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ison of Brain Activity between Healthy Subjects and Stroke Patients on fMRI b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被引量:28
1
作者 Seung-Yeon Cho Mia Kim +6 位作者 Jong Joo Sun Geon-Ho Jahng Hengjun J Kim Seong-Uk Park Woo-Sang Jung Chang-Nam Ko Jung-Mi Park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4期269-276,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during acupuncture in stroke patients,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 with normal subjects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Methods: A total of 11 s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during acupuncture in stroke patients,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 with normal subjects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Methods: A total of 11 stroke patients with motor weakness and 1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tudied, fMRI was performed during acupuncture on the left side at points Quchi (Llll) and Zusanli (ST36).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s of brain activation induced b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imulation of both LI11 and ST36 produc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rain activation patter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normal group showed a greater overall activation than the stroke group. In the normal group, parts of the frontal lobe, parietal lobe, sub-lobar, cerebellum and midbrain regions were activated by acupuncture at the left LI11. On the other hand, only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ferior parietal Iobule region was activated in the stroke patients. When the left ST36 was stimulated in the normal group, both sides of the frontal lobe, parietal lobe, temporal lobe, and sub-lobar, and the left side of occipital lobe, and the right side of cerebellum and midbrain regions were activated. For the same stimulation in the stroke group, only both sides of the inferior parietal Iobule and cerebellum regions were activated (P〈0.05, cluster level). Deactivation pattern was not noted during any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Brain signal activations during the same acupuncture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healthy and the stroke patients, and the effects showed a correlation of different acupuncture 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ROKE li11 ST36 basal ganglia
原文传递
Acupuncture at heterotopic acupoints enhances jejunal motility in constipated and diarrheic rats 被引量:11
2
作者 Qing-Guang Qin Xin-Yan Gao +4 位作者 Kun Liu Xiao-Chun Yu Liang Li Hai-Ping Wang Bing Zh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48期18271-18283,共13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t heterotopic acupoints on jejunal motility, particularly in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关键词 ACUPUNCTURE Heterotopic acupoint li11 ST37 BL25 Jejunal motility CONSTIPATION Diarrhea C fibers Muscarinic receptors
下载PDF
针刺曲池、外关穴调节长时程增强样脑可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倩倩 余果 +1 位作者 张惠田 何晓阔 《康复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单侧针刺曲池穴、外关穴的不同针刺状态对健康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M1)长时程增强(LTP)样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8名健康受试者,取右侧曲池、外关穴,给予常规普通针刺,进针后行针,得气为度。于针刺前15 min、进针后30 min... 目的:观察单侧针刺曲池穴、外关穴的不同针刺状态对健康受试者双侧运动皮层(M1)长时程增强(LTP)样脑可塑性的影响。方法:纳入18名健康受试者,取右侧曲池、外关穴,给予常规普通针刺,进针后行针,得气为度。于针刺前15 min、进针后30 min及拔针后20 min分别使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检测皮层兴奋性,观察单侧针刺对成对关联刺激(PAS)诱导LTP脑可塑性的影响。操作方法:①TMSMEP的诱导:进行TMS刺激点定位,找到以最小的刺激强度产生最大MEP波幅的位置,即为FDI皮层运动点;并使用TMS外固定架固定线圈、激光定位仪监测。②检测静息运动诱发电位阈值(rMT):基于FDI对应的皮层运动点,寻找给予10次TMS刺激能够产生至少5个MEP波幅≥50μV的刺激强度,记录为rMT。③短潜伏期尺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测定:刺激电极置于FDI肌腹,阴极在近端,刺激电流5~10 mA,刺激强度为食指轻微抽动为宜。④PAS-LTP脑可塑性的诱导:使用电刺激加磁刺激进行诱导,共200对刺激。每位受试者需进行8次检测,每次约80 min。2次检测需间隔1周,以避免针刺后效应影响试验结果。结果:①与针刺前比较,留针时针刺对侧M1区MEP波幅比降低,针刺同侧M1区MEP波幅比升高;拔针后,针刺双侧M1区MEP波幅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AS诱导后,留针时针刺同侧M1区MEP波幅升高;起针后,针刺双侧M1区MEP波幅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单次针刺曲池、外关穴不同针刺状态(留针、拔针后)对双侧LTP脑可塑性的影响不同,可以通过调节皮层兴奋性特异性改变双侧皮层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曲池穴 外关穴 运动皮层兴奋性 长时程增强 脑可塑性
下载PDF
曲池穴敏化现象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晏明熙 李涓 梁繁荣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0-484,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曲池穴的敏化现象,为曲池穴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相结合,检索曲池穴敏化现象的相关研究,建立曲池穴敏化现代文献数据库,采集疾病种类、敏化类型、检测方法、检测指标等相关信息,运用文献... 目的初步探索曲池穴的敏化现象,为曲池穴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电子检索结合手工检索相结合,检索曲池穴敏化现象的相关研究,建立曲池穴敏化现代文献数据库,采集疾病种类、敏化类型、检测方法、检测指标等相关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曲池穴的敏化现象。结果一共纳入曲池穴敏化相关文献143篇,出现最多的是热敏,研究多以脏腑病和经络病作为研究载体。检测方式和检测指标根据敏化现象不同而区别。结论文章初步总结曲池穴敏化的规律:涉及热敏、痛敏、化学敏、压敏、光敏五种敏化形式,其敏化现象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哮喘、功能性肠病、颈椎病、中风、痛风性关节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 敏化 规律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Reduction of serum level of interleukin-2 and pruritus severity after acupuncture at Quchi(LI11)in hemodialysis patients: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5
作者 Dedi ARDINATA Rozaimah ZAIN-HAMID +1 位作者 Irma D MAHADI Hasan MIHARDJA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2年第2期126-133,共8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Quchi(LI11)on the serum interleukin-2(IL-2)level and the severity of uremic pruritus(UP)in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 Sixty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P were rando...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Quchi(LI11)on the serum interleukin-2(IL-2)level and the severity of uremic pruritus(UP)in hemodialysis patients.Methods Sixty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UP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acupuncture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acupuncture group,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Quchi(LI11)twice a week for six weeks.In the control group,each patient received a placebo treatment(sham acupuncture).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pruritis severity was examined using a 5-D scale,and the serum IL-2 level was measured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kit.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mographic or clinical factor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cupuncture group at baseline.The reduction in pruritus severity in patients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P=0.027).Acupuncture therapy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erum IL-2 level in the patients(P=0.011).Throughout the acupuncture procedures,the incidence of pain and mild bleeding was 3.6%and 2.5%,respectively.Conclusion Six-week 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Quchi(LI11)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severity of UP and the serum IL-2 level.Large-scale,long-duration,and multi-cent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IL-2 in inflammation and neuroimmune stimulation during acupun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Point Quchi (li11) INTERLEUKIN-2 Pain PRURITUS HEMODIALYS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用SPECT研究针刺对脑血流量和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贾少微 王凡 +4 位作者 郑溪国 辛镇祓 卢慧 陈佐伟 潘中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4,共4页
用SPECT和99mTc-ECD研究了63例(189人次)正常人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针刺前、留针和电针时rCBF和脑功能活动的变化。SPECT显示,针刺一侧肢体穴位时,以对侧大脑皮质、对侧丘脑、同侧基底节和双侧小脑皮... 用SPECT和99mTc-ECD研究了63例(189人次)正常人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针刺前、留针和电针时rCBF和脑功能活动的变化。SPECT显示,针刺一侧肢体穴位时,以对侧大脑皮质、对侧丘脑、同侧基底节和双侧小脑皮质rCBF和脑功能活动增高变化为主。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比正常人反应更敏感。提示,针刺的效应发挥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能是通过特异感觉和非特异感觉传入系统,同时亦有锥体外系、小脑和交感系统参与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脑血流 脑功能 电针疗法
下载PDF
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54
7
作者 万文俊 马朝阳 +4 位作者 熊修安 王鹂 丁琳 张逸仙 王颖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曲池穴的降压机制。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曲池穴组(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曲池穴和西药治疗(口...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曲池穴的降压机制。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曲池穴组(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曲池穴和西药治疗(口服尼卡地平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变以及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多巴胺(DA)降低不明显(P>0.05);③两组在疗程结束后降压疗效方面,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和药物均能够通过调节血浆CA浓度达到对血压的良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曲池 高血压 儿茶酚胺类
原文传递
针刺曲池与药物即时降压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1
8
作者 张红星 张唐法 刘悦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45-646,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刺单穴降压的起效时间。方法 :将针刺曲池与舌下含服心痛定对高血压患者的即刻降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针刺曲池即时降压效果显著 ,针刺后 3分钟血压开始下降 ,与针刺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目的 :探讨针刺单穴降压的起效时间。方法 :将针刺曲池与舌下含服心痛定对高血压患者的即刻降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针刺曲池即时降压效果显著 ,针刺后 3分钟血压开始下降 ,与针刺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针刺曲池穴降压起效时间明显早于舌下含服心痛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灸疗法 曲池穴 穴位疗法
下载PDF
电针曲池、太冲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佃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7-55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及西药治疗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各30例。电针组电针曲池、太冲;西药组口服卡托普利。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24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结果... 目的:观察电针及西药治疗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各30例。电针组电针曲池、太冲;西药组口服卡托普利。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24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结果:电针曲池、太冲能降低青年高血压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曲池、太冲可明显降低青年高血压患者各时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西药组比较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中杓型与非杓型者人数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太冲具有较好的长时降压效果,可有效改善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是针灸降压的有效穴对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变异 电针 曲池 太冲
原文传递
针刺曲池穴得气和捻转补泻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睢明河 王朝阳 马文珠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价不得气、得气、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的效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得气组、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和得气右转组,分别于针刺前...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价不得气、得气、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的效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得气组、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和得气右转组,分别于针刺前、进针10min、起针即刻和起针10min测量血压。结果:与针刺前相比,针刺后各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得气右转组、虚补实泻("得气左转组"中的虚证和"得气右转组"中的实证)、虚泻实补("得气左转"中的实证和"得气右转"中的虚证)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不得气组(P<0.01);得气组、得气左转组、得气右转组、虚补实泻、虚泻实补之间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中,不得气也有效,但得气比不得气效果好;以针的捻转方向的不同来区分的捻转补泻手法即"左转为补,右转为泻"在本研究中未显示相应的补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针刺 得气 捻转补泻 曲池
下载PDF
针刺曲池及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琴 陈邦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10期659-66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曲池 风池 高血压
下载PDF
电针“曲池”穴对中枢血管紧张素Ⅱ诱发的动脉血压升高大鼠异常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谭颖颖 王亚运 张琪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侧脑室慢性灌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血压大鼠平均动脉压、交感神经活性、压力感受敏感性,以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ML)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酶亚单位p...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侧脑室慢性灌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血压大鼠平均动脉压、交感神经活性、压力感受敏感性,以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ML)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酶亚单位p 47phox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CSF组、模型组、曲池组、肩髃组,每组9只。其中模型组、曲池组、肩髃组大鼠使用Alzet微渗透泵分别经侧脑室慢性灌流AngⅡ(200μg·kg-1·d-1),而aCSF组给予人工脑脊液(aCSF)灌流。曲池组给予电针"曲池"穴治疗,"肩髃"组给予电针"肩髃"穴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20min,共治疗2周。使用无创系统测量清醒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24h尿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和压力感受敏感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VML内BDNF和p 47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CSF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MAP、HR和24h尿NE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压力反射敏感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曲池组大鼠的MAP、HR和24h尿NE水平显著降低(P<0.05),压力反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曲池组的RVML内BDNF 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而曲池组RVML内p 47phox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可抑制中枢AngⅡ诱发的动脉血压升高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并提高压力感受敏感性。该效应可能是通过上调RVML内BDNF,并抑制脑内病理性血管紧张素Ⅱ引发的异常交感神经活性而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曲池穴 神经性高血压 交感神经活性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针刺曲池、血海对小鼠瘙痒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孟宏 时宇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血海对小鼠瘙痒模型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及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苯海拉明组、针刺组。于实验前7 d,针刺组针刺曲池、血海,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苯海拉明组0.2 mL/10 g体质量灌胃,每日1次;模型组予等容...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血海对小鼠瘙痒模型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及BALB/c小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苯海拉明组、针刺组。于实验前7 d,针刺组针刺曲池、血海,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苯海拉明组0.2 mL/10 g体质量灌胃,每日1次;模型组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采用尾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方法制作小鼠瘙痒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瘙痒次数和持续时间;采用皮下注射磷酸组胺方法制作小鼠皮肤过敏模型,观察模型小鼠皮肤风团面积和皮肤光密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可明显减少瘙痒模型小鼠的瘙痒持续时间(P<0.05),减小皮肤过敏模型小鼠腹部蓝染的风团面积,且降低皮肤光密度值(P<0.05,P<0.01)。结论针刺曲池、血海有较好的止痒和抗过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 血海 小鼠 瘙痒模型 瘙痒持续时间 皮肤风团面积 皮肤光密度
下载PDF
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廖小七 王菁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1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观察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66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治疗组采用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66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治疗组采用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1.9%和70.3%,对照组分别为64.9%和5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1.2%,对照组为4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池穴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血疗法 荨麻疹 曲池 IgE 嗜酸性粒细胞 刺络拔罐疗法
下载PDF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邹长江 王慧 邱学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1-304,共4页
本实验用脑室注射α1 、α2 、及β受体拮抗剂的方法检测了中枢肾上腺素能递质在 2Hz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及降心率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1 ) 2Hz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随电针的强度 (电压 )的增强而增强 ,3V电针... 本实验用脑室注射α1 、α2 、及β受体拮抗剂的方法检测了中枢肾上腺素能递质在 2Hz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及降心率反应中的作用。结果 :(1 ) 2Hz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随电针的强度 (电压 )的增强而增强 ,3V电针该穴时还可出现降心率作用 ;(2 )中枢应用α1 、α2 受体拮抗剂不能阻断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效应 ;(3 )脑室注射β受体拮抗剂心得安时 ,可明显衰减电针“曲池”、“听宫”的降压效应。提示 ,2Hz电针“曲池”、“听宫”穴确能引起降压及降心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穴 听宫穴 电针疗法 降压效应 高血压
下载PDF
曲池穴捻转补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邹艳 吕小笑 罗志平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捻转补泻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40例、治疗2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均针刺曲池穴,治疗1组采用捻转补法(左转)治疗,治疗2组采...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捻转补泻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40例、治疗2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均针刺曲池穴,治疗1组采用捻转补法(左转)治疗,治疗2组采用捻转泻法(右转)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各组治疗10 min后血压变化,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2组为88.6%,对照组为61.9%,治疗1组及治疗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0、30 min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同组治疗前10 mi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30 min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同组治疗10 min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0 min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同组治疗前10 mi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30 min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穴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捻转补法和泻法均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曲池 高血压 捻转补泻 针刺手法
下载PDF
家兔前肢“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曲池”穴巨显微解剖结构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熙罡 张伦青 +3 位作者 王娜 侯琼琼 巫霞 徐照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研究家兔前肢阳明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曲池"穴区的层次结构。方法:先对各穴进行体表定位标识,然后针刺各穴,用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协助探穴,以确定上述各穴定位准... 目的:研究家兔前肢阳明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曲池"穴区的层次结构。方法:先对各穴进行体表定位标识,然后针刺各穴,用多用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协助探穴,以确定上述各穴定位准确性。空气栓塞处死家兔,打开胸腔后从锁骨下动脉注入不同浓度的ABS灌注液,使前肢血管全部染色清晰,在巨显微条件下逐一对腧穴进行层次解剖,观察并测量腧穴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家兔前肢阳明经"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曲池"穴浅层穴区以头静脉为主,桡神经浅支神经干和其分支为基础;深层穴区以桡动脉及分支、正中神经为基础。结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曲池"穴和头静脉,桡动、静脉及分支,桡神经浅支及正中神经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上述5个腧穴穴区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结构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曲池 家兔
原文传递
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钟峰 曹越 +4 位作者 罗容 盛蓉蓉 石文英 刘英含 章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心理状态比较(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天枢 大肠俞 曲池穴 上巨虚穴 电针
下载PDF
针刺曲池、足三里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江一静 林志诚 +4 位作者 郑美 游咏梅 薛偕华 夏敏 詹增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20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接受线栓法进行脑缺血模型制备,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皮肤切开及血管剥离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后回笼继续饲养,每日模拟捉拿、穴位点触一次。针刺组接受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7 d。治疗前后记录大鼠catwalk系统动静态指标的变化,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GF-β1浓度的差异。结果:1)Catwalk系统参数分析:造模组大鼠步行速度明显慢于假手术组,步行时间明显较针刺组长,其中针刺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TC及其图像软件分析:造模组大鼠存在明显脑梗死区域,针刺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3)透射电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结构受破坏,包括细胞膜不完整、细胞核肿胀、内质网减少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具有较为完整的细胞膜及细胞核结构,线粒体空泡病变现象亦有明显改善。4)Western blot:假手术大鼠脑组织的TGF-β1浓度明显高于2组造模大鼠,经过针刺干预后2组造模大鼠脑组织TGF-β1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针刺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可通过上调TGF-β1浓度实现神经细胞增殖及结构修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损伤 曲池穴 足三里穴 针刺 超微结构 TGF-Β1
下载PDF
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蔡玉颖 刘志顺 +2 位作者 王顺 王奇峰 谈太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再随机分成1 d、3 d、7 d三个时间点。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 目的:研究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再随机分成1 d、3 d、7 d三个时间点。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应用Zea-Longa的4分制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有不同程度的自愈趋势;电针经穴组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电针非经穴组和模型组在3d、7d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电针 曲池 足三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