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9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100
1
作者 王力 蔡良绥 +4 位作者 林智 钟秋生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别达到70.74%和60.13%,明显高于绿茶(27.56%)和红茶(45.30%);白茶的酯类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醛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酸类、杂氧化合物等在白茶中未检出。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是白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白毫银针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70%、23.47%、5.87%、7.06%、2.02%,分别占白牡丹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40%、11.94%、10.72%、6.80%、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下载PDF
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吕海鹏 钟秋生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选用云南省内市售的36个普洱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并用GC-MS分析香气成分;结合香气感官审评结果,研究了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并比较了陈香普洱茶与其它普洱茶在香气成分上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通... 选用云南省内市售的36个普洱茶样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并用GC-MS分析香气成分;结合香气感官审评结果,研究了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组成,并比较了陈香普洱茶与其它普洱茶在香气成分上的主要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感官审评确定了具有陈香的普洱茶样品5个;这些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以杂氧化合物和醇类为主(两种成分之和>40%),主要香气成分有1,2,3-三甲氧基苯、4-乙基-1,2-二甲氧基苯、β-萜品醇、环氧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3,4-二甲氧基甲苯、1,2-二甲氧基苯、雪松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1,2,3-三甲氧基-5-甲基-苯、β-芳樟醇、1,2,4-三甲氧基苯、β-紫罗酮、α-法呢烯等;与其它普洱茶相比,陈香普洱茶中的β-芳樟醇、癸醛、壬醛、水杨酸甲酯、3,4-二甲氧基甲苯、4-乙基-1,2-二甲氧基苯以及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等成分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它普洱茶,而β-萜品醇、雪松醇、β-紫罗酮、1,2,4-三甲氧基苯、1,2-二甲氧基苯、1,2,3-三甲氧基苯以及长叶烯等明显低于其它普洱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香 普洱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GC-MS分析
下载PDF
应用HS-SPME和GC-MS分析白酒大曲中微量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70
3
作者 范文来 张艳红 徐岩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78,共5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研究中国白酒大曲的挥发性成分。研究了样品萃取量、超声波萃取时间、以及不同萃取溶剂对微量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大曲粉用量0.2 g,用5 mL去离子溶解水,混匀,50℃超声振...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研究中国白酒大曲的挥发性成分。研究了样品萃取量、超声波萃取时间、以及不同萃取溶剂对微量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大曲粉用量0.2 g,用5 mL去离子溶解水,混匀,50℃超声振荡30 min,再用HS-SPME法进行检测。该方法从大曲中共检出112种微量挥发性成分,其中烷烃3种,硫化物3种,呋喃类化合物9种,醛类6种,酯类8种,酮类7种,醇类12种,芳香族化合物21种,吡嗪类化合物23种,酸类11种,酚类4种,其他杂环化合物5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异戊酸,其次是2-苯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hsspme GC—MS 白酒大曲 微量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法分析淡水鱼肉气味成分 被引量:60
4
作者 江健 王锡昌 陈西瑶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2期219-222,共4页
本文以我国主要食用养殖淡水鱼鲢、鳙、鲫和草鱼为原料,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鱼肉蒸馏后的挥发性成分,在相同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条件下,分析了鲢、鳙... 本文以我国主要食用养殖淡水鱼鲢、鳙、鲫和草鱼为原料,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鱼肉蒸馏后的挥发性成分,在相同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条件下,分析了鲢、鳙、鲫和草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分别检出鲢、鳙、鲫和草鱼肉中有40、42、42、31种挥发性成分,均以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63.33%、72.69%、76.16%和55.40%。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鲫和鳙的气味相近,四种鱼肉按气味的强弱排列次序为鲫、鳙、鲢、草鱼。推测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含量越高,气味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发酵辣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65
5
作者 周晓媛 邓靖 +2 位作者 李福枝 曾盔 夏延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两种方法提取传统发酵辣椒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得到了10类56种化合物,其中烃类最多有20种,其次是醇类有13种和酯类有8种,另外酚类、醛类、...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两种方法提取传统发酵辣椒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得到了10类56种化合物,其中烃类最多有20种,其次是醇类有13种和酯类有8种,另外酚类、醛类、酮类、缩羰基类、酸类、吡嗪类和其他杂环类分别是1、3、4、1、3、1、2种。发酵辣椒所特有的香气并非由一种或一类化合物单独形成。比较两种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知,HS-SPME法主要检出香气组分中的易挥发性化合物,它们代表了风味物质的“香气”;SDE法则体现了“香味”,它检测所得的化合物平均分布于整个检测区域。只有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对产品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辣椒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顶空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吕海鹏 钟秋生 +1 位作者 王力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5-101,共7页
以普洱茶加工过程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和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了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晒青毛茶在渥堆过程中香气组分中的醇类成分和碳氢化合物成分剧烈减少,而... 以普洱茶加工过程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富集其香气物质和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研究了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晒青毛茶在渥堆过程中香气组分中的醇类成分和碳氢化合物成分剧烈减少,而杂氧化合物成分和酯类成分大幅度增加;1,2,3-三甲氧基苯是杂氧化合物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在渥堆结束后含量达到最高;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晒青毛茶和普洱茶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差异比较明显的几种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香气 hsspme 变化 加工 渥堆
下载PDF
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0
7
作者 王秋霜 陈栋 +1 位作者 许勇泉 尹军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6,共8页
为了研究广东地方红茶香气物质并确定主要呈香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准确地鉴定了红茶样品中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鉴定了50多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 为了研究广东地方红茶香气物质并确定主要呈香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准确地鉴定了红茶样品中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鉴定了50多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烯类、烷烃类等,其中醇类是最主要的物质,其次是酯类和醛类。所体现的花香、甜香、果香是广东红茶的香气特征。香气化合物中芳樟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壬醛是五种最主要的呈香物质,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香气的37.55%、11.90%、8.89%、5.4%和5.21%。英德系列红茶中醇类物质最多;白毛系列红茶中醛类、酮类物质最多;烯类物质以单丛和福建系列红茶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红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分析
下载PDF
采用HS-SPME/GC-MS/GC-Olfactometry/RI对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香气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窦宏亮 李春美 +1 位作者 顾海峰 郝菊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60,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lfactometry)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的保留指数(RI),鉴定了绿茶和饮料中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并对二者香气...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lfactometry)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的保留指数(RI),鉴定了绿茶和饮料中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并对二者香气组成及相对含量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GC-MS/GC-Olfactometry/RI法能有效地鉴别和确认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中香味化合物的类别、香味强度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的香气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差异,绿茶中有34种嗅感物质,其中叶醇、2-乙基己醇、苄醇、1-辛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等是其主要呈香物质;绿茶鲜汁饮料含有37种嗅感物质,主要呈香物质为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香叶醇、橙花醇、橙花叔醇、(Z)-2-庚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绿茶 绿茶鲜汁饮料 香气分析 气相色谱 质谱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保留指数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蕉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55
9
作者 朱虹 陈玉芬 +3 位作者 李雪萍 李军 韩冬芳 陈维信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488,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不同成熟阶段香蕉的香气成分,再经气质联用进行分析鉴定。着重研究3种极性不同的萃取头对香蕉香气成分萃取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建立了稳定的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处于不同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不同成熟阶段香蕉的香气成分,再经气质联用进行分析鉴定。着重研究3种极性不同的萃取头对香蕉香气成分萃取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建立了稳定的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处于不同成熟阶段香气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在香蕉绿熟阶段分析测定适宜采用DVB/CAR/PDMS型萃取头,黄熟阶段采用PDMS型萃取头,过熟阶段采用CW/DVB型萃取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曲药中的香味成分 被引量:51
10
作者 赵东 李扬华 +3 位作者 向双全 伍运红 王芳 兰世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4,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曲中的香味成分[1]。测定条件为:恒温水浴温度75℃,稳定时间4 h,解吸时间2 min。结果表明,该法可定性大曲中的68种挥发和半挥发性成分;用全扫描采集法,有利于收集到更广泛的非杂环类化合物及其...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曲中的香味成分[1]。测定条件为:恒温水浴温度75℃,稳定时间4 h,解吸时间2 min。结果表明,该法可定性大曲中的68种挥发和半挥发性成分;用全扫描采集法,有利于收集到更广泛的非杂环类化合物及其他类物质;成品曲药中的很多微量香味成分如乙醇、己酸、己酸乙酯、乙酸、乙酸乙酯等与基础酒中的微量香味成分相似;大曲中的微量成分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在基础酒中的含量;初步定性分析了大曲中的部分微量成分,主要是以杂环化合物为主的复合香味成分。(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香味成分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的风味组分 被引量:46
11
作者 程劲松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快速而简单的进样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无需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就能有效测定葡萄酒中的风味化合物。本试验用标样定性了30个葡萄酒风味组分,并对与葡萄酒质量相关的风味化合物和影响定...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是一种快速而简单的进样方法。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无需复杂的样品制备过程就能有效测定葡萄酒中的风味化合物。本试验用标样定性了30个葡萄酒风味组分,并对与葡萄酒质量相关的风味化合物和影响定量结果的因素分别进行了讨论,大多数组分定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测定 葡萄酒 风味组分
下载PDF
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钟秋生 吕海鹏 +2 位作者 林智 谭俊峰 郭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186,共5页
选用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富集其香气物质和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东方美人茶的香气成分比铁观音丰富,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醇类、酮类... 选用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富集其香气物质和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东方美人茶和铁观音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东方美人茶的香气成分比铁观音丰富,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醇类、酮类和酚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铁观音,而酯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铁观音;东方美人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β-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等;而铁观音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反式-橙花叔醇、α-法呢烯、吲哚、丁酸-2-甲基-2-苯乙酯、丁酸苯乙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美人茶 铁观音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GC-MS分析
下载PDF
草鱼的营养评价及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王雪锋 涂行浩 +1 位作者 吴佳佳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189,共8页
采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草鱼鱼肉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草鱼肉的关键风味成分,并分析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 采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草鱼鱼肉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草鱼肉的关键风味成分,并分析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果显示:草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6.10%,17.37%,4.76%和1.07%。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占39.32%,呈味氨基酸含量占37.91%。从鱼背部肉和腹部肉分别检测出46种和45种有效挥发性物质,其中相同成分37种。草鱼背、腹肉的关键风味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主要是壬醛、E-2-壬烯醛、E-2-癸烯醛、辛醛、1-辛烯-3-醇、己醛、癸醛、E-2-辛烯醛、2,4-庚二烯醛、庚醛和壬醇等,而其各自含量存在差异,最终使鱼背、腹肉呈现不同的挥发性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营养评价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关键风味成分
原文传递
酱香型白酒生产酒醅中呋喃类物质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赵书圣 范文来 +3 位作者 徐岩 张国强 徐钦祥 李志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3,共4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研究中国酱香型白酒酒醅中的呋喃类物质。从酒醅中检出9种呋喃类物质,包括糠醛、2-乙酰基呋喃、乙酸糠酯、5-甲基糠醛、丙酸糠酯、糠酸乙酯、2-乙酰基-5-甲基呋喃、糠醇、丁酸糠酯,并对其中7种进行了...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研究中国酱香型白酒酒醅中的呋喃类物质。从酒醅中检出9种呋喃类物质,包括糠醛、2-乙酰基呋喃、乙酸糠酯、5-甲基糠醛、丙酸糠酯、糠酸乙酯、2-乙酰基-5-甲基呋喃、糠醇、丁酸糠酯,并对其中7种进行了全定量分析,另外2种作了半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酱香型白酒中的糠醛主要在蒸馏过程中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 GC-MS 酱香型酒醅 呋喃类物质 糠醛
下载PDF
柠檬果皮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9
15
作者 何朝飞 冉玥 +4 位作者 曾林芳 张雪莲 张耀海 王成秋 焦必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5-179,共5页
为研究柠檬果皮的香气特征和加强柠檬感官品质的调控,以同一生长环境的3个不同柠檬品种(粗柠檬、尤力克柠檬和北京柠檬)的果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运用气质联用技术进行果皮香气成分的分析测定,以内标法进行定量。分... 为研究柠檬果皮的香气特征和加强柠檬感官品质的调控,以同一生长环境的3个不同柠檬品种(粗柠檬、尤力克柠檬和北京柠檬)的果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运用气质联用技术进行果皮香气成分的分析测定,以内标法进行定量。分别检出尤力克柠檬、北京柠檬和粗柠檬各有67、65种和65种香气组分,主要有烯烃类、醇类、醛类、酯类和酮类物质。结果表明:柠檬感官品质的差异除了受环境的影响外,基因型的不同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力克柠檬比北京柠檬和粗柠檬具有更高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传统甜面酱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42
16
作者 金华勇 曾灿伟 +2 位作者 康旭 李冬生 黄红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154,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3种不同地方传统甜面酱中的香气成分,再经气质联用进行分析鉴定。甜面酱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酯类在其挥发性风味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其中又以十四烷酸乙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为主。同时还含...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3种不同地方传统甜面酱中的香气成分,再经气质联用进行分析鉴定。甜面酱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酯类在其挥发性风味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其中又以十四烷酸乙酯、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为主。同时还含有2-甲基正丁醛、苯乙醇、棕榈酸、肉豆蔻酸、5-(1,5-二甲基-4-已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5-甲基-2-苯基-2-己烯醛等醛、醇、酸、烯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面酱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风味
下载PDF
鸡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袁华根 高峰 +1 位作者 徐骏 周光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39-141,共3页
以42日龄AA肉鸡的胸肉为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AA肉鸡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匹配度超过800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49种,包括醛、醇、烃、酮、酸、酯以及含N、O、S的杂环化合物等七类,其中以醛、酮等羰基化合物为主,... 以42日龄AA肉鸡的胸肉为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AA肉鸡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匹配度超过800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共49种,包括醛、醇、烃、酮、酸、酯以及含N、O、S的杂环化合物等七类,其中以醛、酮等羰基化合物为主,醇、烃次之,可见脂肪是鸡肉的重要风味前体物质,脂肪氧化是鸡肉香味产生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肉鸡 挥发性风味 固相微萃取 化合物 分析
下载PDF
加热温度对牡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3
18
作者 黄健 王霞 +4 位作者 侯云丹 王求娟 陈义方 张腾军 苏秀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1-317,共7页
为探讨牡蛎挥发性风味与加工温度的关系,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温度加热牡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牡蛎在加热过程中气味的变化,新鲜牡蛎在加热到100℃和150℃... 为探讨牡蛎挥发性风味与加工温度的关系,运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温度加热牡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牡蛎在加热过程中气味的变化,新鲜牡蛎在加热到100℃和150℃时气味发生明显变化。通过GC-MS从新鲜牡蛎、100℃加热牡蛎和150℃加热牡蛎中分别检出47、59和56种挥发性物质,己醛、反-2-,顺-6-壬二烯醛、庚醛、辛醛等醛类物质对新鲜牡蛎的风味影响较大,使其具有腥味、蘑菇及黄瓜的风味;经过100℃加热后,牡蛎的腥味减弱,肉香浓郁,醛类和杂环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150℃加热牡蛎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烃类,杂环化合物对其烘烤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保留指数在茶叶挥发物鉴定中的应用及保留指数库的建立 被引量:41
19
作者 林杰 陈莹 +1 位作者 施元旭 王校常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应用正构烷烃(n-alkanes)混标和分析物中的正构烷烃对茶叶保留指数(RI)进行了测定,得到的保留时间相对碳数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超过了0.99,证实了两种保留指数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在谱库检索的基...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应用正构烷烃(n-alkanes)混标和分析物中的正构烷烃对茶叶保留指数(RI)进行了测定,得到的保留时间相对碳数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超过了0.99,证实了两种保留指数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在谱库检索的基础上结合保留指数法,龙井茶香气成分的鉴定率从46.67%提高到74.67%,大多数物质可得到完全鉴定。同时,保留指数能对质谱匹配过程中存在的同分异构体进行有效的鉴定,提高物质定性的准确性,使物质鉴定效率大大提高。归纳相关文献数据,构建了HP-innowax色谱柱的保留指数库,提高了利用HP-innowax色谱柱进行挥发物分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指数 茶叶 挥发物 hs-spme 保留指数库
下载PDF
花香型红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42
20
作者 石渝凤 邸太妹 +4 位作者 杨绍兰 吴连英 陈永强 夏涛 张新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175,共9页
为了解花香型红茶的香气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为材料,通过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普通工夫红茶,通过萎凋、摇青、揉捻、发酵、干燥的制作工序,制得花香型红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 为了解花香型红茶的香气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以黄山群体种一芽二、三叶的茶鲜叶为材料,通过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普通工夫红茶,通过萎凋、摇青、揉捻、发酵、干燥的制作工序,制得花香型红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香气成分及组成比例,并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香型红茶与普通工夫红茶在香叶醇、水杨酸甲酯、α-毕橙茄醇、香叶基丙酮等成分上存在显著区别,其中水杨酸甲酯、反-2-己烯基己酸等在摇青叶中大量生成,苯甲醛、香叶醇等在发酵阶段相对含量大量增加,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反,反-2,4-壬二烯醛、(Z)-己酸-3-己烯酯等在成品茶干燥阶段相对含量增加;在花香型红茶的加工过程中,反-2-辛烯醛、苯乙醛等物质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反,反-2,4-壬二烯醛、反-2,4-癸二烯醛、(Z)-己酸-3-己烯酯、反-2-己烯基己酸等物质相对含量逐渐升高,香叶醇、水杨酸甲酯、α-毕橙茄醇等物质相对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香气成分 加工过程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