防效略有下降;(2)化学防治和人工除草对喜旱莲子草防治效果较稳定,然而化学药剂残留可能对环境有影响,且操作不慎易伤害花生,人工除草则人力资源消耗大,只适合人多地少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旱莲子草 花生 碳酸氢氨熏蒸除草 化学除草
下载PDF
从贫化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氨浸铜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延芬 刘缘缘 +1 位作者 秦庆伟 陈湘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0-233,236,共5页
研究了采用(NH4)2CO3-NH3·H2O体系从湖北大冶某冶炼厂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考察了炉渣粒度、浸出温度、氨水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碳酸铵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获得从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的最佳条件为... 研究了采用(NH4)2CO3-NH3·H2O体系从湖北大冶某冶炼厂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考察了炉渣粒度、浸出温度、氨水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碳酸铵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获得从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的最佳条件为:炉渣粒度0~0.045mm,浸出温度80℃,氨水质量浓度70g/L,固液质量体积比1∶10,碳酸铵用量1.5g,搅拌速度500r/min。浸出过程前、后期受固膜扩散控制,浸出中期受扩散与化学反应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渣 (nh4)2co3-nh3·H2O体系 浸出 动力学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ⅩⅩⅩⅩⅢ.[Co(NH_3)_4CO_3]Cl、[Co(en)_2CO_3]Cl与NH_4SCN的固相取代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庄稼 成全 +1 位作者 忻新泉 郑丽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Co(NH_3)_4CO_3]Cl、[Co(en)_2CO_3]C1分别与NH_4SCN在100℃发生的固相取代反应.[Co(NH_3)_4CO_3]Cl与NH_4SCN反应生成trans-[Co(NH_3)_4(NCS)_2]^+;[Co(en)_2CO_3]Cl与NH_4SCN反应先生成cis-[Co(en)_2(NCS)_2]^+,然后转化成... 本文研究了[Co(NH_3)_4CO_3]Cl、[Co(en)_2CO_3]C1分别与NH_4SCN在100℃发生的固相取代反应.[Co(NH_3)_4CO_3]Cl与NH_4SCN反应生成trans-[Co(NH_3)_4(NCS)_2]^+;[Co(en)_2CO_3]Cl与NH_4SCN反应先生成cis-[Co(en)_2(NCS)_2]^+,然后转化成trans-(Co(en)_2(NCS)_2]^+。采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X粉末衍射和核磁共振法对相应反应体系及其产物进行了测试,推测反应按S_(N^2)机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取代反应 钴配合物 nh4SCN
下载PDF
CO_(2)复合制冷系统的理论能效分析
16
作者 李坤 《冷藏技术》 2021年第1期56-59,共4页
本文以冷间温度为-25℃~-18℃的冻结物冷藏库为研究背景,分别计算了在不同蒸发温度下NH_(3)/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与NH_(3)/CO_(2)载冷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制冷性能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最高冷间温度与最低冷间温度工况下,两种系统理论制... 本文以冷间温度为-25℃~-18℃的冻结物冷藏库为研究背景,分别计算了在不同蒸发温度下NH_(3)/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与NH_(3)/CO_(2)载冷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制冷性能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最高冷间温度与最低冷间温度工况下,两种系统理论制冷性能系数相差16%左右。另外对CO_(2)载冷系统中氨中间补气温度的变化以及CO_(2)复叠制冷系统中二氧化碳冷凝温度的变化对系统分别进行了理论制冷性能系数的影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 nh_(3)/co_(2)载冷式制冷系统 coP
下载PDF
某物流冷库NH_(3)/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调试总结及分析
17
作者 刘伟 《制冷》 2023年第2期67-70,共4页
随着复叠式制冷系统在食品冷冻冷藏行业的应用及推广,NH_(3)/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到食品速冻、物流冷库中。制冷设备的稳定运行是食品冷冻冷藏安全的关键,关乎生产经营企业的根本利益。本文主要总结NH_(3)/CO_(2)复叠式制... 随着复叠式制冷系统在食品冷冻冷藏行业的应用及推广,NH_(3)/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到食品速冻、物流冷库中。制冷设备的稳定运行是食品冷冻冷藏安全的关键,关乎生产经营企业的根本利益。本文主要总结NH_(3)/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在运行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故障的总结分析,判断问题出现的原因。为制冷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一线的调试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调试 nh_(3)/co_(2) 复叠式制冷系统 故障分析
下载PDF
商超用NH_(3)/CO_(2)复叠双温制冷系统研究
18
作者 孙知晓 陈明九 +3 位作者 徐勤华 张文科 李广鹏 姚海清 《节能》 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
建立商超用NH_(3)/CO_(2)复叠双温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拟合压缩机的等熵效率,并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将某工况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系统模型的合理性。结果显示:不同中低温蒸发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均... 建立商超用NH_(3)/CO_(2)复叠双温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拟合压缩机的等熵效率,并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将某工况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系统模型的合理性。结果显示:不同中低温蒸发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均具有影响,且系统制冷系数(COP)随中温蒸发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工况一定时,高温冷凝温度越低,系统COP越高;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越大,高低温级间制冷剂流量比越小,则系统COP越低;提升NH_(3)的冷凝过冷度,降低其蒸发过热度,均对提升系统COP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对NH_(3)/CO_(2)复叠双温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复叠式制冷循环 nh_(3)/co_(2) 热力分析
下载PDF
[Co(NH_3)_4CO_3]Cl固相热分解反应受KY影响的机理研究
19
作者 庄稼 贾殿赠 迟燕华 《四川建材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65-72,共8页
本文以气相色谱为主要手段,配合XRD方法研究了KY(Y=C^-,Br^-,I^-,CN^-,OH^-)对配合物〔Co(NH_3)_4CO_3〕Cl热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从Cl到OH^-对〔Co(NH_3)_4CO_3〕Cl的气相色谱)CGC)流出曲线的峰温随阴离子的碱性增加而逐渐前移,... 本文以气相色谱为主要手段,配合XRD方法研究了KY(Y=C^-,Br^-,I^-,CN^-,OH^-)对配合物〔Co(NH_3)_4CO_3〕Cl热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从Cl到OH^-对〔Co(NH_3)_4CO_3〕Cl的气相色谱)CGC)流出曲线的峰温随阴离子的碱性增加而逐渐前移,并且这种影响与阴离子的空间体积有一定关系。在计算机上用自编程序计算出的非等温反应活化能,比较分解体系的难易,与活化能的大小基本吻合。进一步探讨了热分解反应的基本规律。确定了热分解的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反应 固相 配位化学
下载PDF
含铀有机废液中微量铀的回收
20
作者 郭倚天 陈庆德 +2 位作者 沈兴海 邹乐西 李英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0-1056,共7页
针对含微量铀的有机废液中铀难以回收的难题,选择Na2CO3水溶液对有机相中的铀进行反萃,得到碱性含铀水溶液,并应用偕胺肟基吸附材料进行富集。考察了碳酸盐对有机相中铀的反萃过程中反萃动力学、碳酸钠浓度以及相比的影响,探究吸附过程... 针对含微量铀的有机废液中铀难以回收的难题,选择Na2CO3水溶液对有机相中的铀进行反萃,得到碱性含铀水溶液,并应用偕胺肟基吸附材料进行富集。考察了碳酸盐对有机相中铀的反萃过程中反萃动力学、碳酸钠浓度以及相比的影响,探究吸附过程中振荡速率、吸附材料使用量、溶液中CO32?浓度等参数的影响,研究了偕胺肟基吸附材料的重复利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有机废液中高效富集与回收微量铀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偕胺肟 三碳酸铀酰铵 吸附 有机废液 反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